人类正在从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求社会发展的模式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正在从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求社会发展的模式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
我们经常看到⼀种现象,项⽬经理满头⼤汗,需要⽀持的时候没有⼈⽀持。
这到底是为什么?原因是项⽬经理⾯临的问题是⽔平沟通,⽽不是垂直沟通。
很多⼈都说项⽬经理不好做,到处都会有碰壁的可能,影响情绪的事情经常发⽣。
我在此可以阐述⼀下⾃⼰总结的浅薄的解决⽅法,以便使这些事情的发⽣概率减少。
⾸先来说⼀下项⽬管理过程中⽔平沟通的现象。
⼀个项⽬的实施,肯定会有⼀个项⽬团队来运作整个项⽬,这些成员来⾃各个部门,分为核⼼成员和延伸成员。
现在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项⽬经理需要和项⽬成员之间的沟通技巧问题。
在许多⼯⼚,&考试⼤&现实状况是项⽬成员不是直接汇报给项⽬经理,也就是说他们的直接上级不是项⽬经理,⽽是各部门经理,所以项⽬经理想掌控运作好项⽬,需要解决⽔平沟通的问题。
因为这是关系到项⽬成败的⼀个关键点。
做项⽬管理,要善于总结,这是归纳的思想和⽅法。
经常总结的⼈思路清晰,思维系统,容易把握问题的关键点。
就此问题,笔者在⽇常⼯作总结如下: 基本⽅法:把项⽬成员按照专业技能和⼯作态度两个参照点进⾏简单划分,划分为5⼤类,然后对这5类⼈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这样会对你的⼯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把⼯作态度简称“态度”,⼯作能⼒简称“能⼒”; 1.态度好,能⼒强 此⼈毕定是优秀之⼈,态度好能⼒强的⼈能充分理解你的要求并把事情做好,⽽且很主动⾃觉,让你很放⼼。
如有此种⼈才在你的项⽬⼩组,做为项⽬经理当然很省⼼,⾃然不必花过多时间在沟通。
策略:把事情交代清楚,信任他,在⽇常项⽬会议上回顾他的⼯作就可以了。
2.态度好,能⼒差 态度好能⼒差的⼈⼀般有两种,⼀种是刚到公司不久的,⽐如说刚毕业的⼤学⽣或者刚⼊职的员⼯;还有⼀种是悟性不⾼的⼈; 策略:和他⼀起做需要他做的事情,直到做好。
⼀旦事情做好,对双⽅都是⼀种提⾼,⽽且他也感激你。
共同提⾼是⼀种很好的⽅法,当然不是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
3.态度⼀般,能⼒⼀般 态度⼀般能⼒⼀般的⼈在实际⽣活中最多的,此类⼈⼀般有⽐较明显的特征,就是你需要提醒他多次,他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而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可持续发展,简单说就是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也要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满足自身需求的发展方式。
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中,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和谐共生。
一、保护生态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保护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而自然的生态环境则需要人类的保护与维护。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污染排放、推行垃圾分类、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让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
二、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生态保护的问题。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但我们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
我们应该致力于寻找平衡点,通过科技进步和绿色发展方式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当经济与环境相协调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生。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了实现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共同行动起来。
政府应该加强环境监管与法律制度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在保护环境的范围内进行。
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保工作,推动绿色生产。
而个人则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理性消费,从小事做起,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育与意识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而教育和意识提升则是关键的驱动力。
教育应该加强环境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同时,媒体和社会组织也要发挥积极作用,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公众行为。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并主动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结起来,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在社会中的意义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在社会中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但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呢?简单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
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滥用的方式。
在过去,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常常不惜牺牲环境,大量开采矿产、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种发展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这包括对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空气进行治理,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这些措施,让生态系统能够自我恢复和调节,保持生态平衡。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还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
在生产领域,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在消费领域,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念,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经济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从而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些都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能够促进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福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解引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尤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突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解,分析其背景、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推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背景自然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的生存基础。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呼声。
关键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面临许多关键问题,包括:1. 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管机制,许多地区面临着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制定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政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环境污染、森林砍伐、草地退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的稳定性。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任务。
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保意识和技术创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3. 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这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
现代化进程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协调。
4.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
通过教育宣传、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解决措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1.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行为的惩罚力度,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经济学角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学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
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往往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类开始意识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态服务。
保护自然环境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的持续发展。
以生态旅游为例,人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同时,通过环境保护,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如清洁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稳定的气候等。
人们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可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在自然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为社会创造更高的福利。
再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使经济增长不能持续。
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例如,发展绿色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开发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经济结构的升级打下基础。
最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助于改善自然环境的质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物灭绝等。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可以改善自然环境的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不仅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平衡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可以说是指“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的理念。
即人们与自然相互借助而不是互相耗费,人类工业社会与自然社会是可以协调协作的。
在过去,人类曾尽可能地从自然中捕获利益,而不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后果,进行发展和建设,导致明显的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不可弥补的损害。
当今,人类正面临治理自然资源和环境恢复的重要任务,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重蹈覆辙。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以为构建“赢-赢”的模式提供有效的实施办法。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要做好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有助于社会稳定和持续繁荣发展的前提。
其次要加强农业技术支持,通过农业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促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此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减缓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频繁发生。
最后,要实行科学的消费观念,减少粗放式的消费,培养节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减少浪费,并在发展生产技术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时尚和文化。
通过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们可以确保未来世界拥有充足的资源,美丽的自然环境,健康的人类生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造福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朝向美好的未来。
探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探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关注GDP的增长外,还要关注其他的发展指标,如环境,教育和文化等指标,文章着重谈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牺牲环境;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人与自然[abstract]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besid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GDP the growth, but must pay attention to other development target, like the environment, targets and so on education and culture,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ations emphatically. [key word]Sacrifice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question; Human and nature前言在经济建设中确立正确的发展观以及相关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过去我们谈论发展,总是和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联系在一起,认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物质资料的发展,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虽然也注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但其地位远不如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来的重要。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近100年的历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物质文明呈现跳跃式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之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也为人类敲起警钟:如此的发展,我们总有一天会毁灭在我们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之中,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应该如何让我们所生产的物质财富真正达到造福于人类的最终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一、概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它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视角。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认为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类依赖于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同时,人类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改变自然的面貌和状态。
这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如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因为人对自然的作用是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的,而社会实践又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关系问题。
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关系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互动规律。
其基本内涵在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即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自然又能够改造自然,但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
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同时,人类的社会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的面貌,但这种改变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虽然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但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往往会对自然界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2024年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5篇)
2024年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____年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空气污染、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一名学生,我积极参与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总结出以下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持久的任务,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和坚持。
在过去的几年里,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
然而,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在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学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增强环保意识。
在过去,很多人可能并不重视环境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然而,通过学习和宣传,我认识到环境的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后代和整个人类。
在日常生活中,我开始重视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行为,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
再次,学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关注和了解生态环境变化。
了解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参观野生动物保护区、生态农场等地,我深刻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破坏。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了解并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鼓励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学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只有亲眼见到环境的污染、破坏,才能更好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环保行动等,我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只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就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
我还加入了学校的环保协会,积极参与组织各类环保活动,向同学们普及环保知识,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什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什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就是指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从历史的长河中看,人类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宰,可以肆意地征服和掠夺自然。
在工业革命之后,这种观念更是达到了顶峰。
大规模的开采矿产、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河流被污染,空气变得浑浊,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首先意味着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自然有着其自身的运行法则,比如四季的更替、生物的繁衍、生态系统的平衡等等。
这些规律是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不是人类能够轻易打破的。
如果我们无视这些规律,强行干预自然的进程,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比如,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过度捕捞会使渔业资源枯竭。
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与自然相处。
保护自然环境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的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当我们破坏了这些生态系统,就等于破坏了自己的生存根基。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力度,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
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必须珍惜并合理使用。
比如,对于矿产资源,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开采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加强对尾矿和废弃物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我们则要加大开发和利用的力度,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一)
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一)【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关注GDP的增长外,还要关注其他的发展指标,如环境,教育和文化等指标,文章着重谈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经济建设中确立正确的发展观以及相关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过去我们谈论发展,总是和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联系在一起,认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物质资料的发展,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虽然也注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但其地位远不如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来的重要。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近100年的历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物质文明呈现跳跃式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之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也为人类敲起警钟:如此的发展,我们总有一天会毁灭在我们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之中,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应该如何让我们所生产的物质财富真正达到造福于人类的最终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这里我着重说明经济建设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一、过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一)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回顾历史,从工业革命后,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称其为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奇迹。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经济总值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这些国家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最早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_重温恩格斯_自然辩证法
哲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重温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刘松涛摘 要:我们正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思想,给我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这一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环境利益协调机制;倡导俭朴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恩格斯;人;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然而,整个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
重温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论述,对我们思考如何走出这一困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从理论渊源上说,高扬人的主体性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主体性哲学把人假定为自主自为自由的理性行动者,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人的主体性就表现为,通过认识世界、控制世界和利用世界来谋取人类自身的幸福。
与此相关的人道主义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世界的中心。
它高扬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
在根据人自己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世界中为其他存在者规定位置。
任何他物都是“为我”而存在的他物①。
确实,当人类脱离动物界之后,他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如何生存”、“如何活着”的问题。
因为他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能完全依赖于自然而生存,必须以自己的理性去面对自然的种种困境。
通过认识自然和变革自然而维持生存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决定了人类如何生存。
但是,当把人的主体性抬升到不恰当的高度时,就出现了仅仅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去评判他物的价值。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这种思想便表现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
基于实践困境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反思,其结果是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理论认识的升华。
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上仍然困难重重。
就世界范围而言,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工业化道路给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渐趋紧张。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生态挑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整个自然界的平衡和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那么,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积极行动的问题。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先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将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主宰,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存在。
自然界有着自身的规律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就是要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形式和生态过程。
每一种生物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我们不能随意破坏生物多样性,不能滥杀野生动物,不能砍伐森林、破坏草原、污染水源。
顺应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按照自然的节奏和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
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采用生态农业的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建设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保护自然,就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这需要我们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需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就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绿色产业是指那些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
人口、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摘要: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
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
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
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
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
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
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
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本文首先介绍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明确定义,然后从四个理论方面介绍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和创新,希望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传统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出现的。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到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中国学者也在这一时期引进和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再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自古有之。
志文、史文山(2002)提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之辩”就是一场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争。
孙文学(2001)提出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
高中华、李颖(2003)提出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
王圣云、张瑞芳(2005)分析了《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
冯华(2002)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和畜牧转化的先秦时期,人类第一次遇到了人口、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矛盾冲突,因此,产生了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相协调、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以及生财和节用并重的生产和消费思想,虽然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但它可以说是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
生态文明理念认识
生态文明理念认识
生态文明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
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目标的发展理念。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人类与自然相互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旨在转变这种发展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关系,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绿色发展,通过改变发展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是重要的环保措施。
通过
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监管,减少工业过程中的排放物,有效改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环境质量。
同时,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
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生态文明理念还着眼于社会进步。
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们的参与和创新。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
此外,要加强法治建设,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总之,生态文明理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思维,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
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绿色发展。
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及策略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
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战略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
主要表现在: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 推动型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作者:宋城长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5期摘要:自然是人存在的根基,人类不顾自然承受能力的发展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失衡;途径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加之全球暖化的浪潮汹涌澎湃,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凸显出来,伴随着“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自然界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和根源在人类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物质实践活动同时也是精神实践活动的基础。
“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所以说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本原,。
没有自然界的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将无法开展。
(二)人类忽视自然的承受能力的发展和活动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虽然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但是自从有了人之后,自然界就变成了“人化的自然”,人类通过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自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社会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高度的依赖自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没有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人类再也不是象先前社会那样高度的依赖自然,在自然界面前表现的无能为力,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整个整个大陆的被开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浅谈“十八大”中“五位一体”的内涵
浅谈“十八大”中“五位一体”的内涵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它从理论上指明了中国今后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论述了“五位一体”的科学内涵,总结“五位一体”的时代性,着重分析“五位一体”中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最后分析“五位一体”的作用。
关键字:十八大五位一体生态文明一、概述“五位一体”“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理论来源于“四位一体”,也就是从原先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的战略布局,变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战略布局。
党在十八大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在探寻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当新的问题出现时,我们党会提出新的战略布局。
生态文明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就是我们党在社会发展前进道路上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得出的结果,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
我们党一直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需要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推进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发展。
这五个方面同时构成一个整体和谐的社会,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全面、均衡的发展,这五个部分都应当在相对统一的步调中前进。
二、十八大“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的时代性与科学性环境问题已经逐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越发严重。
从2013年起,雾霾的情况变得十分糟糕,在中国的中东部地区,有很多城市的PM2.5严重超标,北京的雾霾情况更是让人不可小觑。
到2015年雾霾天气在一些城市得到治理,但是仍然有蔓延情况,西部的部分城市,例如西安就出现了大量的雾霾,并且持续时间很长,可见度降低,让人们的出行十分不便,空气质量差,生命健康受到影响,呼吸道疾病大幅上升。
论述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态环境
论述科学技术与⼈类⽣态环境论述科学技术与⼈类⽣态环境【摘要】本⽂阐述在⼈类科学技术既往的发展过程中⼈类⽣态环境相应的变化,论述科学技术以往发展对⼈类⽣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及破坏。
同时,⼜对随着科学技术⾼度发展同时⼈类⽣态环境变化对⼈类⽣存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对科学技术发展引起影响。
最后,综述了科学技术和⼈类⽣态环境之间彼此影响及相互作⽤,需要我们⼈类秉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看待科学技术重要观点,坚持尊重⾃然规律基础进⾏相应有利于⼈类⽣态环境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将有利于促进⼈类与⾃然的和谐、发展、进步。
【关键字】科学技术、和谐、⽣态、环境、可持续、社会发展、科技⽣态化20世纪的科学⾰命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科学⾰命成为技术发展的先导。
科学⾰命、技术⾰命、产业⾰命造成了空前巨⼤的⽣产⼒,⼤⼤增强了⼈类对⾃然界的作⽤⼒量,⼀⽅⾯标志着⼈类社会的进步,另⼀⽅⾯也意味着⾃然界负担的加重,以及随之⽽来的⼈类⽣存环境的恶化,⾃然资源的保护就变成了空前突出的问题。
全球问题的产⽣和尖锐化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它所引起的产业⾰命以及对科技成果的滥⽤和误⽤所致。
⾃然⽣态是指⽣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
地球⽣态原本有着⾃在⾃为的运⾏规律,但随着⼈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及程度的不断深⼊,⽣物与环境的发展规律也受到越来越⼤的影响;特别是近百年来,世界⼯业⽂明的迅速发展,导致产⽣了⼀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范围内的⽣态危机⽇益严重,影响⼈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社会发展到⽬前阶段科学技术和⼈类⽣态环境之间似乎出现相互制约的影响关系。
⽬前,在学术界出现多种声⾳,既有坚决拥护科学技术⾄上,也有认为⼈类⽣态环境⾄上,认为以往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类历史进程的错误,到底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处理,本⽂将分成三个⽅⾯探讨。
(⼀)既往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在⼈⼝问题上,医疗卫⽣科技事业的发展使得⼈⼝出⽣率和成活率迅速提⾼,死亡率⼤幅度下降,引起全球⼈⼝急剧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实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人类正在从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求社会发展的模式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转换。
因此,在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性和生态环境成为国际上衡量工程优劣的三个重要指标,各发达国家和迅速发展中的国家及地区都十分重视研究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正在转变成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
其间,发端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事工程的项目管理研究为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的全球范围内着名的“绿色运动”,使绿色产业应运而生,随之对工程项目进行“绿色管理”的观点开始了人们的思维,“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正成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方向。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作用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在研究工程项目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时,笔者将20世纪70年代闻名于世的“绿色运动”和这场运动之后产生的“绿色产业”相联系,从分析“绿色运动”和“绿色产业”的关系中发现,通常所说的“绿色”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节约,二是回用,三是循环。
这里的节约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节省原料,第二层是节省能源。
关于回用,美国系统论专家E.拉兹洛指出:“当我们从初级组织层次的微观系统走向较高层次的宏观系统,我们就是从被强有力地、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走向具有较弱和较灵活的结合能量的系统。
”这就是说,在一个层次结构中,随着层次由低到高的推进,系统的结合度呈现递减趋势。
当自然界中高层系统解体时,低层系统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零部件”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高层系统。
“绿色”的回用规定要求产品遵循自然系统结合度递减原理,满足资源重复利用所需要的“可拆性”前提。
说到循环,生态系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构成“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
而人类近代社会形成的生产模式却是“原料-产品-废料”的断裂链条。
人类生产投放的物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产品,其它部分则作为“三废”投向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人类应该师法自然生态系统,按照循环原理,补上“废料-原料”这段链条,从而节省原料和能源,减少污染,将生产和生活系统整合到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
结合前面所述“绿色”的内涵以及我国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笔者提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在英国建造学会对工程项目管理定义的基础上,将“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定义如下:为一个建设项目进行从概念到完成的全方位的计划、控制与协调,以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使项目在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标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和批准的费用预算内完成的即是绿色工程项目管理。
从微观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获得项目的成功,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角度看,就是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在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这些目标可通过使用绿色技术,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科学处理建筑垃圾等手段加以实现。
2、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意义,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从环境、资源、生态、经济、管理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环境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无害于环境,即无污染或污染最小;从资源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综合利用和充分利用;从生态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通规律,不能因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使各职能部门协调统一,以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总之,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将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世界生态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文章分析了绿色施工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实施绿色施工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推行绿色施工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绿色施工对策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实行绿色施工的思考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不利影响,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光污染我国的基本国策,建设业是国民经济境资源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据统计,和大气污染。
建筑企业要把发展和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施工又是建设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自然资源保的矛盾统一起来,一个非常有效的业重要的一环,所以施工企业实施绿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建筑途径就是实施绿色施工。
色施工是我国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
垃圾也是人类活动产生垃圾的总量的3、绿色施工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40%。
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二、绿色施工的必然性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加入WTO后,建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荷为代价的,1、绿色施工是世界施工技术发展设业是开放的行业。
因此,我国的施工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必然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企业面临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可关注的焦点,绿色施工是在建筑业落达国家进入循环经济时代,其施工企以预料,有无绿色施工能力将成为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业也相应实施绿色施工(亦称清洁施工企业能否进入国内外建设市场的绿。
为了促进施工企业实工、环保施工)色通行证。
在英、德等发达国家,绿色一、绿色施工的含义施绿色施工,日、美、德等发达国家,施工业绩优良的施工企业在项目投标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对中易于中标,因违反环保法规而受罚或技术,被称为绿色施工技术或可持具有绿色施工能力的企业,给予奖励。
的施工企业难以中标。
续施工技术。
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随着循环经济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共识,绿色施工技术也随之成为世界三、我国建筑业企业绿色施工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状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绿色2、绿色施工是基本国策的必然要目前,建筑企业追求快速发展,忽施工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本宗旨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视绿色施工,建筑耗能巨大造成的污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发展的全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染也很大。
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没有将地减少施工活动对场地及周围环境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这是绿色施工作为一项指标进行评分,或者没有给予合适的权重,而是在保证【作者简介】质量的条件下拼命压价;由于施工人陈翔,女,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员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对绿色施工没黄敬贤,男,深圳市恒浩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有很好的意识,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22 JSXX 04/2009 Discovery 探索护、能源节约尤为不重视,同样也造成要求,挖掘公众对绿色施工的积极性,筑施工方案是否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推广的困难;绿色施工的经促进绿色施工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施工发济性差也带来了推广的困难。
一些绿自下而上的绿色推动机制。
展现状明确哪些评价指标需要被选择,色施工技术的运用需要增加一定的设3、采取清洁化的技术方案与措各指标需要利用何种模型进行评价,施或人员投入,或需要调整施工作业施。
首先,要进行绿色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阶段可接受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时间,从而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如无统筹整个绿色施工的进程,保证其有从而最终建立绿色施工的决策支持系声振捣、现代化隔离防护、节水节电等条不紊地进行。
在设计中优先采用先统。
通过开展绿色施工评价可为政府;有利于可持续的建造新型设备(施)进的、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不仅可或承包商建立绿色施工的行动准则,方法的研究与确定等。
以提高建筑质量,还能降低能耗和减在理论的基础上明确被社会广泛接受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其次,加强对施工的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原则等。
四、推行绿色施工对策现场人员的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建筑6、制定鼓励、引导性政策。
政策制1、最高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思想垃圾处理,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制度。
定应以绿色项目为基调进行制定,可通观念。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深入学习和4、进行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建筑过实施绿色建筑、绿色项目、绿色认证、研究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制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可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及在评标中加定绿色发展战略,运用绿色理念来指持续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通入绿色施工等措施来综合考虑。
其中就导所承包工程的施工,并切实实施绿过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地推动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的政策应以强制性指标为主,色施工,发动员工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技术的运用,促进绿色施工全面深入开鼓励性指标为辅的要求进行。
强制性措“绿色革命”。
企业高层领导应直接参展,不断提升企业绿色施工水平和企业施可考虑与ISO14000系列标准与建设与企业绿色施工推行工作,组建专门竞争能力。
实施绿色施工需要用“可持项目管理规范配套联合使用。
就绿色项的绿色施工领导机构,由企业主要领续”眼光对传统的施工方法、工艺、材目而言,可多考虑一些非强制性指标和导亲自负责,并设立专职人员,督促并料、管理组织等进行创新,需要有针对措施,实施这些非强制性指标应考虑给指导绿色施工活动的开展。
性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建筑企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施工方一定的优惠政2、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绿色业必须要加大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包括策,如税收优惠等,使其起到鼓励和引施工意识。
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与整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投入力度。
导作用。
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加大强制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
5、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为了性规定的范围及力度,将部分非强制性因此,当前需要继续进行广泛深入的推行绿色施工,使政府主管部门能够指标转为强制性指标,加强检查力度,环保意识教育与宣传,针对工程建设实施有效管理,应积极引导承包商与使之成为必须付出的成本,间接提高项人员,在基础教育中应进一步提高其业主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对绿色目成本及绿色施工成本。
环保意识,在继续教育中使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各方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合评判。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同五、结束语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强化建筑工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一样涉及可21世纪是生态建设的世纪,企业教育,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对承包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实施绿色施工的竞争不仅是质量、成本、进度、服务商进行有利于可持续的行为教育,并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等方面的竞争,而且是生态环境保护使其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