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保护区规划实例分折实例--广东乳源大峡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保护管理处建设
管理处建筑面积1150 m2
3.保护管理站建设
修建2个管理站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4.保护工程
修建林区公路3条,护林道5条 修建护林点5个
5.天然林资源保护
总面积2512 hm2
保护重点建设工程(续)
6.动、植物资源恢复和发展
更新造林150 hm2 植物基因库20 hm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10 hm2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处 投料基地10 hm2
3.实验区
位于缓冲区北面和西面,边界长17.6km 。为科学研究实验区和生态旅 游区。
第四章 规划内容
一、保护管理规划
1.保护管理原则
保护优先原则 分区管理原则 适度利用原则 保护工程设施适当设置原则
2.保护管理目标
实现保护区现有生物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 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和生境,逐步扩大种群和濒危物种的数量, 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好峡谷地貌和自然景观,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创造条件 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在核心区内的严禁一切生产性活动,采取封禁措施, 通过天然更新,恢复植被 完善管理体制,协调社区发展
营林、防火林带的投资,参照广东省林业行业平均指标 仪器设备按韶关市2002年市场价格进行估算 规划设计费按基本建设投资额的2%计算,不可预见费按5%计算
3.投资估算
总投资额为3181万元
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一、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本着精干、统一、高效、实用,有利于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原则,因地 制宜,合理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第五章自然保护区规划实例分折 实例一
广东乳源大峡谷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背景
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类型。 区内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具有很高的保护、 研究和利用价值。
1998年乳源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乳源大峡谷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自然保护区”;1999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建立“广东大峡 谷市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3.保护区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二、规划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2012年,将保护区建成具有区域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森林与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前期目标
在2007年前,初步建成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上最具典型和完整 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使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 初步得到恢复,维护生物多样性;完善大峡谷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恢 复建设,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区。
科研监测规划(续)
3. 开展科研原则
科研工作必须根据本保护区的实际开展,具有目的性、全面性和层次性 一切科研有助于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有助于科普宣传和基础数据的计 测和积累,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坚持保护管理与经营利用结合,常规性与专题性结合,科研与宣传教育 结合 先易后难,有条件和急需解决的优先开展
旅游探险类 路线1 峡谷入口-谷底风光—峡谷拐弯处-英明电站—山顶高山草甸风 光—大布返回 路线2 峡谷入口—谷底风光-峡谷拐弯处-英明电站—英德市 旅游设施规划 新景点建设规划 餐饮、住宿规划 娱乐与购物设施规划 其它配套设施规划
第五章 重点建设工程
一、保护重点建设工程
1.立界标桩:
标桩150个,标牌80个,界牌100个,区牌10个
生态旅游规划(续)
11.旅游项目规划
峡谷入口、谷底沿线 、峡谷拐弯处及谷顶 3个景群 旅游观光、旅游探险2大系列4条路线,分别为: 旅游观光类: 路线1 峡谷入口-谷底风光-埕头电站-通天梯-谷顶-大布返回
路线2 峡谷入口-通天梯-谷底风光-峡谷拐弯处-乘索道-珍稀动植物 繁育基地(排沙坜)-大布返回
为切实保护好这一片珍贵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峡谷地质地貌,拯 救、保存珍贵的物种资源,充分发挥好保护区的功能,2003年4月 中下旬,中南林学院受广东(乳源)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 组织院内十多名有关专家对该保护区进行了详细、全面的科学考察, 并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要求进行总体规划。
二、规划依据
保护管理规划(续)
3. 保护措施
划界标桩 实行分区管理 加强对生境和物种的保护 设立护林点、检查站、了望台和野外宿营点 严防森林火灾 强化法制观念,增强保护意识 建立社区共管制度,加大宣传,增强爱护自然的风尚
4. 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
立标定界 保护管理站建设 护林工程建设 天然林资源保护 珍稀物种的培育和繁殖 植物基因库建设 野生动物的驯养和繁殖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建设 水资源和环境保护
4. 科研和监测项目规划
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课题规划
5. 科研队伍建设 6. 科研组织与管理 7. 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教育规划
1. 对参观者的宣传教育 2. 对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 3. 职业培训 4.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四、基础设施规划
1.管理处、站址规划
管理处设在大布镇,建筑面积1150m2 , 拟建两个管理站,分别设在排 沙坜和英明电站,建筑面积300m2
二、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
管理处隶属乳源县人民政府领导,有关业务归口省林业厅、韶关市林 业局、乳源县林业局管理。管理局下设办公室、综合科、资源保护科、资
源开发科、科研业务科、2个保护管理站。
三、人员编制
计划编制30人
四、组织机构的任务、作用和职能
第八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证 二、组织保证 三、资金保证 四、人才保证 五、管理保证
第九章 效益评价
一、生态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四、总体评价与展望
实例二 湖南阳明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阳明山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 属于华中、华东、华南三大植物区系交汇的倒"T" 字型区域的下方,系华南植物区系的北缘,华中、 华东、华南植物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物种荟萃,珍 稀濒危物种丰富。据调查,全区有维管束植物219 科849属1917种,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4目67科220 种,共计物种2137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濒 危植物60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19种,本区 植物特有种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8种。
7.环境保护
修建环境质量监测站1个
8.防火监测网建设
防火林带30 km 了望塔2个 气象观测站1个
9.病虫害防治工程
建立1个天然林病虫害防治中心
二、科研设施和监测工程
1. 科研建设包括:生态环境科研中心1200 m2、动、植物野外 观测站2个及科研设备
2. 科研项目: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
三、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
2.标桩、标牌规划
规划标桩150个,标牌80个,界牌100个,区牌10个
3.道路建设规划
修建游道3条,共9km 将大布镇至英明电站、大布镇经排沙坜至峡谷处的两条林道扩建为林 区公路,全长15 km 修建落水凹至前进保护站之间的公路5 km 修建护林道5条,总长24 km
4.供电与通讯规划 5.供水规划 6.生活设施规划
5. 防火规划
防火机构建设 防火监测网建设 防火监测设施建设
6. 保护方式
保护运作方式 分区保护方式 病虫害防治规划
二、科研监测规划
1. 科研任务
常规性科学研究任务 专题性科学研究任务 科学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任务
2. 科研目标
通过科学研究,掌握一整套物种保护和繁殖的方法,探索保护自然环境 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方式以及先进的保护管理手段。使保护区珍稀濒危 物种的种群或种群数量得到很好的恢复和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充 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把保护区建设成以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为目的的多功能、多效益的永久性经营管理实体。
第三章 总体规划
一、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1.保护区性质
以保护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和珍稀动植物物种为主,以保护 峡谷地貌等自然景观为辅,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集自然保护、科 研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公益型自然保护区。
2.保护对象
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桫椤等典型的植物群落、珍稀 濒危动植物物种、大峡谷特色地质地貌和景观资源。
3. 后期目标
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完善保护区各项基础设施工程,建成以大峡谷 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经营体系,基本满足区域和当地社区对保护、科研、旅游 生产等不同社会经济结构的需要。
三、保护区功能区划
根据区划原则和依据,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
1336.5 hm2 占总面积的36%
2. 保护区管理水平评价 3. 保护区经济评价
现状评价(续)
4.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森林类型特殊,植被保存完整,生态保护作用突出 珍稀濒危物种较为丰富 大峡谷地貌奇特,自然景观优美
5.存在主要问题
资金缺乏 保护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没有合理开发与利用 大峡谷旅游区的归属问题
2.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状况 4.历史沿革和法律地位
二、现状评价
1.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植物资源评价
资源较为丰富 起源古老 特有现象突出 过渡性质明显 保护植物经济价值大
动物资源评价
珍稀保护动物种类较多 物种多样性丰富 经济动物资源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大
峡谷地貌及自然景观资源评价
峡谷地貌奇特 峡谷自然景观优美
五、多种经营规划
1.多种经营活动的原则 2.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3.多种经营项目和生产规模
种植业 加工业 养殖业
4. 多种经营项目效益分析
六、生态旅游规划
1.生态旅游的原则 2.规划指导思想 3.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4.旅游规模预测 5.环境容量分析 6.客源和市场分析 7.旅游规模预测 8.环境质量控制 9.绿化美化规划 10.三废处理
四、生态旅游设施工程
五、多种经营设施工程
六、重点建设工程投资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事业费预算
一、投资估算
1.估算范围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工程、科研工程、宣教工程、基础设施工 程、多种经营和生态旅游等项目的建筑安装费用、仪器设备购置费用及其 他附加费用
建设单位各项管理费用 不可预见费等
2.估算依据
2000年广东省建筑管理定额站《广东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及韶 关市有关建筑工程定额
题的通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自然保护区总体设计标准》(LYJ126-8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局《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三、规划指导思想
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核心,突出峡谷地 貌景观特色;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 目的;按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区域优势,积极稳妥地开展生态 旅游,开展科学研究,增强保护区的综合实力,尽快将保护区建 成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缓冲区
1137.3 hm2
31%
实验区
1199.2 hm2
33%。
1.核心区:
位于蕉窝、蕉窝顶、蛮洞、下洞凹、北岭脚、十二旗等地,边界长 19.3 km。为桫椤、伯乐树、观光木等珍稀植物集中分布区与珍稀动物的主 要栖息地。
2.缓冲区
位于瓦屋、英明电站、落水凹、大青尾、下洞、阎罗头、764高地等地, 边界长25.6km。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及范围
保护区位于乳源县西南部,地处北纬24°28ˊ-24°32ˊ,东径 113°6ˊ-113°13ˊ之间,属北回归线北缘。东邻曲江,西、南与英德交 界,北至本县埕头瀑布。全区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6.5公里,总面积3673 公顷,与曲江罗坑自然保护区,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成“品”字形分布。
四、规划原则
1.坚持优先保护,合理布局的原则 2.坚持科学规划,分区管理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4.坚持合理开发、适度利用的原则
五.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共10年。 建设工期分两期: 前期5年(2003-2007) 后期5年(2008-2012)
第二章 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7.《国务院办公在关于发布新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 9.《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0.《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1.《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
管理处建筑面积1150 m2
3.保护管理站建设
修建2个管理站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4.保护工程
修建林区公路3条,护林道5条 修建护林点5个
5.天然林资源保护
总面积2512 hm2
保护重点建设工程(续)
6.动、植物资源恢复和发展
更新造林150 hm2 植物基因库20 hm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10 hm2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处 投料基地10 hm2
3.实验区
位于缓冲区北面和西面,边界长17.6km 。为科学研究实验区和生态旅 游区。
第四章 规划内容
一、保护管理规划
1.保护管理原则
保护优先原则 分区管理原则 适度利用原则 保护工程设施适当设置原则
2.保护管理目标
实现保护区现有生物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 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和生境,逐步扩大种群和濒危物种的数量, 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好峡谷地貌和自然景观,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创造条件 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在核心区内的严禁一切生产性活动,采取封禁措施, 通过天然更新,恢复植被 完善管理体制,协调社区发展
营林、防火林带的投资,参照广东省林业行业平均指标 仪器设备按韶关市2002年市场价格进行估算 规划设计费按基本建设投资额的2%计算,不可预见费按5%计算
3.投资估算
总投资额为3181万元
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一、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本着精干、统一、高效、实用,有利于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原则,因地 制宜,合理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第五章自然保护区规划实例分折 实例一
广东乳源大峡谷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背景
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类型。 区内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具有很高的保护、 研究和利用价值。
1998年乳源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乳源大峡谷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自然保护区”;1999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建立“广东大峡 谷市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3.保护区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二、规划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2012年,将保护区建成具有区域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森林与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前期目标
在2007年前,初步建成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上最具典型和完整 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使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 初步得到恢复,维护生物多样性;完善大峡谷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恢 复建设,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区。
科研监测规划(续)
3. 开展科研原则
科研工作必须根据本保护区的实际开展,具有目的性、全面性和层次性 一切科研有助于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有助于科普宣传和基础数据的计 测和积累,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坚持保护管理与经营利用结合,常规性与专题性结合,科研与宣传教育 结合 先易后难,有条件和急需解决的优先开展
旅游探险类 路线1 峡谷入口-谷底风光—峡谷拐弯处-英明电站—山顶高山草甸风 光—大布返回 路线2 峡谷入口—谷底风光-峡谷拐弯处-英明电站—英德市 旅游设施规划 新景点建设规划 餐饮、住宿规划 娱乐与购物设施规划 其它配套设施规划
第五章 重点建设工程
一、保护重点建设工程
1.立界标桩:
标桩150个,标牌80个,界牌100个,区牌10个
生态旅游规划(续)
11.旅游项目规划
峡谷入口、谷底沿线 、峡谷拐弯处及谷顶 3个景群 旅游观光、旅游探险2大系列4条路线,分别为: 旅游观光类: 路线1 峡谷入口-谷底风光-埕头电站-通天梯-谷顶-大布返回
路线2 峡谷入口-通天梯-谷底风光-峡谷拐弯处-乘索道-珍稀动植物 繁育基地(排沙坜)-大布返回
为切实保护好这一片珍贵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峡谷地质地貌,拯 救、保存珍贵的物种资源,充分发挥好保护区的功能,2003年4月 中下旬,中南林学院受广东(乳源)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 组织院内十多名有关专家对该保护区进行了详细、全面的科学考察, 并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要求进行总体规划。
二、规划依据
保护管理规划(续)
3. 保护措施
划界标桩 实行分区管理 加强对生境和物种的保护 设立护林点、检查站、了望台和野外宿营点 严防森林火灾 强化法制观念,增强保护意识 建立社区共管制度,加大宣传,增强爱护自然的风尚
4. 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
立标定界 保护管理站建设 护林工程建设 天然林资源保护 珍稀物种的培育和繁殖 植物基因库建设 野生动物的驯养和繁殖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建设 水资源和环境保护
4. 科研和监测项目规划
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课题规划
5. 科研队伍建设 6. 科研组织与管理 7. 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教育规划
1. 对参观者的宣传教育 2. 对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 3. 职业培训 4.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四、基础设施规划
1.管理处、站址规划
管理处设在大布镇,建筑面积1150m2 , 拟建两个管理站,分别设在排 沙坜和英明电站,建筑面积300m2
二、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
管理处隶属乳源县人民政府领导,有关业务归口省林业厅、韶关市林 业局、乳源县林业局管理。管理局下设办公室、综合科、资源保护科、资
源开发科、科研业务科、2个保护管理站。
三、人员编制
计划编制30人
四、组织机构的任务、作用和职能
第八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证 二、组织保证 三、资金保证 四、人才保证 五、管理保证
第九章 效益评价
一、生态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四、总体评价与展望
实例二 湖南阳明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阳明山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 属于华中、华东、华南三大植物区系交汇的倒"T" 字型区域的下方,系华南植物区系的北缘,华中、 华东、华南植物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物种荟萃,珍 稀濒危物种丰富。据调查,全区有维管束植物219 科849属1917种,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4目67科220 种,共计物种2137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濒 危植物60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19种,本区 植物特有种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8种。
7.环境保护
修建环境质量监测站1个
8.防火监测网建设
防火林带30 km 了望塔2个 气象观测站1个
9.病虫害防治工程
建立1个天然林病虫害防治中心
二、科研设施和监测工程
1. 科研建设包括:生态环境科研中心1200 m2、动、植物野外 观测站2个及科研设备
2. 科研项目: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
三、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
2.标桩、标牌规划
规划标桩150个,标牌80个,界牌100个,区牌10个
3.道路建设规划
修建游道3条,共9km 将大布镇至英明电站、大布镇经排沙坜至峡谷处的两条林道扩建为林 区公路,全长15 km 修建落水凹至前进保护站之间的公路5 km 修建护林道5条,总长24 km
4.供电与通讯规划 5.供水规划 6.生活设施规划
5. 防火规划
防火机构建设 防火监测网建设 防火监测设施建设
6. 保护方式
保护运作方式 分区保护方式 病虫害防治规划
二、科研监测规划
1. 科研任务
常规性科学研究任务 专题性科学研究任务 科学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任务
2. 科研目标
通过科学研究,掌握一整套物种保护和繁殖的方法,探索保护自然环境 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方式以及先进的保护管理手段。使保护区珍稀濒危 物种的种群或种群数量得到很好的恢复和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充 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把保护区建设成以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为目的的多功能、多效益的永久性经营管理实体。
第三章 总体规划
一、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1.保护区性质
以保护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和珍稀动植物物种为主,以保护 峡谷地貌等自然景观为辅,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集自然保护、科 研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公益型自然保护区。
2.保护对象
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桫椤等典型的植物群落、珍稀 濒危动植物物种、大峡谷特色地质地貌和景观资源。
3. 后期目标
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完善保护区各项基础设施工程,建成以大峡谷 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经营体系,基本满足区域和当地社区对保护、科研、旅游 生产等不同社会经济结构的需要。
三、保护区功能区划
根据区划原则和依据,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
1336.5 hm2 占总面积的36%
2. 保护区管理水平评价 3. 保护区经济评价
现状评价(续)
4.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森林类型特殊,植被保存完整,生态保护作用突出 珍稀濒危物种较为丰富 大峡谷地貌奇特,自然景观优美
5.存在主要问题
资金缺乏 保护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没有合理开发与利用 大峡谷旅游区的归属问题
2.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状况 4.历史沿革和法律地位
二、现状评价
1.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植物资源评价
资源较为丰富 起源古老 特有现象突出 过渡性质明显 保护植物经济价值大
动物资源评价
珍稀保护动物种类较多 物种多样性丰富 经济动物资源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大
峡谷地貌及自然景观资源评价
峡谷地貌奇特 峡谷自然景观优美
五、多种经营规划
1.多种经营活动的原则 2.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3.多种经营项目和生产规模
种植业 加工业 养殖业
4. 多种经营项目效益分析
六、生态旅游规划
1.生态旅游的原则 2.规划指导思想 3.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4.旅游规模预测 5.环境容量分析 6.客源和市场分析 7.旅游规模预测 8.环境质量控制 9.绿化美化规划 10.三废处理
四、生态旅游设施工程
五、多种经营设施工程
六、重点建设工程投资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事业费预算
一、投资估算
1.估算范围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工程、科研工程、宣教工程、基础设施工 程、多种经营和生态旅游等项目的建筑安装费用、仪器设备购置费用及其 他附加费用
建设单位各项管理费用 不可预见费等
2.估算依据
2000年广东省建筑管理定额站《广东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及韶 关市有关建筑工程定额
题的通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自然保护区总体设计标准》(LYJ126-8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局《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三、规划指导思想
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核心,突出峡谷地 貌景观特色;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 目的;按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区域优势,积极稳妥地开展生态 旅游,开展科学研究,增强保护区的综合实力,尽快将保护区建 成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缓冲区
1137.3 hm2
31%
实验区
1199.2 hm2
33%。
1.核心区:
位于蕉窝、蕉窝顶、蛮洞、下洞凹、北岭脚、十二旗等地,边界长 19.3 km。为桫椤、伯乐树、观光木等珍稀植物集中分布区与珍稀动物的主 要栖息地。
2.缓冲区
位于瓦屋、英明电站、落水凹、大青尾、下洞、阎罗头、764高地等地, 边界长25.6km。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及范围
保护区位于乳源县西南部,地处北纬24°28ˊ-24°32ˊ,东径 113°6ˊ-113°13ˊ之间,属北回归线北缘。东邻曲江,西、南与英德交 界,北至本县埕头瀑布。全区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6.5公里,总面积3673 公顷,与曲江罗坑自然保护区,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成“品”字形分布。
四、规划原则
1.坚持优先保护,合理布局的原则 2.坚持科学规划,分区管理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4.坚持合理开发、适度利用的原则
五.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共10年。 建设工期分两期: 前期5年(2003-2007) 后期5年(2008-2012)
第二章 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7.《国务院办公在关于发布新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 9.《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0.《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1.《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