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教案

合集下载

药理学37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课件

药理学37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课件
(1)消化道反应 胃酸分泌增加、腹痛 等
(2)过敏反应(皮疹、红斑)
(3)白细胞, 血小板减少, 肝损伤(氯磺 丙脲多见), 胆汁性黄疸
(4)持久性低血糖 最严重 药物过量
27
药物的相互作用
•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与其它药物(如水杨酸钠、 保泰松、吲哚美辛、双香豆素等)竞争结合血 浆蛋白, 使游离型药物浓度上升引起低血糖。
抑制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的
增生,抗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球的病理改变减

4.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32
【作用机制】 激活PPAR-γ(过氧化物酶增值体受体) 1)活化的PPAR -γ与几种核蛋白形成杂化二聚体复合物,导致脂肪细胞分化产生 大量小脂肪细胞,增加了脂肪细胞总量,提高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2)增强胰岛素信号传递; 促进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磷酸化,增加R的 数量。 3)降低脂肪细胞瘦素(Leptin)和TNF-α的表达 TNF-α干扰IRS酪氨酸磷酸化和增加对抗丝氨酸磷酸化作用→IR 4)改善胰岛素B细胞功能; 5)增加外周组织葡萄糖的转运体1.4等的转录和蛋白合成,促进葡萄糖摄取和转 运。
3
糖尿病分型: IDDM(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Ⅰ 型): 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与自身免疫 有关,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终身服用胰岛素 维持生命。 NIDDM(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Ⅱ型): 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胰 岛素抵抗。
20
第二节 口 服 降 血 糖 药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磺酰脲类(Sulfomylureas)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可用于各型糖尿病,但主要用于: 胰岛素可用于各型糖尿病,但主要用于: (1)重型特别是幼年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 )重型特别是幼年糖尿病( 尿病, 尿病, I 型) (2)Ⅱ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及口服降血糖药 ) 型糖尿病, 治疗无效的病人. 治疗无效的病人. (3)糖尿病合并妊娠;分娩;重症感染;消耗 )糖尿病合并妊娠;分娩;重症感染; 性疾病;高热;创伤及手术. 性疾病;高热;创伤及手术. (4)糖尿病发生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昏迷. )糖尿病发生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昏迷. 胰岛素用药注意 (1)用药剂量 ) 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从小量餐前开始注射, 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从小量餐前开始注射, 逐渐按血糖,尿糖水平调整至维持量. 逐渐按血糖,尿糖水平调整至维持量.
(2)根据病人动态情况,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 )根据病人动态情况,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 血糖变化不仅与注射胰岛素有关, 血糖变化不仅与注射胰岛素有关,而饮食情况 活动强度,各种应激等都可引起血糖变化. ,活动强度,各种应激等都可引起血糖变化. 如情绪激动,精神创伤,外伤, 如情绪激动,精神创伤,外伤,感染时血糖升 高应酌情增加胰岛素用量;若进食少, 高应酌情增加胰岛素用量;若进食少,活动量 大等,血糖下降,应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大等,血糖下降,应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3)不可轻易停药 ) 1)Ⅰ型或重症Ⅱ型糖尿病人,在应用胰岛素治 ) 型或重症Ⅱ型糖尿病人, 疗过程中不可轻易停药.因血糖, 疗过程中不可轻易停药.因血糖,尿糖得 以 控制,正是胰岛素治疗的结果. 控制,正是胰岛素治疗的结果.如果草率 停 势必使病情发生反复,再次加重. 药,势必使病情发生反复,再次加重. 2)对Ⅰ型糖尿病人,用胰岛素是赖以生存的终 型糖尿病人, ) 生替代治疗,如同吃饭一样不可缺少. 生替代治疗,如同吃饭一样不可缺少.

第37章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课件

第37章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课件
②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有关。也可能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 数目和亲和力 。
2.对水排泄的影响 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抗利尿作用 治疗尿崩症 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为第三代磺酰脲类的特点
【临床应用】
糖尿病 尿崩症 只用氯磺丙脲
【不良反应】
胃肠不适 皮肤过敏 嗜睡、眩晕、神经痛 黄疸和肝损害,氯磺丙脲尤较多见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溶血性贫血 持久性的低血糖症
解 ④可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
流。
【临床应用】
① 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
制者 ③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 ④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葡萄糖同用可促使钾内
流。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低血糖较磺酰脲类药物少见。
主要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可服 用,且适用于糖尿病肾病者。
与双胍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
糖尿病的类型
1型: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2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第一节 胰 岛 素
【药理作用】 ①降低血糖 ②能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 ③增加核酸、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
过敏反应
低血糖症
胰岛素抵抗
急性型
原因
慢性型
措施
脂肪萎缩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
一、胰岛素增敏药
噻唑烷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与机制】 1.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 2.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3.对Ⅱ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4.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药理学公开课教案:第三十六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药理学公开课教案:第三十六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三十六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第一节胰岛素胰岛素是胰腺β细胞所释放的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于正常水平的主要激素.是一种酸性蛋白质,药用胰岛素为猪,牛胰腺提取品,目前可通过重级DNA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合成.大脑,血细胞等组织没有糖元贮存,它们必须时刻摄取血液中的Gln维持其功能,当Gln下降便会发生低血糖昏迷.当Gln上升超过肾糖阈糖尿.体内过程 1.本品口服无效.易被消化酶破坏,必须注射.2.皮下注射,吸慢迅速.但半衰期仅9分钟,作用时间短,溶解度小,沉积于注射部位,缓慢吸收,作用慢,维持时间长.药理作用 1.糖代谢(一)加速Gln利用①提高细胞膜对Gln的通透性,使其向细胞内转运上升.②促进Gln的激酶活性,加速葡萄糖酵介和氧化.③糖元合成酶活性上升,促进糖原合成.(二)抑制Gln生成①抑制糖原分解(对抗Adr和胰高血糖等兴奋腺苷酸环化酶作用,使细胞内CAMP下降,从而减少糖原分解)②减少糖异生(抑制甘油,乳酸及氨基酸转变为糖原)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糖尿病时,血糖上升,能量不足,脂肪分解上升,酮体生成上升,导致酮症酸血症及酮尿,本品可纠正酮症酸血症)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作用机理详见P266用途 1.治疗糖尿病各种类型均可.主要用于①重型糖尿病(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②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经控制饮食或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③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④合并重使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手术的各型糖尿病.使用注意:应根据病情轻重,病人具体情况及血糖,尿糖随调整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静注,快而短,反复使用如用于糖尿闰酮症酸血症,昏迷严重感染等.中效珠蛋白锌胰岛素:皮下注射,不能静注(因为分子大)长效精蛋白锌胰岛素:作用慢而长,适用于中型及血糖波动在而不易控制者.2.其他①治疗高血钾症胰岛素+葡萄糖,可使细胞外钾进入胞内.②防治心肌梗塞时心律紊乱胰岛素+葡萄糖+Rcl,可纠正细胞内缺钾.③治疗精神分裂症胰岛素休克.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多为牛胰岛素所致)临床表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偶可致过敏性休克.治疗轻者:抗组胺药重者:用猪胰岛素代替(因其与人较接近)或改服降血糖药.2.低血糖(过量所致)临床表现:饥饿感,出汗,心跳加快,焦虑,震颤,严重者引起昏迷,惊厥及休克,甚至脑损伤及死亡.治疗以早发现和摄食,或饮用糖水,严重者立即静注50%葡萄糖.注意: 要区别低血糖昏迷和酮症酸中毒昏迷及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3.胰岛素耐受性短时内大量应用胰岛素对抗急性耐受,多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所致.原因此时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加,或因酮症酸中毒时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妨碍了Gln的摄取,利用.慢性耐受①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抗体(AIRA)②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③革巴细胞上Gln转运系统失常.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特点口服易吸收,作用慢而弱,适用于轻,中型.一. 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药理作用 1.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磺酰脲受体使胰岛素释放增加.2.抑制胰高血糖等分泌.临床应用 1.糖尿病本品不能完全取代胰岛素,对胰岛功能严重衰竭,先天性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完全切除胰腺者无效.2.治疗尿崩症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素分泌,可治疗尿崩症.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2.大剂量氯磺丙脲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精神错乱,嗜睡,眩晕,共济失调)也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胆汁郁积性黄疸及肝损害.3.持久性低血糖症,常由过量所致,尤以氯磺丙脲为甚.二.双胍类苯乙双胍作用 1.降低食物吸收.2.减少糖原异生使血糖下降,适用于轻症糖尿病患者,尤适用于肥胖者,3. 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特点不影响胰岛,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者有效.不良反应 1.食欲下降,恶心,腹部不适,腹泻,口中金属味,口臭.2.乳酸血症(尤以苯乙福明发生率高)死亡率较高(约为50%)三.α—葡萄糖甙酶抑制药阿卡波糖(新型口服降糖药)1.减少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在小肠肠道刷毛抑制α—葡萄糖甙酶,从而减慢水解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Gln的吸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辅助治疗.四.胰岛素增敏药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面发挥降糖作用.。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

(4)单组分胰岛素(monocomponent insulin,McI)
如精蛋白锌胰岛素(protamine zinc insulin,PZl),近中性, 注射后逐渐释出胰岛素,作用延 长,但不能静脉给药;glargine 胰岛素 高纯度胰岛素(纯度大于99%);改 用McI后体内胰岛素抗体可减少, 胰岛素的需要量也同时降低 包括: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neutral protamine Hagedorn,NPH),精蛋白含 量较少,中性溶液,属中效 类,临床应用最广;②珠蛋 白锌胰岛素(globin zinc insulin,GZl),多为酸性 溶液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Insulin
Oral hypoglycemicagents
1965年我国生物化学家首次合成了 有生命力的结晶牛胰岛素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及其治疗药物
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 高的5种疾病之一,分两型: 1型,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临床应用
普通胰岛素制剂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重要药物, 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主要用于:
IDDM NIDDM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如酮症酸中毒及非 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及手术的 各型糖尿病 细胞内缺钾者,胰岛素与葡萄糖同用促使钾内流
体内过程
磺酰脲类降糖药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与血浆 蛋白结合率高,多数药物在肝内氧化成羟基化合 物,并迅速从尿中排出 其代谢产物可使尿蛋白测定 出现假阴性 Tpeak(h) t1/2(h) 作用维持 (h)给药(次/日) 甲苯磺丁脲 3~5 8 6~12 3 部分以原形由肾小管 氯磺丙脲 36 1 分泌,排泄缓慢 格列本脲 2~6 15 1~2 格列吡嗪 l~2 2~4 6~10 灭活及排泄快,较少 发生低血糖 格列齐特 10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理学教案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理学教案
Ⅰ型:多见于青少年,酮症倾向,起病急,β细胞广泛破坏,对胰岛素敏感。
Ⅱ型:多见于>40岁,体型肥胖。口服时胰岛素正常,分泌的第一时相减少,对胰岛素不敏感。
普通胰岛素(正规胰岛素)是溶于稀酸的水溶液,其特点是显效快,维持时间短,反复使用,适用于重症糖尿病和抢救糖尿病的酮血症或糖尿病昏迷。
2、 纠正细胞内缺钾胰岛素
GS极化液,防治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
KCL
二、口服降糖药板书ppt35’
胰岛素必须注射给药,为此,人工合成了一些口服易吸收的降血糖药,但因其作用慢而弱,故主要用于轻、中度糖尿病,不能完全代替胰岛素。
(一)、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
1.对正常人和糖尿病人均有降糖作用
机理: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2.其他:抗利尿抗凝血
教学资源
教材、板书
幻灯片
评估
反馈
课堂提问,布置思考题
作业
复习整理笔记
学习指导
思考: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解救措施有哪些?
课后记
教案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简要回顾激素的基本知识
讲授:概述糖尿病的背景知识
第二十四章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一、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药用的胰岛素是从家畜的胰腺中提取制成的。口服易被消化酶破坏,故注射给药。单位“u”计量板书ppt45’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临床用药指导
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
任务11激素及有关药物
四、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教学目标
1、熟悉胰岛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2、了解胰岛素的分类。
3、熟悉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37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37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1
学习内容
1. 胰岛素
药理作用 剂型 不良反应
2.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增敏剂
磺酰脲类 双胍类 其它类
12
第一节 胰岛素 ( Insulin )
【概述】
一种由胰岛β细 胞分泌的,由两条 多肽链共51个氨 基酸残基通过两 个二硫键以共价 相连组成的酸性 蛋白质。
13
胰岛素的发现
【药理作用】
32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3来自【药物相互作用】34
三、双胍类
【代表药物及药理作用】
35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6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餐时血糖调节剂
阿卡波糖
37
瑞格列奈 (repaglinide)
38
思考题
1.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适应症及 主要不良反应? 2.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有哪几类? 各有什么作用特点?主要不良反 应是什么?
21
【胰岛素制剂分类】
应用最广
胰岛素 注射剂
特点:①溶解度高;②可静脉注射,适用于 重症糖尿病初治及有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 症者;③皮下注射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胰岛素 吸入剂
缓解长期反复注射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22
【不良反应】
低血糖
最重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5
糖尿病分 类
I.原发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 IDDM)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 II.继发性糖尿病
胰腺肿瘤切除术后 肾上腺皮质增生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引起血糖↑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6
糖尿病典型症状
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 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

药理学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课件PPT课件

药理学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课件PPT课件

口服降血糖药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低血糖反应
口服降糖药过量或饮食不当可能导致 低血糖,需及时补充糖分,严重时需 就医。
胃肠道反应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 等胃肠道不适,可调整用药时间或剂 量。
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 过敏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肝肾损伤
长期服用某些降糖药可能对肝肾造成 一定损伤,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详细描述
双胍类药物在肝肾中代谢,因此严重肝肾功能不 全者禁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总结词
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
详细描述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迟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 适用于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总结词
胃肠道反应
详细描述
21世纪初
开发出新型口服降血糖药,如西格列汀和利 拉鲁肽等。
04
常用口服降血糖药介绍
磺酰脲类
总结词
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磺酰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发挥降血糖作用。适用于非肥胖 的2型糖尿病患者。
磺酰脲类
总结词
01
低血糖风险
详细描述
02
由于磺酰脲类药物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可能导致低血糖反
促进脂肪合成
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酸进入细胞,合成脂肪并储存于脂肪组织。
胰岛素的种类和制剂
动物胰岛素
从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纯度较低,易引发过 敏反应。
人胰岛素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人胰岛素,纯度较高, 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相似。
胰岛素类似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人胰岛素进行修饰,以改变 其生物活性,如速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

第37章-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周燕)

第37章-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周燕)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临床应用: 由于降血糖作用较弱,主要用于轻、 临床应用: 由于降血糖作用较弱,主要用于轻、
中度II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中度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Insulin增敏药
临床作用
主要用于其他降血糖药疗效不佳的II型 本类药 主要用于其他降血糖药疗效不佳的 型 糖尿病,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者 可单独应用, 胰岛素抵抗者。 糖尿病,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者。可单独应用,也 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短效 普通胰岛素 快 中效 低精蛋白胰
岛素、珠蛋 较慢 白锌胰岛素
3~4次/曰 重症抢救
血糖波动 大,不易 控制患者
1~2次/曰
长效 精蛋白锌胰 岛素 慢
1次/曰
长期维持
胰岛素- 胰岛素-药理作用
1.代谢作用 1.代谢作用 糖代谢 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变: (一)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变: 细胞膜对葡萄糖通透性↑ 1.细胞膜对葡萄糖通透性↑ 糖酵解、氧化↑→组织血糖去路↑ ↑→组织血糖去路 2.糖酵解、氧化↑→组织血糖去路↑ 利用葡萄糖↑ 血糖↓ 利用葡萄糖↑ 血糖↓ 糖原合成、贮存↑ 3.糖原合成、贮存↑ 糖转脂肪↑ 4.糖转脂肪↑ 血糖来源↓:糖原分解、异生↓→ ↓:糖原分解 (二)血糖来源↓:糖原分解、异生↓→ 葡萄糖生成↓→血糖↓ ↓→血糖 葡萄糖生成↓→血糖↓
格列酮、 格列酮、恩格列酮
其他类
瑞格列奈
磺酰脲类-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 1.降血糖作用 对正常人及胰岛功能尚存
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 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
作用机制
促进insulin释放 促进insulin释放 insulin 增强insulin作用 增强insulin作用 insulin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37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37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案例:
患者,男,18岁。患者于7年前出现口渴、多饮,每日饮 水4500ml, 尿频,量多,基本与日饮水量相当,每餐进食约400g. 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2.9mmol/L,尿酮体(+ + +),给予胰 岛素治疗。一周前因情绪变化上述症状加重。实验室检查:空 腹血糖18.79mmol/L,甘油三酯2.76mmol/L。经胰岛素治疗, 症状缓解。
临床分型
分类: 1型糖尿病---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胰岛素依赖型)。
2型糖尿病---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
第6页/共67页
1型糖尿病
发病原因 免疫与遗传 发病年龄 青少年 发病方式 突然且症状严重 体重情况 多偏瘦 胰岛素分泌 绝对不足 酮症酸中毒 容易发生
流,降低血钾浓度。
第25页/共67页
25
※【作用机制】
第26页/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时需迅速降低血糖至正常水平
者 ③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 ④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第27页/共67页
27
【临床应用】
作用时间(h)
开始 高峰 维持
立即 0.5
2
0.5~1 2~3 6~8
2~4 8~12 18~24 2~4 6~10 12~18 3~6 16~18 24~36
给药时间
急救
餐前30min, 3~4次/日
早餐或晚餐前 1h,1~2次/日 早餐或晚餐前 1h,每日1次
第29页/共67页

药理学 第37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药理学 第37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 使葡萄糖转运蛋白从胞内分布到胞 膜,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及 转运活性,加速葡萄糖的转运
三. 临床应用
1. 1型糖尿病,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2. 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未能控制
者 3.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及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等) 4. 合并症
– 重度感染 – 消耗性疾病 – 高热、妊娠、创伤 – 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胰岛素促分泌剂,控制餐后血糖。
1.瑞格列奈,如诺和龙,浮来迪。 2.那格列奈,如唐立。
The end!
– 中、长效制剂均为混悬剂,不可静脉注射
• 短效:普通胰岛素(regular insulin): 作用快,但持续时间,主要控制1餐饭后高血糖, 是唯一的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
• 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NPH): 主要控制2餐饭后高血糖以第2餐为主。
• 长效:精蛋白锌胰岛素(PZI): 无明显作用高峰,主要提供基础水平胰岛素。
• 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重 大课题。
糖尿病的定义:
•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和相对不足以及细 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引起糖、脂肪、 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 临床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 视网膜病变等)。
糖尿病发病原因
2 双胍类还可减低食欲,降低体重,因而更适用于肥 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应用 – 轻症糖尿病,肥胖病人
该类药主要副作用是: 胃肠道反应,在饭后服用为好。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该类药有:拜糖平和倍欣。
机制 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而
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 在小肠上皮刷状缘与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碳水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37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Insulin and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第一节 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为酸性蛋白质,胰腺β细胞分泌。 临床制剂:牛、猪胰腺提取。
人工合成:利用大肠杆菌经重组DNA技术。
Thr
1958年12月底,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有 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教研室合作。大兵团作战
四、其他类
阿卡波糖(acarbose) 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减少糖类水解及产生葡萄 糖,延缓吸收 2. 单用或合用,病人餐后血糖 瑞格列奈(repaglinide)
1. 促进insulin释放,降低餐时血糖
2. 用于2型糖尿病或对磺酰尿类过敏者
【应用】 1. 非胰岛素依赖性轻、中度病人 近期有效率70-80%(丧失胰岛分泌功能无效) 2 治疗尿崩症 :仅用氯磺丙脲 【不良反应 】 发生率较高,常见:皮肤过敏、胃肠反应。 低血糖 :主要氯磺丙脲 持续低血糖。 过量: 肝损坏,粒细胞↓。
三、双胍类 甲福明(二甲双胍);苯乙福明(苯乙双胍) 作用: 降血糖(对正常人无效) 机制: 抑制食物吸收和糖原异生; 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 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应用: 轻度糖尿病,丧失胰岛功能有效。 适合肥胖病人及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反应 严重:乳酸血症 甲福明少见,故较常用。
2.纠正脂肪代谢紊乱: 2型病人甘油三酯↓,HDL-C↑, 抑制LDL氧化修饰 3.防治2型病人血管并发症: 抑制血小板聚集、炎症、内皮增生、抗动脉粥样硬 化、延缓蛋白尿的发生。 4.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中胰岛素,减少β 细胞衰退死亡。 应用: 胰岛素抵抗、2型病人。
【作用机制】 竞争性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值受体γ(peroxisomal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 γ),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护理专科PPT学习教案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护理专科PPT学习教案
胰岛素及口服糖来源↓:糖原分解、异生↓→ 葡萄糖生成↓→血糖↓
二.脂代谢:合成↑、分解↓→ 血中 游离脂肪酸↓丙酮酸↓
三.蛋白质代谢:氨基酸进入细胞↑、 蛋白质合成上升
四.钾转运:糖原合成时,细胞外钾进 入细胞内↑→改善细胞内缺钾和细 胞外高血钾症。 【体内过程】
属蛋白类激素,口服无效,注射给药,血浆 半衰期短,难溶制剂可延长作用。
4.危重病人辅助治疗:组成能量合剂 (与ATP、CoA)。
5.治疗精神分裂症:采用低血糖休克疗法。
第2页/共8页
【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注射过量、未按时进餐或 运动过度时易发生,轻者可饮糖水,重者静
注或静滴葡萄糖液。 2.过敏反应:少数人出现荨麻疹、血管神 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一般可用抗组 胺药,重者可更换制剂或用口服降糖药。 3.耐受性:原因为产生抗胰岛抗体,若出
现可更换不同来源制剂。
第3页/共8页
【制剂及特点】
分类 药名
起效 维持时间 适应症
短效 普通胰岛素 快 3~4次/曰 重症抢救
中效 低精蛋白胰
血糖波动
岛素、珠蛋 较慢1~2次/曰 大,不易
白锌胰岛素
控制患者
长效 精蛋白锌胰
岛素
慢 1次/曰 长期维持
第4页/共8页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该类药可口服,使用方便,但作用弱而慢,仅适 用于轻、中型,不能完全取代胰岛素。常用有两半
正常人有效。 【应用】
(1)中年后发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而胰岛素用量在 40U以下者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2)氯磺丙脲有抗利尿作用,可用于尿崩症治疗, 与氢氯噻嗪同用效果更好。 【不良反应】
胃肠反应、低血糖、过敏反应、粒细胞减少、精 神错乱。各药作用强度为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医学院教案
2013~ 2014学年第1学期
所在单位济宁医学院
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药理学
授课对象2011级临床、中西医、精神等本科授课教师李军
职称讲师
教材名称《药理学7版》
2013年11月15 日
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图片显示】
胰岛分泌那些激素?
人胰岛素
猪胰岛素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
1.糖代谢:降低血糖
✧可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
✧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同时又抑制糖原分解和异
生。

观察
图片
加深
对胰
岛素
结果
的理

回答
问题
学生

察、
思考
并回
答问
题胰
通过
设问
引发
学生
学习
的兴
趣,
结合图片讲述胰岛素的注射方法2.脂肪代谢: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
✧脂肪酸的转运↑
✧脂肪合成↑
✧脂肪分解↓
3.蛋白质代谢
✧氨基酸的转运和蛋白质合成↑(mRNA转录及翻译)
✧蛋白质分解↓
4.促进K+内流:可激活Na+-k+-ATP酶,促进钾离子内流,增高
细胞内钾离子浓度。

【作用机制】胰岛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
✧胰岛素可诱导第二信使的形成,它们模拟或具有胰岛素样
活性;
✧胰岛素与α亚单位结合,进入胞内激活洛氨酸蛋白激酶,
启动了磷酸化的连锁反应;
✧胰岛素使葡萄糖载体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从胞内重新分布
到胞膜,加速葡萄糖的转运;
【体内过程】
⏹为小分子蛋白质,普通制剂易被消化酶所破坏,口服无
效,因此必须注射给药,皮下注射吸收快,尤以前臂外
侧和腹臂明显。

⏹代谢快,t1/2为10min,但作用可维持数小时。

⏹在肝和肾中灭活,由谷胱甘肽转氨酶还原二硫键,再由
蛋白水解酶水解成短肽或氨基酸,也可被肾胰岛素酶直
接水解,因此严重肝、肾不全者影响其灭活,t1/2延长。

岛素
的药
理作

认真
听讲
并积
极思

理解
并记
住胰
岛素
的注
射方

充分
调动
学生
学习
的积
极性
利用
图片
讲解
作用

理。

培养
学生
的思
维能

插入
图片
使幻
灯片
更生
动,
课堂
气氛
【幻灯显示】【讲述】
【幻灯显示】【讲述】【临床应用】
1.糖尿病胰岛素的替代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合理措施。

目前主要用于:
✧1型糖尿病:胰岛素是唯一的治疗药物,且须终身服药。

✧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及口服降血糖药疗效不满意的糖尿
病患者。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给予足量的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去除诱因。

✧②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纠正高血糖、高渗状态及酸中毒、不宜使用大量胰岛素。

✧糖尿病伴有合并症
✧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
各型糖尿病。

2.纠正细胞内缺钾:与葡萄糖、氯化钾组成极化液(GIK),
提供能量;
胰岛素制剂分类:
1.速效胰岛素:包括正规胰岛素和lispro insulin。

共同特点:溶解度高、可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起效快,作
用时间短(维持6~8h)。

2.中效胰岛素:包括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珠蛋白锌胰岛素,维
持(18~24h),不能静脉给药,只能皮下注射。

3.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维持(24~36h),不能静脉给
药,只能皮下注射。

4.单组分胰岛素:为高纯度胰岛素(纯度大于99%)。

【不良反应】
1.低血糖症为最常见、最重要的不良反应,多为insulin
用量过大或未按时进食所致。

为了预防低血糖的严重后果,应
教会病人熟知其前兆或轻微症状,随身携带糖类食品,以随时
准备进食。

发生低血糖后,一般轻者可口服糖水,重者应立即
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20ml~40ml进行救治。

需特别注
意,有些老年病人,发生低血糖时往往缺乏典型症状,迅速表
现为昏迷,称为“无警觉性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症如何防治?
认真
听讲
积极
回答
更活
跃。

【幻灯显示】【讲述】
【幻灯显示】【讲述】
2.过敏反应多数为使用牛insulin所致,它可刺激机体产
生IgE等相应抗体而引发过敏反应。

必要时用H1受体阻断药
和glucocorticoid治疗,可换用高纯度insulin或人insulin。

3.Insulin耐受性糖尿病患者应用超过常用量的insulin
后未出现明显的低血糖反应,即发生insulin耐受,通常将患者
每日用量超过200U时称为insulin耐受现象。

急性耐受性可
由创伤、感染、手术、情绪激动等引起,可能与血中具有抗insulin作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有关。

处理方法是清除诱
因,并加大insulin用量。

慢性耐受性可能与体内产生抗insulin
抗体或靶细胞膜上insulin受体数量减少有关。

处理方法是可换
用高纯度insulin或人insulin,并适当调整剂量。

4.脂肪萎缩Insulin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改用高纯
度insulin可减少该反应。

第二节口服降糖药
Insulin需注射给药,长期应用非常不便。

人工合成的口服
降血糖药口服有效,使用方便,成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主要药

一、胰岛素增敏药
罗格列酮、环格列酮、比格列酮等
增加肌肉及脂肪组织对insulin的敏感性,降低肌肉、骨骼、肝脏
的胰岛素抵抗。

二、磺酰脲类
常用药物: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
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的β细胞,增加内源性胰岛素的
释放而降低血糖;
【作用机制】磺酰脲类+磺酰脲受体(胰岛β细胞膜上)→阻滞
钾通道[Ik(ATP)]→阻止钾外流→细胞膜去极化→胞外钙内流→
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问题
理解
并掌
握引
起胰
岛素
耐受
的原

通过
图片
和老
师的
讲解
理解
本类
药物
的作
用机

【图片显示】【总结讲述】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中各种α葡萄糖苷酶,阻止1,4-糖苷键水
解,使淀粉和蔗糖等进而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吸收延缓,
而使餐后血糖降低。

【临床作用】作为Ⅱ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
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增高者。

与胰岛素、磺酰脲类、
双胍类合用,可增强降血糖作用,但要注意调整各药剂量。

【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腹涨等。


糖在小肠中的分解、吸收障碍而延长在肠中的停滞时间,使肠
内菌酵解增多所致。

五、瑞格列奈(repaglinide)
是苯甲酸类衍生物,是新型的非sulfonylureas口服降糖药。

它通过刺激胰岛分泌insulin而发挥作用。

其降血糖作用为glibenclamide的3~5倍。

口服吸收迅速,15min起效,30min血
药浓度达峰值。

在肝内代谢,t1/2为1h。

用于Ⅱ型糖尿病病人。

可餐前服用,能降低餐后血糖。

思考与练习
1.简述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适应症。

2.简述胰岛素的不良反应,胰岛素过量应如何救治?
3.口服降血糖药主要有那几类?简述各类药的作用机
制及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课后
作业
有助
于同
学及
时复
习所
学内
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