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强化训练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四节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学案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四节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20bd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7.png)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学习目标导航学习任务1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NO.1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沉淀的生成(1)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无机物的制备和提纯、废水处理等领域,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pH至7~8,可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CuS、HgS等沉淀a.通入H2S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H2S+Cu2+CuS↓+2H+。
b.加入Na2S除去Hg2+的离子方程式:Hg2++S2-HgS↓。
微点拨:①一般来说,当溶液中有多种可以沉淀的离子且生成相同类型的沉淀时,越难溶(K sp越小)的越先沉淀。
②当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认为已完全沉淀。
(3)化学沉淀法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微思考:为什么水垢中含有CaCO3和Mg(OH)2而不是MgCO3和Ca(OH)2? 提示:CaCO3和Mg(OH)2都是难溶物,它们的溶解度都很小,而MgCO3和Ca(OH)2都是微溶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比CaCO3和Mg(OH)2大。
2.沉淀的溶解(1)原理: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就可以使沉淀溶解。
(2)方法|Mg(OH)2沉淀不仅能被盐酸溶解,还能被NH4Cl溶液溶解NO.2互动探究·提升能力利用X射线对钡的穿透能力较差的特性,医学上在进行消化系统的X射线透视时,常使用BaSO4作内服造影剂,这种透视技术俗称钡餐透视。
由于Ba2+有剧毒,水溶性钡盐不能用作钡餐。
如果误将水溶性钡盐[如BaCl2、Ba(NO3)2等]当作食盐或纯碱食用,会造成钡中毒。
中毒者应尽快用5%的Na2SO4溶液洗胃,随后腹泻使钡盐尽快排出。
探究沉淀反应的应用问题1:由溶度积常数可知BaSO4、BaCO3都难溶于水,而且两者的溶解度相差不大,医学上能用BaCO3作钡餐吗?提示:不能,因为胃酸的酸性很强(pH为0.9~1.5),如果BaCO3入胃,胃酸可与C 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 O32-的浓度降低,Q<K sp,此时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使Ba2+浓度增大而导致人体中毒,因此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
第三章第四节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同步学案
![第三章第四节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同步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caf3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5.png)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能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会应用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2.学会从定量的角度分析沉淀的生成与转化。
一、沉淀的生成和溶解1.沉淀的生成(1)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无机物的制备和提纯、废水处理等领域,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生成的方法①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使Q[Fe(OH)3]>K sp[Fe(OH)3],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
反应如下:Fe3++3NH3·H2O=== Fe(OH)3↓+3NH+4。
②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而除去。
a.通入H2S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H2S+Cu2+===CuS↓+2H+。
b.加入Na2S除去Hg2+的离子方程式:Hg2++S2-===HgS↓。
③相同离子法:增大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某种离子的浓度,使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如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继续生成AgCl沉淀。
④氧化还原法:改变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便于分离出来,例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Fe2+氧化为Fe3+,从而生成更难溶的Fe(OH)3沉淀。
特别提醒①一般来说,当溶液中有多种可以沉淀的离子且生成相同类型的沉淀时,越难溶(K sp越小)的越先沉淀。
②当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已完全沉淀。
2.沉淀的溶解(1)沉淀溶解的原理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就可以使沉淀溶解。
(2)实验探究:Mg(OH)2沉淀溶解(3)沉淀溶解的实例CaCO3难溶于水,却易溶于盐酸,原因是CaCO3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CO3(s)Ca2+(aq)+CO2-3(aq),当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CO2-3+2H+===H2O+CO2↑,c(CO2-3)降低,溶液中CO2-3与Ca2+的离子积Q(CaCO3)<K sp(CaCO3),导致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31995ceaa00b52acfc7cada.png)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姓名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控制其进行的方向,沉淀转为溶液中的离子,或者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
1、沉淀的生成: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1)沉淀剂的选择:要求除去溶液中的某种离子,又不能影响其他离子的存在,并且由沉淀剂引入溶液的杂质离子还要便于除去。
加入沉淀剂使沉淀物的溶解度尽可能小,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越小,被沉淀离子沉淀越完全。
一般加入适当过量沉淀剂,使沉淀完全,一般过量20%—50%。
判定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完全的标准是溶液中这种物质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认为已经沉淀完全。
(2)形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条件:由于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存在,在合理选用沉淀剂的同时,有时还要考虑溶液的pH和温度的调控。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式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以便分离出去。
2、沉淀的溶解:(1)不断减小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平衡就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当Q c < K sp 时,沉淀溶解。
(2)溶解沉淀的方法:加入足量的水;使沉淀转化为气体;使沉淀转化为弱电解质;氧化还原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氧化性或还原性的难溶物;使沉淀转化为配合物AgCl Ag++Cl-(AgCl加氨水生成银氨离子可溶);使沉淀转化为其他沉淀。
3、沉淀的转化:由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叫沉淀的转化。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
一般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沉淀转化的方法: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
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实验:在试管中加入ZnSO4溶液,再滴入Na2S溶液,观察现象。
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
向沉淀中滴加适量的CuSO4溶液,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4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二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基础练习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4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二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基础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2786a3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8.png)
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基础练习题1.欲除去混在BaSO4中的少量CaCO3杂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盐酸、过滤B.稀硫酸、过滤C.NaOH溶液、过滤D.四氯化碳、分液2.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少量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3.某pH=1的Zn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为了除去FeCl3杂质,需将溶液调至pH=4,在调节溶液pH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A. NaOHB. ZnOC. Na2CO3D. Fe2O34.在2m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和NaI溶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只有AgCl沉淀生成B.只有AgI沉淀生成C.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gCl和AgI沉淀D.两种沉淀都有,但以AgI为主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Cl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B.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C.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D.已知Ksp(Ag2CrO4)=2.0×10-12,Ksp(AgCl)=1.8×10-10 ,说明Ag2CrO4的溶解度小于AgCl6.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AgI)=8.5×10-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B.将0.001mol·L-1AgNO3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产生AgI沉淀C.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D.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7.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Mg2++2HCO3-+2Ca2++4OH-=2H2O+Mg(OH)2↓+2CaCO3↓B. Cu2++H2S=CuS↓+2H+C.Zn2++S2-+2H2O=Zn(OH)↓+H2S↑D.FeS+2H+=Fe2++H2S↑8.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和强化练习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和强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6c729d480eb6294dd886cd9.png)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一、沉淀溶解平衡当难溶或者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与沉淀的可逆过程,当固体溶解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固体的速率相等的时候,体系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也是化学平衡的一种,也有逆、等、定、变、动的特征,也适合勒夏特列原理。
溶度积原理:当Q c>K sp,有沉淀生成;当Q c=K sp,沉淀溶解处在平衡状态;当Q c<K sp,没有沉淀生成;二、氢氧化镁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s)Mg2+-2+2-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及其规律1、用于分析沉淀形成的条件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类型的难溶物,K sp越小,溶解度越小。
这样,就可以根据K sp选择沉淀试剂。
例如,要沉淀Mg2+就选择NaOH比较好,而不选择Na2CO3;要沉淀Ca2+就选择Na2CO3,而不选择NaOH。
沉淀Al3+选择NH3·H2O或AlO2-;沉淀AlO2-选择CO2或Al3+。
2、用于分析沉淀溶解的条件沉淀要溶解就是要使沉淀溶解平衡朝溶解的方向移动。
其方法是选择与其中的某些离子反应。
例如,要使Mg(OH)2沉淀溶解,可以用盐酸、硫酸溶液,也可以用氯化铵溶液。
Mg(OH)2+2H+Mg2++2H2O Mg(OH)2+2NH4+Mg2++2NH3↑+H2O3、用于实现沉淀的转化,在选择除杂试剂开辟一条思路。
沉淀的转化规律是由溶解度较大的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
例如:3Mg(OH)2+2FeCl33MgCl2+2Fe(OH)3↓,可以选择Mg(OH)2来除去MgCl2溶液中混用的FeCl3。
例如:3CaCO3+2FeCl3+3H2O CaCl2+2Fe(OH)3↓+3CO2↑例如:BaCO3+SO42-BaSO4+CO32-AgCl+Br-AgBr+Cl-AgBr+I-AgI+Br-2AgI+S2-Ag2S+2I-4、为滴定拓展一种新的方法,可形成沉淀滴定。
例如,可以用AgNO3溶液滴定Na2CrO4溶液,Na2CrO4本身就是沉淀剂,也是指示剂。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衡考点(1)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讲与练(含解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衡考点(1)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讲与练(含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cc4366ff00bed5b9f31d96.png)
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李仕才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1.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速率和沉淀生成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把这种平衡称之为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溶解沉淀溶液中的溶质⎩⎪⎨⎪⎧①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②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③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3)特点:(适用勒夏特列原理)(4)影响因素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溶度积(K sp)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同类型的电解质而言,K sp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越大;K sp数值越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也越小。
②外因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K sp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但K sp 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K sp不变。
以BaCO3(s)Ba2+(aq)+CO2-3(aq) ΔH>0为例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加入沉淀剂,应用同离子效应,控制溶液的pH,当Q c>K sp时,有沉淀生成。
可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溶解当Q c<K sp时,沉淀发生溶解。
(3)沉淀的转化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沉淀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相等。
( ×)2.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 ×)3.某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 ×)4.因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故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 沉淀。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a84a5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9.png)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目标要求] 1.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的生成、溶解及其转化,均是利用了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沉淀的生成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1)调节pH法如: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
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沉淀剂法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
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沉淀的溶解(1)原理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只要持续________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对应离子,平衡就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
(2)方法①酸溶解法难溶电解质CaCO3、FeS、Al(OH)3、Cu(OH)2可溶于强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考点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考点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49260e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6.png)
2.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图实验。①中现象:产生红色沉
淀,②中现象:溶液先浑浊,后来澄清,③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关于该
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2CrO4(s) 2Ag+(aq)+CrO24-(aq) B.②中溶液变澄清的原因: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 AgCl 生成 D.该实验可以证明 AgCl 比 Ag2CrO4 更难溶
(5)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 0.01 mol·L-1 的盐酸洗涤 AgCl 沉淀,为什么用水 洗涤造成 AgCl 的损失大于用稀盐酸洗涤的损失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2CO3 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 盐酸 (2)把混合物与饱和的 KI 溶液混合,振荡静置,溶度积大的 AgCl 就会慢慢转 化为溶度积小的 AgI (3)BaCO3(s) Ba2+(aq)+CO23-(aq),HCl===H++Cl-,2H++CO23-===H2O +CO2↑,胃酸电离的 H+与 BaCO3 产生的 CO23-结合生成 CO2 和 H2O,破坏 了 BaCO3 的溶解平衡,c(Ba2+)增大,引起人体中毒
规律
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Ksp 不变
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微粒相同离子组成的物质,平衡向 生成
沉淀的方向 移动
反应 离子
加入能消耗难溶物离子的物质,平衡向 溶解的方向移动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参考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f5a7d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a.png)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沉淀反应的应用,并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及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化学平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使其进一步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有哪些特征?2.难溶电解质的溶剂热平衡受哪些外界因素影响?【学生回答】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具有逆、等、动、定、变得特征。
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会受温度、难溶电解质的浓度及相关离子的浓度影响。
【过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向着需要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因此,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科研和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沉淀反应的应用。
教学环节一沉淀的生成【讲解】溶度积规则: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比较任意状态离子积(Q)与溶度积(Ksp)的大小,判断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
①当Q=Ksp时,饱和溶液,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②当Q<Ksp时,不饱和溶液,沉淀溶解,即反应向沉淀溶解的方向进行,直达平衡状态(饱和为止)。
③当Q>Ksp时,离子生成沉淀,即反应向生成沉淀方向进行,直到平衡状态(饱和为止)。
生成沉淀,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思考交流】以你现有的知识,你认为判断沉淀能否生成可从哪方面考虑?是否可能使要除去的离子通过沉淀反应全部除去?说明原因。
【师生互动】从溶解度是否足够小考虑。
选择合适的沉淀剂或不断破坏溶解平衡,使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3.4.2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分层练习)--高二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4.2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分层练习)--高二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ad1b2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5.png)
基础知识清单 3.4.2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一、沉淀的转化与溶解1.沉淀的转化实验探究AgCl、AgI、Ag2S的转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沉淀析出沉淀转化为沉淀沉淀转化为沉淀实验结论①AgCl沉淀可转化为AgI沉淀,①AgI沉淀又可转化为Ag2S沉淀(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三种沉淀溶解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的Ag+和I-结合生成了更难溶解的AgI,溶液中Ag+浓度,促使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最终AgCl完全转化为AgI。
AgI转化为Ag2S的原理相同。
(3)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AgCl(s)+I-AgI(s)+Cl-;2AgI(s)+S2-Ag2S(s)+2I-。
转化的实质:。
转化的条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幂之积K sp。
2.沉淀的溶解(1)原理: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只要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平衡就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
(2)实例:①CaCO3沉淀溶于盐酸中:CO2气体的生成和逸出,使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的CO2-3浓度不断减小,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①分别写出用HCl溶解难溶电解质FeS、Al(OH)3、Cu(OH)2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Mg(OH)2悬浊液中分别滴加蒸馏水、稀盐酸、NH 4Cl 溶液,白色沉淀将 、 、 (填“溶解”或“不溶解”)。
二、沉淀的生成与转化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应用。
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
①调节pH 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 至7~8,可使Fe 3+转变为 沉淀而除去。
反应如下:①加沉淀剂法:如以Na 2S 、H 2S 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 2+、Hg 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 、HgS 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
3.4.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分层作业)(学生版)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4.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分层作业)(学生版)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77c7f6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f.png)
“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精品课程”课时作业设计单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基础巩固(必做题建议五分钟完成)1.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S的溶解度比CuS的溶解度大B.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Cu2+)C.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D.也可以用FeS作沉淀剂2.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化合物PbSO4PbCO3PbS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为( )A.硫化物B.硫酸盐C.碳酸盐D.以上沉淀剂均可3.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A.溶解度:PbS<CuS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①将0.1 mol·L-1的MgCl2溶液和0.5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②取少量①中浊液,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③过滤①中浊液,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④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饱和NH4Cl溶液,沉淀溶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①中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有微量的Mg2+存在B.实验②和③均能说明Fe(OH)3比Mg(OH)2难溶通过完成本组习题让学生对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应用更加清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第四节 沉淀的溶解平衡(第2课时) 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第四节 沉淀的溶解平衡(第2课时)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22fa1168884868662d696.png)
第四节沉淀的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2.能够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3.能举例说明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运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1.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2.通过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3.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新课情境呈现生活中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医疗上用BaSO4作“钡餐”而不用BaCO3的原因: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分别为:BaCO3(s)Ba2+(aq)+CO2-3(aq),K sp=5.1×10-9BaSO4(s)Ba2+(aq)+SO2-4(aq),K sp=1.1×10-10由于胃酸的酸性很强(pH为0.9~1.5),如果服下碳酸钡,胃酸可与CO2-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O2-3的浓度降低,Q c<K sp,从而使碳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使Ba2+浓度增大而引起人体中毒。
所以,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
而硫酸是强酸,胃液中高浓度的H+对硫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基本没有影响,Ba2+浓度可以保持在安全浓度标准以下,因此硫酸钡可用作“钡餐”。
课前素能奠基新知预习一、沉淀生成1.生成沉淀方法:(1)调节pH法。
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至7~8,可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
反应离子方程式:__Fe3++3NH3·H2O===Fe(OH)3↓+3NH+4__。
(2)加沉淀剂法。
加入的沉淀剂与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Hg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2S __Cu2++S2-===CuS↓__ __Hg2++S2-===HgS↓__H2S __Cu2++H2S===CuS↓+2H+__ __Hg2++H2S===HgS↓+2H+__ 2.化学沉淀法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二、沉淀的溶解1.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不断__移去__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__沉淀溶解__的方向进行,从而使沉淀溶解。
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教学设计
![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210b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3.png)
《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内容要求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2、学业要求能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平衡,能举例说明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综合运用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解读教材在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建立之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活动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沉淀溶解平衡的三个应用: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
通过引导学生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化学理论的应用价值;并加深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的理解。
在对实验现象的具体解读中,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素养。
从宏观现象入手,分析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促进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化学平衡和条件对反应的调控,了解其在生活、生产和科研领域的重要作用,并能有机会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化学反应平衡及水溶液中离子反应平衡的学习,已经建立了化学反应平衡的相关概念,建立了分析平衡问题对一般模型。
通过上节课对学习,也初步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并且对相应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此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有时难以理解。
四、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验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
2、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生活中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的相关现象,并总结出一般规律。
【评价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探查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理解。
2、通过解释实验现象,评价学生对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宏微结合的学科素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应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
六、教学方法教法:七、教学思路八、教学过程除去?问题1:根据下表,选择合适的沉淀剂,并确定除杂流程。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ab940b6edb6f1aff001fb7.png)
专题3·第四单元·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的生成和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2)了解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步沉淀金属离子的分离提纯方法。
【教材范围】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P89~92。
1.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AgCl(s)Ag+(aq)+Cl-(aq)(1)当Q c=c(Ag+)·c(Cl-) > K sp(AgCl)时,(2)当加入氨水,Ag++2NH3·H2O==[Ag(NH3)2]++2H2O时,(3)当加入KI溶液,Q c=c(Ag+)·c(I-) > K sp(AgI)时,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结果。
例1.K sp(AgCl)=1.8×10-10,将0.001 mol·L-1的NaCl溶液和0.001 mol·L-1 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氯化银沉淀生成?【阅读教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P89“交流与讨论”例2.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1)误食可溶性钡盐,用硫酸钠洗胃:(2)精制食盐水,用NaOH除Mg2+:2.沉淀的生成(1)条件:A m B n(s)mA n+(aq)+nB m-(aq),c m(A n+)·c n(B m-)>K sp(A m B n)时,生成A m B n沉淀。
(2)溶液中残留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可以认为沉淀完全。
(3)应用:除杂——“除杂试剂必过量,过量试剂必除去”。
例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1)用氨水除NH4Cl中的FeCl3杂质:。
(2)用Na2S沉淀Cu2+:。
(3)用H2S沉淀Hg2+:。
例4.粗盐中常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应如何除去?写出操作步骤。
①加入试剂;②加入试剂;③加入试剂;④(操作);⑤加入试剂,调节溶液的pH 。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2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2](https://img.taocdn.com/s3/m/b79d133c10661ed9ad51f3bb.png)
加稀盐酸:
3Mg(OH) 2(S) 6HCl
3Mg
2
6OH
–
6Cl 6H
+
6H2O 由于溶液中生成了弱电解质H2O,使COH-减小,溶 液中CMg2+×(COH-)2<Mg(OH)2的Ksp,使平衡向 Mg(OH)2溶解的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 若有足量盐酸,沉淀可以完全溶解.
加氯化铵: Mg(OH)2(S)
(4)混合溶液沉淀顺序的判断
例5、某温度下在0.1mol/LKCl和0.1mol/LK2CrO4混合溶液中, 逐滴滴加AgNO3溶液,问AgCl和Ag2CrO4两种难溶电解质,哪 个最先沉淀? Ksp(AgCl)=1.8×10-10( mol/L)2 Ksp( Ag2CrO4)=1.1×10-12( mol/L)3
解析: A项,应为CuS的溶解度小于PbS的溶解度,所以有 PbS+Cu2+ ===CuS+Pb2+ ;B项,CuS中硫元素处于最低价态, 有还原性;C项,ZnS不溶于水,CuSO4 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应为:Cu2 + +ZnS===CuS+Zn2 + ;D项,铜的硫化物变为 CuSO4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uSO4与ZnS或PbS的反应是复 分解反应。 答案: D
2NH4 Cl
Mg 2 2OH – + 2Cl 2NH4
2NH3· 2O H
由于溶液中生成了弱电解质NH3· 2O,使COHH 减小,溶液中CMg2+×(COH-)2<Mg(OH)2的Ksp, 使平衡向Mg(OH)2溶解的方向移动。 若有足量铵盐,沉淀可以完全溶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沉淀溶解的方法: 加入适当试剂,使难溶物溶液中离 子生成弱电解质 加入适当氧化剂或还原剂,与溶液 中某种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986e52c3169a4517723a3e4.png)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例:将4×10-3mol·L-1的AgNO3溶液与4×10-3mol·L-1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能否有沉淀析出?[K sp(AgCl)= 1.8×10-10]例:已知AgI的Ksp=8.5×10-17,AgCl的Ksp=1.8×10-10.在含有0.01mol/LNaI和0.01mol/LNa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析出什么沉淀?例2.2+3+2+且分别得到Cu(OH)2、Fe(OH)3。
沉淀的溶解1.沉淀的溶解实质是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2.欲使某物质溶解,必要条件:各离子浓度乘积<Ksp3.方法a.酸(碱)溶解法例:CaCO3易溶于H2CO3,易溶于HCl例:Al(OH)3既溶于HCl,又溶于NaOHb.难溶于水的电解质溶于某些盐溶液例:Mg(OH)2溶于NH4Cl溶液c、其它沉淀溶解的方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CuS、HgS等不能溶于非氧化性的强酸,如盐酸,只能溶于氧化性的强酸,如硝酸,甚至是王水,其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位化合物使沉淀溶解银氨溶液的制取就是典型的例子。
利用生成稳定的可溶配位化合物[Ag(NH3)]2OH来溶解沉淀AgOH例.取5ml 0.002mol·L-1 BaCl2与等体积的0.02mol·L-1Na2SO4的混合,计算Ba2+是否沉淀完全[即c(Ba2+)<10-5mol·L-1]?BaSO4的K sp=1.1×10-10)例.在1mol·L-1CuSO4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3+杂质,pH值控制在什么范围才能除去Fe3+ ?[ 使c(Fe3+) ≤10-5mol·L-1 ] 加入什么试剂最好呢?练习1.过量AgCl溶解在下列各种物质中,问哪种溶液中c(Ag+)最小( ) A. 100mL水 B. 1000mL水 C. 100mL 0.2mol·L-1KCl溶液D. 1000mL 0.5mol·L-1 KNO3溶液2. 将5mL 1×10- 5mol·L-1的AgNO3溶液和15mL 4×10-5mol·L-1的K2CrO4溶液混合时,有无砖红色Ag2CrO4沉淀生成?(已知该温度下Ag2CrO4的K sp = 9 ×10-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BaSO4的损失,洗涤BaSO4沉淀时可用稀硫酸代替水
B、除废水中的某重金属离子如Cu2+、Hg2+时,常用Na2S等,是因为生成的CuS、HgS极难溶,使废水中Cu2+、Hg2+浓度降的很低
C、CaCO3溶解时常用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不与CaCO3反应
D、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2+,先加入双氧水,再加入MgO即可
答案:C
2.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时,为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少,需加入少量的()
A.NH4NO3B.NaOH
C.MgSO4D.Na2SO4
答案A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AgCl沉淀中加入KI溶液,由白色沉淀转变成黄色沉淀,是由于K sp(AgI)<K sp(AgCl)
B、可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g2+、Ag+等,是因为HgS、Ag2S比FeS更难溶
C、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可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D、溶解度小的沉淀不能转化为溶解度比其大的沉淀
答案:D
4.已知:K sp(ZnS)>K sp(CuS),在有白色固体ZnS存在的饱和溶液中滴加适量CuSO4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A.固体逐渐溶解,最后消失
B.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
C.固体颜色变化但质量不变
D.固体逐渐增多,但颜色不变
答案B
5.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