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通用版2021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作业

通用版2021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作业
①测路程:用__刻___度__尺___测量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即为全段路 程 s1;将__金__属__片____移至斜面一半位置,测量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
距离即为上半段路程 s2;用____s_1___(填物理量,后同)减去___s_2____ 即为下半段路程 s3。
返回
学知识
②测时间:用___停__表___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段路程和上半段路程所
返回
练技法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小__于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
将小车从____A____(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 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返回
C.6 m/s
D.7 m/s
返回
练技法
8.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
便于测量____时__间______。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 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 s。AB段的路程sAB=__4_0_._0___cm(估 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2__5___cm/s。
返回
优素养
【进行实验】许多同学参加了测量,他们各自的做法如下:
(1)坐在窗旁的小军不动声色,看着窗外每隔 s=100m 的电线杆,
并数着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数出每通过两根电线杆时自己脉搏跳
动了 N 次,小军突然宣布:“我已测出火车的速度。”设小军自己 平时每分钟脉搏跳动 n 次。
返回
优素养
(2)小芳跑到列车驾驶室,回来后笑着说:“我已知道了火车的速 度。”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RJ·八年级物理上册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解析版)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来验证某个观点或猜测是否正确【答案】观点(看法);证据;实验。

是否正确,还需要证据来证明。

观点(看法);证据;实验。

,纠正错误。

【答案】不可以;原因该根据所得的数据,分析原因,纠正错误。

不可以,原因。

实验中,;;。

)。

;(大;)用刻度尺测斜面上不同位置的距离,用秒表(停表)测量对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可知,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小,速度就会偏大。

;()大。

13.5=13.5m/s13.5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

位小数)。

_________m/s。

,≈3.13m/s;,≈4.76m/s;s,≈5.13m/s;≈4.35m/s。

100=;=;=;=;=;。

100)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C平均速度。

不能代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故A错;B、求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故B错;C、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不是同一段路程,无法比较,故D错误。

故选C8.(多选)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得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它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C.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D.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肯定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答案】AD【分析】已知乌龟和兔子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相同,由公式v可知,它们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在兔子睡觉的过程中,兔子的速度为0,而乌龟仍然在运动,此过程兔子静止,乌龟有速度.选项C错误;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它们同时到达终点.说明它们的时间相同,但兔子通过的路程大,由公式v可知,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选项D正确.故选AD.9.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答案】B【分析】由图知,滑块的路程s=40 cm+5 cm=45 cm,运动时间t=14:35:05-14:35:00=5 s,滑块的平均速度v9 cm/s.故选B10.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 m 时,用了2 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 m/s B.2 m/sC.1 m/sD.2.5 m/s【答案】C【分析】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加速通过一段路程,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 m 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最后2s 的平均速度是:v1.5m/s;由于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 m/s,因此选项A,B,D 都不正确.故选C11.一艘快艇以90km/h 的速度去追赶离它120km 远处的军舰,快艇实际航行了270km 才追上军舰,军舰的速度多大?【答案】50km/h 【分析】快艇所用时间:t 13h,军舰通过的路程:s 2=270km-120km=150km,军舰和快艇所用时间相同: t 2=t 1=3 h,军舰的速度:v 250 km/h.【能力提升】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 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 1和v 2(v 1≠v 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 1和v 2,则( )A.甲先到达B 点 B.乙先到达B 点C.两人同时到达B 点D.不知道v 1,v 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 点【答案】A【分析】设A,B 两地间的距离为s,甲从A 地出发到达B 地:v 1×t 甲+v 2×t 甲=s,t 甲;乙从A 地出发到达B 地:t 乙,,∵v 1≠v 2,∴(v 1-v 2)2>0,∴-2v 1v 2>0,2v 1v 2-4v 1v 2>0,2v 1v 2>4v 1v 2,∴(v 1+v 2)2>4v 1v 2,<1,即<1,∴t 甲<t 乙,甲先到达B 地.故选Am/s.0.2v20 cm/s=0.2 m/s.0.2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1.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10 cm/sB 9 cm/sC 8 cm/sD. 7 cm/s3.一架雪橇沿山坡滑下,第1s内通过3m,第2s内通过6m,第3s内通过9m…则有( )A.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3m/sB.雪橇做变速直线运动,但每秒内的平均速度都是3 m/sC.雪橇前2s的平均速度是4.5m/sD.雪橇的平均速度是4.5m/s4.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d四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小于3米,则(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aB.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bC.甲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c5.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3)若图中停表每格表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6.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C.5~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D.2~5s内,小车运动了2m7.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s.从频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8.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cm.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m/s9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玻璃管做了“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气泡上升的速度为________cm/s10.(襄阳中考)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请对张刚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11.(乌鲁木齐中考)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停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1.A2.B3. C4. D5. 刻度尺 秒表 t s v =0.1 0.12 速度越来越快 6. B7. 匀速 1.80 0.98. 60.00 20 0.99. 刻度尺 秒表 310. ts v = 改变高度时,没有控制长度一定(或路程不同,不能只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 11. 时间 大 大 0.25 7。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架解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间接法):1.实验原理:tS v;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挡板; 3.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 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 1;(3)根据测得的S 1和t 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1;(4)将挡板移至S 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 2所用的时间t 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例题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 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小车在下落的过程中,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 ;(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

(5)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v=st;(2)非平衡力;0.72;(3)小于;(4)小;时间;(5)偏大。

【解析】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该实验的原理是v=st;(2)由题意可知,小车是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而且运动过程中没有维持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小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小车不是受平衡力的作用;由图示知,小车通过的全部路程为0.5m+0.5m=1.0m,所用的时间为5秒,所以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 =1m5s=0.2m/s=0.72km/h;(3)由图示知,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都是0.5m,但通过上半程所用的时间为3s,下半程所用时间为2s,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并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测出的时间误差较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堂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堂练习及答案

1.4测量平均速度1.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的物体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A.比实际值偏大B.与实际值相同[来源学科网]C.比实际值偏小D.不能确定2.天佑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 2 s内通过的距离是 4 m,第 3 s内通过的距离是 6 m,第 4 s内通过的距离是8 m,这个物体做________运动。

4.小球沿一个曲面滚动,间隔相等时间所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先变________,后变________。

[来源学科网ZXXK]5.2012年暑假,张欢与爸妈一起去上海旅游。

他们从合肥站乘坐D3025次动车用了 3 h到达上海虹桥站。

已知合肥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铁路里程为457 k m,则他们乘坐的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________km/h。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保持________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

如图所示,若秒表每格为 1 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来源:Z§xx§]1.4测量平均速度1.C2.A 3.变速运动4.大小5.152.3 6.很小时间0.12小于。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讲解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讲解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4.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与记录数据】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结论:【交流评估】1.操作中出现过什么失误或故障?2.还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3.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地方?【跟踪训练】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计时的同学反应较慢,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课堂检测1.一小汽车在一段10 km的平直公路上,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小汽车( )A.在前5 k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 km的平均速度B.在前5 km的平均速度小于后5 km的平均速度C.在任意1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00 mD.在第1 s内通过的路程与第2 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在记录数据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记录的数据是不合理的,这个数据是(填“可以”或“不可以”)修改的,应该根据所得的数据,分析,纠正错误.3.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 m、20 m、30 m、40 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1)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2)从10 m处到20 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3)从20 m处到40 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4)在这40 m内王军同学做的是运动.参考答案自主探究跟踪训练1.刻度尺停表v=2.小3.大课堂检测1.C 解析: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前5 km的平均速度等于后5 km的平均速度,故A、B两项错误;小汽车的速度v=36 km/h=10 m/s,表示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即在任意1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vt=10 m/s×10 s=100 m,故C项正确,D项错误.2.答案:不可以原因解析:实验数据的记录必须符合实验事实,不可以把不合理的数据加以修改,因为不合理数据可以反映实验过程中的不合理的地方,便于纠正错误,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错误.3.答案:(1)4 (2)6.7 (3)8 (4)变速解析:(1)从起点到10 m处的路程s1=10 m,所用时间t1=2.5 s则平均速度v1==4 m/s.(2)从10 m处到20 m处的路程s2=10 m,所用时间t2=(4-2.5) s=1.5 s.则平均速度v2==6.7 m/s.(3)从20 m处到40 m处的路程s3=20 m,所用时间t3=(6.5-4) s=2.5 s.则平均速度v3==8 m/s.(4)王军同学在40 m内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他做变速运动.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3.知道声速及其应用.4.了解回声及回声测距的原理.自主探究知识点一: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学生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说话.(2)完成“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学生讨论、交流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反馈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是( )A.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B.扬声器发声时也发现小纸屑在喇叭面上跳动C.将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激起水花D.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中变大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A.向暖瓶灌水发声B.敲钟发声C.吹箫发声D.吹笛子发声知识点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1)让学生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请另一位同学敲击桌面的另一端.(2)阅读:教材P28演示实验,获取相关信息.(3)思考:为什么钓鱼的人不允许周围的人大声说话?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反馈练习】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A.我们可以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5.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的泡沫小球被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将声波传给了左边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响,小球被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6.阅读教材P30“小资料”获取以下信息:(1)将表中的介质分类,发现可分为、、三类.(2)观察不同介质中声速对应数据,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气体中最.(3)当空气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也不同.(4)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和有关.课堂检测1.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2.甲、乙两个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次敲击声.3.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不能传声.4.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网B.磁性物质网C.真空网D.金属物质网5.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铝、海水、空气B.铝、空气、海水C.空气、铝、海水D.空气、海水、铝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B.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D.声音能够在任何物质中传播7.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B.车铃就不会振动C.没有铃声传出D.车铃周围就没有传声的介质8.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振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将电铃放入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参考答案自主探究知识点一振动停止【反馈练习】1.D2.B知识点二介质不能【反馈练习】3.C4.D5.会空气不不会介质6.(1)固体液体气体(2)大小(3)速度(4)340 (5)种类温度课堂检测1.快快3402.两3.真空4.C 解析: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所以用一层真空网就可以挡住声音,C项正确.5.D 解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D项正确.6.D 解析:在教室中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的墙壁与讲话者之间的距离较小,回声传到人耳中的时间小于0.1 s,人耳无法辨清,A项错误;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应在看到发令枪的光和烟时计时,而不能在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因为声音传播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B项错误;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C项错误.7.A 解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手按在车铃上时,会影响车铃的正常振动,从而造成铃声的不清脆,A项正确.8.A 解析:发声的音叉能让人感受到振动,用手按住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A项正确.9.C 解析:电铃振动时,人听到铃声,说明物体振动发声,A项正确;空气被抽走时,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B项正确;看到电铃振动,说明光能在透明玻璃中传播,D项正确.。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基础练习)实验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小明在学校举行的体育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8秒,小明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A.16.7m/s B.12.5m/s C.7.1m/s D.7.3m/s【答案】C【解析】解:百米全程用时:t=t1+t2=6s+8s=14s;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 =100m14s≈7.1m/s。

故选:C。

2.某次体育考试,王海同学完成1千米长跑项目用时大约4min,则他在1千米长跑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A.20km/h B.4m/s C.2m/s D.10km/h【答案】B【解析】解:王海通过的路程s=1km=1000m,运动时间t=4min=240s,王海的平均速度:v=st =1000m240s≈4m/s=14.4km/h。

故选:B。

3.物体在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如果速度大小随时间发生变化,则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若某物体沿直线以12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全程的13,又以同方向16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剩余的全部路程,则它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14.4m/s B.15.4m/s C.14.33m/s D.14.66m/s【答案】A【解析】解:设全程为s,物体沿直线以12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全程的13,由v=st 可得,所用时间:t1=13sv1=s3×12m/s;又以同向16m/s的速度运动通过了剩余的全部路程,所用时间:t2=23sv2 =2s3×16m/s;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平均=st1t2=ss3×12m/s2s3×16m/s=14.4m/s。

故选:A。

4.已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且v=3v1,则v1与v2的比值是( )A.1:5B.1:3C.2:1D.1:2【答案】A【解析】解:设前一半时间为t由v=st 可得,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1=v1t;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2=v2t;全程的平均速度:v=s1s22t =v1t v2t2t=v1v22;由v=3v1可得:v1v22=3v1解得:v1v2=15。

新人教版2021-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2021-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后习题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 m所用的时间为0.5 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3 m/sB.6 m/sC.6.3 m/sD.02.神舟十一号的运载火箭长约58 m,下图是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 s的位置图像。

则火箭发射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 m/sB.9 m/sC.12 m/sD.15 m/s3.右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

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m/s。

该水滴下落过程是(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4.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敏的新铅笔上,小敏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 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

铅笔的长度是 cm;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cm/s。

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五一期间,小明跟爸爸一起驾车到大梅沙游玩。

途经一个隧道时,小明对长长的隧道产生了兴趣,心想:“我怎样才能知道隧道的长度呢?”当他返回时,在到达隧道之前终于想出了几种不用下车就可以得出隧道长度的方法。

请你简明扼要地写出小明得出隧道长度的两种合理方法:方法一:。

方法二:。

6.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停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3)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7.(2017·广东广州中考)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课后检测(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课后检测(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课后练习检测(含答案)1.赤峰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5×102km,如果将来要建成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可达3×102km/h ,到那时如果我们要从赤峰坐高铁直达北京,列车按此速度运行需要的时间是CA.1minB.10minC.100minD.1000min2.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 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 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 ,则2s 末小球的速度为DA .0B .2 m/sC .3m/sD .6m/s 3. 一列队伍长50m ,跑步速度是2.5m/s ,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 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AA .60sB .50sC .40sD .20s4.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 下开动时,木块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 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t 0相比可能正确的是A BA .B .C .D . 5.小理家准各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CA .200mB .400mC .2000mD .10000m6.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 用了8s 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AA .6.25m/sB .6.25km/hC .400m/sD .0.16m/s7.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BA .6m /sB .6.25m/sC .6.75m/sD .7.5m/s8. .在2019年中考体育测试中,小雨同学“50m 跑”的成绩是8s ,则他跑50m 的平均速度是m/s ,由于 ,他到达终点后无法立即停下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训练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训练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前预习 1.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常常是变化的。

为了粗略表示这个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我们计算 和 的比值也是它的速度,这叫平均速度。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 测量路程,用 测量时间,利用公式 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3。

下表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 m 跑的几个路段的时间、路程数据,请做有关计算:(1)他在前6 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 (2)他在后20 m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

(4)他在第 m 路段速度最快,这个速度是 m/s 。

4。

某同学跑百米所用的时间是12。

5秒,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米/秒,合____千米/时。

5。

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秒内通过150米路程,它在中间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米。

它在最后5秒内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随堂练习1.在测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是小车、 、路程 / m 10 20 30 40 时间 / s 2。

5 4。

56 7斜面和及挡板.2。

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4课时测量平均速度(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4课时测量平均速度(解析版)含答案

第1.4课时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利用公式v =s t计算.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实验方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则可利用公式v =s t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注意:斜面的坡度应该小一些.斜坡坡度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测量时间时的误差就越大,所以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减小斜面的坡度.知识点一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原理:ts v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停表。

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用公式ts v =计算出小车在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①测量下车下滑时的平均速度;②探究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变化特点。

实验步骤:(1)如图,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 1。

(3)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 2,然后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2。

(5)记录实验数据并求出相应物理量。

分析与论证: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21v v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下半段路程的速度,从图中我们可看出下半段的路程213s s s -=,下半段的速度2121333t t s s t s v --==,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依次是:123v v v >>。

实验结论:小车在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2.注意事项(1)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答: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2)斜面的坡度为什么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答:斜面坡度过小,小车可能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八上1.4《测量平均速度》配套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八上1.4《测量平均速度》配套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上1.4《测量平均速度》配套练习及答案快速热身1、在测定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________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________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这个实验依据________.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 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6(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________km.3、一运动员在平直的公路上长跑,下面表格中记录了他在3h内的运动情况,他在前2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km/h。

时间前1h 中间1h 后1h路程10km 19km 14km4. 某同学用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来研究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及小车通过各点时秒表的示数如图9思考与研究路程名称通过距离(m)所用时间(s)平均速度(m/s)CD段0.5AD段 5图61、一次爆破中,用一条0.9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炸药,若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5cm/s,点火者点燃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600m以外的安全地带?2. 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出你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和实验的步骤)3、晴朗的天空,小明想知道天上飞机的飞行速度,已知飞机的飞行高度约为3000米,请帮小明借助简单的器材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

4望远镜中国古代的日月五星任何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叫行星。

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而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除地球本身外,最先被人们发现的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颗。

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则是在近代望远镜和建立开普勒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以后发现的。

在以恒星组成的各个星座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而且这种移动几乎都沿着黄道进行。

它们在群星之间时隐时现,时进时退。

“行”为走动之意;行星一词的原意指这种在天空上游荡的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 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 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9.6 m/sB .4.8 m/sC .7.5 m/sD .8 m/s2.小华从学校到家里的距离约为1200m ,他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 ;那么,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4m/sB .4.8m/sC .5m/sD .6m/s3.小刚家距学校1200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6分钟,后半段用了10分钟.问:小刚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A .1.25m/sB .2m/sC .7.5m/sD .0.83m/s4.小袁同学拖着行李箱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行李箱的 s -t 图像如图所示,对行李箱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李箱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20mB .行李箱在前 2s 内和最后 2s 内的速度相等C .行李箱在 4~6s 内处于加速状态D .行李箱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5.2021年9月22日,周宁籍运动员汤星强以20秒39的成绩夺得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200米冠军。

假如他前100米的速度为v 1,后100米的路程的速度为v 2,那么汤星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122v v v v +C .1212v v v v +D .1212v v v v + 6.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4s 通过的路程是20mC.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D.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10m/s7.甲、乙两辆大巴沿同一路线从莆田开往福州,若它们从莆田到福州的平均速度相等,则它们()A.从莆田到福州的行车时间一定相等B.在途中的行车速度一定保持不变C.在行驶途中两车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在途中任何一段路程上行驶的快慢程度都相同8.小明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前70m的平均速度是7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9m/s,则他后30m的平均速度是()A.8m/s B.5m/s C.6.25m/s D.9m/s9.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A.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4m/s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30~40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为4m/sD.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10.如图,水平地面ABOCD,以O点为界,AO段是一种材质,OD段是另一种材质.细线一端系在物体上,绕过轻质滑轮,另一端系在墙上,拉滑轮的水平力F恒为4N,物体经A点开始计时,此后各段路程及耗时见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区间AB BO OC CD距离1m1m 1.5m 2.5m耗时1s1s1s1sA.物体在CD区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m/sB.物体在BO区间运动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4N縻擦力C.物体在OC区间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3JD.物体在BO区间运动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W二、填空题11.小车从长为1.8m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5s,则全程平均速度为m/s.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平均速度为0.3m/s ,则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平均速度为m/s。

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 m所用的时间为0.5 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3 m/sB.6 m/sC.6.3 m/sD.02.神舟十一号的运载火箭长约58 m,下图是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 s的位置图像。

则火箭发射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 m/sB.9 m/sC.12 m/sD.15 m/s3.右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

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m/s。

该水滴下落过程是(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4.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敏的新铅笔上,小敏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 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

铅笔的长度是 cm;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cm/s。

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五一期间,小明跟爸爸一起驾车到大梅沙游玩。

途经一个隧道时,小明对长长的隧道产生了兴趣,心想:“我怎样才能知道隧道的长度呢?”当他返回时,在到达隧道之前终于想出了几种不用下车就可以得出隧道长度的方法。

请你简明扼要地写出小明得出隧道长度的两种合理方法:方法一:。

方法二:。

6.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停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3)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7.(xx·广东广州中考)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乌龟B.老虎C.自行车D.飞机2. 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3、在龟兔赛跑中,兔子睡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5. 李伟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2 s,如果他前6 s的平均速度是8 m/s,那么他在后6 s的平均速度为()A. 8.5 m/sB. 9 m/sC. 10 m/sD. 8.7 m/s6.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9 m/sB.9.6 m/sC.10 m/sD.10.2 m/s7.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8. 一辆列车经过一座1800m长的大桥,列车长200m,列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汽车全部驶过大桥所需要时间()A.20s B.200s C.18s D.180s9. 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1,速度之比为2:1,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1:2B.2:1C.1:1D.1:410.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跟踪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跟踪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跟踪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测量平均速度跟踪训练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分)1.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2.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

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兔子的平均速度大;C.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3.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A.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4.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

69m/s; 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

74m/s 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6。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后练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一、填空题1.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2.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上,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是3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2.7km,则st=_____km/h=_____m/s,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

3.图是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的示意图,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小球通过AB和BC所用的时间均为0.1s。

由图可知:(1)该小球的运动是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 位置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cm/s;(3)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5.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m/s.6.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则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_____。

7.甲、乙二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m/s,乙的速度是9m/s,他们走了2min后相距______ m,______ 在前。

8.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 min,在A、B 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km/h、9.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_________倍,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_________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哪些仪器?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 。

设计实验:参照教材或如右图所示。

实验步骤:1.2.3.4.5参照课本23页
6.分别计算下半段路程S 3和时间t 3
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分析与论证:比较 v 2 v 3 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 。

结论: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

注意:测量小车通过的路曾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或车尾)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或车尾),不可以从斜面的顶端量到斜面的底端或从车头量到车尾。

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

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m/s。

3.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
4.4 s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4.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3—13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

5.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考核的标准,初二男生1500m长跑成绩是6min40s属于及格水平,则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m/s。

6.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做深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7.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2.5m/s
8.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5m/s
B. 10m/s
C.15m/s D. 20m/s
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

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A. 甲先到达B点
B. 乙先到达B点
在线分享文档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地提升自我By :麦群超 C. 两人同时到达B 点 D. 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 点 1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15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 AB = cm ,
t BC = s ,v AC = 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填“大、小”)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v=s/t 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 、根据v=s/t 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C 、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 、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11.钢球沿20m 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 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 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
12.教室的长度为10m ,开班会时坐在后排的小刚走到讲台上去做演讲,他走到讲台大约需要 s .
13.运动会进行100m 决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 、80m 、100m 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其中三名同学的时间如表格所示. 到达20m 处(s ) 到达80m 处(s ) 到达100m 处(s )
王小兵 2.3
8.9 12.2 刘磊 2.4
8.3 11.8 周伟 2.5 8.4 11.4 算出这三位同学分别在0—20m 、20—80m 、80—100m 区间内的平均速度,设计表格将计算结果填入其中(不要求有计算过程).
14.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 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15所示的照片. 图3-15
在线分享文档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让每个人平等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
照片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t/s 0 10 20 30 50
路程s/mm 0 12.0 22.2 48.7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 运动,整个50s 内的平均速度是 mm/s .
15.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 的速度向前方50m 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 处以45m/s 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至少两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