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冲刺训练
文化常识冲刺训练及答案解析
文化常识强化训练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是古时男孩子未行加冠礼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B.“表”有“外来”的意思,相对于中原。
古人称长江以南地区为“江表”。
C.“旦”的意思是旭日东升,所以“日旦”指每天早上。
“月旦”就指农历每月初一。
D.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叫“夺服”,与“夺情”意义基本相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加侍中,指加授侍中这一官职,被加者享有佩戴貂蝉珥珰等标志性饰物与侍从皇帝左右的礼制待遇。
B.戎夷,指戎和夷,泛指中国古代少数民族。
戎,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夷,中国古代称西部的民族。
C.太保,亦指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为辅导太子之官。
其副职为太子少保。
D.铭诔,多指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很多是因当时某臣子身故,其君主表彰其功勋,亦表哀思。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用以纪年。
用年号纪年是我国历朝历代纪年方法中的一种。
B.《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和谢缙总编的一部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C.起复,指封建时代官吏有丧时,守丧尚未满期而被重新起用;也指降职或革职后被重新启用。
D.尚书,官名,战国始置,是掌管文书的官职。
隋代及其后,以尚书为中央行政机构各部长官。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氏春秋》,又称为《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劾,弹劾,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弹劾”的含义不同。
C.中官,指宦官。
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祠,文中指祠堂,祠堂可以指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而修建的房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侍宴华林园,指谢举、谢览等臣子参加皇帝在皇家宫苑华林园举行的宴会。
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
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考前强化训练:文化常识(选择题100题,有答案)1.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XXX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XXX、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XXX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XXX、XXX、XXX等。
C.子:古代对长辈的的尊称。
D.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选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事:是执行法律与裁决的官吏。
B.大夫:官职等级名。
XXX时,XXX、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C.《战国策》是中国现代的一部汗青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XXX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D.《战国策》是中国现代的一部汗青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XXX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选A.执事:任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3.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XXX:现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XXX为XXX。
B.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C.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欢畅;羽,声调平和。
选D.现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腔调悲凉;羽,音调激愤。
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B.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C.XXX: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势。
8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____。
答案:印刷术2. 孔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哪个省?答案:山东省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4. 京剧中的“生”通常指的是什么角色?答案:男性角色5. 长城的总长度大约是多少公里?答案:约2万公里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牡丹7.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指哪三位帝王?答案:伏羲、神农、黄帝8.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答案:隋朝9.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答案:武则天10. 中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是哪一天?答案:农历九月初九11.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其编撰者是谁?答案:许慎12. 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主人公是谁?答案:孙悟空13.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答案:台湾岛14. 中国的传统医学称为____。
答案:中医或中医药1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答案:秦始皇(嬴政)16. 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个的是?答案:鼠17. 中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答案:北京18. 中国的国粹之一是?答案:京剧19.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答案:长江20.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答案:儒家学派21. 中国的春节又被称为什么?答案:农历新年或新年22. 中国的国石是什么?答案:翡翠(或和田玉,根据不同标准)23. 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五声音阶,分别是宫、商、角、____和羽。
答案:徵24.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指哪三个国家之间的对峙?答案:魏、蜀、吴25. 中国的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答案:《道德经》26.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答案:《义勇军进行曲》27.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娘通常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答案:红色28. 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除了京剧外,还有哪些?请列举两种。
答案: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任选两种)29.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用于纪念什么?答案:纪念先人或扫墓30. 中国的国树是什么?答案:银杏树(或柏树,根据不同标准)31. 中国的四大名绣指的是哪四种刺绣?答案:苏绣、湘绣、粤绣、蜀绣3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谁?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33.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答案:丹顶鹤(或朱鹮,根据不同标准)34. 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四合院是哪种类型的住宅?答案:北方传统的民居类型35.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古代诗人?答案:屈原36. 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有几根弦?答案:两根弦37. 中国的国酒是什么?答案:茅台酒38. 中国的传统书法有几种主要书体?请列举三种。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题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题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 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化发展的贡献。
4. 阐述《诗经》、《楚辞》、《史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5.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二、中国近现代文化常识1.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描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 阐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4. 请列举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位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
5. 简述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外国文化常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的特点。
2. 描述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 阐述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4. 列举几位著名的外国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5. 简述现代奥运会的起源及其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 描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传承。
3. 阐述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5. 描述中国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五、文化与社会1. 简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3. 阐述文化创新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作用。
4. 简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5. 描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六、综合应用题1.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2. 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论述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4. 简述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发展本国文化。
5. 请以一个具体文化现象为例,分析其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高考文化常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培养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化常识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用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称呼下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领》)B. (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C. 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D. (秦王)长跪而谢之目(《唐雎不辱使命》)【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画解读和古代礼仪。
看图画要全面而概括,不能以偏概全。
画面山和树的变形图,恰好是一位古代装束的男子,在作揖施礼。
加上旁边“衢州有礼”的汉字,表明衢州欢迎您的含义。
作揖:双手胸前施礼。
稽首,长跪都是跪拜,万福是女子侧身施礼。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C【点评】回答本题要了解古代礼仪,平时注意积累,关注古文化熟悉礼仪才能答对。
稽首:qǐ shǒu,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
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万福:wàn fú,是旧时妇女所行的敬礼。
万福为两手松松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略作移动,同时微微鞠躬,是多福、祈祷之意。
作揖,汉族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拱手为礼,是古代宾主相见时常用的礼节。
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长跪:古代的一种礼节,指直身而跪,其礼节较轻。
直身而跪,也叫“跽”。
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着足跟。
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筹交错”“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觥”“白”都有酒杯的意思。
B. 成语“心旷神怡”“气象万千”“峰回路转”均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C. “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本意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共33篇,分国编次。
【答案】 B【解析】【分析】A:正确。
B:“心旷神怡”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什么?答案:指南针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3. “文艺复兴”发源于哪个国家?答案:意大利4.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哈姆雷特》,另外三部是什么?答案:《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5.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答案:儒家6. 佛教的创始人是谁?答案:释迦牟尼7. 中国的“国粹”指的是哪两项艺术?答案:京剧、书法8.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河?答案:尼罗河9.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山?答案:珠穆朗玛峰(珠峰)10.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答案:北京11. 法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答案:巴黎12. 美国的首都是哪里?答案:华盛顿特区13. 日本的首都是哪里?答案:东京14.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答案:堪培拉15. 印度的首都是哪里?答案:新德里16. 埃及金字塔主要用来做什么?答案:陵墓17. 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防御工事1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什么?答案:撒哈拉沙漠19.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答案:俄罗斯20. 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答案: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21.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牡丹22. 英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玫瑰23. 日本的国花是什么?答案:樱花24. 法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香根鸢尾25. 德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矢车菊26. 意大利的国花是什么?答案:雏菊27.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是在哪一年赠送给美国的?答案:1886年28. 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答案:1945年2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哪一年?答案:1914年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哪一年?答案:1945年31. 中国的抗日战争历时多少年?答案:14年(1931-1945)32.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答案:1978年3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哪一年?答案:2001年34. 中国的农历新年叫什么?答案:春节35. 中国的中秋节在农历几月几日?答案:八月十五36. 中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答案:屈原37. 中国的重阳节是哪一天?答案:九月初九38. 中国的七夕节是为了纪念谁的故事?答案:牛郎织女39. 中国的清明节是用来做什么的?答案:扫墓祭祖40. 中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答案:十月一日41. 中国的劳动节是哪一天?答案:五月一日42. 中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答案:九月十日43. 中国的儿童节是哪一天?答案:六月一日44. 中国的建军节是哪一天?答案:八月一日45. 中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答案:三月十二日46. 中国的青年节是哪一天?答案:五月四日47. 中国的护士节是哪一天?答案:五月十二日48. 中国的记者节是哪一天?答案:十一月八日49. 中国的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答案:秋分日(公历9月23日前后)50. 中国的元宵节是哪一天?答案:正月十五51. 中国的腊八节是哪一天?答案:腊月初八52. 中国的寒食节是哪一天?答案:清明节前一天或前两天53. 中国的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傣族54. 中国的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彝族55. 中国的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蒙古族56. 中国的龙舟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汉族(端午节)57. 中国的壮族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壮族58. 中国的苗族姊妹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苗族59. 中国的藏族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藏族60. 中国的维吾尔族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答案:维吾尔族。
文化基础复习题
文化基础复习题文化基础复习题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的文化基础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
一、古代文化1.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2. 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什么?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出现在商朝晚期的商代晚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哪些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4. 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有哪些?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以及《道德经》、《庄子》等道家经典。
二、传统节日1.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是在哪个日期庆祝的?春节是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的。
2. 中国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3.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种,它是在农历几月庆祝的?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的。
4. 中国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夕节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设立的。
三、艺术表演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的特点是什么?京剧的特点是唱、念、做、打的结合,以唱腔、表演和化妆为主要特色。
2. 中国传统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是什么?中国传统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是古琴。
3. 中国的国画以什么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国的国画以山水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4. 中国传统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是什么?中国传统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是古典舞。
四、建筑艺术1. 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以什么为主要特色?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以黄色为主要特色,因为黄色被认为是皇帝的颜色。
2. 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以什么为主要特点?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以山水、假山和水池为主要特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刺第一部分冲刺六必背课内文化常识练习
冲刺六必背课内文化常识(一)姓名、称谓相关文化常识1.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执事: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
本文指办事的官吏,是对对方的敬称。
2.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退秦师》)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3.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古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4.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荆轲刺秦王》)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5.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古人通常尊敬对方时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
如“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6.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
7.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等到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8.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后来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9.单于..出猎。
(《苏武传》)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
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10.汉末建安..中。
[《孔雀东南飞(并序)》]建安:汉献帝年号。
这个时期东汉朝廷的大权主要由曹操掌握,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压轴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语文中考考点专题之文学常识(三)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儒家经典《孟子》记载了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等内容,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B.“歌行体”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长歌行》《鲁山山行》即为这种体裁的诗歌。
C.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表达了他浓郁的故乡情结,体现了“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D.在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流落到荒岛后,计算时间、记日记和阅读《圣经》成为了他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B【解析】B项,《鲁山山行》是一首五言律诗,不是歌行体。
故答案为B。
2.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1C 【解析】C项,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苏轼对词的功绩:一改宋词的婉约之风,开创了雄壮、豪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和领军人物。
而不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B.《水浒传》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C.《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地方特色浓郁,作者是贺敬之。
D.《皇帝的新装》《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都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
D【解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作家伊索的代表作,所以“《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表述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初中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练习(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练习(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 “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 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答案】 C【解析】【分析】A.“吃汤圆”是正月十五的习俗,八月十五的习俗是吃月饼。
B.喝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习俗。
C.说法正确。
D.中秋节的亲人团聚与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一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
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 D【解析】【分析】“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05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1(原卷版)
05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项是()。
A.古人对年龄的表述非常讲究,如“始龀”指七八岁的时候;“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耄”指年纪约八九十岁。
B.“渔家傲”“沁园春”“浣溪沙”等都是常见的词牌名,“天净沙”“破阵子”“山坡羊”等是常见的曲牌名。
C.《我爱这土地》《我的叔叔于勒》《阿长与<山海经>》的体裁分别是诗歌、小说、散文,作者分别是艾青、莫泊桑、鲁迅。
D.《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
2.(2022·河南南阳·一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他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有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有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眷念的《社戏》。
C.京剧有“国剧”之称。
“生、旦、净、丑”等角色的“唱、念、做、打”表演手法各具特色。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3.(2022·云南红河·一模)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敬梓,清代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范进中举》就是其中的经典片段。
B.普金希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C.汪曾棋的《昆明的雨》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其感情线索是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D.契诃夫,法国作家、戏剧家。
他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选自他的小说集。
4.(2022·云南玉溪·一模)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用很多词指代天下,如“四海”“六合”“八荒”等。
高考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详解文化常识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内容,文化常识的积累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高考备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请考生认真练习。
高考备考复习文化常识及答案详解: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压轴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
语文中考考点专题之文学常识(一)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狼》《鸽异》都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B.韩愈、柳宗元、李白、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C.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有吃月饼、赏明月、家人团聚等习俗。
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是指汉水南岸,由此可知,“益阳”原指益水北岸。
答案:B【解析】ACD三项正确。
B项错误。
把“李白”改为“欧阳修”。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宋代文学家,我们学习了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B.《桃花源记》和五言古诗《饮酒》的作者都是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人。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A【解析】A项有误。
宋濂是明代文学家。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报道的将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写等类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
B.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诚牛轻人要刻苦学习,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C.《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主人公淳厚朴实的品格、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D.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我的老师》中,真实记叙了莎利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
D【解析】D项,海伦·凯勒是美国人。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2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化常识训练.docx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化常识训练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
“数九”是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
B.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 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一“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
”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答案】A【解析】【分析】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
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A.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 " 九 " ,一直数到 " 九九" 八十一天;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等,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或尊称)有“令、尊、贤”等。
B. 《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的“更”与“三更半夜”的“更”都表示时间,更次。
“更定”是指晚上八点左右。
C. 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D. .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白《行路难》等。
【答案】D【解析】【分析】 D.李白不是八大家。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初中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及解析
初中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化常识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B.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
“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位于衡山的南面,“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南面。
C.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脍炙人口,百世流芳,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答案】 C【解析】【分析】A、B、D没有错;C.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
故选C。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B. 李商隐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C. “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皇后的礼帽。
体育竞赛中蝉联冠军即是卫冕成功。
D. “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答案】 C【解析】【分析】C.错在“后来专指皇后的礼帽”。
应该是:后来专指帝王的皇冠。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注意新闻问题的把握,专有名词的理解以及年代的称谓。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
【冲刺提分】高中语文文化常识高考真题实战冲刺-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满分计划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
◆ (2018•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 “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 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 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答案:C
(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
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
◆ (2020•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师、科举等事务。 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 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答案:A 解析:又称“郡守”,西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民政、司法、军事、财赋等事务,历 代延置不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常识强化训练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是古时男孩子未行加冠礼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B.“表”有“外来”的意思,相对于中原。
古人称长江以南地区为“江表”。
C.“旦”的意思是旭日东升,所以“日旦”指每天早上。
“月旦”就指农历每月初一。
D.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叫“夺服”,与“夺情”意义基本相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加侍中,指加授侍中这一官职,被加者享有佩戴貂蝉珥珰等标志性饰物与侍从皇帝左右的礼制待遇。
B.戎夷,指戎和夷,泛指中国古代少数民族。
戎,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夷,中国古代称西部的民族。
C.太保,亦指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为辅导太子之官。
其副职为太子少保。
D.铭诔,多指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很多是因当时某臣子身故,其君主表彰其功勋,亦表哀思。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用以纪年。
用年号纪年是我国历朝历代纪年方法中的一种。
B.《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和谢缙总编的一部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C.起复,指封建时代官吏有丧时,守丧尚未满期而被重新起用;也指降职或革职后被重新启用。
D.尚书,官名,战国始置,是掌管文书的官职。
隋代及其后,以尚书为中央行政机构各部长官。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氏春秋》,又称为《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劾,弹劾,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弹劾”的含义不同。
C.中官,指宦官。
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祠,文中指祠堂,祠堂可以指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而修建的房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侍宴华林园,指谢举、谢览等臣子参加皇帝在皇家宫苑华林园举行的宴会。
B.诣阙请立碑,指口碑好的官员离任时当地官民到京城请求朝廷立碑褒扬此人。
C.以本官参掌选事,指谢举在担任尚书仆射的时候参与朝廷的人才选拔工作。
D.诏赠,指朝廷下诏书为已去世的官员以及这位官员的亲属加封土地或爵位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永初元年,“永初”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年号,“元年”是改元的第一年。
B.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
子为父、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C.寡人,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和“朕”一样,是皇帝称自己的专有名词。
D.食邑,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家:起之于家而任官职。
古代指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
B.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三公同等的待遇。
C.上柱国: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D.赠:古代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亲属则不属于加封之列。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的生员。
也指在学读书的学生。
B.博士,古代官名,主要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践阼,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
D.结草,代指报恩,典故出自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语。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在是“行在所”的简称,即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之地。
B.敕,此处指敕令,是我国占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C.诸侯,古代帝王的兄弟子侄的统称,文中“诸侯”指拥兵一方的割据势力。
D.蓍龟,古人以蓍草、龟甲占卜吉凶,因此合称“蓍龟”来指代占卜,此词也可以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谏官,对君主的错误进行规劝使其改正的官吏,与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监官”不同。
B.古代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也有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年号,亦称“改元”。
C.告老,文中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其他缘故而辞职的一种借口。
D.庚寅,干支之一。
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
D.从,指堂房亲属,如“从兄”就是指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
11. A(富者居于闾右,贫者居于闾左;“闾左”是代指贫苦人民。
《陈涉世家》中有“发闾左逋戍渔阳”。
)12.下列対文加点词话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科,也称登第。
一般考中进士以上就可称登科。
但民间有“大小登科”的说法,而结婚被称为“小登科”。
B.八品,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八品是第十五级。
宋代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子博士等都属于八品官。
C.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和皇子后妃的言行。
从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文中指祭祀。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毛诗》,指毛亨和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即现流行于世的《诗经》。
B.伏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伏祭在夏季伏日举行,腊祭在农历十月举行。
C.霸府,是指晋、南北朝和五代时势力强大,终成王业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
D.践阼,意为走上作阶主位,常表示即位、登基之意,文中就是指高祖登基。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常博士”中的“博士”是学官名,一般指精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的官职。
B.奉朝请,是指古代臣子定期参加朝会,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
C.“守兵部侍郎”中的“守”指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
D.祖饯,设宴送别。
祖,临行祭祀天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类似说法还有“祖道”。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时男女幼年时由父母所取,供长辈呼唤。
而名则是成年后才有。
B.太宗,皇帝的庙号。
通常情况下,开国皇帝为太祖,第二代帝王为太宗。
C.三司,古代地位或职能相近的三个官署的合称。
不同朝代有所不同。
D.卒,古人称大夫死为卒,称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士死为不禄.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甫冠,男子20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甫冠指男子刚二十岁左右。
B. 丁内艰,是古代丧制的名称。
一般指遭遇母亲去世或承重孙遭遇祖母去世。
C.“玄门法书”,这里的法书指法令律科一类的书籍。
D. 尺牍,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后来成为信件的代称。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
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
B.服阕,文中指穿着丧服守丧。
我国古代,父母去世,子女通常穿丧服守丧。
C.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
他们有的人对帝王有较大的影响。
D.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行,古代军队编制。
在古代军队编制中,五人为一伍。
五伍为一行。
“行”在这里泛指军队。
B. 阙,本指古代帝王宫殿前的台阶,可借指帝王的住所。
阙下,帝王所居之处,这里指朝廷。
C. 素服,本色或白色的衣服,主要指居丧或逢其他凶事时所穿的衣服,也可指日常所穿的便装。
D. 赠,死后追封官爵。
皇帝赐予官员或官员的父母妻室等官职或爵位,生者称封,逝者称赠。
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没考中称为落第。
第进士,即考中进士。
B.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
商代称学校为庠,周代称学校为序。
C. 经术,指经学,是解释儒家经典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D. 牧守,守护,治理。
后用来指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遭艰指遭遇父母之丧,也称为“丁忧”,官员遭艰,须辞官回原籍为父母守丧。
B. 吏部是中国古代的官署之一,主管文武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C. 大计,指每三年一次对官吏政绩的考察,考察结果是朝廷赏罚官吏的重要依据。
D. 关中,地名,因其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而得名。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家艰,又称为“丁艰、丁忧”,出自《晋书·周光传》,指遭遇父亲的丧事或者母亲的丧事。
B.金紫,指“金印紫绶”。
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称金紫光禄大夫。
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代指贵官。
C.中书舍人,始于先秦,三国魏于中书省置中书通事舍人,晋及南朝沿置,掌管起草诏令,参预机密。
D.大渐,古代汉语中极为常见,是指病情渐渐好转,如《列子·力命》“季梁得病,七日大渐。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父任”指因父辈的官爵而获得官职,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种,也称为荫补、恩荫等。
B.“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为秘书监,明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
C.“主簿”,官职名。
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D. “服除”指提前结束守丧期。
“服”指丧服,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功”就是古代丧服的名称。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部,我国古代的官署名,主要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教育、科举考试以及文职官员的考察、选拔、嘉奖等事务。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以及封王贵族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