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模块二 单元一 特性水泥及水泥储运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科学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建筑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建筑材料概述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 建筑材料的作用与要求3. 建筑材料的标准化和认证第二章:水泥1. 水泥的性质2. 水泥的种类和应用3. 水泥的检测方法第三章:混凝土1. 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质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 混凝土的检测方法第四章:钢材1. 钢材的性质和分类2. 钢材的焊接与连接3. 钢材的检测方法第五章:木材1. 木材的性质和分类2. 木材的加工与使用3. 木材的检测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检测方法;2. 实验法:进行建筑材料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相关教材;2. 实验室设备:水泥、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样品及检测仪器;3. 网络资源:相关建筑材料与检测的论文、案例、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砌筑材料1. 砌筑材料的分类与性质2. 砌筑材料的使用与检测3. 砌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第七章:沥青及防水材料1. 沥青的性质与分类2. 防水材料的种类与应用3. 沥青及防水材料的检测方法第八章:保温与吸声材料1. 保温与吸声材料的原理与分类2. 保温与吸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3. 保温与吸声材料的检测方法第九章:装饰材料1. 装饰材料的种类与性质2. 装饰材料的设计与施工3. 装饰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第十章: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发展趋势1. 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与检测2. 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应用3.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砌筑材料、沥青及防水材料、保温与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检测方法;2. 实验法:进行相关材料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各类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材料与检测--单元设计

建筑材料与检测--单元设计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学年学期:2012-2013第1学期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与检测
所属教研室:构造与识图教研室
授课班级:12建工技术班
教师姓名:刘丘林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子任务1
选用水泥:能够根据工程部位和
工程所处环境,合理
选用水泥品种。

①检测目的
②检测仪器的使用
③检测步骤的简单介绍
④检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组长统一给本组成员分配任务,采用可调整水量的方法独立完成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带领学生到实验室,根据总情景要求及现场材料拌制混凝土,并示范操作演示相关检测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引导分析误差原因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图书馆工程某柱施工用钢筋为教学情境,提出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检测步骤
制备试样
养护
调整针入度仪针入度检测清理实验仪器
检测步骤
1 制备试样
2 养护
检测步骤
1 试样制备
2 试件养护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建筑材料与检测》说课稿

《建筑材料与检测》说课稿

《建筑材料与检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下面我代表本课程教学团队,对参赛课程课件做介绍。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

使学生具备建筑工程行业的检测员、施工员、监理员等岗位中所必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常用建筑结构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水泥性能检测、混凝土性能检测、钢筋性能检测本课程教学是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根据岗位知识、岗位能力、岗位素质为一体的要求,强化,技能、操作、应用的过程训练。

本课件充分利用Flash动画技术、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Adobe premier视频处理技术、PPT格式幻灯、图片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例如:通过播放“水泥凝结时间测定”的动画,诠释了水泥凝结时间的概念,并有效地解决了因实验时间很长才能得到结果的问题。

通过播放“混凝土坍落度”的动画,形象再现混凝土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的性质,解决了需要配制多组混凝土拌和物,才能区别混凝土“和易性”的不同性能。

该动画的演示不但节约了实训材料并且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用大量图片照片真实地再现因建筑材料不合格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解决了受时间、交通、场地、安全等条件限制不能真实看到实际工程的质量问题。

在实训环节的教学中,用图片将每个实训内容步骤进行分解,并运用DV视频、Flash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模拟地再现了水泥、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检测步骤和情境。

解决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不能进行实操演示的难题。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各种软件技术的恰当应用,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生动,很好的解决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建筑材料与检测说课学习优质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说课学习优质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说课学习优质教案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教材第六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及性能;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常见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砖块等的检测标准及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及性能,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 学会运用检测工具对常见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能正确判断其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材料检测的实践操作及结果判断。

重点: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及性能;检测方法与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建筑材料样品(水泥、钢材、砖块等)、检测工具(如万能试验机、显微镜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因建筑材料不合格导致的建筑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视。

2. 理论知识讲解:(1)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及性能;(2)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3. 实践操作演示:(1)以水泥为例,演示检测流程,包括样品制备、试验操作、结果判断等;(2)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对钢材、砖块等建筑材料进行检测。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一组建筑材料检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及性能;2. 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3. 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实践操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设计一道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的综合应用题。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及其检测方法,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操作演示的详细步骤;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综合应用题;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精品建筑教案:水泥(二)

精品建筑教案:水泥(二)
特性水泥
一、快硬硅酸盐水泥
定义: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以3d抗压强度确定标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简称快硬性水泥。
特点及用途:易受潮变质,存期超过一个月,重新鉴定强度。
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紧急抢修、抗冲击、抗震、冬季施工、预制构件。
二、快凝快硬硅酸盐泥
(一)概念
以硅酸三钙、氟铝酸钙为主的熟料加入适量硬石膏、粒化高炉矿渣、无水硫酸钠磨细制得凝结快、小时硬化快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简称双快水泥。
2、凝结时间:CA-50、70、80初凝时间不小于30min,终凝时间不大于18h
(三)特点及用途:
特点:强度发展非常迅速
适用于某些要求早强快硬的工程结构和临时性结构工程。
适应低温(在-10℃下)施工
用于某些腐蚀环境中的工程。
用于高温环境的结构工程
适用于制作各种人造石材、彩色水磨石等水泥制品
六、膨胀和自应力水泥
(二)技术要求
1、细度
2、凝结时间
3、安定性
4、强度
5、保水率
(三)特点:成本较低(砂浆标号低,节约水泥,生产利用废渣)
(四)用途:工民建、砌筑砂浆内墙抹面砂浆,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道路水泥
(一)定义: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CS为主要成分,含较多铁铝酸钙的硅酸盐水泥熟料)与0~10%活性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二)特点:强度高(尤其是抗折强度)耐磨性好,干缩小,抗冲击好,抗冻性、抗硫酸盐侵蚀好。耐久、裂缝及磨损小。
(三)用途:用于公路路面,机场跑道或工厂地面、停车场。
三、大坝水泥
1、中热水泥:适当成分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有中等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2、低热矿渣水泥:适当成分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有低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教材第十一章“建筑材料与检测”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种类及性质、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检测流程和检测标准。

着重讲解混凝土、钢筋、砖块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性质,掌握主要建筑材料的基本特点。

2. 学会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能够独立操作并进行检测。

3. 提高学生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建筑材料检测方法及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混凝土、钢筋、砖块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建筑材料样品(混凝土、钢筋、砖块等)、检测仪器(如压力测试仪、万能试验机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建筑工地实际场景,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质及检测方法,重点介绍混凝土、钢筋、砖块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混凝土强度检测为例,详细讲解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和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具体建筑材料设计检测方案。

5.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混凝土、钢筋、砖块等建筑材料的实际操作检测。

七、板书设计1. 建筑材料的种类及性质2. 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混凝土钢筋砖块3. 检测流程及标准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原理及方法。

(2)设计一套针对钢筋拉伸性能的检测方案。

2. 答案:(1)混凝土强度检测原理:采用压力测试仪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压缩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强度。

(2)钢筋拉伸性能检测方案:使用万能试验机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数据,计算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了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教案—02无机胶凝材料及其性能检测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教案—02无机胶凝材料及其性能检测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教案—02⽆机胶凝材料及其性能检测模块⼆⽆机胶凝材料及其性能检测【模块概述】1、胶凝材料——⼜称胶结材料,是指能通过⾃⾝的物理和化学作⽤,把其他材料(散粒状、块状、粉状、纤维状1等)胶结成为具有⼀定强度的整体的材料。

2、按化学成分——有机胶凝材料+⽆机胶凝材料。

有机胶凝材料——以天然或合成⾼分⼦化合物为基本组成的⼀类胶凝材料(如沥青);⽆机胶凝材料——以⽆机化合物为只要成分的⼀类胶凝材料。

⽓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中凝结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适⽤于地上或相对⼲燥的环境中,如⽯灰、⽯膏、⽔玻璃等;⽔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中,⼜能更好地在⽔中凝结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可⼴泛地⽤于地上、地下潮湿的环境或⽔中,如各种⽔泥。

学习单元单元⼀⽔硬性胶凝材料⼀、通⽤硅酸盐⽔泥(⼀)通⽤硅酸盐⽔泥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以硅酸盐⽔泥熟料和适量⽯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硬性胶凝材料。

2、分类——硅酸盐⽔泥、普通硅酸盐⽔泥、矿渣硅酸盐⽔泥、⽕⼭灰质硅酸盐⽔泥、粉煤灰硅酸盐⽔泥和复合硅酸盐⽔泥。

(⼆)通⽤硅酸盐⽔泥的⽣产1、原料原料:⽯灰质(⽯灰⽯、⽩垩、⽯灰质凝灰岩):提供CaO黏⼟质(黏⼟、黄⼟、黏⼟质页岩):提供SiO2、Al2O3、Fe2O3校正原料(黄铁矿渣等):补充上述化学成分。

2、⼯艺概述:两磨⼀烧——即⽣料的磨细、⽣料的煅烧和熟料的磨细。

1)适当⽐例原料磨细2)⾼温下(1450℃)煅烧⽣料熟料3)熟料+3%左右⽯膏,磨细(三)通⽤硅酸盐⽔泥的组分与材料1、组分1)组分通⽤硅酸盐⽔泥的组分详见表3-2的规定。

2、材料(1)硅酸盐⽔泥熟料⽔泥熟料是指由磨细的原料(⼜称⽣料)在窑体中经⾼温煅烧所形成的煅烧产物。

(2)⽯膏⽣产⽔泥时加⼊适量⽯膏,可以起到延缓⽔泥凝结时间的缓凝作⽤。

(3)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混合材料——粒化⾼炉矿渣、⽕⼭灰质混合材料和粉煤灰等⼯业废料。

(4)⾮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混合材料是指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或天然的矿物质材料,如⽯英砂、⽯灰⽯、⼲粘⼟等。

建筑材料与检测全完整版教案模块1-7全

建筑材料与检测全完整版教案模块1-7全

模块一工作单元任务一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一、取样批的确定1、在一列火车、一批货船或一批汽车上取样——产地和规格均相同的砂石为一批,总数不宜超过400 m3或600 t。

2、在料堆上取样——以400 m3或600 t为一批。

3、以人工生产或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砂——以产地和规格均相同的200 m3或300 t为一批。

二、取样方法1、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铲除表层部分料,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砂共取8份,石子为16份,组成各自一组试样。

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石8份组成各自一组试样。

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三、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最少取样的数量。

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表1-11 是砂常规单项试验的最小取样量。

四、试样的处理1、试样的缩分:将试样置于平板上,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约为2 cm的“圆饼”,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若为石子试样,在自由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4份。

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的质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须的质量为止。

2、试样的包装:每组试样应采用能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的容器包装,并附卡片标明试样编号、产地、规格、质量、要求检验项目及取样方法等。

任务二砂石表观密度测定一、砂表观密度的测定(容量瓶法)(一)试验仪具与材料1、容量瓶:500ml。

2、烧杯:500ml。

3、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0.1g。

4、烘箱:能控温在105℃±5℃。

5、冷开水。

6、其它:搪瓷盘、干燥器、温度计、滴管、毛刷等。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建筑材料的特性和检测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建筑行业的了解;(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建筑材料概述(1)介绍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讲解建筑材料的用途和作用。

2. 第二节:水泥(1)介绍水泥的种类和性质;(2)讲解水泥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3. 第三节:混凝土(1)介绍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2)讲解混凝土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4. 第四节:钢材(1)介绍钢材的种类和性质;(2)讲解钢材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5. 第五节:建筑砂浆(1)介绍建筑砂浆的组成和性质;(2)讲解建筑砂浆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三、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水泥、混凝土、钢材、建筑砂浆等样品,天平、量筒、滴定管等检测仪器;2. 教学课件:建筑材料与检测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3. 教材和参考书:建筑材料与检测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四、教学过程1. 授课:讲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用途和检测方法;2.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建筑材料的特性;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2. 课堂提问:评价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检测方法的理解;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第六节:木材1. 介绍木材的种类、性质及应用;2. 讲解木材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七、第七节:砖石材料1. 介绍砖石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应用;2. 讲解砖石材料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八、第八节:建筑防水材料1. 介绍建筑防水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应用;2. 讲解建筑防水材料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教案标题: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特性以及在建筑中的应用。

2. 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与检测方法。

3. 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建筑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2. 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与检测方法。

3. 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

教学难点:1. 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与检测方法的深入理解。

2. 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实验室设备和建筑材料样品。

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建筑材料与检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提出学习建筑材料与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常见的建筑材料分类和特性,如水泥、砖块、钢筋等。

2. 解释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目的和方法,如强度测试、耐久性测试等。

3. 讲解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如ISO标准、国家标准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一个建筑材料实际应用的案例,如混凝土的强度测试。

2. 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建筑材料性能测试的实验操作,如水泥的凝结时间测试。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建筑材料与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选择合适的材料。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如阅读与建筑材料检测相关的论文或案例。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讨论与总结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与检测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与检测方法,并能够应用相关的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实际操作。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2)掌握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和评价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建筑材料概述(1)建筑材料的分类及发展历程;(2)建筑材料的作用和要求。

2. 第二课时:水泥(1)水泥的性质、种类和应用;(2)水泥的选购与储存。

3. 第三课时:混凝土(1)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和施工;(2)混凝土的养护与检测。

4. 第四课时:钢材(1)钢材的性能、种类和应用;(2)钢材的选择与焊接。

5. 第五课时:木材(1)木材的性质、种类和应用;(2)木材的加工与防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筑材料的性质和应用;2.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3.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采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材料》;2. 课件:相关建筑材料的教学PPT;3. 实验器材:水泥、混凝土、钢材、木材等样品及实验设备;4. 实地考察:建筑工地或建材市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材料基本概念的理解;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建筑材料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6周。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每周安排相应课时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建筑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2. 讲解:结合教材和课件,详细讲解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3. 实验: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建筑材料的变化;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或建材市场,了解建筑材料的实际应用;5. 讨论:分组讨论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和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6. 总结:对本周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建筑材料种类及特性;(2)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知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检测的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建筑事业,关注建筑材料质量,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性(1)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等;(2)有机胶凝材料:沥青、树脂等;(3)建筑砂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等;(4)建筑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5)建筑钢材:钢筋、钢管等;(6)建筑木材:木材特性及应用;(7)建筑玻璃:玻璃种类、特性及应用;(8)建筑陶瓷:陶瓷砖、卫生陶瓷等;(9)建筑防水材料:防水砂浆、防水涂料等。

2. 建筑材料检测方法(1)力学性能检测: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等;(2)物理性能检测:密度、导热系数、吸水率等;(3)化学性能检测:酸碱度、氯离子含量等;(4)光学性能检测:透光率、反射率等;(5)其他性能检测:防火性能、耐久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性;(2)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1)建筑材料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2)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实验室设备:水泥、石灰、石膏等建筑材料样品,检测仪器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建筑材料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的讲解:(1)讲解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性,结合实物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2)讲解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及技巧,强调检测的重要性。

3. 实验操作:(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材第二章,详细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常见建筑材料(如水泥、沙子、石子、钢材等)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现场检测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方法。

2. 学会使用现场检测设备,并能进行简单的维护。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现场检测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教学重点: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建筑材料样品、检测设备(如电子秤、卡尺、硬度计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因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讲解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讲解如何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建筑材料样品的质量检测,教师巡回指导。

5. 设备使用及维护讲解(10分钟)讲解现场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维护注意事项。

6. 实际操作演示(10分钟)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检测设备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回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2. 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方法3. 现场检测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七、作业设计(1)水泥(2)沙子(3)石子(4)钢材2. 答案:(1)水泥:密度、凝结时间、强度等;(2)沙子:细度模数、含泥量、氯离子含量等;(3)石子:粒径、含泥量、压碎指标等;(4)钢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兴趣较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检测设备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第三节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

2. 学会运用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讲解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等。

(2)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详细介绍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常见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3)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典型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 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3. 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2)列举三种常见建筑材料,并说明其性能及用途。

(3)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材料检测实验。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分类及用途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验操作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了解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参观建筑材料生产厂,加深对建筑材料性能的理解。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2) 模块二 水泥质量检测与分析 项目一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2) 模块二 水泥质量检测与分析 项目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硅酸盐水泥
• 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成分
• 生料中所含的CaO、SiO2、Al 2 O 3 及Fe 2 O 3 四种氧化物经高温 煅烧后,生成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四种主要矿物成分,它们的名称、分 子式及含量以及各自不同的特性见表2-2.
• 由于各种矿物成分性质不同,所以若改变它们在熟料中的相对含量,水 泥的性质也将随之改变.如适当提高C 3 S及C 3 A 的含量,水泥就具有 快硬高强的性能;若控制C 3 A 的含量,适当提高C 2 S及C4AF的含量, 就可以得到低热水泥.
• 各种原料按比例配合,磨细成生料,生料可制备成生料浆(加水磨细)或 生料球(加无烟煤磨细后成球).煅烧是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可在立窑 或回转窑中进行.生料入窑后被加热,水分逐渐蒸发.若煅烧时达不到此 温度或保持时间不够长,熟料中的硅酸三钙含量少而有较多的游离氧 化钙(f-CaO),将会使水泥的强度及安定性受到影响.熟料烧成后,存放 1~2周,加入2%~5%的天然石膏共同磨细,即为水泥.加石膏的目的 是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使水泥不致发生急凝现象.
• (二)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按水化反应速度和水泥浆体结构的变化
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如图2-5所示,表示了水泥的凝结硬化过 程. • 1. 初始反应期
• (一)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 硅酸盐水泥遇水后,熟料中各矿物成分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新的水
化产物,并放出热量. • (1)硅酸三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并析出氢氧化钙: • (2)硅酸二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并析出少量氢氧化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硅酸盐水泥
• (3)铝酸三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 • (4)铁铝酸四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及水化铁酸钙: • (5)水泥中加入的少量石膏,与水化生成的水化铝酸钙化合,生成水化

精品建筑教案:水泥(一)

精品建筑教案:水泥(一)

凝结硬化快→快硬,早期强度高→现浇,抗冻性好→宜用冬季施工。

水化热大→大体积不宜
抗腐蚀性(软水,化学)差→不宜用于侵蚀性质作用的工程。

第二节课内容
【教学思路】(所需时间:约42分钟)
1、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所需时间:约25分钟)
2、通用水泥包装、标志、储运(所需时间:约17分钟)
二、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思考题:下列工程宜何种水泥,并说明理由
1、现浇梁,板,柱工程
2、高炉基础用砼
3、蒸汽养护的予制构件
4、大体积砼工程(原度为1.5m的筏片基础)
5、呼市地区冬季施工的砼工程
6、海港码头工程
7、有抗掺要求的砼工程(蓄水池)
8、干燥环境的砼工程
9、紧急抢修的军事工程
10、设备地脚螺栓固定的细石砼
三、通用水泥包装、标志、储运
袋装水泥50kg/袋,不得小于标志质量98%,任取20袋不得小于1000kg。

标明: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者名称、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编号、包装日期、主要混合材料(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掺火山灰)
散装水泥提供相应卡片,提供3填与28天强度报告。

储运:1、不受潮。

2、按不同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编号存放,设置标牌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材第三章,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重点: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建筑材料样品、检测仪器。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建筑材料的使用,引出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

2. 讲解:详细介绍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让学生对建筑材料有全面的认识。

a. 按照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b. 按照材料的物理性质分类c. 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及用途3. 检测方法与原则:讲解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实际操作演示。

a. 检测基本原则b. 检测方法c. 检测标准及要求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中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

5. 例题讲解:针对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建筑材料分类2. 建筑材料性质及用途3. 建筑材料检测原则与方法4. 常用建筑材料检测标准及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

b. 简述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原则。

c. 某工程中使用了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请为其设计检测方案。

2. 答案:a. 答案合理即可。

b. 答案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掌握较好,但对检测方法的实际操作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a. 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b. 探讨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知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建筑行业的认识;(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如密度、强度、耐久性等。

2. 常见建筑材料的用途(1)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用途及适用范围;(2)掌握不同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建筑材料产生兴趣;(2)提问学生对建筑材料的了解,引发学生思考。

2. 教学内容讲解:(1)教师讲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如密度、强度等;(2)教师讲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用途及适用范围。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建筑材料检测实验;(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1)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2)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2)学生互评,相互学习、提高。

五、教学拓展1. 建筑材料发展趋势:(1)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2)探讨新型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进展:(1)了解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发展;(2)探讨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几个建筑工程项目案例,涉及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使用;(2) 学生分析案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其适应性。

2.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七、课程作业1. 研究报告:(2) 报告应包括材料规格、性能指标、检测标准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二无机胶凝材料及其性能检测单元一水硬性胶凝材料二、专用水泥【知识目标】了解几种常用的专用水泥的技术特点及工程应用专用水泥——适应某些专门用途的水泥。

如砌筑水泥、大坝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等。

(一)砌筑水泥(GB/T 3183—2003)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水泥混合材料(矿渣、粉煤灰、煤矸石、沸腾炉渣和沸石等),加入适量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经磨细制成的工作性能较好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代号为M。

2、技术要求按国家标准《砌筑水泥》(GB/T 3183-2003)规定,砌筑水泥的技术要求如下:(1)三氧化硫:不大于4.0%。

(2)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10%。

(3)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60min,终凝时间不迟于12h。

(4)体积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5)保水率:保水率不低于80%。

(6)强度:分12.5级和22.5级两个等级。

3、性能及应用强度低、硬化慢,和易性好。

用于砌筑砂浆、内墙抹面砂浆和基础垫层的混凝土。

(二)大坝水泥1、定义——低水化热的硅酸盐水泥,专门用于要求水化热较低的大坝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水泥品种。

(1)中热硅酸盐水泥——中热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

代号P·MH。

(2)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

代号为P·LH。

(3)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低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代号P·SLH。

2、技术要求(1)MgO和SO3含量MgO不宜大于5%,如安定性合格,放宽到6.0%;SO3含量不得超过3.5%。

(2)细度、凝结时间比表面积不应低于250㎡/㎏,初凝不早于60min,终凝不迟于12h。

(3)安定性三种水泥的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4)水化热和强度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和安定性中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为不合格品。

3、技术特性及工程应用(1)中热水泥水化热低,抗硫酸盐性能强,干缩率低,耐磨性能好等优点(2)低热水泥绝热温升比中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低35℃;干缩小,自生体积变形为微膨胀。

可以减少大坝混凝土的裂缝,提高其抗裂性及耐久性。

(3)低热矿渣水泥低热矿渣水泥具有水化热低,抗硫酸盐性能良好,干缩小的性能。

主要适用于大坝或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内部及水下工程。

(三)道路硅酸盐水泥1、定义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和较多量铁铝酸盐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称为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

以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0~10% 活性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道路硅酸盐水泥,简称道路水泥,代号为P·R。

2、矿物组成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应占90%以上,活性材料0~10% ;水泥熟料中C4AF含量不得小于16.0%,C3A含量不得大于5.0%。

3、技术标准凡是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凡比表面积、终凝时间、烧失量、干缩率和耐磨性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或强度低于商品等级规定的指标时,均为不合格品。

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等级、出厂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4、技术性质⑴耐磨性好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相比,其磨耗率低20%~40% 。

⑵强度高,特别是抗折强度高⑶干缩率低道路水泥干缩率低于硅酸盐水泥约10% 以上。

干缩稳定期短,施工时可减少路面预留缝的数量,从而提高了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度。

⑷水化热低,耐久性好水化热可以达到中热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在冻融交替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⑸抗硫酸盐腐蚀能力较强由于熟料中C3A含量较少,因此抗硫酸盐腐蚀能力较强。

5、工程应用适用于公路路面、机场道面、车站及城市广场等工程的面层混凝土,可减少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和磨耗等病害,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三、特性水泥【学习目标】了解特性水泥的含义;掌握工程中常用的几种特性水泥的性质及应用。

(一)快硬硅酸盐水泥1、定义凡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以3d抗压强度表示标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快硬硅酸盐水泥(简称快硬水泥)。

2、矿物组成熟料中C3A和C3S的含量较高,其C3S含量约为50%~60%,C3A含量约为8%~14%;石膏含量较硅酸盐水泥增多。

3、技术指标(1)细度比表面积在330~450㎡/Kg。

采用80微米方孔筛筛余量不得大于10%。

(2)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3)体积安定性熟料中MgO含量不得大于5.0%,如压蒸实验安定性合格,MgO含量允许放宽至6.0%;SO3含量不得超过4.0%。

(4)强度以3d强度表示强度等级。

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2-16规定的强度值。

4、技术特性及工程应用(1)技术特性快硬硅酸盐水泥具有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的特点,3d强度可达到强度等级,后期强度有一定程度增长,28d强度只作为供需双方参考指标。

不透水性和抗冻性优于硅酸盐水泥。

(2)工程适用性快硬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如紧急抢修工程、军事工程、冬季施工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制作等工程。

(3)工程不适用性快硬硅酸盐水泥不适用于蒸汽养护、蒸压养护的混凝土工程,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和耐腐蚀要求高的工程。

(二)膨胀水泥1、定义及分类膨胀水泥是硬化过程中能产生一定程度体积膨胀的水泥。

⑴按胶凝材料分①硅酸盐膨胀水泥由适当比例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和二水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硬化后具有体积膨胀性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②铝酸盐膨胀水泥⑵按膨胀值分①收缩补偿水泥收缩补偿水泥是膨胀性能较弱,膨胀时所产生的压应力能大致抵消干缩时引起的拉应力,可防止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的膨胀性水泥。

②自应力水泥自应力水泥指膨胀值较大,用其所配制的混凝土膨胀变形稳定后的自应力不小于2Mpa的膨胀水泥。

3、技术特性及工程应用(1)膨胀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形成大量膨胀性物质,如水化硫铝酸钙等,使水泥石结构密实,抗渗性强。

适用于制作砂浆防水层和防水抗渗混凝土、加固结构、填塞孔洞、修补缝隙等工程;适应于浇筑机器底座或固结地脚螺栓、浇注装配式构件的接头或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等。

(2)自应力水泥膨胀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自应力,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抗拉强度差的性能。

用于制造自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及其配件。

四、水泥的验收、运输及保管(一)水泥的验收一)检验报告水泥进场时,必须提供检验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出厂检验项目、细度、混合材料品种和掺加量、石膏和助磨剂的品种及掺加量,属旋窑或立窑生产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二)外观包装验收1、袋装水泥(1)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QS)及编号、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矿渣水泥还应注明“掺火山灰”字样。

(2)袋两侧——应印刷水泥名称和强度等级。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红色,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绿色;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采用黑色或蓝色。

2、散装水泥散装水泥发运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三)数量验收水泥可以散装或袋装,通用硅酸盐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为50kg,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少于1000kg。

四)质量验收现场交货需进行质量验收。

一是采取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依据,二是以生产者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依据。

1、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验收依据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验收依据时,买卖双方应在发货前或交货地共同取样和签封。

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取样数量为20kg,缩分为二等份。

一份由卖方保存40d,一份由买方按标准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

2、以生产者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以生产者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时,在发货前或交货时买方在同编号水泥中取样,双方共同签封后由卖方保存90d,或认可卖方自行取样、签封并保存90d的同编号水泥的封存样。

(二)运输和保管1、水泥在运输和保管期间,应注意防雨、防潮,避免混入杂质,避免水泥受潮风化而结块失效。

2、袋装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标号)、出厂日期及生产厂家等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先到先用。

散装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及出厂日期分库存放,同时应密封良好,严格防潮。

3、袋装水泥码垛时,地面垫板要离地30cm左右,四周离墙30cm左右;堆放高度以10袋为宜,最多不得超过15袋。

4、一般情况下,袋装水泥不宜露天堆放。

确因受库房限制需库外堆放时,下面应有防潮垫板,上有防雨蓬布。

5、水泥储存期不宜过长,以免受潮强度降低。

自出厂日期算起,通用水泥有效的储存期为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的储存期为1个月,高铝水泥的储存期为2个月。

(三)使用注意事项1、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变为合格。

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如果存放一段时间后,游离CaO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消解,使其含量减少,安定性有可能变为合格了。

2、新出厂的水泥不能立即使用。

新出厂的水泥,出厂后存放10天左右方可使用,存放的这段时间称为“水泥安定期”。

3、水泥会产生“假凝”现象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不久,水泥浆即出现凝结固化现象,但通过强烈搅拌凝结固化现象消失,水泥浆重新具有流动性能的现象称为水泥假凝。

4、复检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用于承重结构的水泥,用于试验部位有强度等级要求的混凝土用水泥,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砌筑水泥为2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1个月),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检,复检抽样应符合建筑材料见证取样送检的相关规定。

水泥复检的项目包括不溶物、氧化镁、三氧化硫、烧失量、碱含量、细度或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抗折和抗压强度。

实际工程中,通常主要复检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水泥胶砂抗折抗压强度。

5、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6、不合格水泥的处理不合格的水泥可以根据不合格的项目具体分析,也可以按复试结果使用或降级使用。

7、过期水泥以及虽未过期但有受潮结块现象的水泥必须重新试验,确定其实际强度后方可使用。

受潮水泥的鉴别和处理见表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