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讲义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讲义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829c0fcc17552707220882.png)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业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特点——(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化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f1d8e1b5901020206409c1d.png)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前提
公 民
途径和方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的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1-3 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1-4
基础准则
政 治
生
活 有序参与
3条
基本原则
在中共的领导下,
遵循宪法和法律
的规定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职能1-4
(管理和服务)
干什么
性质 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怎么干 的政府
性质 构成
任免权 监督权
职权
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人民 代表
含义基本内容 地位 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优越性 坚持和完善
性质 宗旨 地位 执政方式 指导思想
中共
基本内容
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关系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方针 根本活动准则 重要机构
民主党派
政治联盟
合作机构 (人民政协)
性质 围绕主题 职能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是什么
社会 主义 新型 民族
形成 原因
政治原因(国家性质) 历史现实原因 宪法规定
民族平等 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
关系
坚持三原则
怎么办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中央-地方 内容 自治地方、机关、自主权 地位 理论依据 现实意义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
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地位 行使国家权力 的方式(间接)
地位 产生方式 行使国家权力 的方式(直接) 职权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75e29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6.png)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手打十二点必考知识点。
1.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包括哪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为什么公民拥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公民如何正确行驶法定权利?(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③我国人民民主有制度,法律,物质三大保障,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
④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⑤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⑥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所以说,法律确保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2)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
⑤每个公民都要有公民意识,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做一名有政治素养的现代化公民。
3.我国的民主政治包括哪些?基层民主政治的形式是什么?(1)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
4.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途径分别是什么?各自的意义是什么?(1)①民主决策的途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民主监督的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2)①民主决策的意义:公民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动决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2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2](https://img.taocdn.com/s3/m/8e831ee5a1c7aa00b42acb22.png)
思想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5.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略 P7)6.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2)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3)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政治必修二(人教版)复习提纲
![政治必修二(人教版)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90280c90c69ec3d5bb7532.png)
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框题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真实、广泛的民主(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4)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新内容(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件正义的事情框题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旅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准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人教版(2023)政治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2023)政治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b443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d.png)
人教版(2023)政治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全球化与中国一、全球化的含义和趋势1.1 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1.2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1.3 全球化的趋势和挑战二、中国与全球化2.1 中国全球化的历程2.2 中国全球化的特点和贡献2.3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3.1 国家主权的概念和内涵3.2 全球化挑战下的国家主权3.3 国际组织与国家主权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路径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第三章国家治理现代化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1.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1.2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基本路径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条件和保障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2.1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现代化的关系2.2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2.3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实践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和策略3.1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和实践3.2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3.3 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效和优势第四章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1.1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义和价值1.2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世界发展1.3 中国对全球化发展的贡献和责任二、中国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2.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基础和原则2.2 中国对外开放和合作的基本策略2.3 中国的国际责任和国际影响三、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发展3.1 新时代中国与国际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形势3.2 全球挑战与中国的应对之道3.3 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前景。
(完整word)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新教材必修二《经济和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推荐文档
![(完整word)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新教材必修二《经济和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eb3f2fa168884868662d62b.png)
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新教材必修二《经济和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福建福安高级中学阮幼芳老师整理第一课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1、劳动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人的劳动)。
2、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生产资料)。
二、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②意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
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①为国家建议、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现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文国家必领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网富裕。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会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新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则。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525e51647d27284a735155.png)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思想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5.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略P7)6.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2)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3)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期末复习提纲考点难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期末复习提纲考点难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55e5ffe89eb172ded63b7ab.png)
五、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内容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依法行使政治性权利,依 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政治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 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 参加民兵组织。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民族选举
高中政治必修2 期末复习提纲考点难点总结大全
第一单元 生活在人民当家
作主的国家
一、国家与民主
•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 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 2、我国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即人民民主专政 的本质)
三、公民的基本政治义务
内容
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民族团结
保证,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保证。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 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 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 义不容辞的职责。
• ③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关系。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 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承担对国家和社 会的责任,尽自己的义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 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条件。
• ④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必须用权利和义务的 统一性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 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行使权利时,要履行对国家、对社会 和他人权利尊重的义务。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14页精选文档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14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033c6e8ec3a87c24028c4a9.png)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政治权利与自由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提纲
![人教版政治必修二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8c50ce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a.png)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的表现: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及犯罪活动。
5.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1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1 .关于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
2.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1 .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 .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
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1 .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决策是决策者代表公众履行的责任,每一项重大决策,往往会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命运,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法直接参与决策,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体现;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民主决策过程,能够提高我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我们参与决策的能力,加深对决策的理解和认同。
【免费下载】人教版政治必修二提纲
![【免费下载】人教版政治必修二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fa238c4e009581b6ad9eb11.png)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的表现: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及犯罪活动。
5.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三)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1.关于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
2.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四)民主选举1.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
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7deaaccb14e852458fb5721.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1)含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3.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1)广泛性,广泛的民主权利以及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法律、制度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国家保障人权也是真实性的体现。
6.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政治权利的内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对象选举的条件地位②政治自由:内容地位:重要方式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具体形式: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3.政治义务(1)含义:是指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内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误区警示:公民-人民;权力-权利;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民主选举的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优点: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可调动选民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缺点: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成本太高,效率低。
范围: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和居(村)委会的选举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
高 中 政 治 必 修 二 复 习 提 纲
![高 中 政 治 必 修 二 复 习 提 纲](https://img.taocdn.com/s3/m/64f8a5285901020207409c43.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公民政治生活一.我国国家性质1.我国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民主专政特点:对全国绝大多数人民民主,对极少数阶级敌人专政。
3.民主专政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为什么坚持民主专政:1)立国之本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5.人民民主特点: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二.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权利:1.监督权2.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三.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2.遵守宪法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四.参与与政治生活的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五.公民参与政治的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我国选举方式: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结合2.怎样行使选举权:1)以人民利益为重2)了解候选人品德能力表现,理性思考慎重投票3.参与决策方式有哪些社情民意反映制社会听证制专家咨询制重大事项公示制3.参与决策的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应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科学性3)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热情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4)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理解,推动决策实施。
4.基层民主自治制在农村:村委会在城市:居委会5.民主监督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赋予公民监督权的根本原因: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1)信访举报制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3)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4)舆论监督制5.怎样实行监督权勇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用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干扰正常公务活动。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政府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二.政府的职能1.保证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公共服务三. 政府服务宗旨:为人民服务四.政府工作基本原则:1.坚持为人民服务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的工作方法五. 政府依法行政1.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诚实守信,合理行政,高效便民,权责统一2.如何提高依法行政水品1.加强立法工作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3.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政府需要接受监督1.原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若滥用权力,超过法律界限,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又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政治权利与自由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二、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二者不可分离。
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框题: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一、政治生活中的信念:崇尚民主和法制。
二、政治生活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机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最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2、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决定。
3、选举方式选择依据:社会经济制度、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物质生活水平,公民文化水平4、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5、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项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6、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7、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第二框题: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市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3、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4、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重大意义:(1)有助于决策者:①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决策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科学性,避免决策片面性。
(2)有利于促进公民:①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第三框题: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村民委员会1、村民委员会含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自治的内容:①自己选举当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③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使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用民主办法管理村里事务的有效途径。
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二、居民委员会1、居民委员会含义: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作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居民自治的内容:《中国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干部有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
4、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微观反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三、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第四框题: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1)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2)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督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主要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4、政府的作用:(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5、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原则:(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树立求真务实的佛年工作作风。
(真抓实干;工作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4、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5、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政府依法执政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4、依法行政的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为什么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①国家性质决定,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②(第4点中4个有利于)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基本途径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审慎用权民主决策6、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还要做到:(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1、权力是把双刃剑。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