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培养计划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模式
读课是:农业概论、美学概论两门课程。 选读课由学生在学校公布的《选读课一览表》中自行选择。
第一章 认识车辆 工程专业
第五节 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置和修读要求
(二)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为必修课,包括学科基础课(含实验实习)、专业基础
第一章 认识车辆 第三节 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模式
工程专业
一、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表1-5 我国几所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校名 称 教育部
清华大 学
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 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 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汽车工程高级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应具有扎实而 全面的工程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 社会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与汽车工程有关的 设计、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设有3个专业方向:汽车底盘、汽车发动 机、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
素质结构
1.创新 2.强烈的工作热情和责 任感 3.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 4.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5.坚韧的意志
第一章 认识车辆
第四节 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素质
工程专业 三、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结构
专业基础实践 军事技能训练 金工实习 社会实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实习
专业实践 车辆驾驶实习 车辆构造实习 车辆制造工艺实习 车辆设计实习
第一章 认识车辆 工程专业
第五节 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置和修读要求
2.通识教育课(含文化素质课程) 在学校设置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学生必须修满10通识教育课所要求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够在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运用及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管理及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车辆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车辆工程系统管理、技术创新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具体技术开发工作;3. 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开展车辆工程技术检测与实验研究、车辆设计、车辆制造及车辆运用等方面的工作;4. 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工程制图、仿真与优化等工作;5.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社会的交往需求。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计算机基础、英语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理论基础为主。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车辆系统动力学、先进车辆设计技术、车辆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汽车电子技术、车辆热工技术、先进车辆制造技术、车辆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车辆碰撞与安全等。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控制技术、车身设计与制造、机车运用与维护、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科研实践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科研实践课程进行了重点设置,包括学术科研和技术开发实践。
学术科研主要在车辆工程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技术开发实践主要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相应的工程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工程实践与技术开发。
3.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检验研究生对所学知识领域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科研实力具有一定的检验和考验作用。
吉林大学交通工程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能够从事本领域的及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掌握交通系统问题的分析方法和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交通及其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维护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具有运用交通工程学基础知识和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控制系统等技术,能够解决交通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具有开发相关系统的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相应的标准规范;5、了解国内外交通工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主要课程:交通工程学、工程力学、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工程、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设计、交通分析、交通信息与控制技术、系统工程、道路交通安全等。
主要专业实验:交通控制与管理实验、交通设计实验、交通工程实验、交通分析课程实验、工程测量学实验、智能运输系统实验、交通安全工程实验等。
四、主要专业特色加强交通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养,重视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学习,为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控制奠定基础。
专业方向包括: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
五、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车辆工程本科培训计划
车辆工程本科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车辆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本培训计划旨在为车辆工程本科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竞争力。
二、培训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领域的综合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
2. 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运营和管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工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三、培训内容1. 专业课程培训:包括汽车设计原理、汽车结构与材料、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工程制图等基础课程,以及汽车动力学、汽车传动系统、汽车底盘与悬挂、汽车燃料电池技术、汽车安全技术等专业课程。
2. 实践培训:包括汽车设计和制造实验、汽车系统维护和检修实训、汽车总装线实训等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技能。
3. 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汽车工程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4. 毕业设计: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可以自主选题进行研究,或选择参与学校或企业的汽车工程项目。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以课堂授课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学生的知识积累。
2. 实践教学: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训训练,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项目实训:通过项目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师资力量: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同时鼓励行业专家来校开设特色课程。
2. 实验设备:学校提供必要的汽车工程实验设备,包括汽车零部件和总装线等设施。
3. 产学合作:积极与院校和企业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提供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
六、评价体系1. 日常考核: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实习成绩等多方面的考核。
2. 实训评价: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训纪律、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
3. 毕业设计评审: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审,并对毕业设计成果进行评分。
七、培训保障1. 学生生活保障:学校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车辆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院培养方案一、学院简介车辆工程学院是一所专注于培养汽车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学院。
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汽车工程专业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培养目标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汽车工程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包括:1. 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汽车工程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 智: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体: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素质,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够参与汽车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过程。
三、培养方案学院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和学科竞赛等内容。
1. 课程设置学院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大类。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电子技术等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原理、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运营管理等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汽车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3)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工程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2. 实习实训学院重视实习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
学院与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学院还组织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3. 学科竞赛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如汽车设计大赛、汽车电子控制竞赛、汽车制造技术大赛等。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参赛指导和资源支持,激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特色学院的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实践:学院注重项目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汽车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等项目,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
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为规范课外培养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工作,依据《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校教字[2016]64号),学校现就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一、成果审核与学分认定1.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档案袋”管理方法,学院为在校本科生建立“课外培养计划”个人专属“档案袋”。
通过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实施网上管理。
2.学生申请课外培养计划学分,需提交相应的成果证明(纸质版),经学院审核后方可认定学分。
3.学院组织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学生申请成果及相关证明进行鉴别审核,并提交至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确认。
4.学生所提交的成果通过审核后,即可获得学分。
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外培养计划学分,即可在吉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录入该环节成绩。
具体成绩根据完成学分来确定。
完成本专业课外培养计划基本学分要求,记60分;每超出1学分,成绩增加3分;成绩上限为100分。
5.学生完成课外培养计划要求学分,所有成果将记载于《吉林大学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成果汇总表》,学院加盖公章后装入本人档案。
二、成果提交1.学生所有课外创新实践成果须提交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在线管理。
2.成果提交程序的设置遵循便捷、高效、准确原则。
3.成果提交权限分为教务处、学院、学生三个层次。
4.提交的课外实践成果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客观、有效。
5.提交成果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将成果提交后,学院、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成果核对与确认,必要时通过系统提交“更正申请”。
6.全校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参加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成果由教务处提交;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开放实验、实践成果展演(展示)等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成果,由学院或组织单位提交;其他成果由学生自己提交。
三、学分赋值原则1.为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校园文化活动及技能训练等环节,拓展实践空间、锻炼实践能力,设定学生各模块可核算学分上限;超额完成学分将记载于《吉林大学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成果汇总表》。
车辆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
咱车辆工程专业可酷啦!就是专门研究汽车、火车那些带轮子会跑的家伙的。
从汽车的设计、制造,到它们怎么跑得又快又稳,还省油环保,都是咱们要操心的事儿。
这专业就像是汽车的“超级保姆”,从它还在图纸上的时候,就开始精心照料,一直到它在马路上风驰电掣。
二、培养目标。
咱这个专业啊,就是要把大家培养成车辆工程界的“大神”。
具体来说呢,就是要让同学们既懂得车辆的理论知识,像那些复杂的机械原理、力学知识之类的,又能把这些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汽车或者其他车辆。
毕业以后,你可以去汽车厂当设计师,画出超酷的汽车外形;也可以当工程师,解决车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杂症;要是你对研究感兴趣,还能去搞科研,探索车辆未来的发展方向,说不定以后的飞行汽车就是你发明的呢!三、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这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首先是数学,从高等数学到线性代数,数学是我们分析车辆各种性能的工具,要是数学不好,就像厨师不会用刀一样。
还有物理,力学知识在车辆工程里到处都用得到,汽车为什么能跑起来,靠的就是各种力的巧妙配合。
计算机基础也不能少,现在的汽车都越来越智能了,不懂计算机可不行,你得会用软件来模拟车辆的运行情况,就像给汽车做一个虚拟的游乐场,看看它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
2. 专业课程。
这是我们的重头戏。
“汽车构造”这门课就像汽车的解剖课,把汽车拆开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给你讲,让你知道每个部件都在干什么。
“汽车理论”呢,就是讲汽车在各种条件下是怎么跑的,为什么有的车跑得稳,有的车容易飘,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汽车设计”就更有趣了,这时候你就像一个汽车造型师,要考虑汽车的外观、内部空间、性能等多方面的因素,设计出既好看又好用的汽车。
还有“汽车制造工艺学”,这是教你怎么把那些设计图变成真正的汽车的,从冲压、焊接到涂装、总装,每一步都有很多讲究。
3. 选修课程。
这就像是给你的学习大餐加的配菜,有很多好玩的选择。
吉林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吉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吉林大学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总体设计方案,以构建创新型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教育部培养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的总体要求,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改革试点。
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起能够面向未来需求、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创建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管理体制以学校为主导,将该计划纳入吉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及其相关政策范围,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保证计划的科学规划和条件支持,发挥相关工科学院在实施人才培养具体过程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相关企业及研究院所的优质资源,实现学校与企业、国内与国外合作培养。
成立以展涛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院、财务处、科技处、国际交流处、人事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对计划的办学模式、运行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指导和决策,以确保拔尖学生培养的顺利进行。
成立以机械、汽车、农机、地探、建工等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学科专家,以及工程教育专家、企业等代表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对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等进行指导。
成立由教务处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与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发挥各级教学委员会的作用,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进行审定。
二、生源选拔机制生源主要通过自主招生、接收重点推荐、提前批次录取等多种渠道选拔优异生;按照“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和学术潜质为核心”的原则,对进入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学生实行多次选拔,包括在校内相近学科专业动态择优选拔一定数量的优异生。
车辆工程 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汽车设计、制造、维护等多个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由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车辆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车辆工程人才,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迫切需求。
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2.具备从事汽车设计、制造、测试、维护等工程实践的能力;3.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工程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4.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胜任汽车行业的相关岗位。
二、培养内容1.理论知识(1)数学、物理、化学等数理基础知识;(2)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汽车结构、原理、材料、制造工艺等;(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动力学、汽车设计原理等。
2.实践技能(1)汽车设计、制造、测试及维护的实践技能;(2)汽车系统集成及调试技能;(3)汽车故障诊断及维修技能。
3.工程应用(1)汽车产品设计与制造;(2)汽车动力总成、底盘、车身等子系统设计与开发;(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4)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
三、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1)开设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2)开设专业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电子控制等;(3)引入跨学科课程,包括汽车工程材料、汽车工程管理、汽车工程技术认证等;(4)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汽车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2.实践教学(1)开展实验教学,包括汽车动力传动实验、汽车电子控制实验、汽车底盘系统实验等;(2)开展实训教学,包括汽车设计与制造实训、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等;(3)开展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汽车工程科研项目,提高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3.综合实践(1)引入行业实习,组织学生到汽车企业进行实习,了解汽车行业的实际运作和发展需求;(2)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汽车企业合作开展汽车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展校园汽车创新大赛,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吉大车辆工程培养方案
吉大车辆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是指汽车、拖拉机、农用机械、摩托车以及其他相关车辆的设计、制造、维修、使用及管理等综合性学科。
本专业培养掌握车辆和机械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车辆工程和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广泛的机械与车辆工程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的车辆工程分析、设计、制造、维修和管理。
(2)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文字写作以及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和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3)建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作为首要的职业追求。
(4)具有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工作要求。
(5)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勇于追求卓越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机械原理、电路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工程设计基础、工程技术经济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工程概论、车辆结构与设计、车辆动力学、车辆制动与传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车辆热工学、机车与车辆试验、汽车材料科学与工程、车用发动机、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等。
(3)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将在实验室和工厂实习中进行车辆工程设计、制造、维修等实践操作,以提高专业技能与知识应用能力。
2. 实习实训(1)校内实训学生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机械与车辆工程设计、制造、维修等相关实训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践技能。
(2)校外实习在暑期和寒假期间,学生将有机会到企业、研究机构等单位进行实习实践,深入了解汽车及其他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维修技术等,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3. 课程设计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开展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例如汽车结构设计、汽车动力学分析、汽车热工学实验等。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汽车工程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2)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知识、技术 和技能的协调,有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同时突出素质教育, 超越学科知识与技术, 强调人文素养与道德信仰, 诉诸道德、 价值、精神和理想,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3)在强化车辆工程学科基础上,为学生发展提供宽厚的学科基础,凝练 “大汽车”理念,实施车辆工程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打通发动机、底盘、车身及 汽车电子四个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程, 构建车辆工程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 平台,增强学生长远发展潜力,实行个性化培养。 1.3.2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1)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双导师制度,努力寻求与国内外知名企 业及研究机构的合作,聘请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建 设,扩大项目学生到全球 500 强知名企业实习实践的比例,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实 践能力。 (2)与相关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通过联合建实习基地、联合实 验室、联合教学实训基地、联合课程,设立学生创新项目、创业项目、毕业设计 项目及设立企业兼职教授基金等, 努力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资源和 实践条件。 (3)建立从企业聘请教师的机制。聘请企业专家参加专业课程教学 ,指导 学生在企业实习,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习,指导提高阶段的学习、现场实践和论 文等。 (4)丰富学生的企业实践经历。学生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外, 原则上要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国外交流等形式, 赴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或科研院所 实践 6 个月以上,保证学位论文选题的工程应用性。 1.3.3 国际化人才培养 (1)按照国际工程师标准和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在 实施“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加强“千名学生海外交流计划”对卓越工 程师培养试验班的倾斜力度,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和著名企业的合作,培养学生 的国际视野。 (2)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
汽车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人才培养方案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汽车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汽车工程、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销售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掌握汽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具备汽车设计、制造和试验的能力;
3. 了解汽车市场和销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内容:
1. 汽车工程基础:包括汽车构造、汽车原理、汽车设计等;
2. 汽车制造技术: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装配、汽车试验等;
3. 汽车销售与服务:包括汽车市场分析、汽车销售技巧、汽车售后服务等;
4.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四、培养方式:
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教学:通过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具备汽车设计、制造和试验的能力;
3. 企业合作:与汽车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五、考核方式:
1.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2. 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3.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报告等。
吉大研究生培养计划
吉大研究生培养计划吉大研究生培养计划是为了培养优秀的研究生而设计的一套全面系统的培养方案。
本计划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培养方式,以帮助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职业领域中取得成功。
一、培养目标吉大研究生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跨学科能力的研究生人才。
计划致力于培养研究生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具备以下核心能力:1. 学术研究能力:研究生应该具备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并能够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2. 创新能力:研究生应该具有创新思维,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学术和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3. 团队合作能力:研究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研究项目,并能够在跨学科的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4. 社会责任感:研究生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培养流程吉大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培养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入学准备阶段、学业阶段和毕业阶段。
1. 入学准备阶段:在入学准备阶段,新生将接受学校的导师指导,并参加必要的入学培训课程,包括学术写作、研究方法和学术道德等方面的培训。
2. 学业阶段:学业阶段是研究生的主要学习和研究阶段。
研究生将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必要的学术课程,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研究生还可以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会议等。
3. 毕业阶段:在毕业阶段,研究生将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并进行必要的论文答辩。
通过学术论文和答辩,研究生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
三、培养支持吉大研究生培养计划为研究生提供了全面的培养支持:1. 导师指导:每位研究生将配备一位导师,导师将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持。
2. 学术资源:吉大拥有先进的图书馆和实验室设施,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学术资源,包括丰富的学术文献和最新的研究设备。
3. 学术交流:吉大积极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和学术文化节等,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
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为规范课外培养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工作,依据《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校教字[2016]64号),学校现就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一、成果审核与学分认定1.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档案袋”管理方法,学院为在校本科生建立“课外培养计划”个人专属“档案袋”。
通过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实施网上管理。
2.学生申请课外培养计划学分,需提交相应的成果证明(纸质版),经学院审核后方可认定学分。
3.学院组织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学生申请成果及相关证明进行鉴别审核,并提交至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确认。
4.学生所提交的成果通过审核后,即可获得学分。
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外培养计划学分,即可在吉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录入该环节成绩。
具体成绩根据完成学分来确定。
完成本专业课外培养计划基本学分要求,记60分;每超出1学分,成绩增加3分;成绩上限为100分。
5.学生完成课外培养计划要求学分,所有成果将记载于《吉林大学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成果汇总表》,学院加盖公章后装入本人档案。
二、成果提交1.学生所有课外创新实践成果须提交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在线管理。
2.成果提交程序的设置遵循便捷、高效、准确原则。
3.成果提交权限分为教务处、学院、学生三个层次。
4.提交的课外实践成果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客观、有效。
5.提交成果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将成果提交后,学院、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成果核对与确认,必要时通过系统提交“更正申请”。
6.全校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参加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成果由教务处提交;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开放实验、实践成果展演(展示)等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成果,由学院或组织单位提交;其他成果由学生自己提交。
三、学分赋值原则1.为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校园文化活动及技能训练等环节,拓展实践空间、锻炼实践能力,设定学生各模块可核算学分上限;超额完成学分将记载于《吉林大学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成果汇总表》。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汽车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试验技术、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及相关的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汽车工程领域从事汽车理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工作,尤其在电动汽车或者专用汽车、工程机械、汽车服务方面开展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等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车辆的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及汽车后市场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艺术和人文社科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材料学、车辆系统分析与设计、车辆制造基础、试验与信息处理技术、企业管理学等;3.获得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车辆产品尤其电动汽车或专用汽车、工程车辆的设计、制造、试验、运用、服务管理等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识、收集处理信息和团结协作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四、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测试技术、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器设备与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
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工程领域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对优秀汽车工程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汽车工程人才: 1. 具备扎实的汽车工程理论基础知识; 2. 掌握实践技能,包括汽车设计、制造和维修; 3.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培养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汽车工程课程培养,包括: - 汽车工程基础课程,如汽车结构原理、发动机原理等; - 汽车设计与制造课程,如汽车设计软件、汽车构造设计等; - 汽车维修技术课程,如汽车电路维修、发动机检修等。
2. 实践能力培养除了理论知识的培养,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将建立汽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
具体包括: - 汽车制造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汽车制造项目,亲自动手组装汽车部件,锻炼实践能力; - 汽车维修实践项目:学生将进行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实践操作各种汽车维修工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我们将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
学生将组成小组并合作完成汽车相关的项目,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汽车工程领域成功的关键。
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培养的机会,包括: - 创新项目培训:学生将参与创新项目培训,学习创新方法和技巧; - 创新比赛指导:学生将参加各种创新比赛,并获得指导和支持。
5. 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校将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 - 学生交流项目:学生可以申请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到国外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 学术合作项目:学校将与国外高校和企业开展学术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吉林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实施细则
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实施细则(草案2011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吸引优秀生源,鼓励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热情,形成研究生教育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吉林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试行)、《吉林大学2009级研究生奖助方案》(试行)以及《关于公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相关政策调整方案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设立“吉林大学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吉林大学研究生新生优秀奖学金”(以下总称“研究生奖学金”)。
为保障我院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评定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学费;研究生新生优秀奖学金用于奖励以优异成绩进入我院的研究生;研究生助学金是研究生通过学业外劳动而获得的岗位酬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生活费等。
第三条研究生奖、助学金获得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努力学习,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第四条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定对象为档案转入我院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指原计划内非定向生、计划外自筹生),其他研究生(指原计划内定向生、计划外委培生)不享受研究生奖、助学金。
国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专项计划招收的研究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学生申请、导师评价、培养单位评审、学校审定”的程序进行。
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导师意见。
第二章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机构第六条研究生院作为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主管部门,指导和检查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定和落实情况。
研究生管理处负责全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名额分配、审核、最终评定等工作。
第七条学院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我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八条财务处负责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发放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一、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及业务范围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采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与交流的初步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等。
较好地掌握车辆构造、理论、设计、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等方法。
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3、获得较好的车辆设计、车辆制造及车辆系统分析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升级改造与创新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系统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较好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5、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四、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测试技105术及传感器、汽车构造及电控技术、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电器、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等。
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技术性强的、适应性强的、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
五、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汽车CAD/CAM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培养计划理论部分基础教育系列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416学时17.2%人文社会科学课群656学时27.1%工程技术基础课群760学时31.4% 专业教育系列专业平台课群320学时13.2%专题选修课群96学时 4.0%文化素质教育课群204学时7.1%自学课群112学时实践部分57周七、实践环节序号名称内容及要求计划周数计划学期1 军训及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及新生入学教育 3 12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包括挂职锻炼、“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考核以学生撰写调研论文或调查报告为主。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车辆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它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汽车设计、制造、运营与维护等领域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车辆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培养目标1.掌握汽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应用创新能力;2.具备汽车设计、制造、维修与运营方面的实践能力;3.具备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在跨学科背景下进行合作;4.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在国内外背景下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5.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合格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如下:1.汽车设计与理论2.汽车制造工程3.汽车电子技术4.汽车动力学与控制5.汽车材料与结构6.汽车工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7.汽车工程实习与实验四、学习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车辆工程专业需要设置相应的学习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实验。
1.实习:学生在专业相关企业、研究院所等单位进行为期一至两个学期的实习,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深对汽车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2.实验:提供实验环境和设备,进行汽车相关实验,如发动机性能测试、车辆性能测试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五、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有一定难度和实际意义的汽车工程项目,体现学生对汽车工程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进行综合评价和答辩。
六、实践教学与科研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加强学科建设,车辆工程专业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建设实验室,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活动;2.建立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3.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4.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并积极申请科研课题,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工程学院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1955年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以及山东工学院的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相关专业组建成“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1986年正式成立汽车工程学院,2000年6月,原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等院校合并,汽车工程学院仍以其独具特色在新吉林大学占据了重要位置。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变化,汽车工程学院现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内最早的车辆工程(汽车)国家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内燃机)及热能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内最早的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首家汽车风洞实验室和轿车车型开发中心,拥有机械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车身工程3个博士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以及车身工程等8个硕士点;目前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队伍205人,教师125人,其中教授35人(含博士生导师22人)、副教授40人、讲师32人、助教18人;其它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人员80人。
学院有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汽车车身)、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四个本科专业。
在校本科生达2100余名,硕、博研究生500余名。
已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15000 余人,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汽车行业中有影响的领导、企业家和专家。
学院非常重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我院常年选派专家、学者出国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或进修;聘请了多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每年聘请多个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接收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及访问学者来院学习与工作。
我院本科生深造和就业条件好,学生有较多的发展机会供选择。
优秀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或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约占毕业生的25%,免试生约占10%。
毕业生面向全国择业,主要去向是独资、合资、三资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集团,科研设计院所,党政机关和高等院校等,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沿海大中城市均有本院长期而稳定的就业单位,每年在这些单位就业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60%- 70%。
由于教育质量高、专业设置合理,多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
学院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既有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又有汽车爱好者协会、天文爱好者协会等学生团体,常年坚持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创新工程和社会实践,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除学校统一设立的奖贷学金外,为奖励学习勤奋、品学兼优的学生,学院还设有陕西法士特齿轮奖助学金、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奖学金、山东五征集团奖助学金、丰田汽车奖学金以及中国科学院奖学金。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理想远大、品质优良,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车辆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实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干创业的精神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遵纪守法、自律谦让、团结合作的品质。
3.具有一定的哲学、史学和经济学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4.系统地掌握车辆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工程中遇到的研究、运用、规划、设计制造以及实验等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和养护身体的运动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毅力顽强,掌握初步的军事和国防知识。
7.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8.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人文科学和工业美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法律和技术法规知识,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制图学,电工学,计算机基础,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培养在汽车产品设计、制造、科学研究、试验检测、管理等方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车辆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五、学制一般为四年六、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备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225.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72.5学分,实践教学45学分,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工业设计(汽车车身)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科技人才,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车辆工程高级设计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兼具工程与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与造型能力,可在有关企业、公司、科技单位、国家机关和高等院校从事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科技和教学等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车身结构与造型设计及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掌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产品分析、生产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技能,并综合运用于新产品开发过程,借助先进的设计手段提高设计水平。
毕业生应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应用设计原理和法则的基本能力;2.掌握车身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3.能正确处理各种产品造型和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等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系统地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4.掌握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的基础理论,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身工程中遇到的研究、运用、规划、设计制造以及实验等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独立开发新产品的能力;5.具有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6.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7.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人文科学和工业美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法律和技术法规知识,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8.了解本专业领域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具有能运用和利用国际市场上提供的先进技术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学、艺术学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图学、电工学、计算机基础、机械设计、有限元基础、车身构造、车身制造工艺学、人体工程学、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造型、汽车效果图、车身实验学、车身设计。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培养以汽车车身设计为特色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研究和实验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的培养方向包括:车身结构设计与车身实验学;人机工程学;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造型设计;产品造型设计。
五、学制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238.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82.5学分;实践教学48学分;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工业设计(汽车车身)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工业设计(车身设计与制造方向)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表工业设计(汽车造型方向)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能源利用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车用发动机、汽车电子、新能源开发研究以及热电厂、锅炉厂、制冷空调等能源动力机械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国家机关以及高等院校从事开发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工程热力学、力学、电学、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的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宽广的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及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应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2.掌握典型动力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其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3.掌握车用发动机结构设计以及改善性能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掌握车用发动机生产、加工工艺及其材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5.具有研究、提高和改善热能动力设备性能的初步能力;6.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能源与动力机械中所遇到的研究、运用、规划、设计制造等问题的能力。
7.具有本专业必须的电子技术、电工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8.了解本专业领域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具有能运用和利用国际市场上提供的先进技术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图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能源与动力机械基础,内燃机原理或锅炉原理与设计,内燃机构造,内燃机设计,制冷与空调,热力发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驾驶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本专业的特色在于车用发动机及能源动力设备的设计、性能优化(节能)、公害控制与新能源应用技术。
专业方向为车用发动机和热能动力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应用。
五、学制一般为四年六、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智体美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及各环节所要求的学分。
总学分为:198.5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151.5学分,实践教学39学分,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内学时、学分分配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科学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