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实验操作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解析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解析马铃薯是人们餐桌上广泛使用的食材之一,而在科学上,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也是比较有趣的研究。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现象。
一、实验材料1. 水杯2. 清水3. 生马铃薯4. 盐水二、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在水杯中放入清水,再取出一个生马铃薯。
2. 先将生马铃薯轻轻放入水杯里,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3. 在另一个水杯里放入盐水,洗好生马铃薯后,再轻轻的放入盐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三、实验结果分析在清水中,生马铃薯会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马铃薯比水密度小,浮在水面上。
而在盐水中,生马铃薯则会沉至底部,这是因为马铃薯的密度比盐水大,会沉入到盐水底部。
四、实验原理在这里,我们再来详细讲解一下实验背后的一些科学原理。
1. 密度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千克/立方米为单位。
在水中,由于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而马铃薯的密度小于这个值,马铃薯会在水中浮起来。
盐水的密度比清水大,这是因为盐粒子增加了水的质量,盐水的密度更大。
当生马铃薯和盐水接触时,马铃薯的密度不如盐水大,它会沉入盐水底部。
2.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在液体或气体中,浮力等于被液体或气体排出的物体的重量,也就是说,当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时,液体或气体会给物体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向上力就是浮力,用来抵消物体沉下去的重力。
当生马铃薯浸入清水中时,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它受到了水的浮力,从而浮在水面上。
而当它浸入盐水中时,它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它会受到向下的重力,沉到盐水底部。
这个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密度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科学马铃薯沉浮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为了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设计并进行了马铃薯沉浮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了解不同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以及液体密度与物体浮沉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液体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2. 了解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3. 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实验材料1. 马铃薯1个2. 清水500毫升3. 盐水(浓度逐渐增加)4. 糖水(浓度逐渐增加)5. 烧杯4个6. 量筒1个7. 筷子1根8. 记录本1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材料准备好,包括马铃薯、清水、盐水、糖水、烧杯、量筒、筷子等。
2. 观察马铃薯在清水中的沉浮:将马铃薯放入清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并记录结果。
3. 制作盐水:将清水倒入烧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并用筷子搅拌使其溶解。
记录不同浓度盐水的密度。
4. 观察马铃薯在盐水中的沉浮:将马铃薯依次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并记录结果。
5. 制作糖水:将清水倒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白糖,并用筷子搅拌使其溶解。
记录不同浓度糖水的密度。
6. 观察马铃薯在糖水中的沉浮:将马铃薯依次放入不同浓度的糖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并记录结果。
7.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液体密度与马铃薯浮沉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铃薯在清水中的沉浮: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
2. 马铃薯在盐水中的沉浮: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马铃薯的浮力逐渐增大,最终在较高浓度的盐水中浮起。
3. 马铃薯在糖水中的沉浮:随着糖水浓度的增加,马铃薯的浮力逐渐增大,最终在较高浓度的糖水中浮起。
六、实验结论1. 液体的密度对物体的浮沉有重要影响。
密度越大,物体的浮力越大。
2. 马铃薯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表现出不同的沉浮现象。
3.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液体密度与物体浮沉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了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规律。
七、实验拓展1. 探究其他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马铃薯的沉浮实验报告
马铃薯的沉浮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马铃薯的沉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探究马铃薯密度的变化对其沉浮情况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
1. 马铃薯
2. 盐水
3. 袋子
4. 电子秤
5. 水平器
6. 量筒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一块马铃薯,用水洗干净并去除表面杂物。
2. 将马铃薯放入袋子中,用电子秤称量重量,并记录下来。
3. 准备一个量筒,加入适量的盐水,注意保持水平。
4. 将袋子中的马铃薯慢慢地放入量筒中。
5. 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并记录下来。
6.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得出马铃薯密度的变化对其沉浮情况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与其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沉入水中的深度就越浅。
当马铃薯的密度与盐水的密
度相同时,马铃薯将悬浮在水中,不会沉入水底。
五、实验结论:
马铃薯的密度与其沉浮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水中,马铃薯
的密度大于水时,它会下沉到水底;密度小于水时,它会浮在水
面上;当马铃薯的密度与水相同时,它会在水中悬浮。
六、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密度这一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有
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验
证明,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
重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巩固所学知识。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学生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目的: 1.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下物体的沉浮情况。 探究不同浓度下物体的沉浮情况。
2.实验器材: 2.实验器材: 、土豆、200ml清水、盐、勺、棒 实验器材 烧杯 土豆、 烧杯、 清水、 清水 3.实验步骤: 3.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知识复习
1.学习要点: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能够改变 学习要点: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要点
排开液体的体积; 排开液体的体积; ),用橡皮泥做 2.举例说明:橡皮泥(实心),用橡皮泥做 举例说明:橡皮泥(实心), 举例说明 的小船; 的小船;
3.规律总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浮力大; 规律总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浮力大; 规律总结
的水, 取200ml的水,把准备好的马铃薯放入水中,观察 的水 把准备好的马铃薯放入水中, 现象;逐渐向水里加盐的过程中,再观察现象。 现象;逐渐向水里加盐的过程中,再观察现象。
4.实பைடு நூலகம்注意事项: 4.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盐要一勺一勺的加,且每加一勺要搅拌均匀后, 盐要一勺一勺的加,且每加一勺要搅拌均匀后, 再观察现象;不要一次性加的太多。 再观察现象;不要一次性加的太多。
1、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下沉
悬浮
上浮
2、物体沉浮的规律: 物体沉浮的规律:
液体的浓度对物体的沉浮产生影响; 液体的浓度对物体的沉浮产生影响 浓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浓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浓度越小,物体所受浮力越小。 浓度越小,物体所受浮力越小。
阶 段 总 结
1、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来实现物体的沉浮; 2、通过改变液体的浓度来实现物体的沉浮; 3、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物体的沉浮。 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物体的沉浮。
科学小实验作文: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_作文
科学小实验作文: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科学小实验作文:铁哪里生锈最快生活中,我认为马铃薯在液体中只有沉到下面,但在科学课上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会沉,在有的液体中会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呢?解决这个,我自己做了小实验,调制好一杯浓盐水、一杯浓糖水,好一杯清水、一杯酒精,用弹簧测力器测量,比较同物体四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实验材料:一杯浓盐水、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杯酒精、弹簧测力器、拴上绳子的螺帽实验步骤:1、测量出螺帽在空气中的重量2、测量出螺帽在4种不同液体中的重量3、计算出螺帽在4种液体中所受到浮力大小(空气中的重量—液体中的重量=受到浮力的大小)4、把实验的结果填入表格中螺帽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空气中的重量0.6N0.6N0.6N0.6N在液体中的重量0.1N0.08N0.08N0.2N受到的浮力0.5N0.52N0.52N0.4N从上面的表格中,就能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为会这样呢?这又与因素有关呢?我接着又做了实验,来找出的原因。
体积各为10立方厘米的的马铃薯、清水、浓盐水,测量的质量如下表:马铃薯清水浓盐水测得的质量11.5g10g12.5g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浓盐水,浓盐水最重,清水最轻。
而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在清水中却是沉,说明同体积物体的质量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物体沉,反之,物体浮。
从这件事中,也让我明白,其实生活我们研究的科学,只要我们多多观察,细细思考,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科学小实验作文:铁哪里生锈最快。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过程和特征;2.探究马铃薯在水中浮沉的原因;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集体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马铃薯的特征;•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原因;•实验探究马铃薯在不同溶液中的浮沉情况。
教学准备:•马铃薯;•沙土、水;•盐水、糖水、醋水等不同环境溶液;•盆、勺子、水杯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马铃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马铃薯的特征。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在煮马铃薯时它会飘在水面,而在泥土里则不会飘呢?那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并说出自己的解释。
二、探究马铃薯的浮沉原因(20分钟)将马铃薯分别放入不同环境溶液中观察,比较马铃薯在不同环境溶液中的浮沉情况。
观察后,询问学生:“你们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思考?马铃薯在不同环境中浮沉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讨论。
三、组织实验(20分钟)将马铃薯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水、糖水、醋水、清水中,观察马铃薯的浮沉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让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结论。
四、延伸运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其他物体在不同环境中浮沉的情况,并与全班分享实验结果。
五、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思考“做实验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同时,学生们在小组内彼此评价并给予建议,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动。
教学评价:1.学生的观察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提高;2.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培养;3.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体会:本次实验课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社交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马铃薯在不同环境中的浮沉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用实验解析马铃薯沉浮:教学案
近年来,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为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我们借此机会开展了一项“用实验解析马铃薯沉浮”的教学案。
一、实验目的1、掌握沉降法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
2、学习马铃薯浮沉规律,了解沉浮的原理和因素。
3、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思维能力,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科学家发现,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沉浮规律。
由此可以推断出物质的密度大小。
实验中,我们利用这一原理来探究马铃薯的密度。
三、实验步骤1、分别取两个容器,倒入适量的水。
2、将一个马铃薯慢慢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规律。
3、在另一个容器中倒入足够的食盐溶液,将另一个马铃薯放入其中。
4、观察两个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浮沉的规律。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马铃薯的密度。
四、实验结果我们的实验表明,马铃薯在水中会漂浮,而在食盐溶液中则下沉。
这是因为食盐的密度高于水,马铃薯的密度小于食盐溶液而大于水。
根据计算得到的密度值,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马铃薯的密度大小。
五、实验启示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它的沉浮规律却可以通过实验得到科学证明。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物质密度和沉浮规律,加深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马铃薯虽然是一种普通的蔬菜,但其中含有的淀粉质、糖分和肝脏污染等恶意因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食品购买和烹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六、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物质密度和沉浮规律,还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
这样的实验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其科学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实验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教育资源。
教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条件。
2.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液体密度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2.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教学准备:1.马铃薯若干、清水、盐水、酒精。
2.电子秤、量筒、烧杯、玻璃棒、镊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在液体中为什么会有沉浮现象吗?2.学生回答:因为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不同。
二、实验准备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步骤:1.用电子秤称量马铃薯的质量。
2.将马铃薯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3.将马铃薯放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4.将马铃薯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5.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马铃薯,避免损坏。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将液体弄到身上。
3.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整理干净。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观察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记录数据。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学生讨论:为什么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不同?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2.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尝试分析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条件教师演示:将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对话延伸:教师问:“如果我们想要让马铃薯在清水中上浮,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可能会回答“增加水的密度”,教师接着问:“怎么增加水的密度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加盐”。
马铃薯沉浮原因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为了探究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原因,我们进行了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物体沉浮的原因。
2. 掌握浮力和重力的概念。
3. 探究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三、实验材料1. 马铃薯2个(一大一小)2. 清水500毫升3. 盐水500毫升4. 糖水500毫升5. 酒精500毫升6. 量筒1个7. 天平1个四、实验步骤1. 分别准备清水、盐水、糖水和酒精,各500毫升。
2. 将两个马铃薯分别洗净,并分别称量其重量。
3. 将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量筒中,记录其在各液体中的沉浮情况。
4. 分别测量各液体中马铃薯的浮力,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清水中,两个马铃薯都沉到杯底,说明清水对马铃薯的浮力较小。
2. 在盐水中,小马铃薯逐渐上浮,最后浮到液面;大马铃薯在盐水中仍沉到杯底。
这说明盐水的密度大于清水,对马铃薯的浮力增大。
3. 在糖水中,两个马铃薯都沉到杯底,说明糖水的密度小于盐水,对马铃薯的浮力减小。
4. 在酒精中,两个马铃薯都沉到杯底,说明酒精的密度小于盐水,对马铃薯的浮力更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密度越小,浮力越小。
2. 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时,物体下沉。
3. 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现象,反映了液体密度对物体浮力的影响。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物体沉浮的原因,掌握了浮力和重力的概念,并探究了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液体密度对物体浮力有重要影响,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作业设计方案》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马铃薯的发展特点和生理结构;2.掌握马铃薯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及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农作物发展和环境适应性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马铃薯的发展特点和生理结构;2.马铃薯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和相关知识;3.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马铃薯的发展特点和生理结构,引起学生对马铃薯的兴趣。
2.教学内容讲解:详细讲解马铃薯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包括马铃薯的密度、气孔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3.实验设计: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分析造成马铃薯浮沉的原因。
4.实验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探究马铃薯在水中浮沉的原因。
5.讨论总结: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总结马铃薯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教室讲解:通过讲解介绍马铃薯的发展特点和生理结构;2.实验教学: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3.讨论交流:通过讨论总结,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判: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2.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观察记录等;3.思维能力:评判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农作物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比较不同农作物的特点;2.探究其他因素对农作物发展的影响,如光照、温度等。
七、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切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否引起学生兴趣;2.实验设计是否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教学评判是否全面客观,能否有效评判学生的进修情况。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马铃薯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农作物发展和环境适应性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小结:今天有什么收获?
•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物体的 沉浮不仅同物体的体积、重量有关,还同 液体的性质有关。
• (2)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 (3)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4)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 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 浮。
2、分别量出50ml的清水、浓盐水。 3、用天平比较清水、浓盐水与马铃薯的
轻重。
用天平比较清水、浓盐水与马铃薯的轻重,看 看你有什么发现?
注意:
1、正确使用天平,先取下胶套,再看天平是 否平衡。
2、烧杯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应先放两张质 量相同的纸。
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同体积的清 水比马铃薯
清水
浓盐水 浓糖水
在液体中的重力
0.4
0.35
0.38
受到的浮力
0.1
0.15
0.12
结论: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一样。
究竟是什么影响到了马铃薯浮力大小?
是不是马铃薯比清水重,所以沉;浓盐水 比马铃薯轻所以浮?
同学们讨论,共同设计验证实验。
实验方法:
1、用排水法量出体积为50立方厘米的马 铃薯。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用钩码来代替马铃薯。
小组合作,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 的浮力
温馨提示: 1.检查弹簧秤指针是否在零刻度。 2.测量时钩码要全部浸入液体中。 3.读数时手要拿稳弹簧秤,目光平视指针 刻度,仔细观察弹簧秤的指针变化,作好 记录。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小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为 0.5 牛
课外作业:
• (1)你能找到一种让铜钥匙浮起来的液体 吗?(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
【教案】科学奥秘:马铃薯沉浮原因背后隐藏的物理现象
教案名称:科学奥秘:马铃薯沉浮原因背后隐藏的物理现象教学目标:1.了解马铃薯沉浮的现象和原因。
2.理解马铃薯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3.探究气泡在马铃薯表面形成的原因。
4.学习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理现象。
教学内容:一、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马铃薯的产地、历史和作用,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马铃薯在热水中沉浮是什么原因?2.气泡在马铃薯表面形成是什么原因?二、知识点讲解1.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我们在烹煮马铃薯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马铃薯在水中会有时浮上来,有时又会沉下去。
这是因为马铃薯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有关。
密度是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单位为kg/m³。
一般来说,比重大于1的物体会下沉,比重小于1的物体会浮起来。
马铃薯的密度大约为1.04g/cm³,而水的密度大约为1g/cm³。
在水中,马铃薯具有比水重的密度,一部分会浮到水面上,但是还有一部分没有浮起来,因为密度较大。
2.气泡在马铃薯表面形成的原因在煮马铃薯的时候,我们还会发现马铃薯表面会出现许多气泡。
这是因为在水中煮的时候,马铃薯表面的水分被加热,膨胀并形成气泡。
当水蒸发后,气泡就会破裂。
随着煮的时间的延长,气泡的数量也会增加,直到马铃薯煮熟为止。
三、实验探究1.实验1:密度对沉浮的影响材料:马铃薯、大盆、水步骤:1.将一块马铃薯放入大盆中的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状态;2.将马铃薯从水中取出来,削去一部分,再放回水中,观察其状态;3.将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论:马铃薯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们会下沉;削去一部分后,马铃薯的密度减小,会浮起来;马铃薯切成小块后,每块马铃薯的密度减小,小块马铃薯中的一些块会浮起来。
4.实验2:气泡形成的原因材料:马铃薯、清水、平底锅、炉子步骤:1.将马铃薯切块,放入平底锅中;2.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3.观察马铃薯表面的气泡。
实验结论:热的水分使马铃薯表面的水蒸发,并形成气泡。
马铃薯的沉浮实验报告
马铃薯的沉浮实验报告马铃薯的沉浮实验报告马铃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然而,你是否曾好奇过马铃薯在水中的行为?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马铃薯的沉浮实验,以探索其沉浮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为了完成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些马铃薯和一盆水。
首先,我们选择了两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马铃薯,一个是较大的圆形马铃薯,另一个是较小的椭圆形马铃薯。
我们首先将较大的圆形马铃薯放入水中观察其行为。
我们发现,马铃薯沉入水中,直至停在底部。
这是因为马铃薯的密度高于水,所以它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下沉。
接下来,我们将较小的椭圆形马铃薯放入水中。
与之前的实验结果相比,我们发现这个马铃薯浮在水面上,只露出一小部分。
这是因为椭圆形马铃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会受到浮力的作用而浮起来。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是由其密度决定的。
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来计算。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会下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它会浮起来。
然而,马铃薯的密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马铃薯的品种、成熟度和含水量等。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具有不同的密度,这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和成分的差异。
成熟的马铃薯比未成熟的马铃薯密度更高,因为它们更加致密。
此外,马铃薯的含水量也会影响其密度。
含水量高的马铃薯比含水量低的马铃薯密度更低,因为水的密度小于马铃薯的密度。
除了密度,马铃薯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对其沉浮行为产生影响。
我们在实验中选择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马铃薯,发现较大的圆形马铃薯比较小的椭圆形马铃薯更容易下沉。
这是因为较大的马铃薯具有更大的质量,所以受到的重力也更大。
另一方面,椭圆形马铃薯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会受到更多的浮力作用。
总结起来,马铃薯的沉浮实验揭示了密度、形状和大小对其在水中的行为的影响。
通过理解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铃薯的特性,并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应用这些知识。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
>
>
>
>
单元小结: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 沉浮现象?
与物体的体积大小、重量的轻重、物 体的形状、是实心还是空心、物体本身 的材料、液体的密度大小等因素的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 么规律?
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需要天平来测量,将相同体积的浓盐水和清水放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观察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
2、怎样才能获得与马铃薯体积相同的浓盐水 和清水? 马铃薯的体积就是它完全浸入水中排开的水 量,只要测出马铃薯的排开的水量,比如是50 毫升,我们就可以用量筒量出同体积的10毫升 浓盐水、50毫升清水来。 3、同体积的浓盐水、清水与同体积的马铃薯 比较,轻重一样吗?怎样比较? 分别将同体积50毫升的浓盐水、清水、马铃 薯放到天平上相互比较,就能知道它们的轻重 程度。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三
相同体积下 ( 糖浆 ) 最重,( 软木塞 ) 最轻。
>
>
>
>
>
比重计的介绍:
比重计它用一根密闭的玻璃管,一端粗细 均匀,内壁贴有刻度纸,另一头稍膨大呈泡 状,泡里装有小铅粒或水银,使玻璃管能在 被检测的液体中竖直的浸入到足够的深度, 并能稳定地浮在液体中,也就是当它受到任 何摇动时,能自动地恢复成垂直的静止位置。 当比重计浮在液体中时,其本身的重力跟它 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等。于是在不同的液体 中浸入不同的深度,所受到的压力不同,比 重计就是利用这一关系比较液体轻重的。
可能是什么因素改变了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呢
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 当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 才会浮起来。
淹不死人的湖—死海 在约旦与巴勒斯坦 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 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 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 的海水高出六七倍。因 为水太咸了,湖边很少 长草,水里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 名称。可是死海却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 里也不会下沉,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要是有兴致 的话,还可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看报呢。
加热实验
液体编号 1号 2号 加热后的结果
无明显痕迹 白色颗粒状物
估计是何种液体
清水
?
我们的发现: 2号烧杯中的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 使马铃薯浮了起来。
活动: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材料:水、筷子、烧杯、马铃薯 、 食盐或糖、小勺、牙签
锦囊妙计
1、选择一种物质,在调制过程中,要一次次地加入,每次加 入一平勺,不要一下子把全部的物质都倒入杯中;
可能是什么因素改变了马 铃薯的沉浮情况呢?
马铃薯是同一个; 液体的量是相同的; 杯子的大小是相同的;
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可能是杯子中的液体
通过哪些方法我们可以检测两 杯液体的不同呢? 1、看 2、闻 3、尝 4、加热
加热工具 酒精灯、打火机、载玻片、滴管
1、用滴管分别从两个烧杯中各取一些液 体,分别在两个药匙上各滴加2—3滴。 两支滴管分开用; 2、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对载玻 片进行加热,待液体快要完全蒸发时停 止加热; 3、用酒精灯盖熄灭火焰; 4、观察比较两个药匙上液滴变干后留下 的痕迹。
/watch/9996229.html
“中国死海” 一个位于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 另一个在山西运城,其海水含盐量超过22%, 类似 “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地漂浮不沉。 海水中富含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一些 疾病具有理疗作用。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实验操作
实验名称:测量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课题和页码:《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19面实验目的:1、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等实验步骤:1、测出钩码在空气的重力。
2、分别测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的重力。
3、计算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4、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拉力)受到的浮力我们的发现现象和结论: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备注:1、注意弹簧秤的调0。
2、浓盐水、浓糖水的浓度要大些,使实验对比更明显。
实验名称: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浓盐水的轻重课题和页码:《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19-20面实验目的:1、知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实验器材:量筒、马铃薯、清水、浓盐水、天平实验步骤:1、把马铃薯放在烧杯里,用天平称出马铃薯的重量。
2、把马铃薯放入量筒,利用测排开的水量的方法测出马铃薯的体积。
3、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清水,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清水的重量。
4、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浓盐水,并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浓盐水的重量。
5、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发现。
实验记录单:马铃薯清水浓盐水体积(毫升)重量(克)现象和结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备注:1、本实验需要用到量筒和天平,如何规范使用要向学生做一简单说明。
2、可联系前一课马铃薯在淡盐水中没有浮起来,说明淡盐水比同体积的马铃薯要轻。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2)
比重计的介绍:
比重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物体浮在液面上 平衡的条件制成的,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一种仪器。 它用一根密闭的玻璃管,一端粗细均匀,内壁贴有 刻度纸,另一头稍膨大呈泡状,泡里装有小铅粒或 水银,使玻璃管能在被检测的液体中竖直的浸入到 足够的深度,并能稳定地浮在液体中,也就是当它 受到任何摇动时,能自动地恢复成垂直的静止位置。 当比重计浮在液体中时,其本身的重力跟它排开的 液体的重力相等。于是在不同的液体中浸入不同的 深度,所受到的压力不同,,而比同体积的 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比重计
比重计:测定液体密度的一种仪器
单元小结:
1.画力的受力示意图及浮力的计算:
上浮的物体:
下沉的物体:
单元小结: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 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 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 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 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 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 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清水 在液体中的重量 受到的浮力 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 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原来的推测。 浓盐水 浓糖水 酒精
比较与验证: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系呢?比较四种液体的相同与不同处。 相同处: 不同处:
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 马铃薯、清水和浓盐 水的轻重。
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 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 力有大有小?
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 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 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 证原来的推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测量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课题和页码:《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19面
实验目的:
1、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等
实验步骤:
1、测出钩码在空气的重力。
2、分别测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的重力。
3、计算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4、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在空气中的重力
在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拉力)
受到的浮力
我们的发现
现象和结论: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备注:
1、注意弹簧秤的调0。
2、浓盐水、浓糖水的浓度要大些,使实验对比更明显。
实验名称: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浓盐水的轻重
课题和页码:《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19-20面
实验目的:
1、知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实验器材:量筒、马铃薯、清水、浓盐水、天平
实验步骤:
1、把马铃薯放在烧杯里,用天平称出马铃薯的重量。
2、把马铃薯放入量筒,利用测排开的水量的方法测出马铃薯的体积。
3、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清水,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清水的重量。
4、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浓盐水,并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浓盐水的重量。
5、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发现。
实验记录单:
马铃薯清水浓盐水
体积(毫升)
重量(克)
现象和结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备注:
1、本实验需要用到量筒和天平,如何规范使用要向学生做一简单说明。
2、可联系前一课马铃薯在淡盐水中没有浮起来,说明淡盐水比同体积的马铃薯要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