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配合PPT课件

消毒要求
使用过的器械和药品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保养要求
定期对器械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对药品也要进行妥善保管,防止过期失效 。
05 监测评估及调整方案
生命体征监测指标设置
01
02
03
04
心率、心律
持续监测危重病人的心率和心 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
情况。
的支持和服务。
加强实时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建设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 平台,确保团队成员 能够实时获取病人信 息。
鼓励团队成员主动分 享经验和知识,提高 整体救治水平。
制定明确的信息反馈 流程,确保重要信息 能够及时传递给相关 人员。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加强团队培训和演练,提高团 队成员的协作意识和技能水平 。
04 器械药品准备与使用注意事项
器械准备清单及检查流程
器械准备清单
包括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输液泵、注射器等必要的抢救器械。
检查流程
在抢救前对器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包括检查电源、气源、 性能等。
药品选择原则和剂量计算方法
药品选择原则
根据病人病情和抢救需要,选择适当的药品,如急救药品、镇静药、止痛药等。
凝血功能
对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需加强凝血指标的 监测。
血气分析
对呼吸衰竭或酸碱平衡失调的病人,及时进 行血气分析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中应用
X线检查
用于评估肺部病变、骨折等情况。
超声检查
可实时观察心脏、腹部等器官的功能 状况。
CT、MRI检查
对颅脑、胸腹部等复杂病变进行精确 评估。
血管造影
对血管病变进行诊断和介入治疗。
使用过的器械和药品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保养要求
定期对器械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对药品也要进行妥善保管,防止过期失效 。
05 监测评估及调整方案
生命体征监测指标设置
01
02
03
04
心率、心律
持续监测危重病人的心率和心 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
情况。
的支持和服务。
加强实时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建设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 平台,确保团队成员 能够实时获取病人信 息。
鼓励团队成员主动分 享经验和知识,提高 整体救治水平。
制定明确的信息反馈 流程,确保重要信息 能够及时传递给相关 人员。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加强团队培训和演练,提高团 队成员的协作意识和技能水平 。
04 器械药品准备与使用注意事项
器械准备清单及检查流程
器械准备清单
包括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输液泵、注射器等必要的抢救器械。
检查流程
在抢救前对器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包括检查电源、气源、 性能等。
药品选择原则和剂量计算方法
药品选择原则
根据病人病情和抢救需要,选择适当的药品,如急救药品、镇静药、止痛药等。
凝血功能
对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需加强凝血指标的 监测。
血气分析
对呼吸衰竭或酸碱平衡失调的病人,及时进 行血气分析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中应用
X线检查
用于评估肺部病变、骨折等情况。
超声检查
可实时观察心脏、腹部等器官的功能 状况。
CT、MRI检查
对颅脑、胸腹部等复杂病变进行精确 评估。
血管造影
对血管病变进行诊断和介入治疗。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ppt课件

❖ (2)听诊:通过耳可以直接听到病人发出的声音,如听到 咳嗽,可以通过咳嗽的声音,声调,持续时间,剧烈的程度 等分析病人疾病的状态。借助听诊器还可以听到病人的心音, 心率,呼吸音,肠鸣音等。
❖ (3)触诊:用触觉来了解体表的温度,湿度,弹性,及脏 器的外形,大小,软硬度,移动度和波动感等。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有效的深呼吸或轻拍 背部,以助痰液咳出,昏迷病人应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 出痰液,定时进行雾化吸入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并发 症。
❖ (3)保证病人安全,对昏迷,谵妄病人应注意安全,需要 用床挡或保护用具。对于牙关紧闭者,可用张口器,舌钳保 护舌不被咬伤。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提示发生了脱水、休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8)休克指数—— ❖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的比值 ❖ 〈0.5为表示血容量正常 ❖ =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 ❖ >1为休克 ❖ >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 ❖ >2为重度休克,失血>50%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的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 (3)可以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和用药的反应。 ❖ (4)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病情变化的征象,以便采
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挽救病人生 命。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 (1)视诊:观察病人全身的状态,如年龄,性别,营养状 况,意识状态,面部表情,姿势体位,肢体活动情况,还可 观察皮肤,呼吸,循环状况,分泌物,排泄物的性状,数量, 以及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等。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 理
内五科 张蕾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 (3)触诊:用触觉来了解体表的温度,湿度,弹性,及脏 器的外形,大小,软硬度,移动度和波动感等。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有效的深呼吸或轻拍 背部,以助痰液咳出,昏迷病人应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 出痰液,定时进行雾化吸入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并发 症。
❖ (3)保证病人安全,对昏迷,谵妄病人应注意安全,需要 用床挡或保护用具。对于牙关紧闭者,可用张口器,舌钳保 护舌不被咬伤。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提示发生了脱水、休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8)休克指数—— ❖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的比值 ❖ 〈0.5为表示血容量正常 ❖ =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 ❖ >1为休克 ❖ >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 ❖ >2为重度休克,失血>50%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的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 (3)可以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和用药的反应。 ❖ (4)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病情变化的征象,以便采
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挽救病人生 命。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 (1)视诊:观察病人全身的状态,如年龄,性别,营养状 况,意识状态,面部表情,姿势体位,肢体活动情况,还可 观察皮肤,呼吸,循环状况,分泌物,排泄物的性状,数量, 以及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等。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 理
内五科 张蕾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主要包括:开放气道,人工 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三项。
23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适应证
心搏、呼吸停止
常见原因
心搏骤停的判断标准
24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适应证 常见原因
•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器质性病变,电击、溺水、 •严重创伤等意外事件,手术及麻醉意外,各种原因所致 •严重休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药物中毒及过敏反 •应等。
11
常见症状的观察
疼痛 咳嗽 咳痰与咯血 恶心与呕吐
12
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及要求
新入院患者 老年患者 小儿患者 危重患者
13
新入院患者
初步估计病情的轻重,确定重点观察的内容 注意观察潜在或继发病征 注重心理状态的观察
14
老年患者
注意观察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病情 注意观察有无脑及心血管意外的先兆症状 注意观察并发症 注意观察与疏导心理问题
第二十一章 病情观察及危 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1
病情观察的意义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 准确地观察病情可为诊断、治疗、护理疾病和 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
2
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自觉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为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 病情打好坚实基础。
培养高度职业敏感性,做到从细微处及时、准确地发 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21
常用抢救技术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22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asic life support,BLS)是 抢救心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基本措施。当 患者因各种原因突然发生心搏骤停时,若能在 4min内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 技术,对挽救患者生命和获得较好预后至关重 要。
23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适应证
心搏、呼吸停止
常见原因
心搏骤停的判断标准
24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适应证 常见原因
•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器质性病变,电击、溺水、 •严重创伤等意外事件,手术及麻醉意外,各种原因所致 •严重休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药物中毒及过敏反 •应等。
11
常见症状的观察
疼痛 咳嗽 咳痰与咯血 恶心与呕吐
12
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及要求
新入院患者 老年患者 小儿患者 危重患者
13
新入院患者
初步估计病情的轻重,确定重点观察的内容 注意观察潜在或继发病征 注重心理状态的观察
14
老年患者
注意观察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病情 注意观察有无脑及心血管意外的先兆症状 注意观察并发症 注意观察与疏导心理问题
第二十一章 病情观察及危 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1
病情观察的意义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 准确地观察病情可为诊断、治疗、护理疾病和 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
2
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自觉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为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 病情打好坚实基础。
培养高度职业敏感性,做到从细微处及时、准确地发 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21
常用抢救技术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22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asic life support,BLS)是 抢救心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基本措施。当 患者因各种原因突然发生心搏骤停时,若能在 4min内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 技术,对挽救患者生命和获得较好预后至关重 要。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课件

瞳孔变化
观察病人的瞳孔大 小、形状、对光反 射等变化。
排泄物
观察病人的排泄物 性质、颜色、量等 变化。
观察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客观性
观察时要避免主观臆断,以客 观事实为依据。
及时记录
观察到的病情变化要及时记录 ,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动态观察
病情是不断变化的,要持续进 行动态观察。
配合医生
观察过程中要与医生保持沟通 ,及时反馈病人情况。
其他人员
如麻醉师、检验师等,根据需要参与 抢救工作,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抢救任 务。
03 护理措施
基本护理
01
02
03
日常监测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如体温、呼吸、心率、血 压等,并记录。
清洁卫生
保持病人身体清洁,定期 更换床单、衣物,保持环 境整洁。
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 计划,给予营养丰富的食 物,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 营养。
经验观察法
根据医护人员的专业知 识和经验,对病人的病
情状况进行判断。
综合观察法
结合直接、间接和经验 观察法,全面了解病人
的病情状况。
观察内容
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的意识是 否清醒,是否有昏 迷、嗜睡等情况。
皮肤黏膜
观察病人的皮肤颜 色、温度、湿度及 黏膜情况。
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指标。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 理课件
目录
• 病情观察 • 危重病人抢救配合 • 护理措施 • 危重病人护理案例分析 • 危重病人护理经验分享
01 病情观察
观察方法
直接观察法
间接观察法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PPT课件

吸停止。③皮肤苍白或灰绀。④伤口不出血。 (3)辅助诊断①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②心电图检查证实心搏
停止。
❖ 心搏骤停的判断标准
危重患者的护理
❖ 严密观察病情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加强临床护理 ❖ 肢体被动锻炼 ❖ 补充营养和水分 ❖ 维持排泄功能 ❖ 保持引流管通畅 ❖ 注意安全 ❖ 做好心理护理
血压监测
❖ 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 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一般为上肢长度1/2的 2/3为宜。
❖ 应用心电监护仪器时注意根据病人病情随时 调节测压频率,做到严密监测。
❖ 护士熟练掌握测压注意事项血压的正常值。
高血压原因及处理
麻醉初醒——镇静 容量负荷过重——控制液体入量,利尿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提高供氧,增
有效防止返流及误吸的发生。
护理措施
人工气道管理要点:
1、保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 确定位置:标记、交接班、听诊、拍片 妥善固定
2、 气道湿化 3、严格无菌操作 4、保持呼吸机管道与人工气道连接的紧密性
临床常见并发症
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
脱出、阻塞、移位、漏气、气道黏膜损伤喉头 水肿、肺部感染
吸痰常见并发症
危重患者监测与处理要点
(一)循环系统监测 (二)呼吸系统监测 (三)肾功能监测 (四)神经系统监测 (五)消化系统监测 (六)出入液量管理
(一)循环系统监测项目
心电监测 血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心电监测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电极片避开心前区(抢救时除颤)部位。 选择P波清楚,QRS波幅大的导联(Ⅱ导)
进行监测。 护士应熟练掌握常见的心电图形识别方法。
危重患者常见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停止。
❖ 心搏骤停的判断标准
危重患者的护理
❖ 严密观察病情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加强临床护理 ❖ 肢体被动锻炼 ❖ 补充营养和水分 ❖ 维持排泄功能 ❖ 保持引流管通畅 ❖ 注意安全 ❖ 做好心理护理
血压监测
❖ 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 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一般为上肢长度1/2的 2/3为宜。
❖ 应用心电监护仪器时注意根据病人病情随时 调节测压频率,做到严密监测。
❖ 护士熟练掌握测压注意事项血压的正常值。
高血压原因及处理
麻醉初醒——镇静 容量负荷过重——控制液体入量,利尿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提高供氧,增
有效防止返流及误吸的发生。
护理措施
人工气道管理要点:
1、保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 确定位置:标记、交接班、听诊、拍片 妥善固定
2、 气道湿化 3、严格无菌操作 4、保持呼吸机管道与人工气道连接的紧密性
临床常见并发症
气管插管常见并发症
脱出、阻塞、移位、漏气、气道黏膜损伤喉头 水肿、肺部感染
吸痰常见并发症
危重患者监测与处理要点
(一)循环系统监测 (二)呼吸系统监测 (三)肾功能监测 (四)神经系统监测 (五)消化系统监测 (六)出入液量管理
(一)循环系统监测项目
心电监测 血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心电监测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电极片避开心前区(抢救时除颤)部位。 选择P波清楚,QRS波幅大的导联(Ⅱ导)
进行监测。 护士应熟练掌握常见的心电图形识别方法。
危重患者常见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抢救配合课件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抢救配合 课件
演讲人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 抢救流程
抢救配合 抢救后处理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监测体温变 化,了解病情发展
脉搏:监测脉搏频 率、节律和强弱, 了解循环功能
尿量:监测尿量变 化,了解肾功能及 体液平衡
呼吸:监测呼吸频 率、深度和节律, 判断呼吸功能
血压:监测血压变 化,了解循环功能 及病情严重程度
项
04
倾听家属的感 受和需求,提
供心理支持
神志:监测神志变 化,了解病情严重 程度及预后
病情变化观察
● 生命体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变化 ●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有无昏迷、谵妄等表现 ● 皮肤黏膜: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有无瘀点、瘀斑等 ● 呼吸系统: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等 ● 循环系统: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有无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等 ● 消化系统:观察食欲、排便、腹胀、腹痛等,有无消化道出血、穿孔等 ● 泌尿系统:观察尿量、尿色、尿比重,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 ● 神经系统:观察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抽搐等,有无脑出血、脑梗死等 ● 内分泌系统:观察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有无低血糖、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 其他:观察患者情绪、睡眠、疼痛等,有无焦虑、抑郁、失眠等表现
病情记录
01
记录抢救时间、地点、 参与人员
03
记录抢救过程中病人 的生命体征变化
05
记录抢救后病人的恢复 情况及后续治疗方案
02
记录抢救过程中使用的 药物、器械和操作
04
记录抢救过程中出现的 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家属沟通
01
及时告知家属 抢救结果
02
演讲人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 抢救流程
抢救配合 抢救后处理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监测体温变 化,了解病情发展
脉搏:监测脉搏频 率、节律和强弱, 了解循环功能
尿量:监测尿量变 化,了解肾功能及 体液平衡
呼吸:监测呼吸频 率、深度和节律, 判断呼吸功能
血压:监测血压变 化,了解循环功能 及病情严重程度
项
04
倾听家属的感 受和需求,提
供心理支持
神志:监测神志变 化,了解病情严重 程度及预后
病情变化观察
● 生命体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变化 ●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有无昏迷、谵妄等表现 ● 皮肤黏膜: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有无瘀点、瘀斑等 ● 呼吸系统: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等 ● 循环系统: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有无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等 ● 消化系统:观察食欲、排便、腹胀、腹痛等,有无消化道出血、穿孔等 ● 泌尿系统:观察尿量、尿色、尿比重,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 ● 神经系统:观察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抽搐等,有无脑出血、脑梗死等 ● 内分泌系统:观察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有无低血糖、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 其他:观察患者情绪、睡眠、疼痛等,有无焦虑、抑郁、失眠等表现
病情记录
01
记录抢救时间、地点、 参与人员
03
记录抢救过程中病人 的生命体征变化
05
记录抢救后病人的恢复 情况及后续治疗方案
02
记录抢救过程中使用的 药物、器械和操作
04
记录抢救过程中出现的 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家属沟通
01
及时告知家属 抢救结果
02
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ppt课件

(常用抢救技术)
• 洗胃的注意事项:
• 1 、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物者禁忌洗胃,以免穿孔,给予牛奶、豆浆、 蛋清、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 2、洗胃液的温度为25~38°。 • 3、洗胃的并发症:大量低渗液洗胃致水中毒,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胃扩张,
昏迷者误吸或过量胃内液体反流导致的窒息,以及迷走神经反射性心搏骤停 等。若患者出现腹痛、灌洗液呈血性或出现休克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洗胃,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 4、防止管内液体误入气道 • 5、有机磷中毒患者应保留胃管24小时
度,用力使胸骨下陷5cm以上,频率不少于100次/min,尽可能 的不中断胸外按压,每 次按压后保证胸骨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病人身体长轴垂直,胸外按压时上身不 应前后摆动,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 4、人工呼吸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时,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 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病人胃胀气。口对 口吹气量不宜过大,每次吹气量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 5、30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2 min内完成5个循环(按压/人工呼吸比为30:2) • 6、胸外按压同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及脸色的变化。
(病情观察------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和要求)
新入院 患者
小儿患 者
老年患 者
重点观察生命体征及相 关的症状、体征,以尽 早发现或预见病情变化 ,采取措施,抢救生命
危重患 者
初步评估病情的轻重、确定重点观察 内容 注意观察潜在或继发病症 注重心理状态的观察
注意观察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病情 注意观察有无心、脑血管意外 注意观察并发症 注意观察与疏导心理问题
• 洗胃的注意事项:
• 1 、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物者禁忌洗胃,以免穿孔,给予牛奶、豆浆、 蛋清、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 2、洗胃液的温度为25~38°。 • 3、洗胃的并发症:大量低渗液洗胃致水中毒,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胃扩张,
昏迷者误吸或过量胃内液体反流导致的窒息,以及迷走神经反射性心搏骤停 等。若患者出现腹痛、灌洗液呈血性或出现休克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洗胃,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 4、防止管内液体误入气道 • 5、有机磷中毒患者应保留胃管24小时
度,用力使胸骨下陷5cm以上,频率不少于100次/min,尽可能 的不中断胸外按压,每 次按压后保证胸骨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病人身体长轴垂直,胸外按压时上身不 应前后摆动,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 4、人工呼吸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时,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 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病人胃胀气。口对 口吹气量不宜过大,每次吹气量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 5、30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2 min内完成5个循环(按压/人工呼吸比为30:2) • 6、胸外按压同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及脸色的变化。
(病情观察------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和要求)
新入院 患者
小儿患 者
老年患 者
重点观察生命体征及相 关的症状、体征,以尽 早发现或预见病情变化 ,采取措施,抢救生命
危重患 者
初步评估病情的轻重、确定重点观察 内容 注意观察潜在或继发病症 注重心理状态的观察
注意观察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病情 注意观察有无心、脑血管意外 注意观察并发症 注意观察与疏导心理问题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抢救护理ppt课件

05 危重病人的营养与饮食护 理
营养与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维持生命体征
危重病人由于疾病或创伤等原因, 身体机能严重受损,营养与饮食 护理对于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至
关重要。
促进康复
合理的营养与饮食护理有助于改 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加速伤口愈 合,提高免疫力,促进病人的康
复。
降低并发症风险
良好的营养与饮食护理可以降低 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提
康复护理的方法
制定康复计划
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 治疗等。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病人进行有针对 性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肌肉锻炼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提供心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持
营养与饮食指导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 导和支持,帮助病人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高病人的生存率。
营养与饮食护理的方法
评估病人营养状况 通过评估病人的体重、血清白蛋 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了解病人 的营养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 划。
提供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对于无法通过口摄入足够营养的 病人,可提供肠内营养支持(如 鼻饲)或肠外营养支持(如静脉 输液)。
制定饮食方案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包括热量、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量等。
03 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减轻焦虑和恐惧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帮助 危重病人减轻焦虑和恐惧, 提高他们的心理舒适度。
提高治疗依从性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 病人对治疗的信任,提高 他们的治疗依从性,从而 有助于治疗效果。
促进康复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建 立积极的心态,增强他们 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 进康复。
病情观察与急救配合PPT精品课件

This is a placeholder text.
This is a placeholder text.
This is a placeholder text.
This is a placeholder text.
For PowerPoint 97-2010
xx
xx
危重病人抢救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抢救室应具有五机八包 ,做到“四定三及时” 五机: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洗胃机、 吸痰器 八包: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缝合包、 开胸包、胸穿包、导尿包、接生包 四定:定品种、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专人 管理 三及时:及时补充、及时检查维修、及时消 毒灭菌
xx
危重病人抢救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常用仪器: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急救配合
主要内容
概念 特点
对抢救的要求
病情观察 急救配合
xx
概念、目的
概念:危重病人即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 病情观察即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工作中运用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来获得病人 信息的过程。 目的:为诊断疾病和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转归 了解治疗方案和用药反应 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防止病情变化
即抢救条件最 近,最好的地 方 第一发现者不 能离开患者
搬动
搬动
边搬动边抢 救
xx
抢救原则
抢救原则
搬动原则
在搬动病人过程 中,不会因此使 病情急剧恶化或 危及病人生命
就近原则
时间就是生命,在 最短时间里给予生 命支持措施
专科原则
相应专业人员 ,实施相应专 科技术,有针 对性快速救治 病人
xx
抢救原则
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抢救病人时对护士的要求
3.抢救we病lc人om时e护to士u要se沉th着es,e 冷Po静w,erP准o确int,te头m脑pla清te楚s,,N反ew应敏捷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4.发现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心跳呼吸骤停时,不许离开病人,一边采取急救措施一边呼叫
抢救病人时对护士的要求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1发C.了生on解了ten病什t d人么es的事ign病情, 1情,0 y,知ea知道rs 道e自x现p己er在该ien工做ce作什区么域内 2.熟悉抢救物品,仪器及药物存放的位置,
必须心中有数,保证仪器和药物及时应用
抢救现场:所有人都在忙,所有人都不知在忙什么!
• 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不去评估病人意识状态、呼吸及 脉搏并及时启动急救系統,没有根据情况采取紧急抢救 措施,等医师到来才开始
• 急救开始沒有检查颈动脉,太依赖机器即先装上心电监 护,确定病人沒有心跳才开始CPR,或等着找静脉管路
• 急救時没有分工合作,一拥而上,多人重复做同样的事 情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
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
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
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
•
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的医嘱,
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
病情观察和危重病 人的抢救配合
一、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是对病人病情进 行周密的调查研究,以便 协助医生确诊,给予及时 的治疗及制定合适的护理 措施。
• 观察是连续的,从体征到症状,从躯体到心理都 要观察。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给医生提供第一手 资料,使病人尽早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同时也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实施和提高护理质量。
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 标。正常人的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 对稳定,当机体患病时,生命体征会发 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病情观察的内容
• 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0f 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 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 嗜睡
• 意识模糊 • 昏睡 • 昏迷
• 直接观察法
• 视诊 • 听诊 • 触诊 • 叩诊 • 嗅觉 • 询问 • 思考
• 间接观察法
病情观察的方法
病情观察的内容 • 一般情况的观察
1、发育与体形 2、饮食与营养 3、面容与表情 4、体位 5、姿势与步态 6、睡眠 7察的内容
• 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
行口头医嘱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
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部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
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
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
病情观察的内容
• 心理状态、皮肤、尿量
• 特殊检查或药物治疗的观察
1、特殊检查后的观察:重点了解其注意事项, 观察生命体征、倾听病人的主诉,防止并发
症的发生。 2、一些治疗方法时病人的观察。 3、特殊药物治疗病人的观察 :应注意观察其 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
二、危重病人的定义
生理功能处于不稳定的病人,体内重要器官功能任 何微小改变,既可导致机体器官系统的不可逆的功能损害 或死亡。如:脑出血昏迷的病人、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的 病人、心梗病人、慢阻肺呼衰的病人等。
5.维持抢救现场秩序(病房,抢救现场绝对不要留家属!)
抢救病人时对护士的要求
6.保证w吸elc氧om管e 路to 畅use通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7.建立静脉通路,保证用药途径畅通 8.迅速,准确地执行“有效”医嘱 9.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操作 10.及时准确详细地记护理记录
BLS实施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
(2)方法: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 叠其上,指指交叉,双臂伸直并与患者胸呈垂直 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压, 力量均匀,有节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时 胸骨下移,成人为4—5cm
时间就是生命——早起动
• 早评估病情、早呼救、早到达 •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5分钟”
不要忘记你所急救的是患 者而不是监护仪,当心电监 护仪有变化時,应检查患者 的颈动脉搏动,而且同時评 估患者的呼吸。
医生与护士的共识与思路
• 大家熟练操作流程 • 思路一致 做法一致 • 医生为核心指导 • 护士为主动工作者
抢救理念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忙乱?有序?有效?
抢救理念
评估:危及病人生命是什么?—就先做 什么 什么事不马上做,病人立即会死亡—就 先做
抢救路径:动力→气道→通路
如何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 浅昏迷 • 深昏迷
还应观察意识障碍伴随症状与生命体征、营养、大小 便、水电解质、活动和睡眠、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病情观察的内容
• 瞳孔 1、瞳孔的大小与对称性 :正常瞳孔呈圆形,两侧等大 等圆,位置居中,边缘整齐,直径为2-5mm。 <2mm—瞳孔缩小 <1mm—针尖样瞳孔 >5mm—瞳孔散大 2、形状 3、对光反应
• 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 •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 • 呼吸停止 • 瞳孔散大 • 皮肤苍白或发绀 • 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 • 伤口不出血
一、动力
•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泵胸外按压 •除颤
BLS实施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 (1)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用拇、食指沿肋弓
缘推向胸骨下切迹向上两横指上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