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各省历史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2024年江西高考历史真题(原卷版)(合并)

精品解析:2024年江西高考历史真题(原卷版)(合并)

2024年江西省高考历史真题一、选择题。

1.下图为不同时期新石器文化形势图。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中原地区已经处于各种文化分化的复杂阶段B.不同文化圈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相互隔绝现象C.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并行到中原中心的趋势D.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出现愈来愈分层的状况2.贾谊曾说“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

在出土汉简中,也有记录吏员考核的文书,上面记载有“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的文字。

这可以看出西汉吏员任用注重()A.伦理道德B.文字技巧C.法律知识D.专业技能3.后凉、北凉时期,自西域传入的龟兹乐与“胡、戎”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西凉乐,当时号称秦汉伎。

北魏平定河西之后,认为秦汉伎的乐器“并出自西域”“悉与书史不同”,又将秦汉伎改称为西凉乐。

这反映了北魏的()A.地域认同B.民族政策C.艺术审美D.华夏观念4.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或当朝宣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

黄轻白重,遂为故事。

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麻已皆在翰林院。

这折射出()A.行政效率提高B.中央集权加强C.决策事权转移D.科举影响扩大5.明代前期,百姓需要亲身应役,“甚至父子当差,则一日不让,兄弟应役,则移时不甘”。

18世纪以后,江南与东南沿海“贩夫牧紧,优游于光天化日之下,无征输之苦”;边远地区“赤贫无田、持手而食之夫,悉得免于追呼”。

能够解释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白银货币的大量使用B.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C.户籍政策的不断调整D.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6.1855年,在华外商共1038人,比1837年增加了3倍,分属于219家洋行。

西方商人还在开放口岸投资办厂,由此产生了依附于外国商人的特殊阶层一一买办。

据此推知,买办阶层是()A.自然经济解体的结果B.西方经济发展的产物C.西方殖民渗透的工具D.商品交易安全的保障7.1914年3月,北京政府工商部颁布《矿业条例》,明确规定矿产国有,但鼓励中外业者投资开矿,矿业权之获得不以地主自然取得而以申请为先,同时大幅减低矿产税,取消原有的将部分赢利上交给政府的规定。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含答案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含答案

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毛家坪遗址是自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晚期的秦文化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的苜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

有学者依据《史记》中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认为上述苜蓿属植物与秦人养马有关。

该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明()A. 西周晚期出现原始农耕和畜牧B. 探究历史要重视史料间的联系C. 秦人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2.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世家大族依然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南朝会稽贺氏、北朝范阳卢氏为代表的经学世家。

这一时期经学世家的形成()A. 源于北方士族南迁B. 影响南北方政权频繁更替C. 有利于儒学的复兴D. 导致“三教合归儒”的局面3. 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

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A. 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B. 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C. 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D. 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4. 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

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

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A. 乡约与法律合流B. 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C. 保甲制形同虚设D. 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5. 如图为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图。

据此可知()A. 城市中心区域不断扩大B. 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C. 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D. 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6. 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

1860年以后,内地商人纷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增。

人教版高中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人教版高中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提示: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太笑。

”这段材料表明( )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2.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3.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4.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5.《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6.“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遁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B.“生民在勤,所宝惟谷”C.“工农商虞本为一体,皆富民之政”D.“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7.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8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

一、古代史
1. 请简述夏朝的国君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答案:夏朝的国君制度为制,君权高度集中。

社会经济状况以农耕经济为主,出现了铸造青铜器和发展城市。

2. 从教育、礼制和思想等方面分析西周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西周时期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教育和礼制,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推崇孝爱、忠诚和廉洁的道德规范。

二、近代史
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启示。

答案: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侵犯,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陷入危机。

它使中国深刻认识到必须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2. 说明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在中国开启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对中国近代政
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史
1. 请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战争局势。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纳粹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争夺欧
洲领土和资源。

战争期间形成了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为核心的轴
心国和以盟军为核心的反法西斯联盟两大阵营。

2. 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答案:冷战使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导致全
球政治格局紧张对峙。

双方进行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斗争,给世界
带来了长期的不稳定局势。

以上为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的部分内容。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历史真题(含答案)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历史真题(含答案)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地域:黄河流域。
观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论述: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国先民很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代代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成长轨迹。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磨制石器工具,开创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农业工具,生活逐渐稳定,由此进入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孕育了中国的自然观、时间观、宇宙观乃至伦理观。农耕的发展促进了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产生精美的陶器代表:彩陶和黑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奠定了中华文明精于工艺、善于创造的基因。生产的发展催生文字的出现,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表达了先民的需求和意愿,之后文字逐渐摆脱图形的束缚,接近我们熟悉的样貌。由于农耕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化随之出现。新石器晚期大汶口文化、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传说中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尧禅让于贤能的舜的做法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源泉。

2024黑吉辽三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

2024黑吉辽三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历史本试卷共7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D.彩陶残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

根据材料可知,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此遗址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属于同一文化类型,根据所学可知,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前,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物,可推断该遗址可能出土了彩陶残片,D项正确;骨制凿刀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不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排除A项;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明确的燧石取火遗迹,排除B项;碳化稻粒是南方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排除C项。

故选D项。

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内容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2024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

2024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

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是唐朝时期设立的,用于管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A. 鸿胪寺
B. 都护府(正确答案)
C. 中书省
D. 行中书省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来增强国力?
A. 林则徐
B. 魏源(正确答案)
C. 严复
D. 康有为
北宋时期,哪位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创作了《赤壁赋》,并以其书法和绘画成就闻名于世?
A. 苏轼(正确答案)
B. 黄庭坚
C. 米芾
D. 蔡襄
明朝中后期,哪一位将领成功抵御了倭寇的侵扰,保卫了沿海地区的安全?
A. 郑和
B. 戚继光(正确答案)
C. 俞大猷
D. 郑成功
下列哪一项是清朝雍正帝推行的重要改革,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财政管理?
A. 摊丁入亩(正确答案)
B. 一条鞭法
C. 里甲制度
D. 两税法
下列哪次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军队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3年(正确答案)。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部分(通史版有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部分(通史版有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部分(按通史顺序整理解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2021广东)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

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河南平顶山、陕西长安都在北方,说明当时南北文化相互交流,故选D;这是周边文化向中原传播,A项说反了,故排除A;题干与周礼无关,故排除B;题干为涉及宗法制,排除C。

2.(2021湖南)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1所示:表1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读表1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人们对天的态度从颂天到“不理天”,反映了人的作用不断提高、人的地位不断提高,这是人文意识逐渐增强的表现,故选C。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不断衰落,A项表述错误,排除A;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

人们认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这便是“天”;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为天道观。

先秦时代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

不能因为西周至春秋人们对天的态度变化而认为“天道观持续衰落”,如西汉还有所发展,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等,故排除C;材料未涉及人性,排除D。

3.(2021浙江)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各地的诸侯拥有世袭的特权,诸侯王位子孙相承,故选B;A项表述错误,因为在奴隶社会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王在封地内尚有极大的独立性,随着实力的壮大会威胁王权;故排除A;C 项说法绝对,因为分封的是“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故排除;维持了四百余年的统治说法错误。

专题03唐宋元变革(学生卷)-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3唐宋元变革(学生卷)-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3 唐宋元变革1.(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

由此可知,该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B.城市能源问题突出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D.市镇经济开始兴起2.(2024·重庆·高考真题)唐朝为边疆防御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密切的关系。

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

这说明节度使()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B.由蕃将充任是严重失误C.没有边地军队调兵权D.打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3.(2024·湖北·高考真题)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

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

这说明此时()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4.(2024·浙江1月·高考真题)贞元十年(794年),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陆贽向唐德宗上万字长文《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直指当时赋税改革之弊。

他批评的是()A.租庸调制B.两税法C.均田制D.地丁银5.(2024·广东·高考真题)两税法依据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

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庾威在所属五县,“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出税,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

由此可见,两税法()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6.(2024·辽宁·高考真题)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中国近现代史(选择)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中国近现代史(选择)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中国近现代史(选择)一、单选题1.(2024全国高考真题)下表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

这可用于说明新军()C.引发了军阀混战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2.(2024全国高考真题)19世纪50年代之前,江苏镇江府土地多集中于地主手中。

而到了六七十年代,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十之八九的土地为耕者所有,1888年后基本集中在小农户手上。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西方列强入侵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太平天国运动D.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3.(2024全国高考真题)下图表(表)为1943年陕甘宁边区佳县城关区各阶层公粮负担情况。

A.社会阶级间的差距的扩大B.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C.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扩大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4.(2023全国高考真题)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5.(2023全国高考真题)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

这一决定的实施()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6.(2023全国高考真题)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

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

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7.(2023全国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

精品解析:2024年安徽高考历史真题(原卷版)(合并)

精品解析:2024年安徽高考历史真题(原卷版)(合并)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

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观念已经名存实亡B.青铜铸造进入鼎盛时期C.青铜器的礼乐功能弱化D.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2.《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

《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

”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3.唐朝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植物近二百种,包括唐代传入的龙胆香、安息香、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等。

其子段公路《北户录》则主要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其中写道:茉莉花“本出外国,大同二年(536),始来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缕贯花卖之”。

这反映了()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4.1311年,朝廷遣官至江浙议海运事。

尝令海船自扬子江逆流而上,至江东宁国、池、饶、建康等处运粮,然航道险阻,“粮船俱坏,岁岁有之。

又湖广、江西之粮运至真州(今江苏仪征、六合一带)泊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宜”。

于是将嘉兴、松江秋粮,及江淮、江浙财赋都总管府岁征之粮一并海运。

这说明,元代()A.江南粮食商品化程度高B.税粮北运促进海运发展C.长江流域经济趋于平衡D.财赋重心沿江逐渐西移5.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役银分摊前役银分摊后年份地区赋役总额(两)丁银(两)田赋(两)丁银(两)田赋(两)1572福建漳平993267473185218977431582浙江开化224561264898083457189991585广东顺德3458016628179525304292761621南直隶歙县486092366924940765740952据表1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A.增加了人丁税额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C.制约了商业发展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6.1899年,《万国公报》称:广学会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时事新论》《列国变通兴盛记》等,“初印时,人鲜顾问,往往随处分赠,继而渐有乐购者,近三年来,几于四海风行”。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 必修二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一、选择题1. 〔2021年海南高考15题〕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 几被洋人占尽, 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 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 而作自强之气。

〞这说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 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 开展官督商办企业D. 开展资本主义经济2.〔2021年高考广东文综15题〕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 李鸿章不过伯爵, 其余百战功臣, 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 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A. 资本主义的萌芽B. 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 爵位制度的创设D.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3.〔2021年高考四川文综16题〕1898年8月, 清廷公布上谕: “现当海禁洞开, 强邻环伺, 欲图商务流通, 隐杜觊觎, 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 收回通商口岸B. 开展民族经济C. 维护国家主权D. 挽救国家危亡4.〔2021年高考山东文综11题〕表2为中国工业开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 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 3 ?100 153A.2B.31C.73D.1935. 〔2021年海南高考19题〕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 “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 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

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 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 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A. 纸币无法用于购置粮食B. 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 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 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1. B2. B3. A4. D5. D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 〔2021年江苏高考7题〕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答案)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答案)

2024浙江高考真题历史(6月)姓名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古人云:“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文中的“家天下”反映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内外服制D.郡县制2.研究发现,内有帐篷形象(遗物或壁画)的墓葬,东汉时分布于当时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辽宁、山西及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集中在北方及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也有少数发现,隋唐时期主要分布在关中及中地区。

据此可知()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逐步交融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北方的主要民居类型发生变化D.边疆和内地一体化3.据下图可知,汉唐时期()A.纳入巡视对象的官员群体不断扩大B.监察机构的职责限于巡视地方官吏C.地方行政权力是现不断强化的趋势D.决策、执行、监察的权力系统已确立4.明嘉靖中,陕西蒲城要求在乡儿童于望日在社庙集合,参加圣谕宣讲,“庶一社之长幼卑尊皆惕然以省,翕然以悟,而无悖德悖礼者也”。

雍正十年(1732)以后,清朝在湖南永绥、粤东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开设义学,宣讲《圣谕广训》,使苗、黎儿童渐知礼义,然后课以经书。

这可以反映出明清时期()A.儒学开始渗透基层B.儿童的教化受到重视C.边疆局势日趋稳固D.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5.1875年,《申报》评论某经济实体时写道:“夫贸易可以设立公司者,其需本总在数百万与数十万也,故无论至富之家可以与分,即中下之产亦可以与分。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史学研究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史学研究

专题15 史学探讨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广东·高考真题)考古材料是探讨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运用铁器,B项正确;A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确定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解除A项;C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解除C项;D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运用铁制兵器,解除D项。

故选B项。

2.(2024·浙江·高考真题)1943年,身处北平的历史学家陈垣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至于史学,此间风气亦变。

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趋重好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

……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

1945年,他完成重要著作《通鉴胡注表微》,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这说明A.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B.史学探讨者必需紧跟时势改变,不断调整探讨方向C.历史探讨应以精密考证为基础,重在价值评判D.史学探讨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实,经世致用【答案】D【详解】材料“……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体现的是历史学家陈垣史学探讨的价值在于正人心,求真求实,经世致用,D项正确;史学著作并非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解除A项;史学探讨者必需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并非是不断调整方向,解除B项;材料与价值评判的说法无关,解除C项。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代史(最完整版)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代史(最完整版)

20XX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半殖半封社会开始(2012大纲卷)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12浙江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20XX年上海)19.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A.国库白银储备B.领水外轮吨位C.铁路里程数D.茶叶出口额(2012全国课标卷)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

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

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

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

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江河所终极。

死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

(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

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罚办吸食者。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原卷版)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原卷版)
明朝后期
A.《宋史》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D.《宋史纪事本末》
5.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起一些原来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汽车、重型机器、新式车床等。此后机械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东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重大装备研制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械工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国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白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06-12年各省区历史高考真题专题汇编(母题)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06-12年各省区历史高考真题专题汇编(母题)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备战2013高考历史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12高考】(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各省历史试题汇编)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2011年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考点】古代中国农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图片识读能力。

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

故选B项。

【答案】B2.(2011年福建文综,14)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图4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结合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的史实和题干信息“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以及图片信息可以判断①③④正确。

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春秋时期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期思雩娄灌区(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排除②,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C3.(2011年四川卷,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A BC D【考点】古代中国农业(水利工程)【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识图能力。

经分析A项涉及到今天的广西地区。

相关史实则为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修建的灵渠。

故选择A 项。

【答案】A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2011年浙江文综,14)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识图能力,体现史地学科知识的渗透。

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结合地图即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2011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考点】古代手工业——冶金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排除A项。

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制造出青铜,排除B项。

青铜比纯铜的硬度高,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3.(2011年重庆卷,16)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A.使用新式“纱绸机”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

A、B、C、D分别是明代、隋唐、三国、西汉和唐朝。

所以本题选项是A。

【答案】A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2011年北京卷,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

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

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古代商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分析能力。

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属于燕国统治。

从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北方的燕国与韩、赵、魏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说明北方游牧地区有与燕国贸易往来。

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多的商业中心。

【答案】A2.(2011年天津卷,26)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答案】A3.(2011年海南卷,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解析】古代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宋代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

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故排除A项;B项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故排除B项;D 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故排除D项;D项中的市没有时间限制,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4.(2011年天津卷,25)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①大都——北京②汴梁——开封③临安——苏州④益州——成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

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③。

【答案】B5.(2011年浙江文综,16)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考点】古代中国商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概念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因此C、D表述正确,B表述错误,故选择B项。

【答案】B6.(2011年上海历史,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选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故选C项。

【答案】C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1.(2011年福建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政府虽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实际上在官吏和世俗眼中商人因为富有而高贵,农民因贫穷和低贱,法律和现实中存在着强烈的反差。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2.(2011年四川卷,14)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

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A.相地而衰征B.租庸调制C.方田均税法D.一条鞭法【考点】古代土地政策(赋役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明朝中期,据此排除A(春秋时期)、B(唐朝)、C(北宋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朝张居正改革实行赋役征银、纳银代役的一条鞭法。

故本题D项。

【答案】D3. (2011年全国I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考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租佃方式的演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

材料“政府勒令田主(土地的主人)交纳赋税,一些田主被迫借高利贷”说明“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D项。

【答案】D4.(2011年海南卷,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

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这表明汉初()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考点】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汉高祖重农抑商,经济未见成效。

“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皆背本趋末”,经济却出现恢复,出现盛世,这说明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单元综合1.(2011年浙江文综,15)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考点】古代手工业与城市发展、史学方法【解析】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

A项说法片面,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

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