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的形态、成因和影响(示范课)

合集下载

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

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

1.该版面景观是 C
A、九寨沟 B、鼎湖山保护区 C、桂林山水 D、长白山天池
2.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B
A、冰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3.该景观位于_广_西_壮_族_自_治_区___ (省/区),这里广泛分布着_石_灰__ 岩,且岩石的__可_溶_性__、_透_水_性_
(4)影响工程建设
我国西南部地区有大型 水库吗?
(4)影响工程建设
沪昆高速铁路
2009年2月开建,2016 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 营。沪昆高铁经过西南 片区时地形、地质条件 非常复杂:喀斯特地貌, 地形崎岖;经过雪峰山 脉,增大了施工难度; 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 灾害。
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贵州) 大桥创下了贵州高铁桥梁建设的两项纪录: 世界钢筋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度桥梁;中国高铁铁路桥最大跨度桥梁。
5.该类地貌发于典型的山区( C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__都很好;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是 我国的_亚_热_带_湿_润_区;生物生长旺盛, 导致土壤和流水中的_有_机_酸_含量高, 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4.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C )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相互 作用
石芽(地表)
溶沟 (地表)
溶沟 (地表)
石林 (地表)
石林 (地表)
峰林 (地表)
云贵高原上的峰林、孤峰(地表)
溶蚀洼地 (地表)
漏斗 (地表)
天坑 (地表)
重庆奉节天坑(地表)

4_1_1 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4_1_1 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3.溶洞的利用

4.丰富的地下水源:仅

广西的地下河就相当于两

条黄河的长度
子 洞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不利影响:
1.地形崎岖,地质脆弱, 交通不便,增加建设成 本 2.多裂隙,地表水缺乏 3.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不利影响:
1.地形崎岖,地质脆弱, 交通不便,增加建设成 本 2.多裂隙,地表水缺乏 3.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广贵 西州 桂兴 林义 喀喀 斯斯 特特 峰峰 丛林
峰丛:基部相连并成簇分布的圆锥状或尖锥状石灰岩山峰。 峰林:基部不相连,成群簇立的石灰岩山峰,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喀斯特地貌类型
•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 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2.分析大窝凼在该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可直接利用坑穴的地貌形态,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3.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喀斯特地貌区,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
便于排水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有利影响:
1.丰富的旅游资源
2.重要工程选址 3.溶洞的利用 4.丰富的地下水源
• 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呈层状分布
喀斯特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1.物质在不断减少 2.地表起伏:小→大→小
图4.2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
1. 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喀斯特)地貌特征:峰丛、洼地发育,地表起伏较大;大窝凼恰好 处于洼地中。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丰富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湘教版必修一地理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课件(36张PPT)

湘教版必修一地理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课件(36张PPT)

练习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 景观图,完成第1~2题。
C 1.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 )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波浪沉积
练习
蛇形丘是一种冰碛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方向大
U形谷和V形谷
U形谷谷底一般较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冰川沿由 地面滑动侵蚀形成的沟谷,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不断加深、 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V形谷两壁 较陡峭,谷底狭窄。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河水在 垂直方向上的侵蚀作用大,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 宽速度,从而在横断面上呈V形谷。
海岸地貌的塑造因素
2、潮汐作用:潮差的大小直接影 响着海浪和近岸流作用的范围。在 由细颗粒组成的泥质海岸带,潮流 是泥沙运移的主要营力。当潮流的 实际含沙量低于其挟沙能力时,可 对海底继续侵蚀;当实际含沙量超 过挟沙能力时,部分泥沙便发生堆 积。
海岸地貌的塑造因素
3、生物作用: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因珊瑚和珊瑚礁的大量发育,构成珊瑚 礁海岸;在红树林和盐沼植物广泛分布 的海湾、河口的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 海岸。后者是平静、隐蔽的海岸环境, 细颗粒物质易于堆积。在有些海岸上, 生物的繁殖和新陈代谢,对海岸岩石有 一定的分解和破坏作用。
岩石具有透水性
因为不透水的岩石,只能在岩石表面产生溶解和沉淀,不能深入到岩石内部。这样也就 产生不了丰富的地下喀斯特地形。
水具有溶解力
这取决于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数量多少、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水的温度高低。温度高 反应快,溶解石灰岩的数量就多。

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课件高中地理

2.3.1喀斯特地貌教学课件高中地理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 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 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下部常 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 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 成池;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 天坑。
重庆武隆天坑
重庆奉节天坑
喀斯特溶蚀地貌
2.喀斯特溶蚀地貌
溶 洞
地下暗河
溶洞 富含CO2的水在地下沿裂 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 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 洞。
1.读图可知,甲是石钟乳,乙是石笋,石钟乳是自上而下的生长,石 笋是自下而上的生长,石钟乳生长在洞顶,而石笋生长在洞底,D正 确,B错误;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石柱,A、C错误。故选D。
我国西南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在温暖、湿润地区,碳酸盐岩很容易在雨 水作用下,发生溶解,经过迁移,在洞穴中因水动力条件的改变,过饱和的碳酸盐发生沉 淀,形成石笋。读图,据此完成1~3小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农业为主,经济发展落后与地域文化多样关系不大,③错误;地形 崎岖加之交通不便,导致聚落互相之间自古以来交流不频繁,少数民 族聚居地区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①②④正确。综上所述, B正确。故选B。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地下水中因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而被称为“喀斯特水”,
(2)说出钙华景观主要分布地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
(2)根据材料信息“我国钙华景观多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 贵州等地。”可知,我国钙化景观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该地位 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岩层破碎,降水较多, 多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地下水中因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而被称为“喀斯特水”,
课堂小结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坡立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坝子1
云南罗平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乐业“天坑”仰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重庆小寨“天坑”1
深666m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4、水的流动性
◆经常流动的水体,能大大提高水的溶蚀力。 ◆流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 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 ◆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 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 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 ◆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水流量大、水循环快, 加上气温高及生物作用强,岩溶发育最快。如 亚热带广西碳酸盐岩溶蚀量为0.12~0.3mm/a, 是暖温带的河北(溶蚀量为 0.02~0.03mm/a) 的5~9倍。
◇19世纪末,南斯拉夫的司威治(J.Cvijic) 研究了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Karst)石灰 岩高原,并于1893年正式用“Karst”来概括 喀斯特高原的地貌景观。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 年2月,桂林),建议在我国使用“岩溶”一 词,并把它作为Karst的汉语同义语。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PPT课件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PPT课件
• 位于丰水期潜水面与枯水期潜水面之间, 受季节性水位影响明显。雨季潜水面上升, 该带水运动方向为水平,平时少水,潜水 面下降,水流沿着重力方向运动,如此反 复变化,有利于垂直、水平和倾斜的地下 溶洞发育。
可编辑课件PPT
26
(三)水平流动带
• 位于枯水期潜水面以下,直到谷底补给 河流喀斯特水的深处为止。该带地下水常 年存在,水流总是排入河谷,流动的方向 接近水平,且有自由水面。但在谷底深处, 地下会有承压性,故水流向上。这里有活 跃的水质交替和混合,故溶解力较强,可 呈大规模的水平溶洞。
期形成的
边石堤
可编辑课件PPT
87
卷曲石
可编辑课件PPT
88
石水果
可编辑课件PPT
89
纯 净 的 钙 质
可编辑课件PPT
90
石缸
可编辑课件PPT
91
可编辑课件PPT
92
⑴石钟乳(垂直于洞顶的倒锥状CaCO3堆积体)
因洞顶渗入的地下水 CO2 含 量 较 高 , 对 石 灰 岩 有 较强的溶蚀力。溶解成饱和 态 的 CaCO3 在 水 滴 表 面 结 晶 为极薄的钙膜,水滴落下时, 钙膜破裂,残留下来的 CaCO3 便 与 顶 板 连 结 成 为 钙 环。由于下渗水滴不断供应 CaCO3 ,钙环不断下伸,形 成细长中空的石钟乳。
可编辑课件PPT
93
⑵石笋(由洞底往上增高的CaCO3堆积体)
与石钟乳方向相 反、位置相对。
当水滴从石钟乳 上跌落至洞底时,变 成许多小水珠或流动 的水膜,使原已含过 量CO2的水滴有了更大 的表面积,CO2逸散, 产生CaCO3堆积。
可编辑课件PPT
94
广西桂林石钟乳断面
贵州桐梓石笋横断面与纵断面

喀斯特地貌小专题ppt课件

喀斯特地貌小专题ppt课件
6
2.发展方向: ①发展旅游产业; 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 工; ③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等。
7
3.开发利用中应注意问题
①发展生产时应注意保护水源,合理利用地 下水; ②开发旅游资源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 染水源和破坏溶洞及植被; ③兴修水利工程时要注意防止渗漏; ④开采矿产和修筑道路时要注意认真勘探, 防止坍塌。
15
17.写出图中地区地貌类型名称, 并描述地貌特征,简述形成原 因以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图为喀斯特地貌,该地形区中部为山间小盆地, 盆地底部平坦,海拔194米左右,四周分布着许多 大小不等的山丘(峰林),高度一般在207米左右, 山丘呈圆锥形,四周陡峭,山丘间有些小而深的 山间洼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首先是灰岩广泛 分布,其次是高温多雨的气候,便于溶解侵蚀;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 16
8
读地貌景观示意图。 1.形成图示地貌景观 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2.该地貌分布的我国高原地区 A.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 C.降水较丰富,地表水较丰富 D.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9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
3、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 层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砾石层 D.页岩
3
三、自然地理特征 地貌: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有地表地貌(石芽、
石沟、石林、峰林、溶斗)和地下地貌(落水洞、 地下河、溶洞等)。
喀斯特地貌与本地区的整体升降及其速度息息 相关,水热条件差异影响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4
地形:崎岖,起伏大,多山间盆地。 水文: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断 层裂隙发育,导致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同 时加速水污染和扩散,影响高耗水农作物和植被 移栽。 植被和土壤:土层薄,土质酸瘦,植被稀疏,极 易流失。

完整版)喀斯特地貌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喀斯特地貌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喀斯特地貌公开课教案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石和充足的水源。

可溶性岩石主要有碳酸盐岩、石膏、盐岩等,其中碳酸盐岩是最常见的。

水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其中地下水是喀斯特作用的主要水源。

此外,气候、地形、构造等因素也会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发生和发展。

四、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特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喀斯特作用的作用。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表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溶蚀地形,如石芽、溶沟、溶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等。

此外,还有干谷和育谷、峰丛、峰林和弧峰等地貌特征。

这些地貌特征都是由于岩溶作用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的作用所形成的。

五、溶洞和地下河的成因与特点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喀斯特作用的典型表现。

溶洞的形成是由于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中的溶蚀作用所形成的。

溶洞的特点是空间广阔、洞壁光滑、洞顶洞底平整、洞内有流水等。

地下河是由于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中形成的河流,是喀斯特地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河的特点是水流湍急、水位深浅不一、洞壁洞顶呈现出各种形态等。

课题: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喀斯特的研究历史及地区分布;2.理解喀斯特作用概念、基本条件、影响因素;3.掌握石芽、溶沟、溶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与育谷、峰丛、峰林和弧峰的成因及特点;4.掌握溶洞和地下河的成因与特点。

教学重点:喀斯特地形。

教学难点:喀斯特地形的演化过程。

教学准备:制作幻灯片一、喀斯特简介喀斯特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和物理作用所形成的水文和地貌现象。

一)喀斯特研究的起源明代地理学家XXX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研究学者,他考察了广西、贵州和云南一带的石灰岩地形,探寻了许多地下溶洞。

南斯拉夫学者XXX在19世纪末研究了伊斯特里亚碳酸盐岩高原溶蚀而成的奇特地貌,并把这种地貌叫做喀斯特。

从此,“喀斯特”一词逐渐变成了世界各国所通用的专有名词术语。

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又称为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态、形成和影响

喀斯特地貌形态、形成和影响
大气圈
CO2、气温、 降水
——身正心定 闳中博学——
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5.据图判断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石灰岩形成(海洋环境)—地壳抬升—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 ——身正心定 闳中博学——
二、喀斯特地貌的形态
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身正心定 闳中博学——
二、喀斯特地貌的形态
三山迎客
7.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C
——身正心定 闳中博学——
三、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多喀斯特地貌 地形崎岖
土层薄 土壤贫瘠
云贵高原
地表水缺乏 地下暗河发育
植被 稀少
——身正心定 闳中博学——
三、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小组合作
1.地1.形贵崎广岖高,铁多从喀贵斯阳特到地广貌州;近生85态6千脆米弱,;桥多隧地比质8灾3%害;其 2中.地贵形州崎段岖桥,隧耕比地92面.1积%,小贵;州地段表造水价缺高乏达;一土千壤米贫一瘠亿;,多 地分质析灾桥害隧,比不高利、于造农价业高水的利原工因程。建设。 3.有2.利喀:斯旅特游地资貌源在丰贵富州。分布广泛,分析该地貌对贵州农 业不发利展:的交不通利不影便响;。环境承载力低。 4.3原.喀因斯:特地地形貌崎形岖态,千多姿喀百斯态特,地分貌析;其土对壤旅贫游瘠业;的植影被响稀。 疏4;.石降漠水化集是中在;喀人斯类特不地合貌理基活础动上(形过成度的开一垦种、荒过漠度化樵的采、 不现合象理,的分工析程石建漠设化)的。原危因害和:危土害壤。退化,耕地减少,植 被减少,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发
B.乙—物理风化 - 风力侵蚀 - 砂岩
C.甲—化学风化 - 流水侵蚀 - 石灰岩

地貌学课件: 喀斯特地貌

地貌学课件: 喀斯特地貌
這類二氧化碳主要是岩體內的一些礦 物氧化水解出無機酸,並與碳酸鹽類岩石 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進而發生岩溶作用。
(四)水的流動性及流量 經常流動的水體,能較大地提高水的溶蝕力,其
原因是: 第一,流動的水處於開放系統,從降水(補
給)—地表水及地下水(流動)—排泄過程中,水經 常與空氣保持接觸,能不斷地補充因溶蝕岩石所消耗 的CO2,使水體不易達到飽和。
碳酸鹽類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是石灰岩 (CaCO3)和白雲岩(CaMg(CO3)2),但二者之 間有許多過渡類型的岩石。
岩類 石灰岩類
白雲岩類
碳酸鹽類岩石分類表
方解石% 100-90 90-75 75-50 50-25 25-10 10-0
白雲石% 0-10 10-25 25-50 50-75 75-90 90-100
各種溶蝕因素導致的溶蝕強度
溶蝕因素
大氣CO2 有機CO2 無機CO2 有機酸
無機酸
溶蝕強度(%)
4.47 49.26 4.02 37.11 5.14
下麵重點分析水中CO2來源,及其影 響因素。
水中CO2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大氣 CO2 、有機CO2 和無機的CO2。這三者提供 的溶蝕力占全球溶蝕力強度的58%。
喀斯特地貌
一、內容提要
可溶性岩石在地球上的分佈非常廣泛,約5100萬平方公里, 占地球總面積的10%,由此發育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從熱帶到寒 帶,從濕潤地區到乾旱地區,從海濱低地到高山都有分佈。從 形成機理上分析,喀斯特地貌形成是以化學作用為主的地貌過 程,喀斯特作用不僅能在地表形成喀斯特地貌,而且在地下還 形成神奇的地下喀斯特洞穴世界,因而喀斯特地貌具有地上和 地下雙層結構,這是其他地貌類型不具有的特性。喀斯特地區 蘊藏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奇特的地貌景觀又是很好的旅遊 資源。但喀斯特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和水文工程地質問題非常 嚴重,喀斯特石漠化、缺水少土、植被生長困難、地面塌陷等 問題,給生產和生活帶來了許多弊端,甚至是嚴重的災害。因 此,對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章將剖析喀 斯特作用的性質和基本條件,介紹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類型、 喀斯斯特發育和分佈規律。

喀斯特地貌(共57张PPT)

喀斯特地貌(共57张PPT)

石幔是指含碳酸钙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时,因CO2迅速逸散而产生片状和层 状的碳酸钙堆积,其表面具有弯曲的流纹,高度可达数十米,十分壮观。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 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至数百米,深十几米至数十米。
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4.比较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 扼要说明桉树在两地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 要原因。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降水丰沛;又处于山脉的迎风坡 前,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优越,桉树生长正好维持了 那里的水分平衡。云贵高原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 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地下水存储条件不理想,桉 树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生态失衡。
2、我国范围内:主要分布在西部、西 南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 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就省份来 看,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和云南。
2 PART 美丽地带的贫困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旅游资源丰富; ②不利影响: A.交通: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地质条件 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 B.农业:平地少,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 C.生态: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植被减少,水资源 短缺,旱涝灾害频发。
钙华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 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
钙华堤坝形成是溶解大量CaCO3的高山冰雪溶水和含大量CaCO3地下渗透的岩溶水在地下径流一段 距离后,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随着水温增高和水流速度增大以及大量藻类植物的作用,形成了大量 钙华沉积。钙华中含许多杂质和多种不同元素,并且有水生植物的影响,使得钙华呈现出多种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义万峰林
(4)生态环境
贵州省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 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全省石漠化面积达到 3.3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78%。
石漠化 危害
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可耕地面
积减少。
植物数量下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旱涝灾害发生和小气候环境恶
化的几率增加
导致贫困发生的几率增
黔东南榕江县大利侗寨秘密
插入视 频黎平 秘密
喀斯特地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喀斯特 地貌区
(1)交通
贵广铁路从贵阳到广州近856公里仅用时4个小时。贵广 高铁贵广高铁桥隧比83%;其中贵州段桥隧比92.1%,贵 州段造价高达一公里一亿
(2)农业
(3)旅游业
全球最大的一片喀斯特—华南喀斯特区的核心部位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 牧渔多种经营。
(4)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 产业结构。
贵州平塘县一片名为“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
正在建造世界口径最大(500米)、接受面积相当于30 个足球场大的天坑,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FAST,将于9月完工。
例一:旅游地理 黔东南榕江县大利侗寨是一个顺山沟溯溪而建的古村 落。村落及四周古木葱葱,溪流淙淙,水质优良,当 地“老人护村、古木佑寨”的传统观念和“上游饮水、 下游洗衣”的用水方式体现出侗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智慧,近年来,游客人数不断增加。
分析该区水质优良的原因。
本课要求:
成因
喀斯特地貌
形态
影响
喀斯特地貌的形态
石牙
漏斗
峰林
奉节天坑
武隆汽坑洞——竖井
奉节地缝
金佛山——喀斯特桌山
贵州水城天生桥
石牙 峰林 漏斗 天坑 天生桥
地缝
石笋
石钟乳
地表
喀斯特 地貌
地下
溶洞
地下河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例二: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 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加,人和自然的矛盾加剧
旅游资 源丰富
有利
交通: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地下 多溶洞和地下河; 地质条件复杂 (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 农业:平地少,地表水缺乏,土壤 瘠薄。 生态: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耕 地减少,植被减少,旱涝灾害等发 生频率增加.
不利
喀斯特地貌
3、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交通建设,建设与旅游业相关的配套 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促进旅游业发展。
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石灰岩形成
地壳抬升
化学风化和流 水机械作用
瀑布高77.8米,宽101米
插入视 频黄果 树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例六:该类地貌发于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喀斯特 地貌区
例三: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
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水圈
CO2+H2O+CaCO3
Ca(HCO3)2
大气圈
岩石圈
例四:某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
图,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
易被溶蚀? 0
400C0O2体8积00分0 数1(20X01001-66)000
m
( )
土 壤 深
40
度 80
120
天然草坡 人工草地 柏树林 无植被耕地
co2生物
溶蚀力、流动性
气温、降水

性岩
大气圈
和 透

水圈

例五: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本课总结:
化学作用和
流水侵蚀
成因
形态 喀斯特地貌 影响
地表奇峰林立 ,地下溶洞密布
防治石漠化 ,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