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谈判: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的路径选择
劳动争议解决和集体谈判构建良好的劳工关系的重要途径
03
劳工关系现状及挑战
当前劳工关系现状
劳动关系复杂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劳动 关系日益复杂化,涉及多元化的 雇佣形式、灵活的用工方式以及
跨地域、跨行业的工作模式。
劳动争议增多
由于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涉及 工资、工时、解雇、歧视等多个方 面。
劳工权益保障不足
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劳工权益保 障存在不足,如欠薪、超时工作、 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强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提高调解仲裁效率和公正性,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法 律救济。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倡导企业社会责任
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 和权益保障,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用工环 境。
加强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管 理
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规范用工行为,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
协商结果
达成和解协议,双方签字 确认,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
调解解决
调解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 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调解程序
当事人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组织受理并开展调解工作,促成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结果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字确认,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 2
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一些重要领域 存在法律空白或模糊地带,给劳动争议解决带来 困难。
执法力度不足
部分地区和行业存在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 违法用工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处。
3
集体谈判机制不健全
集体谈判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但当前集 体谈判机制在覆盖范围、谈判层级、谈判内容等 方面存在不足。
劳资纠纷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劳资纠纷的防范与应对策略1. 制定规范的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企业在聘用员工时,应当尽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并制定规范的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假期安排以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以防止因为合同内容不明确而产生的纠纷。
同时,企业还应该制定规范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行为规范、安全生产规定、劳动纪律等,有效避免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矛盾和纠纷。
只有建立规范的合同和规章制度,才能在劳资纠纷发生时,有据可依,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2. 加强员工沟通和管理良好的员工沟通和管理是防范劳资纠纷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员工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保持员工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和联系。
积极倾听员工的建议和意见,解决员工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包括薪酬制度、考核制度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避免因为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劳资纠纷。
3.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是防范劳资纠纷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创造性的工作氛围,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并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员工关怀、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吸引员工对企业产生忠诚感和归属感。
4. 建立劳资纠纷处理机制即使采取了一切预防措施,劳资纠纷难免会出现。
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地处理各类纠纷。
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劳资纠纷处理小组,在纠纷处理时要遵循程序公正、全面调查、听取双方意见、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等原则,化解矛盾,避免纠纷扩大化。
5. 增强企业法律意识企业在预防和应对劳资纠纷时,应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对相关的劳动法规、员工权益保护法规和劳资纠纷处理程序等内容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实现企业运营的合法合规。
劳资纠纷之防范及应对策略
劳资纠纷之防范及应对策略一、预防劳资纠纷的策略1.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
制度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劳动者共同商讨,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2.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让劳动者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劳动关系中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减少因为不了解法律而发生的纠纷。
3.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预防劳资纠纷的重要手段。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劳动者的沟通和交流,让劳动者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在工作中给予劳动者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有效地缓解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不满情绪,减少纠纷的发生。
4.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保证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要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标准等,以免因为合同内容的不清晰或者不合理而引发纠纷。
二、应对劳资纠纷的策略1.建立专门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用人单位应当建立专门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明确规定了劳资纠纷的处理程序和途径,以及责任人员。
一旦发生了劳资纠纷,用人单位要及时进行调解和处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尊重法律,依法处理劳资纠纷在处理劳资纠纷时,用人单位要尊重法律,依法处理纠纷,确保处理的公正和合法。
同时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保障纠纷的处理不受偏袒和特殊利益的影响。
3.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在处理劳资纠纷时,用人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让员工在纠纷得到解决的过程中保持理性和平静,避免因为情绪的激动而造成更大的纠纷。
4.建立纠纷案例的借鉴和总结机制用人单位应当建立纠纷案例的借鉴和总结机制,对解决过的纠纷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集体谈判手册 集体谈判与劳资关系处理事项解析
集体谈判手册集体谈判与劳资关系处理事项解析集体谈判手册集体谈判与劳资关系处理事项解析一、引言在现代劳动关系中,集体谈判是劳资关系处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双方代表的谈判,可以达成劳资双方共同认可的协议,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集体谈判的相关要点进行解析,以助于提升谈判效果。
二、集体谈判的定义和原则1. 集体谈判的定义集体谈判是由劳动者代表团体与企业(雇主)团体之间就劳动关系及劳动条件等相关事项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的过程。
2. 集体谈判的原则(1)平等协商原则:劳资双方在谈判中应保持平等地位,不受任何不合理干涉。
(2)诚信原则:双方应诚实守信,共同遵守合同及协议内容。
(3)透明公开原则:谈判的过程应该透明公开,保障双方了解谈判内容。
(4)互利共赢原则:谈判的目标是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共赢。
三、集体谈判的程序1. 准备阶段(1)确定代表:企业和劳动者代表团体分别确定代表,代表应具备良好的谈判技巧和法律意识。
(2)信息收集:双方应收集与谈判相关的信息,包括企业经营情况、劳动者诉求等。
(3)谈判议程:确定谈判议程,明确谈判的目标和议题,并互相交换意见。
2. 谈判阶段(1)开场白:双方代表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2)辩论与讨论:双方代表就各自的诉求进行辩论和讨论,提出自己的理由和证据支持。
(3)权衡利弊:双方代表对各自方案进行权衡,寻求双方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4)达成协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起草正式的协议文件,并签署。
3. 后续阶段(1)执行协议:双方按照协议的内容执行,并及时解决协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2)评估和调整:双方应定期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如有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
(3)解决纠纷:如果在协议执行过程中出现纠纷,双方应按协议约定的纠纷处理程序进行解决。
四、集体谈判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 谈判中的权力失衡解决劳资双方在谈判中的权力失衡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劳动者代表团体的实力、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力度等方式。
劳动法律保护下的集体谈判与劳资关系协商
劳动法律保护下的集体谈判与劳资关系协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合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法律不断完善和强化,其中包括集体谈判和劳资关系协商两项重要机制。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劳动法律保护下的集体谈判与劳资关系协商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一、集体谈判:平等协商权的实现集体谈判指的是雇主与劳动者代表(通常由工会代表)之间关于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等相关事宜进行的协商。
在劳动法律的保护下,集体谈判具有合法性和规范性,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首先,集体谈判实现了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协商权。
通过集体谈判,劳动者可以以集体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减少了单个劳动者在权利维护上的不利。
同时,雇主方也需要面对集体团结的劳动者,从而更加重视和尊重劳动者的意见和要求。
其次,集体谈判强化了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在谈判过程中,工会代表可以有效地争取劳动者的合理待遇和福利,通过合理的讨价还价,实现劳资双方的权益平衡。
这有效地减少了劳动争议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福利水平。
最后,集体谈判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集体谈判不仅在企业层面起到了调节和协调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工与社会的整体关系。
劳工在经过集体谈判后,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尊重和回应,增强了对企业和社会的认同感,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二、劳资关系协商: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劳资关系协商是雇主和劳动者之间通过平等协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通过协商,双方可以达成共识和合作,促进劳资双方的持续稳定发展。
首先,劳资关系协商确保了劳动者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双方通过协商,确定合理的劳动条件、工资待遇等,以及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
这使得雇主和劳动者在权益保障方面达成一致,避免了不公平对待和合同违约等问题的发生。
其次,劳资关系协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在协商中,双方共同商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合理和规范化。
集体谈判与劳资关系制度
集体谈判与劳资关系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了加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规范集体谈判的程序和内容,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可连续发展。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从业人员,包含正式员工和临时员工。
二、基本原则2.1 公平公正原则:集体谈判应当以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为基础,维护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2.2 自己乐意原则:参加集体谈判的双方应自己乐意参加,并依照双方协商全都的原则进行谈判,不得强制参加或违反协商全都的结果。
2.3 充分协商原则:双方应充分打开协商,集体谈判结果应基于充分、平等的协商过程。
2.4 诚实守信原则:参加集体谈判的双方应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谈判,不得有意诳骗、隐瞒或扰乱集体谈判的正常进程。
三、集体谈判的程序3.1 谈判主体:企业设立谈判代表团队,由企业管理负责人担负首席代表,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工会代表等作为成员,职工代表由工会选举产生。
3.2 谈判议程:双方应提前确定谈判议程,并进行书面通知,包含但不限于工资协商、福利待遇、劳动时间、培训和晋升等议题。
3.3 谈判时间和地方:谈判时间和地方应提前协商确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参加人员。
3.4 谈判记录:企业应布置专人记录谈判的过程和结果,保存有效记录以备查阅和作为后续决策的依据。
3.5 谈判结果:谈判结果应以谈判协议或谈判记录的形式表达,并由双方代表签字确认。
谈判结果须经企业管理层和工会代表团队审批通过方可生效。
3.6 更改和解释:如需要更改或解释谈判协议的内容,双方应再次进行谈判,达成共识后方可进行更改或解释。
四、保护职工权益4.1 工资福利:企业应依据企业经济情形和市场情况,合理调整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确保职工收入的合理增长。
4.2 工作时间:企业应合理布置职工的工作时间,不超出法定工作时间,保障职工的休息和健康。
4.3 健康安全:企业应供应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确保职工的健康安全,配备必需的劳动防护设施和培训。
劳动关系中的冲突管理与谈判技巧
劳动关系中的冲突管理与谈判技巧在劳动关系中,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雇主与员工之间的需求、利益以及观点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冲突的产生。
为了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冲突管理与谈判技巧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劳动关系中的冲突管理与谈判技巧,并提供实用建议。
一、冲突管理冲突管理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处理冲突的过程和方法。
有效的冲突管理能够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并在冲突中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冲突管理的技巧:1. 寻找共同点:在冲突中,通过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可以建立共识和展开对话。
共同点可以作为协商和解决冲突的基础。
2. 发现根本问题:冲突往往是由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引起的,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争论。
识别和解决根本问题是冲突管理的关键。
3. 高效沟通:良好的沟通是解决冲突的基础。
在冲突中,要保持冷静,倾听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避免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
4. 第三方介入:当冲突无法通过双方的协商和谈判解决时,第三方介入可以起到调解和斡旋的作用。
第三方可以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会代表或专业的调解机构。
二、谈判技巧谈判是冲突解决的一种常用方式,通过双方的协商和让步,达成共识和妥协。
下面是一些劳动关系中的谈判技巧:1. 制定谈判目标:在进行谈判前,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底线。
这有助于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谈判的方向。
2. 准备充分:在谈判前,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利益,以及当前的劳动法律和政策。
准备充分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谈判的效果。
3. 采用积极的谈判策略:在谈判中,采取积极的策略,如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充分听取对方的观点,并灵活调整自己的立场。
避免使用威胁和压力等消极的谈判手段。
4. 灵活运用谈判技巧:在谈判中,可以运用一些谈判技巧,如提出合理的建议、寻找共同利益、分析对方的底线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增加谈判的成功率。
5. 缔结协议:当双方达成共识后,将协议书面化,并确保双方理解和遵守协议的内容。
劳资纠纷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劳资纠纷的防范与应对策略劳资纠纷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就工资福利、劳动合同执行、劳动条件等方面发生的纠纷。
劳资纠纷的发生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劳动者的权益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制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策略对于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至关重要。
防范策略:1.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资关系的法律依据,合同内容应详细明确,包括岗位职责、工资福利、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2.保证工资支付的及时性:按时准确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制度,确保员工获得应得的工资报酬。
3.加强员工福利管理:为员工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如社保、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年终奖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减少劳资矛盾的发生。
4.加强沟通与协商:企业应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及时解答员工的问题,减少误解和矛盾的发生。
5.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对于劳动法律的了解,遵守法律规定,从而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
应对策略:1.充分调查核实:对于接到劳动纠纷投诉的情况,企业应迅速组织调查,了解事实真相,并保留相关证据,以防止不当指控或过错的损害。
2.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协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并尝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协商过程中要尊重员工的意见和诉求,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3.遵循法律程序: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应依法采取法律行动,寻求法律援助机构或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建立举报机制:企业应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及时向企业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对于举报者要保护其合法权益,防止报复,并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5.加强培训和监管:企业应加强员工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对于劳动法律的认识,同时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规的情况,避免纠纷的发生。
总之,防范和应对劳资纠纷需要企业加强对劳动法律的遵守和对员工权益的尊重,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协商,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如何应对劳动争议和集体谈判
如何应对劳动争议和集体谈判劳动争议和集体谈判是在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对于雇主和雇员双方来说,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劳动争议和集体谈判的有效方法。
概述劳动争议和集体谈判是劳动关系中雇主和雇员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分歧。
劳动争议可能涉及薪酬问题、工作条件、劳动时间、福利待遇等方面。
而集体谈判则是指代表雇员的工会与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等问题进行协商和达成共识。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了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雇主和雇员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这包括进行定期的员工培训,组织开放式讨论会以及设立合适的反馈机制等。
二、采用预防性措施为了避免发生劳动争议,雇主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
首先,确保员工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职责,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其次,建立公平公正的员工制度,包括薪酬体系、晋升机制和纪律管理等。
同时,及时解决员工的问题,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三、合理处理劳动争议如果劳动争议不可避免,雇主和雇员应该通过合法和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首先,双方可以尝试进行协商和调解,通过双方的妥协来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可以寻求第三方中介的帮助,如劳动部门、工会或专业的调解机构。
四、集体谈判的技巧在集体谈判中,雇主和工会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谈判技巧。
首先,双方应该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过分情绪化和个人化。
其次,要善于倾听对方的观点和需求,尊重双方的权益和合法利益。
另外,双方需要明确自己的底线,确定合理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五、法律法规的遵守对于劳动争议和集体谈判,雇主和雇员都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双方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遵守相关的程序和流程。
六、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最重要的是,雇主和雇员应该共同努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这包括建立强有力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员工的参与和发展,以及提供公正和透明的工作环境。
结论劳动争议和集体谈判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双方可以有效地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集体谈判方案
集体谈判方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工会组织在维护工人权益上的作用也变得尤为重要。
集体谈判是工会组织和企业之间解决工人福利、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劳资关系的重要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集体谈判方案。
集体谈判方案的定义集体谈判方案是工会组织代表工人和雇主在劳资关系方面达成协议的过程。
它是通过谈判、讨论、协调解决工人和雇主之间因劳资冲突而产生的问题,并最终签署一项协议。
集体谈判方案是一种制度化的、经过许多程序的协商,旨在为工人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
集体谈判方案是一种和平协商的方式,旨在避免劳资关系上的冲突。
集体谈判方案的步骤1. 准备阶段在集体谈判方案的准备阶段,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立场、利益、需求、要求等。
工会的代表需要与工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而企业的代表需要了解到企业的经济能力、市场情况等。
在准备阶段,还需要制定方案的目标和策略。
2. 谈判阶段在谈判阶段,双方就议题进行讨论、协商和权衡利弊。
在会谈中,工会代表和企业代表交换信息,在具体问题上进行讨论、提出对策,并逐步接近共识。
谈判期间,双方需要讨论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薪水福利、工作时间、人员招聘、劳动保护、纪律处分等。
3. 协议起草阶段在双方就各项议题达成共识后,需要起草一份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双方达成的共识。
在起草协议的过程中,应该在法律上得到保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 协议签署和实施阶段在审核和批准协议后,工会代表和企业代表就协议进行签署,并逐步完成协议内容的实施。
如果协议的实施出现了问题,双方应该及时进行协商,并妥善解决问题。
集体谈判方案的优缺点优点1.集体谈判方案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劳资关系上的争议,避免劳资冲突的发生。
2.集体谈判方案有利于维护工人的利益,提升工人的福利待遇。
3.集体谈判方案有助于企业和工会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缺点1.集体谈判方案对于管理人员和企业来说,可能需要付出较高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
集体谈判: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的路径选择
集体谈判: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的路径选择集体谈判: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的路径选择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劳资冲突本身并不可怕,它完全可以通过讨价还价式的集体谈判来达成妥协的方式加以解决。
既然我们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利益分化现象,那么劳资冲突就不可避免。
只不过,我们要通过设立规则,来为劳资冲突提供一个制度化的解决方式,让这些冲突能够容纳在制度语境下,以制度化的方式加以解决。
近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数百名员工因对工资和福利不满持续停工,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
与此同时,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因劳资冲突引发的工人上街堵路甚至围堵政府办公场所等极端行为。
这些频繁发生的劳资冲突,昭示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条预防和化解的路径。
就整体情况而言,我国企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稳定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推进,劳资冲突日渐增多,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劳资矛盾凸现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是数量大幅增长。
据劳动部门统计,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从2005年的31.4万件,攀升至2008年的69万件,翻了一倍还多。
二是对抗性逐步加剧。
2009年7月,吉林通钢工人因不满集团重组引发冲突,导致总经理被围殴致死,一些地方出现多起因劳资纠纷导致人员伤亡事件,因劳资冲突引发的停工、堵路事件也屡见不鲜。
三是集体劳动争议案大幅提高。
据劳动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各级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2.2万件,比2007年增长 71%。
在酿成“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中,如劳资关系、农村征地、城市拆迁、移民安置等,劳资关系排在第一位。
之所以会发生如此频繁的劳资冲突,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劳资之间利益关系不平衡。
这种利益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人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而资本所得却大幅度增加。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89.8%的人超时劳动,平均劳动时间每周达58—60小时,有的企业工人超时劳动更多。
集体谈判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集体协商与管理
集体谈判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集体协商与管理集体谈判是一种劳资关系中的协商方式,通过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集体协商与管理,可以达到维护双方权益、提升工作环境和促进企业发展等目的。
本文将围绕集体谈判的定义、流程、目标和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定义集体谈判是指在劳资双方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代表员工的工会与企业进行的集体协商和谈判。
它是一种公平、合法、有序的沟通方式,致力于解决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改善劳资关系,实现双方共赢的目标。
二、流程1.准备阶段:工会代表与企业代表分别明确自己的谈判目标,并进行调研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开场白:双方代表在集体谈判的开始进行致辞,明确各自的立场和期望。
3.交换意见:双方代表自由发言,就涉及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4.协商和讨价还价:双方代表根据各自的立场和利益,进行协商和讨价还价,寻求共同利益点。
5.达成协议:在双方认可和接受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并签署合同。
6.实施和评估:双方按照协议的具体规定,共同推进协议的实施,并进行后期的评估和反馈。
三、目标1.促进劳资和谐关系:集体谈判为员工和企业搭建了平等交流的平台,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增进了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了劳资和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保障员工权益:集体谈判可以有效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例如工资、福利、工作时间等,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享受公正待遇,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
3.提升工作环境:通过集体谈判,员工和企业可以共同商讨工作环境的改善措施,如安全保障、职业发展机会等,从而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
4.推动企业发展:集体谈判不仅关注员工权益,也关注企业利益。
通过与员工的沟通和配合,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需求,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重要性1.体现民主原则:集体谈判是一种基于民主原则的协商方式,充分尊重员工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体现了民主决策的价值。
2.增加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集体谈判通过多方参与和多方意见的交流,可以促使决策更加客观、合理和可行,减少了片面性和主观性。
中国劳资关系调整路径:集体谈判
中国劳资关系调整路径:集体谈判金敏;赵光瑞【摘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使中国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高速发展的繁荣局面,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劳资关系也面临着强劲的冲击,劳资关系亟待调整。
本文采用博弈论为主要研究工具来解读劳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说明劳资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劳资双方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协调机制,致使双方在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都采取冲突的战略而无法形成合作。
而在重复博弈中劳资合作状态是能够产生的劳资合作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得出集体谈判制度是我国现阶段调整劳资关系的一个重要路径,并且是具有效率的。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1(000)010【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劳资关系;集体谈判;博弈机制【作者】金敏;赵光瑞【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9.516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深入发展的同时,由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所引发的劳资关系问题日益凸现。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入世后的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进一步扩张。
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中国劳资关系出现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劳资矛盾和冲突现象更为突出。
劳资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加剧了国内劳资关系的紧张,尤其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劳资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更加明显。
2009年所发生的吉林通钢事件和林钢事件;近几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所出现的用工荒;富士康跳楼事件和本田罢工事件,无一不是中国劳资关系紧张并且尖锐化的佐证。
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劳资关系所出现的问题和变化,我们有必要积极改善劳资关系的紧张局面,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有效的解决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努力调整劳资关系使其从冲突走向合作。
劳动争议解决和集体谈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方法与技巧
CONTENTS 目录
•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概述 • 集体谈判在劳动关系中重要性 • 有效沟通技巧在集体谈判中应用 • 协商调解在解决劳动争议中作用 • 仲裁诉讼在解决劳动争议中地位和影
响 • 总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各方共
同努力
CHAPTER 01
在倾听的基础上,需要深入分析对方的需求和关切,从而能够提出针对性的解 决方案。通过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
表达清晰、准确传递信息方法论述
清晰表达
在集体谈判中,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使用简 洁明了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可以让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立场和需求。
员工角度
了解自身权益
员工应熟悉劳动法律法规 ,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 维权途径。
积极参与集体谈判
通过集体谈判等方式表达 诉求,争取合法权益,促 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提升自身素质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 综合素质,增强在劳动力 市场的竞争力。
政府角度: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有效支持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保 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 系。
案例二
某企业与员工因解除劳动合同问题发生争议,经过协商调解,双方就解除条件、经济补偿 等达成一致,避免了劳动纠纷的进一步升级。
启示意义
协商调解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方式,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降 低诉讼成本,提高争议解决效率。同时,成功案例的分享也有助于增强企业和员工对协商 调解的信心和认可度。
现有解决途径与程序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争议发生 后,可以首先尝试通过协商的 方式解决争议。协商过程中, 双方应充分表达各自诉求,寻 求共识和妥协。
劳动法中的劳资协商与集体谈判
劳动法中的劳资协商与集体谈判劳资关系是一个各方利益关系紧密交织、需要平衡与协调的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劳资协商和集体谈判成为了重要的解决劳动争议和促进劳资关系和谐的手段。
本文将从劳动法中的视角,探讨劳资协商与集体谈判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劳资协商是指劳方和资方通过平等、自主、诚实信用和善意合作的方式,共同商讨劳动条件、工资待遇等问题,以寻求共识的过程。
协商的结果可以是双方就某一具体事项达成共识,并将其写入书面协议,也可以是通过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并保持双方的合作关系。
劳资协商是一种有益于双方的沟通方式,通过协商,劳方可以充分表达诉求和关切,资方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以便得出更全面和公正的决策。
劳资协商在劳动法中得到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根据我国《劳动法》,雇主和劳动者有权依法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并就工资、工作时间、休假等事项进行协商,双方应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达成一致。
劳资协商还可以通过建立劳动者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等机构,使员工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此外,劳资协商也可以由劳动权益保护部门或者劳动争议解决机构进行调解,为双方提供公正和有效的帮助。
与劳资协商相伴而生的是集体谈判。
集体谈判是劳方和资方代表团体通过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方式进行的谈判,旨在协商订立集体合同,解决劳动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集体谈判是劳资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协商形式,是实现雇主与劳动者双方权益均衡的重要手段。
通过集体谈判,劳方可以以集体的力量对资方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资方也可以通过与劳方平等对话,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诉求。
在我国,《集体合同法》明确了集体谈判与劳动关系的重要关系,并对集体谈判的程序和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该法,劳动者可以通过工会或者其他形式的代表团体进行集体谈判,与雇主就劳动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达成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一旦达成,不仅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还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见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劳资纠纷的防范及应对策略
劳资纠纷的防范及应对策略劳资纠纷是在劳动关系中发生的双方利益冲突,并最终导致纠纷的情况。
在现代社会中,劳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应对策略,可以降低纠纷的发生率,并有效解决已经发生的纠纷。
下面将从预防和应对两个方面,探讨劳资纠纷的防范及应对策略。
一、劳资纠纷的预防策略1. 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体系:雇主应与员工建立稳定、公平、透明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以避免潜在的纠纷发生。
雇主需要制定明确的用工政策和规章制度,并向员工传达清晰的职责和要求。
2. 建立有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员工之间最基本的合作约定,应该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条款应尽量详细、清晰,特别是关于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双方违约责任等方面。
同时,劳动关系的建立应以合法、公正、公平和真实的原则进行,不得强迫、欺骗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
3. 建立有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雇主应建立健全的劳资纠纷解决机制,为员工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雇主可以建立投诉机构、申诉机构或独立的内部调解机构,以解决劳动纠纷。
同时,员工应被鼓励通过协商、调解等和解方式解决纠纷,避免走上诉讼的道路。
4. 加强员工关系管理:雇主需要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协调。
雇主可以定期召开员工大会,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员工关切和问题。
雇主还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二、劳资纠纷的应对策略1. 及时妥善处理纠纷:一旦发生纠纷,雇主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协商、调解等和解方式,尽快解决纠纷,避免纠纷扩大化和升级化。
如果发现员工存在不当行为或违法行为,雇主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2. 建立公正、公平的纠纷解决机制:雇主应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机制,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的判决。
纠纷解决机制应包括内部调解、专业仲裁和法律诉讼等多种方式,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解决纠纷。
劳动争议解决与集体谈判实现劳资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申请调解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当事人一方 不愿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 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事项
在申请调解仲裁时,当事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诉求和事实依据;其次,要准备 好相关证据材料;最后,要遵守调解仲裁机构的程序和规定。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内部劳 动争议解决机制,确保争 议能够得到及时、公正、 有效的处理。同时,也可 以借助外部专业机构或律 师等力量协助解决争议。
集体谈判制度是保障劳动 者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 谐的重要途径。我们应积 极推广集体谈判制度,鼓 励劳资双方通过平等协商 的方式解决争议和分歧。
企业应关注员工的需求和 期望,积极改善员工的工 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提升 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员工满意度的提高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 力。
调解仲裁机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负责调解和仲裁劳动争议的机 构。
职责
调解仲裁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接受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或仲裁,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 裁决。同时,调解仲裁机构还负责宣传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
申请调解仲裁程序及注意事项
劳动争议解决与集 体谈判实现劳资和 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 劳动争议现状及影响 • 集体谈判在解决劳动争议中作用 •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双方权益 • 强化企业内部沟通与协商机制 • 借助第三方力量进行调解仲裁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劳动争议现状及影响
如何应对劳资谈判中的劳动冲突
如何应对劳资谈判中的劳动冲突劳动冲突在劳资谈判中经常发生,但它也是可以预防和应对的。
作为劳动谈判的一部分,劳资冲突是劳资双方意见和利益不一致的表现。
这些冲突可能会导致谈判的停滞和不良后果,因此,理解和应对劳动冲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了应对劳动冲突,双方应保持积极沟通。
沟通是劳资谈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当冲突出现时,沟通就更加重要。
双方应加强沟通,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关切。
通过开放、诚实和透明的对话,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建立,从而解决冲突。
双方还可以利用中立的调节人或第三方来协助沟通和解决冲突。
建立合作关系也是应对劳动冲突的关键。
劳资双方应意识到,他们是同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共同追求组织的目标。
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可以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对抗性的方式争夺利益。
这需要双方共同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并展示出相应的行动。
第三,寻求共同利益是解决劳动冲突的重要策略。
劳资谈判中的冲突往往源于利益不一致。
因此,在解决冲突时,双方应寻求共同的利益点,并寻求达成双赢的解决方案。
例如,双方可以就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等问题进行协商,通过互相妥协来解决争议。
这有助于减少冲突,促进劳资关系的良好发展。
劳动冲突的应对还需要借助适当的工具和资源。
例如,在劳资谈判中,双方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数据和事实可以帮助双方更准确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方案。
双方也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和劳动咨询,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
解决劳动冲突需要时间和耐心。
冲突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双方的努力和时间来解决。
双方应保持耐心,并持续努力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双方也应意识到,解决冲突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以达到双方的最佳利益。
总之,应对劳动冲突是劳资谈判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双方进行积极沟通、建立合作关系、寻求共同利益,并借助适当的工具和资源。
当双方能够以积极、合作和理性的态度去解决冲突时,劳资关系将得到改善,并为组织创造更健康、稳定的工作环境。
劳资纠纷的防范及应对策略
劳资纠纷的防范及应对策略一、防范劳资纠纷的策略加强法律法规教育雇主和雇员都应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雇主来说,要严格遵守法律,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对员工的薪酬福利、工作条件等进行合法合规的安排。
对于雇员来说,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在遇到劳资纠纷时有权利寻求什么样的法律帮助。
建立健全的劳资关系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和员工管理制度,遵守相关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范劳资纠纷的发生。
加强沟通和协商在工作中,雇主和雇员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沟通工作中的问题,并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
保持透明、公正和合理的沟通机制,有助于预防潜在的劳资纠纷。
加强培训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教育员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企业的政策和规定,防范因员工不了解或不理解规定而产生的纠纷。
建立员工投诉机制企业应建立员工投诉处理机制,设立专门的投诉处理渠道,及时处理员工的投诉和问题,避免纠纷升级。
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纪律管理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处罚,维护企业的正常秩序。
二、应对劳资纠纷的策略建立冲突解决渠道当发生劳资纠纷时,企业应该建立明确的冲突解决渠道,为员工提供一个平等、公正而又有效的解决途径。
可以设立专门的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或者雇佣专业的劳动纠纷调解机构,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减少长期诉讼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及时回应当发生劳资纠纷时,企业应及时回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调查事情的真相和原因,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避免因为处理不当而导致纠纷恶化。
法律援助对于严重的劳资纠纷,企业和员工都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在雇佣专业的劳动法律顾问或律师的帮助下,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被侵害。
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企业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公平、有爱心的企业文化氛围,提供员工发展的机会和平等的职业发展空间,缓解劳资关系的紧张,避免纠纷的产生。
集体谈判与劳动争议解决
集体谈判与劳动争议解决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集体谈判作为一种重要的劳动关系调解和解决工具,日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围绕着集体谈判与劳动争议解决这一主题,对其概念、方式、特点、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集体谈判的概念及方式集体谈判是指由员工工会或其他代表员工利益的组织,与雇主或其代表就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就业安全和劳动合同等问题进行协商的一种制度和过程。
集体谈判通常是在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程序下进行的,双方在平等、自愿和诚信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并在双方代表的签字下达成协议。
在执行协议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应该是确定的、可行的和具体的。
集体谈判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中央化谈判,指的是工会和雇主在行业层面上就某些劳动问题进行协商和谈判。
通常这种方式是由政府或相关的行业组织发起的,并由行业代表组成谈判委员会,代表双方就特定的议题进行谈判和协商。
第二种方式是地方化谈判,指的是在企业内部工会和雇主之间进行的谈判和协商。
这种方式更加地依赖于双方的交流和沟通能力,通常是通过对话、讨论和协商等方式达成协议。
二、集体谈判的特点集体谈判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首先,谈判是建立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的。
双方在进行谈判时应该遵守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原则,寻求合作和共赢的方式解决问题。
其次,谈判需要有有效的信息和透明的沟通机制。
在进行谈判之前,双方应该针对特定的议题收集和共享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同时充分地沟通和交流双方的利益与需求。
再次,集体谈判需要有充分的授权和代表性。
在协商的过程中,双方需要有明确的代表和授权,以便对达成的协议进行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最后,集体谈判需要有有效的解决纠纷的机制和程序。
当谈判发生障碍或未达成一致意见时,需要有一些专门的解决纠纷的程序和机制。
三、集体谈判的效果集体谈判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能够帮助解决工人和雇主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合同纠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谈判: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的路径选择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劳资冲突本身并不可怕,它完全可以通过讨价还价式的集体谈判来达成妥协的方式加以解决。
既然我们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利益分化现象,那么劳资冲突就不可避免。
只不过,我们要通过设立规则,来为劳资冲突提供一个制度化的解决方式,让这些冲突能够容纳在制度语境下,以制度化的方式加以解决。
近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数百名员工因对工资和福利不满持续停工,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
与此同时,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因劳资冲突引发的工人上街堵路甚至围堵政府办公场所等极端行为。
这些频繁发生的劳资冲突,昭示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条预防和化解的路径。
就整体情况而言,我国企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稳定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推进,劳资冲突日渐增多,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劳资矛盾凸现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是数量大幅增长。
据劳动部门统计,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从2005年的31.4万件,攀升至2008年的69万件,翻了一倍还多。
二是对抗性逐步加剧。
2009年7月,吉林通钢工人因不满集团重组引发冲突,导致总经理被围殴致死,一些地方出现多起因劳资纠纷导致人员伤亡事件,因劳资冲突引发的停工、堵路事件也屡见不鲜。
三是集体劳动争议案大幅提高。
据劳动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各级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2.2万件,比2007年增长 71%。
在酿成“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中,如劳资关系、农村征地、城市拆迁、移民安置等,劳资关系排在第一位。
之所以会发生如此频繁的劳资冲突,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劳资之间利益关系不平衡。
这种利益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人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而资本所得却大幅度增加。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89.8%的人超时劳动,平均劳动时间每周达 58—60小时,有的企业工人超时劳动更多。
还有一些企业尽管效益不错,但拖欠工人工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二是工人缺乏话语权,诉求渠道不畅通。
一些企业肆意侵犯劳动者利益,工人却往往投诉无门,除了以上访、堵路这种高成本的方式表达不满和利益诉求以外,他们并没有更好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劳资矛盾长期积累,无法及时有序化解。
总之,劳资冲突之所以不断增加,停工、堵路,甚至诉诸暴力等屡屡发生,恰恰是因为缺乏一种常态化、制度化的化解劳资冲突的制度机制。
事实上,劳资矛盾与劳资关系相伴而生,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存在着由劳资矛盾引发的劳资冲突。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也经历过这样的劳资矛盾、劳资冲突高发、多发期。
由于资本对利润的疯狂追逐,加之劳工保护规则缺失,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劳资矛盾突出,工人往往以破坏机器等极端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频繁的劳资冲突,使劳资双方都认识到,如果不能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劳资冲突,就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冲突既不能增加资方利润,反倒会因为无序停工停产导致利润减少甚至破产;工人不仅不能提高福利待遇,而且一旦由于冲突导致企业关闭、破产,自己被解雇,还要蒙受失业之苦。
反过来讲,如果劳资双方从劳资冲突发生之初就采取合作协商的方式处理,远比冲突达到“两败俱伤”的地步再妥协,对彼此更有利。
而经常性、制度性的劳资协商就是集体谈判。
所谓集体谈判,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平等协商”(中国法律用语),它是指工会作为职工代表与企业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就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谈判,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二战后,随着欧美各国工会组织的不断壮大,集体谈判功能不断增强,它不仅是对劳动者的一种契约保障,也是资方谋求劳资关系和谐,增加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
如今,集体谈判已普遍成为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资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
集体谈判不仅确立了劳资关系调整的正式规则,而且本身就是解决劳资冲突的重要机制。
通过集体谈判能有效促使劳资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妥协、签订协议,降低诸如停工、怠工等冲突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资本主义之所以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由于其固有矛盾而走向衰落和灭亡,而是维持了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立起集体谈判这种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的有效途径。
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一再证明,借助集体谈判机制完全可以将劳资冲突控制在理性、有序协商解决的范畴之中。
一方面,集体谈判可以通过平衡劳资利益关系来预防和化解冲突。
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缺乏对资方必要的制约手段。
虽然随着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分配利益的绝对量可能会不断增加,但很多时候,劳动者利益分配的增幅大大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
劳方和资方在分配上的绝对差距,非但没有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这就会让劳动者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使得劳动者因不公平感而生的社会怨恨逐渐积累,当因利益分配不公导致的怨恨无法被抑制,并缺乏制度化的释放途径时,就会出现矛盾外溢化、冲突剧烈化,以及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效应。
相反,如果建立起集体谈判机制,一旦劳资双方利益分配出现不公平的苗头,劳方即可启动集体谈判程序,通过协商及时化解因利益分配不公引发的劳资冲突。
另一方面,集体谈判还会减少政府的社会治理成本。
在没有合理的利益矛盾调处机制情况下,劳资矛盾内部化解的空间和可能性越来越小,大量的企业内部矛盾呈现外部化的特征,本来属于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会演变成为劳动者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政府必须屡屡充当“救火队员”。
这种化解劳资矛盾冲突的方式不仅时效滞后、成本过高,还会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另外,通过建立集体谈判机制来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在当前我国劳资关系现状下,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劳资冲突是因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而产生。
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是最基本的法治原则,因此从提高劳动报酬的角度看,建立集体谈判机制有利于不断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从而预防和化解大量因利益分配矛盾而引发的劳资冲突。
这样看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劳资冲突本身并不可怕,它完全可以通过讨价还价式的集体谈判来达成妥协的方式加以解决。
既然我们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利益分化现象,那么劳资冲突就不可避免。
只不过,我们要通过设立规则,来为劳资冲突提供一个制度化的解决方式,让这些冲突能够容纳在制度语境下,以制度化的方式加以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集体谈判这个100多年来维系着工业化国家产业稳定的制度,是化解劳资冲突、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促进劳资合作、维护产业和平,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不二选择。
目前,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集体谈判机制,但由于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建立集体谈判机制还有很大的制度空间。
对此,我们应当未雨绸缪,积极准备,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频繁发生的劳资冲突。
同期相关文章阅读:娄季芳:从“加薪潮”看产业转型的紧迫性最近曝出的台资代工企业富士康员工连续多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巨大震惊。
无独有偶,继富士康跳楼事件之后,位于佛山的本田零部件供应企业南海本田又出现抗议低工资的罢工事件,再次引发人们的深度关注和思考。
关于富士康的连跳事件,很多专家和学者已经从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劳动者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探求。
但是,追根溯源,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在于低工资、高劳动强度、低福利、低劳动保障。
进一步深究,乃是在我国经济新形势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和我们“两头在外”的对外贸易模式问题。
近年来,靠着承接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中国成为公认的“世界加工厂”,大量加工装配类的外资企业在华建厂,尤其是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
富士康就是其中之一。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0月份,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品占比高达94.6%,工业制品中加工贸易占比49.9%。
而我国的南方沿海城市如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成为加工类外资企业的主要聚集地。
不可否认,这类产业的确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过较大贡献,尤其是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功不可没。
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整体工资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劳动保障方面政策的改变,隐藏在这类企业中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附加值低,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处的增值空间小。
根据著名的“微笑曲线”,在产业链条中,研发和销售是企业获得盈利的核心部分,而生产和加工则处于附加值的底端。
中国沿海类似于富士康和本田的国际代工企业正是处于曲线底端的产业,承接这类产业的企业盈利能力有限,除非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进行制度创新,否则只能依赖于低工资来获得盈利。
其次,我国沿海省份实行低工资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甚至不复存在。
我国曾经存在过非常显著的二元化经济,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80%,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源源不断的农村剩余人口输入到工业生产中。
但是,当前我国沿海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大大缩小,经济二元化的现象越来越不显著,如果中西部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有效地补充进来,沿海企业面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将由供过于求转化为供不应求。
因此,低工资难以吸引劳动力就业,必须进行改变。
再次,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受教育的劳动者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知,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原有的用工方式难以为继。
为了吸引外资,我国曾经采取了各种优惠措施,从中央到地方,从税收到用地,对各类外资企业广开大门。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以及资金的日渐充裕,我国相应地调整了用资政策,取消了一些优惠措施,出台了相关法律规范,限制了部分企业在华生产,尤其是出台的新《劳动合同法》给劳动密集型企业低工资、低福利的用工方式以沉重打击。
再加之,我国进行的民生工程建设和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劳动者越来越关心自身价值。
同时,中高等教育在我国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受过正规教育的“80后”、“90后”劳动力进入市场,他们不再仅仅追求低级的生存需求,还追求个人价值的社会实现。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不能不改变管理理念,更多地考虑到工人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诉求。
最后,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微利经营模式本身具有相当大的脆弱性,企业逐利的本性要求必须改变这种经营方式。
曾有人估算,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留在中国的收入只有30美分,这里面还包含了工人的工资、水电费用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生存只能靠压低工人的待遇,而工资具有可升不可降的“棘轮效应”,工人待遇恶化必然导致劳资矛盾激化,冲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