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合集下载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_问题及建议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_问题及建议

中国经贸导刊○责任编辑○李志明资源环境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文文辉倪碧野白玮“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和城市科学交叉研究的产物,即针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退化及城乡居民生存条件恶化等城市问题,综合生态学方法,从系统、整体、多因子的角度研究城市系统及其他人类居住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升级,温室气体排放快速上涨,气候变化问题日渐严峻,“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作为一种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新模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

同时,以实现低碳为目的的各种规划建设方面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的成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抓手,为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可操作性。

因此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探索和规划建设都在持续升温,然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市。

一、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一)生态城市发展理念逐渐深入贯彻到各城市发展战略中1994年中国政府继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编制实施《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等一系列指导政策,将生态城市发展理念逐渐融入国家级规划的编制和实践中去,指导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

许多城市相继制定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与试点。

生态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许多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二)中央各部委出台政策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低碳生态城市试点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承担低碳试点工作的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未来会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试点省和试点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

专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专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专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2. 倡导低碳生活:鼓励消费者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

3.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绿色制造等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环境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

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

5. 创新科技: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6.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7. 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环境保护,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

8. 建立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

总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推进。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个长期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生命体,人类需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方式,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因此,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城市规划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定义低碳生态城市,是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通过低碳化途径,达到将城市各种活动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和协调,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城市模式。

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1、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机构,制定符合国情和城市经济特征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标准,促进新的城市建设与老城改造的全面低碳化。

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低碳生态产业发展和低碳生活方式形成。

2、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建筑行业是城市中最能消耗能源的领域,通过压缩建筑能耗和建筑垃圾排放,同时推广绿色建筑,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3、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是城市中比较显著的能源消费领域,城市规划者需要尽可能的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并且创建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区。

在多年的实践中人们已经证明全面推广公共交通,建立步行街区,可以有效的减少城市里的交通污染和噪音。

4、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是指促进生态系统功能、开展行业生产和改善社会生活的人工工程和设施,包括植草造林、水塘治理、园林绿化、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生态价值,促进碳排放减少,和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三、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1、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最基本的策略,从节能型灯具到节能型电器等,必须借助技术的力量来降低能耗,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实现低碳化,创新低碳技术对于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浅析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浅析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浅析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随着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中国的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及居民生活使得城市成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领域。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如何实现?为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21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城市是推动低碳经济转型重要的责任主体和行动单元,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中国于2016年9月3日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成为第23个完成批准协定的缔约方。

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交通和建设领域是主要排放源,这两项约占总排放量的70%-80%,而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碳排放约占20%。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和工业排放是主要碳排放源,其次是建设和交通领域。

在长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的资源供需矛盾、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逐渐突显。

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重点在城市,相对于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农村,碳排放的管控主要在于城市。

总体而言,构建低碳城市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

早在2008年,国家建设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上海和保定两市率先开展了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

目前,低碳试点城市已经扩展到全国42个城市,各城市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政策,建立管理体系,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走了不少弯路,这些都是中国低碳城市基本支撑体系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以上试点城市虽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多方面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缺乏顶层的制度设计和整体规划。

中国虽然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原创性政策探索和创新阶段。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意见和建议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意见和建议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意见和建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全社会应该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和员工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节能减排行为,促进绿色消费。

二、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制定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提高环境管理的效能。

同时,要创新财政和税收政策,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三、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要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目标,并采取措施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消耗监管,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企业和居民也应该增强节能意识,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

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加强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措施。

政府要继续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污染治理,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执法的力度。

同时,要加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五、推动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低碳发展的根本目标。

政府和企业要加强战略规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政府要通过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环境管理,积极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国内外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

同时,要加强环保产业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环保专业人才,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对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对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我市绿色低碳发展,并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背景、目的与意义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全市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有助于减缓环境恶化,保障生态安全,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研究旨在为我市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市绿色低碳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如清洁能源占比逐年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等。

然而,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高碳排放产业占比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不足等。

三、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

政策层面,需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技术层面,应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资金层面,政府和企业需共同加大投入,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保障。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实施更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倒逼高碳排放企业转型升级;2.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3.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4.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实践案例与启示例如,丹麦哥本哈根的“绿色发电网络”计划通过发展风电产业实现城市100%可再生能源供电,其成功经验可为XX市在清洁能源推广方面提供借鉴。

此外,德国的循环经济模式也值得XX市在工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参考。

六、预期效果实施上述改进措施后,预期XX市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具体而言:1.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清洁能源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结构得到优化;3.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安全得到保障;4.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兴产业蓬勃发展;5.市民生活品质提高,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关于低碳生态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低碳生态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低碳生态城建设的若干思考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标志符号,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环保意识逐渐地渗入到了城市规划当中,也给建筑行业带来的挑战。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建筑施工的状况并不容乐观。

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的理念也被诸如到了城市建筑施工当中。

然而其施工质量是否合格,能否被城市居民所接受,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我国应社会的需求建立了有关测评机构,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实际性能评估后颁发绿色证书。

绿色建筑发展了才可以带动整个城市向低碳生态城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发展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影响到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危害了人体健康。

当人们正在为自己的过度行为付出代价的时候,才会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而绿色建筑作为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列入到了绿色发展趋势范畴。

目前来看,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初显成效。

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一些地区的绿色委员会已经被建立了起来。

江苏省就有15个工程项目被评定为星级绿色标识;浙江省只在2010年就有4项工程获得一、二星称号;上海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有17个。

2. 低碳生态城的兴起绿色建筑意思就是在其生命周期内室内环境必须是健康环保的,在建设中必须采用最适用的技术,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1]。

绿色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居住环境,是顺应了社会的需要以及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

为了加大低碳生态的力度,使城市更为环保节能,建设低碳生态城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建设低碳城市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来。

城市化发展,是科技创新成果被应用到城市当中,那么,要建立生态城,就首先要做到在技术创新上生态环保。

并且利用这些成果带动城市低碳发展。

对于一些保留着历史文化遗迹的城市,同样采用了生态保护的措施。

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古建筑,在没有破坏其建筑主体的前提下,使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修复,是其焕发出古朴之美的同时,与现代化城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城市建设中如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城市建设中如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城市建设中如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当今社会,城市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而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关乎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更对未来世代的生存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城市规划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石。

在规划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无序扩张。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将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进行科学布局,减少人们日常通勤的距离,从而降低交通能耗和碳排放。

比如,在城市中心区域集中建设商业和办公设施,周边配套住宅区,这样可以鼓励人们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

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也是关键一环。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等,提高其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能够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同时,优化公交线路,减少换乘次数和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对于私人交通,应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设置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打造安全、便捷的慢行交通环境,鼓励人们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建筑行业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实现绿色低碳的重点领域。

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从建筑设计、施工到运营全过程贯彻节能、环保原则。

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如在建筑物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

能源供应的绿色化是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建设更多的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电站,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同时,推进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

优化城市能源配送网络,减少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同样不容忽视。

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减少水资源的漏损。

构建绿色低碳城市

构建绿色低碳城市

构建绿色低碳城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构建绿色低碳城市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

一、绿色低碳城市的意义构建绿色低碳城市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低碳城市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量,降低空气和水质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

其次,绿色低碳城市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减轻社会负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绿色低碳城市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的策略1. 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鼓励居民、企业和机构参与节能行动。

针对建筑行业,应推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使用节能建材和技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对于交通行业,应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方式。

2. 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同时,鼓励居民在家庭中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加大对生物能源和地热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3. 推动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是绿色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覆盖面。

同时,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或步行代替短程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此外,推广共享出行概念,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型出行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出行选择。

4. 引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友好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居民选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构建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交通出行、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性及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基础,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

首先,应优先选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避免破坏农田和生态环境。

其次,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低碳发展,鼓励建设集中、高效的城市功能区,减少城市扩张带来的不必要能耗。

此外,要注重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营造绿地、公园和湿地等自然景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交通出行交通是城市排放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应注重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减少汽车使用量,提倡低碳出行方式。

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公共交通,改善公共交通设施,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此外,应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方便市民选择骑行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同时,推广电动汽车的应用,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三、建筑设计建筑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行业,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节能减排。

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推广建筑外墙保温、太阳能热水器和LED照明等技术。

此外,要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倡导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物的能耗效率。

四、产业升级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了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加快产业升级。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注重培育环境友好型企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产业环境的污染。

五、公众参与绿色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务。

关于某某市创建低碳城市的几点建议

关于某某市创建低碳城市的几点建议

关于某某市创建低碳城市的几点建议某某市创建低碳城市的几点建议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争相追求的目标。

作为中国的某某市,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努力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本文将就某某市创建低碳城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某某市应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

一方面,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科研力度,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创新。

另一方面,要建设更多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和水力发电厂,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市区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2. 推广低碳出行模式交通是城市居民生活中最大的碳排放源之一,因此,某某市应积极推广低碳出行模式。

首先,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公交线路和服务质量,同时完善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

其次,要提倡步行、骑行等非机动车出行方式,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

此外,还可以鼓励居民使用电动汽车和共享出行服务,减少传统汽车的使用。

3. 加强建筑节能措施建筑行业是能耗比较大的行业之一,因此,某某市要加强建筑节能措施。

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对新建和改建的建筑物严格把控能源消耗。

其次,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如应用节能材料、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此外,还应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节能意识。

4. 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某某市应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并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大对资源回收利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分类投放垃圾。

5. 建立低碳产业园区低碳产业园区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某某市可以选择一些有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建立低碳产业园区。

这样不仅可以集聚相关企业和人才,促进产业升级,还可以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动。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新思路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新思路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新思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城市实现绿色低碳化的目标。

一、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第一步是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城市规划应注重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功能的集约化和高效化。

适度控制城市的扩张,鼓励城市内部的更新改造,减少土地的浪费。

此外,还应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尤其是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土地利用,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二、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降低排放量。

因此,政府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清洁能源设备。

同时,要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能源消耗的降低。

通过开展能源管理和监测,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三、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应该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

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另一方面,要建设便捷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市民选择步行和骑行代替短途出行。

此外,还可以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四、加强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应加强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要求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提供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

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此外,还应加强对垃圾的循环利用,发展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废物的填埋和焚烧。

五、推进绿色建筑和节水措施绿色建筑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低碳城市打造美丽中国

绿色低碳城市打造美丽中国

绿色低碳城市打造美丽中国近年来,绿色低碳城市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建设绿色低碳城市被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论述如何打造美丽中国的绿色低碳城市。

一、绿色低碳城市的定义和意义绿色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中充分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意义重大。

二、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了打造美丽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绿色低碳城市的发展。

首先,加大对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

其次,加强对城市规划的指导,确保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各个环节。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监测和管理,推动城市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促进绿色低碳交通的发展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打造绿色低碳城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绿色低碳交通的发展。

例如,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建设完善的步行和自行车道;推广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覆盖率;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

我们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大气、水和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要鼓励并推广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例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五、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是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

它采用环境友好材料和建筑技术,注重节能和资源节约。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六、培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广大居民的参与和配合。

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居民可以通过减少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方式积极参与城市的绿色低碳建设。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方法与对策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方法与对策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方法与对策: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碳排放与碳减排的主体。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严峻挑战,我国低碳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技术水平、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节能减碳任务更加艰巨。

为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文分析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标签:低碳城市;生态;对策1、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1.1统性政策缺乏城市低碳生态化是“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系统发展模式,发展中“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实效成果”的流程与系统性政策的推进密不可分。

随着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低碳生态已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但在政策的执行端,由于缺乏配套的监督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执行效果往往欠佳,或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部分城市因引导性政策的缺失忽略客观需求而盲目跟风,出现建设趋同化现象,存在发展定位模糊、规划与管理混乱的现象,脱离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初衷,忽略建成区的生态保护和规划。

因此,不健全的引导政策、监督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基础障碍。

1.2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技术创新是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清洁能源应用、污水处理、空气治理等先进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但诸多行业过于依赖现有技术,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发展方面进步缓慢,更因高成本、高风险止步于此。

国家虽每年征集低碳技术目录,但相应的激励机制、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导致社会低碳生态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所以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和环境从而导致创新动力不足是重要原因。

1.3能源结构不合理随着低碳经济、生态工程的推进,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升,但占比仍较低。

煤炭仍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能源,2015年我国原煤在一次能源中占比高达63.7%,而美国17.4%,法国3.6%,瑞士0.7%。

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3.19亿千瓦,年发电量1.11万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仅占8.5%,而挪威66%、瑞典31.9%、瑞士30.4%。

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建议

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建议

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建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措施建议:
1. 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 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

3. 推进循环经济: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4.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推广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生活方式。

5.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7. 创新科技手段: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含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城市低碳建筑的规划建议

建设城市低碳建筑的规划建议

建设城市低碳建筑的规划建议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建设规模和节能减排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城市低碳建筑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设城市低碳建筑的规划建议,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一、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是建设低碳建筑的关键。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建筑行业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低碳建筑标准、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低碳建筑示范项目等。

这些政策将为低碳建筑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激励,推动城市低碳建筑规划的实施。

二、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建设低碳建筑的基础。

城市规划部门应当加大对低碳建筑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建筑企业采用新能源技术、节能材料和智能化系统等,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低碳建筑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广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

三、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建设低碳建筑的重要方向。

城市规划者应该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装置,为低碳建筑提供清洁能源。

此外,还可以鼓励建筑业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全面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四、注重建筑节能管理建筑节能管理是建设低碳建筑必不可少的环节。

城市规划者应该制定建筑节能管理标准,加强对低碳建筑的监管和检查。

建筑物的保温、采光、通风等方面要符合节能要求,同时要推广使用智能互联设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物能源的精细调控。

此外,还应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建筑改造,提高建筑物的能效水平。

五、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是建设低碳建筑的重要途径。

城市规划部门应当建立低碳建筑信息数据库,收集整理低碳建筑的技术和实践案例,为建筑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还应定期组织低碳建筑经验交流会议和技术研讨会,促进各大城市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提高低碳建筑的规模和水平。

怎样才能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怎样才能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怎样才能建设绿色低碳城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目标。

绿色低碳城市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呢?首先,优化城市规划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基础。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功能区,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

比如,将工作区、商业区和居住区进行合理融合,减少居民通勤距离。

同时,要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鼓励居民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此外,规划中还应预留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增加城市的生态容量,改善城市微气候。

能源的合理利用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关键。

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例如,在城市建筑中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在合适的地区发展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另一方面,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对于工业企业,鼓励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在建筑领域,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强建筑保温隔热性能,采用节能照明和空调系统;在交通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减少车辆怠速时间。

城市建筑的绿色化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因此推动建筑的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

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等自然因素,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选用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在建造和拆除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

在建筑运营阶段,要加强能源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高效运行。

加强城市废弃物管理也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必要措施。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建设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采用环保的处理方式,如焚烧发电、生物降解等,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和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居民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

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

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说到低碳城市建设,我还真有点自己的想法想要分享。

我觉得吧,首先交通这块得好好搞一搞。

你看哈,现在城市里汽车那是越来越多了,尾气排放可不得了。

就我住的地方旁边那条路,一到早晚高峰,尾气熏得人难受。

我感觉要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就像那种地铁,快还环保。

像北京、上海,地铁线路多方便啊,很多人上下班都坐地铁,这对减少碳排放很有帮助。

但咱们也得承认,光靠地铁还不够。

电车也得发展起来,我见有的城市已经有好多电动公交车了,这就挺好的。

哦对了,还有共享单车,不过共享单车也有问题,有时候乱停乱放,堆得到处都是,得好好管理,要是能把共享单车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就好了,在合适的地方设置停车点。

再就是建筑方面。

我之前见到一些老建筑,那保温效果可差了,冬天冷夏天热,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就得耗费好多能源来制冷或者制热。

我觉得新建的建筑得有严格的节能标准。

比如说我们这边新建的写字楼,用了不少节能材料,窗户也是那种双层玻璃的,据说能很好地隔热。

有意思的是,我有个朋友搞建筑的,他说刚开始有些建筑商嫌节能标准会提高成本不想执行,后来政府给了一些政策优惠,才慢慢好起来。

政府这方面我觉得就得硬气点,制定标准就得让大家执行。

还有城市里的绿化也重要啊。

树啊草啊可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啊。

我们去那种森林或者绿化很好的公园走走,空气都清新不少。

我之前有次去一个新建的小区看房子,里面几乎没什么绿化,全是一栋栋楼。

我就想这以后住进去得多闷啊,而且也不利于减少碳排放啊。

城市规划里面就得把绿化的比例好好考虑一下,鼓励大家多种树,特别是在道路两旁、居民区附近。

但是种树也不是随便种的,得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啥的,不能种不适合的树。

我记得有个城市就因为没有考虑到这点,种了很多不合适当地土壤的树,结果好多都死了,浪费钱还没起到绿化的作用,这就是没做好功课。

垃圾处理其实也跟低碳城市有关。

咱们平常垃圾扔的时候都不怎么分类,混在一起,垃圾处理厂处理起来就费劲,还可能产生更多的碳排放。

建“低碳城市”提“五条建议”(感言建言)

建“低碳城市”提“五条建议”(感言建言)

建议一,制定低碳发展规划。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

应遵循“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借鉴、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建议二,大力发展低碳建筑。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改善提高现有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对综合住区、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的生产、施工过程减碳。

建议三,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倡导与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交通模式,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积极推广新能源环保汽车,保护自行车道和自行车的发展。

建议四,引领健康低碳生活。

开展低碳社区试点,相关部门编写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节能减排,推行“绿色居家准则”,引导个人和组织“擦掉碳足迹,进行碳补偿”。

建议五,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法律体系中。

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张敏(1976-),女,安徽亳州人,工程师,从事能源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2-09-10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张敏(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卷烟厂设备科,安徽合肥230081)摘要:城市是人类物质投资和智力创新的中心。

把发展低碳经济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除发达国家以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有能力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必须以节能减排来减少城市碳源、增加有效的城市碳汇和发展低碳经济做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将是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该文通过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的剖析,继而提出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经济;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2)23-122-03自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水平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能耗生活方式的不断蔓延,使得大气层中的CO 2以及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并带来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的变暖及相应恶劣天气的增多,在对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受灾面积2000万hm 2,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地震及海啸,对其中影响最大的印尼造成遇难人数超过10万人,流离失所的灾民更高达百万之巨。

2008年初的我国南方的特大雪灾和2011年底到2012年初的云南省的持续干旱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由于CO 2的过度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限制和降低CO 2的排放,并且增加对CO 2的吸收,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碳排放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3]。

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人类社会的承诺,也是对我国如何合理的、有效的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提升竞争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给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等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城市既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载体[7]。

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其聚集了全国经济总量的90%以上和全国人口的50%左右。

所以,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我们无法规避的现实选择[7]。

1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从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城市发展的根本特征是城市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占用越来越多,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目前在国内很少提及“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对低碳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研究。

2009年,仇保兴博士在“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主要是以“减少碳源,增加碳汇”为主要出发点的生态城市类型[4]。

低碳生态城市同时体现了低碳城市的低污染、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活宜居型、运行安全型及经济发展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低碳理念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形成“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2]。

2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2.1现阶段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概况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230个,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133个,所占比重分别为为80.1%和46.3%;尤其是2003年以后,提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数量增长较快(如图1)[3]。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还需要更多的人继续加以深化研究。

图11996-2011年全国累计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数量221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2,18(23)2.2现阶段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2.2.1城市规划中的低碳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阶段,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要在充分考虑低碳生态理念(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经济、低碳消费理念、低碳生态景观等)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指标性文件,要始终贯彻以低碳生态思想指导城市建设。

2.2.2低碳城市交通建设同济大学的潘海啸教授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从区域规划一总体规划一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探索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在区域规划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以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有利于居民的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5]。

对于较大城市为了缓解中心城区、重点商业区域附近的人流量、车流量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分散建设多个商业中心的方法予以缓解。

对于城市外围可以建设环城高速,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建设轻轨、地铁。

这样既可更多地节约土地,也可有效地减轻对地面交通的依赖。

同时对于地面公共交通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燃气汽车、电动汽车,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以合肥市为例,2010年1月合肥市率先在全国开通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至今合肥已有180余台纯电动公交车上路运营;截至2011年底,合肥公交已配备了近1000辆燃气公交车,占车辆总数的31%。

2.2.3加快低碳建筑的研究与推广低碳建筑要求建筑产品在建造和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采用低碳技术、使用低碳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且能使这些建筑产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帮助使用者改变原有的高能耗、高浪费的生活习惯及消费观念,已达到延长建筑物生命周期和增加对低碳生活用品的使用,提倡循环使用与重复使用,减少碳及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广泛利用风能、太阳能、工厂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满足建筑物内部资源的封闭循环使用,并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考虑到保温、隔热、减噪等要求,以减少能源耗散,以达到集约化的建筑之道[1]。

2.2.4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广泛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出发点,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6]。

低碳经济模式即指以上述经济形态为主体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6]。

其中高碳产业低碳化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总的来说就是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基础,在经济产业发展中坚持“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再循环利用”的原则,在原材料选择与加工、制造装配、使用与服务、产品报废与回收的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减少环境负荷,从而达到产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一切社会活动。

2.2.5大力提倡低碳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的消费方式,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以对环境和人类发展负责任的态度,积极采取低能耗、低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其实质就是在消费过程中要有低碳意识,做到高能耗的电器不买、高污染的材料不选、高浪费的物品不用,以促进人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发展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2.6低碳生态景观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是增加城市碳汇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园林景观产业发展迅猛,大大小小的园林景观公司快速崛起。

但是过快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产生大量的问题,主要有:城市中过分追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城市广场和景观大道,过分重视和强调园林设计的形式与外观,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景观的生态属性;对于景观的设计缺乏科学的规划分析,总体规划和园林绿化相冲突,一味追求视觉上的美感,使得景观功能缺失而使其沦为装饰品[8];现在普遍存在的“异国异地景观热”、“大树进城”、“草坪热”等,表面上打着“生态”的旗号,实际上却缺乏合理的景观规划和植物配植,是对原生自然生态系统的畸形扭曲发展。

尤其在树种选择上,地产开发商多喜欢引种一些外地的不适合当地生长的珍稀名贵树种,借以提高居住小区的档次。

从景观设计角度来看,这样做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达不到理想的景观效果。

以合肥市为例,合肥现有注册的园林公司有170余家,其中近2/3为3级及以下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一般势单力薄,它们一般缺乏专业的设计、施工、养护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材料浪费、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等,甚至造成景观效果的偏差。

我国现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不仅严重浪费了城市中已经缺乏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而且还严重影响着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应该发挥的作用,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建议3.1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可耕地面积少、地理地质条件复杂,中国要靠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超过世界22%的人口,解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永远是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在城市建设中要在保证不占用基本农业用地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盐碱地、滩涂地、坡地等不适合耕作的土地来进行城市改造建设。

3.2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现阶段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还是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32118卷23期张敏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济持续和社会和谐为目标。

而当前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对其客观需求相一致。

既要考虑到城市的居住性、经济性,还要考虑到它的景观生态性,这两点在城市规划建设前都应该充分考虑。

3.3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现阶段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还基本上存在于理论上,虽然全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但真正能够很好落实的还较少,甚至不少城市打着生态城市的口号进行着反生态的建设。

对于这些情况,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制定对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具有权威性、约束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甚至可以立法约束,强制执行。

只有建立宏观层面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才能很好的引导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方向。

3.4大力宣传,强化生态城市理念广大城乡居民都是城市的建设者,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不能只存在于领导层和设计建设层,更应该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其理念和精髓,使低碳生态城市的思想深入人心;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才不会是纸上谈兵,从而得以有效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