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及目标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技术难题和创新压力。
为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我们决定创建一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该联盟将汇聚行业内的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力求促成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1.构建一个联盟组织,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2.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共享资源和信息,加快技术创新的转化和应用。
3.推动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共享,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二、组织架构1.联盟理事会:由联盟成员组成,负责联盟的整体决策和战略规划。
2.联盟秘书处:负责联盟日常管理和协调各项工作。
3.专业工作组(根据行业特点设置):负责具体的技术研究和产业推进工作。
三、成员申请与评审1.成员申请: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可以向联盟发起成员申请,提交申请表和相关材料。
2.评审标准:评审委员会将根据申请单位的创新实力、技术实力和创新潜力进行评审,并综合考虑行业平衡和区域分布等因素。
四、活动内容1.产业技术研讨会:定期举办产业技术研讨会,聚焦行业热点和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知识共享。
2.技术项目启动:联盟成员可以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攻关核心技术难题。
3.技术成果共享:将技术成果交流和共享作为联盟的重要任务,鼓励成员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
4.产业推进与创新应用:联盟将组织成员单位共同推动技术创新的转化和应用,并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和商业机会。
五、资源整合和共享1.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成员提供技术资讯、政策信息和创新资源。
2.资源整合:联盟将整合成员单位的资源,组织开展共同研究和项目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3.资金支持:联盟将争取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提供相关项目的经费支持和风险投资。
六、管理与评估1.联盟秘书处将负责联盟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活动组织和会务支持等。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研究
盟 中 ,属 于特 色 食品 与旅 游商 品 领域 的 行 7个 ,占联 盟 通过 契约 约束 和保 护 。鉴 于不 是社 会 团体 或法 人单 位 ,
总数 的 25.0% ;属 于装 备 制造 领 域 的 有 6个 ,占联 盟 总 战 略联 盟 身份尴 尬 ,无法 以合 法 身份 承担 各 类 重大 科
数 的 21.4%;属 于大 数据 电子 信息 和健 康 医药领 域 的各 研 项 目 l2],同样 也 不 能 对外 进 行 成 果 交 易 交 流 及 有 关
2 产 业技 术创 新战略联盟发展 的 SWOT分析
2.1 优 势 分析 (S) 2.1.1 产 业优 势
第 一 ,贵 州省 利 用 季风 气 候 优势 ,培 育 了各种 各 样 的生 物 资源 ,形 成 了具 有 优 势 和潜 力 的特 色 农业 。第 二 ,贵州省依托资源和地理条件优势 ,打造 出了包括煤
摘 要 :在 阐述 贵 州省产 业技 术创新 联 盟发 展 背 景和 现 状 的基 础 上 ,if,1用
SWOT分 析 法 ,分 析 了贵 州省 产业 技 术创 新 战 略联 盟 的优 势 、劣 势 、机 遇 、
威 胁 ,并根 据 分 析 结果 ,提 出 了加 快贵 州省产 业技 术创 新 战略 联 盟发 展 的
基 金项 目:贵 州省 软 科 学研 究计 划 “推 进 产 业技 术创 新 战略 联 盟体制 机 制 改革研 究”(项 目编 号 :黔科 合基 础 [2016]1533—3号 )。
32
2009年 ,贵 州省 磷化 工产 业技 术创 新 战 略联 盟 成 立 ,成 为 贵州 省 首个 产业 技 术创 新 战 略联 盟 。同 时 ,针 对 贵州 优 势产 业 和特 色 产业 ,截 至 201 5年 共培 育 建设 28家产业 技 术创 新 战略联 盟 。 目前 ,贵州 省 28个 产 业 联 盟形 成 了较 为 有效 的工作 机 制 ,建 立 了产学 研 协 同 创新体系 、资源配置共享体系 ,有力支撑 了贵州省创新 驱 动发 展 战 略 、产 业 转 型升 级及 精 准 扶贫 。其 中 ,物 流 中心 自动化 装备 及 系统 产业 技术 创新 战略联 盟 于 2013 年 晋 升为 国家级 产业 联 盟 ,贵州 省科 技 厅 给 予 500万 元 的资金补助 ;贵州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 出军 民融 合优 势 ,推 进 民用无 人机 发 展 ,成 为 国家 级 重 点 培 育联 盟 ;贵 阳军 民结 合 (装 备 制 造 )产 业 技 术创 新 战略联 盟 、贵州 省茶 产业 技 术 创 新 战略 联 盟 等积 极 发 挥创 新 引领 作用 。下 一步 ,贵州 省将 继 续发 挥产 业技 术 创新 战 略联 盟在 全 省产 业 中 的带动 作 用 ,重 点 围绕 战 略性 新兴 产业 ,推 动产 学 研 深度 融 合 ,做 强 领军 企 业 ,做大 特 色产业 ,打造产 业 “航母 ”。
新时期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思考——共性技术研发的视角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产 业共 性技 术 创新 系统 是指 一个 产业 内 以
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个体 ( 个人或其他
团队 )为创 新 主体 ,由地 方 政府 、中介 机构 和 金 融 机 构 提 供辅 助 支 撑 服 务 ,为 创 造 、储 备 、
转让和使用创新知识 、创新技术和创新产 品而
一
个 新生 事物 ,是具 有产 业特 征 的合作 研 发新 型技 术创 新组 织模 式 ,具有 特定 的特 征 和使命 网 。通过 产业 技
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式集聚各种创新要素于企业 ,既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考虑 ,也是顺应世界产业技术 创新趋势 、借鉴 国际成功经验 的必然选择 。李国杰院士认为 ,我国创新体系中间环节 ( 即产业共性技术 ) 出现缺位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 9 7 3 ”等项 目主要是针对基础研究投入 ,风险资本和企业投入则主要是针
对 产 品开 发 ,产业 共性 技术 研 究和 技术 转移 成 为我 国技 术创新 链 上最 薄弱 的环 节[ 9 1 。研究 表 明 ,技 术创 新链 可 以微 观表 现 为技 术 链 和产 业 链 ,但 两 者 问不 存 在一 一 对 应 的映 射关 系 ㈣。产 业 共性 技 术 研发 是搭 接 二 者 之 间的桥 梁 ,是 自主创 新 的核 心 。产 业技 术 创新 联 盟 的创建 ,首先 就是 要 接上 断 开 的产业 链 ,促进 产 业技
度
要
素
开放 发 展 与 成 果 辐射
市 场调 节 : 引 导研 究 资 源配 置
图 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的理论框架
现 阶段我 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特征
从 近几 年我 国产 业技 术创 新 战略联 盟 的发 展路径 可 以清 晰地 看 到政府 的主导 作 用 。在 国家 层面 ,主要 体 现在 对 联盟 的引导 、支 持 和完 善联 盟 的布 局 。2 0 0 6年 1 2月 ,科 技 部会 同财政 部 、教 育部 、 国务 院 国资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发展模型研究
的有 效 提 升 。推 动 联 盟 的 构 建 和 发 展 , 整 合 产 业 技 是 术 创 新 资 源 , 导 创 新 要 素 向企 业 集 聚 的 迫 切 要 求 ; 引 是 促 进 产 业 技 术 集 成 创 新 , 高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 升 提 提
致 整个 系 统 状态 的 改 变 。 因此 , 盟 共 生 能 量 分 配 、 联 共
生 界 面选 择 、 生 模 式 的 改 变 以及 共 生 环 境 的 改 变 都 共 会 引 起 联 盟 共 生 系 统 的 变化 。同 时 , 联盟 各成 员 之 间 的
共 生 关 系 也 是 一 个 动 态 的 相 对 稳 定 状 态 , 是 因 为 共 这
培 养人 才 , 强 人 员 的 交 流 互 动 , 加 支撑 国 家 核 心 竞 争 盟 是一 个 共 生 系 统 , 个 共 生 系 统 处 于 一 个 动 这
态 的 相 对 稳 定 的 状 态 中 , 何 一 个 条 件 的 改 变 都 将 导 任
刘林 舟 , 武 博 , 文 霞 孙
( 海大 学 商 学院 , 苏 南京 20 9) 河 江 1 0 8
摘 要 : 业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 下 简称 联 盟 ) 国 家技 术 创 新 工 程 的 重 要 栽 体 。联 盟 的 运 作 效 率 很 大 产 以 是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其 本 身 的 稳 定 性 , 此 , 联 盟 作 为 一 个 共 生 的 生 态 系 统 进 行 研 究 。 在 分 析 影 响 联 盟 稳 定 性 为 将 因 素 的 基 础 上 , 建 了联 盟 的 L r a Votra方 程 , 运 用 分 析 轨 线 走 向 的 方 法 来 分 析 联 盟 的 稳 定 性 。 构 ok — | r e 并 最终得 出, 使联 盟稳 定发展 , 必 须使 联盟 各 成 员处 于 互 惠共 生状 态 。这对 促 进联 盟 的持 续发 展 , 高 要 就 提 其 竞 争 力 开 拓 了新 的 思 路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最新进展
产 业 技 术 创 研 究综 述 及 其 最 新 进 展
■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龚 红 李燕萍
摘 要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在 我 国迅 速 发 展 , 此 同 时也 产 生 了系 列 的 问 题 :联 盟 应 该 采 取 什 么 样 的组 织 模 与 式 7如何 分 享 联 盟 产 生 的 收益 和 风 险 7如 何 保 持联 盟 的稳 定 性 7如 何 评 价 联盟 的绩 效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这 些 特 有 的 问题 及其 在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推 动 国家 创 新 体 系 建 设 方 面 的 重 要 作 用 .成 为 当前 国 际 上 研 究 和 关注 的理 论 前 沿 和 热 点 。本 文通 过 系统 回顾 国 内外 关 于 产 业 技 术创 新 战略 联 盟 的 文献 ,为 其 的 理论 和 实证 研 究进 一 步 奠定 基 础 .并
教 育部 等 国 家六 部 门于 2 0 0 8年 1 2月 最早 源 于 战 略联 盟 。Mo i 和 P t r 未 达 到 合 并 的 程 度 。 2 dc ot e 0世 纪 9 0年 代 3 0日联 合发 布 了《 于 推 动 产 业 技术 ( 9 8 关 1 8 )认 为 ,战 略 联 盟 是 指 联 盟 主 以来 , 者 们 从 关 注 传 统 的企 业 与企 学 创 新 战 略联 盟 构 建 的指 导 意见 》后 , 体 基 于 成本 、效 率 以及 竞 争优 势等 因 业 之 间 战 略联 盟 . 向 关 注产 业技 术 转
二 关 于 联 盟 的 收 益 与 风 险 得 联 盟 的 风 险要 比独 立 公 司 大得 多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未来展望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未来展望摘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业共性问题内部化组织,是企业获取外部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内研究文献的梳理,探寻现在研究脉络,明确现在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由于其克服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缺陷,成为了企业提高创新效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方式。
2008年12月30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后,联盟作为深入贯彻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大规模地出现,仅北京地区就产生了100多家,它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契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承载着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联盟的目的是为了从技术层面提升产业创新力,作为新型的合作组织,以法律的形式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或其他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实现各方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
联盟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多方共同利益为基础,在产业层面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来指导整个合作体系的活动。
联盟中的各组织利用各自优势,在提升创新力的活动中通过知识转移和共享来取得创新价值。
本文试图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阐明研究内容,展望研究方向和重点,为联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1 关于联盟内涵与分类的研究学者对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最早源于战略联盟。
Modic和Potter (1988)认为,战略联盟是指创新联盟主体基于成本、效率、利润以及竞争优势等因素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20世纪90 年代以后,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横向战略联盟,转向关注纵向的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研究
要 的时候 可以将信 用度较 差的盟员清理 出联盟 , 这样也可 以
提 高盟 员 对 联 盟 的信 任 度 , 促进 联 盟 和整 个 产 业 的发 展 。
进入 、 退 出机制 。联盟 在建立后为 了保证盟员质量而建 立的内部 考核制度 。 在企业 、 科研机构进入联盟时 , 对 其进行
考核 , 可 以确 定 成 员 的 能 力 和层 级 , 对盟员进行考核 , 可 以对
监督 、 自律机制 。 联盟的 目的就是为了获得 最大利益 、 降 低 自身的风险 。由于参 与的企业 和科研机构数 目较多 , 在联 盟 中的地位和具体利益不 同 , 难免会 出现在利益 驱使 之下 的 机会主义行为 。因此 , 我们需要在联盟 内建立成 员监督 管理
推进 、 发 展需求 等 因素 , 激励 高校 、 科 研 院所 与企业 产生 结
生 产 方 法 上 的进 步 和 创 新 , 通 过在知识 、 技 术 和 经 验 方 面 的
信任机制 。信任是联 盟产生及企业合作 的基础 , 盟员之
间的信任关系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 础。 联盟建
立企业信用档案 和信用评级 制度 , 对不 同企业 的信用度进行 考核来加强联盟 内的信 任度 , 使得合作 的企业 间相互有一个 比较清楚 的了解 , 减少合作 的风 险。对信用较好的企业给予 表彰 和宣传 , 并帮助信誉好 的企业较 多地参与到联盟 内部 的
有 的激 励 。
得收益 , 净化合作环境 , 保证 联盟 的平稳发展 。
协 同机制 。 协同机制 主要是指盟员为 了实现相 同的目标 而进行 的通过各种 方式 在各个方面的协 同, 以使 联盟获得 的
三、 产 业技 术创新 战 略联盟 的 推动 性机 制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 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 ; 运行机制
产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的形 式 划 分 方法 多 样 , 邸晓 燕 等 国务 院发 布 的 ( 家 中 长期 科 学 和技 术 发展 规 划 纲 要 《 国 ( 0 6 2 2 年 ) 明确 提 出 “ 20- 00 》 加快 建设 以企业 为 主体 、市 场 认 为 产 业技 术创 新 战略联 盟 类 型多 样 , 联盟 内部成 员 间 特 从 为 导 向 、产学 研 相结 合 的 技术 创 新体 系 , 引导 和 支 持创 新 要 征差 异 的角 度 , 照3 " 按 4 维度 进 行分 类 , 可分 为 8 种理 论 类 型 , 素 向企 业 聚集 , 进 科 技成 果 向现 实生 产 力转 化 ” 。产 学 合 我国普遍 存在 其 中的5 促 种类 型 。 作 创 新 , 我 国 企 业创 新 能 力 普遍 低 下 的情 况 下 , 争 取 科 在 在 国外 研 究 认 为 , 照产 业 技 术创 新 战略 联盟 合 作 的 职 能 按 战略 联 盟主 要分 为 3 : 术攻 关 合作 联 盟 、产 业 种 技 学 发 展 、建 设创 新 型 国家 的过 程 中 , 责无 旁 待地 成 为 了决 定 领域 分 类 , 大 国复 兴 的关 键举措 。本 研究 将着 眼于 河= 省产 业集 群 的发 链合 作联盟 、技 术标 准合作 联盟 ( I 匕 高广 文 , 0 8 。 20) 展, 从产 业集 群角度 探讨 建立 产业 技术 创新 战略 联盟 , 推动 区 按照 按 产 业 技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的主 导者 不 同划 分 , 以 可 域 经济 发展和 产业 的 自主创 新 。 划分 为 中小企 业合 作 的联盟 、强强合 作 的联 盟 、 由核 心大 企 业主 导的联 盟三 类 。( 康继 红 , 0 0 2 1) 产业 技术创 新 战略联盟 的作用 : 产 业技 术创 新 联盟 是在 政府 的 推动 下 , 循市 场 机制 , 遵 为 1 、产 业 技术 创 新 联盟 是 实 现 国 家促 进 自主 创新 战略 的 满 足 企业 长 远 发展 和 国家 或 区域 产业 发 展 的需 求 , 以促 进 技 前提 , 区域创 新体 系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是 是促 进 区域 经济 发展 术 进 步 、创 造 知识 产 权 、规 范重 要 标准 为 目标 , 过 优化 组 的源 动力 。 国家( 通 或区域 ) 面的 自主创 新是整 体结 构系 统 , 层 它 合 产学 研 联盟成 员 ∞∞ :的各 种技 术创新 要素 而建 立 的一种 稳定 的 的 主体 核 心 构成 是企 业 、大学 、科研 机 构 和政 府 部 门 , 是 宝 它 优 势互 补 、协 8 8 新的产 学研 利益 战 略联盟 。其本质 是一 种 科技 与经 济一体 化 的联合 与促进 , ∞8 8 ∞∞ 8 ∞ ∞ 同创 国家 ( 区域 ) 或 自主 创新 服务 组 织 制度 创 新 。这 是 因为 , 学研 技 术创 新 源 于一 种 自然 组 加企 业 的创 新成 效和 整体 经济 的 发展 。通过 产学 研 的渗 透 、 产 织 的过程 , 技 术创 新过程 中, 业与 大学 和科 研 院所 是 完全 集 聚 效应 , 进 了技 术创 新 , 高产 业竞 争 力 , 在 企 促 提 促进 了区 域经
青岛市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初探
江西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方案
江西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方案江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江西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为了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江西省拟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
本实施方案将从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组织机制1.组建联盟领导小组,由相关省级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联盟办公室设在省内创新基地。
2.构建联盟成员管理体系,定期通报联盟相关政策、行动计划和项目申报情况。
3.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探索前沿技术研究,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三、运行机制1.建立联盟项目申报评审制度,引导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和创新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及联盟会议决策,按照一定比例提供项目资金支持。
2.促进跨领域、跨行业合作,鼓励企业之间分享技术资源和创新成果,促进共享创新。
3.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提供技术对接、专利申请、项目管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完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四、人才培养1.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设立江西省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引进优秀人才来江西,为联盟成员提供技术支持。
2.鼓励企业培养技术创新骨干,建立专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提供科研经费和创新项目支持。
3.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创新方法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
五、政策支持1.制定相关政策,对联盟成员给予税收优惠、财政奖励等政策支持,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建立创新基金,为联盟成员提供风险投资和创业孵化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3.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六、推进措施1.加强宣传推广,组织召开联盟启动仪式,向企业和社会宣传联盟的重要意义和成果。
2.建立联盟工作评估机制,每年对联盟的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及思考
“ 官本位 ” 思想的浸润 , 缺乏 “ 民主” 意识 , 造成政府部门官僚习气 严重 , 办事效率低 ; 另一方面 , 中原文化中“ 重义轻利” 的文化观以 及对平均 主义的认 同 、 对竞争 的抵触 , 河南人市场观念 淡薄 。 使 因此 , 河南应树立政府的服务意识 , 强化人们 的法制观念 , 营造公 正、 平等 、 机会均等的社会氛围 ; 逐步改变 “ 官本位” 意识 , 淡化权 力思维 , 提高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开放度 , 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 市场经济体制 , 为外资经济 、 民营经济 、 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的快速发展提供土壤和平 台, 营造富有竞争力 的区域环境。
3注 重 文 化 建 设 , 视 青 少 年 的 文 化 现 代 化 。 河 南 人 口众 . 重
义文化 , 这种 文化充分 肯定人们对物质 的追求 和享受 , 是世俗取
向 、 业 取 向 、 民取 向 的大 众 通 俗 文 化 。 需 求 是 人 类 行 为 的 原 商 平
动力 , 也是 经济活动 的出发 点 。这种功利 主义和享乐 主义注定
产 业 和 区域 支 柱 产 业 的技 术 创 新 需 求 为 导 向 , 现企 业 、 学 和 实 大
的推进 , 全球市场竞争 的加剧 , 而竞争 的焦 点集 中在核心技术 的
创新及产业整体技 术的升级 , 众多企业迫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 、 艰 巨性 和所需 的投入不 断增大 , 面临的创新风险也越来越大 , 迫 切需 要新 的风 险分担机制 。于是 , 他们 主动寻求联合 相关企业 和科研机构进行相关领域 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 共担风险 , 共享创 新成 果。这样 一种社会 背景条件促进 了我 国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科技部六部门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文件目录一、六部门关于构建产学研联盟的指导性意见 (2)1、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2)2、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和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暨试点启动会上的讲话 (6)二、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 (11)1、申请试点联盟提交材料有关要求 (17)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编写参考 (18)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申请表 (27)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必要性的说明编写提纲 (30)5、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审核意见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科技部试点案例: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章程 (31)四、科技部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其他相关资料 (38)1、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单位(95家) (38)科技部六部门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文件一、六部门关于构建产学研联盟的指导性意见1、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联盟的主要任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附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教育厅(委、局)、国资委、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代表处,各有关行业协会,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现就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重要意义。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策略研究——基于山西装备制造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 _ 划分一个可 选择 的合作伙 伴团队范围
析 。山西装备 制 造业 建 立 技 术 创新 联 盟 的初 期 要 吸 取 失败 的经验 , 对联盟 的伙 伴进 行谨 慎 的筛选 。根 据
联 盟 的特性 , 将 伙 伴 选 择 过 程 进 行 了三 个 阶 段 的划
第1 4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1月
Vo 1 . 1 4.No . 1
J a n u a r y, 2 0 1 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策略研究
— —
基 于 山西装 备 制 造 业构 建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联 盟
侯 蕴慧 , 王 学军 , 郑 迎
( 太 原 科 技 大 学 经济 与 管 理 学 院 , 太原 0 3 0 0 2 4 ) 摘要 : 联盟取得 成功的第一步要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 , 好 的联 盟 伙 伴 可 以 极 大 的 降 低 联 盟 风 险 , 减 少联 盟 投 入 , 为 联 盟
文章编号 : 1 6 7 1 —1 8 0 7 ( 2 0 1 4 ) 0 1 —0 0 6 5 一O 4
产 d
h
业 业 组织 形式 , 是 市场 经济 条件 下产 学研结 合 的新 型技
y
产 业技 术创 新 战 略联 盟 是 目前 国 内外 重要 的产
不应 该存 在行 政 上 的隶属 关系 , 是靠 共 同利益 而连接
优 劣 的基础 上 , 寻找 符 合 优 势互 补 的企 业 组 成 联 盟 , 并 在有 法 律 约束 的 协 议 或 合 同下 共 担 风 险 、 共 享 利
益。 _ 1 ] 一 般发起 人 为牵头 企业 , 处 于支 配地 位 , 其法 人资 格 的单位 , 彼 此之 间
我国生态环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案例分析及国际经验借鉴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案例分析及国际经验借鉴研究徐金英1,叶 晔2,魏东洋2,钱 玲2,马志飞1,杜 虎1,刘 伟1,张亚兰1,许 玲3,谢显传1(1. 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 330031;2.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北京 100029;3. 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南京 211106)摘 要: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产业联盟”)是国家技术创新、转化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
虽然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得到一定发展,但是由于科技、资金、联盟本身运作体系等因素的束缚,目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仍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总结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介绍了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在产业联盟建设方面的探索工作,以水专项的有机化工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典型案例,剖析了生态环境产业联盟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成效,最后为我国生态环境相关产业联盟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联盟;成果转化;产业化中图分类号: X321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803/ki.issn.1004 − 6216.202306047Case study of Chine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 and reference research based 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XU Jinying1,YE Ye2,WEI Dongyang2,QIAN Ling2,MA Zhifei1,DU Hu1,LIU Wei1,ZHANG Yalan1,XU Ling3,XIE Xianchuan1(1. School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2.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China, Beijing 100029;3. Nan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Nanjing 211106)Abstract: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referred to as the “Industry Alliance”) is a significant pathway for nat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al upgrading. Th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liances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constraints such as technology, funding, and the operational framework of the alliances themselv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se alliances still presents various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llianc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exploratory efforts within China's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referred to as the “Water Projec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lliances were provided. A case study of the organic chemical waste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ful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 within the "water project" was presented, providing an in-depth analysi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achieved in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ndustrial alliances.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advance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and eco-environmental industrial alliances.收稿日期:2023 − 03 − 19 录用日期:2023 − 04 − 11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602-004);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22-1-1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双碳视域下高等工科院校《环保技术创新与创业》课程改革”;面向新工科的《环保技术创新和创业》课程建设(NCUJGLX-2022-160-66);《环保技术创新和创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作者简介:徐金英(1991—),女,博士、讲师。
武汉市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战略研究
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主要体现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 盟发展中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 目 标而必须利用和 发 展 的关 键技 术 , 以武 汉 市 物联 网产 业技 术创 新
第2 3 卷第 4 期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 o 1 . 2 3 N o . 4
D e c . 2 0 1 3
2 0 1 3年 1 2月 J O U R N A L O F WU H A N M E 1 u R G I C A L MA N A G E R ’ S I N S T 1 T U ' I E
合 了包括江苏三大电信运营商 、 国睿集团、 莱斯电 子、 三宝科技、 南瑞集团、 江苏集群 、 南京大学、 东 南大学等单位成为了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 。海峡 两岸产业界在 2 0 1 0 年8 月正式成立“ 中华物联网 产业联盟” 。类似的还包括上海物联 网产业联盟、 杭州物联网产业合作联盟 、 中关村物联 网产业联 盟、 成都 物联 网联盟 等等 。
作者简介 : 张 凌( 1 9 8 1 一 ) , 女,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后 , 已发表论文 1 8 篇 。研究方 向: 知识管理。
1 4 ・ - - — —
・
--—
—
张
1 . 政 府 行 为
凌, 向思诺 : 武汉市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战略研究 心针的作用 ,因此需要政府 构建完善的监督机 制、 资金进人或退出机制 以及长远规划来帮助联 盟 长远 发展 。 .
也建 立 了一定 数量 的物联 网技 术实验 中心和研究 中心 , 培养 了一大批 从事 物联 网行业 的技术人员 , 人 才和技 术 优 势 明显 。尽 管 如 此 , 武 汉 市 的物联 网产 业 由于发 展 历史 短 暂 , 在 技 术发 展 上 以及 管 理监 督上还 是 存 在 一定 缺 陷 , 因此本 文 希望 通 过 对 物联 网产业 技术创 新 联盟 的发展衡 量指标进 行 总结 , 结合 武汉 市 物 联 网 发展 现 状 给 出武汉 市 物 联 网产业 技术 创新 联盟 的发展 建议 。 二、 物联 网产 业技 术创新 联盟发 展评价指 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最新进展
产学研合作,1dustry-Universlly・・ResearchInstitute摘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国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系列的问题:联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模式7如何分享联盟产生的收益和风险7如何保持联盟的稳定性7如何评价联盟的绩效7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些特有的问题及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和关注的理论前沿和热点。
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文献.为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奠定基础,并为我国有效地推动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并成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方式。
尤其是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国家六部门于2008年12月30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深入贯彻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国各地区开始大规模地产生,仅北京地区就出现了100多家.它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联盟组织模式的研究学者对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研究最早源于战略联盟。
Modic和Potter(1988)认为,战略联盟是指联盟主体基于成本,效率以及竞争优势等因素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关系网络组织。
Teece(1992)则认为,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包括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R&D合作协议.共同营销,它的特点是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并未达到合并的程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战略联盟,转向关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路探究
5 】E r n s t D, B a m f o r d J .Y o u r a l l i a n c e s a r e t o o s t a b l e . 盟管 理 成本 的增 加 、信 任 因素 、道 德 风 险 、成 员关 系 的变 化 【 H a r v a r d B u s i n e s s R e v i e w, 2 0 0 5 ,8 5 ( 6 ) : 1 3 5 —1 4 1 以及 外部环 境 因素 。 [ 6 】 蔡 继 荣 , 胡培 . 基 于 合 作 溢 出 的 战 略联 盟 不 稳 定 性 研 究 蔡继 荣( 2 0 1 2 ) 以战略联 盟 的伙伴特 征 、可置信 承诺 为研究
创新 联 盟 稳 定性 研 究[ J ] . 科 学 学研 究 , 2 o o 9 ( 2 ) . 1 0 】 蒋樟 生 , 胡珑 瑛 . 不 确 定 条件 下知 识 获 取 能 力对 技 术 创 当前 关于 产业 技 术创 新 战 略联 盟 稳 定性 的 影响 因素研 究 [ J 】 . 管理 工 程 学报 , 2 0 1 o ( o 4 ) : 4 1 —4 7 . 已经 成 为 了国 内外 学者 研究 的热点 问题 。当前 的研 究 既有 从 新 联 盟 稳 定性 的影 响【 [ 1 1 】 D a s T K & T e n g B S . M a n a g i n g r i s k i n s t r a t e g t c 诸 如联 盟伙伴 间 的承诺 与信任 , 联盟 的创新 能力 等 关键 因素人
路 加 以归纳总结 , 同时 对 未 来 的 研 究 思路 提 出 自己 的 看 法 。 关键词 : 产业技 术创新 战略联 盟 ; 稳 定性 ; 影 响 因素 ; 研 究思路 ; 探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
盟 构 建 的 指导 意 见 》 2 0 ; 0 9年 7月 1 4日, 技 部 等 6部 科 委 又 联 合 制 定 推 出 《国 家 技 术 创 新 工 程 总 体 实 施 方 案》 。其 中 ,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更 是 被 作 为 实 施 技 产 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 , 需要着力 推进的重点 。 是 本 文 拟 通 过 深入 分 析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的 特 征 和 使 命 , 而 提 出构 建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应 注 意 的 进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10 —0 40 1 0 —3 8 2 1 ) 20 7 -4
0 引 言
建 国后 , 国 科 研 主 体 先 后 经 历 了计 划 经 济 时 期 我 以大 院 大 所 为 主 体 、 8 3 计 划 时 期 以 高 校 为 主 体 、 “6” 创 建 国家 创 新 体 系 以 企 业 为 主 体 的 3个 发 展 演 变 阶 段 。 国家 创 新 体 系 提 出 以企 业 为 主 体 , 市 场 经 济 角 度 看 , 从
济 的 崛起 , 又赋 予 了战 略 联 盟 新 的 内 涵 , 要 是 社 会 网 主 络 联 盟 。 战略 联 盟 按 照 企 业 寻 求 外 部 合 作 时 的 战 略 目 标 可 分 为 如下 几 种 n : 术 研 发 联 盟 、 作 生 产 联 盟 和 ]技 合
市 场 开拓 联 盟 。
盟 ; 9 而 0年 代 则 主 要 是 契 约 型 的 “ 术 联 盟 ” 网络 经 技 ;
中 , 在 许 多 亟 待 解 决 的 突 出 问 题 , 中 尤 为 突 出 的 就 存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研究[摘要]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技术开发战略联盟产业层面的拓展,是我国产学研结合实践,不断探索中产生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
该理论可以由战略联盟和产学研结合理论解释,联盟的创建对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必要性。
本文重点总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各种模式优缺点,按照联盟中产业技术创新主导者,构建模式分为龙头企业主导型、科研院校主导型及政府主导型三种模式;按照联盟构建目标分为:技术攻关合作联盟、产业链合作联盟、技术标准合作联盟。
根据联盟组织形式首先将联盟分为实体型和契约型模式,实体型模式又可分为法人实体模式和非法人实体模式。
法人实体模式中有三种应用较广泛是股份合作制模式、模仿公司模式和聘请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公司模式。
结合安徽房地产产业所处的大环境选择适合的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完善产业链模式+股份合作企业模式。
最后指出此种联盟模式构建的具体操作。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模式操作The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StrategicAlliances目录1.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必要性 (3)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涵 (3)1.2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4)1.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企业产生的普遍意义 (4)1.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的特殊意义 (4)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及优势比较 (5)2.1 从联盟中主导者角度分析 (6)2.1.1 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2.1.2 科研院校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7)2.1.3 政府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7)2.2 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目标角度分析 (8)2.2.1 技术攻关合作联盟 (8)2.2.2 产业链合作联盟 (8)2.2.3 技术标准合作联盟 (9)2.3 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形式角度划分 (9)2.3.1契约模式 (9)2.3.2实体模式 (10)3.选择适合安徽房地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模式 (11)3.1构建安徽房地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环境分析 (11)3.1.1 政策环境分析 (12)3.1.2 经济环境分析 (12)3.1.3 技术环境分析 (13)3.2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13)3.3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体操作 (15)参考文献 (16)后记 (17)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研究1.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必要性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2007年6月10日,来自数十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负责人在北京签约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自此全国各省市掀起了关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轩然大波。
我们有必要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
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具体分析:从组织形态上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从主要任务上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从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上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明确的专业技术方向和创新目标,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此模式是我国相关部门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产学研实践,借鉴国外经验而形成的。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论看似生疏其实是两个人们熟知理论的综合与演变。
其一是战略联盟理论。
战略联盟概念20世纪90年代首先由美国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和DEC 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提出,其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间或特定事业与职能部门间,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和各公司自己的战略目标,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在一起的网络式的经营联合体。
战略联盟按照企业寻求外部合作时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技术开发联盟,合作生产联盟,市场开拓联盟。
其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技术开发战略联盟的产业拓展。
其二是产学研合作理论。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我国产学研结合实践和探索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组织形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产学研合作是产业界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交流关系。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前端。
这种形式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日益活跃,在技术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普遍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我国在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对“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但是产学研结合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策环境不完善;组织形式松散,短期化、形式化;国家计划资源的配置与产学研结合组织方式不适应;产学研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等。
和世界的飞速发展要求技术创新需要完整的风险分担机制;合作创新成为应对技术及市场快速变化的主流;企业技术创新外源化要求建立更为持续有效的产学研创新联盟等挑战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单纯的产学研合作和单纯的战略联盟构建无法解决技术创新问题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此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运而生。
1.2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1.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企业产生的普遍意义国际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最早可上溯至20 世纪20 年代,出现于英国的研究联合体,这种模式后来进一步传播至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挪威等欧洲国家。
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日本模仿研究联合体的模式建立了“工矿业技术研究组合”。
这些组织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并加速了这些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跨越的步伐。
自20 世纪70 年代末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始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蓬勃发展。
据统计,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美国国内及跨国性质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每年以25%的增长率快速发展。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这些企业成功应对了技术研发经费和模仿竞争带来的压力。
对这些企业产生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用表1阐述。
1.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的特殊意义我国二十几年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技术创新存在严重的问题。
国家整体创新不足,自主创新成果少,对外技术依存度在60%以上。
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大量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企业拥有资金和设备,但是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包罗技术创新人才,但是缺乏基础设施支持。
这样的资源分配不均直接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不足,导致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和主动权。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对于社会而言大多数企业发展仍处于依靠资源消耗进行外延式扩张状态。
这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始终无法突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制约,无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依靠创新的发展道路。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对于我国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其一,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引领国家战略产业的技术进步,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战略联盟的形式加强“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集成产学研各方优势,针对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技术瓶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打造支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航空母舰和主力舰队。
其二,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促进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方式的转变,是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实施机制的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方式必须符合WTO规则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标、任务和运作方式体现了国家重点产业长远发展的利益,符合国家战略目标,应成为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因此,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贯彻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调整科技工作思路、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组织实施机制的重大举措。
其三,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转制院所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应用开发类院所在完成企业化转制、改制之后,如何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中持续发挥技术优势,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待破解的关键问题。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为转制院所在支撑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中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提供重要舞台;为其整合社会创新要素,取得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确立在行业中的技术引领地位提供可能,同时也将为技术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快速商业化运用提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我国察觉构建联盟的必要性进行了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继制定并实施了“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科技园区这一世界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为成功的模式,全国布局建设了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34家国家级孵化器和各类省级、地级科技园区,这些科技园区依靠自身科技力量,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创新区域。
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及优势比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根据不同的构建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模式。
按照联盟中产业技术创新主导者,构建模式分为龙头企业主导型、科研院校主导型及政府主导三种模式;按照联盟构建目标分为:技术攻关合作联盟、产业链合作联盟、技术标准合作联盟。
根据联盟组织形式首先将联盟分为实体型和契约型模式,实体型模式又可分为法人实体模式和非法人实体模式。
法人实体模式中有三种应用较广泛是股份合作制模式、模仿公司模式和聘请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公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