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作者:师长玉术洪香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4期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众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创新与探索,但反思走过的路,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就是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安于现状。

这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不精确定位与把握,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诸多困难所表现出来的束手无策,成了制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突破种种羁绊,使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开展,显得尤为迫切。

一、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简约性认知及操作,降低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1. 粗浅的形式论
不少教师认为,素质教育无非就是开全音、体、美,上好活动课,严格作息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该玩就玩。

这种粗浅形式论观点,带有普遍性,其危害不容小视。

山东省教育厅齐涛厅长在谈到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时就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学生的人格;赋予其知识和能力;养成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

新一轮素质教育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教师构筑精品课堂,要付出更大的心血和汗水,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前瞻性眼光,在观念的转变中与时俱进。

2. 泛泛的评价观
一些教师认为,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是泛泛的,只要不出现分数,学生的素质的高低又怎能看的出来?殊不知,学生素质是内隐的,其存在形式却是外显的。

“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难道不是人格养成、人文素养、道德素养、角色素养缺失造成的吗?当我们发现辛勤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诸如出言不逊、打架成瘾、离家出走、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时,我们是否会有自食其果的尴尬。

倘若我们不顾已经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适应变化了的新要求,不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观点出发,而持反正素质教育也看不见、摸不着的观点,无所作为,就会背离素质教育的目标。

3. 错误的成就观
一提到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很多人会罗列出一大堆数字:高中上线率多少,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第几,获得了多少辅导奖项等等,以为这就是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其根本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关爱、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爱”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每当学生拣起地上的一块垃圾,用黑板擦擦掉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课堂上学生出现创新的智慧与火花,这就是素质教育结出的硕果。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惯有思维定势使学校与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1. 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学校领导在决策时,政绩观心理起关键作用,面对督查,学校会绞尽脑汁的想出各种各样的新办法。

比如与上面政策来个擦边球,找操场小、老师缺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

更有甚者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大量的作业压在学生头上,有的学生感言“还不如不放假”。

仔细思考起来,这也不足为怪,应试教育搞了这么多年,上级考察学校,学校考核老师,都是以数字排序,以分数高低论成败,分数更与教师评职晋级、评先树优挂钩。

在这种教育功利化倾向的主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的种种理念,各项命令、规章的执行大打折扣。

2. 教师的惰性心理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考核方式,它已一种不自觉的方式规约、禁锢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日常生活。

面对新课程提出的全新课程观,像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教师安于现状,懒得去做,陶醉于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所取得的经验。

三、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较低,阻碍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
新一轮素质教育倡导实施全面的课程观,要使所有的课程开全、开齐,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这就需要专业化程度较高且配置合理的教师队伍。

毋庸置疑,农村与城市比,在教师的见识、知识的掌握、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要解决此问题需通过以下努力1. 尽快完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

面对诸多开放性的新课题,大多数教师依靠自省、自悟,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甚至可能出现偏差。

2. 城乡同级学校结对子,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探讨活动,使其资源互补。

3. 教师自身也要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交流平台,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创造性的完成工作。

总之,素质教育的的全面实施是一个大课题,它需要教师的大智慧。

对教师层面的分析在于引起更多教师的思考、关注与研究,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克服功利主义思想和懒惰心理,树立“以生为本”的新理念,不断探索与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