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氯水的成分探究”教学分析与思考
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说课稿王登霞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说课总结六个方面对该实验探究容作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这一容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气的性质》的一个方面。
氯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学好这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既是对专题一氧化还原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及巩固,也为以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和如何认识新物质打下基础。
“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的探究是高中化学课本中将化学实验与探究理论有机结合的典型,对“氯水的成分”的学习,不是简单分析或者直接给出,而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使知识合理地呈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真理,获得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化学老师在教学中时时要把握的,本节课中实验贯穿始终。
因此这部分容的学习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进行了巩固,同时也为高中学生实验素养的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
2、探究理论“科学探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将该理念运用于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就是想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掌握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体验独立完成探究的过程,享受探究活动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1.通过实验了解氯气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能主动进行交流4.能够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化学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已经了解了氯气的部分性质,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另外青少年学生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渴望动手,这为实验探究过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氯水性质的探究,能说出氯水的成分,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理解其具有的性质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科学归纳总结,并能主动进行交流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讨论、分析,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归纳、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的探究,使学生能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乐于探索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热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氯气与水反应,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教学难点: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科学探究素养、化学实验素养的初步形成【实验用品】:干燥氯气、新制氯水、pH试纸、石蕊试剂、AgNO3溶液、稀HNO3、NaHCO3粉末、Mg条红色纸花(多个)、试管、锥形瓶、滴管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教学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印入信息,而是学习者主动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过程。
重难点三 新制氯水的成份及性质
重难点三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1、新制氯水的成份及性质微粒检验方法现象H2O 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晶体Cl2观察颜色,闻气味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HClO(少量ClO―)红纸褪色H+加入CaCO3粉末或者锌粒有气体生成Cl―加入HNO3酸化过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现列表如下:2、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比较液氯新制的氯水久置的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成份只有Cl2分子分子:Cl2、H2O 、HClO离子:H+、Cl—、ClO—、极少量的OH—分子:H2O离子:H+、Cl—性质有氧化性,无酸性和漂白性有酸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杀毒、光照时HClO分解只有酸性,相当于盐酸溶液[【重难点考向一】新制氯水的成分【例1】乐乐为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做了如下实验,他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及HClO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只含有HClO 【重难点考向二】氯水的性质【例2】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A.浓H2SO4B.NaCl溶液 C.Ba(OH)2溶液 D.NaOH溶液【重难点考向三】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性质差异【例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分子和H2O分子②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③氯水光照时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④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将减弱⑤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久置氯水无色⑥新制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氯水无漂白作用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1.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使新鲜的红玫瑰花褪色(HCl)B.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Cl2)C.加入小苏打固体,有气泡产生(H+)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过量新制的氯水滴到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说明氯水中含有H+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氯水能使有色花瓣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3.(双选)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可使蓝以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C.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D.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4.如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 处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D中可以是浓H2SO4②通入的氯气含有水分③D中可以是水④D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氯水成分的探究 (2)
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京山中学梅智斌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第二课时。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氯气是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非金属气体单质,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知道了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将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以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设计思想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应用性,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面对新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氯水的成分这条知识主线,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课本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重难点易于突破,而且锻炼了学习的动手、动脑能力,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新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2.掌握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3.理解氯水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2.培养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1.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从而感受到合作和学习的乐趣2. 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氯气与水反应中各成分的实验鉴别,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新制氯水的成分的探究教学难点:新制氯水的成分的探究五、教学手段、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实验法六、教学过程:。
课题2氯水成分的实验探究(1)
课题2 氯水成分的实验探究主备:高一化学组审核人:章细宏学习目标:1.了解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2.了解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从而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方案活动一:氯水中的成分探究已知:在25℃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
在常温下,溶于水的部分Cl2与水发生反应。
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并猜想氯水中的成分有哪些?活动二:实验验证氯水中部分微粒1.根据上述对氯水成分的猜想,请你应用下列实验用品,结合实验步骤,验证氯水中部分微粒,进行实验并完成表格。
实验用品:氯水、NaHCO3固体、AgNO3溶液、稀HNO3、药匙、试管等。
2.写出(2)(3)两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活动三:探究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粒子根据下列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粒子,并完成下列表格(可以不填满)。
实验用品:氯水、NaCl溶液、稀硫酸、红色纸条、镊子、试管、培养皿、玻璃棒等。
提示:结合活动一、二所得结论,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氯水中具有漂白作用的粒子。
2.思考:氯水具有漂白性,为什么漂白剂却常用次氯酸盐?活动四:实验探究久置氯水中溶质成分的变化1.根据氯水所体现出的性质,大胆猜测久置氯水中的溶质成分。
2.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验证你的猜想。
3.家庭养鱼通常都会将自来水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结合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课堂反馈1.下列物质中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Cl2B.氯水C.NaCl溶液D.HClO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存在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HClO分子的存在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D.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离子的存在3.自来水是用氯气杀菌消毒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
实验探究新制氯水的成份
案例三实验探究新制氯水的成份夷陵区小溪塔高中陈伦兵1.提出问题新制氯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2.猜想与假设新制氯水的主要成份有Cl2、HClO、Cl-、H+。
3.制订实验方案Cl2的检验: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利用还原剂检验,如KBr 、KI。
HClO的检验:HClO具有漂白性,可利用有色物质检验,如有色布条等。
Cl-的检验: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可通过滴加AgNO3—HNO3溶液检验。
H+的检验:可滴加石蕊试液或用pH试纸检验。
4.实验步骤(1)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或浓盐酸与高锰化钾(不需加热)反应制取氯气,将制得氯气通入盛水的试剂瓶中,至溶液呈浅黄色,得到新制氯水。
(2)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或往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加入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3)在pH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4)取2 mL氯水于试管中,滴加1~2滴稀硝酸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5.实验现象(1)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2)在pH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pH试纸显红色,稍后红色处出现褪色现象(3)取2 mL氯水于试管中,滴加1~2滴稀硝酸后,加入AgNO3溶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6.解释与结论(1)Cl2有强氧化性,将淀粉碘化钾试纸上的碘置换出来,碘单质使淀粉变蓝,因此可以证明氯水中含有Cl2。
(2)pH试纸显红色证明氯水显酸性,显红色处又出现褪色现象,证明氯水中有HClO使其褪色。
(3)氯水与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证明氯水中存在Cl-。
结论:氯水的主要成份有Cl2、HClO、Cl-、H+。
解释:溶于水中的氯气一部分以Cl2分子形式存在,一部分与水发生了反应,从结论中可知氯气与水反应除生成HClO外,还有HCl生成。
拓展与迁移:新制氯水中含有三种分子,分别是:H2O、Cl2、HClO;含有四种离子,分别是:Cl-、H+、ClO-、OH—。
《氯水的成分探究》教学设计
《氯水的成分探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化学课程标准》节选2.地位和作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来自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共安排三个课时进行学习,其中氯水的成分探究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氯作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与前一节中的硅在性质上体现了极大的差异。
在第一课时中学习了氯气能与金属及还原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反应后,本堂课主要学习氯气和水的反应,重点研究氯水的成分。
氯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既能为随后学习硫和氮提供学法指导,也给将来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理论分析预测新制氯水的成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以检验氯水的成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3)通过制造认知冲突加深学生对氯气漂白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4)通过整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氯水的性质及其对应的成分。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氯水的成分分析、氯气的漂白原理教学难点:开展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二、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后,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通过化学实验去认识和研究物质的性质。
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在书写氯气与水反应、氯气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经常错写或漏写,根源在于学生对反应的原理认识不深刻。
2.学法指导为了弥补学生的认知短板,本节课一方面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设计并实验获得感观印象,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体验中牢固掌握这一知识。
三、教法分析1.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形成“合理猜想”,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得出最终结论。
在思考、观察、实验及交流与合作中,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和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2.实验用品:氯气、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Na2CO3溶液、无水硫酸铜、红纸条、烧杯、小试管、胶头滴管四、教学流程附:板书设计氯水的成分探究一、氯水的成分明确目的分子:Cl2、H2O、HClO ↓离子:H+、Cl-、ClO-、OH-(少量)合理假设二、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设计方案三、次氯酸: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消毒剂↓HClO H++ClO- 实验论证 2HClO ==光照 2HCl+O2↑↓得出结论附:学案设计氯水的成分探究【探究】结论:氯水中的微粒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整理】分析物质成分的一般方法【练习】将氯气分别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试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原因。
氯水的成分探究教案
氯水的成分探究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探究氯水的成分及相关实验操作,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氯水的成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氯水的成分及相关实验操作;2.学会使用适当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来探究氯水的成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4.学会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数据;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出氯水的应用背景,如漂白剂、消毒剂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知道氯水的成分是什么吗?步骤二:理论讲解•讲解氯水的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引导学生了解氯水在漂白和消毒过程中的应用。
步骤三: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2-3人;•实验材料准备: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纸巾、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实验步骤:–将氯化钠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使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盐酸溶液,观察实验现象;–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四:数据分析•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理解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步骤五:实验总结•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讨论氯水的独特性质和应用场景。
课堂互动与扩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彼此的发现;•提供更多关于氯水的实验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分享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氯水及其相关知识保护环境。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氯水的各种应用场景,并写一份小论文。
小结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氯水的成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能够学会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数据。
此外,本教案还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
★★★★★《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潮州市金山中学化学组黄洁玲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⑴探究氯水中存在的成分⑵了解次氯酸的性质及应用(自来水加氯消毒、次氯酸漂白性的应用、漂白粉的制备与使用等)2、能力培养⑴通过边讲边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⑵通过探究、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自来水加氯消毒”、“次氯酸漂白性的应用”、“漂白粉的制备与使用”等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氯水中存在的成分三、讲课类型:实验探究课四、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边讲边实验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归纳法六、教学用具:⑴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试管架、药匙、镊子、集气瓶⑵实验药品:氯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水、氯气、碳酸氢钠固体⑶实验用品:红纸⑷教学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仪七、教学过程设计:附:板书设计(主要框架)氯水成分的探究一、氯水中含有的粒子:H2O、Cl2、H+、Cl-、HClO、ClO-、少量OH-二、漂白粉的制备、使用与保存(1)、制备:漂白粉2Ca(OH) 2 + 2Cl2=CaCl2 + Ca(ClO)2 + 2H2O(有效成分)(2)、使用:工业上:Ca(ClO)2 + 2HCl =CaCl2+ 2H ClO生活中:Ca(ClO)2+ H2O + CO2=CaCO3↓+ 2H ClO (3)、保存:密闭、避光、保持干燥小结: “氯水”粒子小结氯水微粒集群贤,水分氯气次氯酸,次氯酸根氯离子,“氢氧”“氢离”喜谈天。
氯水成分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氯气成分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岳西中学化学组胡光明、【一课标分析】1.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活动与探究建议: 氯水的漂白性【二教材分析】本章是后面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而本节知识又对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硫和氮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全面的认识化学元素,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分析】1.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在第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Cl2的部分性质,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
2.能力层面:通过初、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完整的实验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3.心理层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及其现象兴趣浓厚,有很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设计实验探究氯水中的成分并掌握HClO的漂白性能完成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氯水的成分.能够通过自学掌握次氯酸的性质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氯水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讨论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感受化学探究乐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思想。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培养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探究难点:氯水成分及性质的探究实验设计【六教学策略】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教师讲授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氯水成分的实验探究探究活动一:氯水中是否存在氯气探究活动二:氯水中是否存在氢离子和氯离子探究活动三:氯水中具有的漂白性物质是氢离子,氯离子,氯气,还是......?【七教学过程】提出问题1:氯气溶解于水后,是氯气简单的分散在水中,还是氯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提出问题2:氯水中有没有氯气?怎样才能知道氯水中是否有氯气?展示一瓶矿泉水瓶氯气,请同学先观察氯气的颜色学生感受:观察到氯气显黄色。
“氯水成分与性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知识的获取和学习过程,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和解释氯气溶于水的宏观变化,把对宏观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对微观世界的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建立物质的微粒观和以微粒观为依托的元素观。
微观世界的想象力,建立物质的微粒观和以微粒观为依托的元素观。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反思反思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1.认识氯气能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认识次氯酸的漂认识氯气能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认识次氯酸的漂白性、不稳定性和弱酸性。
白性、不稳定性和弱酸性。
2.2.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通过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实验和观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通过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学习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释和结论,学习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3.感受氯气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异常的实验现象中蕴涵的科学道感受氯气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异常的实验现象中蕴涵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理,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我们在初中学过,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可以和水反应。
那么氯气是否溶于水,是否也能和水反应呢水反应。
那么氯气是否溶于水,是否也能和水反应呢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 的针筒抽取80ml 的氯气,然后抽取20ml 的蒸馏水,反复震荡后,观察吸水前后气体体积和颜色的变化。
后,观察吸水前后气体体积和颜色的变化。
教师:展示用无色试剂瓶盛装的饱和氯水,展示用无色试剂瓶盛装的饱和氯水,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
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
(解释:(解释:氯水要盛装在氯水要盛装在棕色瓶中,为了便于学生的观察,这里暂时用无色试剂瓶盛装。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氯水的成分教案
氯水的成分教案第一篇:氯水的成分教案氯水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掌握氯水成分和性质的多样性2、能够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的存在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探究,新旧氯水的成分区别,次氯酸的性质难点: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探究三、设计思路从现实中的事实联想到氯气,再设计实验对氯水成分进行探究,从实验的事实推导出存在的物质,再比较新旧氯水成分的区别,最后总结次氯酸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导入】“游泳池里好大一股消毒水气味,孩子在里面眼睛流泪,嗓子不舒服,有的孩子莫名呕吐。
”去年某天的一个上午,位于淄博市体育中心的一个游泳池有消毒水气味,遭到家长投诉。
【设问】是什么物质使孩子们出现这种状况呢?【叙述】卫生局卫生监督局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已经把情况记录下来了,对于市民提的游泳池的消毒水气味大可能系氯超标,如果水中氯超标,人们会闻到明显的氯气气味;在这样的水池里长时间浸泡,会损害人的皮肤。
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游泳结束后,要尽快用清水冲洗身体。
【回顾】我们已经知道氯气是可以溶于水的,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
氯气的水溶液叫做氯水。
氯气溶于水后,溶液呈黄绿色,那么氯气溶于水中是和氧气溶于水一样,还是和二氧化碳溶于水会有一部分生成碳酸类似呢?①氯气溶解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②氯水中溶质的微粒以什么形式存在?【观察】氯水的颜色【结论】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实验】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镁条,观察现象。
【结论】氯水中含有H+ 【实验】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
【结论】氯水中含有Cl-【实验】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交流与讨论】展示学生记录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分析得出结论:是一种新的物质具有漂白性。
学生通过实验排除盐酸、水和氯气具有漂白性的可能,再根据氯水中含有的氢、氯、氧三种元素的可能组合,推出可能具有漂白性的是一种新的物质HClO。
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大胆猜想: 氯水中含有什么粒子?
观察新制氯水的颜色
存在粒子
一定有:Cl2、H2O 可能有: Cl-、H+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实验探究1
方案1: 向少量新制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方案2:向Na2CO3固体粉末中滴加新制氯水。 方案3: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光照或加热
漂白剂
2HCl+O2↑
思考:为什么养金鱼时要将自来水晒一段时间?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实验探究3
久置氯水是否具有漂白性? 方案:将久置氯水滴加到红纸上
比较:新制氯水、久置氯水
和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颜色及成分
教学过程
知识点击,扩展视野
图1:杀菌、消毒
图2:漂白剂
Cl2中毒 图3:危害
漂 白 粉 漂 白 豆 芽
能力状况
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好奇心强
心理特征
渴望动手
教材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氯水中的成 分,并掌握HCIO的漂白性 (2)能完成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的 书写 (3)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氯水的成 分 (4)能够通过自学掌握HCIO的性质
教法分析
探究----发现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探究氯气的溶解性
实验探究 探索新知
2、探究氯水的成分
3、探究氯水中谁能漂白
知识点击 扩展视野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新制氯水成分探究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新制氯水成分探究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新制氯水的成分探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性质,同时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科学实验,归纳总结。
教学主要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和启发式讲授等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会实验求证的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氯水成分的探究是在学习了有关氯气部分性质的基础上,分析猜测氯水的成分,采用分组实验探究的形式,探究存在的微粒及发现和认识新物质。
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能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学情分析】1、在氯气的性质中,学生不易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较难理解氯水的成分,为了突破学习难度,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突破,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
2、已有经验:通过对氯气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了解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掌握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次氯酸有漂白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讨论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2、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从而感受合作和学习的乐趣;2、通过实验探究感受化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化学实验探究的思想。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完整版)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探究教案
“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及部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分析猜测氯水的成分.教材通过活动探究中的四个实验来探究氯水的成分及认识和掌握HClO的漂白性,在对氯水成分的探究过程中,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
通过对氯水成分探究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知识迁移氯气与碱的反应,培养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学会迁移知识,同时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能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1。
2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的通性,上节课又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及部分化学性质,对氯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高一的学生,学生对于氯气与水的反应不容易掌握,较难理解氯水的成分,实验设计能力也较弱。
为了突破学习难度,让学生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
因此,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
1.3教学设计重点和基本思路本节内容重点是氯水成分探究,探究课程的学习主要来自实验、观察、思考、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共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掌握氯水的成分及次氯酸的漂白性。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对本节课进行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2 教学设计方案2.1课题:氯水成分的探究2.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设计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并认识和掌握次氯酸的漂白性;(2)能完成氯气与水的化学反应及分析新制氯水的成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2)通过观察化学现象和反应事实,学会善于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实验探究,感受化学探究的乐趣,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大胆猜想、主动思考、分析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善于发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探究
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探究
鉴湖中学高一化学备课组
水V
氯气 2V
氯气能溶解于水,
氯水
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 够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 氯气的水溶液叫做氯水。
试 剂
久置氯水、AgNO3溶液、稀HNO3、 Na2CO3溶液、蓝色石蕊试纸、 pH试纸
探究记录:
现 象 结 论
1.蓝色石蕊试纸只变红, 没有褪色 2.无色 3.pH试纸测得酸性增强 1.说明不存在次氯酸
2.说明没有氯分子
3.说明H+的浓度增加
【对 比】
液氯 分 成 子 份 离 子 颜色 Cl2
2、新制氯水的性质
具有氯气的性质(氧化性) 具有强酸的性质(H+的性质) 具有漂白性 (HClO的性质) 具有Cl-的性质 具有不稳定性: 2HClO = 2HCl+O2↑(条件:光照) 次氯酸见光分解(动画)
[思考1] 次氯酸的漂白性和我们初中所学的活性炭的 漂白性原理相同么?
[思考2] 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成分上相同么? 久置的氯水有漂白性吗?
巩固练习:
3. 用自来水养鱼时 , 将氯水注入鱼缸前需在阳光 下曝晒一段时间,主要目的是( B ) A.起杀菌作用 B.使水中的HClO分解 C.提高水温 D.增加水中O2的含量
返回
新 制 氯 水 中 可 能 存 在 的 微 粒
Cl2
看颜色 闻气味 淀粉KI试纸 用CCl4萃取 AgNO3 和稀HNO3溶液 pH试纸 NaHCO3溶液
实验教案范例:氯水成分的探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导入】讲述新闻:江苏的一个地方发生了氯气的泄露
【思考讨论】氯气有 通 过 讲 述 新 闻 创 设 情
事件,住在周围的居民惊奇地发现,由于这氯气的泄露,
毒
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
导致附近的植被都由绿色褪为了白色。
性和思考欲望。
【提问】为什么氯气泄漏会导致周围的植被由绿色变成
在老师写出氯气和水的反应方程式。氯气溶于水生成了 盐酸和次氯酸,而次氯酸就是那个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它是一种弱酸。可以部分电离出次氯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因此新制氯水中还存在次氯酸根离子和次氯酸分子。 【板书】Cl2+H2O⇌HCl+HClO 【总结】现在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新制氯水中的成分。 主要含有三种离子三种分子,另外还含有极少量的氢氧 根离子 【板书】新制氯水的成分 分子:H2O、Cl2、HClO 离子:H+、Cl-、ClO-、OH-(少量) 【讲述】次氯酸之所以能漂白有色物质是因为它具有强 氧化性。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 析,得出正确结论,解 决问题。
溶液又被漂白了。
【讲解】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氯气分子、水
分子、氯离子、氢离子都没有漂白作用。那氯水中是不
是肯定还存在另外一种物质具有漂白性呢?现在老师告
诉大家,氯水中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叫做次氯酸。现
《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教学设计范例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2019.9
《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教学设计范例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2019.9
《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认识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感受氯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通过学习,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学习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 3. 通过实验,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氯水的成分分析 2. 次氯酸的基本性质 3.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过程
基于“5E 教学模式”的新制氯水成分探究的教学设计
基于“5E 教学模式”的新制氯水成分探究的教学设计
李琼
(广州市玉岩中学 510530)
【摘要】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基于“5E 教学模式”, 通过层层问题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让学生在设计实验探究新
制氯水成分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习运用实验验证法、控制变量法等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关键词】 5E 教学模式 新制氯水成分 问题探究 科学探究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气与水反应、Cl- 的检验、氯水成分 难点:氯气与水反应,漂白性物质的探究 六、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采用 5E 教学模式中的引入(engage)先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本堂课以“自来水养小金鱼不容易成活,而经过 暴晒两天后的自来水却可以养活小金鱼”激发学生对氯水成分探 究的兴趣,然后在层层问题的刺激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 内容对氯水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提出问题、构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探究”是整节课的教学中心环节,本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 是提出问题、构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总结归纳。层层递 进的三个问题为主线贯穿本堂课,氯气是否溶于水?学生设计实 验用带刻度注射器先吸取一定体积的氯气再吸入一定体积的蒸 馏水,观察气体体积减少而水呈淡黄绿色,因此氯气溶于水。氯 气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假设不反应氯水中的成分是 Cl2 和 H2O,反之产物又是什么呢?学生思考交流后可以推测如果反应 可能有 HCl 生成,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H+、Cl-。实验结果是氯 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新制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H2O、Cl2、 H+、Cl-。用 pH 试纸检验 H+ 中发现 pH 试纸被漂白,运用控制 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漂白性物质是重点也是难点。经分析,氯水 中可能有漂白性的粒子有 Cl2、H+、Cl- 或其他产物,探究漂白 性物质实验设计及实验内容就是针对以上粒子的检验,三组对比 试验分别是蘸取盐酸在 pH 试纸未被漂白,干燥氯气中放入 pH 试纸没有被漂白,而润湿的 pH 试纸被漂白。学生可以得出漂白 性物质是氯气跟水反应的另一种产物即次氯酸。 解释: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指导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漂白性物质的 推测,次氯酸光照易分解可解释自来水晒一晒可以养活小金鱼, 首尾呼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从分类、离 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认识氯气与水的化学 反应,并以新知识为载体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精致: 5E 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并不是松散的,而是相互关联、递 进的。基于问题学习是 5E 模式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设计以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氯水的成分探究”教学分析与思考
1 课堂的引入――氯气能溶于水的事实
起初设计时,我们设想先以氯气的泄漏事件为背景,通过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来引入课题,之后请同学们归纳和总结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试教后,同学们对引入颇感兴趣,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氯气对环境破坏性强、对人体有害等等。
备课组商量后,一致认为可尝试采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入。
于是我们依据人教版《化学1》中的一句话:“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我们偶尔闻到的自来水散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
”将课堂引入设计如下:
【案例1】
师问:清晨,当你刷牙打开水龙头的时候,会闻到什么气味?
生答:刺激性气味。
师再问:刺激性气味为何物?
生答:余氯。
师追问:部分溶于水的氯气与水还会发生反应吗?
……
【反思】
(1)修改后的引入,以近在学生身边的例子作为引课的素材,这样的引入方式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2)修改后的引入,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不但从中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还能从中体验到化学的真实性。
2 课堂的深入――氯气与水反应的成分探究
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重要原理,是难点也是重点。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化学实验,如何让实验设计得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我们研讨了多种方案。
如先让学生对氯气的水溶性进行讨论,之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提供3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
按此试教后,我们认为本设计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给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能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这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仔细分析仍然有以下不妥之处:
(1)把问题探究过于开放化、问题设置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探究时间不易把握。
(2)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溶液,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对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存在着不妥之处。
经过备课组的研讨,我们认同了下列方案,其设计流程如下:
【案例2】
师问:氯气与水有无反应?假如有反应,产物可能是什么?
生答:有盐酸。
师追问:盐酸是一种强酸,该如何检验呢?请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一下。
小组代表:可以用活泼金属检验,还可以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师问:有没有其他检验方法呢?……
师: 请各学习小组根据刚才的讨论结果进行实验,实验时注意使用点滴板,并在实验中注意盖好表面皿……
【反思】
(1)修改后的设计主要着力点在对盐酸的研究上,
这样的设计旨在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2)修改后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探究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锻炼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这样的调整顺应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3)修改后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设计也才会更科学(用点滴板),更环保(在点滴板上盖好表面皿),实验操作(pH试纸的正确使用)也才会更规范。
3 课堂的高潮――次氯酸的“闪亮登场”
次氯酸(HClO)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是氯水体现强氯化性的重要成分。
如何自然而然地引出次氯酸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开始我们曾试想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决,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HCl,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按照氧化还原的规律,化合价应该有降有升,因此氯元素的化合价也就上升为+1价,同时也就形成了次氯酸(HClO)。
这
样的讲解绝大多数学生听起来觉得很有道理,也很容易理解,但只要思维缜密的学生都会提出质疑,如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能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呢?再比如说,氯元素化合价要升高,一定为+1价吗?这些都说明单单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的结论是不科学的,那如何解决呢?备课组同仁们分析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讨论了采用实验探究与阅读教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突破,现将流程小结如下:
【案例3】
续案例2
师问:新制氯水点在pH试纸上有什么现象?
生答:变红。
生答:中间变白,周围呈红色。
师说:请刚才2位同学将你们实验的pH试纸向所有老师和同学展示。
生:同时展示pH试纸。
师再问:pH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
生答:酸性。
师追问:pH试纸中间部分为什么变白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一小组代表:有可能是氯气作用的结果。
师:那我们让实验来说话。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实验过程略)
师总结: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那么pH试纸变白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小组代表:老师,可能是Cl-的原因吗?
老师思考……
师追问:如果Cl-能漂白,那我们大家还能吃上有绿色菜叶的青菜汤吗?
生思考并回答:不能,因为青菜汤有食盐,青菜叶没有被漂白。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前人留给我们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氯气与水反应的相关原理,回答漂白的物质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后发现能使pH试纸中间部分漂白的物质是次氯酸(HClO)。
【反思】
(1)修改后的设计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产生了实验现象上的差异,形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如同学实验后的pH试纸现象有所不同,之所以出现差别,主要是先前我们将氯水作了处理,部分同学的氯水是新制的,另一部分则为久置的,这样的设计为后面介
绍次氯酸(HClO)的不稳定性铺设了台阶,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修改后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其过程的设置体现了思维的含量。
如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很好解释了Cl-能否漂白的问题。
其结果的呈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如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无法探究出次氯酸的结果,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这样的处理有2个好处:一来摆脱了无法探究次氯酸的?l境,二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即便是大型的教学比赛,教材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文本,读懂教材、读透教材、读活教材,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灵活地对教材内容压缩、拓展、重组、整合和超越,把平面的、静态的、沉默的文本变成立体的、鲜活的、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与挑战学生智慧的课程,这些都是我们教师需要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崔允?t.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戴巧香.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1):22-24
[4] 严建波.化学教学,2006,(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