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分析

合集下载

财政赤字和国债

财政赤字和国债

国债的发行方式
公募发行
通过证券市场向社会公 众发行国债,发行对象
广泛。
私募发行
向特定的投资者或机构 发行国债,通常是在证
券市场之外进行的。
招标发行
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国债 的发行价格和利率,通 常用于较大规模的国债
发行。
承销发行
由承销商负责销售国债, 承销商承担销售风险。
03
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关系
财政赤字对国债的影响
财政赤字的原因
01
02
03
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时,税收收入减 少,而政府支出增加,如 失业保险、社会福利等, 导致财政赤字。
政策性因素
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采 取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的 政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政府支 出增加,如灾后重建等, 从而产生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的后果
债务负担
促进经济增长
03
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增加财政收入。例如,加大基础
设施建设、鼓励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
长期解决方案
01
推进结构性改革
政府可以通过推进结构性改革来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赤字和国债问题。例
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加强市场竞争等。
02
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治理水平来增加财政收入、降低财政支出。例如,加
财政赤字和国债
• 财政赤字概述 • 国债概述 • 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关系 • 我国财政赤字和国债的现状与问题 • 解决财政赤字和国债问题的建议
01
财政赤字概述
财政赤字的定义
财政赤字
指政府收入不足以支付政府支出的状 况,表现为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财政赤字与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赤字与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赤字与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财政赤字和债务是经济管理中常见的概念,它们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状况和经济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财政赤字和债务对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一、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导致财政状况出现逆差的情况。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

1. 积极影响首先,财政赤字可以通过投资和支出刺激经济发展。

当国家或地区面临经济衰退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激活经济,可以促使经济重新获得增长势头。

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提高就业率和增加人民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其次,财政赤字可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赤字,可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如道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

这将提高公共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质量,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2. 负面影响然而,财政赤字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财政赤字导致政府债务的增加,需要支付利息和本金。

这将增加政府负担,使得未来的财政收入大部分用于偿还债务,而无法用于其他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领域。

同时,债务的增加可能使得投资者对国家的信心下降,造成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

此外,财政赤字还对通胀产生一定的压力。

当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通胀会降低人民的购买力,增加企业的成本,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债务对经济的影响债务通常是财政赤字所引起的结果,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复杂而深远的。

1. 债务的影响首先,债务的增加将增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风险。

高额债务会增加财政压力,使得国家在经济衰退或其他困难时期更加脆弱。

当经济面临危机时,债务的还款将成为负担,进而影响到其他重要领域的资金投入。

其次,债务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高额债务将占用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力和时间等,导致经济发展受限。

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

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

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财政赤字的定义和原因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导致财政预算出现赤字。

造成财政赤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衰退和不利的市场条件:经济衰退导致税收减少,同时政府还需要增加支出以刺激经济,这就造成了财政赤字。

2. 军事冲突和自然灾害:军事冲突和自然灾害会导致政府需要增加支出,例如军事行动的费用,以及灾后重建的支出,从而导致财政赤字。

3. 不合理的财政政策:政府过度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或者在财政预算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支出项目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

二、财政赤字的影响财政赤字对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 债务增加:财政赤字需要通过借贷来弥补,政府会增加债务。

这会导致债务的增加,进而增加利息支出和偿还压力。

2. 资金竞争:财政赤字需要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来筹集资金,这会导致政府资金需求与私人部门的资金需求产生竞争,可能导致利率上升。

3. 通货膨胀压力:财政赤字的增加可能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4. 财政可持续性问题:长期的财政赤字问题可能导致财政不可持续,影响政府的长期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财政赤字应对措施为了应对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调整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支出和收入的结构来减少财政赤字。

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控制过度增加,同时可以考虑增加税收或改革税制。

2. 经济结构改革:通过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率和税收收入,从而减少财政赤字。

3. 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可以考虑增加其他收入来源,例如特许经营、资源开发等,来增加财政收入。

4. 增加透明度和监管:政府应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管,提高预算执行情况的透明度,加强债务管理,并防止财政腐败等问题的发生。

结论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挑战,关系到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财政学对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的管理

财政学对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的管理

财政学对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的管理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在财政领域中的决策、管理以及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学科。

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是财政学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的管理。

一、政府债务的管理政府债务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公共支出需要而从金融市场借款的一种方式。

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管理对于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政府债务规模的确定政府债务规模的确定需考虑公共支出的需求、经济增长的预期以及债务偿还能力等因素。

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可以保障公共支出的满足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2.政府债务结构的优化政府债务结构的优化涉及到不同类型债务的选择和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平衡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维持适度的外债比例等手段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3.政府债务管理的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包括债务发行、偿还和风险控制等环节。

加强债务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的发债程序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还需加强内外部监督,确保债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二、财政赤字的管理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状况。

财政赤字的出现可能导致债务增加、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因此,财政赤字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财政赤字的控制控制财政赤字需综合考虑公共支出规模、税收政策、国债发行等因素。

政府应采取合理的财政政策,合理设立财政收支预算,控制赤字规模,避免财政压力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2.财政赤字的影响评估财政赤字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产生影响,需要对其影响进行评估。

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模型、风险评估等手段,分析和预测财政赤字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财政赤字的再融资财政赤字的再融资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吸引外资等方式进行。

政府在进行再融资时应注意债务结构的合理性,避免进一步加重债务负担并维护国家信用。

三、财政学对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管理的意义财政学对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赤字对国家的影响

财政赤字对国家的影响

财政赤字对国家的影响财政赤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之间的差额,即国家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的出现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个方面探讨财政赤字对国家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1. 财政赤字对国家债务的增加财政赤字意味着国家需要通过借贷来填补收支差额,从而导致国家债务的增加。

债务的增加会增加国家的负债压力,进而影响国家的信用评级和借贷成本。

高额的债务还会限制国家的财政空间,使得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和其他紧急情况时的手段受限。

2. 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财政赤字需要通过印钞等方式来填补,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使物价上涨,降低人民币的购买力,对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通货膨胀还会导致投资者对国家货币的信心下降,加剧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赤字的压力。

3. 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导致国家财政资源的紧张,限制了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

这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限制了经济的长期发展。

此外,财政赤字还会导致政府对企业和个人征税的增加,进一步抑制了经济活动和创新创业的动力。

二、社会影响1. 财政赤字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导致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的投入减少,从而影响到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

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给社会弱势群体带来不公平和不稳定。

2. 财政赤字对就业的影响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导致政府减少对就业市场的支持和投资,从而影响到就业机会的增加。

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财政赤字的增加可能导致政府削减公共部门的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

3. 财政赤字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导致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能力下降。

例如,财政赤字可能导致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服务,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三、政治影响1. 财政赤字对政府的执政能力的影响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削弱政府的财政实力,限制了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

财政赤字与债务的影响

财政赤字与债务的影响

财政赤字与债务的影响财政赤字和债务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财政赤字和债务对经济的影响,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什么是财政赤字和债务?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当财政赤字持续发生,政府就需要通过借款来弥补这一差距,于是产生了债务。

债务是政府向国内或国际借款的负债。

二、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影响1. 经济增长的抑制:财政赤字和债务会增加国家的借款成本和财政负担,降低政府的支出和投资能力,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

长期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债务会挤出民间投资,抑制私人部门的动力。

2. 通货膨胀的风险:财政赤字和债务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当政府通过印钞票来偿还债务时,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此外,高额债务可能导致国家信用度下降,使得国际借款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剧通胀风险。

3. 收入不平等加剧:财政赤字和债务常常需要通过税收增加来偿还,从而加重纳税人的负担。

然而,在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这样的财政政策可能会使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导致社会不稳定。

4. 未来代际不公平:由于财政赤字和债务是需要偿还的,这意味着未来的一代将需要承担当前政府的债务。

如果政府未能有效管理赤字和债务,新一代将面临更高的借款成本和财政压力,这涉及到代际不公平的问题。

三、应对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的策略1. 财政收支的平衡:政府应通过控制支出和增加税收等方式,争取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

这要求政府在开支上审慎决策,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是经济有效的投资。

2. 结构性改革:政府应该推动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减少对债务的依赖。

这包括加强教育、技能培训,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劳动生产率等,以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3. 多元化债务结构:政府可以通过多元化债务结构来降低借款成本和风险。

这包括利用不同类型的债券,拓宽融资渠道,减少对某一特定借贷方的过度依赖。

4. 强化财政监管和透明度:政府应加强财政监管和透明度,确保债务使用合规,防止腐败和浪费。

财政赤字与国债

财政赤字与国债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

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

若实际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

弥补方法及效果动用历年结余动用历年结余就是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收大于支形成的结余来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出现结余,说明一部分财政收入没有形成现实的购买力。

在我国,由于实行银行代理金库制,因此,这部分结余从银行账户上看,表现为财政存款的增加。

当动用财政结余时,就表现为银行存款的减少。

因此,只要结余是真实的结余,动用结余是不会存在财政向银行透支的问题。

但是,财政结余已构成银行的信贷资金的一项来源,随着生产的发展而用于信贷支出。

财政动用结余,就意味着信贷资金来源的减少,如果银行的准备金不足,又不能及时通过适当的收缩信用规模来保证财政提款,就有可能导致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

因此,财政动用上年结余,必须协调好与银行的关系,搞好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平衡。

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包括开增新税﹑扩大税基和提高税率。

但它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稳定可靠的方法:首先,由于税收法律的规定性,决定了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增加税收,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这使增加税收的时间成本增大,难解政府的燃眉之急。

其次,由于增加税收必定加重负担,减少纳税人的经济利益。

所以,纳税人对税收的增减变化是极为敏感的,这就使得政府依靠增税来弥补财政赤字的试图往往受到很大的阻力,从而使增税可能议而不决。

最后,拉弗曲线标示增税是受到限制的,不可能无限的增加,否则,必将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恶果。

增发货币增发货币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方法,至今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采用这种方法。

但是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增长速度,过量的货币发行必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将带来恶性后果。

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关系【关于财政赤字政策和国债问题的国际考察】

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关系【关于财政赤字政策和国债问题的国际考察】

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关系【关于财政赤字政策和国债问题的国际考察】1998年,为应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外贸出口下降、总供求失衡的影响,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999年继续运用这一政策刺激内需。

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的扩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议论。

财政赤字政策的利弊、衡量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财政赤字与债务累积的后果等问题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目前,研究这些问题的主要目的,已不是解决短期的财政政策问题,而是涉及在“十五”期间财政政策应作何种选择。

带着上述问题,我们于1999年上半年,在法国巴黎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非成员国经济处,以及OECD相关局处的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一、OECD中绝大多数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经常运用财政赤字政策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和求得社会稳定。

到1998年,OECD中的意大利、比利时和希腊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00%;接近100%的国家有日本、加拿大;这一比重在50%-70%的国家有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荷兰、英国、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占40%左右的国家有冰岛、挪威、澳大利亚;只有韩国和卢森堡两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比较低。

1997年前后,OECD国家开始减少赤字、降低政府债务占GDP比重。

绝大多数OECD国家根据经济预测,制定中期计划,力争在1999-2021年间,使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都有所降低,只有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比重相对于1998年还会有所提高,预测日本的政府债务要由100%以下提高到100%以上。

在最新一期的《OECD经济展望》一书中,对OECD几个主要国家的政府赤字和债务占GDP 比重下降的趋势进行了两年的估计和预测。

这些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占GDP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加入欧元体系的国家受到马约的限制,要达到将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控制在3%以下,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控制在60%以内的要求,为此许多欧元体成员国家采取了新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宏观经济学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宏观经济学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宏观经济学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的分析与应对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市场不确定性上升,这导致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再次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分析与应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的有力工具和思路。

首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的产生源于政府支出超过了其收入。

当财政赤字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政府不得不通过增加借贷来填补财政缺口。

然而,若财政赤字与债务持续膨胀,可能会对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面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宏观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与政策建议。

其一,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支出与税收之间的平衡。

政府在制定预算时,应当谨慎评估和平衡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避免过度依赖借贷,以减少财政赤字。

同时,政府应合理调整税制,增加税收收入,以提高财政收入、稳定财政状况。

其二,宏观经济学强调了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在经济下行周期时,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发展,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就业机会,减少社会支出,从而减轻财政赤字。

同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政府应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以抑制过热经济,减少通胀压力。

其三,宏观经济学提倡了有效的债务管理。

政府需要审慎管理债务,合理规划借贷计划,以确保债务水平的可持续性。

此外,政府还应增强债务风险意识,加强对债务市场的监管,并通过提高债务市场透明度来减少潜在风险。

其四,宏观经济学主张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

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经济结构调整能力,可以降低财政赤字的压力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例如,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改革,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减少财政支出压力;通过改革市场监管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刺激经济发展。

总之,宏观经济学为分析与应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指导。

政府应在制定财政预算时谨慎评估支出与收入的平衡,采取逆周期财政政策,加强债务管理,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

经济学中的财政赤字与债务

经济学中的财政赤字与债务

经济学中的财政赤字与债务在经济学中,财政赤字与债务是两个常被讨论的重要议题。

财政赤字指的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造成财政预算的赤字。

而债务则是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产生的借款。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财政赤字与债务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一、财政赤字的原因及影响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经济衰退、税收减少、政府过度支出等。

首先,经济衰退会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同时政府需要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复苏,从而加剧了财政赤字。

其次,税收减少可能是由于税收减免政策、逃税行为等原因造成的。

最后,政府过度支出指的是政府在一些项目上超出了合理范围的开支。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一方面,财政赤字会导致政府借贷增加,增加了国家的债务负担。

这将导致政府支付更多的利息支出,进一步加大财政压力。

另一方面,财政赤字也意味着政府需要借款来填补赤字,这会导致国内借款需求增加,进而增加了借款利率,对市场利率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财政赤字还会引起通货膨胀预期,导致物价上涨,并可能导致货币贬值。

二、债务对经济的影响与风险债务是政府为填补财政赤字而产生的借款,债务规模的增加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债务的增加会导致政府负债增加,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政府需要支付借款的利息,这会进一步加大财政负担。

其次,债务的增加对国家信用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债务规模过大,超出了国家负担能力,国家信用评级有可能下降,进而导致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的投资意愿降低,增加了融资成本。

此外,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财政空间收窄、资源配置扭曲等方面。

当政府需要大量偿还债务利息时,会减少可用于其他公共支出的资金,限制了财政政策的手段和空间。

同时,政府为弥补债务而进行的发行债券或借款活动,也会对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资源向政府部门倾斜,减少对私人投资的支持。

三、应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的措施面对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政府可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

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

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一直是引起广泛关注的经济议题。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而债务问题则是指政府为填补财政赤字而产生的借款和债务。

财政赤字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政府在满足公共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可能会面临支出压力,例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开支。

其次,经济周期的波动也会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经济低迷时税收减少,导致财政赤字扩大。

第三,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或战争等突发事件,可能需要增加支出,从而造成财政赤字。

然而,财政赤字的存在也会引发债务问题。

政府为填补财政赤字而举债,积累起了巨额的债务。

债务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借款需求超过了财政体系的承受能力。

债务的增加会导致政府付出更多的利息支出,从而降低可用于其他公共事业的资金。

此外,过高的债务水平也会增加政府的财务风险,一旦无法偿还债务,将导致信用评级下调,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解决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政府应合理制定财政预算,避免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制定预算时要考虑经济状况、公共需求和财政健康状况等因素,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来缩小财政赤字。

增加税收可以通过提高税率或拓宽纳税范围实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则需要进行全面的预算评估。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募集资金,但应控制债务规模,确保债务安全。

在解决债务问题时,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债务管理措施。

首先,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债务风险。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服务成本。

这可以包括延长债务期限、减少利率支付和灵活的还款方式等。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以缓解债务压力。

总之,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注重财政收支平衡,避免财政赤字过度扩大。

同时,政府还需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债务问题,避免债务过高给经济和金融带来风险。

财政赤字与债务

财政赤字与债务

财政赤字与债务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财政赤字和债务一直是国际经济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尽管许多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都经历了赤字和债务的增长,但这一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财政赤字和债务的概念、原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财政赤字的定义和原因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导致财政预算出现赤字。

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增加的支出:政府可能面临各种需要增加支出的情况,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

2. 减税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刺激市场活动,政府可能会采取减税措施,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税负。

3. 经济衰退:在经济低迷时期,税收收入往往会下降,而支出却可能增加,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

4. 债务利息支出:如果政府有债务需要偿还,利息支出将成为一项巨大负担,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二、债务的定义和分类债务是指政府欠他人的款项,通常以国债的形式存在。

债务可以分为内债和外债两种类型。

1. 内债:内债是指政府向国内借款的债务,通常由国内金融机构或个人购买国债形成。

2. 外债:外债是指政府向国外借款的债务,通常由国际金融机构或其他国家政府提供。

债务的增加可以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实现,同时还可以通过贷款和赤字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三、财政赤字与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财政赤字和债务对经济可能产生以下影响:1. 刺激经济增长:在适当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生产能力。

2. 导致利率上升: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可能导致政府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这可能导致市场上的利率上升。

3. 加大负担: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会增加政府的负担,可能限制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支出和投资。

4. 潜在通胀风险:如果政府通过印钞票来偿还债务,可能导致货币供应增加,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5. 增加储蓄压力: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可能导致公共储蓄减少,从而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财政赤字和债务的问题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财政赤字与债务

财政赤字与债务

财政赤字与债务一、引言财政赤字和债务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

本文将就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全面探讨。

二、财政赤字与债务的定义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间内支出大于收入,造成财政预算的赤字状况。

进一步说,财政赤字是指政府通过借贷或其他手段填补预算缺口,从而债务得以积累。

债务是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等借款方式筹集的资金,用于填补财政赤字。

债务以政府作为债务人和投资者作为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构成,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利率归还。

三、财政赤字与债务的原因1. 经济衰退:经济衰退期间,税收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政府支出增加,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增加。

2. 战争和灾害: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爆发通常需要政府进行大规模军事或救助行动,导致财政赤字扩大。

3. 不可避免的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使得政府的支出不可避免地增加,从而造成财政赤字扩大。

四、财政赤字与债务的影响1. 债务负担加重:政府为偿还债务所支付的利息和本金迟早会成为国家负担的一部分,从而限制了政府开展其他重要事业的资金。

2. 经济不稳定:长期财政赤字和债务的积累可能会导致通胀、利率上升以及信用评级下调等负面经济影响,进而加剧经济不稳定。

3. 偿债能力下降:债务过高会导致政府偿还能力下降,当财政危机发生时,政府可能无法履行还本付息的承诺。

五、应对财政赤字与债务的措施1. 调整支出结构:政府需优化开支,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浪费。

重点支持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2. 税收改革:政府需要加强税收管理,打击逃税行为,提高税收征收效率,适当调整税收体系,增加税收收入。

3. 增强债务管理能力:政府要建立健全债务管理体系,规范发债程序,控制债务规模,提高债务偿还能力。

4. 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应加大对创新、科技等经济增长引擎的支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财政赤字和债务是现代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财政赤字问题分析

我国财政赤字问题分析

我国财政赤字问题分析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收入不足以满足支出需求,造成财政平衡困难,需要借款填补收支缺口的情况。

我国财政赤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对其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财政赤字问题的原因1. 宏观经济波动: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波动会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

2. 财政支出压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支出项目的增加,使财政支出不断上升,加大了赤字风险。

3. 减税政策影响: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减轻民众负担,常常实施减税政策,减少税收收入,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赤字。

4. 债务负担加重:政府不得不举债来填补财政赤字,进而增加了国家债务负担,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二、我国应对财政赤字问题的措施1. 提高财政收入:通过改善税收制度,加大征收力度,减少偷漏税行为,增加财政收入。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更多的经营性和社会事业性项目,提高政府非税收入。

2. 精简支出项目:审慎评估和削减过多的基础设施项目,避免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减轻财政压力。

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同时,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效率和公平性。

4. 健全债务管理:加强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债务规模,防止过度举债,避免债务风险。

5. 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使社会各界能够全面了解财政赤字的情况,增加政府的信任度。

三、未来挑战与展望我国财政赤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调整不充分的结果。

未来,我国需要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减少对财政支出的依赖。

同时,加强财税改革和债务管理,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财政赤字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对。

通过增加财政收入、精简支出项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债务管理以及提高财政透明度等措施,我国可以有效应对财政赤字问题,保持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财政赤字综合分析

财政赤字综合分析

财政赤字综合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实际运作,财政赤字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而财政赤字问题也是经济学家们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财政赤字的概念、成因、影响以及对策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财政赤字的基本概念财政赤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中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即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

也就是说,国家在某一年度的财政预算中预计的支出超过了预计的收入,这个超出部分就构成了财政赤字。

二、财政赤字的成因财政赤字的成因非常复杂,它与各种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导致财政赤字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国的经济状况,如经济增长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都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

比如,经济增长率的低迷会导致减税收入的减少,企业的纳税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财政赤字。

(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是导致财政赤字的因素之一。

政府的政策和利益关系会对财政收支产生影响,特别是选举和政党竞争加剧时,政府常常为了争取选民支持而出台一些政策,这会导致政府支出增加,从而造成财政赤字。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结构、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社会福利的政策和费用也会逐渐增加,这使得政府的支出也在逐渐增加,从而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

三、财政赤字的影响财政赤字的出现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一)增加国家的债务当财政赤字超出一定程度时,政府会借钱来支付国家财政支出,从而导致国家债务的增加。

这样会导致国家债务占GDP 比例增加,从而会对国家信用等级产生影响。

(二)推高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的出现会增加政府的需求,推高了经济的总需求。

当涉及到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时,这将会导致价格上涨,进而增加通货膨胀率。

(三)限制政府的政策选择财政赤字会限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这是因为政府缺乏资金,无法在经济下行时出台适当的经济刺激措施,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

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

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财政赤字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的差额,而公共债务则是指政府因财政赤字而产生的债务累积。

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意义重大,对经济稳定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能够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健康状况。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政府往往需要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和支出来保障国家的各项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然而,这种扩大性的财政支出也容易导致财政赤字的产生。

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对国家经济的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民众信心低下以及经济不稳定的问题。

同时,财政赤字的积累也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产生公共债务问题。

其次,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财政赤字的规模。

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等特殊情况下,政府可以提高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也会增加财政赤字的规模。

然而,在经济景气和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财政赤字的规模,以保持经济的平衡和稳定。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和调整利率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公共债务的规模和风险。

此外,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还会对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产生影响。

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改革。

然而,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削弱政府的财政收入,限制了政府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所需的资金投入。

同时,由于公共债务的存在,政府还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本金,进一步限制了财政资源的可用性。

因此,有效管理和控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在处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时,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平衡经济增长与财政稳定之间的关系。

首先,政府需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避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保持财政赤字规模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政府应推进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压力。

财政赤字与债务的问题

财政赤字与债务的问题

财政赤字与债务的问题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间内支出超过收入的现象,而债务则是为了填补赤字而产生的政府借款。

本文将探讨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原因造成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的原因有多重因素。

首先,经济周期的波动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收入下降,而政府支出(如失业救济和刺激计划)却增加,进一步扩大了财政赤字。

其次,政府的不合理开支也是造成赤字的原因之一。

政府过度开支或对决策失误会导致财政支出的不必要增加,使得财政收支出现失衡。

此外,财政赤字还可能由于一些非周期性因素引起,如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这些情况下政府需要增加支出。

影响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首先,财政赤字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从而导致债务支付利息的成本增加。

这意味着政府需要用更多的税收收入来支付利息,从而减少可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投资的资金。

其次,财政赤字过大会引发通货膨胀,因为政府为填补赤字而发行更多货币。

通货膨胀会削弱人民币的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

此外,大规模的财政赤字还会影响国家的信誉和经济竞争力,进而引发国际债务危机。

最后,财政赤字也会传递给后代,因为未来的纳税人将不得不为当前政府的挥霍行为买单。

解决方案针对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首先,提高税收收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逃税行为、加强税收征管和改革税制等方式来增加收入。

其次,控制开支也是必要的。

政府应审慎评估每一项支出,并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例如削减国防预算、减少官员开支和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等。

另外,提高经济增长率也可以缓解财政赤字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和吸引外资等方式来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从而增加税收收入。

最后,改革财政体制也是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关键。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财政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并制定长期可持续的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与国家债务

财政赤字与国家债务

财政赤字与国家债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财政赤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的支出超过了收入,因此需要借钱来填补财政短缺。

而国家债务则是指政府长期借贷所形成的债务。

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都是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们的大小和管理方式都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一. 财政赤字1.财政赤字的原因财政赤字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支出的增加。

政府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增加支出,如自然灾害等。

(2)税收减少。

如果政府税收收入下降,或者是税率降低,那么财政赤字就可能会出现。

(3)经济形势不佳。

如果经济衰退,劳动力就会减少,收入会下降,政府税收也随之减少。

2. 财政赤字的后果财政赤字的后果也非常严重。

一方面,财政赤字将导致债务的增加,从而使政府和国家的经济更加不稳定。

此外,政府也需要支付借贷利息,这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导致其他部门无法获得资金。

这将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此外,财政赤字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为了填补财政赤字,政府可能会印发货币。

这样一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就会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二. 国家债务1. 国家债务的意义国家债务是指政府在财政赤字状态下借贷所形成的债务。

国家债务的重要性在于它反映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

如果国家债务过大,政府就需要支付更多的债务利息,从而影响国家财政状况和信誉。

2. 国家债务的管理国家债务的管理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制定合适的借贷政策,调整借贷的规模和时间,使其保持一个合理的数值。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债务利息的管理,以保证国家能够稳定地支付利息。

3. 国家债务的提高国家债务的提高也是借贷规模增长的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需要增加其国家债务,以弥补财政短缺,或者是为了应对发生的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或战争。

然而,政府应该谨慎地增加国家债务,以保持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财政赤字和债务

财政赤字和债务

财政赤字和债务以财政赤字和债务作为主题,似乎听起来有些枯燥无味,甚至让人产生厌烦的感觉。

但是,这是一个与我们的钱袋子息息相关的话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它。

近年来,财政赤字和债务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财政赤字,在本质上是指政府支出大于收入,从而形成了经济赤字。

而债务,也是因为财政赤字而产生的。

政府需要通过发行债券等手段来筹集资金,从而弥补财政赤字的不足。

财政赤字是什么?在了解财政赤字的含义之前,需要了解两个基本的财政概念: 收入和支出。

收入是指政府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比如税收、出售债券和货币印制等。

支出是指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出,包括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和补贴等等。

财政赤字是指在某个财政年度内,政府的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

这意味着政府需要从其他来源(如债券市场)筹集更多的资金,以弥补收支差距。

财政赤字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税收政策、经济活动的强度、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平衡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等。

财政赤字的影响财政赤字可以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财政赤字可能导致政府不得不从债券市场筹集更多的资金,这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进而使债券利率上升。

从国家公民的角度来看,财政赤字可能导致政府增加税收,同时削减对公民的福利支出,比如教育和医疗等。

财政赤字还会对国家货币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当政府迫使中央银行印刷更多的货币时,货币发行量就会增加,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此外,经济不稳定可能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波动,从而进一步削弱经济。

债务是什么?政府债务是指政府向国内和国外发行债券,以筹集资金来投资各项支出和计划。

政府发行债券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债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国内债务和外债。

国内债务是政府向国内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而外债则是政府向国际市场筹集资金。

政府债务的影响很明显,债务对政府和国家经济都会产生影响。

国外债务的影响包括技术转移、债务违约、外部债务和汇率波动。

由于借款国需要支付利息和本金,因此越来越多的债务意味着财务压力的加大,这可能会影响国际信用评级的下降。

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基础知识(ppt 106页)

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基础知识(ppt 106页)
(3)看供求结构,在投资过旺时排挤投资、在消费过 旺时排挤消费产生正的影响;反之,则产生负面影响。
四、我国财政赤字规模
1978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
1132.00 5218.10 6242.20 7407.99 8651.14 9875.95 11444.08 13395.23 16386.04 18903.64 21715.25 26396.47 31649.29 39343.62
3、评价排挤效应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看政府需求和非政府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 如果政府需求所占比例低,则排挤效应起正面影响, 因为这有助于资源宏观配置比例的优化。反之,则反 是。
(2)看社会总供求对比关系,如果社会总需求大于或 等于总供给,则排挤效应产生正面影响,如果小于总 供给产生负免影响。
(2)扩张总需求
(三)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1、概念:政府在弥补财政赤字的过程中,减少 了企业的投资和家庭的消费,从以政府需求替 代了非政府需求,此为排挤效应
2、实现机制
(1)传统体制下,这种排挤是强制实现的。
(2)市场体制下,这种排挤是通过经济手段 而非行政手段实现的。比如,通过提高政府发 债的利率或者降低价格变相提高利率来实现排 挤效应,这是直接排挤,此外,还可有间接排挤, 即政府发债导致货币需求增加,这在货币供给 一定的情况下,利率提高,进而减少私人的投 资和消费。
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远高于中央政府,地方政
府债的发行规模可能也比今年要大,预计将达到2000
亿元至4000亿元。
/v_show/id_XMTM5OTk5NTE2.ht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 支出
68.1 122.5 176.0 220.1 246.3 269.3 305.7 304.2 409.4 522.9 654.1 367.0 305.3 339.6 399.0 466.3 541.6 441.9 359.8 525.9 649.4 732.2 766.4 809.3 790.8 820.9 806.2 843.5 1122.1 1281.8 1228.8 1138.4 1230.0 1409.5 1701.0 2004.3 2204.9 2262.2 2491.2
国共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当局为筹措军饷,大量发行法币,导致物价一日数涨,民不 聊生,怨声载道。1948 年国民党政府停止使用法币,强制推行金圆券。由于没有严守发行 限额,恶性通货膨胀再度出现。城市有产阶级的财富被通胀洗劫一空,国民党失去最后的 支持者。1949 年 7 月共产党宣布停止接受法币。不久,国民党政权伴随着巨额的财政赤字 土崩瓦解。
一、中国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
中国传统的财政思想是“轻徭薄赋”,“量入为出”。在 1896 年之前的两个半世纪,清 朝的财政基本健康,很少有赤字。甲午战争前的 1893 年,财政盈余达 760 万两。1894 年, 国家财政基本持平。清朝财政赤字的真正起点是甲午战争。庚子赔款大大冲击了清政府的 财政,赤字急剧增加,朝廷债务缠身,① 那时,各省财政大都是支大于收。
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国家财力枯竭。1917~1926 年间,北洋政府发行了巨额公债。 ② 1927~1936 年间,国民政府继续大量发行公债。③ 抗战期间,军费支出急剧增加,税源 枯竭,政府主要靠发行货币填补庞大的财政赤字。赤字货币化会导致通货膨胀,相当于向 货币持有者征“通货膨胀税。”1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货币改革,统一使用由中央、中国、 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称为法币,法币的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0.9
4.5
9.2
1990 2937.1 3083.6 146.5 890.3 525.5 18668
0.8
4.8
13.5
1991 3149.5 3386.6 237.1 1060.0 605.6 21781
1.1
4.9
14.9
1992 3483.4 3742.2 258.8 1282.7 693.2 26923
财政 赤字
2.9 -10.6 -7.7 -2.8 -16.1 -2.7 18.3 -6.0 21.8 35.8 81.8 10.9 -8.3 -2.7 -0.5 -7.0 -17.1 22.5 -1.5 -0.9 -13.5 -12.5 -0.2 -0.4 7.7 5.3 29.6 -31.0 -10.2 135.4 68.9 -37.4 17.7 42.5 58.1 -0.5
0.8
0.5
0.9
内债余 额/GDP (%)
外债余 额/GDP (%)
1.0
1.7
2.3
2.5
2.6
2.9
7.3
3.3
9.4
3.7
10.0
7
年份
财政 收入
财政 支出
财政 赤字
内债 余额
外债余额 (亿美元) GDP
续表 1
财政赤字 内债余
/GDP(%)
额/GDP (%)
外债余 额/GDP (%)
1989 2664.9 2823.8 158.9 771.4 413.0 16992
1981 年起,中国放弃“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财政政策,开始发行内债,1981-1990 年底中国政府发行了多种债券,但 20 世纪 90 年代初之前政府赤字和债务规模总体很小。 1986 年《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 30 条规定,财政部门不得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很长时 期财政赤字除一部分依靠发行国债填补外,大部分是向人民银行借款,即用发行货币的方 式解决。1993 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财政部必须停止向中国人民 银行借款,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从此,政府债务开始大大增加。
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是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议题。传统观念强调平衡预算,量 入为出,不搞赤字财政。随着经济周期日益严重,财政预算的观念发生变化。新的观念是, 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平衡预算,即经济衰退的时候增加政府开支或减税,允许财政出现赤字; 经济高涨的时候政府减少开支或增税,获得财政盈余,偿还因财政赤字而积累下来的债务。 还有人认为,政府不应该过分关注财政赤字和债务,而应注重整体经济的平衡。问题在于 赤字和债务过大,会加重利息负担,导致经济失衡。许多研究表明,财政赤字及其导致的 政府债务会促使利率提高,减少资本积累,造成社会福利损失(Diamond,1965;Blanchard, 1985;Feldstein,1988 等)。
表 1 1950-2009 年中国政府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亿元)
财政 收入
65.2 133.1 183.7 222.9 262.4 272.0 287.4 310.2 387.6 487.1 572.3 356.1 313.6 342.3 399.5 473.3 558.7 419.4 361.3 526.8 662.9 744.7 766.6 809.7 783.1 815.6 776.6 874.5 1132.3 1146.4 1159.9 1175.8 1212.3 1367.0 1642.9 2004.8 2122.0 2199.4 2357.2
财政赤 字/GDP (%)
0.7 -2.1 -1.3 -0.4 -2.2 -0.3 2.1 -0.7 2.0 2.9 6.7 1.1 -0.9 -0.3 0.0 -0.5 -1.1 1.5 -0.1 -0.1 -0.7 -0.6 0.0 0.0 0.3 0.2 1.2 -1.2 -0.3 3.3 1.5 -0.8 0.3 0.7 0.8 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济经历了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过 程。相应地,财政也经历从有政府债务,到没有政府债务再到有政府债务的过程。表 1 显 示了 1950 到 2009 年间的中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情况。1950 年,经济建设百废待举,政 府财政出现赤字。然而,1951-1955 年政府财政都有盈余。中央人民政府在 1950 年发行了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4-1958 年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在发行内债的同时,中 国政府也向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举借外债。大跃进时期,政府财政赤字大增,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 1958 年为 2%,1959 年为 2.9%,1960 年达到 6.7%!那时候的赤字基本上靠 发行货币填补,造成高通胀。1960 年是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中国开始偿还所欠前苏联的 债务,到 1965 年债务全部还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此后直到 1980 年,中国政府没有发 行任何内债和外债。那时候,经济没有得到大发展,但是政府也没有给后代留下债务,客 观上为以后政府发债留下了余地,我们姑且称之为“财政红利”。
1.0
1993 4349.0 4642.3 293.3 1540.7 835.7 35334
0.8
1994 5218.1 5792.6 574.5 2286.4 928.1 48198
1.2
1995 6242.2 6823.7 581.5 3300.3 1065.9 60794
1.0
1996 7408.0 7937.6 529.6 4361.4 1162.8 71177
① 陈光炎:《中国财政通史--清代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年,第 286 页。 ② 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 年,第 9 页。 ③ 刘孝诚:《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年,第 118 页。
6
年份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关键词:财政赤字 政府债务 数据分析 国际经验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应对经济增 长率下滑和失业率上升。经济危机也影响到各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外国企业对中国 的投资以及国内企业的投资,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失业增加。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中 国政府也启动了相关财政政策,2009 年财政赤字创历史最高,今年财政预算赤字还在提高。 如加上地方政府债务、高等教育机构的债务,以及种种隐性政府债务,中国政府债务规模 已相当庞大。弥补财政赤字主要有债务化(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和货币化(发行货币来 弥补赤字)两种方式。我国过去曾采取货币化的方式,近 20 年来,则主要采取发行公债 的方法。
目前对中国政府债务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是停留在对政府债务规模的估算上(Jia 和 Zhao,2001;Lin,2003 等)。在是否要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债务规模的问题上,部分 专家认为,欧盟规定的 3%赤字率和 60%债务率是某个时期的产物,并非金科玉律,一味
5
强调这两个标准,会限制财政政策工具的有效使用,必要时应勇于突破警戒线的束缚(财 政部综合司,2006)。另一些专家以欧盟的警戒线为标准,认为中国只要不超过这个标准 就可以继续实行赤字财政、继续增加债务(潘颖,2010)。许多人只是表达观点,并没有 提供具体的研究。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实施和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上升,进一步研究 政府赤字和债务,借鉴外国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政府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已经刻不容缓。
经济科学·2010 年第 3 期
中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分析
林双林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国际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中国财 政赤字和债务的变化,探讨美国、日本等国高赤字和高债务的深刻教训,得出一 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债务近 20 年增长很快,债 务规模已相当可观。处在高速增长期,中国应该尽量削减财政赤字,减少债务的 积累,为经济长远发展留下余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