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函数积分学共9页
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课件第八章多元函数积分学基础.ppt
第一节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实例
1.曲顶柱体的体积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以在xOy平面上的有界闭区域D为 底,以D的边界曲线为准线,母线平行于z轴的柱面为侧面,以z f (x, y)]表示的曲面S为顶[这里f (x, y) 0且在D上连续]的几何体称 为以曲面S为顶,区域D为底的曲顶住体(见图8-1)
f (x, y)d | f (x, y) | d
D
D
性质6 设M 和m分别为f (x, y)在闭区域D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是D的面积,则有不等式
m f (x, y)d M D
性质7 (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设函数f (x, y)在闭区域D上连续,
是D的面积,则在D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下列等式成立
1 4
y4
1
0
dx
y
1 0
计算从1(x)到2 (x)的定积分,然后把计算结果(关于x的函数)再
对x计算从a到b的定积分.从而得到把二重积分化为先对y, 再对x 的二次积分公式为
b
2 ( x)
f (x, y)dxdy dx f (x, y)dy
a
1 ( x )
D
类似地,若底面区域D为1( y) x 2 ( y), c y d, (见图8 6)
x
P(xi yi )
图8-2 曲顶柱体划分
n
(3)把n个小平顶柱体体积相加得 f (xi , yi )i ,它就是曲顶 i1
柱体体积V的近似值,即
n
V f (xi , yi )i i1
n
(4)对闭区域D的分割不断加细加密, f (xi , yi )i就越来越 i1
近曲顶柱体的体积V .当n个小闭区域的最大直径(指有界闭区域
第九章多元函数的积分学
第9章 多元函数的积分学第一节 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一、重积分的概念引例1 曲顶柱体的体积曲顶柱体是指底是xOy 面上的有界闭区域D ,它的侧面是以D 的边界为准线而母线平行于z 轴的柱面的一部分,它的顶面是曲面),(y x f z =,D y x ∈),(,且0),(≥y x f 为D 上的连续函数,如图所示,现在我们讨论如何计算上述曲顶柱体的体积V 。
(1)分割区域D :任取一组曲线网将区域D 分割成n 个小闭区域:1D ∆,2D ∆,…,i D ∆,…,n D ∆,(2)近似代替:在i D ∆中任取一点),(i i ηξ,用i σ∆表示i D ∆的面积,则以i D ∆为底,以),(i i f ηξ为高的平顶柱体的体积为:i i i f σηξ∆),(,于是有i i i i f V σηξ∆≈∆),( ),,2,1(n i =(3)作和:∑∑==∆≈∆=ni i i i n i i f V V 11),(σηξ。
(4)取极限:记}{max 1i ni d ≤≤=λ,当λ趋于零时,∑=→∆=ni iiif V 1),(limσηξλ引例2 平面薄片的质量设有一平面薄片占有xOy 面上的有界闭区域D ,它在点),(y x 处的面密度为0),(≥y x ρ,且在D 上连续,现在要计算该薄片的质量M 。
首先作分割,将薄片任意分成n 个小块,在i D ∆上任取一点),(i i ηξ,用i σ∆表示i D ∆的面积,就可得到每个小块薄片质量i M ∆的近似值:i i i σηξρ∆),( ),,2,1(n i = 再通过求和即得平面薄片质量的近似值:∑∑==∆≈∆=ni iiin i iM M 11),(σηξρ,记}{max 1i ni d ≤≤=λ,则∑=→∆=ni iiiM 1),(limσηξρλ。
1.二重积分的定义定义 1 设),(y x f 是有界闭区域D 上的有界函数,将闭区域D 任意分割成n 个小闭区域1D ∆,2D ∆,…,i D ∆,…,n D ∆,并用i σ∆表示第i 个小闭区域i D ∆的面积。
考研数学高数9多元函数积分学
第九讲:多元函数积分学1. 定义设()f x y ,是定义在有界闭区域D 上的有界函数,如果对任意分割D 为n 个小区域12n σσσ∆∆∆,,,,对小区域()12k k n σ∆=,,上任意取一点()k k ξη,都有()01lim nk k k d k f ξησ→=∆∑,存在,(其中k σ∆又表示为小区域k σ∆的面积,k d 为小区域k σ∆的直径,而1max k k nd d ≤≤=),则称这个极限值为()f x y ,在区域D 上的二重积分,记以()Df x y d σ⎰⎰,这时就称()f x y ,在D 上可积,如果()f x y ,在D 上是有限片上的连续函数,则()f x y ,在D 上是可积的。
2. 几何意义当()f x y ,为闭区域D 上的连续函数,且()0f x y ≥,,则二重积分()Df x y d σ⎰⎰,表示以曲面()z f x y =,为顶,侧面以D 的边界曲线为准线,母线平行于z 轴的曲顶柱体的体积。
当封闭曲面S 它在xy 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为D ,上半曲面方程为()2z f x y =,,下半曲面方程为()1z f x y =,,则封闭曲面S 围成空间区域的体积为()()21Df x y f x y d σ-⎡⎤⎣⎦⎰⎰,, 3. 基本性质 (1)()()() DDkf x y d k f x y d k σσ=⎰⎰⎰⎰,,为常数(2)()()()()DDDf x yg x y d f x y d g x y d σσσ±=±⎡⎤⎣⎦⎰⎰⎰⎰⎰⎰,,,, (3)()()()12DD D f x y d f x y d f x y d σσσ=+⎰⎰⎰⎰⎰⎰,,,其中12D D D =。
除公共边界外,1D 与2D 不重叠。
(4)若()()()f x y g x y x y D ≤∈,,,,,则()()DDf x y dg x y d σσ≤⎰⎰⎰⎰,,(5)若()()m f x y M x y D ≤≤∈,,,,则 ()DmS f x y d MS σ≤≤⎰⎰,其中S 为区域D 的面积 (6)()()DDf x y d f x y d σσ≤⎰⎰⎰⎰,,(7)积分中值定理,设(),f x y 在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S 为D 的面积,则存在(),D ξη∈,使得()()Df x y d f S σξη=⎰⎰,,我们也把()1Df x y d S σ⎰⎰,称为()f x y ,在D 上的积分平均值。
多元函数的微积分PPT课件
曲线的一般方程为
z
F x, y, z 0
G
x,
y,
z
0
x2 y2 1 如
z 2
o
y
x
x2 y2 1
z y, z 0
第9页/共29页
二次曲面及截痕法 椭球面(几何演示)
抛物面(几何演示)
双曲面(几何演示)
第10页/共29页
曲面在坐标平面内的投影
例 求上半球面 z 2 x与2上半锥y面2 所围成的立体在 xoy 面内的投影区域。
第2页/共29页
空间解析几何简介
空间直角坐标系(三维直角坐标系)
z(竖轴)
O
x(横轴)
y (纵轴)
右手原则
第3页/共29页
O O O
z 空间直角坐标系
z
z
y
y
x
y
x
x
三个坐标平面分空间为八个卦限 (演示)
z
八个卦限
三个坐标平面
Ⅲ
Ⅱ
xoy 平面
Ⅳ
Ⅰ
xoz 平面
O
y
yoz 平面
x
第4页/共29页
Ⅶ
Ⅵ
∙ Px0, y0
第18页/共29页
二元函数的极限计算
6 lim x y
x0 x y
y0
×x 2 y 3y lim 3 y0 y
事实上,设 x ky k 1
x y
x y 换元时 与 不能相互制约
则 lim
x0 x y
y0
lim
y0
yk yk
1 1
k k
1 1
∙ Px0, y0
结果与 k 有关,故原极限不存在。
《多元函数微分学》PPT课件
0 V .
14
定义1 设D是xOy平面上的点集, 若变量z与D
多 元
函
中的变量x, y之间有一个依赖关系, 使得在D内
数 的
基
每取定一个点P(x, y)时,按着这个关系有确定的
本 概
z值与之对应, 则称z是x, y的二元(点)函数.记为 念
z f ( x, y) (或z f (P) )
称x, y为自变量,称z为因变量,点集D称为该函数
P0 称为 E 的内点: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使得U (P0 ) E P0 称为 E 的外点: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使得
U (P0 ) E
P0 称为 E 的边界点:如果对任意一个正数 使得
U (P0 ) 中即有E中点又有非E中点
P0 即不是E的内点也不是E的外点
闭区域: G G G
12
(3)Rn 中的集合到 Rm的映射
的 基 本
和方法上都会出现一些实质性的差别, 而多元
概 念
函数之间差异不大. 因此研究多元函数时, 将以
二元函数为主.
24
3、多元函数的极限
多
讨论二元函数 z f ( x, y),当x x0 , y y0 ,
元 函
即P( x, y) P0 ( x0 , y0 )时的极限.
数 的 基
怎样描述呢? 回忆: 一元函数的极限
多 元 函 数
的
基
解 定义域是 ( x 1)2 y2 1且x2 y2 1
本 概
念
y
•
O
1
x
有界半开半闭区域
18
3 求 f ( x, y) arcsin(3 x2 y2的) 定义域. x y2
解
3 x2 y2 1
多元函数的积分课件(同济第五版)
例 2、将二重积分 ∫∫ f (x , y )dσ 化为累次积分,其
D
y
y = x2
中 D 为:
2
2
y = 4 − x2
(1) 抛物线 y = x
2 y = x 解: 2 y = 4 − x
及 y = 4 − x 所围成
2
− 2
0
x
2
(− 2 ,2) 交点 ( 2 ,2)
x y
y
e dy
1
x y
y
y =1
(1 ,1)
=∫ =∫
1 0
0
e dx = ∫
x y
1 0
ye
x y y 0
y=x
dy
0
x
1 0
y(e - 1)dy =
1 (e − 1) 2
例 6、 ∫
2 0
dx ∫
2 x
e − y dy = ∫ =∫
=
2 0
2
2 0
dy ∫
−y2
y 0
e - y dx
2
y
2
y=2
(
)
由
得:
x=y= z =1
2 2
∵ 驻点唯一 ∴
2 2 2 , 2 ,1 为所求点。
例 3、在第一象限内,过椭圆曲线 3x 2 + 2xy + 3y 2 = 1 上任一点作椭圆 的切线,求诸切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 解:在第一象限内曲线上任一点(x,y)处的切线方程为:
′ =0 Fx ′ =0 Fy F′ = 0 λ
解得的 (x , y ) 为可能的极值点
例 1、求曲面 4z = 3x 2 − 2xy + 3y 2 到平面 x + y − 4z = 1 的最短距离 解法一、曲面上任一点(x,y,z)到平面的距离 d = ∴ 设F =
精品文档-高等数学(上册)(张涛-第9章
第9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
f (x, y)d 等于这些曲顶柱体体积的代数和.这就是二重
D
积分的几何意义. 9.1.2 二重积分的性质
二重积分与定积分有着类似的性质,列举如下: 设函数f(x,y)、g(x,y)在闭区域D上的二重积分存在, 则 性质9-1 被积函数的常数因子可以提到二重积分号的外
b
b 2(x)
V A(x)d x f (x, y)d yd x
这个体积也就是所a 求的二重积a分的积1(x分) 值,从 而有等式
b 2(x)
f (x, y)d f (x, y)d yd x
D
a 1( x)
第9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
上式右端的积分就称为先对y、后对x的二次积分.也就是说, 先把x看成常数,把二元函数z=f(x,y)只作为y的一元函数, 对y计算从φ1(x)到φ2(x)的定积分;然后再把计算结果对x计 算从a到b的定积分. 因此,把这个先对y、后对x的二次积分 也常记为
图9-5
第9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
注意 Y—型区域的特点为:穿过D内部且平行于x轴的直 线与D的边界相交不多于两点.
按照X—型区域的计算方法,可得公式
d 2(y)
f (x, y)d f (x, y)d xd y
c 1( y)
D
d
2 ( y)
d y f (x, y)d x
b
2 ( x)
f (x, y)d d x f (x, y)d y
a
1( x)
这就是化二重D积分为先对y、后对x的二次积分的公式.
在上述讨论中,我们假定f(x,y)≥0,可以证明,公式
的成立并不受此限制.
《多元函数积分学》课件
物理应用
重积分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计 算物体的质量、质心、转动惯量等物 理量,还可以用来解决流体动力学、 弹性力学等领域的问题。
数值分析应用
重积分在数值分析中有重要的应用, 如数值积分、数值微分等计算方法的 实现都需要用到重积分的知识。
04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总结词
理解曲线积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其在几何和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总结词
掌握多元函数的可积性和积分的基本性 质是理解多元函数积分学的重要环节。
VS
详细描述
可积性的判定条件和积分的基本性质(如 线性性质、可加性、不等式性质等)是多 元函数积分学中的核心知识点,对于理解 和应用积分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函数积分的计算方法
总结词
掌握多元函数积分的计算方法是学习多元函数积分学的关键。
《多元函数积分学》ppt课件
• 多元函数积分学概述 • 多元函数积分的基本概念 • 重积分 •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 多元函数积分学的应用
01 多元函数积分学概述
多元函数积分学的定义
定义
多元函数积分学是研究多元函数 的积分、微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 的一门学科。
多元函数
一个数学函数,其中自变量不止 一个,即函数的输入和输出都是 向量或更高维度的几何对象。
计算多维工程结构的热传导和流 体流动
在工程中,很多问题需要考虑多维工程结构的热传导和 流体流动,如热力管道、流体机械等。多元函数积分学 可以用来计算这些结构的热传导和流体流动。
THANKS 感谢观看
积分
对一个函数在某个区域上的所有 点的值进行加权求和,权值由该 点的坐标决定。
多元函数积分学的重要性
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积分曲面积分开曲面闭合曲面Ⅰ型曲面积分Ⅱ型曲面积分曲线积分开曲线闭合曲线Ⅰ型曲线积分Ⅱ型曲线积分第 1 页重积分三重积分二重积分累次积分三次积分二次积分多元函数积分学计算方法总结第 2 页第 3 页多元函数积分学计算方法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累次积分 (4)★A1[积分限是常数的二次积分⎰⎰dcbay y x f x d ),(d ] (4)★A2 [积分限含函数的二次积分⎰⎰)()(d ),(d x D x C b ay y x f x ] (4)重积分: (5)★B1 [积分区域为矩形的二重积分⎰⎰Λy x y x f d d ),(] .......................... 5 ★B2 [积分区域为平面区域的二重积分(,)d d f x y x y Λ⎰⎰] ..................... 5 ★B3 [积分区域为无孔洞的立体区域的三重积分⎰⎰⎰Ωz y x z y x f d d d ),,(]..................................................... 6 ★B4 [收敛的广义重积分] .............................................. 6 曲线积分: (6)★C1 [I 型曲线积分⎰Ls z y x f d ),,(] (6)★C2 [II 型曲线积分⎰++Lz R y Q x P d d d ] (7)★C3 [全微分式II 型曲线积分»d d d ABP x Q y R z ++⎰] (7)★C4 [平面闭曲线的II 型曲线积分d d LP x Q y +⎰] (7)★C5 [平面非闭合曲线的II 型曲线积分d d LP x Q y +⎰] .............曲面积分: ......................................................★D1 [I 型曲面积分(,,)d Sf x y z S ⎰⎰] .............................★D2 [直角坐标系的II 型曲面积分d d d d d d SP y z Q z x R x y ++⎰⎰] ......★D3 [向量式的II 型曲面积分d S⎰⎰F S ] ..........................★D4 [闭曲面情形的曲面积分] .................................★D5 [开曲面情形的曲面积分] .................................★D6 [循环常数] .............................................约定:a ,b ,c ,d 为已知常数, ,,,αβγδ是已知的弧度, ,,x y z 是原空间直角坐标系分量,,,u v w 是新变量同时也是变量代换函数记号, ,,ρθφ是球坐标\极坐标\柱坐标系的分量, (),(),(),()A B C D ⋅⋅⋅⋅是积分限函数, (),(),()f g h ⋅⋅⋅表示积分函数, ω表示现有变量的全微分, (),(),()P Q R ⋅⋅⋅是场向量函数F 的分量,均为(,,)x y z 的函数.L 表示空间曲线,Λ表示空间曲面,Ω表示空间区域,∂表示取上述区域的边界或变量的偏微分. Γ是带方向的曲线, S 是带方向的曲面区域, S (黑斜体)是法向量或者说曲面积分元. 累次积分二次积分⎰⎰ba dc x y y x fd )d ),((也写作⎰⎰dc ba y y x f x d ),(d ;三次积分z z y x f y x pqd cb ad ),,(d d ⎰⎰⎰★A1[积分限是常数的二次积分⎰⎰dcbay y x f x d ),(d ]求法: ⎰dc y y x fd ),(先求,把x 当作常数,只对y 求原函数并求出积分值g (x )(可能和x 无关).然后将它作为新的被积函数,也就是计算⎰ba x x g d )(,即可得到累次积分的积分值.result x x g y y x f x badcb a==⎰⎰⎰d )(d ),(d性质:①分量积分顺序改变,积分值不变;①⎰⎰⎰⎰=badc dc ba x y x f y y y x f x d ),(d d ),(d ;②分离分量因子后分别积分的乘积等于原积分值;②)d )(()d )((d )()(d ⎰⎰⎰⎰⋅=⋅dc ba dc ba y y g x x f y y g x f x ③被积函数可加性.③⎰⎰⎰⎰⎰⎰+=+dc ba dc ba dc ba y y x g x y y x f x y y x g y x f x d ),(d d ),(d d )),(),((d★A2 [积分限含函数的二次积分⎰⎰)()(d ),(d x D x C bay y x f x ]求法:先将x 看成常数,求出f 关于y 的原函数g (y )(可能含有x );再将))(())((x C g x D g -作为关于x 的新的被积函数;最后算出定积分的值.⎰⎰⎰=-=bax D x C b aresult x x C g x D g y y x f x d )))(())(((d ),(d )()(重积分:二重积分⎰⎰Λy x y x f d d ),(;三重积分⎰⎰⎰Ωz y x z y x f d d d ),,(★B1 [积分区域为矩形的二重积分⎰⎰Λy x y x f d d ),(]求法:把积分区域Λ的矩形化为区间的乘积的形式[a ,b ]×[c ,d ],被积函数不变,区间端点按分量顺序作为二次积分的积分限.积分区域为长方体的三重积分求法类似.],[],[,...d ),(d d d ),(d c b a result y y x f x y x y x f dcb a⨯=Λ===⎰⎰⎰⎰Λ★B2 [积分区域为平面区域的二重积分(,)d d f x y x y Λ⎰⎰]求法:定下分量的积分顺序,如先y 后x ,那么先写出Λ中所有点的x 分量的最小值a ,最大值b ,以取得上述最值的点为端点,将Λ的边界分成下半边界C (x )和上半边界D (x ).那么可以化为被积函数不变,先对积分区间为从C (x )到D (x )的y 分量积分,再对积分区间为[a ,b ]的x 分量积分的二次积分.积分区域为无孔洞的立体区域的三重积分也有类似的方法.)]}(),([],,[|),{(,...d ),(d d d ),()()(x D x C y b a x y x result y y x f x y x y x f x D x C b a∈∈=Λ===⎰⎰⎰⎰Λ)]},(),,([)],(),([],,[|),{(,d ),,(d d d d d ),,()()(),(),(y x D y x C z x B x A y b a x y x z z y x f y x z y x z y x f x B x A y x D y x C ba∈∈∈=Ω=⎰⎰⎰⎰⎰⎰Ω性质:①变量代换后积分值不变;(,)(,)d d ((,),(,))d d ,(,)x y f x y x y f u x y v x y u v u v ΛΛ∂=⋅∂⎰⎰⎰⎰①%(,),(,)det (,),(,)u vu v x x u u x y x y y y v v x y u v ''=⎛⎫⎧∂=⎨⎪''=∂⎩⎝⎭变换为,.ΛΛ是由的不等式根据变量代换改写并加上新变量的限制%如极坐标变换cos ,sin ,x y ρθρθ=⎧⎨=⎩故有新的限制0,||ρθπ≥≤(,)d d ((,),(,))d d f x y x y f x y x y ρθρρθΛΛ=⋅⎰⎰⎰⎰%;球坐标变换cos cos ,sin cos ,sin ,x y z ρθϕρθϕρϕ=⎧⎪=⎨⎪=⎩故有新限制0,,2πρθπϕ≥≤≤,(,,)d d d ((),(),())cos d d d f x y z x y z f ρθϕρϕρθϕΩΩ=⋅⋅⋅⋅⎰⎰⎰⎰⎰⎰%.②积分值与积分顺序无关,但对应的累次积分不同; ②()d ()()()(,)d d d (,)d d (,)d ,b D x B x aC x cA x f x y x y x f x y y y f x y x Λ==⎰⎰⎰⎰⎰⎰{(,)|[,],[(),()]}{(,)|[,d],[(),()]}x y x a b y C x D x x y y c x A y B y Λ=∈∈=∈∈③零函数或零测度集Λ上的重积分必为零.③三重积分的积分区域若是面、线、点,则积分值为零,二重积分的积分区域是线、点时,积分值为零.★B3 [积分区域为无孔洞的立体区域的三重积分⎰⎰⎰Ωz y x z y x f d d d ),,(]求法:定下分量的积分顺序,如先(y ,z )后x ,那么先解出Ω的不等式(组)关于g (y ,z )的解)](),([x B x A ,即有平面区域Λ.继而有被积函数不变,视x 为常数,关于(y ,z )的二重积分,随后做关于x 分量的第二次积分.类似的积分顺序也可以是先(x , y )后z .}),(],,[|),,{()]},(),([),(|),{(,d )(d d ),,(d d d d ),,(Λ∈∈=Ω∈=Λ===⎰⎰⎰⎰⎰⎰⎰ΛΩz y b a x z y x x B x A z y g z y result x x h z y z y x f x z y x z y x f bab a★B4 [收敛的广义重积分]求法:只要广义重积分是收敛的,就可以按照一般重积分的求法求得收敛值. 曲线积分:Ⅰ型曲线积分⎰Ls z y x f d ),,(;Ⅱ型曲线积分⎰++Lz R y Q x P d d d★C1 [I 型曲线积分⎰Ls z y x f d ),,(]求法:首要任务是将积分曲线L 的方程参数化,用参数t 表示,并且表示出积分区间.将参数方程代入被积函数,弧微分d s 按公式计算即可得到定积分.(,,)d ((),(),(,{(,,)|(),(),(),[,]}baLf x y z s f x t y t z t t result L x y z x x t y y t z z t t a b ======∈⎰⎰★C2 [II 型曲线积分⎰++Lz R y Q x P d d d ]求法:将积分曲线L 的方程参数化,用参数t 表示,并且表示出积分区间.函数P ,Q ,R 中的变量换为t 后乘上对应分量关于t 的导数作为新的被积函数,做关于t 的积分.但注意这里的曲线是有向的,右手法则下逆时针取正,顺时针取负.()d d d ()()()d ,{(),(),()},:bt t t aLP x Q y R z P t x Q t y R t z t result L x t y t z t t a b '''++=±⋅+⋅+⋅==→⎰⎰★C3 [全微分式II 型曲线积分»d d d ABP x Q y R z ++⎰]求法:若P Q y x ∂∂=∂∂(二元), P Rz x∂∂=∂∂,且Q R z y ∂∂=∂∂则该空间曲线微分是全微分式(恰当)的.对微分形式凑微分得到原函数F ,再代入积分区间即可得结果.注意这里曲线也是有方向的.»d d d d (,,)(,,),d d d d BBA AABP x Q y R z F x y z F x y z result F P x Q y R z ++=±=±==++⎰⎰其中★C4 [平面闭曲线的II 型曲线积分d d LP x Q y +⎰]求法:对场向量的分量函数P ,Q 求全微分,形如d d d P PP x y x y∂∂=+∂∂,并与原对应分量取外微分,作为二重积分的微分形式.二重积分的区域是以L 为边界的曲面.d d (d )d (d )d d d (,)d d ...,L P Q P x Q y P x Q y x y f x y x y result L y x ΛΛΛ⎛⎫∂∂+=∧+∧=-+====∂Λ ⎪∂∂⎝⎭⎰⎰⎰⎰⎰⎰⎰ ★C5 [平面非闭合曲线的II 型曲线积分d d LP x Q y +⎰]求法:补上一条连接端点的线段AB ,然后以L AB ⋃u u u r作为闭曲线化为二重积分,并加上的反方向的AB 的曲线积分.d d ()(d d )(,)d d d d ...,AABBLL ABP x Q y P x Q y f x y x y P x Q y result L AB Λ⋃+=++=++==⋃=∂Λ⎰⎰⎰⎰⎰⎰u u u v u u u v性质:①被积函数曲面与区域公用对称轴/对称面时,前者在后者两侧(奇),则积分值为零,前者在后者的同侧(偶),则积分值等于积分区域取一半的积分值的两倍.②函数中的分量交换后函数相似的,积分值相等. 曲面积分:Ⅰ型曲面积分(,,)d Sf x y z S ⎰⎰;Ⅱ型曲面积分:直角坐标式d d d d d d SP y z Q z x R x y ++⎰⎰;向量式d S⎰⎰F S★D1 [I 型曲面积分(,,)d Sf x y z S ⎰⎰]求法:先针对S 求出参数方程,分别对曲面向量求关于某两个变量的偏导向量函数(可以是原来的变量,也可以代换成其他变量),然后取这两者的外积的模,便可以得到普通的二重积分.(,){(,),(,),(,)},(,){,,},{,,}(,,)d ((,),(,),(,))d d ...u v u v SDS r u v x u v y u v z u v u v Dx y z x y z r r u u u v v vf x y z S f x u v y u v z u v r r u v result≡=∈∂∂∂∂∂∂''==∂∂∂∂∂∂''=⋅⨯==⎰⎰⎰⎰ru r u r u r u r性质:当S 为变量的隐式时,替换成其中两个变量时,法向量模可以用偏导的模来取代. ★D2 [直角坐标系的II 型曲面积分d d d d d d SP y z Q z x R x y ++⎰⎰]求法: 这种方法是将三部分分开计算的.若积分曲面是闭合的,且积分方向是曲面的内侧或外侧,则先将曲面合理分割.再确定曲面积分方向和曲面投影方向的关系,如计算d d SP y z ⎰⎰的时候,若yzD是S 从x 轴负方向投向yOz 面的投影,且积分方向是向x 轴正方向,则定积分取正号.接下来确定投影区域D ,将S 的关于x (或y 或z )的显式并代入P (或Q 或R )中作为新的被积函数.(II)d d ((,),,)d d ...yzSD P y z P x y z y z y z result =±==⎰⎰⎰⎰★D3 [向量式的II 型曲面积分d S⎰⎰F S ]求法: 先针对S 求出参数方程,分别对曲面向量求关于某两个变量的偏导向量函数(可以是原来的变量,也可以代换成其他变量),然后取这两者的外积(即关于曲面S 上得每一点的法向量函数).将它和场向量{,,}P Q R =F 取内积作为新区域D 下的二重积分的被积函数.d {,,}()d d ...u v SDP Q R r r u v result ''=⋅⨯==⎰⎰⎰⎰u r u rF S★D4 [闭曲面情形的曲面积分] 求法:★D5 [开曲面情形的曲面积分] 求法:★D6 [循环常数] 求法: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