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a2c40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b.png)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包括使用难度大、生态破坏严重、复垦成本高等。
主要解决措施包括政策引导、技术手段提升和环境保护加强等。
一、问题分析1. 使用难度大:煤矿复垦后的土地通常存在着酸碱度高、矿渣残留、土壤缺乏肥力等问题,导致后续农业、林业等使用困难。
2. 生态破坏严重:煤矿开采期间,往往需要大量破坏原生态系统,造成土地生态环境恶化。
3. 复垦成本高:煤矿的复垦需要进行复绿、复水、复建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成本巨大。
二、政策建议1. 推行绿色复垦政策:为解决煤矿土地复垦难度大和成本高问题,政府应该推行绿色复垦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复垦工作。
2. 支持技术发展: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将科技手段应用到煤矿土地复垦中,推进复垦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复垦的效率和效果。
3. 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土地使用监管,监督企业严格遵守煤矿布局规划,切实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三、技术建议1. 根据土地性质选择合适复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煤矿土地,应该选择合适的复垦方法。
如对酸性土地应采用中性化复垦方法;对矿区大面积退化土地应采用生物堆肥等技术,将煤矿土地复垦为高肥力土壤。
2. 利用资源进行复垦:煤矿的复垦可以利用煤渣、废渣等优势资源进行有机肥料及水源资源的配置,提高土地肥力和水源利用效率。
3. 多元化复垦方式:除了农业、林业等复垦方式,煤炭企业还可以考虑使用绿色能源发电进行多元化复垦,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环保建议1. 加强全过程监管:政府应强化对煤矿的环境监管和全过程管理,避免对土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2. 推动环境承诺制:政府可以通过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环保承诺制,引导企业加强环境保护。
3. 建立绿色证书制度:政府可以建立绿色证书体系,给予煤炭企业优先发展支持,以鼓励企业加强生态保护。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e5646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8.png)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摘要】煤矿土地复垦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复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监管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的实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煤矿土地复垦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仍面临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断完善政策、加强执行力度,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矿土地复垦、重要性、主要问题、监管力度、补偿机制、科技创新、宣传教育、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
1. 引言1.1 煤矿土地复垦的重要性煤矿土地复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到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关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随着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大量的土地被破坏和废弃,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进行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不仅可以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还可以减轻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通过复垦,可以恢复土地的绿化和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平衡,为后续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资源支持。
煤矿土地复垦不仅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更是一项关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任务。
为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煤矿土地复垦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正文2.1 煤矿土地复垦存在的主要问题1. 土地资源短缺: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和耗尽,导致很多地区土地荒废无法再次利用,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2. 土地复垦标准不统一:目前各地对煤矿土地复垦的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导致复垦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容易出现混乱和低效问题。
3. 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对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投入不足,导致复垦工作难以推进和落实,影响了煤矿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徐州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
![徐州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9f0d1ac01f69e31423294d1.png)
耕地资源保护,现代农业发展
拉动内需,增加就业
复垦利用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改善民生条件 增加民生福祉
加快产业重塑,振兴老工业基地
废弃地复垦利用是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是徐州解决系列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
是促进徐州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事关徐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战略举措。
精品课件
二、规划编制过程 工作指导思想: 高效的组织机构,翔实有效的基础数据,系统全面的专题研究,科学严谨的规划编制
积极筹备
《通知》下发后, 迅速成立领导小 组,专家组,着 手开展相关工作。
专题研究
依据45号文和江
专项调查
苏省《技术要 点》,根据规划
以二调数据为基
编制的需求,开
础,在二调图斑
展了专题研究
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中原城市群地区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业转移示范区
江苏沿 海地区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1、徐州市进入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 目前,徐州已经进入区域发展的战略洼地,迫切需要其主动地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 施对接,以规避区域发展边缘化的风险。徐精州品的课振件兴对促进区域多极化发展,缩小江苏省 南北区域差异具有占用的战略意义。
利用等有关问题》的指示。
精品课件
一、项目背景
3、世界性的产业转移浪潮为徐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
近水楼台,抢占先机。苏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苏北首 当其冲地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重要接续地。
苏北振兴是江苏省的重要发展战略。“苏南升级、苏中崛起、苏北振 兴”是江苏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格局,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促进苏北全面振兴等一系列战略措施,为徐 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优惠政策。
复垦年度总结汇报(3篇)
![复垦年度总结汇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ae3b2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2.png)
第1篇一、前言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我们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现将本年度复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回顾(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1.成立专门机构。
我们成立了土地复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土地复垦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3.强化责任落实。
将土地复垦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复垦资金投入1.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拓宽资金渠道。
充分利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投入、社会资金等多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3.强化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
(三)加强项目规划,提高复垦质量1.科学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复垦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复垦项目规划。
2.严格审查。
对复垦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切实提高复垦质量。
3.强化技术指导。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复垦项目进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成效1.开展自查自纠。
定期对土地复垦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督导检查。
定期对复垦项目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3.严格验收评估。
对复垦项目进行严格验收评估,确保复垦成果符合国家标准。
三、工作成效(一)土地复垦面积不断扩大本年度,共完成土地复垦面积XX万亩,新增耕地面积XX万亩,有效缓解了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二)土地质量得到提升通过土地复垦,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土地复垦复耕工作总结报告
![土地复垦复耕工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9df0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6.png)
土地复垦复耕工作总结报告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国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复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对土地复垦复耕工作的总结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去年以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复耕工作。
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土地复垦复耕工作。
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政府投资、农户自愿参与等,大面积的荒地得到了有效的复垦和复耕。
二、成效分析。
土地复垦复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大面积的荒地得到了有效的复垦和复耕,增加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通过参与复垦复耕工作,他们获得了额外的收入。
再次,土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复垦复耕后的土地可以种植更多的作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三、存在问题。
在土地复垦复耕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农民参与度不高。
其次,一些农民对于土地复垦复耕工作的意识不强,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再次,土地复垦复耕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一些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持。
四、未来展望。
土地复垦复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土地复垦复耕工作。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土地复垦复耕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最重要的是,我们将加大对土地复垦复耕工作的投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土地复垦复耕工作将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cc44f3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9.png)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越来越严重。
煤矿土地复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和优化的重要环节。
但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土地复垦面临着多种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1.土地质量下降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地形变化、土壤疏松和水源枯竭等方面。
大量的土地被开采后变得高低不平,其土壤肥力被严重破坏,而且土层也被疏松,这使得煤矿土地复垦非常困难。
2.土地利用问题在煤矿复垦后,由于煤矿开采前原地被回填了许多杂物和垃圾,土地表层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使得土壤肥力和水分散失,导致复垦后的土地被用于农业生产或建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复垦资金不足煤矿土地复垦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中涉及到土地清理、调查、测量、改良以及绿化等多个环节。
目前,由于煤矿企业的资金投入不足,煤矿土地复垦面临着缺乏足够资金的问题。
二、政策措施建议1.制定合理的土地复垦计划煤矿土地复垦需要制定合理的土地复垦计划,该计划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进行制定,同时要充分考虑种植和养殖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综合性和可持续性。
2.加强复垦资金的投入国家政府应当加大煤矿土地复垦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煤矿土地复垦。
在资金的使用上,应注重绿化造林、提高土壤肥力、生态修复等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开展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应该对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农业生产、森林草原建设、城市建设等多种城乡结合部产业进行科学规划,采取合理的利用措施。
例如可以在复垦的过程中采用阶段性浸润灌溉的方式提高土壤水分和肥力,以利于农业种植的进行。
4.加强监管力度应当严格管理煤矿企业的矿山闭坑的程序,并建立完备的职责清单,及时了解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进度和效果,履行监管责任,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从根源上降低煤矿对土地资源所造成的破坏。
综上,煤矿土地复垦是为了实现资源再生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必须推进的重要工作。
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综合利用途径分析
![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综合利用途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0735e9172ded630b1cb6c6.png)
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综合利用途径分析矿区与采煤塌陷地现状徐州煤炭开采历史已有120余年,其工业储量占江苏全省总储量的93.0%。
目前徐州煤炭开采分属徐州矿务集团、大屯煤电公司和地方小煤矿。
2003年全市原煤年开采量2572万t,占全省煤炭产量的93.2%,发电量198.95亿kW·h,占全省发电量的15.6%,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煤炭的开采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塌陷,致使村镇迁址、良田废弃、交通水利等设施损毁,给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安定带来极大的危害。
徐州市采煤塌陷地主要分布于铜山、沛县、贾汪、九里4个县(区)的25个镇(办事处),涉及总人口43.60万人,矿区人均耕地0.036 hm2,不足全市平均耕地的50%,个别村庄甚至无地可耕。
根据矿区采煤塌陷的稳定性分析,预计到2011年全市待开发的塌陷地面积有1.53万hm2。
在各类采煤塌陷地中,不积水的坡耕地为8 280.00 hm2:,季节性积水面积为4 986.53 hm2,常年积水面积为2076.80 hm2。
采煤塌陷地农业综合利用途径对塌陷地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和措施,其最终目的是恢复塌陷土地的利用状态。
“十一五”期间,徐州矿区在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利用上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自然经济状况的成功经验。
1大田种植利用对于不积水且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塌陷地,通过土地平整,建立排灌系统,将其开发为优质农田。
2基塘式规模利用对采用挖深垫浅法IⅢ开发的土地和鱼塘采取集中规模经营、合理配置种养殖单元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利用模式,挖出的“塘”供水产养殖,抬高的田称为“基”,可种植粮食、蔬菜,栽植果树或经济林,也可以养牛、猪、鸡等。
基塘式利用又分为简单模式和生物链模式。
简单模式只强调“基”与“塘”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链模式强化了基内种养殖单位之间、塘内放养品种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使之构成生物链,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农业综合开发效益。
3多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cc18e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8.png)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煤矿土地复垦是指对煤矿开采后遗留的矿坑、矸石堆、尾矿库等地进行治理和修复,使其恢复成为适宜人类生存和生产利用的土地。
目前,我国煤矿土地复垦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资源恢复利用难、土地环境恢复难、社会经济发展难等。
为了有效推动煤矿土地复垦的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治理。
本文将对煤矿土地复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一、主要问题1. 资源恢复利用难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部分煤矿地区的土地无法再次利用。
煤矿土地复垦后,如何有效开发利用这些资源,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
2. 土地环境恢复难煤矿土地复垦后,土地环境存在严重的破坏和恢复难题,如土壤酸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如何有效治理这些土地环境问题,是煤矿土地复垦面临的一大挑战。
3. 社会经济发展难煤矿土地复垦后,原煤矿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如失业、转岗再就业、农民收入减少等问题。
如何在煤矿土地复垦后,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措施建议1. 完善煤矿土地复垦规划应当制定并不断完善煤矿土地复垦规划,合理安排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明确煤矿土地复垦的目标和任务,为复垦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2. 加大资源恢复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应通过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多种途径,对煤矿退役地区的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煤矿土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3. 强化土地环境治理政策措施应完善相关土地环境治理政策,加大对于煤矿退役地区土地环境的治理力度,推动土地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恢复,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持。
4. 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应根据煤矿土地复垦后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推动实施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振兴,帮助原煤矿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煤矿区土地复垦综述
![煤矿区土地复垦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90d23218bd63186bdebbca9.png)
煤矿区土地复垦综述作者:董恒棣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7年第9期【摘要】我国是一个矿产大国,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点多、量大、面广。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资源占有量快速下降,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与环境问题也将更加显著,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煤矿区土地复垦已成为煤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综合我国煤矿土地复垦研究进展和实践,提出矿山环境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复垦;综述;煤矿区1、引言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在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破坏自然环境,造成大气、水体、土壤污染。
矿山开采带来的最直接的环境问题是矿区生态破坏。
我国是一个矿产大国,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点多、量大、面广。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资源占有量快速下降,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与环境问题也将更加显著,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今后每年仅国有煤矿开采破坏的土地就会以每年几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其中露天采场、排土场和尾矿场占地量占其面积的70% 左右,由于缺乏必要的复垦措施,加剧了当地水土流失程度,使矿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同时使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源枯竭或河水断流,诱发地震。
矿山开采不仅造成山体崩塌、地面沉陷,地形、地貌发生巨大改变,同时大量的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数量越积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成为严重的污染源。
加强恢复利用矿山开采破坏土地,搞好矿山生态建设已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一方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破坏是最为明显的生态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开采万吨煤地表塌陷0.2hm2,露天矿每开采万吨煤要挖损土地约0.1hm2,外排土场压占土地为挖损土地量的1.5 ~2.0 倍,露天矿正常生产时每采万吨煤,排土场平均压占0.16hm2 土地。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f90ab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2.png)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煤矿土地复垦是指将废弃的煤矿地区进行生态恢复和资源再利用,使其恢复为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土地。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地生态环境恢复困难、资源再利用不足、资金筹措难等。
本文将分析煤矿土地复垦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1. 土地生态环境恢复困难煤矿开采过程中,土地面临着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等问题,复垦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恢复是第一要务。
由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等的影响,土地的复垦难度较大,很多地区的土地恢复效果不理想。
2. 资源再利用不足煤矿土地复垦后,原有资源的再利用是发展农业、建设和旅游等产业的重要基础。
由于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不合理、技术手段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煤矿土地的资源再利用程度较低。
3. 资金筹措难煤矿土地复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土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
由于煤矿行业的衰退,很多地方煤矿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导致煤矿土地复垦的资金筹措难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措施建议:1. 完善土地复垦政策体系需要加强对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土地复垦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对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复垦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加强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加大对煤矿土地复垦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土地复垦技术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在煤矿土地复垦中选取若干典型示范区域,通过示范效应推广先进的复垦技术和经验,引导其他地区的复垦工作。
3. 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加强对煤矿土地复垦后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明确资源的优先利用方向和重点发展领域,合理安排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煤矿土地资源的再利用率。
加强对煤矿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监管,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4.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制定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来支持煤矿土地复垦工作,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用地收益的投入、土地复垦税收优惠政策等。
加强对煤矿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其主动参与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煤矿土地复垦的资金保障能力。
煤矿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情况汇报
![煤矿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60972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5.png)
以下是一份关于煤矿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情况的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们,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所负责的煤矿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情况。
1. 背景介绍:我们所在地区的煤矿开采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生态系统和周围社区带来了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计划,并积极进行实施。
2. 生态修复措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源保护、土壤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恢复了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改善了土壤质量。
同时,加强对水源的保护,防止矿区废水污染,确保周边水体的清洁和可持续利用。
3. 土地复垦进展:我们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土地的复垦工作,并将其用于农业生产、生态公园建设等用途。
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式,我们成功将部分复垦土地转化为高效农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建设了一些生态公园和休闲区,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4. 社区回馈:我们注重与周边社区的合作与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在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支持等活动,帮助当地居民融入新的产业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 成效评估:为了对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监测和评估工作,包括植被恢复情况、水质变化、土壤质量指标等方面的监测。
初步的评估结果显示,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投入。
总结起来,我们在煤矿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改进工作方法,加强科研合作,推动煤矿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土地复垦验收情况汇报
![土地复垦验收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9f4e9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b.png)
土地复垦验收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要求,我单位对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了验收,并就验收情况进行了汇报,具体情况如下:一、复垦工作总体情况。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单位对XX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上级的指导下,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采取了科学合理的复垦方案,全面推进土地复垦工作。
经过努力,已完成了土地平整、排水设施建设、植被恢复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复垦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复垦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由于地势复杂,部分地块的复垦工作进展较慢,需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其次,由于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部分植被恢复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护理。
同时,人为因素也造成了一些损坏和浪费,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和监督。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复垦工作的力度,加强对复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1. 加大对复垦工作的投入,加强人力物力保障,确保复垦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2. 进一步加强植被恢复工作,加强对植被的管理和护理,确保植被的生长和覆盖效果。
3. 强化对复垦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人为因素的管理,减少损坏和浪费。
四、结语。
土地复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单位将继续加大对土地复垦工作的投入和管理,确保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特此汇报。
此致。
敬礼。
XX单位。
XX年XX月XX日。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与展望_胡振琪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与展望_胡振琪](https://img.taocdn.com/s3/m/0f1cc66d0b1c59eef8c7b43a.png)
有领 导的 法制 时期
,
一
年
国 家 土 地 部 门先 后 在 全 国设 立 了 多 个矿 区 土 地 复 垦 试 验 示 范 点
。 ,
开 始 了 大 面 积 的土
地 复 垦 试验 推广 工 作
年成立 国土 资源 部后
,
设 立 耕地 保 护 司 和土 地 整 理 中心 实 行 占用 耕地 补 偿 制度
注
。
已 复 垦 的 土 地 不 到 被破坏 土 地 的
,
人地 矛 盾 越 来越 突出
“
矿 区 土 地 问题 开 始 受 到 有关 部 门及 社会 各 方 面 的 关
原 煤 炭工业 部在 并于 年
月
世纪
年 代 初 期借 鉴 国 外 的 土 地 复垦 经 验 提 出 了 采 煤 塌 陷 地 的 造 地 还 田 问 六五
一 种 自燃 煤研 石
复材 料
,
如 煤基 生 物 土
煤基 营养 剂等
,
也 是 一 个研 究 方 向
。
在 采煤 塌 陷 地 复 垦 方 面 的研 究
我国 煤 炭 以井 工 开 采 为 主
其 产 量 约 占原 煤 产 量 的
、
。
井 工 矿 的开 采不 可 避 免 地 造 成采 煤 塌
。
陷 备
垦
。
因此
,
采 煤 塌 陷地 复 垦 是我 国量 大 面 广
口 刀
。
陷对耕 地 土 壤质 量 和 地 貌损 害 的特点
,
并指 出了 广为使 用 的泥 浆泵 复 垦 存在 的问题
,
开 发 了沉 陷地 资
、
源管理 与复垦 管 理模式和泥 浆泵 复垦 新 工 艺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f8102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e.png)
煤矿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建议煤矿土地复垦是指对煤矿开采后的废弃土地进行整治,使得其可以重新利用的过程。
煤矿土地复垦是煤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重要举措。
煤矿土地复垦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政策措施提出了挑战。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探讨煤矿土地复垦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
煤矿土地复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 煤矿废弃土地资源丰富,但复垦难度大。
煤矿废弃土地大多平坦,土质良好,适合用于农业、林业等生态项目的开发利用,但由于受到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破坏和污染的影响,使其复垦难度大。
2. 煤矿土地复垦成本高。
复垦过程需要进行地质修复、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本较高。
3. 地方政府对煤矿土地复垦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一些地方政府对煤矿土地复垦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导致复垦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出现虚假复垦的情况。
4.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和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环保工作之间缺乏协调。
在一些地方,煤矿土地复垦工作和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环保工作之间缺乏协调,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政策措施建议:1. 完善煤矿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对煤矿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保障,明确复垦的程序和标准,强化对虚假复垦行为的惩处力度。
2. 加大对煤矿土地复垦的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应增加对煤矿土地复垦的财政投入,完善复垦资金来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动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
3.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对煤矿土地复垦工作的考核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考核指标,加大对复垦工作的督导力度,确保复垦工作的落实。
4. 加强跨部门协调,推动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与环保工作的有机结合。
政府应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推动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与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环保工作的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煤矿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58f5cfe7c1cfad6195fa775.png)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矿区土地复垦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提出矿区土地复垦的相关解决对策,对今后矿区土地复垦有着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35-1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在人类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地面塌陷、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占用了大量土地,还成为了许多严重污染问题的源泉。
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矿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加快恢复利用矿区被破坏污染的土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1 矿区土地复垦的含义矿区土地复垦是指通过采用各种工程和生物技术等相关整治措施,对在采矿活动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进行恢复再利用,使其能够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生态整体。
2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2.1 矿区土地复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矿区土地复垦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综合性工作,只有通过立法,在法律上把农业、环境、土地、矿产等与土地复垦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起来,整合各部门有效的资源,才能有效的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我国在《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土地复垦方面的严格规定,然而,在现实中,这些法律条文却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现有法律法规缺少操作性强的细则。
而正在施行的《土地复垦规定》中有关责权利的关系规定不够明确,易引起权属纠纷,不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进行矿区土地复垦的积极性。
2.2 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研究滞后目前,我国针对矿区被破坏污染土地在复垦技术方面研究多停留在基础研究,很少去研究较为先进的新技术,而且已完成的土地复垦工作没有依据矿区实际情况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去开展综合、协调的土地复垦活动,造成复垦模式单一,矿区土地复垦后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生态环境恢复效果不好。
徐州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
![徐州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d142756d4d8d15abe234ee8.png)
徐州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徐州矿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已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形成了以徐州矿务集团为龙头的煤炭工业格局。
矿区总面积2094km2,含煤面积361.3km2,徐州矿务集团现有15个矿20对井,以徐州市为中心,分东区、西区和丰沛区三个子矿区。
近年来,徐州矿务集团煤炭产量差不多稳固在1200×104t 左右,该集团尚有总可采煤层储量为8.1×108t,其中东区、西区和丰沛区各占总可采储量的比例分别是19.2%、43.7%、37.1%,西矿区所占比例最大。
东部矿区包括贾汪、大黄山、潘家庵、九里山、闸河、利国等6个生产区;西矿区有夹河、庞庄、张集、垞城、义安、新河、卧牛山等7个矿10对井。
1地表塌陷现状及其危害徐州矿区是江苏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100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在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发过程中,矿山差不多建设和煤矸石堆放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更为严峻的是因采煤引起采空区上方地表的沉陷(俗称塌陷)形成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截至2003年底矿区塌陷土地25万余亩,塌陷深度0-3.7m,积水深度0-4米,积水水面与陆地之比为1:10,万吨塌陷率平均约为4000m2。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给矿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峻危害严峻阻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要紧表现在:(1)对耕地破坏严峻,耕地面积锐减。
目前因采煤塌陷而遭破坏的土地达25万亩,塌陷盆地因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造成大量优质农田被淹、盐渍化变成荒滩洼地,绝产绝收。
在积水沉陷盆地外边缘区原先平坦的耕地变成坡地,并分布大量的裂缝,农业灌溉困难水分和养分流失严峻,士壤肥力下降,产量下降。
(2)地面建筑设施被毁。
采空区上方地表的不平均沉降造成地面房屋、水塔、烟囱、高压线塔等地面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倒塌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此外,还引起桥梁的断裂,铁路、地下管线的折断道路和水利设施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地区造成沟渠、河水倒流现象阻碍农业灌溉。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总结范文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efaf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4.png)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总结范文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总结。
煤矿土地复垦工作是指对煤矿开采后的废弃土地进行整治和复垦,使其重新变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这项工作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积极开展煤矿土地复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
在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建立了由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复垦工作格局,形成了多方合力,推动了复垦工作的开展。
二、科学规划,精准施策。
我们注重科学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复垦方案,确保了复垦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科技投入,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复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实效。
为了确保复垦工作的实效,我们加强了对复垦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了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复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了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氛围。
我们还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了复垦工作的宣传活动,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复垦工作的认识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的来看,我们在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复垦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加强协调,不断完善复垦工作机制,推动复垦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综述矿区位于省西北部市,已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形成了以矿务集团为龙头的煤炭工业格局。
矿区总面积2094km2,含煤面积361.3km2,矿务集团现有15个矿20对井,以市为中心,分东区、西区和丰沛区三个子矿区。
近年来,矿务集团煤炭产量基本稳定在1200×104t左右,该集团尚有总可采煤层储量为8.1×108t,其中东区、西区和丰沛区各占总可采储量的比例分别是19.2%、43.7%、37.1%,西矿区所占比例最大。
东部矿区包括贾汪、大、家庵、九里山、闸河、利国等6个生产区;西矿区有夹河、庞庄、集、垞城、义安、新河、卧牛山等7个矿10对井。
1地表塌陷现状及其危害矿区是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100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在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发过程中,矿山基本建设和煤矸石堆放都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更为严重的是因采煤引起采空区上方地表的沉陷(俗称塌陷)形成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截至2003年底矿区塌陷土地25万余亩,塌陷深度0-3.7m,积水深度0-4米,积水水面与陆地之比为1:10,万吨塌陷率平均约为4000m2。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给矿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主要表现在:(1)对耕地破坏严重,耕地面积锐减。
目前因采煤塌陷而遭破坏的土地达25万亩,塌陷盆地因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造成大量优质农田被淹、盐渍化变成荒滩洼地,绝产绝收。
在积水沉陷盆地外边缘区原来平整的耕地变成坡地,并分布大量的裂缝,农业灌溉困难水分和养分流失严重,士壤肥力下降,产量下降。
(2)地面建筑设施被毁。
采空区上方地表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房屋、水塔、烟囱、高压线塔等地面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倒塌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此外,还引起桥梁的断裂,铁路、地下管线的折断道路和水利设施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地区造成沟渠、河水倒流现象影响农业灌溉。
(3)受地表沉陷影响,塌陷区周围潜水位降低,地表被输干,农业浇灌和用水困难。
(4)地上塌陷导致矿区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地表塌陷造成农林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动物消亡或迁移、居民迁居、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
2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的必要性(1)矿区下属各矿区地处省的北部,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农业耕作发达,是我国粮棉重点产区之一。
区村庄稠密,人口密集耕地较为紧伴随着土地塌陷面积的不断扩大,矿区周围村庄的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人地矛盾激化。
目前,矿区万吨煤沉陷率平均为4000m2,远远高出原煤炭工业部规定标准(2000-3300m2)。
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和中央有关“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的精神,企业必须组织对塌陷地的复垦,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
(2)因煤炭开采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企业在处理征地、搬迁、安置和补偿等诸多问题过程中,常常要遇到许多难题,造成工农关系紧,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需要增加耕地的数量,来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
(3)企业每年需花费巨额的费用对采煤塌陷地进行赔偿,随着征用土地总量的增多势必造成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复垦能够花费较少的费用,彻底解决塌陷赔偿费的问题。
(4)土地复垦利企、利民和利国。
企业采取以“以复代征”,“以地换地”的方式复垦塌陷地,可以减轻企业征用土地的压力。
每复垦一亩地,与征地相比可节约费用8000元左右,大大降低煤炭生产成本。
目前矿区征地容主要是基建用地,除非塌陷地塌的不能再复垦的情况,各矿基本不再征用塌陷地。
复垦后的土地使当地群众世世代代有地种,这样一来既安置了农村闲散劳动力,缓解了人地矛盾,群众增加了收人又使工农关系得到改善,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而大量荒弃采煤塌陷地的重新复垦利用,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财富。
因此说,土地复垦是一项利国、利民和利企的工作,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对矿山企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基本原则所谓土地复垦,就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2]。
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一向为世界发达国家重视,目前美国土地复垦率已达80%左右,其他发达国家平均达到65%,而我国目前煤炭企业土地复垦率仅为10%左右。
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煤矿企业、地方集体和个人的职责,是涉及采矿、土地、林业、水利等部门的长远而系统的工程,开展土地复垦应坚持以下原则:(1)谁破坏,谁复垦;(2)因地制宜,综合治理;(3)统一规划;(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4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技术模式4.1主要管理模式土地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涉及人地关系和人人关系,因此,管理技术,特别是土地的权属管理是复垦治理成败的关键之一。
矿区提出和实施了两种实用的土地复垦管理模式:即“原地复垦、一次复高到位,以复代征”模式和“易地复垦、以地换地”模式。
“原地复垦、一次复高到位,以复代征”模式,就是对地方集体所有的塌陷地,在已经稳沉或下面仍有煤层将要开采的而未稳沉的条件下,由矿山企业出资在原地进行复垦。
先通过开采沉陷技术预计沉陷量设计复垦标高,然后采用工程复垦技术一次复高到位,恢复其生产能力。
复垦后土地仍归地方集体所有,并给予一定量的补偿,即以复垦和补偿代替征地。
其特点是:1)复垦在地方集体所有的塌陷地原地进行;2)不存在因土地权属变更而引起的纠纷问题。
“易地复垦、以地换地”模式是对过去已征用过的、已稳沉的塌陷地上“易地复垦”出与现塌陷地等面积的可种养土地,经与当地村镇协商,以复垦好的土地另附加一定的补偿金,交换现在急需使用的塌陷地,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也随即调换,即村民小组对现塌陷的集体所有权变为国有,使用权变为矿山企业(作采煤塌陷之用),而在原国家已征用过的塌陷地上“易地复垦”出的等面积的土地其使用权和所有权则变为村民小组集体所有。
其特点是:1)复垦必须是在企业有使用权、已征用的塌陷地上进行;2)换地一般在同一村民小组所有的土地围进行,当土地权属涉及不同村民小组时,由于利益冲突等各方面的原因,操作起来不容易。
4.2主要工程技术模式从复垦形式分,矿区工程复垦技术分为充填复垦和非充填复垦两大类,结合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和土地破坏的形式、程度,通常用的矿山工程复垦技术有:土地平整技术、梯田是复垦技术、疏排法复垦、充填法复垦、建筑复垦技术、采矿与复垦相结合的技术、矸石山复垦技术、露天矿复垦技术、和塌陷水域的开发利用利用。
充填复垦是指根据沉陷地状况,选用适当的充填物进行充填复垦,按充填料的不同,可分为矸石充填、粉煤灰充填、生活垃圾充填、其他工业废弃物充填、塘河湖泥充填等。
土地平整、梯田式、疏排法复垦属于非充填复垦形式。
矿区在土地复垦过程中,根据各矿区不同的表土层地质条件及地表塌陷情况,探索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土地复垦工程技术:1)泥浆泵复垦技术:在待复垦的土地上人工或机械围堰;利用水力挖塘机组高压水泵产生的高压水射流,将沉陷区较浅区域的土壤冲击形成泥浆;由泥浆泵将泥浆运送充填到待复垦土地上的围堰泥浆经沉淀、排水、干结后,形成复垦土壤,通过人工或机械平整,即成为耕地。
适宜条件:在贾汪和大矿区,表土层较厚,表土层上部5m主要以砂土为主,中间夹有多层粘土层及近代黄泛沉积物,砂土层厚1米左右,粘土层0.5m左右,这种条件下很适合于泥浆泵复垦技术。
2)铲运机复垦技术:区地下潜水位在2米左右,在挖深垫浅时,为满足复垦后土地一次复高到位的土方量的需要,鱼塘挖深在3.5-4m。
为此,当施工到一定深度后,在拟挖鱼塘四周打井排水。
每个塘布井6个,呈三角形布置,井深7-8米(位于流砂层之上),井径0.6m,抽水半径为50m,采用12马力的柴油机5寸的水管抽水,从而保证了施工机械在无积水条件下正常作业。
铲运机前面带推士机,后面挂运斗,前推后拉,具备铲、填、平等多种功能。
复垦后土地经平整,并用推耙机翻松,即可以种植。
适宜条件在九里矿、里过矿区,表土层主要为粘上,含少量砂,表土层疏松,易剥离。
但在1.5m以下分布有砂浆层(或称含砾粘土层),在砂粘土中合砂浆砾石,砾石呈不规则状,直径5-6cm,厚度在0.4-0.8m之间变化,平均厚度约0.6m。
在这种表土条件下由于砂浆砾石存在,若仍使用泥浆泵复垦技术,砂浆易堵塞输泥管,使泥浆泵水力挖塘机组无常工作只能采用纯机械方式施工。
对于具备这种表土地质条件的大面积塌陷地的复垦,目前主要采用铲运机施工复垦技术(推土机有效距离在50m以长距离运送土方施工效率不高、不经济)。
3)挖掘机和推土机联合复垦技术:WY20型液压湿地挖掘机和140型推土机联合使用。
先剥离表土,经挖掘、推土、平整再回填、翻松表土。
适宜条件在利国矿区表土层也分布有砂浆层和砂浆砾石的存在,不适于泥浆泵复垦技术,只能采用纯机械复垦技术。
由于利国矿区拟复垦的塌陷地地块面积较小因而没有采用铲运机复垦技术,而是主要采用挖掘机和推士机联合复垦技术进行复垦。
4.3生物生态复垦技术4.3.1使用酸碱中和法对土壤进行改良土壤的PH值是土壤化学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土壤的PH值过大或过低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对于矿区中采用粉煤灰、煤矸石废弃物等充填复垦后的土地,土壤要么呈酸性,要么呈咸性。
笔者认为对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可根据其酸性施加少量熟石灰将土壤调整到适宜物生长的PH值,对粉煤灰充填复垦地,可施加少量石膏改变土壤的PH值。
该措施除了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外,还能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中的钙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并减少磷被活性铁、铝离子固定。
对粉煤灰充填地采用这种措施,可大大改善土壤的质量,作物的产量也有很大的提高,笔者建议复垦后应施加少量石膏,降低土壤的PH值,种植棉花,麻类等经济作物和林木,吸取粉煤灰中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然后种植小麦、大豆等食用植物。
4.3.2对工程复垦地使用绿肥增加土壤的肥力绿肥是改良复垦土壤、增加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份的最有效方法。
凡是以植物的绿色部分当作肥料的称为绿肥,绿肥多为豆科植物,它是改良复垦土壤,增加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最有效的方法。
绿肥一般含有15~25%的有机质和0.3~0.6%的氮素,其生命力旺盛,在自然条件较差,较贫瘠的土地上都能很好的生长,它根系发达,能吸收深层土壤的养分,绿肥腐烂后还有胶结和团聚土粒的作用,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
矿区有许多植物可作为绿肥,比如紫云英、罗卜青、油菜、怪麻、绿豆、黄豆、沙打旺、大叶猪豆莱、紫花苜蓿等植物。
其施用方法是在工程复垦地种植绿肥,待其成熟后压青翻入土壤,可采取单种、间种、套种等种植方式。
4.3.3充分利用有机肥和化肥增加工程复垦地的肥力并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该措施主要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肥份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