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练习题
高一物理习题精选集6.1 行星的运动练习、答案
![高一物理习题精选集6.1 行星的运动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f45c433d4b14e84246808.png)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6.1 行星的运动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注意】:近日点速度V 近远日点速度V 远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表达式:32a k T =或33122212a a T T = 【注意】:k 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推论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错误的 ( ) A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 .同一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C .不同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 .同一卫星绕不同行星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2.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转,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它们的运转周期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长轴比是( )A. 3:1B. 9:1C. 27:1D. 1:9 3.下列说法中符合开普勒对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描述是( ) A .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C .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逐渐增大 D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4.太阳系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 ) A .越长 B .越短 C .相等 D .无法判断 5.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k Ta =23,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k 是一个与恒星无关的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a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a ’,周期为T ',则有2323T a T a ''= C .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6.下面关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察所记录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些数据在测量记录时误差相当大 B .这些数据说明太阳绕地球运动C .这些数据与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D .这些数据与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7.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公式32R k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 1,周期为T 1,则331221R R T T =。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物理 必修2 7.1《行星的运动》作业练习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物理 必修2 7.1《行星的运动》作业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6bc48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0.png)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行星的运动
教科书
书 名:人教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知识回归】
一、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
1.“地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2.“日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
开普勒第一定律:。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
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各不相同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
例.ABC
【达标检测】
1.AB 2.ABD 3.D 4.ACD
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转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
【达标检测】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
开普勒第二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即: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多数行星运动的轨道能够按圆来处理。
【典型例题】
例.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了“日心说”的如下四个观点,这四个论点目前看存在缺陷的是( )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3.关于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体的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高一物理6.1_行星的运动_习题、答案
![高一物理6.1_行星的运动_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60a676f46527d3240ce095.png)
高一物理6-1-1 第六章第1节 行星的运动 习题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推论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错误的( )A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 .同一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C .不同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 .同一卫星绕不同行星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2.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转,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它们的运转周期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长轴比是( )A. 3:1B. 9:1C. 27:1D. 1:93.下列说法中符合开普勒对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描述是( )A .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C .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逐渐增大D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4. 已知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12倍。
则木星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长轴为地球公转轨道半长轴的 倍。
5.两个质量分别是m 1和m 2的行星,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等于R R 12和,则它们运行周期的比等于( )A .3/221R R ⎛⎫ ⎪⎝⎭B . 3/212R R ⎛⎫ ⎪⎝⎭C . 12m mD . 21m m 6. 我国的人造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有近地点和远地点,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比近地点运动的速率小,如果近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 1,远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 2,则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和近地点运动的速率之比为( )A .12R RB . 21R RC . 12R RD . 21R R 7.下面关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察所记录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数据在测量记录时误差相当大B .这些数据说明太阳绕地球运动C .这些数据与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D .这些数据与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8.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 )A .1~4天之间B .4~8天之间C .8~16天之间D .16~20天之间9.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10.太阳系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 A.越长B.越短C.相等D.无法判断11.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公式32Rk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1,周期为T1,则331221RRT T=。
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专题练习题
![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专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34f5a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b.png)
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专题练习题[A组基础达标练]1.(多选)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C.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解析: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故A正确;由开普勒定律可知,所有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故B正确;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太阳系所有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转的,故C正确;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属于地心说的基本内容,故D错误。
答案:ABC2.(多选)如图所示,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公转周期为T0,其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a,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b,半短轴的长度为c,A、B、C、D分别为长短轴的端点。
忽略其他行星对它的影响,则()A.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大B.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C.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等于T0 4D.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小于T0 4解析: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增大,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速率逐渐变小,故A错误,B正确;冥王星的公转周期为T0,冥王星从A→C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12T0,由于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从A →B 与从B →C 的路程相等,所以冥王星从A →B 所用的时间小于T 04,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3.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旷世之问,这也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名字的来源。
如图,与火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火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地球的1.9倍。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发射时间要求很苛刻,必须在每次地球和火星会合之前的几个月、火星相对于太阳的位置领先于地球特定角度的时候出发。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a874fbf242336c1fb95e0d.png)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 卷(5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及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并将自己所选答案标记在试卷上,保存好试卷,以方便进行试卷分析。
2.本试卷共14小题,每小题 4 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为单选、9-14为多选。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4分)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速度不变B .向心加速度不变C .周期不变D .运动状态不变2.下列关于与地球自转有关的地球表面上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增大B.角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C.向心加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增大D.自转周期等于一昼夜即24小时3.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2和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 .2.5gB .0.4gC .2 gD .5g4.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向心力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5.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与“神州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神州六号”的速度较小B .“神州六号”的速度与“神州五号”的相同C .“神州六号”的周期更短D .“神州六号”的周期与“神州五号”的相同6. 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加速度是描述:( ) A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物理量 B 、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 、线速度方向变化的物理量D 、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7. 飞机驾驶员最多可承受9倍的重力加速度带来的影响,当飞机在竖直平面上沿圆弧轨道俯冲时速度为v,则圆弧的最小半径为:()A、vg29B、vg28C、vg27D、vg28.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A和从动轮B半径不等,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轮的角速度相等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C.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D.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9.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B、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C、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D、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10. 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圆环M,穿过一个小环N,圆环M以竖直的AOB轴为转轴,做匀速转动,那么( )A.环N所受的力有N的重力及M对N的支持力B.环N所受的力有N的重力及N对M的压力C.环N的向心力方向是指向大环圆心的D.环N的向心力方向是垂直指向转轴的11.如图5所示,倒置的光滑圆锥面内侧,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A、B沿锥面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A、B两球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角速度A的比B的小B. 它们的线速度vA < vB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A球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球的向心加速度12.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短,公转周期就越小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就越小C .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D .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13.关于铁路转弯处内外轨道间有高度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列车转弯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故一般使外轨高于内轨,以防列车翻倒B .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小车轮与铁轨的侧向挤压C .因为列车转弯时有向内侧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翻倒D .当车速过小会对内轨产生侧向压力作用14.宇航员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中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仍旧受重力的作用B .宇航员受的重力正好充当向心力C .宇航员不受任何作用力D .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第Ⅱ卷 (44分)二.填空题(共 14分,)15. (6分)对太阳系的行星,由公式v =2πr T ,F =4π2mr T2,r3T2=k 可以得到F =__ ____,这个公式表明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___ __成正比,与____ ____成反比.16. (8分)假设将质量为m 的铅球放在地心处,在地球内部的A 处挖去质量为m 大小不计的物体,如图所示,则铅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地球半径为R ,OA =R/2).三.计算题(共30分 17题 10分 18题10分 19题 10分)(解答过程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不给分 )17.(10分)轻杆长L=1m ,以一端为圆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杆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m=1.0kg 的小球,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率v=5m/s ,求此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小及方向(g=10m/s2),若小球在最低点时速率v=10m/s ,则此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小及方向又怎样?18.(10分)已知某行星的质量为M,质量为m的卫星围绕该行星的半径为R,求该卫星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各是多少?19.(10分)(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32akT,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2) 一均匀球体以角速度ω绕自己的对称轴自转,若维持球体不被瓦解的唯一作用力是万有引力,则此球的最小密度是多少?高一(理科)物理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C B A D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C AD AC AD BD AB 填空题(共14分)15.答案:4π2kmr2,行星的质量,行星和太阳距离的二次方16. F =4Gm2R2 向左三.计算题(共30分)。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一物理同步练习题解析6.1行星的运动人教版必修2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一物理同步练习题解析6.1行星的运动人教版必修2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68382a844769eae009ede7.png)
61 行星的运动同步练习题解析(人教版必修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B.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D.日心说的说法是正确的2.关于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轨道,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各不相同3.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T2/R3=为常,此常的大小()。
A.只与恒星质量有关B.与恒星质量和行星质量均有关.只与行星质量有关D.与恒星和行星的速度有关4.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T A∶T B=8∶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行速率之比分别为()。
A.R A∶R B=4∶1,v A∶v B=1∶2B .R A ∶R B =1∶4,v A ∶v B =2∶1.R A ∶R B =1∶4,v A ∶v B =1∶2D .R A ∶R B =4∶1,v A ∶v B =2∶15.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做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
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A .1.2亿千米B .2.3亿千米.4.6亿千米 D .6.9亿千米6.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 ,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 ,则过近日点时的速率为( )。
A .b a b v v a =B .b a v =.b a a v v b = D .b a v = 7.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到地球距离的13。
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27.3天,则此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多少天? 8.已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平均轨道半径为1.49×1011 ,运转周期为3.16×107 ;水星绕太阳运转的平均轨道半径为5.79×1010 ,周期为7.60×106 ,试由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地球、水星绕太阳运转时轨道半径的立方与周期平方之比值各是多少。
高一物理【行星的运动】学习资料+习题(人教版)
![高一物理【行星的运动】学习资料+习题(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6a865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d.png)
高一物理【行星的运动】学习资料+习题(人教版)学习目标要求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1.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2.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3.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4.知道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1.科学思维:把熟悉天体的运动抽象成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关键能力:物理建模能力。
一两种对立的学说内容局限性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球以及其他星体都绕地球运动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但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日心说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二开普勒定律定律内容公式或图示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都相等公式:a3T2=k,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中学阶段按圆轨道处理,运动规律可描述为: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大小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如图所示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示意图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地球所在的位置。
(1)太阳是否在轨道平面的中心?夏至、冬至时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否相同?(2)一年之内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为什么要少几天?提示:(1)不是;不相同。
(2)地球在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运动得快。
1.开普勒第一定律解决了行星的轨道问题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如图甲所示。
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图乙所示,即所有轨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太阳。
高中物理 专题6.1 行星的运动(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专题6.1 行星的运动(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5128e7003d8ce2f0166230b.png)
专题6.1 行星的运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符合开普勒对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描述是()A. 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C. 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逐渐增大D.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短【答案】B2.某行星绕恒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E和F是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椭圆的中心,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
则恒星位于A. F点B. A点C. E点D. O点【答案】A【解析】恒星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又因为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所以恒星位于F点,故A正确;B、C、D错误。
3.如图所示,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其运行轨道是椭圆,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 火星绕太阳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B. 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C. 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减小D. 火星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逐渐增大【答案】B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增大,故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D错误。
点睛:该题以地球和火星为例子考查开普勒定律,正确理解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假设某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4200km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该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动。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36000km。
每当两者相距最近时,卫星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发送至地面接收站。
从某时刻两者相距最远开始计时,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不考虑信号传输所需时间)A. 4次B. 6次C. 7次D. 8次【答案】C【解析】据开普勒第三定律32 1132 22 R T R T=(1) R1=4200km+6400km R2=36000km+6400km点睛:从相距最近再次相距最近,它们转动的角度相差360度;当从相距最近到再次相距最远时,它们转动的角度相差180度.5.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23TKR=为常数,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k是一个与恒星无关的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1,期为T1,则3 31221R RT T=C. 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 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答案】D【解析】A、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321RT k=,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无关,故A错误;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中心体发生改变,则331221RRT T≠,故B错误;C、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321RT k=,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故C错误,D正确;点睛:行星绕太阳虽然是椭圆运动,但我们可以当作圆来处理,同时值得注意是周期是公转周期。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 6.1 行星的运动-专题练习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 6.1 行星的运动-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892f170e518964bcf847cab.png)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6.1 行星的运动-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行星绕太阳轨道都是椭圆B.开普勒第三定律的T是表示自转周期C.远日点速度比近日点速度小D.绕同一天体运动的多个天体,运动半径越大的天体,其周期越大2.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始终保持不变B.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大于火星对太阳的万有引力C.火星运动到近日点时的加速度最大D.火星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3.把行星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写为T2=,则可推得()A.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为F=kB.行星受太阳的引力都相同C.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为F=D.质量越大的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一定越大4.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 a,则过近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A.v b= v aB.v b= v aC.v b= v aD.v b= v a5.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动,它们的运动周期比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比为()A.3:1B.9:1C.27:1D.1:96.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 a,则过近日点时的速率为()A.v b= v aB.v b= v aC.v b= v aD.v b= v a7.开普勒第三定律告诉我们: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时()A.轨道的半长轴与行星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B.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与行星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C.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与行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等D.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行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8.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和运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K,那么K的大小决定于()A.只与行星质量有关B.与行星及恒星的质量都有关C.只与恒星质量有关D.与恒星质量及行星的周期有关9.某行星绕恒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E和F是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椭圆的中心,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则恒星位于()A.F 点B.A点C.E点D.O点二、多选题10.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k,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k是一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量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地,周期为T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月,周期为T月,则=C.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11.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表达式为,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B.a代表行星的球体半径C.T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T代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颗绕太阳运动的行星B.关于天体运动的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C.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在绕太阳转动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它行星却绕地球转动13.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K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K是一个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无关的常量,可称为开普勒恒量B.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C.该定律既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l,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2,周期为T2,则=14.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比较扁的椭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彗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在远日点的速率B.彗星在近日点的角速度大于在远日点的角速度C.彗星在近日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远日点的向心加速度D.若彗星周期为75年,则它的半长轴是地球公转半径的75倍15.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K与行星有关,与中心天体无关B.R表示行星的半径,T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C.R表示行星的轨道半径,T表示行星的公转周期D.K与中心天体有关三、填空题16.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__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________跟它的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即=k,比值k是一个对于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17.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告诉我们: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________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18.两行星的质量是m1、m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分别是R1和R2,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T1:T2=________.19.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和R2,若m1=2m2、R1=4R2,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1:T2=________。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课件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6fbd02be23482fb5da4c0a.png)
k值与中心天体有关, 而与环绕天体无关
什么力来维持行星绕太阳的 运动呢?
科学的足迹
1、伽利略: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 导致物体做圆周运动。
2、开普勒: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与磁力的作用。 3、笛卡儿: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以太)作
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 4、胡克、哈雷等: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证明了
r3 T2
k
即
T 2 r3
k
代入
F
4 2mr
T2
所以
F
4
2k
m r2
追寻牛顿的足迹
4、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
4
2k
m r2
即
F
m r2
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 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的二 次方成反比。
追寻牛顿的足迹
二、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对太阳的 引力F/应满足
F
引力常量是自然界中少数几个最重要 的物理常量之一
粗略的计算一下两个质量为50kg, 相距0.5m的人之间的引力?
F
G
m1m2 r2
6.67 1011 50 50 0.25
6.67 107 N
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
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 球质量为m=5.8×1025kg,日地之间的距离 为R=1.5×1011m
• 1、设行星的质量为m,速度为v,行星 到太阳的距离为r,则行星绕太阳做匀 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来提供
F m v2 r
追寻牛顿的足迹
2、天文观测难以直接得到行星的速度
v,但可以得到行星的公转周期T
行星的运动计算题练习——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行星的运动计算题练习——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26474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8.png)
行星的运动计算题练习一、解答题1.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
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8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如图所示),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
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请你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估算,它下次飞近地球大约将在哪一年?2.设金星和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是公转方向相同且轨道共面的匀速圆周运动,金星在地球轨道的内侧(称为地内行星)。
在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和太阳会出现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候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像镶嵌在太阳脸上的小黑痣缓慢走过太阳表面。
天文学称这种现象为“金星凌日”。
如图所示,2012年6月6日天空上演的“金星凌日”吸引了全世界数百万天文爱好者。
假设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R,“金星凌日”每隔t0年出现一次,已知地球公转周期为T=1年。
求金星的公转轨道半径。
3.太阳系八大行星几乎是在同一平面内沿同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土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土星冲日”。
已知地球公转轨道半径81 1.510km R =⨯,地球公转周期11T =年,土星公转轨道半径219.5R R =。
(1)求土星绕日的公转周期T 2[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可能用到的数9.5 3.08=,2(9.5)90.3=,3(9.5)857.4=; (2)估算两次“土星冲日”的最短时间间隔t ∆(用T 1和T 2表示)。
4.已知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飞船在绕月球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A 点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月球半径的3倍,飞船到达轨道Ⅰ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Ⅰ,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Ⅰ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已知引力常量G ,把月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求: (1)飞船在轨道Ⅰ和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2)如果在轨道Ⅰ、Ⅰ上分别有一颗卫星,它们绕月球飞行方向相同,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远,则再经过多长时间,它们会第一次相距最近?5.2020年10月14日,发生了“火星冲日”天象,这是地球在火星和太阳之间形成的奇观。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81443b14791711cc7917c4.png)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为单选、9-12为多选。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一、选择题( 48 分,每小题 4 分)1.在下列各物体中,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A.参加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B.表演精彩动作的芭蕾舞演员C.研究运动的汽车轮胎上各点的运动情况 D.研究公路上长途行驶的汽车位置【答案】D【考点】质点的认识.【解析】解:A、研究参加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简化为质点,故A错误;B、研究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动作,演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研究汽车轮胎各点的转动情况,轮胎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公路上长途行驶的汽车位置,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D.2.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电流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D.-10°C比5°C的温度高【答案】A【考点】矢量和标量.【解析】:解: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故A正确.B、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故B错误.C、电流有方向,但电流运算时不遵守矢量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电流是标量,故C错误.D、温度是标量,其大小表示温度的高低,-10℃比5℃的温度低,故D错误.故选:A.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从北京开往西安的火车预计13点到 B.第1秒末C.某场足球赛伤停补时3min D.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点开播【答案】C【考点】时间与时刻.【解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4.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C.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答案】C【考点】位移与路程. 【解析】:解:A 、位移是指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故位移的大小一般是小于或等于路程的;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若物体的运动轨迹为直线,则路程也可以为直线,故D 错误;故只有C 正确;AB 错误; 故选C .5.一辆汽车运动的v-t 图象如图,则汽车在0~2 s 内和2~3 s 内相比( )A .平均速度相等B .位移大小相等C .速度变化相同D .加速度相同 【答案】A【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问题【解析】解:A 、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物体的位移大小,由图知,0~2s 内位移较大.故A 错误.B 、汽车在0~2s 内平均速度为005 2.5/22v v m sv ++=== ,汽车在2s ~3s 内平均速度为0052.5/22v v m sv ++===.故B 正确.C 、汽车在0~2s 内速度变化量△v=5m/s-0=5m/s ,在2s ~3s 内速度变化量为△v=0-5m/s=-5m/s ,故速度变化量不同.故C 错误.C 、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在0~2s 内汽车的加速度沿正方向,而在2s ~3s 内加速度沿负方向,所以加速度不相等.故D 错误. 故选B6.一辆汽车以20m /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 /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 1:l B .3:4 C .3:l D .4:3 【答案】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解析】解: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t ,则由v=v0+at 得4v t sav -== 则4s 后汽车停止运动,刹车6s 内的位移与刹车4s 内的位移相等.汽车刹车2s 内的位移为21111302a m x v t t =+=刹车6s 内的位移为221402a m x v t t =+=所以汽车刹车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为x1:x2=3:4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32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 行驶其余31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 。
高中物理 1. 行星的运动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高中物理 1. 行星的运动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adbc4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c.png)
一、单选题(选择题)1. 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时,天文学称这种现象为“行星冲日”。
已知2020年7月21日土星冲日,土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的9.5倍,则下一次土星冲日的时间约为()A.2021年8月B.2022年7月C.2023年8月D.2024年7月2. 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
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B.从P到Q所用的时间等于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大D.从M到N阶段,速率先增大后减小3. 对公式(R表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B.行星轨道半长轴越大,运动周期越大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大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地,周期为T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R月,周期为T月,则:4. 在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关于对星体运动认识的叙述中符合现代认识观点的是()A.人们观测到太阳每天都要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B.人们观测到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太阳是静止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C.开普勒通过对第谷大量观测数据的深入研究,得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结论D.人们认为天体的运动是神圣的,因此天体的运动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5. 下列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同一个椭圆并且有共同的焦点B.火星与太阳的连线、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C.在行星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内,太阳始终在行星轨道的中心点上D.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等于地球轨道(可视为圆形)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6. 下列有关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轨道半长轴越长,其公转的周期就越大B.在月球绕地球运动中,中的T表示地球自转的周期C.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轨道半长轴越长,其公转的周期就越小D.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长轴为,周期为,月球绕地球运动轨道的半长轴为,周期为,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7. 如图所示,一颗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运动周期为T,图中虚线为卫星的运行轨迹,A、B、C、D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距离地球最近,C距离地球最远。
高中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ebf962731b765ce04081409.png)
6.1 行星的运动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1.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2.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3.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与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2之比即R1∶R2为( )A.3∶1 B.9∶1C.27∶1 D.18∶14.宇宙飞船围绕太阳在近似圆周的轨道上运动,若其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则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 )A.3年B.9年C.27年D.81年5.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比较扁的椭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彗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在远日点的速率B.彗星在近日点的角速度大于在远日点的角速度C.彗星在近日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远日点的向心加速度D.若彗星周期为75年,则它的半长轴是地球公转半径的75倍6.某图2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2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 )A.F2 B.AC.F1D.B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面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循的某一规律的图象.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T/T0),纵轴是lg(R/R0);这里T 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题 号 1 2 3 4 5 6 7 答 案8.据报道,图3美国计划2021年开始每年送15 000名游客上太空旅游.如图3所示,当航天器围绕地 球做椭圆运行时,近地点A 的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远地点 B 的速率. 9.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还有许多也围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其中有一颗名叫“谷神”的小行星,质量为1.00×1021kg ,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2.77倍,试 求出它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年?参考答案1.D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但不是同一轨道,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 、B 错.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运动周期越短,故C 错,D 对.]2.CD [由于火星和地球均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3T2=k ,k 为常量,又v =2πR T,则可知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和运行速度大小之比,所以C 、D 选项正确.]3.B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31T 21=R 32T 22,所以R 1R 2=3T 21T 22=3(T 1T 2)2=3(271)2=91,选项B 正确.]4.C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1T 21=R 32T 22得T 2=(R 2R 1)32.T 1=932×1年=27年,故C 项正确. 5.ABC[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v 近>v 远、ω近>ω远,故A 、B 正确;由a 向=v 2r 知a 近>a 远,故C 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 3T 2=R 3地T 2地,当T =75T 地时,R =3752R 地≠75R 地,故D 错.题目的求解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于将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圆周运动,因此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半长轴可用地球公转半径替代.]6.A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因为行星在A 点的速率比在B 点大,所以太阳位于F 2.]7.B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30T 20=R 3T 2,则⎝ ⎛⎭⎪⎫R R 03=⎝ ⎛⎭⎪⎫T T 02,即3lg R R 0=2lg T T 0,因此lg R R 0-lg T T 0图线为过原点的斜率为23的直线,故B 项正确.]8.大于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由此可得知近地点A 的速率大于远地点B 的速率.9.4.6年解析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T 星=R 3星R 3地·T 地=2.773×1年=4.6年.。
高一物理-61-行星的运动练习题
![高一物理-61-行星的运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126f53ad51f01dc281f1fa.png)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绕地球转动B.太阳足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2.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 ( )A.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B.若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C.若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对行星的描述也变得简单D.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3.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32R k T=,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则3322''R R T T = C.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4.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长B.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短C.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D.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冥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5.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C.所有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6.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A.1~4天B.4~8天C.8~16天D.16~20天7.太阳系的几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的行星,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 )A.越长B.越短C.相等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40分)8.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________上;所有行星的轨道的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
高中物理专题6.1行星的运动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专题6.1行星的运动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b47136a4941ea76e58fa04e1.png)
高中物理专题6.1行星的运动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6、1 行星的运动1、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k是一个与恒星无关的量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1,期为T1,则C、 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 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答案】D点睛:行星绕太阳虽然是椭圆运动,但我们可以当作圆来处理,同时值得注意是周期是公转周期。
2、探索宇宙的奥秘,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下列关于宇宙及星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它行星都绕地球运动B、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太阳运动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D、日心说是正确的,地心说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都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所以A 错误;C正确;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所以B错误;地心说是错误的,日心说也是不正确的,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所以D错误。
3、两个质量分别是m1和m2的行星,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等于R1和R2,则它们运行周期的比等于 ( ) A、B、C、D、【答案】B4、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推论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错误的 ( )A、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同一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C、不同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D、同一卫星绕不同行星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答案】D【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说法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其中k与中心体的质量有关,所以不同卫星在绕同一中心体在不同轨道上运动,k是一样的,故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 "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绕地球转动
B.太阳足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
2.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 ( ) A.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B.若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C.若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对行星的描述也变得简单
D.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3.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3
2R k T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
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则
33
22
''R R T T = C.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4.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长 B.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短 C.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
D.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冥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 5.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所有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
6.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 A.1~4天
B.4~8天
C.8~16天
D.16~20天
7.太阳系的几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的行星,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 )
A.越长
B.越短
C.相等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8.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________上;所有行星的轨道的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
9.木星的公转周期为12个地球年,设地球至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那么木星至太阳的距离为________天文单位。
10.两个行星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如果m1=m2,R1=4R2,那么,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T1:T2=________。
11.地球绕太阳运动称________转,其周期是________,地球绕地轴转动称为________转,其周期是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________。
12.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为1.50×1011m,周期为365天;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长轴为3.8×lO8m,周期为27.3天;则对于绕太阳运动的行星R3/T2的值为________,对于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R3/T2的值为________。
三、计算题(13题12分,14题13分,共25分)
13.太阳系中除了有九大行星外,还有许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其中一颗名叫“谷神”的小行星,质量为1.00×1021kg,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地球的2.77倍,试求出它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年?
14.有人发现了一个小行星,测得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八倍.问这个小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将是地球公转周期的几倍?
参考答案:
1答案:CD
2答案:C
3答案:AD
4答案:AD
5答案:AD
6答案:B(点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出T=5.8天)
7答案:A
8答案:椭圆;椭圆的一个焦点;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
9答案:3144(点拨:地球公转周期即一个地球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3
3
22
R
R
T T
=木
地
地木
可解)
10答案:8:1
11答案:公;1年;自;1天;1个月12答案:3.4×1018;1.0×1013
13答案:4.60年(点拨:设地球公转半径为R0,周期为T0,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32
00
32
R T
R T
=①0
1
2.77
R
R
=②
T0=1年③,联立①、②、③三式解得T=4.60年)
14答案:22.6(点拨:设地球公转半径为R0,周期为T0,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32
00
32
R T
R T
=①又因为
8
R
R
=②
解得
022.6
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