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制备.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血液成分制备是用离心分离、照射、过滤及光化学等方法制备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品等。
血液成分制备的一般要求:3.1.1血液成分制备的环境要求3.1.1.1 血液成分制备的环境应整洁卫生,定期有效消毒。
3.1.1.2 密闭系统制备血液成分,可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
3.1.1.3 开放系统制备血液成分,整体须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Ⅱ类环境、局部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Ⅰ类环境中进行。
3.1.1.4 辐照室的环境,须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
3.1.1.5 血液成分制备环境温度应满足冷链的要求。
血液成分制备应尽可能缩短室温条件下的制备时间,以确保血液成分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1.2 血液成分制备的设备要求3.1.2.1 血液成分制备所涉及的设备应与相应工作匹配,其数量及功能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要求。
3.1.2.2 血液成分制备的关键设备,必须建立设备档案;应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管理制度,实施惟一性标签及状态标记,以确保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3.1.3 血液成分制备的物料要求3.1.3.1 成分制备所涉及的物料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需要。
3.1.3.2 成分制备所涉及的物料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确认。
3.1.3.3 使用物料前,必须检查物料的有效期、外观质量等,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对不合格物料,进行有效标识、隔离,防止误用。
3.1.4 血液制备程序和方法的审核确认开展新的血液成分制品制备前或原血液成分制品制备条件发生改变时,血液制备程序和方法需进行确认。
3.1.5 血液成分制备前的血液要求3.1.5.1 血液接收时,须核对血液数量,检查血液外观、血袋标签及血液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等内容,确认符合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成分制备。
3.1.5.2 用于制备手工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血液应采集顺利、无凝血。
血液成分制备
过滤法:白细胞过滤器,减除白细胞99%。
洗涤红细胞
定义:将血液用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分非红细 胞成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所制成的 红细胞成分
全血:将一定量的血液采集到含有一定保养液的采血 袋所制成的血液制剂。
我国200ml为一单位,国际450ml为一单位。 站内采血及时储存再2~6℃专用冰箱。 站外采血后2h内快速将血液冷却到20~24℃,此条件
下运输。 血站全血发往临床,温度在2~10℃,不超24h。
保存温度:2~6℃
注意事项
脂血过高者不能单采 采前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者不能有胃肠道疾病 采前不能服用影响献血者的药物 20 ℃ ~ 24℃静置保存,保存期24小时
制备原理:是利用血细胞的比重、各 种血细胞的体积等因素的不同,通过离心分层而得到浓度较高的单一成分。
分离方法
血细胞分离 机单采法
手工法
手工法
多联塑料采血袋:多袋相连成了密闭无菌
血 浆
系统,全血采集到多联袋的首袋,通 血小板
过离心分成不同的层面。
白细胞
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在一定温度、转速、
红 细
时间等因素下综合分离各种成分。
子Ⅷ和V以外的因子缺乏症病人的治疗。有效期为 5年。
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期满1年,可改为普通冰冻 血浆。
冷 沉 淀
定义:新鲜冰冻血浆在4℃融化时底部有一层白色不融 化胶状物质,含有血浆中大部分FⅧ 制备方法:pool方法、快速冷冻离心法、虹吸法 保存和运输条件:冷沉淀保存温度应不低于-18℃, 保存期为自采集日起12个月。 使用前37℃水浴中融化,融化后室温保存6h内使用 运输应保持冷冻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血液成分制备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分离和提取血液中的不同成分,以满足临床上的特定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成分制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血液成分制备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整齐,并摆放好所需设备和试剂。
然后,核对所需试剂和设备的数量和有效期限,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最后,进行必要的人员培训和健康检查,保证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健康状态,以防止交叉感染等问题。
2. 样本采集血液成分制备的第一步是采集合适的血液样本。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和无菌要求进行采集。
首先,使用无菌方法消毒采血部位,然后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采血。
注意遵循采血容器的配对原则,确保采集的血液与之后的操作要求相符。
3. 血液分离采集好的血液样本需要进行分离以获得不同的成分。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离心法和过滤法。
离心法通过调整离心机的速度和时间来分离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
过滤法则通过过滤纸或滤膜来分离血液成分。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血小板制备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对于治疗一些出血性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血小板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取得血小板上清液。
接下来,根据临床需要,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搅拌剂和保存液来处理血小板。
最后,将处理好的血小板分装到合适的容器中,准备好供临床使用。
5. 红细胞制备红细胞是血液成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具有携氧功能。
在红细胞制备过程中,需要通过离心分离和洗涤等步骤来获得纯净的红细胞。
首先,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将得到的红细胞沉淀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和外源性物质。
最后,根据临床需要,可以将红细胞进行保存和分装,以备临床使用。
6. 血浆制备血浆是血液成分中含有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和抗体的液体部分。
在血浆制备过程中,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即为血浆。
血液成分的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指南
血液成分的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指南
以下是一份关于血液成分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的指南:
1. 血液成分制备:
- 确保采集血液的过程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使用无菌技术。
- 对献血者进行适当的筛查,包括健康状况、传染病检测等。
- 分离和制备不同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血液成分的纯度和安全性。
2. 血液成分使用:
-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临床指示,合理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 输血前进行仔细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确保相容性。
- 遵循输血的操作规范,包括输血速度、输血器具的选择等。
- 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监测,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 质量保证: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血液采集、制备和储存的全程监控。
-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
- 进行质量检测,如血液成分的微生物检测、功能检测等。
-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改进问题。
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指南,实际的血液成分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并且可能因地区和机构而有所差异。
此外,血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以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血液治疗。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和具体的信息,建议参考相关的医学文献、专业机构的指南或咨询血液学专家。
他们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具体的指导,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和情况。
同时,持续的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血液管理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血液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生命液体,它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
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各自扮演着重要的生理角色,维持着人体的健康运转。
而在医疗领域中,血液成分的制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液成分的制备过程,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措施。
一、血液成分的种类和功能血液成分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四类。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身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负责抵御病原体侵入和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血小板则是血液止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在血管受损时聚集起来形成血栓,帮助止血。
而血浆则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含有多种重要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为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发挥关键作用。
二、血液成分的制备技术1.全血分离技术全血分离是最早被应用的血液成分制备技术之一。
它通过离心将血液分成红细胞层、白细胞层和血浆层,然后将这些成分分别收集。
该技术应用广泛,可以满足一般的临床需求。
2.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洗涤技术为了去除血液中的不需要的成分,获得更纯净的血小板和红细胞,洗涤技术被引入。
该技术利用洗涤剂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并反复冲洗,去除血浆和不需要的成分。
洗涤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可以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3.血浆的制备技术制备血浆的技术主要有冷冻沉淀和离心法。
冷冻沉淀法将血浆冷冻,然后通过离心将其中的冷冻沉淀层分离出来。
离心法则是通过离心将血液分离成红细胞层、白细胞层和血浆层,再将血浆收集出来。
这些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血浆用于输血、疗法和研究等用途。
三、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血液成分的制备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的采血流程采血过程中需要确保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采血设备和器械要清洁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同时,采血者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避免病原体的污染。
2.合理的血液保存和运输血液样本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特定要求进行保存和运输。
血液成分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血液成分制备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 体验血液成分制备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液成分制备是将采集到的全血经过抗凝、分离、纯化等步骤,制备成各种单一血液成分的过程。
通过制备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满足临床输血的需求,提高血液利用率。
三、实验材料1. 采集到的全血;2. 抗凝剂(EDTA-K2或肝素钠);3. 离心机;4. 血液分离袋;5. 血液成分制备试剂盒;6. 移液器、移液管、烧杯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1. 全血采集:将采集到的全血加入抗凝剂,轻轻混匀,确保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2. 抗凝处理:将混匀的全血加入血液分离袋,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
3. 分离血浆:将离心后的血液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中层为富含血小板区,下层为红细胞层。
用移液器将血浆转移到另一个烧杯中。
4. 血小板制备:将富含血小板区用移液器转移到血小板制备袋中,加入血小板制备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5. 红细胞制备:将红细胞层用移液器转移到红细胞制备袋中,加入红细胞制备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6. 血浆制备:将分离出的血浆加入血浆制备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7.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纯化:将制备好的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分别加入纯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8. 检测:将纯化后的血小板、红细胞、血浆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临床输血标准。
五、实验结果1. 血浆:制备得到的血浆为淡黄色液体,无沉淀,符合临床输血标准。
2. 血小板:制备得到的血小板呈淡黄色,无颗粒,符合临床输血标准。
3. 红细胞:制备得到的红细胞呈红色,无溶血,符合临床输血标准。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抗凝剂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要确保血液充分抗凝,避免凝血现象发生。
2. 离心速度和时间的控制对血液成分的分离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离心速度、时间都会影响分离效果。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邱艳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一、血液成分的制备(一)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人体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称为全血,全血离心后主要分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层、白膜层和红细胞层。
血浆层主要包含血浆、水、蛋白质、盐类和各种离子等;白膜层主要包括富含血小板区、富含淋巴细胞区、富含单核细胞区和富含粒细胞区,这些有形细胞比重接近,因此聚集在白膜层;红细胞层可简单分为年轻红细胞和正常红细胞,由于二者处于红细胞的不同生长时期,因此比重略有差别。
根据全血离心后分层的原理,可以将各层中不同的血液成分分离、制备成成分血,这样就可以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满足患者对不同成分血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二)血液成分的分离策略目前血液成分的分离策略主要有离机血液成分分离和联机血液成分分离。
离机分离策略在血液成分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献血者同步参与,先将从献血者身上采集到的全血放入无菌袋,然后再进一步离心、分离为成分血;而联机分离策略要求献血者必须配合医务工作者,同步参与血液成分制备,即一边采集献血者的全血,一边分离成分血。
(三)血液成分的分离方法1、离机血液成分分离离机血液成分分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采集到的全血放入无菌多连袋中,离心后用手工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的成分血。
其优点是比较经济,操作简单。
但也有下列缺点:(1)重复性较差;(2)去血小板血浆(PPP)、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和浓缩血小板(PC)制品中易污染其他细胞;(3)必须配备血袋封口机;(4)对血液成分的重量无法设立对照和记录;(5)制备浓缩血小板较为困难;(6)无法进行标准化和条行码识别处理。
另一种方法是将采集到的血液放入无菌多连袋,离心后用自动血液分离机将其分离并装入别的无菌袋中。
其优点如下:(1)可以进行条形码识别、数据记录和血液分离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对整个分离过程进行控制;(2)可以自动封闭血袋;(3)高性能的光学传感器保证了分离的重复性;(4)离心后确保高纯度成分制备;(5)PPP、PRP和PC中细胞污染少;(6)制备快速。
血液成分制备及保存
各种晶体盐红细胞保存液:
枸橼酸 保存液 钠 2H2O
枸橼酸 H2O
葡萄糖 磷酸二 无水 (g/L) — — — — 0.275 0.550
比率
氢钠 H2O 腺嘌呤 保养液 ml:血 ml
(g/L) (g/L) (g/L) (g/L) ACD-A ACD-B CPD CP2D CPDA-1 CPDA-2 22.0 13.2 26.3 26.3 26.3 26.3 8.0 4.8 3.27 3.27 3.27 3.27 24.5 14.7 25.5 51.1 31.8 44.6 — — 2.22 2.22 2.22 2.22
(五)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1.概述:红细胞代谢速度取决于保存温度,把保存温度降至 红细胞代谢率几乎停止,以达到延长红细胞保存期的目的。 在冰冻过程中,为防止血液结冰,破坏细胞内结构,可加 入防冻剂。 细胞内防冻剂:甘油、二甲基亚砜 细胞外防冻剂:羟乙基淀粉
红细胞低温甘油保护剂 甘油(g/v)79.2%、葡萄糖(g/v) 8.0%、果糖(g/v)1.0%、EDTA·2Na(g/v)0.3%,用注 射用生理盐水配成40%甘油应用液。
(二)浓缩红细胞
1.制备:用离心方法将采集到二联袋内的全血分离出部分血浆制备而成的红 细胞成分血。 2、质量标准 (1).含有全血中全部的红细胞、白细胞、大部分血小板和部分血浆。 (2).红细胞比容为0.65~0.80。 (3).1U红细胞容量为120ml±10%。 (4).血红蛋白不低于45g/单位。 (5).200ml全血分离出的红细胞为1U的浓缩红细 胞。 3.保存和运输 浓缩红细胞保存在2-6℃。含ACD-B、CPD保养液的浓缩红细胞保 存期为21天,含CPDA-1保养液的保存期为35天。运输温度2-10℃。
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啥
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啥发布时间:2023-06-29T09:35:10.48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3月3期作者:谢方竹[导读]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啥谢方竹(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自贡643000)尽管血液是人体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血液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在讨论血液的成分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血细胞,这些细胞用血红素给全身传输氧气。
那么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展开详细的讲述。
1.血液成分制备是为什么?血液成分制备主要是将血液中的各个成分分离出来,以便根据临床需要合理分配使用。
成分输血是输血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成分血具有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实现一人献血、多人受益,不仅提高了血液的利用率,还保障了血液的安全性。
目前,血站可制备全血、去白细胞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洗涤悬浮红细胞、冷沉淀凝血因子等15种成分血。
2.血液的分离及制备方法血液成分分离主要包含了两种方法,即自动及手工法,前者主要是在无菌连袋中放入采集的血液予以离心处理,之后再通过血液分离机的使用分成小包装装入无菌袋中,后者则是在离心后全血放入无菌多连袋中,经手工方法实现成分分离。
基于制备的前提下来说,自全血过滤或不过滤,重度离心,时间20分钟,过滤获取的离心产物即冷冻血浆及浓缩红细胞,非过滤所获产物为洗涤、辐照红细胞及红细胞添加液。
将新的冰冻血浆经处理制备呈冷沉淀凝血因子、普通血浆及缺乏Ⅷ因子的血浆,而浓缩红细胞则制备呈悬浮、辐照及洗涤红细胞。
同时,可将全血予以轻度离心处理,时间10分钟,离心所得产物为浓缩血小板及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其中浓缩血小板可制成普通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等,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可制成洗涤、辐照红细胞及红细胞添加液。
分离后的血浆,经过目视检查,脂肪含量较高的将被淘汰。
如果经过一次分离后,血浆中仍含有少量红细胞,则需要再次分离。
二次分离后的血浆将通过无菌接管机,连接可以灭活病毒的专用血袋,便来到了病毒灭活柜,在这里通过光照和亚甲蓝反应,灭活血浆中存在的病毒。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一、血液成分制备的概述•••二、血液成分制备的原理表1 各种血液保存液配方成分ACD-A 24.5 22.0 8.0150 21ACD-B 14.7 13.2 4.4 250 21CPD 25.5 26.3 3.27 2.22 140 21CPD-1 25.5 26.3 3.272.22 173 140 35血*:指1升保存液可以保存的血液。
即ml/L.保存液无水葡萄糖g/L 枸橼酸钠g/L 枸橼酸磷酸二氢钠g/L 腺嘌呤mg/L 血* 天表2 血液成分的比重(g/ml)全血 1.05 网织红细胞 1.078血浆 1.027 血小板 1.040红细胞(平均)1.096 淋巴细胞 1.055老年红细胞 1.110 中性粒细胞1.090成分比重成分比重三、手工法血液成分的制备••摘自中国输血杂志22(2)132页2009年:表3血制品中白细胞数量与输血副作用的相关性NHFTR 粒细胞、单核细胞≥10*9HLA 免疫反应单核细胞、B 淋巴细胞≥10*7HTLV-1感染CD+ ≥10*8CMV 感染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10*7TA-GVHD CD4+ CD8+ ≥10*7副作用作用细胞白细胞数量表4 去除红细胞中白细胞的方法离心70-80 80 开始简单去除率低RBC ↓洗涤RBC 70-95 86 24h 去血小板和血浆时限短生产严冷旋转滤过82-92 92 开始价贵需要离心床边滤过99-99.9 90 开始无特殊掌握过滤器较贵存放前滤过99.7-99.9 90 开始去白细胞和微聚体滤器贵8h 完成冰冻/洗涤95-99 90 24h 需稀有血价贵效期短方法白细胞去除率% 红细胞回收率时限优点缺点。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原理:利用白细胞与红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
设备:离心机、白细胞分离器等
操作步骤: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分离、洗涤、收集白细胞等
注意事项:确保无菌操作,防止污染,保证白细胞活性
血小板分离
目的:从血液中分离出血小板,用于临床治疗
注意事项: a. 操作过程中避免污染 b. 确保血小板活性和数量满足临床需求 c.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气味:正常血液应为无异味,无特殊气味
粘稠度:正常血液应为粘稠度适中,无明显粘稠或稀薄
透明度:正常血液应为透明或半透明,无浑浊
成分含量检测
检测项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检测方法:显微镜观察、血细胞计数器等
检测标准:参考国家或行业标准
检测频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确保血液成分质量
无菌检测
目的:确保血液成分的无菌性
注意事项: a. 确保离心管和离心机清洁无污染 b. 正确设定离心参数,避免样本损失 c. 离心结束后及时取出离心管,避免样本凝固
设备:离心机
操作步骤: a. 准备离心管和离心机 b. 加入血液样本 c. 设定离心参数 d. 启动离心机 e. 离心结束后取出离心管
血浆分离
白细胞分离
目的:分离出白细胞,用于临床治疗
检测结果:记录并分析,确保血液成分的无菌性
检测频率:定期进行,确保血液成分的质量
检测方法:细菌培养、内毒素检测等
有效期检测
检测目的:确保血液成分在保质期内使用
检测方法:使用有效期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检测频率:定期进行,确保血液成分质量稳定
检测结果:记录检测结果,及时更新有效期信息
制备记录
记录时间:记录制备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方法:加热、辐射、化学试剂等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血液成分制备是用离心分离、照射、过滤及光化学等方法制备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品等。
3.1血液成分制备的一般要求:3.1.1血液成分制备的环境要求3.1.1.1 血液成分制备的环境应整洁卫生,定期有效消毒。
3.1.1.2 密闭系统制备血液成分,可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
3.1.1.3 开放系统制备血液成分,整体须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Ⅱ类环境、局部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Ⅰ类环境中进行。
3.1.1.4 辐照室的环境,须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
3.1.1.5 血液成分制备环境温度应满足冷链的要求。
血液成分制备应尽可能缩短室温条件下的制备时间,以确保血液成分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1.2 血液成分制备的设备要求3.1.2.1 血液成分制备所涉及的设备应与相应工作匹配,其数量及功能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要求。
3.1.2.2 血液成分制备的关键设备,必须建立设备档案;应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管理制度,实施惟一性标签及状态标记,以确保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3.1.3 血液成分制备的物料要求3.1.3.1 成分制备所涉及的物料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需要。
3.1.3.2 成分制备所涉及的物料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确认。
3.1.3.3 使用物料前,必须检查物料的有效期、外观质量等,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对不合格物料,进行有效标识、隔离,防止误用。
3.1.4 血液制备程序和方法的审核确认开展新的血液成分制品制备前或原血液成分制品制备条件发生改变时,血液制备程序和方法需进行确认。
3.1.5 血液成分制备前的血液要求3.1.5.1 血液接收时,须核对血液数量,检查血液外观、血袋标签及血液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等内容,确认符合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成分制备。
3.1.5.2 用于制备手工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血液应采集顺利、无凝血。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血液成分是由血液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和制备而来的。
在临床医学和研究领域中,制备血液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用途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常见的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
血浆制备血浆是血液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它是无细胞的液体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荷尔蒙、维生素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分子。
血浆的制备主要通过离心分离技术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采集血液样本:通常采用抽血的方式,使用采血针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为了避免血液凝结,抽取的血液样本需要加入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
3. 离心:将血液样本放入离心机中,以高速旋转离心,将血细胞和血浆分离开。
4. 收集血浆:离心后,血浆会上浮到血液样本的上层,可以通过吸管或注射器将其取出。
红细胞制备红细胞是血液中负责携氧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细胞成分,红细胞制备主要应用于输血和治疗贫血等情况。
制备红细胞通常采用以下步骤:1. 采集全血:采用和制备血浆相同的方式,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为了避免血液凝结,加入相应的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
3. 离心:将全血放入离心机中,以适当的速度和时间进行离心分离。
离心后,血细胞将被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
4. 去除血浆:通过吸管或注射器将上层的血浆去除,使得只剩下红细胞。
5. 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残余的血浆和其他杂质,保证红细胞的纯度。
6. 保存和贮存:经过洗涤后的红细胞可以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保存和贮存,以备输血或治疗需求。
血小板制备血小板是血液中的另一种细胞成分,它在血液凝结和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制备的步骤如下:1. 采集全血:类似于制备红细胞和血浆的过程,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添加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以防止血液凝结。
3. 离心:将全血样本放入离心机中,以高速旋转离心,将血浆和红细胞与血小板分离开。
4. 收集血小板:血小板富集在离心后的上层,可以通过吸管或注射器进行收集。
血液成分制备
血液成分制备在医学领域,血液成分制备是指将捐赠者的全血分离成不同的成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这种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捐赠者的血液,提高血液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供血紧张的局面。
本文将介绍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和相关知识。
一、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血、离心和分装三个关键步骤。
1. 采血血液成分制备的第一步是从捐赠者身上采集血液。
在采血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采集到足够数量的血液,同时要注意保持采血器材的无菌状态,以确保血液的质量。
2. 离心采集到的全血需要经过离心分离,将其分成不同的成分。
离心的原理是利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得血液中的成分根据密度差异分离出来。
一般来说,离心后的血液可以分成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三个主要成分。
3. 分装离心分离后的血液成分需要进行分装,以便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红细胞可用于治疗贫血等疾病,血小板可用于止血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而血浆则可用于制备血浆制品,如凝血因子等。
二、血液成分制备的相关知识1. 血小板的保鲜和贮存血小板是一种特殊的血液成分,其保鲜和贮存要求比较高。
一般来说,新鲜采集的血小板应在室温下保存,并且在4小时内输送到使用地点。
如果需要长期贮存血小板,可采用冷冻保存的方法,但需要注意保持其活性。
2. 血浆的制备和用途血浆是血液成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黄色液体。
制备血浆的过程是通过离心分离后,将液体部分取出。
血浆可以用于制备血浆制品,如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3. 血液成分制备的安全性血液成分制备在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注意其安全性。
在制备血液成分的过程中,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标记、分装等操作,以确保使用正确的成分。
此外,血液成分制备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防止交叉感染等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结语血液成分制备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血液资源,提高供血效率。
通过采血、离心和分装等步骤,捐赠者的血液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成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课件
药物输送
01
药物输送是指利用血液成分作为 载体,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特 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2
药物输送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 小等优点,可有效提高药物的疗 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是指利用细胞和生物材料构 建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技术。
随着血液成分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血液成分的获取和捐献问题将越来越突出,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 法规和伦理标准。
血液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血液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未来需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以确保血液成分的质量和安全。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分层,再分别提取各层。
过滤法
通过过滤介质,将血液中的特 定成分滤出,如过滤血小板。
浓缩和去脂
浓缩
去脂
减少血液成分的体积, 提高浓度,如浓缩血小板。
去除血液中的脂肪,如 去除血浆中的脂肪。
离心法
通过高速旋转离心,使 脂肪上浮并去除。
膜过滤法
利用半透膜,使水和小 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 子物质被截留,达到浓
缩效果。
灭活和除菌
灭活
消除或降低血液中病毒、细菌 等微生物的活性。
除菌
去除血液中的细菌。
加热法
通过加热血液至一定温度,杀 灭微生物。
紫外线照射法
利用紫外线照射血液,破坏微 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活
性。
储存和运
储存
将制备好的血液成分保存在适当的温 度和环境下,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运输
将血液成分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 地方。
化学和毒素检测
血液成分制备及输血
血站常供应的血液制品
有效期
贮存条件
单采血小板
5天 22℃(±2)血小板摇摆
箱,60次/分震荡保存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35天 4℃(±2)贮血冰箱
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
4年/1年 -18℃以下低温保存
洗涤红细胞
35天 4℃(±2)贮血冰箱 需要二次制备
血液贮存要求的原则 :
每种血液成分都有规定的贮存温度,临床科室没有配备专用的贮血冰箱,只 在室温保存。而且血液成分有不同的特性,不适宜的贮放温度会导致有效成 分的损失或者细菌繁殖。因此,血液发到临床科室尽快使用,超过规定的时 间不能使用。
需要同时输入多种成分血和血液制品时,应先输血小板、冷沉淀、再输红细胞 或血浆
悬浮红细 胞
离心后全血
新鲜冰冻血浆
60分钟内,温 度降到-30度
二、常用血液成分的制备
1、洗涤红细胞制备过程
去白悬浮红细胞
无菌接驳
接驳后的联袋 情况
离心
洗涤红细胞
一、常用血液成分的制备
1、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过程
新鲜冰冻血浆
水浴融解
离心
去上清
冷沉淀凝血因 子
一、常用血液成分的制备
1、单采血小板采集制备过程
血液成分制备及输血ຫໍສະໝຸດ 供血服务科-张三一、血液成分基本知识
血液组成: 血浆 占血液比积的55-60% 其中 90%为水 10%固体成分:包括血浆蛋白、无机盐、有机物。 血细胞 占血液比积的40-45%(男 45%;女 40%) 主要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一、血液成分基本知识
基本理化性质: 颜色: 动脉血----鲜红 静脉血----暗红 酸碱度:7.35-7.45 比重: 全血 1.050-1.060(男 1.0566; 女 1.0533) 血浆 1.025-1.035(平均:1.027) 血小板 1.040 淋巴细胞 1.055 粒细胞 1.090 红细胞 1.096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涉及到以下方面:
1. 采集、保存和运输血液样品的质量管理:血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制备出的血液成分品质和有效性。
因此,采血人员必须遵循标准的操作规程,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样品符合标准要求。
在血液输送过程中,必须确保血液的质量不受损害。
2.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血液成分制备必须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进行,制备前必须检查血样质量,如血细胞计数、凝血指数、血型、抗血清检测等,确保制备出的血液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3. 质量审查和记录: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和记录,以确保制备的血液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并对制备过程进行完整记录,以便跟踪检查。
4. 质量控制: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制备出来的血液成分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血液成分制备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并逐步完善实施,以确保制备出的血液成分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总之,建立一个有效的血液成分制备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
进行操作、记录、监测和控制,方能确保制备出的血液成分品质优良、安全可靠,避免病人出现安全风险,这对于医疗机构和病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将采集到多联袋的全血中大
部分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在全封闭条件下去除后
向剩余物中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过滤法:白细胞过滤器,减除白细胞99%。
洗涤红细胞
定义:将血液用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分非红
细胞成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所制成 的红细胞成分
血浆清除率≥98% 白细胞的清除率≥80%,
第二节 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浓缩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少白细胞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年轻红细胞
辐照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
又称压积红细胞或少浆红:将采集的全血中大 部分血浆在全封闭条件下分离后剩余部分制成 含有全血中全部红细胞、白细胞、大部分血小 板和部分血浆 保存温度:2℃~6℃
物理化学方法:利用物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化
学方法制备更多的血浆衍生物。如白蛋白、免疫球蛋 白、凝血因子等。
新鲜冰冻血浆
在全血采集后6h或8h分离并冻结所制成的成分 为新鲜冰冻血浆
保存和运输:-20℃以下
普通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保存1年以后,可改为普通冰冻 血浆 制备冷沉淀后所得血浆在-20℃以下冰箱冰冻 保存也成为普通冰冻血浆 保存期5年 使用前37℃水浴融化,于2℃~6℃暂存,24h 内输用
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
保存和运输的条件:温度20-24℃
血小板的含量≥2.5×1011/袋,白细胞 含量≤ 5.0×108 /袋,红细胞的含量≤ 8.0×109 /袋。
第四节
制备原理
血浆制品及冷沉淀的制备
物理方法:新鲜血浆通过离心,分离出血液细胞,
通过快速冷冻的方法将其冷冻并储存在-20℃以下。
红细胞的回收率≥70%
国内规定在2~6℃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24h
冷冻解冻去甘 油红细胞
定义:血细胞成分加入红细胞保护剂甘油,深低温冷冻 保存,经解冻去甘油后,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或 血浆制成的红细-80℃保存;低浓 度甘油超速冷冻红细胞可以保存10年。 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存储温度2~6 ℃,保存期24小时
年轻红细胞
年轻红细胞:具有较多网织红细胞、酶活性 相对增高、平均细胞年龄较小的红细胞成分 。 保存温度与全血相同 含ACD-B、CPD保养液的年轻红细胞保存期 为21天;含CPDA-1保养液的年轻红细胞保存 期35天。
辐照红细胞
定义:用射线照射灭活残存在红细胞中的淋巴 细胞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 备和保存
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
教学目标
掌握 (1)成分输血的概念及意义; (2)血液制品的性质、贮存、运输及注意事项。
熟悉 血液细胞成分的手工制备过程和注意事项。
了解 血细胞分离机的原理及其使用;
血液:全血,将血液采集于很有保养液的血 袋,不做任何处理。
含有各种血液成分、抗凝剂和保护剂等
悬浮红细胞
又称添加剂红细胞,将全血中的大部分 (90%)血浆在全封闭条件下分离后并 向剩余物中加入红细胞添加液制成的红
细胞成分血。
应用最广泛
多联袋制备
少白细胞 的红细胞
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将采集到多联袋的全血中的
大部分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去
除后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转速、时间等因素下综合分离各种成
分。
基本设备和器材
血液细胞成分手工制
备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制备浓缩血小板要求在采血后6h之内进行,
制备新鲜冰冻血浆保养液为ACD的血液应6h
内分离并速冻;保养液是CPD、CP2D、CPDA-1 的血液应在8h。
血小板离心温度为22±2℃,冷沉淀离心温度为
2℃±2℃,其它血液成分在4-10℃条件下离心制备。
血站全血发往临床,温度在2~10℃,不超24h。
全血保存
保存温度:2~6℃ 各种保存液的有效期:红细胞在保存期末输 入到人体24h后,红细胞存活率70%以上。
全血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无凝块、无溶血、无乳糜,采血标示量±10%;
采血速度:200ml全血采集时间应小于3min; 400ml全血小于6min; 制备成分的全血在采集中如出现血流不畅,不用于 制备浓缩血小板。
血液保养液针对储存红细胞而设计
血液成分:将采集的全血用物理方法分离成纯度高
、临床疗效好的单一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等 。
血液成分制备:狭义、广义 狭义的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成分制备,仅使用物理 方法提取并在临床使用的血液成分;血站
广义的血液成分制备:精细物理和(或)化学,提
炼精制高度浓缩、纯化的,如白蛋白等
制备原理:是利用血细胞的比重、各 种血细胞的体积等因素的不同,通过离心 分层而得到浓度较高的单一成分。 分离方法 血细胞分离 机单采法
手工法
手工法
多联塑料采血袋:多袋相连成了
密闭无菌系统,全血采集到多联袋的 首袋,通过离心分成不同的层面。
血 浆
血小板 白细胞
红 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在一定温度、 细 胞
成分输血的优点
治疗效果好:浓度高、治疗好。 成分血液保存质量好,保存时间长 节约血液,一血多用 更安全
第一节 全血的制备和保存
全血:将一定量的血液采集到含有一定保养液的采血 袋所制成的血液制剂。
我国200ml为一单位,国际450ml为一单位。 站内采血及时储存再2~6℃专用冰箱。 站外采血后2h内快速将血液冷却到20~24℃,此条件 下运输。
全血并不全?
(1)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只对红细胞有保 存作用; (2)白细胞最佳保存条件:室温; (3)血小板需要在22士2℃振荡条件下保存, 4 士2℃保存有害; (4)凝血因子最佳保存条件:-20℃以下冷冻 凝血因子Ⅷ和V不稳定,保存l~3天活性丧失 50%。
血液保存期
血液成分的分离制备
用于辐射红细胞的射线有射线
对有核细胞的杀死率100%
保存温度2~6℃,欧洲会议推荐红细胞的 辐照应在采血后14天内进行,辐照后保存 时间14天。
血小板制品
PRP法
手工制备方法
白膜法
浓缩血小板贮存条件为:温度2024℃,振动频率60次/min,振幅5cm。 普通血袋浓缩血小板保存期为24h,专 用血袋的浓缩血小板保存期为5d。 我国规定一个治疗单位(剂量) ≥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