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咏柳》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

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
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
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
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
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
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
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
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
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
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
读了李白的《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
”(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
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
咏柳注释和译文

咏柳注释和译文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词释义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打扮。
④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1.古诗二首——《咏柳》【字+课文】

小姑娘,手细长, 身儿软,头发长。 春风吹来长发飘, 跳起舞来真漂亮。
谜底( 柳树 )
导入新知
咏 柳
赞美柳树
新课讲解
咏柳
( 1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柳
(2)“咏”字的意思是什么呢?
歌颂、赞美 ( 3 )题。目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歌颂柳树、赞美柳树。
yǒng
咏柳
[唐] 贺知章
贺知章(659—约744),唐 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越州 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其诗风清 新脱俗,以绝句见长。状元成才路
回顾: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哪些修辞手法?
《咏柳》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方法。
柳叶比作碧玉
比喻 柳枝比作绿丝绦
设问
春风比作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
总结: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 实景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想象
《咏柳》通过描绘 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 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 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表达了诗人对柳树、 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 的赞美之情。
巧记:裁剪成衣,栽树成木。
裁 剪
裁 判
我会写
1.青绿色的玉石。 2.青绿色:~草。~绿。
巧记:王姑娘、白姑娘一起坐在石头上。
书写指导:上下比例匀称、宽窄基本相似,笔 画复杂注意结构紧凑。
我会写
1.修饰、打扮: 化~。~饰。~点。 2.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嫁~。
巧记:右边是“女”,区别形近字“壮”。
jiǎn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里注意“绿”的读音应书写为“lǜ”。
bì
zhuāng
碧玉 / 妆成 / 一树高,
chuí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

我会写
bīn
滨
音序:B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海滨 湖滨 造句:我家住在海滨。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宾”下横长于宝盖。
zǐ
紫
音序:Z 部首:糸 结构:上下
组词:紫红 紫色
造句:她穿了一件紫色的 衣服。
书写指导:“糸”撇折上小 下大,竖钩居中,两点呼应。
泗 水 滨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1.念、唱。 2.用诗歌赞美。
咏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
式叙述,在本课是歌颂、 赞美的意思。
咏柳:赞美柳树
垂 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yǒng zhuāng sī tāo cái jiǎn
咏妆丝绦裁剪
写作手法。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 的丝带。
用了比喻的 写作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 裁出来的啊!
用了设问、 比喻的写作 手法。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寻芳—— 泗水滨
春 虚写:光景—— 一时新
日 识得—— 东风面
实写:万紫千红—— 总是春
万紫千红 全靠 东 风
一、巧写同音字。
yǒng ( 永 )远
( 咏 )柳
zǐ ( 紫 )色
( 仔 )细
zhuāng 化( 妆 )
假( 装 )
bì ( 碧 )绿
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

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
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包括两首古诗,分别是《咏柳》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1.《咏柳》
作者:贺知章
全文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形态和春天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2.《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两首古诗都是描绘自然景色,通过景色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在学习这两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理解诗人的情感,并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贺知章《咏柳》诗意解析

贺知章《咏柳》诗意解析一、作者介绍贺知章呢,是唐代的一位大诗人。
他这人可有趣啦,性格豪放旷达,还特别喜欢交朋友。
他的诗风啊,既清新潇洒又通俗易懂。
他在当时的诗坛上那可是相当有名气的,和好多大诗人都是好朋友呢。
二、原诗呈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诗句注释1.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这里可不是指我们现在说的那种玉石哦,而是用来形容柳树像一位经过精心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女。
“妆成”:就是打扮好的意思,就像女孩子化好妆一样。
“一树高”:说这柳树长得高高的。
2.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形容柳树的枝条非常多,数都数不清呢。
“垂下”:枝条向下垂着。
“绿丝绦”:绦是丝带的意思,这里把柳树的枝条比作绿色的丝带,特别形象,就像柳树姑娘系着好多绿色的丝带一样。
3. “不知细叶谁裁出”“不知”:就是不知道呀。
“细叶”:柳树细细的叶子。
“谁裁出”:裁就是裁剪的意思,这是在问这么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很有想象力。
4. “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指的是农历的二月,这个时候正是春天,春风吹拂的时候。
“春风”:春天的风。
“似剪刀”:好像剪刀一样,把春风比作剪刀,说这细细的柳叶是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特别巧妙。
四、诗句翻译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扮而成的,万千条柳枝就像那绿色的丝带垂下来。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裁剪出来的。
五、诗意赏析1. 从描写手法上看这首诗前两句啊,是对柳树整体的描写。
先把柳树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用“碧玉”来形容,给人一种清新、柔美的感觉。
然后又说柳枝像绿色的丝带,这就从整体到部分,把柳树的那种柔美、婀娜多姿的形态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后两句就更妙啦,诗人突然发问,这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呢?然后自己回答说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裁剪出来的。
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设问和比喻的手法,把春风的那种创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2. 从意境上看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意境。
二年级下册古诗第一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古诗第一课古诗二首一、原文1.《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出处《村居》和《咏柳》均选自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是第一课《古诗二首》的内容。
三、注释1.《村居》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草长莺飞:青草生长,黄莺飞舞,形容春天景色美好。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轻轻抚摸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这里指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2.《咏柳》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来形容柳树的颜色翠绿。
妆成:装扮成。
一树高:形容柳树高大。
绿丝绦:绿色的丝带,这里形容柳条细长柔软。
裁出:裁剪出来。
二月春风:春天的风,这里指二月里的春风。
四、翻译1.《村居》农历二月,早春时节,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柳条在春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堤岸,似乎都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急急忙忙跑回家,赶忙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天。
2.《咏柳》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芽,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无数柔嫩的柳条像丝带一样垂下来。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
五、赏析1.《村居》《村居》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早春二月的乡村景象。
诗人通过“草长莺飞”、“拂堤杨柳”等生动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诗情画意。
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节奏轻盈,读来朗朗上口,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乡村之中。
2.《咏柳》《咏柳》这首诗以柳树为题材,通过对柳树细腻生动的描绘,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树比作碧玉装扮的少女,将春风比作神奇的剪刀,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翠绿欲滴、柔美细长的特点。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在欣赏柳树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二年级下1古诗二首《咏柳》

二年级下1古诗二首《咏柳》《二年级下 1 古诗二首〈咏柳〉》在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首美妙的古诗——《咏柳》。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独特的韵味,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贺知章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柳树的美丽姿态。
诗的开头“碧玉妆成一树高”,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棵高大的柳树,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着碧绿的衣裳。
这里把柳树比作碧玉,形象地写出了柳树的颜色鲜嫩、翠绿,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妆成”一词更是赋予了柳树人的姿态,仿佛它是精心打扮过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万条垂下绿丝绦”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枝条。
那千万条柔软的柳枝低垂下来,就像是绿色的丝绦一般。
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柳枝的数量之多,还展现了柳枝的柔软和细长。
想象一下,微风吹过,这些柳枝轻轻摆动,如同绿色的丝带在空中飘舞,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不知细叶谁裁出”这句诗则充满了疑问和好奇。
诗人在思考,这么纤细、精巧的叶子到底是谁裁剪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想象,让我们也跟着诗人一起去探寻答案。
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出了答案。
原来是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剪出了这一片片美丽的柳叶。
这一比喻十分新奇,把春风比作剪刀,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量,还表现了春风的创造力和神奇之处。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但又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感受。
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小朋友们通过观察春天里柳树的样子,来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
让他们亲自去看一看那碧绿的柳枝,摸一摸那柔软的叶子,感受春风的吹拂。
这样,他们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小朋友们尝试着模仿这首诗,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春天里其他的植物或者景色。
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学习这首诗。
古诗二首 咏柳ppt课件

识记生字 指导书写
zhuānɡ
妆
化妆 梳妆
yǒnɡ
咏
咏柳 歌咏
sī
丝
丝绦 丝线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读一读 记一记
杨柳 柳条
化妆 梳妆打扮
知识链接
延伸问题
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横纵观 拓视野
江南春
○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cái
zǎi
zāi
裁 载 栽 比一比
衣 车木
初读古诗
认真听读《咏柳》,注意生字的读 音。
听完后大声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顺。
国学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课文主旨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在春风 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 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二首 咏柳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约744),唐 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 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 人。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 齐名,合称为“吴中四士”。
主要作品:《回乡偶书》《采 莲曲》《咏柳》等。
说说你眼中的柳树
柳条
柳枝
柳叶
咏柳
碧玉
妆成
丝绦
裁剪
歌咏 咏鹅 咏梅 咏雪
咏柳
[唐]贺知章
zhuāng
碧玉妆成一树高,
chuí
sī 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原文及译文

《咏柳》原文及译文《咏柳》原文及译文《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原文及译文篇1《咏柳》原文:曾巩〔宋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咏柳》赏析:《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
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古诗二首咏柳全诗意思

古诗二首咏柳全诗意思
1咏柳·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为清明节作准备,准备祭祀先祖的仪式。
大雨纷纷,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雨水,路上每个行人都仿佛有着断不断的挣扎。
这时,一位行人想到了酒楼,他心中想着:“到哪里去才能喝到酒呢?”他便停下步伐,心里纠结,只见远处有一个牧童,他抬起手指,朝着前方的杏花村指了过去。
2咏柳·二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但教心似金锁,犹自为凄凉叹。
千门万户,这就是青葱的春天,每家每户的窗台上总是张着灯笼,每个人都能看到窗外的朝晖,处处都是明日的景象。
然而,却有不少家庭仍旧都在以新沐浴换取旧符,夏天里也不见去乡人欢笑,却只有衰败之康岩里,充满了惆怅和悲伤呢。
心中始终是牢不可破的金锁,却也教不了自己不再感叹凄凉,外界虽奔波,但更加想起了那清晨的枝头,那缠绵的叶子,牵动着每一颗怀念的心。
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

古诗咏柳的意思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1.古诗两首—咏柳

VS
资源保护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和利用, 柳树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 柳树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减少乱砍滥伐、加强 病虫害防治等。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柳树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至关 重要。
06
教育意义与实践活动设计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 枯藤老树”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展现了柳树在秋日黄昏中的别样风情。
05
跨学科融合:自然科学角 度观察柳树
柳树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介绍
01
基本特征
02
生长环境
柳树属于杨柳科,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其树皮光滑,多为灰绿色 ;叶片细长,呈线状披针形,叶色鲜绿;花序柔荑状,花朵小而密集 ,多为黄绿色。
逐句翻译与意境描绘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一棵高大的柳树,宛如用碧玉妆点而成。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万千柳条垂下,宛如绿色的丝带。
逐句翻译与意境描绘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不知道这娇嫩的细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精巧的剪刀。
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咏柳》以柳树为题材,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柳树的婀 娜多姿和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同时, 通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巧妙比喻,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 奇和精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
03
诗词中表现手法与技巧探 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
01
02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用“绿蚁”比喻新酿的米酒,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酒的色泽和芳香。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咏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咏柳体裁:诗题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名字:贺知章年代:唐代描述: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翻译: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原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这细细的嫩叶不知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又灵巧似剪刀般的春风。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
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
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
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赏析二:思想内容《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赏析三:艺术特色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古诗二首》咏柳注释译文赏析

《古诗二首》咏柳注释译文赏析1、《古诗二首》咏柳解释译文赏析《咏柳》1.字词理解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2.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
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4.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解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积累背诵

识字2 传统节日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家团圆真热闹。
识字3 “贝”的故事
珍贵 珍惜 财富 财产 购买 采购
钱币 纸币 赔本 赔礼 贫苦 贫穷
日积月累三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杨柳 柳条 化妆 梳妆打扮
碧空如洗 引人注目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万里无云 兴致勃勃
日积月累一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 千人糕
蛋糕 雪糕 糕点 面粉 粉丝 粉笔 甘蔗 蔗糖 蔗农 劳动 勤劳 疲劳
日积月累二
——《弟子规》
15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 古诗二首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6 雷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 动,蝉一声也不叫。
(6)ABCC式的词语:生机勃勃 怒气冲冲 金光闪闪
(7)含成语故事的词语: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8)形容高兴的词语: 兴高采烈 喜出望外 喜气洋洋
(9)形容生气的词语: 发怒
气恼
生气
2.句子积累。
成果检测
(1)关于团结协作的名言警句:
团结就是力量。
(2)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3)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古诗二首 咏柳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中借柳树歌颂春风, 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 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 裁出了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万条垂下绿丝绦
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 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咏柳
【唐】贺知章
bì yù
碧玉
huà zhuāng lǜ yè
化妆 绿叶
jiǎn dāo cái jiǎn
剪刀 裁剪
chuí xià
垂下
sī dài
丝带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赞美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 :赞美、称道、歌颂
不知细叶谁裁出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二月春风似剪刀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 它就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似:好像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柳树。
sì(相似)(似乎)
似
shì(似的)
bì
部首:石 音序:B
组词:碧绿 碧玉 碧海 碧水
zhuāng 部首:女
音序:Z
组词:化妆 红妆 妆扮 上妆
lǜ 部首:纟 音序:L
组词:碧绿 绿色 绿叶 绿树
sī 部首:一 音序:S
组词:丝带 丝线 丝瓜 丝竹
jiǎn 部首:刀 音序:J
组词:剪刀 剪短 剪发 剪子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咏柳笔记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咏柳笔记一、出处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二、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注释1.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 妆:装饰,打扮。
3.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四、翻译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就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五、赏析1. 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柳树比作一位经过精心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女。
“碧玉”这个词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颜色相契合,又让人联想到年轻貌美的女子,给柳树增添了一种灵动的美感。
“万条垂下绿丝绦”则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繁茂,那无数条柳枝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随风飘舞,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巧妙的问题,然后又给出了一个新奇的答案。
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它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裁缝,用它那无形的剪刀裁剪出了柳树的细叶,让柳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这种比喻既新奇又贴切,让人不禁为诗人的想象力所折服。
六、作者介绍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诗人、书法家。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这首诗读通 顺哦!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妆: 装饰,打扮。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碧玉:
碧绿色的玉石。
一,表示 “满”“全”“整”的意思。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 嫩绿的柳叶。
一树: 满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的一样。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 法家,字季真,自号“四明 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 杭州市萧山区西人)。
贺知章(659—744), 唐代诗人、书法家,字 季真,号四明狂客,贺 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 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 独特,著名的《咏柳》、 《回乡偶书》两首脍炙 人口,千古传诵。
认识生字
yǒnɡ zhuānɡ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赞美 春天的另一首古诗:
咏柳
歌颂、 赞美。
这是一篇
咏物诗
。
课前准备
咏柳பைடு நூலகம்
柳树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每 年春天,柳树是最先发芽、变绿 的。柳芽的嫩绿,是初春时节最 美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和活力。
垂 柳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sī
lǜ
咏
tāo
妆
cái
丝
jiǎn
绿
bì
绦
裁
剪
碧
认识生字
zhuāng
化妆
妆
tāo
绦
各色的丝绦
认识生字
咏(歌咏 )妆(化妆 ) 永(永远 )装(装备 )
绦(丝绦 )裁(裁衣 ) 条(条件 )栽(栽树 )
比一比,再组词。
生字认读
咏 妆 丝 绦 裁 剪 绿 碧
前面是刀。
剪
猜谜语啦!
一张嘴说到头。
咏
诗词赏读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似:好像。
原来是二月温暖的春风,它 就像一把这把神奇的大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 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的一样。 无数条轻柔的柳条垂下来,好像是无数 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从树上垂下。
不知道这纤细的嫩片是谁的巧手用心裁剪 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这 把神奇的大剪刀。
诗词赏读
把眼前的柳树和古代质 朴美丽的少女联系起来,联 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 人,充满青春活力。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词赏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设问
用诗词的形式描述,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丝绦:
用丝纺织成的带子。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万条:无数条。 万,在这里不表示 数量,形容很多。
无数条轻柔的柳条垂下来,好像是 无数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从树上垂下。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裁: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 体分成若干部分。
不知道这纤细的嫩片是谁的巧 手用心裁剪出来的。
二月:农历二月, 正是初春时节。
我来说
春风还剪出了……
☆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
们还知道有哪些?把你想到的写
下来。 ☆背诵《咏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fú 堤杨柳醉春烟.
篱落疏疏一径jì ng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两个黄鹂lí 鸣翠柳, 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来江水绿如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