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医大学新生交流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中医护佑了中华民族5000年!中医药在防治 疾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无 数百姓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日益 强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理论具有超前性
“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医学模式。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中医的整体观符合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 中医的辨证观符合当今个体化治疗新理念。 哈尔贝格说:“时间医学之父在中国” 。 中医脏腑理论的“先见之明”。
中医临床的尴尬
中医西化,人才流失,名家越来越少,后继无 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使用诊疗 设备少,检查和手术不多,收费价格很低。由 于许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明显低于其价 值,甚至没有考虑一些额外的消耗,亏损较大, 导致目前多数中医院尤其县级中医院,已不同 程度地被“西化”了。
Leabharlann Baidu
中医教育的错位
中医是一门艺术
与西医研究物质的身体不同,中医研究的是功 能态的抽象身体。它是一门艺术,需要灵感和 悟性。中医还是一门哲学,一门关于人生的哲 学。学好了中医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修 身养性,成就人生的其他事业。
返回目录
中医之难
——当中医遇上西医
中西医百年四次交锋
1912年,北洋政府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1929年,国民党政府的“废止中医案” 1950年,卫生部王斌等人“用西医改造旧医” 2006年,张功耀等人的“告别中医中药”
中医遭遇“科学”的挤压
其实回想起来,科学在日常的意义只不过是这个时代 人们的一种习惯,就像四川人喜欢吃麻辣烫,谓之川 菜,没有麻辣的菜,不管怎么好吃,他也吃不下去, 中医之于现代人讲的科学,就像四川人遇到了上海菜, 甜叽叽的,尽管上海人吃的津津有味,可四川人就是 不习惯,就是受不了。——刘力红《思考中医》
中医高等教育追求中西医兼顾,导致学生中医 不精、西医不通。我国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 的时间普遍不到总学习时间的一半。他们走上 社会后,反而可能因中医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 人们不信任中医,这也就是老中医们所说的 ‘培养中医掘墓人’的中医高等教育。
中医科研的盲从
国内对中医科研的判定标准,基本上遵从西医 药科研规范,一切按现代医学的生化、生理、 病理等具有实验室量化指标来执行,用分析还 原的研究方法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这种 只重视实验数据的“中医科研”项目,其成果 很难应用于临床。都在那里喊与时俱进,实际 上却是“与西俱进”,是在人家的碗里讨饭吃。
系统生物学 —中西医找到了共同的语言
系统生物学的概念
通过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 学”、“代谢组学”这些横向的研究成果整合 起来,采用系统的、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 水平上动态的对一个集合体系(细胞、组织或 生物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 以阐述。
陈竺院士指出“系统生物学是21世纪医学和生物 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传统医学的深厚积 淀,为发展系统生物学,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紧密结 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
中医的疗效就能得到国际认可,从而实现中医的
国际化。
返回目录
中医之路
——满园春色关不住
在医疗技术突飞猛进、医疗器械日新月异、药 品种类日益丰富之时,医源性、药源性问题也越 来越突出。自然和绿色的传统医学越来越受到关 注。此外,西医医生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趋于 缩减,甚至病人会感慨自己在医生眼中,只是一 部系统运行不正常的机器。当温情的医患关系几 乎成为奢求,人们开始思考:医学是不是病了? 此时此刻,中医大夫“望闻问切”的亲和,“简 便廉验”的精诚,越发让人怀念。
循证医学的出现 —中西医走上了共同的道路
循证医学的含义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 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 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 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 案。循证医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最佳的临床 证据,个人的技能和经验,患者的具体状况。
中医之道——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中医之难—— 当中医遇上西医 中医之光—— 传统与现代共同辉煌 中医之路——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中医之道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书于两千多 年前的《黄帝内经》便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这本书是中医理论的渊源,也是一部医学百科 全书。此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理 论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是完全来源于实 践的,因此也对临床实践有确切的指导价值。
沈自尹院士指出:“在系统生物学的前提下,中 西医各自寻找所需,中西医的结合有了可能。”
中医学本身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 个复杂的巨系统,中医的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 “整体观”、“辨证观”,“动态观”与系统生 物学的研究思路不谋而合,因此中医理论可以借 鉴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命科学文明成果,在分子 层次破译和认识中医理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的相同之处
重视临床证据 重视整体观 重视人体试验
中医理论主要是临床医学的实践理论而不是基础 医学理沦,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模式,循证医学
模式应成为中医临床实践的标准化模式,由此推
动中医诊断治疗的标准化。
沟通中医与西医之桥不在于使中医的传统理论 “现代化”,而在于共同的疗效评价标准。由此,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广泛应用 的时候,也是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的时 候。”——陈可冀院士
《伤寒论》体现了循证医学思想
中医临床医学形成的标志是《伤寒论》。 该 书成书过程具有循证医学的框架,又经中华历 代名医的临床疗效验证,仍继续指导中医临床 研究与理论创新和再发展,奠定了中医循证研 究体系的基石。
中医药“引狼入室”。
近几年来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国的“洋中药” 大举进入中国的中药市场,无情的市场竞争令“正宗” 的中药国度真正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有数据显示, “洋中药”已占据了1/4的中国市场。而在国际植物 药市场中,我国只占到约5%的份额。
返回目录
中医之光
——传统与现代共同辉煌
以还原论思想为指导的现代医学,一统天下令 包括中医在内的其他传统医学日益边缘化,在使 人类失去了巨大的医学财富的同时,也放大了西 医自身的缺陷,这是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世界 在寻求新的科学,随着以系统论为特征的新型科 学时代的到来,中医的光芒开始闪烁,中医开始 找到了科学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