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DOC)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双向细目表(新版)

初中化学双向细目表(新版)

初中化学双向细目表(新版)简介本文档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双向细目表,包括了各个知识点和对应的研究目标。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研究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1.1 纯净物和混合物- 研究目标1: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2 元素和化合物- 研究目标1: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元素还是化合物。

第二章:反应与变化2.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研究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区别。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2 酸、碱和盐- 研究目标1:研究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研究目标2:能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等现象。

第三章:常见物质与性质3.1 金属和非金属- 研究目标1:掌握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和性质。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3.2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研究目标1:了解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研究目标2:能够进行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其性质和现象。

...第四章:实验与应用4.1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研究目标1:研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包括观察、测量、记录等。

- 研究目标2: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

4.2 化学实验与应用- 研究目标1: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如制取氧气、制取水等。

- 研究目标2:了解化学实验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结本文档细目表列举了初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应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物质的分类、反应与变化、常见物质与性质,以及实验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初中化学学习者有所帮助,提高他们在化学学科上的学习成果。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32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34
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5

65
理解同系列、同分异构的概念;能辨认同系物、列举同分异构体

66
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

67
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燃烧规律;有机物及有机混合物组成计算

68
烃中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69
熟悉烃的衍生物中主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70
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其他糖类的分子组成、性质和用途

75
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了解石油化工、煤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76
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7
常见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包括玻璃仪器的洗涤

78
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9
常见试剂的化学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80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取用,天平使用,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试纸的使用,容量瓶使用,萃取、分液、蒸馏等)

11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最新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最新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4、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氧气








5、分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6、对实验失败,收集氧气不纯等的原因进行分析、纠正
















7、通过比较分析,探究温度、浓度等会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速率
















8、工业制取氧气的原料及方法









8、离子形成过程,阴阳离子的概念,离子写法,离子是构成物质一种粒子









9、氯化钠形成的过程









10、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寻找规律,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区分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4、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高中化学必修和必修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和必修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1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必修2双向细目表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细目表
中国史(一、三、四、五单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世界史(二、六、七、八单元)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高一历史必修二教学进度表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教学进度表。

鲁教版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

鲁教版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




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时常伴随能量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记录



认识蜡烛及蜡烛燃烧现象


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及写实验报告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记录









认识蜡烛及蜡烛燃烧现象






写实验报告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汇总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制取
3、实验探究催化 剂的性质及作用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
4、运用简单装置 制取氧气
V
V
V
V
V
V
V
V
5、分解反应的概 念及特点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6、对实验失败, 收集氧气不纯等 的原因进行分析、 纠正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2、区分物质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V
V
V
V
V
V
V
V
V
3、化学变化、物 理变化与化学性 质、物理性质的区 别
V
V
V
V
V
V
4、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的联系
V
V
V
「5、化学变化时常
V
V
V

伴随的能量变化, 物理技术和方法 对研究化学也是 很重要的
6、物质性质与物 质组成和结构的 联系
V
V
V
7、物质性质与物 质变化规律以及 用途之间的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
知识点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水平层次
练习题型

2021山东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2021山东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2021山东高考化学双向细目表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1 原子结构1.1.1 原子的组成及结构1.1.2 原子的尺寸与质量1.1.3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1.1.4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关系1.2 化学键及其性质1.2.1 价键理论及其原则1.2.2 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1.2.3 键的极性及其影响1.2.4 键的性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1.3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3.1 晶体的结构及其性质1.3.2 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1.3.3 聚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1.3.4 点择性吸附与分离技术二、化学反应与能量2.1 化学反应及其类型2.1.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1.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类型2.1.3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类型2.1.4 水解与水合反应2.2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2.1 反应速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2.2.2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常数2.2.3 平衡常数与反应的热力学关系2.2.4 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的关系2.3 化学能量变化2.3.1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2.3.2 燃烧和爆炸的热效应2.3.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2.3.4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行方向的关系三、物质的量与浓度3.1 物质的量及其计算3.1.1 质量、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概念3.1.2 原子量、分子量及摩尔质量计算3.1.3 溶质的量浓度计算3.1.4 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计算3.2 溶液与离子平衡3.2.1 溶液的分类及其表达方式3.2.2 溶解度、溶解度积与离子平衡3.2.3 溶液的酸碱性及其浓度3.2.4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平衡3.3 溶液的反应性3.3.1 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3.3.2 溶液的中和与沉淀生成3.3.3 溶液的挥发性与溶解度规律3.3.4 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分离技术四、电化学与化学动力学4.1 电解质溶液4.1.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及其测定4.1.2 离子迁移与电泳现象4.1.3 离子迁移速率与电解质溶液浓度关系4.1.4 电解质溶液的极化现象4.2 电解与电沉积4.2.1 电解的基本概念及电解池的组成4.2.2 电解的电压与电解的施行4.2.3 电沉积与析氢析氧以及析金析银反应4.2.4 电沉积与电化学腐蚀的关系4.3 化学动力学4.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4.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3.3 化学反应机理及速率定律4.3.4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热力学关系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5.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5.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概念及测定方法5.1.2 燃烧与爆炸的热效应计算5.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对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5.1.4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热化学方程的关系5.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5.2.1 化学反应热与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5.2.2 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应用5.2.3 标准生成焓与生成焓变的计算5.2.4 化学反应热性质与热力学关系5.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5.3.1 系统与外界的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关系5.3.2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性5.3.3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加原理的应用5.3.4 化学反应热力学基础与热化学方程的关系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6.1 元素的发现及应用6.1.1 元素的发现及命名6.1.2 元素的性质及其规律6.1.3 元素的应用及其环境影响6.1.4 新型元素的发现及其应用前景6.2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6.2.1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制备6.2.2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工业制备6.2.3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纯化6.2.4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再利用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3 元素周期律及离子理论6.3.1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周期律6.3.2 元素化合价与价态规律6.3.3 阱离子稳定性规律及其应用6.3.4 离子组成及其性质与周期律的关系以上便是2021年山东高考化学的双向细目表,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复习这些内容,相信学生们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双向细目表(化学)

双向细目表(化学)
第五单元知识点双向细目分析表
单元
课题
知识点
水平等级
难易
中考频度
备注
第五
单元





1质量守恒定律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了解

较多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理解

较少
在第三单元“分子、原子”教学中已有基础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理解

较少
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了解

经常
正确书写学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掌握
中Hale Waihona Puke 经常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掌握

经常

2化学通用细目表

2化学通用细目表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


器,并能安全操作。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
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


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
约用水的意识。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

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
着丰富的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7.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8.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9.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0.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身边的化学物质
空气
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知识内容
目标水平
试题立意
分值
预估难度



30分
1
垃圾分类,环境保护
A
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环保意识。会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
0.9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
考查实验基本技能。
3
0.9
3
氧气的用途
A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3
0.8
4
纯净物和混合物
B
能用化学知识判断生活中常见物质所属的类别。
11
0.8
14
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
C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7
0.8
15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
0.7
16
仪器的认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A
常用仪器的认识、气体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综合分析能力。
15
0.8
3
0.7
9
化学与生活
A
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3
0.9
10
催化剂的性质及分析图像能力
C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
3
0.6




70分
11
化学用语
B
重视化学用语教学,提高化学素养。
8
0.8
12
空气的成分
A
知道空气中的成分及应用。
4
0.9
13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实验题
28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通过数据计算确定物质

明确实验原理步骤
选做题
38
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命名、有机反应及条件、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

依据信息推断
2012.5.20考试双向细目标
科目:化学教师:日期:
题型
题号
考查内容
层级
方法
正答率或评价
了解
理解
掌握
简单应用
综合
应用
选 择 题
7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分析判断
80%
8
有机物结构(同分异构体)

书写
75%
9
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类型

知识再现
95%
10
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pH值及pH计算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
比较
70%
11
金属的腐蚀、电解池原理、金属的防护、电极反应

理解
应用
80%
12
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分析
判断
80%
13
元素中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应用
规律
87%
推断题
26
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推断、化学计算、Ksp

计算推断
化学反应原理
27
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及应用、外界条件对平衡速率的影响、转化率计算

理论分析计算

2023年秋学期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023年秋学期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3
11
11.06——11.10
单元复习与测试
3
12
11.13——11.17
期中复习与测试
3
13
11.20——11.24
空气的成分
物质组成的表示
3
14
11.27——12.01
氧气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 Nhomakorabea15
12.04——12.08
单元复习与测试
3
16
12.11——12.15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2023——2024学年度鲁教版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周课时数
备注
1
9.01
开学第一课
1
2
9.04——9.08
化学真奇妙
体验化学探究
3
3
9.11——9.15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3
4
9.18——9.22
单元复习与测试
3
5
9.25——9.28
运动的水分子
水分子的变化
3
中秋节、国庆节假期
9.29——10.06
6
10.07——10.08
原子的构成
元素
2
7
10.09——10.13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3
8
10.16——10.20
单元复习与测试
3
9
10.23——10.27
溶液的形成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3
10
10.30——11.03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

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双向细目表

说明:
1、本细目表主要以二级主题进行单元划分。

2、对科学探究中的前两个二级主题的考查主要渗透在其他主题中进行。

3、表中的“课标要求“是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中考要求”是指河南省中考说明中的要求,“大纲层次”是指与过去大纲对应的要求层次。

九年级化学双向细目表(草稿)
附: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个层次,并且在叙述方面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避免过于简单化,如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常识性介绍”,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代替教学大纲中的“了解”,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代替教学大纲中的“理解”和“掌握”,并增加了体验性学习目标。

2、在河南省中招学业评价说明中,对考化学学科考试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由低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到高依次为A、B、C。

一般高层次的要求低层次的要求。

本内容要求A层次常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初步学习等表示;B层次常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能进行)等表示;C层次常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来表示。

3、科学探究的前两个二级主题主要是渗透与其他课题中进行考查。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双向细目表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双向细目表


3、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区别




4、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规律以及用途之间的关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学习填写探究报告
4、认识一些常见仪器和药品,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九年级——化学教学双向细目表(新课程)
单元
课程标准
课题
知识点
学习水平
题型
识记A
理解B
应用C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实验题
计算题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绪言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学习化学的价值
2、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


1










1
1、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变化特征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3、化学变化时常伴随能量变化,物理技术和方法对研究化学也很重要

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分析

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分析

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分析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分析高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高考中,化学试卷作为必考科目,其设计和命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双向细目表是一种重要的试卷分析工具,对于评估试卷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改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进行分析。

一、背景和意义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是一种标准化的表格,用于编制和评估化学试卷。

它包含了考试的内容、题型、难度和分值等信息,有助于命题者全面规划试卷,确保试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同时,通过分析双向细目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分析过程1、双向细目表的优点(1)规划科学:双向细目表按照知识点、题型、难度等要素进行规划,使得命题过程更具科学性。

(2)提高阅读速度:在双向细目表中,试卷的布局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在考试时快速找到答案。

(3)提高答题效率:通过双向细目表,学生可以明确各知识点的考察重点,有针对性地答题,提高答题效率。

2、双向细目表的不足(1)信息量过于单一:双向细目表主要关注知识点、题型和难度等基本信息,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关注不足。

(2)过于注重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在命题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覆盖面,而忽略了知识的深度和交叉性。

(3)缺乏对实际应用的考察:双向细目表在命题时较少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不足。

3、解决方案(1)增加其他信息:在双向细目表中增加更多元化的信息,如学习目标、学生的典型错误等,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2)调整细目表结构:适当调整细目表的结构,增加交叉知识点的考察,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在命题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题目,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总结高中化学高考试卷双向细目表作为重要的试卷分析工具,对于评估试卷质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滤操作的操作要点及实验失败分析




煮沸是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一种硬水软化方法

硬水的危害

蒸馏的原理及操作



自行设计并制作净化水的简易装置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认识水的组成



电解水实验设计的原理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认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同种元素可能有不同的原子

化学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化学与人类关系,学习化学的价值

化学研究对象


运用化学知识也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化学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教学目标双向表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分析量筒量液时读数误差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实验室规则



化学试剂取用原则,药品取用的方法






酒精灯使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

认识分子、原子的特征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物质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原子构成的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认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认识水的组成












电解水原理









推断简单物质组成的方法及原理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化学反应的本质






氢气的可燃性,以及氢气的验纯






实验的方法区分氧气和氢气






电解水实验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认识分子、原子的特征









用微粒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验分析,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自来水的形成过程,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以及净化程度高低
九年级化学双向细目表(鲁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化学于人类的关系,学习化学的价值

化学对象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


原子论、分子学说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化学知识也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记录



认识蜡烛及蜡烛燃烧现象


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及写实验报告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方法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分析量筒误差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记录









认识蜡烛及蜡烛燃烧现象






写实验报告


到实验室去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实验室规则

化学试剂取用原则,药品取用的方法


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方法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所含的中子数可能不同。但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离子的形成过程,离子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除NaCl外的其它典型离子化合物(例MgCl2)的形成过程



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寻找规律,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区分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学习水平层次
知识点(列)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
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


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