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指标解释(20161213153714)

合集下载

风电场运行指标名词解读

风电场运行指标名词解读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试行)1、 总则1.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大唐集团风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建立系统、完备的生产指标体系,通过对生产指标的横向对比,评价各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纵向提升。

1.2 对象及范围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的统计填报对象为已经投产的风电场。

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分三级五类十五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

其中三级指风电场级、分公司级、集团级;五类指风资源指标、电量指标、能耗指标、设备运行水平指标、运行维护指标。

 2、 生产运行指标释义2.1 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和平均空气密度三个指标加以综合表征。

2.1.1 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

单位:m/s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 有效风时数(有效风时率)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切入风速定为3米/秒,切出风速定为25米/秒。

,单位:小时其中:T为有效风时数,为出现风速的小时数,为切入风速,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 t=T/T0,T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g/m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2.2 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和等效可利用小时数四个指标。

风电场名词解释

风电场名词解释

风电场技术指标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

4、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

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

6、风机可利用率风机可利用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风机因定期维护或故障时数后剩余时数与总时数除去非设备自身责任停机时数后剩余时数的百分比。

7、风电场可利用率风电场可用系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与日历 - 6 - 小时数的比值。

8、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每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总和。

9、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kWh )。

10、购网电量购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kWh )。

11、等效利用小时数单机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的发电量折算到该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等效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单位:小时( h )。

12、容量系数单机容量系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单机发电量和其同期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发电量的比值。

13、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除以发电设备的平均容量。

14、场用电量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的风电场生产、生活用电量,包括全站办公、食堂、照明、动力、电暖空调、电热水器、通讯、检修、试验、逆变、设备控制和操作、视频监控系统、直流系统、消防生活给水和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负荷的用电量总和,单位:千瓦时(kWh )。

风电场指标解释(20161213153714)

风电场指标解释(20161213153714)

机组容量的总和。
报告期末发
期初发电 =
+ 本期新增发
本期减少发

电设备容量 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本期末的发电设备容量即为下一期初的发电设备容量。本指标为时点指标。
3、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 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 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包括备用和
正在检修的设备容量。 它是期末发电设备容量量扣除故障、 检修的设备后容量。 发电设备实 际可能出力与综合可能出力的区别, 在于前者不包括故障和检修中的设备。 如果没有修理和 故障以及外界因素影响时,二者应当相等。
100%
机组可利用率: (运行时间 +备用时间 +计划停运时间) /统计时间或 (统计时间
—故障时间) /统计时间
用于统计风电场可用率的机组可用率
24、 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
指发电设备在报告期内实现完全发电能力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发电设备等效 可用系数 %
可用小时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报告期日片和轮毂)等故障造成的机组停运。
16. 控制系统故障:指风力机微机控制器、小电机、控制和信号电缆、各种传感器、二次保 险和空气开关、 PT、 CT 和变压器等故障造成的机组停运。
17. 可用率 =(可用小时 /统计期间小时数)× 100% 18. 容量系数 =[ 实际发电量 /(统计期间小时×最大容量) ] × 100% 19. 出力率 =[ 实际发电量 /(运行小时×最大容量) ] × 100% 20. 故障停运发生率 =(强迫停运次数 /可用小时数 /可用小时× 8760
最高负荷是指报告期(月、 1 至当月)内,每小时(或 15 分钟或 30 分钟)记录的负荷
中,数值最大的一个。综合最高负荷,应按同一时间的负荷总和数值中,取最大的一个。如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通常是用来评估风电场的运行情况、生产能力和效益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及其释义:
1. 累计发电量:指风电场累计发电的总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该指标可以反映风电场的生产能力和发电效果。

2. 发电容量利用小时数:指发电机组实际发电时间与其容量的比值,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机组的有效利用情况,值越高表示发电机组越有效地工作。

3. 发电厂可利用率:指发电厂实际可利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发电厂故障停机时间:指发电厂由于故障等原因无法发电的时间。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可靠程度和维护状况。

5. 发电厂平均负荷:指发电厂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发电量,通
常以兆瓦(MW)为单位。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平均产能和运行
水平。

6. 单位发电量成本:指发电厂每发电一单位电力所需要的成本,通常以人民币(元)/千瓦时为单位。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经济
效益和运行成本。

7. 发电厂平均利用系数:指发电厂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发电量
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利用效率和
发电能力。

8. 损耗率:指发电过程中能量损耗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输电和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不同的指标可以
从不同角度评估风电场的运行情况和效益。

风电场运行指标与评价导则

风电场运行指标与评价导则

风电场运行指标与评价导则风电场是一种利用风力发电的设施,通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可持续、清洁的能源生产。

为了保证风电场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发电,需要对其进行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估。

下面给出一些常见的风电场运行指标与评价导则。

1.发电量指标风电场的核心目标是发电,因此发电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发电量指标可以分为年度发电量和小时发电量两个层面进行评价。

年度发电量是指风电场在一年内总共发电的电量,可以用来判断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和效益。

小时发电量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发电的电量,可以用来评价风电场的日常运行情况和稳定性。

2.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率是指风电场发电机组的利用率,即发电机组实际发电量与额定发电量之比。

高的发电厂用电率意味着发电机组运行效益高,能够更充分利用风资源进行发电。

3.故障率与可靠性风电场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会影响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因此,故障率是评价风电场运行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故障率可以通过统计风电机组故障次数与运行时间的比值得到。

可靠性是指风电机组正常运行和提供持续发电的能力。

通过对故障率和可靠性的评价,可以对风电场进行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改进和维护措施。

4.电网并网率电网并网率是指风电场实际接入电网的能力与理论全年最大接入能力之比。

高的电网并网率意味着风电场能够更充分地接入电网,实现综合利用风能和电能的目标。

5.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评价风电场运行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经济效益可以通过对风电场的发电成本、维护成本、收益等进行评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风电场的经济性逐渐提高,成为可持续、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对以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建立风电场运行评价导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评估标准与方法: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基于科学数据和统计信息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健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监测风电场的运行数据和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处理。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1Mvarh=0.1万kvarh 1万kvarh=10Mvarh
④相关符号及单位
P---有功功率(单位:w、kw、Mw)
Q---无功功率(单位:var、kvar、Mvar)
Fr---频率(单位:Hz)
如:
二季度上网电量同比增加(减少)=(二季度上网电量-前一年二季度上网电量)/前一年二季度上网电量*100%
以上是部分的数据统计的计算标准,其他数据报送参照以上计算公式,在报表增加后还将有计算公式产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进行修订和增加。
注电量核对中:
1.场损率=【(发电量+购网电量-售网电量-站用电量)/发电量】*100%
2.容量系数=发电量/(装机总容量*同期日历小时数)
15、单位换算公式总结:
①功率单位
1Mw=0.1万kw 1万kw=10Mw
1Mvar=0.1万kvar 1万kvar=10Mvar (注:1M=100万)
②时间单位
1s=1/3600h=1000ms
③功的单位
1Mwh=0.1万kwh 1万kwh=10Mwh (注:1kwh=1度电)
风电机设备可利用率=[1-(A-B)/(T-B)]*100%.
A表示(不包括待机时间的)停机小时数。B表示非设备本身故障的停机小时数,包括1、电网故障。2、气象条件超出机组的设计运行条件,而使设备进入保护停机的时间。3、不可抗力导致的停机。4、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T表示统计时段的日历小时数。
6、综合厂用电率=(总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总发电量。
2、区间限电损失电量≈限电记录中统计的区间限电之和。
3、故障时间=总故障时间-因天气和电网因数产生的故障时间。
4、限电时间=限电记录中限电时间之和。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1.风速指标
风电场的发电能力主要受风速的影响,风速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风电场所处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

常用的风速指标包括年平均风速、最小风速、最大风速、90%以上风速时间占比等。

2.发电量指标
发电量是评估风电场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常用的发电量指标包括年发电量、日均发电量、发电厂用电率等。

年发电量能够直观地反映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和发电水平,日均发电量可以反映风电场的日正常发电能力。

3.容量利用小时数
容量利用小时数指的是风机实际发电量与额定容量之比,是一种反映风电场实际发电能力的指标。

容量利用小时数越高,说明风电场的发电设备利用率越高,发电效率也越高。

4.可利用率(或利用系数)
风电场的可利用率指的是实际发电量与最大可能发电量之比,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可利用率越高,说明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利用率越高,发电效率也越高。

5.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用于评估风电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故障停机率等。

6.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用于评估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常用的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发电成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发电收入等。

7.运行指标
运行指标用于评估风电场的运行状况,包括平均运行时间、平均停机时间、停机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了解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优化运维管理提供参考。

总结:。

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解释

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解释

附件3: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释义一、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年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和平均空气密度三个指标加以综合表征(此类指标只作统计、参考之用)。

1、年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测风高度原则定为70米。

1ni iV v n =∑ 单位:m/s 2、有效风时数(有效风时率)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切入风速定为3米/秒,切出风速定为25米/秒。

()Uon Un Ui T T U ==∑,单位:小时 其中:T 为有效风时数,()n T U 为出现n U 风速的小时数,Ui 为切入风速,Uo 为切出风速。

K t =T/T 0,T 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气温)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 g/m 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 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二、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网购电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网购电量和年等效可利用小时数四个指标。

1、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在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监控系统读取。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1Ni i E E ==∑,单位:kWh其中E i 为第i 台风电机的发电量,N 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2、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单位:kWh3、网购电量风电场与对外的关口表计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单位:kWh4、年等效可利用小时数风电场年等效可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该场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风电场年等效可利用小时数=风电场总发电量/风电场装机总容量三、能耗指标反映风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采用场用电量、场用电率、场损率和送出线损率四个指标。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一、引言风电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电力来源之一。

风电场的生产运行统计指标是对风电场生产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衡量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风电场的生产运行统计指标进行详细的释义,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解释。

二、分类风电场的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发电量指标发电量指标是衡量风电场发电能力和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

装机容量(Installed Capacity)装机容量是指风电场所安装的全部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之和。

它是衡量风电场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表示。

年发电量(Annual Generation)年发电量是指风电场在一年中实际发电的总量。

它是衡量风电场发电效益的重要指标,常以千瓦时(kWh)或兆瓦时(MWh)为单位表示。

发电利用小时数(Capacity Factor)发电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量占理论最大发电量的比例。

它反映了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2. 可利用率指标可利用率指标是评估风电场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可利用率(Avlability)可利用率是指风电场的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它反映了风电场的可用性和稳定性,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设备利用率(Utilization)设备利用率是指风电场的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量占理论最大发电量的比例。

它是评估风电场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3. 故障率指标故障率指标是评估风电场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故障次数(Number of Flures)故障次数是指风电场的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它是评估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故障时间(Downtime)故障时间是指风电场的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由于故障停机的总时间。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 风力发电场基础类指标1.1风力发电场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名称、单位编号、所属公司、所属省份、风电场所在地区分类、风场分类、额定容量、投产日期。

1.2风力发电场主要设备情况,包括设计参数、电气系统主要设计参数、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设计参数、叶片、发电机、变流器、塔体等主要设计参数等。

2 风力发电场主要经济技术类指标2.1自然特性指标2.1.1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1ni iV v n =∑ , 单位:m/s 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Uo n Un Ui T T U ==∑,单位:小时其中:T 为有效风时数,()n T U 为出现n U 风速的小时数,Ui 为切入风速,Uo 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t=T/T0,T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 g/m 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 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2.1.4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C ) 式中: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C 。

2.1.5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单位:瓦/平方米(W/m 2)式中:D wp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W/m 2;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kg/m 3;—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风力发电场的生产统计指标包括装机容量、发电量、利用小时数、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弃风率、装机利用率等。

这些指标对于评估风力发电场的生产性能、运行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解释。

首先,装机容量是指风力发电场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总功率,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

装机容量是评估风力发电场规模和潜在发电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装机容量越大,风力发电场的发电能力就越强大。

第二,发电量是指风力发电场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的总电量,通常以千瓦时(kWh)或兆瓦时(MWh)为单位。

发电量是用来衡量风力发电场实际生成的电能,可以用来计算收入和碳减排等重要指标。

第三,利用小时数是指风力发电场在一定时间内实际运行的小时数,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

利用小时数反映了风力发电场的运行时间,较高的利用小时数意味着风力发电机组充分享受到了风能资源,并能持续稳定地发电。

第四,等效满负荷小时数是指风力发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的比值,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

等效满负荷小时数是衡量风力发电场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风力发电场所在地的特定条件下,每年的平均发电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数值越大表示风力发电场的利用率越高。

第五,弃风率是指风力发电场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将可利用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

弃风率是一个反映风力发电场损失程度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小表示风力发电场的系统效率越高。

最后,装机利用率是指风力发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装机利用率是评价风力发电场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风力发电场的实际输出与其潜在能力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是评估风力发电场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风力发电的发电能力、运行时间、利用率等关键信息,帮助评估风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行性,对于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能源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风电场生产日报统计指标解释

风电场生产日报统计指标解释

风电场生产日报统计指标解释日报表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每日0:00-24:00)内的出力和购网电情况,其中统计指标包括日发电量(万kWh )、日上网电量(万kWh )、日购网电量(万kWh )、日平均风速(m/s )、实际运行容量(万kW )、计划停运(万kWh )、非计划停运(万kWh )、调度停运(万kWh )、理论发电量(万kWh )和次日预计发电量(万kWh )。

一.指标情况1 日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在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监控系统读取。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1Ni i E E ==∑,单位:kWh其中E i 为第i 台风电机的发电量,N 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从3月份开始以35kV 母线主变低压侧电能表读数为准 2 日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单位:kWh通常为主变高压侧计量关口表读数3 日购网电量风电场与对外的关口表计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单位:kWh4 日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每日0:00-24:00)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或从风机监控机读取。

上述两种方式均不能实现的风电场,抄录每小时的平均风速值, 取24小时平均值为日平均风速。

1ni iV v n =∑ 单位:m/s 其中v i 为第i 台风电机的瞬时风速,n 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日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日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5 实际运行容量反映风电场实际运行容量指标,采用风电场实际投运的容量总和统计。

6 计划停运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因检修计划需要进行定期维护、检修、试验、检查、预定检修等所处的非可用状态导致的损失发电量的总和。

以风电场周报表维护和检修情况中已经安排好的进度为依据,不在计划中的同类情况计入非计划停运。

7 非计划停运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因故障、缺陷进行检查、检修和因不在风电场周报表维护和检修情况中计划的定期维护、检修、试验、检查、预定检修灯所处的非可用状态导致的损失发电量的总和。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 风力发电场基础类指标1.1风力发电场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名称、单位编号、所属公司、所属省份、风电场所在地区分类、风场分类、额定容量、投产日期。

1.2风力发电场主要设备情况,包括设计参数、电气系统主要设计参数、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设计参数、叶片、发电机、变流器、塔体等主要设计参数等。

2 风力发电场主要经济技术类指标2.1自然特性指标2.1.1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1ni iV v n =∑ , 单位:m/s 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Uo n Un Ui T T U ==∑,单位:小时其中:T 为有效风时数,()n T U 为出现n U 风速的小时数,Ui 为切入风速,Uo 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t=T/T0,T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 g/m 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 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2.1.4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C ) 式中: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C 。

2.1.5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单位:瓦/平方米(W/m 2)式中:D wp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W/m 2;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kg/m 3;—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 风力发电场基础类指标1.1风力发电场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名称、单位编号、所属公司、所属省份、风电场所在地区分类、风场分类、额定容量、投产日期。

1.2风力发电场主要设备情况,包括设计参数、电气系统主要设计参数、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设计参数、叶片、发电机、变流器、塔体等主要设计参数等。

2 风力发电场主要经济技术类指标2.1自然特性指标2.1.1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由场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1ni i V v n =∑ ,单位:m/s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Uo n Un Ui T T U ==∑,单位:小时其中:T 为有效风时数,()n T U 为出现n U 风速的小时数,Ui 为切入风速,Uo 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t=T/T0,T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 g/m 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的平均大气压,P 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2.1.4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C )式中: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C 。

2.1.5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单位:瓦/平方米(W/m2)式中:D wp—统计周期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W/m2;n—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kg/m3;—统计周期的第i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

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

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首先,风电机组的效益是衡量风电场生产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主要体现在风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时间利用率和装机容量系数等方面。

风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是指每年风电机组运行的小时数,它反映了风电机组的运行时间和停机时间的比例,也是衡量风电机组运行利用率的重要依据。

时间利用率则是指风电机组运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它反映了风电机组的运行时间和停运时间的比例,能够揭示风电机组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而装机容量系数则是指风电机组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功率的比值,它能够揭示风电机组利用风能的能力,反映出风电机组的实际发电能力。

其次,风电场的运维成本也是衡量其生产运行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运维成本包括日常维护费用、故障维修费用和替换费用等,它反映出风电场的管理和维护水平。

日常维护费用包括人工费、设备维护费等,它是保证风电场正常运行的基本费用之一、故障维修费用则是指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后所需要的维修费用,它反映了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

替换费用则是指风电机组在使用寿命结束后需要进行更换的费用,它也是风电场生产运行成本的一部分。

此外,风电场的可靠性指标也是评估其生产运行能力的重要参考。

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和风电机组可利用率等。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风电机组平均工作时间和故障时间之间的间隔,它越长表明风电机组的可靠性越高。

平均修复时间则是指风电机组发生故障后修复的平均时间,它能够反映风电机组维修的效率。

而风电机组的可利用率则是指运行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它能够揭示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风电场的发电量也是评估其生产运行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发电量是指风电场在一定时间内所发电的总量,它直接反映了风电场的发电能力。

发电量的大小取决于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运行时间和风资源等因素,它是评估风电场生产运行效益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风电场的生产运行指标涵盖了风电机组效益、运维成本、可靠性指标和发电量等方面。

风电场指标解释

风电场指标解释

统计报表中指标解释一、指标解释1、 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设备容量是由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亦称铭牌容量。

计量单位为“千瓦(kW )”。

2、 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是指报告期(月、季、年)的最后一天,发电厂实际拥有的在役发电机组容量的总和。

电设备容量报告期末发=设备容量期初发电+电设备容量本期新增发-电设备容量本期减少发 本期末的发电设备容量即为下一期初的发电设备容量。

本指标为时点指标。

3、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包括备用和正在检修的设备容量。

它是期末发电设备容量量扣除故障、检修的设备后容量。

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与综合可能出力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故障和检修中的设备。

如果没有修理和故障以及外界因素影响时,二者应当相等。

4、 发电量发电量是指电场(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

5、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报告期发电量与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率,是反映发电设备时间利用水平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小时)=瓦)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千发电量(千瓦时) 6、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

如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组无增减变化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 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报告期日历小时数本厂发电设备的小时数报告期内该机组构成组容量发电机⨯∑ 计算时可采用下列比较简便的方法:设备平均容量报告期发电= 设备容量期初发电+ 电设备容量本期新增发- 电设备容量本期减少发7、 最高负荷最高负荷是指报告期(月、1至当月)内,每小时(或15分钟或30分钟)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大的一个。

综合最高负荷,应按同一时间的负荷总和数值中,取最大的一个。

如发电厂取每台发电机组在同一时间的发电负荷总和中,数值最大的一个,为该厂的发电最高负荷。

风电场运行指标名词解读

风电场运行指标名词解读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试行)1、 总则 1.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大唐集团风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建立系统、完备的生产指标体系,通过对生产指标的横向对比,评价各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纵向提升。

1.2 对象及范围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的统计填报对象为已经投产的风电场。

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分三级五类十五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

其中三级指风电场级、分公司级、集团级;五类指风资源指标、电量指标、能耗指标、设备运行水平指标、运行维护指标。

2、 生产运行指标释义 2.1 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和平均空气密度三个指标加以综合表征。

2.1.1 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

1ni iV v n =∑ 单位:m/s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 有效风时数(有效风时率)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切入风速定为3米/秒,切出风速定为25米/秒。

()UonUn Ui T T U ==∑,单位:小时其中:T 为有效风时数,()n T U 为出现n U 风速的小时数,Ui 为切入风速,Uo 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 t =T/T 0,T 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 g/m 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 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风电场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设施,其建设和运行需要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监测。

为了对风电场的运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需要使用一些典型指标来衡量其性能和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风电场典型指标的释义及其计算公式。

1. 发电量(Annual Energy Production, AEP)发电量是指风电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能总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计算公式为:AEP=P×H×C,其中P表示机组额定功率,H表示年平均利用小时数,C表示水电场容量利用率。

2.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容量因子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发电能力之比,其值介于0和1之间。

计算公式为:Capacity Factor = AEP / (P × H × 8760),其中8760表示一年的小时数。

3. 利用小时数(Load Factor)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发电能力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Load Factor = (AEP / (P × H × 8760)) × 100。

4. 可利用率(Availability)5. 故障率(Failure Rate)故障率是指风电场发电机组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每年每台机组发生故障次数来衡量。

计算公式为:Failure Rate = Total Failure Count / Total Running Time。

6.等效利用小时数(Equivalent Operating Hours)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利用小时数与满负荷运行小时数之比,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利用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Equivalent Operating Hours = (Total Operating Hours / Running Time) × 100。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一、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年平均风速加以表示(此类指标只作统计、参考之用)。

1、年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是指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电机组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式中:V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速;n —统计周期内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的个数;Vi—统计周期内,第i 个测风塔的平均风速。

本指标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年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一个重要数据。

二、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和年利用小时数四个指标。

1、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在单台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组SCADA 系统读取。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有风电机组发出电量的总和。

式中:E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Ei --统计周期内,第i 台风电机组的发电量;N--统计周期内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总台数。

风电场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单机发电量可逐月记录。

2、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高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正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上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3、购网电量购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高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反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购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4、年利用小时数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机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且利用小时数的统计仅针对统计期之前已达到稳定运行的风电机组。

风电场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风电场总装机容量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风电场利用小时数和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以年度为单位统计,仅在年报中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
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
发电机 报告期内该机组构成 组容采用下列比较简便的方法:
报告期发电
期初发电
本期新增发
本期减少发



设备平均容量
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7、 最高负荷
4、 发电量
发电量是指电场(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
5、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报告期发电量与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率, 公式为:
是反映发电设备时间利用水平的指标。 计算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小时) =
发电量(千瓦时)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千
瓦)
6、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如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组无增减变化
100%
或: =可用系数 – 机组降低出力系数
二、指标补充:
1. 可用: 指设备处于能够执行预定功能的状态, 少出力,可用状态包含运行和备用。
而不论其是否在运行, 也不论其提供了多
2. 运行: 对于机组在电气上处于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 无风而不出力。
可以是全出力运行, 也可是由于
3. 备用:指设备可用,但由于风力机组以外原因造成机组没有运行。 4. 调度限负荷:指因系统原因执行调度停机命令。 5. 受累停运:指由于风力机组以外原因造成机组停运。 6. 场内原因: 因 10KV 汇流线路、 箱变、 升压站等公司内所辖设备故障而造成风力机组停
15、 上网电量
电厂上网电量是指该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
(或销售) 给电
网的电量。即厂、网间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计抄见的电量之和。
16、 购网电量 是指发电厂为发电、供热生产需要向电网或其它发电企业购入的电量。
17、 运行小时 设备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
18、 备用小时 设备处于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
一、指标解释
统计报表中指标解释
1、 发电设备容量:
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
设备容量是由
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 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 亦称铭牌容量。 计量单位为“千瓦( kW )”。
2、 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是指报告期(月、季、年)的最后一天,发电厂实际拥有的在役发电
最高负荷是指报告期(月、 1 至当月)内,每小时(或 15 分钟或 30 分钟)记录的负荷
中,数值最大的一个。综合最高负荷,应按同一时间的负荷总和数值中,取最大的一个。如
发电厂取每台发电机组在同一时间的发电负荷总和中,
数值最大的一个, 为该厂的发电最高
负荷。
8、 发电最低负荷 发电最低负荷是指报告期(日、月、季、年)内,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小的一个。
发电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发电厂用电率 % 发电用厂用电量 发电量
100%
13、 综合厂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量即电厂全部耗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量 = 发电量 + 购网电量 - 上网电量
14、 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量 100% 发电量
设备能力利用高。计算式为: 负荷率( %)= 报告期平均负荷 报告期最高负荷
100%
11、 发电用厂用电量
发电用厂用电量为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发电用厂用电量包括动力、
照明、 通风、取暖及经常维修等用电量, 既要包括本厂自发的用作生产耗用电量外,还包括
购电量中用作发电厂厂用电的电量。
12、 发电厂用电率
12. 非计划停运:指风力机组不可用而又不是计划停运状态。
13. 液压故障: 指风力机液压站、 联接管路、 液压缸、 蓄能器及油箱等故障造成的机组停运。
14. 电气故障:指风力机主空气开关、可控硅、旁路接触器、发电机、母线及主电缆、补偿 电容、接触器和主回路保险等故障造成的机组停运。
15. 机械故障:指风力机因塔架、机仓、偏航机构、传动系统(齿轮箱、主轴、连轴器)
机组容量的总和。
报告期末发
期初发电 =
+ 本期新增发
本期减少发

电设备容量 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本期末的发电设备容量即为下一期初的发电设备容量。本指标为时点指标。
3、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 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 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包括备用和
正在检修的设备容量。 它是期末发电设备容量量扣除故障、 检修的设备后容量。 发电设备实 际可能出力与综合可能出力的区别, 在于前者不包括故障和检修中的设备。 如果没有修理和 故障以及外界因素影响时,二者应当相等。
9、 平均负荷
平均负荷是指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即负荷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表明发、供、
用电设备在报告期内达到的平均生产能力和用电设备平均开动的能力。计算为:
报告期发
报告期发电量 千瓦时
电平均负荷 千瓦 报告期运行小时数 小时
10、 负荷率
负荷率是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说明负荷的差异程度。数值大,表明生产均衡,
19、 计划停运小时 设备处于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20、 非计划停运小时
设备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设备处于不可用而又不是计划停运的状态。
21、 统计时期小时 设备处于使用状态的日历小时数。
22、 可用小时
设备处于可用状态的小时数。可用小时=运行小时+备用小时
23、
可用系数(%)
可用系数= 可用小时 统计期间小时

变浆机构、叶尖传动机构、叶轮(叶片和轮毂)等故障造成的机组停运。
16. 控制系统故障:指风力机微机控制器、小电机、控制和信号电缆、各种传感器、二次保 险和空气开关、 PT、 CT 和变压器等故障造成的机组停运。
17. 可用率 =(可用小时 /统计期间小时数)× 100% 18. 容量系数 =[ 实际发电量 /(统计期间小时×最大容量) ] × 100% 19. 出力率 =[ 实际发电量 /(运行小时×最大容量) ] × 100% 20. 故障停运发生率 =(强迫停运次数 /可用小时数 /可用小时× 8760
运。
7. 场外原因:场内所辖设备以外设备故障或系统原因而造成风力机组停运。
8. 不可用: 指风力机组不论什么原因处于不能运行或备用的状态。
不可用状态分为计划停
运和非计划停运。
9. 计划停运:指风力机组处于计划检修状态。
10. 年度计划检修:指风力机组每年两次的定期维护。
11. 计划检修:指对风力机组计划性的检修和消缺。
100%
机组可利用率: (运行时间 +备用时间 +计划停运时间) /统计时间或 (统计时间
—故障时间) /统计时间
用于统计风电场可用率的机组可用率
24、 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
指发电设备在报告期内实现完全发电能力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发电设备等效 可用系数 %
可用小时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报告期日历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