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3 小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3 小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7f5cc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4.png)
五点零六 __5_.0_6___
零点零八九 __0_._0_8_9__
3.读出下面各数。【选自教材P36 练习九 第5题】
土星绕太阳一周大 约需要29.5年。 读作:二十九点五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占地 面积约432.4公顷。 读作:四百三十二点四
一只成年大熊猫体长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约1.8m
是8848.86m。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数的读法
小数的写法
按整数的读法读 读作“点” 3 . 5 读作: 三点五
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按整数的写法写 写作“.” 五点八 写作: 5 . 8
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R·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下册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以下信息。
(1)妈妈的体重是51.5kg; (2)爸爸的身高是1.75m; (3)小明的数学测验成绩是99.5分。
8.035;8.053;8.305;8.503; 8.350;8.530
5.用3、0、8、5这几个数字和小数点“.”写 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都要用上并且只能 用一次: (3)0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0.58;30.85;50.38;50.83; 80.35;80.53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 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写作:1 . 4 先写整数部分 按照整数的写法写。
再写小数点 在“个.”位。右下角写 最后写小数部分 写依出次每个数字,不能遗漏。
交流:你是怎样写出下面小数的?
按整数的写法写 五点八 写作: 5 . 8
写作“.” 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写一写: 零点零九 写作: 0 .0 9 零点八八 写作: 0 .8 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fd12e9be23482fb4da4cdc.png)
567-0= 234+0= 0÷27=
336-336= 125×0= 76×0=
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例如: 7+0=7,7-0=7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7-7=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7=0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0÷7=0
归纳总结: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 相乘,仍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 还得0。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 考。 —— 爱因斯坦
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 部分间的关系
R·四年级数学下册
新课导入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问题:1.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问题:2. 算式中的3和4各表示什么意思?
随堂演练
填一填:
1.一个数除以( )1 ,仍得原数。 2. ( )0不能做除数。 3.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 )0 。
4. 根据56 ×36=2016,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 得数。 2016÷ 36=56 2016÷ 56=36
问题:如果知道积与一个因数,能求出另一个因数吗? 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
(三)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问题:如果知道被除数和商,能求出除数吗? 除数=被除数÷商
问题:如果知道除数和商,能求出被除数吗? 被除数=商×除数
(三)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 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问题:你认为乘法与除法间有什么关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45-86=59(张) 答:下午卖出59张。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练习课(运算律)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练习课(运算律)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94113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e.png)
R·四年级下册
R·四年级下册
一、谈话导入 你掌握了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
二、基础练习
1.涂色表示下面各小数。【选自教材P55 练习十四 第1题】
【选自教材P55 练习十四 第2题】
2.将下面的小数填在适当的(
1.68
2.5
54.5
)里。
单价:( 2.5 )元 重:(54.5)kg 高:(1.68)m
( 乘法交换律 )
(2)23×5×2=23×(5×2)
( 乘法结合律 )
(3)97×27=100×27-3×27
( 乘法分配律 )
(4)330÷6÷5=330÷(6×5) ( 除法的性质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努力向前奋斗吧!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88
560÷14
(13×5)×6
某商店一周售出60套这种运动服,一共收入多少钱?
75×60+45×60
=4500+2700 =7200(元)
60×(75+45) =60×120 =7200(元)
答:一共收入7200元钱。
2.小华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 豆浆。一星期要花多少钱?
(4+2)×7 =6×7 =42(元)
4×7+2×7 =28+14 =42(元)
答:一星期要花42元。
3. 一 套 动 物 丛 书 共 5 本 , 小 明
要买这套书,需要多少钱?说
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9元5角=95角
5×95 =5×(90+5) =5×90+5×5
=450+25 =475(角)
475角=47元5角 答:需要47元5角。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简单等差数列求和》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简单等差数列求和》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d759b3ddccda38366bafcd.png)
=101×50
=5050
分组法
探究新知
5 1+2+3+4+…+98+99+100
=(1+100)×100÷2
=103;末项)×项数÷2
公式法
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1)1+2+3+…+18+19+20
=(1+20)+(2+19)+(3+18)+…+(10+11)
谢谢聆听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RJ)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 5 课时
情景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 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犹太人,德 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 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 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21+21+21+…+21 =21×10
=210 分组法
原式 =(1+20)×20÷2
=21×20÷2
=420÷2 =210
公式法
1.计算下面各题。
(2)1+3+5+…+15+17+19
=(1+19)+(3+17)+(5+15)+…+(9+11)
=20+20+20+…+20 =20×5 =100
=220÷2 =110
公式法
2.这堆原木一共有多少根?
10+9+8+7+6+5+4+3+2+1 =(10+1)×10÷2 =11×10÷2 =55(根)
答:这堆原木一共有55根。
课堂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_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_第1节 平均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_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_第1节 平均数](https://img.taocdn.com/s3/m/dc5be1dc08a1284ac85043a2.png)
用每队的平均成绩 比较可以吗?
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 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男生队的平均成绩 (19+15+16+20+15)÷5 =85÷5 =17(个) 女生队的平均成绩 (18+20+19+19)÷4 =76÷4 =19(个)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5题。 5.快乐蛋糕店的草莓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 况如下图。
(8+12+11+9+10)÷5 =50÷5 =10(个) 答:明天做10个草莓蛋糕合适。
返回目录
课堂小结 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 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
3.(重点题)福娃宝宝学英语。
单词数/个
3.(重点题)福娃宝宝学英语。
算一算,平均每个福娃宝宝学了多少个单词?
(11+19+16+18+16)÷5 =80÷5 =16(个) 答:平均每个福娃宝宝学了16个单词。
返回作业2
4.(探究题)刘叔叔卖水果,第一天卖了 75千克,第二天和第三天平均每天卖72千 克。这三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返回作业2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随 堂 练 习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1.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8 6 9 8 14
本数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0f5d3823c1ec5da51e270d1.png)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枫岭头中心小学张海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意义,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但学生头脑中并未建立概念性的认识。
本单元就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并完善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而在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1.解决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运算。
2.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3.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3)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括号(1课时)(6)解决问题(1课时)(7)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学生主,教师主导的原则,实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精简版范文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精简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4ef4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7.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目录1. 第一节:加减运算2. 第二节:乘法3. 第三节:除法4. 第四节:数的比较与分数5. 第五节:形状与空间6. 第六节:时间7. 第七节:长度第一节:加减运算本节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1.1 加法加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十进制加法的进位几个数相加的规律加数与被加数的交换律1.2 减法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十进制减法的退位减数与被减数的交换律减数减0的规律第二节:乘法本节介绍乘法的运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2.1 乘法的定义及运算法则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乘法表的认识与乘法口诀乘法的分配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2 带0的乘法0的乘法规律乘法中的0的性质第三节:除法本节介绍除法的运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3.1 除法的定义及运算法则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除法的应用除法的左除与右除除法的逆运算3.2 带0的除法0的除法规律除法中的0的性质第四节:数的比较与分数本节介绍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相关知识。
4.1 数的比较与排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和逆序数的大小的比较与计算4.2 分数分数的认识和表示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第五节:形状与空间本节介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5.1 平面图形线段、封闭曲线、多边形的认识三角形、四边形的认识及性质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及性质5.2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立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及性质圆柱体、圆锥体、圆台的认识及性质第六节:时间本节介绍时间的相关知识。
6.1 时、分、秒时、分、秒的认识和表示时、分、秒的运算时钟的使用6.2 日、星期、月、年日、星期、月、年的认识日、星期、月、年的运算和计算第七节:长度本节介绍长度的相关知识。
7.1 米、分米、厘米、毫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和换算长度的顺序排序长度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7.2 公里和千米,万米和千米公里和千米之间的换算万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长度的运算和应用以上是《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全册)》的目录概要。
(2023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性质》PPT课件
![(2023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性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93a26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e.png)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 要注意什么?
0.70
4.08
0.310
去掉0,数的 大小不变。
去掉0,会 怎么样?
可以添上 0吗?
(教材P39 做一做T1)
1.化简下面各数。 0.40 =0.4 2.900 =2.9 12.000 =12
1.850=1.85 0.080=0.08
0.3 = 0.30
探究新知 说一说:仔细比较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从左到右,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 = 0.10 = 0.100 0.3 = 0.30
从右到左,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 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化简、改写小数
情境导入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的数字中哪些0可以去掉? 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5.06 0.50
8.20 500
9.00 108
8.08 10.0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 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
探究新知 想一想:什么是化简? 化简下面的小数。
品名:中性笔 单价:2.50元
品名:笔袋 单价:8.00元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 2.50元表示2元5角0分,即2元5角。 8.00元表示8元0角0分,即8元。
品名:中性笔 单价:2.50元
品名:笔袋 单价:8.00元
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2.50元=2.5元 8.00元=8元
0.70= 0.7
105.0900= 105.09
根据小数的性质,0.70后面的一个0可以去 掉,105.0900后面的两个0可以去掉。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全部课件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全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950feb580216fc700afde3.png)
B
C
说说三角形ABC的3条边、3个角、3个顶点分别是什么?
做一做:试着画出三角形的高,并和同学交流你
是怎么做的。
A
高
Γ
B
底
C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
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交流:还能在你的三角形中画出其他的高吗?还能通过 哪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画高?三角形有几条高?
答: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课堂练习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32厘米,腰长20厘米, 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存在吗? 想一想:怎么去判断?
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 于第三边来验证。 20+20<132-20-20=92, 所以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
课堂练习
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本身就是三角形的图形:①②④⑤⑥,共5个。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所以也有三条高。
思考: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也有3条高吗,你能画 画试试吗?
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
(√ ) (× ) ( × ) ( × )
有一条边 不是线段。
不是封闭 图形。
有4条边。
说出下面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顶点 边 角边
角角 顶点 边 顶点
探究新知 按边进行分类:
顶 腰角 腰
底角 底角 底
等腰三角形
边
边
边
等边三角形 (也叫做正三角形)
探究新知
思考:观察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你有什么 发现?怎样证明你的推测?
我通过对折发 现等腰三角形 的两个底角相 等。
我通过测量发 现等边三角形 的三个角都相 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全套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529381f78a6529657d5331.png)
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有3条边,3个顶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二、探究新知
给三角形分类。
有的三角形3个 角都是锐角。
有的三角形有一个钝 角,两个……
二、探究新知 1.按角进行分类
1个直角 2个锐角: 1个钝角 2个锐角: 3个锐角:
二、探究新知 1.按角进行分类
90°
45 ° + 45 °+ 90 °= 180 °
二、探究新知
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 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二、探究新知
方法一:剪一剪,拼一拼。
1 平角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探究新知
方法二:折一折。
平角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巩固练习
二、探究新知
(1)
√
6 67 7
88
(3)
×
3
6
130
6
10
(×2)
4
5
94
5
9
(4)
√8
8 11
11
1111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练习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
(1)
(2)
(3)
(√)
(√)
(4)
()
(√)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6题、第8题。
第五单元 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呢?
底
底
底 三角形的每条边都可以作为三角形的底。 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画3条高。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 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课件【完整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f55ed2524de518964b7d5a.png)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三)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问题:如果知道被减数和差,能求出减数吗? 减数=被减数-差
问题:如果知道减数和差,能求出被减数吗? 被减数=减数+差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三)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 加法与减法间的关系
问题:你认为加法与减法间有什么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除法的意义
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2÷3=4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
问题: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除法的意义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3×4=12
67-55=12 850-239=611
55+12=67
67-12=55
239+611=850
850-611=239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结语
谢谢大家!再见!
四则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情境引入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问题:1.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956-1142=814
问题: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怎样算?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减法的意义
(1)814+1142=1956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练习课(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练习课(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1d23a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7d.png)
586
488
- 98 验 + 98
488 算 586
712-455 =257
712 -455
257
257
验 + 455
算
712
三、拓展练习
1.一件衬衫 148 元,一条裙子比一件衬衫便宜 19
元,一件西服外套比一条裙子贵 316 元。一件西服
外套多少钱?
148元 衬衫:
裙子:148-19=129(元) 西服:129+316=445(元)
用加法:3+3+3+3=12 用乘法:3×4=12
用加法:3+3+3+3=12 用乘法:3×4=12 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因数 因数 积
(2)有 12 枝花,每 3 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2÷3=4
(3)有 12 枝花,平均插到 4 个花瓶里,每个花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1)蜗牛每小时可爬行 5 m,6 小时能爬行多少米?乘法 (2)蜗牛 6 小时爬了 30 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除法 (3)120 支铅笔,每 12 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除法
(4)一头大象的体重是 5600 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
654 -
297 =
511
357 143
381 273
4. 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 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40+190 =530
254+297 =5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三)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问题:如果知道被减数和差,能求出减数吗? 减数=被减数-差
问题:如果知道减数和差,能求出被减数吗? 被减数=减数+差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三)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 加法与减法间的关系
问题:你认为加法与减法间有什么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减法的意义
(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
814+1142=1956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一)明确乘法的意义
3+3+3+3=12 3×4=12 因数×因数 =积
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除法的意义
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2÷3=4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的。
2.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在图上怎样表示? 3. 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
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三)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问题:如果知道积与一个因数,能求出另一个因数吗? 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
67-55=12 850-239=611
55+12=67
67-12=55
239+611=850
850-611=239
四则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情境引入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问题:1.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问题:2. 算式中的3和4各表示什么意思?
问题: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怎样算?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除法的意义
(1) 3×4=12 (2) 12÷3=4 (3)12÷4=3 问题: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所 求的因数叫做商。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
问题:1. 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路程和 格尔木到拉萨的路程,要求西宁到拉萨的路程。)
2.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一)理解题意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一)理解题意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
814+1142 =1956 加数+加数 =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目录
• 1、 四则运算 • 2、 观察物体(二) • 3、 运算定律 •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5、 三角形 •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7、 图形的运动(二) •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 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 10、总复习
四则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情境引入
问题: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减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三)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问题:如果知道和与一个加数,能求出另一个加数吗?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明确减法的意义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 问题:① 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西宁到拉萨的路程和
西宁到格尔木的路程,要求格尔木到拉萨的路程。) ② 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
问题: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除法的意义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3×4=12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2÷3=4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
三、巩固新知
1.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575
3043-575= 2468
问题: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
三、巩固新知
2.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28+19=47 203+147=350
47-19=28 47-28=19 350-147=203 350-203=147
你是怎么想的? 1956-814=1142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减法的意义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 问题: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
你是怎么想的? 1956-1142=814
1956-814=1142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956-1142=814
问题: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怎样算?
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
(二)明确减法的意义
(1) 814+1142=1956 (2) 1956-814=1142 (3) 1956-114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