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第01章绪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3.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A.麻黄B.当归C.草乌D.延胡索4.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度5.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填空题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A.NA B.Ach C.5-HT D.GABA E.NO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3.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A.钩藤B.五味子C.羚羊角D.苦参4.长期应用能引起生殖系统损伤的中药是A.麻黄B.桂枝C.雷公藤D.黄芪5.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A AchB 5-HTC NAD GABAE 以上均非6.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7. 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8.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9.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10.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11.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二、填空题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药理学(PTCM):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和中药毒理学。

20世纪初,陈克恢发现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3.当归龙荟丸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其主要成分为青黛中的靛玉红。

第二章中药药性1、四气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趋势。

2、四气的现代研究:(1)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寒证患者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温热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热证患者中枢处于兴奋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寒凉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

(2)中药四气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3)中药四气与对内分泌系统功能(4)中药四气与能量代谢功能3、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1)辛味药化学成份: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相关。

(2)甘味药化学成份: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

药理作用:补养机体,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能力。

(3)酸味药化学成份:单酸味要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收敛止泻、止血。

(4)苦味药化学成份: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其次为挥发油、黄酮、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止血。

(5)咸味药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

4、中药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的归纳,是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

5、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即在人体环境里药物作用的部位。

第四章中药药效学一、中药药效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针对中药的功能主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1、单选主藏精的脏器是()。

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2、问答题结合活血化瘀药的功效,设计现代药理研究的思路。

正确答案:依据活血化瘀药的临床(江南博哥)应用原则,结合现代药理的血液和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3、单选哪项不是盐酸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A.抗心律失常B.正性传导作用C.正性肌力作用D.降血压E.抗心肌缺血正确答案:B4、问答题简述钩藤的药理作用.正确答案:钩藤具有降压、镇静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钩藤碱和异钩藤碱。

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以及对心脏等作用。

5、单选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是()A、增加心钠素(ANF.的含量B、具有去氧皮质酮作用C、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D、增加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6、单选大肠所主的是()。

A.精B.液C.血D.津正确答案:D7、多选钩藤降低血压作用的环节是()A、抑制血管运动中枢B、阻滞交感神经C、阻断神经节D、钙拮抗作用E、阻滞钾通道正确答案:A, B, C, D8、单选青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A、升血压B、降血压C、增快心率D、减慢心率E、先降压后升压正确答案:A9、单选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的是()。

A.肾气B.肾精C.先天之精D.后天之精E.肾阴正确答案:C10、填空题理气药对胃肠运动具有()作用.正确答案:调节11、单选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现代认识()A、血流动力学异常B、微循环障碍C、血小板聚集障碍D、血液流变学异常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C12、问答题大黄泻下作用的特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是什么?正确答案:大黄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口服6-8小时产生泻下作用,主要成分为结合性蒽苷。

作用机理:(1)使肠平滑肌M受体兴奋;(2)刺激肠壁神经丛;(3)抑制肠平滑肌Na+,K+—ATP酶。

13、填空题党参现代应用于治疗().正确答案:冠心病,血液系统疾病14、单选大黄抗炎作用机理是()A、收缩血管B、降低PGE、白三烯B4等活性物质的合成C、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D、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E、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正确答案:B15、多选外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抗病原微生物B、杀虫C、局部刺激作用D、保护及润滑皮肤E、收敛,止血正确答案:A, B, C, D, E16、问答题“血瘀症”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活血化瘀药是如何改善其“血瘀症”的?用现代术语表达。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B、确定中药品种C、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D、研究中药作用机制2、产生中药药理作用双向性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剂量B、化学成分C、机体状态D、实验方法3、温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正确的是()A、抗惊厥B、中枢兴奋作用C、解热D、镇静4、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镇静B、镇咳、祛痰C、利尿消肿D、止泻、止血5、最能体现解表药发散表邪的药理作用是()A、利尿B、抗菌、抗病毒C、发汗D、解热镇痛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A、解热B、抗炎C、利胆D、抗心律失常7、麻黄中最显著的利尿成分是()A、麻黄碱B、D-伪麻黄碱C、麻黄挥发油D、甲基麻黄碱8、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发汗B、抗菌C、抗炎D、抗毒素9、治疗糖尿病可选择的清热药是()A、黄芩B、黄连C、苦参D、金银花10、因含大量脂肪油而产生弱的泻下作用的药物是()A、大黄B、芒硝C、火麻仁D、芫花11、属于刺激性泻下作用的药物()A、大黄B、枳实C、火麻仁D、芒硝12、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清热药是()A、金银花B、穿心莲C、黄连D、板蓝根13、属于峻下逐水药的是()A、大黄B、芒硝C、火麻仁D、芫花14、芒硝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硫酸镁B、硫酸钠C、氯化钠D、氯化镁15、秦艽保肝、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龙胆苦苷B、挥发油C、秦艽多糖D、蛋白成分16、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多与所含挥发油有关,因此入药()A、需久煎B、需先煎C、不宜久煎D、不宜混煎17、下列哪项是研究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方法()A、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B、抑制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实验C、对抗组胺引起豚鼠离体气管痉挛性收缩的实验D、降低干酵母引起大鼠发热作用的实验18、关于雷公藤的不良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均呈现毒副作用B、毒性较大C、多数病人出现过敏反应D、神经系统可见头晕、乏力、嗜睡等19、关于芳香化湿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调整胃肠运动B、抗肿瘤C、抗溃疡D、抗病原微生物20、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A、钾盐B、茯苓多糖C、卵磷脂D、茯苓酸21、茵陈可用于治疗()A、梅尼埃病B、黄疸C、精神分裂症D、肿瘤22、与温里药“助阳气”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A、镇痛B、抗心律失常C、平喘D、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23、下列哪项不是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A、抗休克B、强心C、抗心律失常D、兴奋子宫24、下列哪项不是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对胃肠平滑肌的双向调节B、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双向调节C、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D、对消化液分泌呈双向调节25、山楂含有的消化酶是()A、胃蛋白酶B、胰酶C、脂肪酶D、淀粉酶26、临床上可用于回乳的药物是()A、山楂B、神曲C、麦芽D、鸡内金27、三七“祛瘀生新”功效与下列哪项药理作用有关()A、止血B、抑制血小板聚集C、镇痛D、促进骨髓造血功能28、三七的止血成分是()A、人参皂苷B、三七氨酸C、三七总黄酮D、三七皂苷29、下列不属于三七不良反应的是()A、出血B、胃肠道不适C、呼吸抑制D、房室传导阻滞30、延胡索生物碱中止痛作用最强的是()A、延胡索甲素B、延胡索乙素C、延胡索丙素D、延胡索丁素1、中药作用的多效性是由()决定的。

中药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类别
重点知识
中药药理学定义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人体、动物及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分类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研内容
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中药药效学
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中药药动学
中药药性理论
四性(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归经、升降沉浮、有毒和无毒
中药四性
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向
中药五味
辛味药(含挥发油,能行能散);酸味药(含有机酸类,止泻止血);甘味药(含糖类、蛋白质等,能补五脏);苦味药(含生物碱和苷类,抗菌抗炎);咸味药(含无机盐,化痰补肾)
研究机体对中药作用的规律,包括中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的体内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
中药基本作用
1. 整合调节作用(调节机体的反应水平和反应能力)2. 祛除致病因素(祛邪作用)3. 增强机体功能(扶正作用)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1. 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效应2. 药物作用的效应随药量变化而变化3. 调整用量配比能够改变药物作用的方向4. 时效关系受复方中药味配伍配比、药物代谢过程及机体功能状态影响
中药不良反应
1. 副反应(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2. 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反应)3. 特异质反应(遗传原因导致的病理反应)4. 后遗效应(停药后残存的药理效应)5. 停药综合征(突然停药后引起的反效应)6. 过敏反应(体内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反应)7.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2024版《中药药理学》

2024版《中药药理学》

加强与国际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药 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 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特点
01
02
03
04
整体性
中药药理学强调从整体角度研 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注
重中药复方的研究。
多层次性
中药药理学研究涉及分子、细 胞、器官和系统等多个层次。
多靶点性
中药往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 的作用特点,中药药理学研究 需要揭示其复杂的作用网络。
实践性
中药药理学研究紧密结合临床 实际,注重解决中药临床应用
中药药理学的挑战
成分复杂性
中药通常包含多种活性成分,其相互作用和 药效机制复杂,给研究带来挑战。
药效评价困难
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传统 的药效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反映其疗效。
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
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尚不完善,不同批次、 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
国际认可度低
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限制了其 国际化进程。
祛湿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祛风湿药
如独活、威灵仙等,具有祛风湿、止 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 膝酸痛等。
利水渗湿药
如茯苓、泽泻等,具有利水渗湿、健 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 利等水湿内停证。
补益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补气药
如人参、黄芪等,具有补气升阳、益 卫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 食少便溏等气虚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确定与验证
确定药效物质基础
01
通过综合研究复方的化学成分、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
信息,确定复方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验证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药理学(精)

中药药理学(精)
《中药药理学》
第二章 清热药
清热药
● 定义 凡以清热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清热药。 ● 热证概念 ★ 指体温升高的发热; ★ 泛指体温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患者出现一系列热象:口干、咽燥
、面红、目赤、火便干洁、小便短赤、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 数。 ● 热证分类 ★ 表热证 解表药(辛凉) ★ 里热证 清热药
资料。体外筛选无效的,体内不一定都无效。 ★ 抗菌作用体外筛选,由于中性药杂质多,除抗菌成分外,鞣质、
PH都可影响抑菌效果。
清热药药理作用 - 抗菌作用
提问:抗菌作用能否作为衡量清热药疗效好坏的唯一指标?(如何 正确认识清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 许多中药抗菌作用不够强,但对许多感染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 清热药的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不一致; ★ 不少清热药虽抗菌力不强,却具有明显的解毒、抗炎、解热和
菌);复方(黄连解毒汤、泻心汤等)抗菌力不易产生 ★ 用于肠道感染时,吸收少,副作用小、疗效佳。 ● 抗菌机理 可能对细菌呼吸、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及细胞毒作用有关。
黄连药理作用
● 抗毒 ★ 黄连对多种细菌毒素有明显解毒作用。 如:对细菌内毒素致大鼠发热死亡保护作用; ★ 在低于抑菌浓度时,抑制金葡菌凝固酶形成,组织损害; ★ 对霍乱弧菌、大肠杆菌毒素致腹泻有对抗作用。 ● 抗炎 ★ 黄连及小檗碱对实验性炎症早期渗出、水肿和晚期肉芽增生有明
黄连
● 功用
清解燥湿、泻火解毒
● 主要成分
小檗碱(黄连素)占3~5% 黄连碱 掌叶防已碱(巴马亭)、药根碱等
黄连药理作用 - 抗菌作用
● 有效成分 小檗碱 ●抗菌作用特点 ★ 广谱:以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金葡菌作用最强。 ★ 与浓度有关: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 与配伍有关:单用(黄连或黄连素),易产生抗药性(尤其金葡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的概述中药药理学指的是研究中药对生物体发挥药理作用和产生疗效的学科。

中药是指以草、木、皮、根、果、实、花、叶、茎、根、藤等自然植物为原料,采用合理的工艺进行加工和制作的药物。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是中药中含有的活性成分的化学特征、药效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药理学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中医学理论就已经提出了“宣调导滞”的药理作用观点。

在宋朝,张锡纯提出了“同药异功,同病异治”的药理学观点。

到了明代,在刘完素的《千金方》中则详细地列举了1500多种中药和方剂。

在清朝时期,李时珍写成了《本草纲目》,将中药药理学和中医疾病理论融为一体,为中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中药药物的深入研究,中药药理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科技的进步使得中药药理学得以从经验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研究中药药理学,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和疗效,从而更好地利用中药为人们的健康保健和医疗服务。

中药的药物活性成分中药是以天然药材为主要原料,因此其中含有的药物活性成分很多,也很复杂。

中成药则是将若干种中药材进行合理配伍后经加工而成的制剂,对于中药药学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药理学中主要研究的是中药到达人体内后发挥的药理作用和产生的疗效,与中药药材的形态、结构、性质有关。

中药材中含有的药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苷类、萜类、多糖、挥发油、甾类化合物、糖皮质激素等。

其中,生物碱是一类含氮天然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茗荷中的茗荷碱、曲降含的曲降红碱、葛根中的葛根碱等。

黄酮和苷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主要是抗氧化、抗癌、抗炎、降血压、降血糖、增强血管弹性等方面,如银杏叶中的银杏黄酮和酰基半乳糖苷等。

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多个异戊烷环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对于中药材的香气、味道和抗菌作用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决明子中的槲皮素和顶黄酮等。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3.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影响。

4.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5.清热药:能清解里热的药。

6.泻下药:凡能通利大便,排出积滞,攻逐水饮的药物。

7.温里药:凡能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的药物。

8.理气药:凡具有疏通气机,消除气滞作用的药物。

9.活血化瘀药:凡具有疏通血脉,祛除血瘀,使血流通畅的药物。

10.平肝息风药:具有平肝潜阳平息肝风功效的药物。

11.开窍药:以苏醒神识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2.补虚药: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消除虚弱证候,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药物。

13.麻黄成分与其作用关系:发汗(挥发油、麻黄碱)机理: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导致汗液分泌增加;平喘(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机理:(1)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NA和肾上腺素,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2)麻黄的化构与肾上腺素相似,可直接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B受体结合,激活细胞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 TP形成cAMP,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3)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4)直接兴奋a受体,收缩末捎血管,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5)促进肺部PGE的释放,直接活化腺苷酸环化酶或抑制该酶的分解,使细胞内cAMP的含量增加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6)抑制抗体的产生。

14.银花为什么称为阳疮之要药?(1)对抗药金葡菌有效,与青霉素合用抗菌作用增强。

(2)缓解炎症。

(3)WBC吞噬功能增强。

(4)减毒作用。

15.黄连抗心律失常:小檗碱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冲动,从而抑制异位节律,其原理可能与影响钠、钙转运有关。

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均抑制心肌,而黄连素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正性肌力作用是通过阻止钾外流,促进钙内流的作用实现的)和负性频率作用,对伴有心衰的心律失常者更有利。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理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中药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教学时数:54学时(42理论:12实验)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简介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药理和机体(包括正常机体、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结合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药理药理作用产生的机制及其物质基础,是中药药理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

药理学是介绍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药理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药理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这两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4 .课程作用《中药药理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药理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中药药理学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中药药理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各类常用中药药理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药理药理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为培养中药药理学科技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它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性课程,对中医药学术创新、临床疗效提高和中药药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药理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课程编号:G4000065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修课方式:必修课 总学分数:3学分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一、中药药理学基础知识1.中药的定义:中药是以天然药材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制剂方法制成的药物。

中药具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药药效:中药药效是指中药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中药的药效主要包括调节阴阳、益气健脾、祛瘀止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里散寒、敛肺止咳等作用。

3.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根皮、茎叶、茎皮、花、果、种子、仙人掌、地上菜、果皮、果肉、根茎等。

4.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剂方法将中药进行加工和炮制制成的药物。

常见的中药制剂包括煎剂、散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外用贴剂、膏剂、注射剂等。

5.中药对人体的影响:中药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理作用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

生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如益气健脾、温里散寒等作用;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病理功能的影响,如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作用。

6.中药的贮存和使用:中药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曝晒、防潮湿等,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7.中药的毒性与副作用:一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砒霜、雄黄、硫磺等,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中药药理学主要研究中药药物对人体生理和病理功能的影响。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来研究中药药物对特定生理活动的影响;临床研究则主要通过药理试验和临床观察来研究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

3.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物的药理特性、作用机制、毒副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4.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细致,不断揭示中药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中药药理学----总论

中药药理学----总论

七、剂量及煎煮方法
• 大承气汤:经典法—滤液中后下大黄(最多) 混煎法—同时煎煮(大黄酸少14% 总蒽醌少11%) 后下法—药渣中后下大黄(居中)
八、配伍
• 《本经》:“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 者、有相畏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 情,合和视之。” • 关于十八反十九畏 • 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与十八反、十九畏的看 法很不一致。动物实验结果存在有相互矛盾之 处,难以做出确切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
乌头碱(LD50=1.8mg/kg) 加热 次乌头碱(LD50=5.8mg/kg)
• 2、增强疗效
延胡索用醋制,生物碱溶出量增加.
• 3、利于贮藏,保持药效稳定
苦杏仁炮制后,抑制酶的活性,苷分解减少.
• 4、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
生大黄泻下(结合型蒽醌),炮制后抗菌作用(游离型).
六、制剂及剂型
• 枳实、青皮:水煎口服促进肠蠕动,行气 针剂升高血压,抗休克
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酸味药
化学成份: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 味药主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 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收敛止泻、止血。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苦味药
化学成份:生物碱、苷类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 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活性而纠正热证 或寒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5、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中药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抗血栓作用:干姜水提物对ADP、胶原酶诱导的血小
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实验性血栓形成延迟。干
姜挥发油也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抗炎作用:干姜的水、醚提取物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干姜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而发挥抗炎作用。姜烯酮可明 显抑制组胺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肉 芽增生,减轻幼年大鼠胸腺重量,并使肾上腺重量增加。
(7)抗炎、镇痛: 即兴奋垂体-皮质合成、分泌,又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乌头碱即是毒性成分,又是镇痛成分。 (8)调节植物神经和中枢神经: 降低阴虚证交感神经-β 受体-cAMP亢进;降低阳虚证副 交感神经-M受体-cGMP亢进;升高虚寒证脑中NA、DA低下,
降低5-HT升高。
(9)消化系统:兴奋胃肠,抗溃疡。
附子(乌头)
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n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 主根为乌头。性热、味辛、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 逆、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要成分:毒性:乌头碱,心脏先兴奋后抑制。口服致 死量为4mg,炮制久煎水解成乌头原碱毒性下降。有效:去 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氯化甲基多巴胺。
肉 桂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 树皮。性大热、味辛、甘,归脾、肾、心、肝经。具补火助 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功效。 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并含有少量乙酸桂皮酯、 乙酸苯丙酯。另外尚含多糖、肉桂苷、香豆素等。
1.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强心:肉桂可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使豚鼠 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对血管和血压影响:肉桂、桂皮醛等对动物外周血管有
2.其他作用 延缓衰老:肉桂水煎液可提高老龄大鼠血清总抗氧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TCM)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 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是按照中医理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天然药材。 机体:人体、动物体、微生物体。
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胸闷咳喘 用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地等。 2.支气管哮喘 麻黄碱口服或喷雾吸入。 3.鼻塞 0.5%-1%麻黄碱滴鼻。 4.低血压 皮下、肌注预防低血压。 5.缓解寻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不良反应 左旋麻黄碱可使前列腺肥大者排尿困难、失 眠等。过量(治疗量5~10倍)可引起中枢和心血管中毒。 去甲基麻黄碱中枢兴奋、欣快、食欲抑制。精神病、心脏病 、孕妇避免使用。麻黄碱不得与咖啡因合用。
第二节 机体因素 一、生理因素 年龄: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老人,肝肾功能衰退。 性别:性激素,妊娠、哺乳、月经三期的生理不同。 体质:营养状态,特异体制(高敏、耐受、过敏体)。 精神:乐观者提高抗病能力,悲观者难奏效。 二、病理因素 病理影响药效。肝肾功能,肠内微生物影响药代。
第三节 环境因素 地理条件、气候、饮食、起居不同、昼夜节律性、激素 分泌、神经活动等。
(3)利尿 利尿成分为D-麻黄碱,口服弱,静注明显, 过量反而减弱。机理:①扩张肾血管增加过滤率;②抑制肾小 管对Na+重吸收。
(4)抗炎、抗过敏 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可被 酚妥拉明和心得安阻断,说明与α、β有关。除抑制过敏介质 释放外还有抗补体作用。
(5)镇咳、祛痰 镇咳为可达因1/20,有效成分为萜品烯 醇。挥发油为祛痰有效成分。

中药药理学名词解释

中药药理学名词解释

中药药理学名词解释
一、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对机体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主要探究中药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所发挥的药理效应及其变化规律。

二、中药药理学的特点:
中药药理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等特点。

它涉及到中医学、中药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机制。

三、中药药理学的任务:
中药药理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2.探究中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发掘和整理传统中药方剂及单味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4.研究中药在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上的药理作用,为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四、中药药理学的应用:
中药药理学在临床用药、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中药药理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中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同时,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五、中药药理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药药理学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涉及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也将更加精准和智能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
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药药理学基础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中药药理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仪器,奠定良好的专业课基础;其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巩固与加深对中药药理学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设计实验。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个实验均由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和思考题组成。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学习内容。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8学时。

四、使用教材:《中药药理学实验讲稿》,由药理学教研室自编。

Ⅱ正文
实验一炮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扭体法)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热板法与扭体法的原理。

2.掌握热板法中小鼠痛阈值的测定方法及合格小鼠的筛选标准。

3.掌握小鼠扭体疼痛反应的评价方法。

4.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6.了解实验数据坐标图示法。

二、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痛阈值。

(三)筛选,分组。

(四)给药。

(五)测量不同时间的痛阈值。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延胡索与醋炒延胡索的镇痛作用。

2.阐述醋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原因?
3.比较两种镇痛实验方法。

实验二、炮制对附子毒性的影响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制附子和生附子毒性作用的差异。

2.掌握小鼠附子中毒的表现。

3.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4.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5.了解药物毒性实验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讲解制附子和生附子化学成分的差异、药理作用
(二)分组,给药,观察动物附子中毒的表现,以及中毒潜伏期、死亡率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动物中毒表现的描述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2.阐述制附子和生附子毒性作用的差异?
3.中药经炮制后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4.为预防附子中毒,应如何降低其毒性?
实验三、麻黄汤及去麻黄桂枝对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着色法)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大鼠足跖部汗液着色法
2.掌握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及麻黄对全方发汗作用的影响
3.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4.熟悉其他发汗实验方法。

5.了解麻黄发汗作用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一)讲述大鼠足跖部汗腺的主要分布以及和田高垣试剂的组成(二)大鼠分组,给药,固定,足跖部分别涂上A液和B液(三)大鼠足跖部汗点出现的观察
(四)实验数据的处理
(五)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六)总结
三、思考题:
1.如何准确记录汗点出现数?
2.阐述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及去麻黄后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差异?
实验四、柴胡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2,4-二硝基苯酚(或内毒素)复制发热动物实验模型的方法。

2.掌握肛温计测定家兔体温的方法。

3.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4.熟悉其他发热动物实验模型的复制方法。

5.了解柴胡解热作用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体温值。

(四)家兔发热模型的制作。

(五)给药。

(六)测量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动物的体温值。

(七)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八)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根据试验结果,试分析柴胡解热作用的特点。

2.解表药和清热药解热作用的特点。

实验五、茵陈蒿汤对家兔的利胆作用(插管法)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家兔胆管插管方法。

2.掌握茵陈蒿汤的利胆作用。

3.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4.熟悉自身对照的设计原则。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传统经典方剂茵陈蒿汤的功效、药理作用
(二)家兔麻醉、固定、胆管插管、收集给药前胆汁、给药、收集给后前胆汁(三)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实验是否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为什么?
2.分析茵陈蒿汤的利胆作用机制。

实验六、天麻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表现。

2.掌握中药天麻的中枢抑制作用。

3.掌握药物协同作用的动物实验方法。

4.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天麻的功效、药理作用。

(二)给药、观察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五)总结
三、思考题:
1.何谓阈下催眠剂量?
2.为什么天麻能提高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的百分率?
实验七天南星抗小鼠惊厥作用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兴奋的表现。

2.掌握中药天南星的中枢抑制作用。

3.掌握小鼠惊厥模型的制备实验方法。

4.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天南星的功效、药理作用
(二)给药、观察、小鼠惊厥模型的制备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五)总结
三、思考题:
1.讨论天南星抗小鼠惊厥作用的机理。

2.中枢神经抑制实验有哪些?
实验八人参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抗疲劳作用药物的常用筛选方法。

2.掌握小白鼠游泳实验方法。

3.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4.熟悉人参的抗应激实验。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水深、水温的要求。

(三)分组。

(四)给药,负重,游泳。

(五)测量小鼠游泳时间。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为什么人参可抗疲劳?
2.影响小鼠游泳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九人参对小鼠耐常压缺氧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抗疲劳作用药物的常用筛选方法。

2.掌握小白鼠耐常压缺氧实验方法。

3.掌握中药药物的剂量换算及配制方法。

4.熟悉人参的抗应激实验。

5.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缺氧瓶的准备、要求。

(三)分组,给药。

(四)放入缺氧瓶中,记录小鼠耐缺氧时间。

(五)实验数据的处理。

(六)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三、思考题:
1.人参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是什么?
2.影响小鼠耐常压缺氧实验的因素有哪些?
Ⅲ教学组织与考核方法
一、实施机构:药理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一)实验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二)教学点:在药理学学生实验室教学,承担教师由药理学教研室委派。

(三)辅导形式:实验小论文、课堂答疑、讨论、复习等结合。

四、考核办法:每次实验后批改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学生的实验操作成绩占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的的30%左右;理论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验内容教学时数实验类型实验一炮制对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扭体法) 3 验证型实验二、炮制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1.5 验证型实验三、麻黄汤、麻黄对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 3 验证型实验四、柴胡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 3 验证型实验五、茵陈蒿汤对家兔的利胆作用 2 验证型实验六、天麻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1.5 验证型实验七、天南星抗小鼠惊厥作用 1 验证型实验八、人参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1.5 验证型实验九、人参对小鼠耐常压缺氧的影响 1.5 验证型
合计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