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在生长》说课稿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在生长》教课方案我们在生长课题《察看身体》 1 课时教课目的过程、方法能丈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数据。
能坚持按期丈量和累积数据,供此后剖析比较这些数据,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术认识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围及身体各部分的比率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各器官的功能都在加强。
经过丈量认识自己的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状况。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到察看身体的变化,认识到要关注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
教课准备教师器具图片课件、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脚迹、掌印,小孩保健手册。
学生器具空白表格、钢卷尺、直角三角尺、纸筒、带指针的腕表、贴有刻度的大可乐瓶或雪碧瓶250、可弯头的吸管、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
教课过程 1.游戏导入猜猜他是谁教师出示班内一位同学婴儿、少儿期间的照片。
问你们能猜出这是我们班内的哪位同学吗?再出示与他她此刻年纪相仿的照片。
问此刻能猜出来了吗?为何方才你们猜不出来呢?板书课题。
3-5 分钟 2.知道人的身体是不停生长变化的。
发问你们都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自己在生长呢?学生可一边出示准备的资料一边报告,经过列举事实说明自己在长大。
8-10 分钟 3.发问你们有没有好方法更正确的认识我们的生长变化情况?学生议论报告。
6 分钟 4.丈量自己身体的变化10—12 分钟 1 丈量身高。
议论丈量的方法和步骤、如何测得准、如何分工,议论如何记录到表格中观看丈量的视频而后互相合作丈量,记录。
2丈量胸围。
先集体议论确立胸围丈量的地点,而后按丈量身高的合作模式进行测量胸围,记录测得的数据。
3测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4测定肺活量。
学生依据自己测得的数据进行小组间的沟通。
15-18 分钟 5.后续活动。
参照小孩保健手册拟订一份此后按期丈量、记录的计划表。
主假如时间保存好表格,此后使用。
5分钟。
小学科学我们在成长2(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在成长2(教案)小学科学教案:我们在成长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和描述人体生长发育的现象。
3. 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和相互依存关系。
二、教学重点:1. 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2. 定期观察、记录和比较个人的生长发育现象。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人体不同器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2. 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10分钟)1. 给学生出示并介绍一幅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细节。
2. 提问:你们认为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是统一的吗?为什么?3. 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分享他们的理解。
Step 2:知识讲解 (20分钟)1. 以幻灯片或黑板为媒介,向学生展示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青春期等。
- 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变化:体重、身高、牙齿、头发、骨骼等。
- 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生长期和发育期。
2. 引导学生思考生长发育速度差异的原因,如遗传、营养、锻炼等。
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Step 3:实践观察 (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组员作为被观察对象。
2. 引导学生合作观察该组员的生长发育现象,如体重、身高、牙齿生长等,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并比较观察结果。
3. 学生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图片等方式记录。
4. 鼓励学生选择多种观察方法,如问卷调查、测量等。
Step 4:讨论和总结 (20分钟)1. 组织学生小组间交流观察结果,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记录。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观察到了哪些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或关系?3. 分享学生观察结果,并与学生一起总结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Step 5:延伸拓展 (15分钟)1. 鼓励学生关注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体生长发育差异。
2.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如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生长过程,认识人的生长需要适当的饮食、运动和休息。
2. 理解身高和体重与年龄的关系,掌握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人的生长需要适当的饮食、运动和休息。
2. 掌握测量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我们在生长》课本。
2. 实验所需材料:体重秤、身高尺。
3. 图片或视频资料:人体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人体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小时候和现在身体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吗?你们怎么知道你们在生长呢?Step 2:学习生长与饮食、运动、休息的关系(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的生长需要适当的饮食、运动和休息。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平时都吃什么样的饭菜?因为吃这样的饭菜,你们的身体能够健康生长吗?你们平时都做什么运动?为什么要做运动?Step 3:实验1:测量身高(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学生的身高。
教师先示范如何使用身高尺进行测量,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测量身高,并记录下自己的身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身高和年龄有关系吗?同年龄的人身高可能有差异吗?Step 4:实验2:测量体重(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学生的体重。
教师先示范如何使用体重秤进行测量,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测量体重,并记录下自己的体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体重和年龄有关系吗?同年龄的人体重可能有差异吗?Step 5: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什么?我们的身高和体重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同年龄的人身高体重可能有差异。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生长需要适当的饮食、运动和休息,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重要。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课堂上,教师布置相关的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观察身边的人的身高和体重,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及今天学到的关于生长的知识。
小学综合活动《我们在生长》案例
小学综合活动《我们在生长》案例及分析课题:我们在生长教学过程:一、准备:1、要求学生找到自己小时候的掌印和脚印,小时所穿的小衣裤,不同年龄的照片。
2、一年级时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数据。
3、皮尺、直尺、体重秤。
二、导入:1、游戏:猜猜他是谁?教师出示班内一位同学婴儿(幼儿)时期的照片,提问:你们能猜出这是咱们班的哪位同学吗?再出示与他(她)年龄相仿的照片。
提问:现在能猜出来了吗?为什么刚才你们猜不出来呢?分析:此导入环节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不知不觉已经把学生带到了本课的主题:“我们在生长”上来。
2、小结:刚才大家都说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生长,在变化,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我们在生长》。
板书课题:我们在生长。
三、学习新课:1、知道人的身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
提问:你们都是从哪些事实来说明自己在生长的呢?(1)列举事实说明生长变化情况?提问: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更准确地说明我们的生长变化情况?分析:此环节让学生了解列举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只是凭经验和感觉,只能大概知道自己在长大,要精确地知道自己生长变化的情况,科学地方法是通过测量比较。
(2)学生汇报用测量记录的方法了解自己的生长变化情况。
(3)教师指导测量方法:师:如何对我们的身高、体重、手、脚和胸围进行测量呢?生:同学之间可互相质疑,补充,商讨出具体正确的测量方法。
(4)学生实际测量、了解自己生长的情况。
师述:别忘了,把你们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你同桌上的小卡片里,卡片的背面是记录你们一年级时身高和体重的情况,大家看一看你在这两年中到底长了多少?师:还可以通过测量哪些方面了解我们的生长呢?生:头围、握力的大小。
2、设计长期观测的表格,关注自己的成长。
(1)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很多方法测量身体变化,你们想不想把自己成长的过程记录下来?请你们想个好办法!(2)生:讨论如何把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
(3)汇报讨论方法。
分析:如果学生只想到把测量的数据全部记录下来再进行比较,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要给予肯定,这对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提醒学生这些数据能不能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
说课稿集锦5篇
说课稿集锦5篇说课稿篇1《我们在生长》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
生长发育是生命的象征,也是每一个学生都在亲身经历的事。
虽然生长现象是学生所熟悉的,但毕竟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这是较为抽象的,如何才能提高他们对于研究自己的身体的兴趣?另外,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并没有对自己的生长情况作过系统的记录,所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生长情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是比较困难的。
根据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初步分析,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一系列的游戏和动手活动,既引起学生研究自己身体的兴趣,也从活动中调动学生的记忆和已有经验、常识,并通过利用这些素材进行分析、整理,从而获取有关我们在生长的证据。
对于初次接触《科学》科目的三年级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会他们一种科学的,有条理的思维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使他们在日后的科学探究道路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新的处理,把该课划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在研究生长过程中种种变化特征的同时,培养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第二课时主要是学生的测量、记录、分析表格活动,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记录自己身体生长的变化,并能在课后坚持定期测量、记录、积累数据,通过分析比较这些数据,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本课的第一课时。
根据以上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为该课的教学制定了如下目标:而该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要体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一定的情景,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有效的科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是相吻合的。
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长大的相关事实。
科学探究:学会系统分析我们在生长变化的感性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起学生对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知道珍惜健康,知道成长的重要。
《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
《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第一篇:《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长大的相关事实。
2.过程与方法:会收集我们在生长变化的感性事实,学会测量身高、体重、手脚、胸围、肺活量,学会观察记录测量数据,能够对结果作初步统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锻炼、睡眠有关,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人在成长过程中外貌发生的变化,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教学准备:体重秤、皮尺、直尺、三角尺、气球、吸管、胶管、自制仪器表格、小医生服装、帽子及红袖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课前咱们先来聊聊天吧!这些时天气变冷,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穿了新衣服。
买的衣服是大一点的还是刚刚合适的?衣服为什么要买大一点的呢? 2.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在生长》。
二、知道人的身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1.提问:你用哪些现象来说明感觉到自己在生长呢? 2.学生汇报:个子长了、体重变重、手脚长大、胸围大了。
三、测量自己身体生长变化情况1.提问:是呀,我们的个子长高了,体重变重了,手、脚也变大了,胸围也变大了,长了多少呢?你用什么办法来了解生长变化情况? 2.四人小组讨论(略)。
3.指导测量方法:①身高怎么量?谁会,请你来教教我们。
②体重怎么测?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③手、脚大小有变化吗?怎么知道手、脚变大了多少? ④胸围大了怎么测?你们认为这样测准确吗? ⑤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测身高、称体重、测手、脚大小以及量胸围的办法来了解身体的生长变化。
⑥学测肺活量: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两边分别派出1名同学参加吹气球活动,这两名同学必须个子差不多,吸一口气吹完为止,看看你能吹多大? a.提问:两个人个子差不多,吹的气球大小怎么不一样? b.谈话:肺装气的多少,我们称为肺活量,他们俩谁的肺活量大,大多少知道吗?怎么知道? c.活动:我们现在就来测测这两个同学的肺活量。
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
我们在生长
教学目标
l.指导孩子们继续展开对人体的观察,关注人的生长变化,并知道可以通过测量、记录、比较的方法来了解自己身体生长变化的情况。
2.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亲身经历实际的测量活动,力求使他们的测量活动向准确的方向发展。
3.培养孩子们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测量人体的身高、体重等项目。
教学难点
准确进行测量。
教学设计
以身高为例,进行重点的测量指导,让学生注意到测量准确性的问题,以此渗透进其它项目的测量活动中。
教学准备
软皮尺,直尺,体重秤,纸,记录纸,笔。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出示奶瓶,引入对长大问题的研究。
(板书课题:我们长大了)
●发现身体在长大
提问:你还能从身边的哪些现象中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学生列举长大的事例。
●怎样才能准确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让学生思考,想知道长了多少,怎么办?
学生经过讨论,形成以下共识:可以通过测量、记录,并将记录结果比较的方法来了解。
●指导测量
1、你想测量哪些项目?
2、身高的测量
身高怎么测?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实际测量,弄清楚身高的测量方法,并做好记录。
3、体重、胸围等项目的测量
其他项目怎么测?
分组选择并进行实际的测量。
相互交流测量方法。
●延伸
布置课下的测量任务:养成定期测量的好习惯,并设计表格记录。
《我们在成长》科学教案
《我们在成长》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及变化。
2、了解人生成长变化的表现。
(二)过程与方法1、制订怎样搜集成长的证据活动计划。
2、能搜集实物、寻找数据作为自己成长的证据。
3、制作一套记录自己成长情况的简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搜集成长证据活动中,培养学生注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自觉、诚实地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在不同年龄阶段发生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制作自己的成长简历。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学生健康检查记录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讨论: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2、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3、有哪些事物或数据能证明我们在成长?新课讲解:(一)制定搜集成长的证据的计划:1、讨论:①我们应该着手搜集哪些方面的成长的证据呢?(身高、体重、牙齿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学习、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②我们可以去哪搜集,怎样搜集到成长的证据呢?(服装、照片、影像、用品、玩具、成长日记、病历、免疫证……)2、学生分小组制定计划。
3、交流小组的研究计划,小组相互评价研究计划。
4、搜集到了证据之后,我们可以怎样分析自己在那些方面的成长变化?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分析,如:布置课外活动:课外按计划搜集并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提示学生向爸爸妈妈询问一些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小学科学我们在成长3(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在成长3(教案)小学科学教案:我们在成长3教学目标:1. 认识人体的五官和相关器官;2. 了解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 掌握正确使用五官和感觉器官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用于展示人体的五官和相关器官;2. 展示材料,如水果、香料等,用于感觉器官的实践活动;3. 小组讨论活动的素材,如图片卡片、问题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体上的五官,并引导他们认出并说出五官的名称。
2. 引出课题:“我们的五官和感觉器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呢?”二、探究五官(15分钟)1. 展示图片或模型,介绍人体的五官和相关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和脚等。
2. 请学生观察、描绘每个器官的外形和功能,并在黑板上记录。
3. 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三、探究感觉器官(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给每个成员准备一碗装满水果、香料等的容器。
2. 学生轮流用眼睛、鼻子、嘴巴、手等感觉器官感受容器中的物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3. 引导学生回答:哪个感觉器官对应哪个感觉?我们是如何使用这些感觉器官的?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图片卡片和问题卡片。
2.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如:“用鼻子能闻到什么味道?”、“用眼睛能看到什么颜色?”等。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回答问题,并与其他小组分享答案。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图片,让他们用感觉器官猜测图片上的物品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使用感觉器官的体验,并和同学分享。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五官和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好好使用五官和感觉器官?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认识了人体的五官和感觉器官,并了解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感觉器官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对感觉的认识,还培养了观察、描绘、思考和分享的能力。
三科上1我们在生长[1]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五山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五山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五山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课后反思:。
《我们在生长》 教学设计
《我们在生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长”的含义,包括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
学生能够描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成长的美好和不易,珍惜成长的机会。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成长中的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生长的内涵,认识到生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促进相互理解和交流。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找到积极的应对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对未来成长的规划和期待,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对生长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成长经历和感受,激发思维的碰撞。
3、案例分析法展示一些有关成长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写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生长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孩子从婴儿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
2、知识讲解(10 分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生长的含义,包括身体的长高、体重的增加、器官的发育,以及心理的成熟、情感的丰富、认知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举例说明生长在生活中的表现,如学会了新的技能、有了新的朋友、对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等。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6 人。
给出讨论话题:“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最让你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案例分析(10 分钟)展示一个关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如学习压力大、与父母沟通困难等,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克服困难的案例。
科学《我们在成长》
答:自尊、自强、自信、自立、自爱的人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02
01
答: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分辨事非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都能顺利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4、我们怎样顺利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02
答:自我意识增强、追星、对异性产生好感、行为易冲动等现象,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反应。
青春期要注意(ABC) A、增加营养 B、足够睡眠 C、加强体育锻炼
(A)身高、体重快速增长,说明进入了青春期。 A、0-12岁开始 B、18岁以后 C、16岁以后
01
连线
02
青春期健康成长 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03
青春期阶段特点 行为易冲动
04
青春期不良影响 Biblioteka 烟喝酒体重最容易看出我们在成长,刚出生的时候的时候,我们的体重是??公斤,而现在是??公斤了,中间的差距十分大,正因为我们在成长,骨骼在发育,我们才会越变越重。这一点也可以表 现我们在成长。
测量一下自己又重了多少?
从四肢上看...
不仅是从衣服,从四肢上也可以看得出我们在长大。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出生时,都要印一个脚印,看看是多少公分的,现在我们的脚大概是十八公分左右,而以前只有八公分左右。
通过绘制折线图,可以看出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身高与年龄柱线图
年龄(岁)
身高(厘米)
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明星的小时候 猜猜看
小燕子 赵薇
成龙
我们在健康成长
影响身高的因素:
01
营养 睡眠 遗传 体育锻炼 精神因素
级上册第1课《我们在生长》课件
●做一做●
●想一想●
思考:
怎样才能让自己在生长发育期长得高长得壮, 健康成长?
要合理搭配营养物质,保障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 炼,才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练一练●
1.比较小时候和现在,我们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哪些 部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答:身高、体重、脚长、胸围等发生了明显变化。 胎记、痣、双眼皮、指纹、DNA、血型等没有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想一想●
小时候到现 在我们的身 体发生的明 显变化
个子长高 体重变重 手脚长大 胸围变大
思考:你怎样知道我们的身体发 生了明显变化?说说你使用的工具和 探究方法。
●说一说●
脸上的酒窝、身 上的痣不会变
双眼皮不会变
我们的指纹没有变
●说一说● ●想一想●
思考:你怎样知道我们的身体的某些部位没有 发生明显变化呢?说说你使用的工具和探究方法。
白纸、印泥、手指
把我的指纹印在白纸上,一年后,再把我同一手 指的指纹印在白纸上,比较这两次印在纸上的指纹, 就可以知道指纹将来会不会发生变化。
●练一练●
4.探究:你在慢慢长大,体重也在增加。一年中你的 体重增加了多少?你用什么方法来观察研究?
观察研究工具: 观察研究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秤、记录本、笔
用秤测量自己的体重,记录数据和测量时 间,到下一年相同日期,再次测量自己的体重, 用测得数据减去上一年测量的数据,得出体重 一年中增长的重量。
发生明显变化。
2.用 ② 准确测量自己臂长时,要测量臂膀到 ③ 的距离。
①三角尺 ②皮尺 ③手腕 ④指尖
●练一练●
3.探究:你手上的指纹将来会不会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 观察研究。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我们在成长 鄂
1我们在成长教学目标:1、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并参与到做科学的过程中来。
2、通过亲历过程,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对做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并参与到做科学的过程中来。
教学难点过亲历过程,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对做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蜡烛一支,香一炷,火柴一盒,粉笔,记录纸等。
2、学生准备:钟表,尺子等。
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完成。
第一个部分为启发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意识的回顾并作充分的表述。
第二部分为引导学生亲历做科学的过程,获得做科学的初步感受。
第一部分的教学第1页以“说”为主。
可以把教材中最开始描述性的语言转化成问题,如“我们每天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范围内,相互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说出一些他们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如吃什么,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等。
应鼓励学生就身边的事情提出问题,综合全班同学的意见,他们提出的问题会涉及到包括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等各方面的内容。
二是要启发学生讲出一些风趣的事情或发现。
讲得风趣,大家才爱听,爱听才会有兴趣。
作为教师,也要在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有目的地准备一些既大凡、又蕴涵了科学道理的事情和同学们交流。
在师生这种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在我们的身边,在这些大凡的事情中,都蕴涵着科学,当我们对这些事情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时,我们就是开始做科学了。
第二部分的教学以“做”为主。
当我们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做科学了。
但怎样进行观察、思考,这才是“做”的严重内容。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就是要以一个详尽的问题为切人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提问、实验、整理、思考、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
详尽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前面的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
精选 《我们在生长》参考完整教学课件PPT
• 比较 指纹、血型没有变化。
• 比较
从小到大,我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哪 些方面没有变? 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 指纹、血型、等没有变化。
• 测量
要准确知道我们身体的情况,有哪些方法呢?
用尺子可以量身 高,还可以测量 坐高、头围、臂 长……
• 测量
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以 称体重。
可以在纸上 印下指纹。
• 测量
分析自己的主要特征: 身高: 体重: 坐高: ……
• 身体生长记录卡
〔贴上自己近期的 照片〕
姓名:______ 时间:______
身高〔厘米:____ 坐高〔厘米〕:____ 体重〔千克:____ 头围〔厘米〕:____ 脚长〔厘米:____ 臂长〔厘米〕:____
我的特征:
你还记得你小时 候的样子吗? 和现在一样吗? 为什么?
我们在生长
• 比较
比照你小时候和现在的 衣物和照片,看看我 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 明显变化?
• 比较 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
• 比较
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小时候和现在 都有……
我小时候和 现在一直 是……
听说指纹 是不变的。
我们在生长
我们在生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测量,并与过去实行比较,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哪些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自我。
在观察过程中,会借助工具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并用数据来反映自己的生长状况。
3、情感价值观:感受研究自己成长变化带来的乐趣,为人生的科学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测量与比较研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题:
1、你知道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还有你小时候的照片吗?仔细看看。
2、还有小时候穿过的衣物、玩过的玩具吗?认真看看。
二、新课:
1、你认为,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哪些地方基本没有变?
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
2、实地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测量后,要求学生自己记录并保存以便今后做比较。
3、分析自己的主要特征:
4、教师说说今后的生长发育趋势。
并简要点一下营养与锻炼问题。
三、作业设计:
1、从小到大,我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哪些方面没有变?
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
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化。
2、我今年岁,我的现在的身高是,体重是,记录日期:。
教学反思:本节课仍然缺少鲜活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在生长》说课稿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在生长》说课稿
生长发育是生命的象征,也是每一个学生都在亲身经历的事。
虽然生长现象是学生所熟悉的,但毕竟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这是较为抽象的,如何才能提高他们对于研究自己的身体的兴趣?另外,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并没有对自己的生长情况作过系统的记录,所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生长情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是比较困难的。
根据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初步分析,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一系列的游戏和动手活动,既引起学生研究自己身体的兴趣,也从活动中调动学生的记忆和已有经验、常识,并通过利用这些素材进行分析、整理,从而获取有关我们在生长的证据。
对于初次接触《科学》科目的三年级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会他们一种科学的,有条理的思维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使他们在日后的科学探究道路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新的处理,把该课划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在研究生长过程中种种变化特征的同时,培养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第二课时主要是学生的测量、记录、分析表格活动,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记录自己身体生长的变化,并能在课后坚持定期测量、记录、积累数据,通过分析比较这些数据,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本课的第一课时。
根据以上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为该课的教学制定了如下目标:而该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要体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一定的情景,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有效的科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是相吻合的。
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长大的相关事实。
科学探究:学会系统分析我们在生长变化的感性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起学生对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知道珍惜健康,知道成长的重要。
围绕着教学目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学的整个流程,以及每个步骤我的设计意图。
在课的引入环节中,以游戏——为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顺序排序,并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物找出生长的科学规律。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
并向他们提供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在这个环节中由浅入深,通过游戏让学生唤起了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也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兴奋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就更为强烈,同时也使学生回忆起由小变大这一生长的最基本特征,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接下来的科学探究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我把它分为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人的生长特征变化;第二部分:探讨能记录下自己生长变化的方法。
第一部分,我大胆地让学生制作虚拟人物——小明的两个不同生长时期的模型。
让他们通过模型设计、制作及比较,回忆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的种种变化;通过动手做模型,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供一个形象的实体,理解身体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自做模型的介绍,在老师的点拨下,从外到内来探究研讨生长过程中的身体内外变化的种种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做的模型可以很简单,但必须得反映出虚拟人物的两个不同时期。
在学生对自己组模型的介绍时引导他们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可以看到学生对人生长过程中种种变化的表述是丰富的。
比如他们利用模型的比较向同学介绍人在生长过程中体重、身高、四肢、躯干等表面的生长变化。
在完成了身体表面的生长变化的探究后,“那么哪些时在做模型过程中不能反映出来的呢?”学生在我这一句问话的点拨下继而如火如荼地转入到对身体生长过程中内部变化的研究中去。
在此,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知识层面下的学生对身体内部变化的表述也不同,从“脑发育了”、“肺功能增强了”等等到一些较为专业的身体变化术语学生都谈及到了,使课堂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在探讨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的方法部分。
在小组讨论举例后,教会学生应用发明技法中的“头脑风暴法”在规定时间里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尽可能多地写出(形式不限可以用图画或文字表示)能记录生长变化的方法。
我认为该环节的设计突出了探究科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对于研究成长现象这些较为单调的问题上,在形式上若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师生之间单调的一问一答。
要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探
究活动当中,那么教师必须要精心创设一个情景让全体学生带着兴趣深挖下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游戏、讨论、创设情境动手做等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科学方法的掌握为学生以后的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总结环节中,教师利用学生的评价,对这些自行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鼓励学生不断反思,让学生明白每个方法的使用优点与不足。
“怎样才能准确地记录自己的生长”,就是这节课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也是下一课时继续进行的教学探讨活动。
课后我让学生就本课自己组的表现,互评,自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用铃声及“时间到”的组合图片有效地控制每一次学生活动的开始与结束,使整个课堂做到收放自如。
总的来说这样的设计使之做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在课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思维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使这类以思维训练为主的讲授课不再停留在沉闷,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