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课题二上下、前后、左右(AB)》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前后左右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前后左右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前后左右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一篇:前后左右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我们来看几道口算:看这几个得数,谁能上前面来将得数小的排在后面,(指一人到黑板摆)大家看她摆的对吗?从前往后读一遍,再从后往前读一遍。

2、孩子们,来到一年四班上课,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环境,看看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呢?再看看李老师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转个方向,现在李老师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哦?老师的前面一会是门,一会又是窗户,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的前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评论(1)活动2【活动】探究新知。

上课前笑笑给李老师打个电话,说今天动物园要举行森林运动会,她要去现场做采访报道。

(板书:森林运动会)你们想看看吗?(一)笑笑首先来到400米跑道上,给我们发来了比赛的画面:课件1、谁愿意来当解说员,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预测一下谁能得冠军?2、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谁来说说任意两只小动物之间的前后关系?课件3、跑了一会,情况怎么样了,你看到了什么?小兔子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件)同桌之间说一说4、快到终点了,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现在你再来说说每只动物的前后位置?课件5、那老师说:小松鼠跑在前面,你说对吗?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指名说同桌说齐说)由于比的对象不一样,那么位置的相对关系也就发生变化,所以前后的位置是相对的。

6、从这次比赛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暂时的落后不怕,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在学习中也是一样,我们又是会出现暂时的落后,但只要肯努力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赶上来并超过别人。

(二)紧张的长跑比赛刚结束,更加刺激的卡丁车大赛又开始了。

请看笑笑发回的画面:1、先来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课件),学生在答题卡上书写。

2、你能像这样再提出几个问题吗?尝试解答。

3、你能说说这几辆车的位置关系吗?(三)现实生活中这种相对的位置关系无处不在,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一看能不能用前后的知识说一说(座位)评论(1)活动3【练习】趣味练习,拓展提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3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左右、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的含义。

2.能够准确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周围环境,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2.能够根据具体情境使用方位词进行交流。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环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爱思考、勇于表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方位词的含义及运用。

2.理解并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难点:1.准确使用各种方位词进行描述。

2.在具体情境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教试板书:准备画有不同物体的教学板书,标注清楚方位词,如“左、右、上、下”等。

2.教学用具:小白板、马克笔、图片卡片等。

3.教材:备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约5分钟)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片卡片,让学生动手观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如“书在桌子的左边”等。

2. 导入新知(约15分钟)1.老师讲解方位词的含义,并示范不同物体之间的相对方位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方位词描述。

2.学生配合,自由练习描述物体位置。

3. 拓展延伸(约20分钟)1.老师出示更复杂的图片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位置,增加难度。

2.学生分组,自行设计情景,交流运用方位词描述。

4. 巩固练习(约10分钟)1.小组内互相提问,用方位词描述随机物体的位置。

2.老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加深记忆。

5. 课堂总结(约5分钟)1.老师对今天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位词的重要性。

2.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梳理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完成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位置》的练习册部分,巩固方位词的运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方位词的基本概念及运用,提升他们对物体位置关系的理解能力。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的教学方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能用这些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词汇。

2. 通过观察、操作、描述等方法,学会用位置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3. 开展实践活动,运用位置词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词汇,学会用这些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2. 难点:培养学生用位置词汇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位置词汇。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用位置词汇描述物体位置。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4.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词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位置词汇的含义。

3.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位置词汇描述物体位置。

5.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位置词汇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位置词汇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态度。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孩子学习,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 组织学生进行位置词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等,进行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上下、前后、左右(A)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上下、前后、左右(A)教学设计与评析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A)教学设计与评析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

(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学生交流。

(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

)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位置》教案范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位置》教案范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位置》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方位词“上、下、左、右”的含义。

2.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方位关系。

3.能够通过有趣的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方位词“上、下、左、右”的认识。

2.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方位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方位词“上、下、左、右”的含义。

2.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描述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方位关系。

四、教学环节1. 热身活动讲师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左右看看”、“上下瞧瞧”等,以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并为后面的课程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讲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方位词“上、下、左、右”的含义,如“桌子上面、地板下面、门左边、窗户右边”等。

2.讲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张简单的方位图,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物体在其中的具体位置和方位关系。

3. 练习活动1.讲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物体,然后让他们尝试用方位词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2.讲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到某个物品,或者描述“老师站在或坐在哪里”。

4. 总结归纳1.课程结束前,讲师应该总结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方位词“上、下、左、右”的含义,并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方位关系。

2.讲师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复习本次课程的内容,并做出总结性回答。

五、教学评估为了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提问:讲师可以随机向学生提问,以测试他们对方位词“上、下、左、右”的掌握程度。

2. 练习活动:讲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练习,尝试描述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方位关系,使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回答问题:讲师可以在下一节课上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本次课程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3《位置》(左、右)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3《位置》(左、右)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3《位置》(左、右)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3《位置》(左、右)教案2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左右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上下、前后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左右方向的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位置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左右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左右方向的运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上下、前后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但是,由于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发展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左右方向的描述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左右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左右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左右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左右方向。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卡片、小动物玩具、苹果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小动物玩具、苹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呈现一些小动物玩具或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能用左右方向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左右位置。

教师同时提问:“这些物体在图片中的什么位置?是左边还是右边?”引导学生运用左右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小动物玩具或苹果,让学生用左右方向来描述这个小动物玩具或苹果的位置。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上下前后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上下前后

上、下、前、后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同学们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体验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关系。

3.初步培养同学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初步培养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同学们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体验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活动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导入1.师问: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引导:你的上面有什么?你的下面是什么?你的前面有什么?你的后面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上、下、前、后”2.板书课题:上、下、前、后1.创设情境,初步体验上下(1)联系生活,师问:大家去过我们的武汉长江大桥吗?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2)投影出示教科书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看看他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谁还想说一说?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学生开书填空2.创设活动,加深理解(1)摆一摆A、听口令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说一说: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B、同伴合作摆一摆,说一说(2)找一找在教室里,你在谁的上面,你又在谁的下面呢?过渡:你在谁的前面?你在谁的后面?1.创设情境,初步体验前后(1)出示教科书上的图,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教师引导: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3)学生开书完成2.练习游戏,理解前后(1)做一做学生看图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游在最前面的是谁?最后面的是谁?(2)开火车游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老师当火车头,先朝一个方向开,问谁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然后换火车头向后转,向相反的方向开,问同一个人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四、总结体验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回家观察自己家的房子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两个小朋友做“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左图用指左眼引起对“哪边是左”的问题的讨论;右图用指右耳,引起对“哪边是右”的问题的讨论。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一定的区分左右的知识。

对前后、上下、正反的理解积累的经验比较多。

也能很容易的就区别开来。

但是对于左右的相对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这时本节课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

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三、教学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五、教法学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为此,我将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实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高度融合。

六、教学准备电子白板,录音机。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约5分钟)指鼻子眼游戏,游戏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游戏入手巧妙引入课题。

让学生从玩游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索,交流提高(约18分钟)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面对面做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争论,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其中的奥秘;最后通过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数学下《第一单元 位置》教学设计-A-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数学下《第一单元 位置》教学设计-A-教学教案

一年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教学设计-A-教学教案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上下,前后,左右的生疏,以及在此根底上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同学生疏“上、下〞、“前、后〞、“左、右〞的根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同学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同学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依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正确区分“上、下〞、“前、后〞、“左、右〞。

四、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左、右〞的相对性。

五、教材分析: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戌阅历,但不肯定能精确地加以推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1、供应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挂念儿音体验空间方位。

2、依照儿音空间方位的认知挨次进行编排。

六、教学建议:1、留意依据同学生疏空间方位的特点支配教学。

一般同学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区分“上、下〞、“前、后〞,但是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区分尚未开展完善。

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同学独立区分,而“左、右〞那么要引导同学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区分。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左、右〞的相对性比拟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玩耍来挂念同学区分。

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教材供应的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同学充分地体验,应防止抽象地让同学推断。

七、教学支配:1、上、下…………1课时2、前、后…………1课时3、左、右…………1课时4、位置……………1课时课题一上、下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教学目标:1、同学初步了解上、下的根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同学形成区分肯定的空间方位的力量。

3、培育同学观看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4、使同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使同学初步了解上、下的根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位置》(前、后)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位置》(前、后)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2《位置》(前、后)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位置》(前、后)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前后位置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并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并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卡片、实物、课件等。

2.学具:学生自带玩具或物品,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如小动物排队,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先后顺序。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前、后位置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呈现一组物体,如桌子上的书本、玩具等,请学生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前”、“后”等词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摆放物品,并用语言描述物品的先后顺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表述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趣味游戏,如“找不同”,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前、后位置关系的概念。

《上下左右》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教案设计

《上下左右》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教案设计

《上下左右》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上下左右》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位置。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充分体会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上下”、“前后”的位置。

教学难点会用“上下”、“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卡片、数字卡片教学活动教师活动设计预期学生行为教学意图及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知师:新的学期开始了,你们个个精神抖擞,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回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进步,你们有信心吗?1.学习认识“上、下”,出示主题图提问:观察这幅图,同位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我说你对的游戏,比比谁的反映快。

卡车在火车的()火车在卡车的()师:谁愿意像刚才那样和同学来对提问:观察图,说说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再找一找,轮船的上面有什么?练习:(1)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

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2)举例:你能举出生活中的有关上下的例子吗?提问:语文书、数学书、铅笔盒除了按照刚才老师提的要求摆以外,还可以怎样摆?谁来说。

学生听提问并简单地直接口答。

(汇报)(师说生判断)汇报:小组内互相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

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

三、巩固练习2.学习认识“前、后”,出示主题图师:一年2班的小朋友去春游,你们看,他(指图说)的后面有几个人?这三个人都是谁?提问:能说说李林、王英、张宁是怎么站的吗?谁站在谁的前面?那谁站在谁的后面呢?出示填“前”、“后”(用手势表示)李林在王英的()面,王英在李林的()面,张宁在李林的()面,张宁在王英的()面,王英在张宁的()面。

出示站牌图提问:这是什么?对,在公共汽车站我们就会见到站牌,你们看,这个站牌上有几站?哪7站?能说说哪站在哪站的前面吗?能说说哪站在哪站的后面吗?练习出示做一做第2页2题提问:花狗在白狗的()面,黄狗在花狗的()面。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基本概念,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如小动物、水果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位置关系。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绘制和练习描述位置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我有四个脚,两个头,生活中无处不在,猜猜我是什么?”(答案:桌子)。

2. 探究新知:(1)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如小动物、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前后、上下、左右的定义和用法。

(3)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实践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互相描述对方的位置关系。

(2)教师选取一些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前后、上下、左右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中的应用。

(2)学生举例说明前后、上下、左右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如教室、家庭等。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物品,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带回学校进行交流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年级数学《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两个小朋友做“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左图用指左眼引起对“哪边是左”的问题的讨论;右图用指右耳,引起对“哪边是右”的问题的讨论。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一定的区分左右的知识。

对前后、上下、正反的理解积累的经验比较多。

也能很容易的就区别开来。

但是对于左右的相对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这时本节课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

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三、教学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五、教法学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为此,我将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实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高度融合。

六、教学准备电子白板,录音机。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约5分钟)指鼻子眼游戏,游戏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游戏入手巧妙引入课题。

让学生从玩游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索,交流提高(约18分钟)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面对面做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争论,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其中的奥秘;最后通过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3《位置》(左、右)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3《位置》(左、右)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3《位置》(左、右)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左右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说明左右的概念,并能够在常见的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左右的概念。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方向感和空间感,引导学生尊重朋友、尊重合作,发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左右的概念。

•难点:区分清楚左右的关系,正确运用左右的概念。

三、教具准备•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图片:左右的对比图片•尺子、卡片、实物或图片•讲义、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

2.让学生自由活动,分组进行左右示范动作。

2. 学习新课(15分钟)1.通过教学图片向学生展示左右的对比图像。

2.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认识左右的概念。

3.请学生自由活动,做出左右的示范动作。

3. 操练与训练(20分钟)1.给学生举例引导,让学生分析描述左右的位置关系。

2.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卡片表示左右的方向。

3.教师辅助引导,让学生用尺子比较左右的长度。

4. 巩固(10分钟)1.引导学生回答左右关系的问题。

2.师生互动,让学生描述周围环境中事物的左右方位关系。

5. 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家庭作业:绘制自己家中房间的布局图,并标注左右方位。

2.预习下节课内容:学习课文中关于左右的内容。

五、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左右的概念,能够正确描述左右的位置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进行左右概念的巩固和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方向感和空间感。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左右的概念。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具:小动物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玩具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游戏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概念。

二、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并解释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三、课堂探究(10分钟)1. 教师发放卡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锻炼学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描述并指出组内成员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前后、上下、左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换答案,检查并纠正错误。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答案,分析他们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六、课堂活动:寻找隐藏的宝藏活动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具:藏宝图、小奖品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玩具或图片。

一年数学下位置—上下前后左右教学设计一教学教案

一年数学下位置—上下前后左右教学设计一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上下前后左右》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基本的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

2. 能够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和模仿动作,理解方位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并正确使用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

2. 能够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
袋子、卡片、小球、纸张、黑板、白板笔、教具、手工制作的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
Step1:导入(通过观察、描述和模仿动作引入主题)
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图片中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

教师
鼓励学生观察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并鼓励他们用简短的话语描述物
体的位置关系。

如:红色球在桌子上、蓝色球在椅子下等。

2. 教师让学生模仿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并用简短话语描述模仿
的动作。

如:举起左手、向前迈一步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常用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

Step2:理解方位词(以实物进行示范和讲解)
1. 教师带来一个袋子,袋子里放有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卡片,每个卡片上标有不同的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

教师随
机取出一个卡片,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相应的方向。

随机选择几个学生前台进行展示。

2. 教师用白板笔在白板上画一个简单的房子,房子里有窗户、
门等,然后教师拿出几个小球,将小球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让学生
用方位词描述小球的位置。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等。

2.能够应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方位词的认识和运用。

2.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学生个人白板和白板笔。

3.学生配套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地图或教室布置图,询问学生:地图上或教室里有哪些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教师以简单形象的动作示范上下左右的方位,让学生模仿。

•引导学生讨论方位词的含义和用法。

步骤二:学习方位词(15分钟)•展示方位词的相关图片,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含义。

•通过图片配合教师的语言说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方位词的概念。

•学生个人白板上练习写出相应方位词。

步骤三:练习方位词(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物体的图片或教室中的实物,要求学生利用刚学到的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以小组形式进行练习,每组派一名学生描述,其他学生根据描述找到相应的物体。

•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纠正并改进描述的准确度。

步骤四:巩固方位词(15分钟)•教师布置练习册中关于方位词的练习题,学生个人完成。

•学生互相交换答案,进行互评,并与教师核对答案。

步骤五: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问题和场景,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例如:你家的门在哪个方向?你的床在房间的什么位置?•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察和答案。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方位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简单的方位词,能够应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导入、学习、练习、巩固和拓展的步骤,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方位词的概念,并通过实践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也有一定的培养和发展。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小动物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玩具一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小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概念。

2.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和发现。

二、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动作表示前后、上下、左右。

1. 教师发放小动物图片或卡片,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小动物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检查和纠正。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前后、上下、左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及运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2. 评价学生在巩固练习中是否能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概念。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知识进行解决。

例如:“请你想一想,如果老师在讲台的前面,你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提出类似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主备人柏朝发授课人柏朝发上课日期20120321 课题上下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游戏激趣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提问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前后”,你能用“前后”说一句话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上下”的位置关系。

(板书课题,并引导学生打开课本64页。

)二、新授1、说一说,最上面是谁?最下面是谁?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图中哪只小动物在最上面?哪只小动物在最下面?2、填一填。

说一说小鸟和小白兔的位置关系。

说一说小松鼠的具体位置。

思考:为什么一会儿说小松鼠在下面,一会儿又说它在上面?3、猜一猜,它是谁?我说你猜。

教师提供信息,学生进行抢答。

两问就知道。

通过两次提问,猜出小动物的具体位置。

4、摆一摆。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观察情境图。

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交流。

学生进行抢答。

教师先示范,在学生明晰规则后,同桌两人进行活动。

活动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1、课本65页练一练1,填一填,说一说。

2、宝物在哪个盒子里?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上下的位置关系。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动物及其物体上下的位置关系,也体验到一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还可以变化。

五、作业设计1、完成教材“练一练”2。

2、把下面的式子按照得数的大小,从上面往下降。

4+3= 9-3= 10-1= 8-5= 9+1= 同桌合作摆一摆。

(1)小组讨论交流。

(2)评析。

(3)校对。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上下上下位置是相对的教学反思主备人柏朝发授课人柏朝发授课时间20120321 课题前后教学要求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二上下、前后、左右(A)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

(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学生交流。

(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

)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

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学着做。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4.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

(教师面对学生也举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争执)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

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出示箭头)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避免相撞。

)平时,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运用知识,巩固练习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师:老师带来一些水果,想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摆一摆(苹果、梨、香蕉、草莓、葡萄)。

按要求摆在桌上。

先放苹果,在苹果右边摆上葡萄,在苹果左边摆上香蕉,在香蕉左边摆上梨子,在葡萄右边摆上草莓。

师:一共摆上几种水果?从左往右数,香蕉排在第几个?从右往左呢?师小结:同一种水果,从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要说清楚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师:葡萄摆在苹果的上面,香蕉摆在苹果的下面,草莓摆在梨子的右边。

师:小朋友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学具?(让1名学生说)。

你能利用今天所学上、下、前、后、左、右来整理吗?怎么摆就怎么说。

展示摆的结果。

(请3位同学介绍。

)师:文具摆放有一定位置,有助于学习,平时,小朋友整理过房间吗?你能帮助图上这位小朋友整理吗?整理之前我们来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它是……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组摆放最妙。

(交流。

)小结:老师认为各个小组都有特色,你们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整理呢?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坐在汽车上,汽车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断,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课题二左、右(B)教学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初步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设计游戏一:游戏进入新课,感知自身的左、右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

师: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前、后,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游戏之前谁来说说什么是反动作?(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做反动作游戏)2.举手游戏建立左、右标准。

师:大家喜欢做这样的游戏吗?喜欢的请举手。

(学生有的举左手、有的举右手)师:我看到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谁愿意告诉我你举的是哪只手?和他举的一样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左手(右手),那其余的同学举的是哪只手呢?()师: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

(老师背对学生举起)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学生举例)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大家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还有这样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吗?(学生汇报。

)师:我们身体上像左手、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可真不少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板书课题:左、右)[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

]3.机器人游戏,感知身体的左、右。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机器人游戏,我做遥控器,同学们做机器人,我发出指令,比一比哪个机器人做的又快又准。

机器人准备好了吗?a.伸出左手摆一摆,伸出右手摆一摆。

b.跺跺你的左脚1、2、3,跺跺你的右脚。

c.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d.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e.摸摸左耳朵,摸摸右耳朵。

f.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g.左眼眨三下,右眼眨三下。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学生初步领会到左、右后,做“机器人游戏”,让学生高高兴兴进入练习,充分感知自身的左和右,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游戏二:找邻居,巩固练习1.学生找邻居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找邻居的游戏。

谁先说说什么是邻居?在我们的教室里,谁是你的邻居?游戏方法:师任找一位学生A站起。

A说:我的前面是(全班同学一起说是B),如果说对了,B站起来说:“答对了”。

A可以问自己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邻居。

师找3~4人,共同做这个游戏。

然后每人都找出自己的邻居,告诉同桌。

师: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在以后共处的日子里可要相互团结、相互帮助。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造性地设计了“找邻居”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这个游戏的设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训练了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2.老师找朋友游戏。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老师也要找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只要符合我要求的就是我的好朋友。

a.每排从左数第二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b.每排从右数第三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c.从前面数第四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d.从后面数第一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e.从左数第5个,从后数第6个,同时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是我的好朋友。

[老师充分地参与到学生活动当中去,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练习了左、右,又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

]游戏三: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师:我和我的好朋友握握手,现在请一、三、五排同学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右手和你对面的同学握握手。

好,握着别松开,你发现什么了呢?你的朋友伸的是右手吗?看起来好像不一样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因为我俩是面对面的,所以看上去不一样。

)[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

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游戏四:左、右相对应练习师:下面我们来做个举手游戏。

要求:1.和老师举的一样。

2.说出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其中老师先和学生一个方向,然后和学生面对面。

[这个游戏的设计,老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学生乐做、乐学,玩中巩固了知识。

]游戏五:左、右的应用课件演示:小动物排一队做操(分别是:小猫、小猪、小松鼠、青蛙)。

聪聪站在背后,说从左数青蛙排第一。

明明站在前面,说从左数,小猫排第一。

请大家来判断,他俩谁说的对。

学生意见不一致,让学生实际来扮演,4位小朋友扮演小动物站在路中间,两边小朋友分别扮演聪聪和明明。

最后得出结论,他俩说的都对,因为他俩是面对面的。

[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知识的获得是自己体会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的,是自己发现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

通过表演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游戏六:1.猜一猜。

师:小朋友们看,小汽车和我们捉迷藏呢!课件演示:一排汽车,树丛挡住了一部分,其中,露出4辆,第4辆说:“从右数我排第二,猜一猜,我们这一排共有几辆车?2.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一个社会没有秩序,生活将会杂乱无章。

人们为了维持秩序设定了一些规则,大家按规则行事,生活就变得井然有序。

生活中按照左、右制度规则的事例也很多。

如:课件逐一演示教科书第6页“生活中的数学”4幅图,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左、右,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小结:通过做游戏活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