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毒》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
临床特征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
注意卫生。 粘液便或脓血便,尽快就诊。 夏秋季不明原因的急骤高热,伴抽痉或昏迷,
应及时就诊。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
1、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3、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4、冬春季为多,全年均可发 生。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麻疹表现
1.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 白点(柯氏白斑);
2.3-7天后出现斑丘疹,由面部到全身,维 持4-7天,也可长达3个星期,遗留脱屑。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流感
he flu virus
M 2 protein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
P harm aceu ticals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
Neuram inidase
M 1 Protein Viral R NA Haem agglutinin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手足口病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手足口病
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保持通风; ➢玩具、餐具等物品清洁消毒; ➢正确洗手的习惯; ➢每日进行晨检;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林小芹主治医师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最新常见的传染性疾病PPT课件
2024/3/12
19
• 临床特征主要症状有发热及上呼吸道卡 他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亦有突 发高热伴惊厥者。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 期特征。随皮疹隐退全身中毒症状减轻, 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改善而痊 愈。整个病程约10~14天。
2024/3/12
20
• 麻疹的预防
•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呼吸 道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 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 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 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在麻疹流 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医药 送上门,易感儿不串门,集体机构加强 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
2024/3/12
23
• 肺结核的预防
• 尽早发现病人,实行直接监视下治疗, 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 因为他能直接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
• 虽然,切断传播途径很难有切实可行的 措施,但由于结核病菌通过尘粒和飞沫 传播,而飞沫漂浮在空气中的。所以教 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 气新鲜。研究证明,通风将明显减少飞 沫浓度,从而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 机会。
2024/3/12
14
•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 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 可终身免疫。
• 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 轻、中度发热,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 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 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皮后不留 疲痕。结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 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 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 肺炎。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 、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 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 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常见病毒课件
PPT学习交流
20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 麻疹的并发症 • 呼吸道最为常见,如细菌性肺炎 • 迟发并发症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PPT学习交流
21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 免疫性
• 病后可获得 持久免疫力
• 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 • 血清中抗体有中和病毒作用 • 多见于6月~5岁婴幼儿
PPT学习交流
22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 防治原则
•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 小儿8个月龄时初次接种,7岁时再次进行强化免疫
• 接触过麻疹患者的易感者,可输注丙种球蛋白或胎 盘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
PPT学习交流
23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三、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一)冠状病毒 • 呈多形性,单链RNA,有包膜,表面有刺突 • 抵抗力较弱,经飞沫传播,引起普通感冒和
流行的病毒株型别一致
PPT学习交流
16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麻疹 •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 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出疹前后4~5天) • 主要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传播
PPT学习交流
17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二、麻疹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 呈球形,RNA型病毒,有包膜 • 只有一个血清型 • 抵抗力弱,56℃30分钟即被灭活,对热、干燥、
4
学习目标
1.具有常见病毒引发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基本能力。 2.掌握常见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3.熟悉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4.了解病毒所致疾病的治疗原则。 5.学会甲型、乙型肝炎、艾滋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PPT学习交流
5
第七章 常见病毒ppt课件
编辑版pppt
49
狂犬病病毒的动物感 染范围较广,主要在野生 动物及家畜中自然感染与 传播。
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 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可 以在胞质内形成一个或多 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为20nm~30nm的嗜酸性包 涵体,称内基小体。
编辑版pppt
14
第三节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指以 侵害肝脏为主、引 起病毒性肝炎的一 组病毒。
HAV HBV HCV HDV HEV HFV HGV TTV
编辑版pppt
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已型肝炎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 TT型肝炎病毒
15
学习目标
①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出现皮肤损伤并被乙型 肝炎患者血液污染伤口者;
②母亲为HBsAg、HBeAg阳性的新生儿; ③发现误用HBsAg阳性的血液或血制品者; ④HBsAg、HBeAg阳性者的性伴侣。
编辑版pppt
30
治疗
除了干扰素有一定效果外,目前治疗乙型肝炎 尚无特效药物和方法。
编辑版pppt
31
通过检查动物或人脑 组织标本中的内基小体, 可以辅助诊断狂犬病。
编辑版pppt
50
首先在伤口局部 肌肉细胞内增殖
沿感觉神经轴索 上行
在中枢神经系统 增殖并引起损伤
沿传出神经扩散至
唾液腺及其它组织
编辑版pppt
51
神
经
细
胞
中
的
狂
犬
病
毒
(
绿
色
荧
光
《常见的动物病毒》课件
动物病毒非常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只能在活的动物细胞内寄生,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 进行复制,对宿主细胞造成损害或死亡。动物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这决定了病毒的复制方式和 传播途径。
动物病毒的分类
总结词
动物病毒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宿主类型 、病毒结构和传播方式等进行分类。
口蹄疫病毒
01
口蹄疫病毒是一种由口蹄疫病 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 传染病。
02
该病毒主要感染偶蹄动物,如 牛、羊、猪等,也可感染一些 野生动物。
03
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 患病动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环境传播。
04
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可能会 出现高热、口腔和蹄部溃烂等 症状。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 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新发动物病毒的发现与鉴定
总结词
新发动物病毒的发现与鉴定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有助于及时应对新发疫情 ,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新发动物病毒不断出现,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冠 状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等。未来需要加强病毒监测和诊断技术的研究,提高对 新发病毒的发现和鉴定能力,以应对潜在的疫情威胁。
02
03
犬瘟热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 病动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 传播。
04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可感染多 种动物,包括鸟类、猪、马和人类等。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 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环境传播。
感染流感病毒的动物可能会出现高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01
02
03
04
加强个人防护
2024版《病毒》PPT精品课件
《病毒》PPT精品课件•病毒基本概念与特性•常见病毒类型及其危害•防护措施与策略部署目•杀毒软件原理及使用技巧•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录病毒基本概念与特性01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体,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和生存。
起源理论包括细胞起源、共进化等,目前尚无定论。
病毒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影响。
病毒定义及起源病毒结构与分类病毒结构包括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部分病毒还有脂质包膜。
根据核酸类型,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根据感染对象,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组装与释放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病毒粒子,然后释放到细胞外。
利用宿主细胞原料和酶系统,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
脱壳病毒蛋白外壳在宿主细胞内解体,释放核酸。
吸附病毒通过特定部位与宿主细胞结合。
注入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
病毒复制周期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等。
不同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宿主范围各异,了解其特性有助于防控病毒感染。
病毒宿主范围指病毒能感染的细胞类型或生物种类。
病毒宿主范围与传播途径常见病毒类型及其危02害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占用系统资源,导致计算机运行缓慢或崩溃。
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如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感染Office 等办公软件的宏命令,通过文档传播,破坏数据文件和系统文件。
030201计算机病毒伪装成正常应用,窃取用户隐私信息、恶意扣费、控制手机等。
恶意APP在手机屏幕上弹出大量广告,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手机。
广告软件通过蓝牙、Wi-Fi 等无线方式传播,占用手机资源,导致手机运行缓慢或崩溃。
蠕虫病毒手机病毒网络蠕虫和僵尸网络网络蠕虫利用漏洞在计算机网络中传播,占用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拥堵或瘫痪。
僵尸网络由被黑客控制的计算机组成,用于发动网络攻击、散播垃圾邮件等恶意行为。
勒索软件与恶意广告勒索软件通过加密用户文件或锁定计算机屏幕,要求用户支付赎金以解锁或恢复数据。
《常见的动物病毒》课件
功能
病毒的主要功能是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宿主细胞 的机制进行复制和传播。
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
1 空气传播
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 胶传播,如流感和麻疹。
2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或携 带者的体液或物体传播, 如猫病毒和狂犬病毒。
3 食物和水传播
通过食物或水中存在的病 毒传播,如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
《常见的动物病毒》PPT 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常见的动物病毒,包括它们的分类、结构、功能、传播途径、 症状及影响,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等。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有趣而重要的主 题。
什么是动物病毒
动物病毒是寄生在动物体内,导致疾病的微小颗粒。它们可以感染动物的细 胞,并在细胞内复制自身。这些病毒可以感染各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 类和爬行动物。
病毒感染的症状及影响
1
影响
2
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轻微的不适,或严重 的疾病甚至死亡,如禽流感和瘟疫。
症状
病毒感染的症状因病毒类型和感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诊断方法
病毒的诊断通常使用血清学、PCR等技术进行,以检 测病毒感染。
治疗措施
治疗方法取决于病毒类型和感染程度,包括抗病毒 药物、免疫疗法等。
病毒的分类
DNA病毒
包含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如疱疹病毒和乙 型肝炎病毒。
逆转录病毒
具有逆转录酶的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RNA病毒
包含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如流感病毒和艾 滋病病毒。
复制方式病毒
使用特殊复制机制的病毒,如艾卡藻病毒和帘藻 病毒。
病毒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病毒通常由蛋白质包膜和核酸核心构成。一些病毒 还拥有纤维突起或蛋白鞭毛。
常见病毒ppt课件
④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麻痹性疾病、无菌性脑膜炎、心肌 损伤、腹泻和皮疹等。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 , 又称小儿麻 痹症,是一种危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 多数儿童感染后为隐性感染。 开展活疫苗预防以来,已基本消灭了此病。
风疹:
是一种以皮疹及耳后、枕下淋巴 结肿大为特征的常见儿童传染病。
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 过胎盘引起胎儿畸形、死亡、流产。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第2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型肠道病毒:包括68、69、70、71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共同特点
单吞系/淋巴组织 第2次V血症
全身表现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大多数患儿口颊黏膜出现灰 白色外绕红晕的柯氏斑
临床表现:高热、畏光、眼 结膜炎、咳嗽等症状,全身 皮肤相继出现红色斑丘疹。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一年内席卷全球 病死约两千万人,最严重 死亡约十万人 波及 155 个国家 许多国家受影响 许多国家受影响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球形或丝状 ,螺旋对称型 RNA(分节段) 核衣壳 NP(核蛋白)
基质蛋白MP 宿主膜成分 脂质双层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病毒共同特点
球形,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核酸类型为单链RNA; 耐乙醚和酸,pH3时稳定;不耐热 增殖时是在宿主细胞质内复制,以破胞形式 释放; 粪-口途径传播 多为隐性感染
一、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又称为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危害中 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
但多数儿童感染后为隐性感染。 开展活疫苗预防以来,已基本消灭了此病。
第七章 常见病毒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简称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
1918~1919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2000万人死 于流感
生物学性状
球形或者椭圆形,80—120nm,单链RNA病毒,有包膜
结构:
内层——核心:RNA,核蛋白 中层——基质蛋白,维持形态,调
控酶活性 外层——脂质双层,镶嵌蛋白:血
致病性
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感染; 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 易感者:儿童 病程:
病毒 口
咽部、肠道淋巴结大量繁殖 少量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增殖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心脏)
病变轻微 暂时性肢体麻痹
病变严重 迟缓性麻痹
极少数 延髓麻痹
呼衰、心衰、死亡
预防
SARS CoV比普通CoV抵抗力强,室温下痰、粪便、尿中可稳定存活1~2天 对温度敏感,37oC存活4天,56oC存活90分钟,75oC30分钟 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及UV均敏感, WHO推荐中效以上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
四、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单链RNA病毒,球形,有包膜 飞沫传播 引起流行性腮腺炎 只有一个血清型,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 可用减毒活疫苗或三联疫苗
五、风疹病毒
单链RNA病毒,球形,有包膜 只有一个血清型,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 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呼吸道传播 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 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或三联疫苗
第二节 肠道病毒
归属于小RNA病毒科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轮状病毒
抵抗力
较强。
在粪便及污水中可存活数周,在酸性环境中 较稳定,对胃酸及胆汁抵抗力较强。
但对热、干燥、紫外线等均敏感。56℃经 30min可灭活。
各种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双氧水、漂白粉等 可用于消毒。
防治
最佳措施:人工自动免疫
口服减毒活疫苗:可在肠道细胞内增殖但不致 病,不发生病毒血症。接种者不仅在血中产生大量 IgG、 IgM中和抗体,还可在肠道粘膜产生分泌型抗 体(sIgA)。
防治以预防为主
隔离患者 人工动免疫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
三、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呈多形性,单链RNA病毒
核衣壳呈螺旋状。包膜表面有多形性花瓣 状刺突,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流行期为冬春两季 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 某些毒株还可引起成人腹泻或胃肠炎 多为自限性疾病
第七章 常见病毒
第三节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
以侵害肝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 种类:
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丁型肝炎病毒(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 者,被感染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 进入体内。
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增殖,不引起病毒血症,症 状
中和抗体对同性病毒有免疫力。
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老人、慢性病患者。
(三)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 灭活疫苗,病毒亚单位疫苗 无特效药物,对症治疗,防止细菌性并发症
我国现采用3次口服3价糖丸活疫苗进行免疫。即从生后2个月开始连 服3次,每次间隔1个月,4岁时再加强一次。
该 3价疫苗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 3个型减毒株,但Ⅱ型量少,以防 对Ⅰ型干扰。
减毒活疫苗的缺点是有极少数人(免疫缺陷个体)用后产生疫苗相 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
二、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感染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 幼儿多发
二、麻疹病毒
麻疹的病原体。 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 通常症状轻微,预后良好
但并发症常见 60年代使用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
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120-250nm,单链RNA病毒 包膜有糖蛋白突起 病毒抗原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毒抵抗力弱,一般消毒方法即可灭活
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血凝素(HA)
HA的主要功能
凝聚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主要中和抗原
HA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
神经氨酸酶(NA)
能水解红细胞表面的神经氨分子。
功能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分型与变异
根据核蛋白和M蛋白的不同,分为三 型:
甲型: HA、NA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 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根据HA、NA的不同 分为若干亚型。
SARS冠状病毒 生物学性状
包膜表面有明显突起 感染灵长类动物,出
现典型的SARS症状 耐冷不耐热、不耐酸。
SARS症状
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潜伏期:2~12天,通常4~5天 呈明显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
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 病原学
病毒分离 RT-PCR 免疫荧光、ELISA 实验室要求严格生物安全资格(P3) 病原学诊断尚不成熟
乙型: 对人类致病性较低;
丙型: 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 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
抗原漂移
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于量变,即亚型 内变异。引起小范围流行。
抗原转变
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形成新亚型。
常引起大范围流行。
抵抗力
较弱,耐冷不耐热,56℃30min即可使其 灭活。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 醛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
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出疹前6天和出疹后3天都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玩具传播
临床表现
呼吸道并发症
( 气管炎、咳嗽,支气管肺炎,最常见 4%)
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免疫性
中和保护作用 好发于6个月到5岁儿童
6个月内从母体得到抗体
终生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