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教师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怀古咏史诗 》专题鉴赏精品课件
怀古咏史诗
以历史事件、历 史人物、历史陈迹 等为题材。借咏叹 史实、描写古迹来 抒发诗人的兴衰之 感,以寄托哀思, 或借古讽今,或思 发思古之幽情。
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得失
咏史怀古诗的内涵
•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 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对历史遗迹的追 思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 (讽刺时事),或者思发思古之幽情。
鉴赏示例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怀什么古
诸葛亮(古人)的三顾 茅庐、平定天下、出师 未捷、身死五丈原。
பைடு நூலகம்艺术手法
“寻”字突出对诸葛亮 的追思、仰慕和钦敬
以乐景衬哀情,满院萋 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 难言;数声呖呖黄鹂, 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真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再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
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余秋雨
教材联想
教材链接
内容情感
手法借鉴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 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 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咏史怀古诗》。
本诗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载体,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本诗也是一篇典型的怀古诗,诗人以史为鉴,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和社会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
难点: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描绘田园景色的画作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人的创作风格。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诗的背景,介绍诗人陶渊明的生活环境和创作倾向。
b.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c. 解析诗中的情感,如“世味薄于纸,人情淡若水”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感慨。
d. 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等,让学生领略诗人的艺术魅力。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中意象、情感和手法的理解。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的喜欢的古代诗歌,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咏史怀古诗》意象:田园景色、自然美景情感:热爱自然、感慨人生手法:对比、象征、借景抒情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课文,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手法,写一篇短文。
2. 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咏史怀古诗》,使学生了解了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手法,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古诗文鉴赏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文学鉴赏》教材第三单元“咏史怀古诗”,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咏史怀古诗概说”及第二章“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
其中包括《登鹳雀楼》、《乌衣巷》、《赤壁怀古》等名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咏史怀古诗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经典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等多角度鉴赏咏史怀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文学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乌衣巷》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咏史怀古诗鉴赏。
2. 新课内容:讲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3. 例题讲解:以《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赤壁怀古》的诗意,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定义、特点2. 咏史怀古诗发展历程3. 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登鹳雀楼》《乌衣巷》《赤壁怀古》七、作业设计《过华清宫绝句》《滕王阁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未能充分理解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需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提高历史素养,为更好地鉴赏咏史怀古诗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的讲解。
2. 例题讲解中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的分析。
3. 学生的随堂练习,特别是对《赤壁怀古》的分析。
4. 作业设计中涉及的诗意分析和艺术特色阐述。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辅导及推荐阅读。
一、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1. 历史性:以历史为载体,反映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章《咏史怀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咏史怀古诗》的概述、鉴赏方法以及精选的《登幽州台歌》、《赤壁怀古》两首诗歌的详细解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感受诗人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感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尤其是对诗歌中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
重点:通过具体诗歌的解读,掌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历史典故,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展示课件,讲解鉴赏方法。
3. 诗歌解读:a. 《登幽州台歌》:分析诗中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体会诗人的感慨。
b. 《赤壁怀古》: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审美价值。
4. 随堂练习: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及诗歌的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定义、特点2. 鉴赏方法3. 《登幽州台歌》解读4. 《赤壁怀古》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感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咏史怀古诗,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历史、人物、事件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2. 诗歌中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3. 诗歌解读的深入程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包括了解诗歌背景、分析诗歌结构、品味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情感等。
咏史怀古诗鉴赏评价 (课件35张)
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12.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
,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 领。
13.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
记功。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 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
借古讽今
诗人在怀古咏史中,往往在对帝王将相的 事迹发表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中由于诗人的人 民性立场,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构成讽刺, 而且这讽刺因为对象的特殊性,用了讽喻的方 式,多显含蓄。
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方法表达?) • ——掌握术语,结合文本
鉴赏要点总结方法
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 一个连接点:关注作品中人、事与作者的
际遇的连接点 三条线索(主题思想)
怀人伤己 吊古讽今 理性反思
解读范例探寻方法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 负。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 流离身死,徒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 相似之处。诗人正是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 身世之慨。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中“咏史怀古诗”单元。
主要学习内容为《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包括《登鹳雀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钱塘湖春行》三首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把握其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2. 鉴赏三首咏史怀古诗,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咏史怀古诗的特点、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鹳雀楼、黄鹤楼、钱塘湖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三首诗的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学习《登鹳雀楼》a. 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美。
b. 分析诗句,理解诗人的怀古之情。
c.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修辞手法。
d. 随堂练习:找出诗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2)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a. 朗读诗歌,体会诗的意境。
b. 分析诗句,理解诗人的离愁别绪。
c.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境。
d. 随堂练习:描绘诗中的画面。
(3)学习《钱塘湖春行》a. 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味。
b. 分析诗句,了解诗人的怀古之情。
c.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修辞手法。
d. 随堂练习:找出诗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鉴赏2. 内容:登鹳雀楼:怀古之情、修辞手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离愁别绪、意境钱塘湖春行:怀古之情、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登鹳雀楼》中的修辞手法。
(2)描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画面。
2. 答案:(1)例:《登鹳雀楼》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等。
(2)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画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高二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1、【咏史诗、怀古诗的概念和代表诗人】
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1)抒情方式:①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事抒情,借典故抒情,借人抒情。)
②直接抒情
刘禹锡《石头城》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②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
此外还有象征、比喻、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二)、鉴赏咏史怀古诗诗的三步曲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⑵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精选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文学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咏史怀古诗》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等经典咏史怀古诗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技巧。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寓意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 教学重点:分析咏史怀古诗的结构特点,掌握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乌衣巷、鹳雀楼、赤壁等历史场景,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顺势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咏史怀古诗。
2. 新课导入: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咏史怀古诗有初步的了解。
3.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等诗篇,分析其结构特点、意境、寓意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进行鉴赏分析,示范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一首咏史怀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技巧,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鉴赏2. 内容:a. 定义、特点、发展历程b. 经典作品:《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c. 鉴赏方法:结构分析、意境把握、情感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分析《乌衣巷》的意境和寓意。
b. 请从结构、情感等方面鉴赏《登鹳雀楼》。
c. 请谈谈你对《赤壁怀古》的理解。
2. 答案:a. 意境: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寓意:通过对乌衣巷的描绘,反映了世事变迁,人生无常。
b. 结构:诗句对仗工整,韵律优美。
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咏史怀古诗思想情感教师版
(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表达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 慨,抒发今昔盛衰之慨,吊古伤今之情 。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 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李诗以描写为主,寓情于景,兼有抒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 角度独特。(意思对即可。)
4、理性分析,独抒机杼:
反思历史,表达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 点,抒一己之感慨,启迪世人。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某句)揭示了什么主旨? 2、此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 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 3、分析诗中景物(事件、典故、字词等)对表现作者情感的作用。
2.要领悟区分感情态度。或仰慕颂 扬、或批判嘲讽、或同情怜惜等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 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⑨,尚 能饭否?
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注:如果涉及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 【答题格式】本诗通过( )的描写(叙述、回忆、或通 过字词),运用( )手法抒发(表现)了诗人( )的感 情。(有时要记得先总后分)
注意点
1.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 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可从 相似点或从相反方向来找。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 叹王朝的兴衰。 (2分)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 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咏史怀古诗鉴赏课件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 3、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 运,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 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 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 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 事业而蒙冤受屈。
题乌江亭 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 山坡羊 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鉴赏咏史诗,先要弄懂一些问题: 1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 2作者对这段往事或这个人,表现出什么态度(情感:是什么); 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和这段往事(目的:是什么) ; 4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艺术手法:有哪些) ; 如果弄清了上述问题,那么,对这一首咏史诗也就基本掌握了。
❖ 其次,要领悟感情。 ❖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 ❖ 1、 诗人不置身其中,对历史理解做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 2、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见下表)篇目类别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鲜明的对比石头城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寓情于景、拟人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借景抒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对比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爱国情怀词中用事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化用前人诗句过华清宫奢侈淫逸咏怀古迹(其三)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二、概念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三、类别: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四、归纳思想内容1.感慨盛衰无常2.感慨壮志难酬3.感慨国运衰微4.抒发爱国情怀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咏史怀古”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咏史怀古诗》的赏析,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的第一至第三课,详细内容涵盖了从先秦时期《诗经》中的怀古之作,到唐宋时期杜甫、苏轼等大家的经典咏史怀古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并掌握咏史怀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用典、象征、对比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中用典的理解和体会,以及诗人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咏史怀古诗的文学特点、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意境的构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讲述古代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引出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简介咏史怀古诗的起源和发展。
b. 详细解读教材中选取的咏史怀古诗,分析其文学特点及表现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春望》,进行详细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咏史怀古诗,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咏史怀古诗中常用的典故及其作用。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并说明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的起源与发展2. 咏史怀古诗的文学特点用典象征对比3. 经典案例分析:杜甫《春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阐述其怀古之情。
2. 答案要求: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诗人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咏史怀古诗鉴赏和解析-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和解析|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高考祝福语】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教学设想】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解答诗歌鉴赏题?各类资料习惯采用以考点为训练点,分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几点组织复习,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以诗歌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诗词的特点,再辅之以考点训练,其效果将会如何?系列教案分知识梳理课、诗词助读课、考点训练课、分类训练课、综合训练课等课型。
其它课型教例较多,因而,本系列教案侧重分类鉴赏训练。
教学思路:课本复习→特点归纳→考题精选→解题指导→迁移训练。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导入: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
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二.点击概念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5苏教版必修1 教案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剖析,通过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往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感情成分较浓。如杜甫《咏怀古迹》:杜甫为什么追念王昭君呢?其实,这是没有找到二者的对接点: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抓住此对接点,就不难揣摩出诗作的含义。
二次备课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
二、鉴赏方法指要
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之家;今昔对比,感慨沧海桑田,令人叹惋再三。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解蕴涵其中的诗意。
咏史怀古诗鉴赏.
实,警示当朝统治者。 精品课件
总结二: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 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 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 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 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 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 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精品课件
怀古 伤今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李白的《越中览古》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越王勾践灭吴归,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战士还家尽锦衣,
由于这两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 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精品并课件称咏史怀古诗
高中教材咏史怀古诗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 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桂枝香·金陵怀古》(宋,王安石) 《石头城》(唐,刘禹锡) 《蜀相》(唐,杜甫) 《乌衣 巷》(唐,刘禹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怀》(宋,辛弃疾) 《赤壁》 (唐,杜牧) 《金陵怀古》(唐,许浑) 《咏怀古迹》(唐,杜甫)
•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 乌江亭、李白坟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
乱等。
精品课件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连接点?
精品课件
讨论
石头城
连
接
讨论
点
唐朝(中唐)
精品课件
对象 角度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 经历贞观之治、开 此,彻夜笙歌、欢乐 元盛世;繁盛兴旺 无时;繁华
至唐初废弃,成为一 座“空城”; 冷落荒 凉
牛李党争、宦官专 权、藩镇割据; 衰微破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详案)
一、导入: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象,动人的议论”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高考中也多有涉及。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讨咏史怀古诗该如何解读。
我们学过的咏史怀古诗有:《泊秦淮》《过华清宫》《乌衣巷》《与诸子登岘山》《山坡羊·潼关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二、真题导航: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荆门道怀古①
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②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③,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①这首诗作于中唐诗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赴连州刺史之任时。
②麦秀:即麦秀之诗。
《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作麦秀之诗”的典故来写故国的荒凉。
③庾开府:即庾信,一开始在梁朝为官,后奉命出使西魏,被强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二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庾开府”。
1.这首《荆门道怀古》从题材看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依据是什么?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①表达了诗人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
南国帝畿本应楼阁玲珑,但现实却是“宋台梁馆”的遗迹依稀可辨,首联两句就把江山易主,古都破败的景象勾勒出来,韵味无穷;
②表达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以及对唐王朝政治局势的忧虑。
“麦秀空城”,并非实写城内空空如也,唯麦子而已,而是用“作麦秀之诗”的典故来写故国的荒凉,暗示唐王朝如不认真改革弊政,也会重蹈南朝四代的覆辙。
③抒发了作者被贬的伤感。
尾联语带双关,明写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诗人牵挂长安,余味无穷。
三、链接高考:
师问:这种咏史怀古诗的情感题,我们该如何作答?(插入高考题)
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08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
2.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6江苏卷《八声甘州》)
①盛赞朋友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
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
②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
借李广自比,健如李广者尚且弃而不用,暗含对南宋求和讳战,更无需良将的讽刺,痛斥了南宋当朝亲奸佞而逐贤良的腐败和黑暗。
③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结句融情于景,不得重用、抑郁悲凉的情感寓于“斜风细雨”“轻寒”之景中,余味无穷。
总结答题步骤:
①概述情感:如怀古伤今、怀人伤己、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等。
②阐释分析:抓关键词(意象词、情感词等)和典故,逐句分析,这样分析更全面准确。
四、课堂反馈: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冶西北。
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分)
(1)吊古伤今之情。
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消逝殆尽了。
日暮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当中,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也早已销声匿迹。
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
(2)警示当朝统治者: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
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无法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
(3)借古讽今,借六朝凭恃天险,纵情享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训,讽喻当今的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不要步六朝的后尘。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咏史怀古诗的特征,以及咏史怀古诗情感题的解题方法,需要注意的是:1.解读诗歌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歌;2.解读诗歌要善于运用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如:题目、作者、朝代、注释等。
五、课后巩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经炀帝行宫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乐府指迷》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请对本诗的尾联加以赏析。
(4分)
(解析)本诗的尾联就是“以景结情”。
它既切合咏“炀帝行宫”之意,又扣紧讽晚唐当世之旨。
作者写得含而不露,只写诗人“遥起广陵思”的情怀;所思内容,却留待读者去想象;诗人沉
思之际,在这古渡明月之下,又传来了琅琅渔歌。
棹歌的内容是什么?作者亦不明言。
本诗的
尾联将咏古和讽今融为一体,以景语完成了诗的题旨。
这首诗采用了以景结情的方式(1分)。
诗的尾联没有直抒胸臆,而写诗人游罢行宫想起了炀帝荒淫游扬州(广陵)的史事(1分),于这沉思之际听到了古渡明月下传来渔歌的情景(1分),诗人借助这一景语含蓄地传达了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劝之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