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四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4]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4]PPT课件

1999年10月初的《参考消息》上连续转 载了两篇报道,一条译自9月21日的美国 《洛杉矶时报》,题目是“中国电器走向世 界”,另一篇是美国《芝加哥论坛报》9月 28日的文章,“赫菲公司开始自行车’远 足’”,报道赫菲(Huppy)公司将自行车 生产转移到中国。
中国电器从进口到出口,美国自行车从早 期生产出口到完全放弃生产,都反映了产品 技术周期和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2021/2/8
-
24
电视机
1923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视机。但 到90年代以后,美国国内连一台电视机都 不生产了,全部靠进口。日本在60年代后 成为电视机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90年 代以来,韩国和中国也逐渐成为电视机的生 产和出口国。
2021/2/8
-
25
中国电器走向世界,美国自行车“远足”中国
-
21
产品周期理论的国际贸易演变图示
创新国 内消费
创新国向 其他
发达国出 口
其他发达国 减少进口, 创新国向发 展中国出口
-
创新国进口,其 他
发达国家向创新 国和发展中 出口
发展中国 家净出口
22
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
2021/2/8
-
23
纺织业
欧美最早向其他国家大宗输出,20世纪 初,洋布占领中国,挤垮了土布;几十年 后情况正好相反,欧美成为净进口国,主 要出口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2021/2/8
-
4
挑战之一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
数据202来1/2/源8 :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 (2002年3月)计算。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 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 ,仍可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并从贸易中获益。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 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 的产品。
新古典贸易理论
贸易条件
新古典贸易理论关注贸易条件的变化,即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 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会根据不同国家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性 来构建国际投资组合,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优平衡。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该理论强调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利用不同国家的 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跨国经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将
反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环境破坏和恐怖主义等。
反全球化的影响
引发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经济合作、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等。
06
CATALOGUE
中国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贸易大国。
利率平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应该等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投资者在两国之 间进行套利活动所要求的汇率风险溢价。
国际收支理论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即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汇率 的水平。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弹性分析法
该理论强调货币贬值可以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要求进出口需求对价格变动具有足 够的弹性。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
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攻击或政 府政策失误导致的汇率剧烈波动。货币危机通常表现为本币大
幅贬值和外汇储备流失。
04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通过征收关税来限制或鼓励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或增加财政收入。
非关税壁垒
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 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国实施紧 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从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脆弱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体
系的崩溃。
债务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务国的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债务 危机。债务危机通常表现为债务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进
02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 获取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有产 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仍可通 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贸易 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 产品。
贸易自由化政策
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政策
汇率政策
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或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国际收支平 衡和国内经济稳定。
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经济学》(全套)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全套)ppt课件
27
二、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预备知识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 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 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 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企业 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 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 差额。
国际经济学
P
消费者剩余 F
P1 P2
S
E PE
P2’
D
P1’
、欧盟的水产品中被检出有杂质而受到“暂停进口申
报”。检查结果发现,是渔民在搬运水产品时不小心
夹带了泥沙等杂质。但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却因此受累
,1―2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下跌二成多,其中出
口欧盟市场下跌了97%以上。
国际经济学
14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国际经济学
24
特惠税:
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低关 税或者免税,如洛美协定(Lome Convention )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 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 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 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 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 公约”。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学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 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 者区分的。 1.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 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同的方 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富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会同时 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 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 化。 2.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 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两个部门特 定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二)、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 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上升。因此,在 自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提高了。
(三)、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同样,相对于本部门产品,Y部门的资本际报 酬可表示为:
(二)模型的均衡解 1. 两点说明: (1) 模型是以短期内一国供给面的情况为 基础,不涉及需求面因素。 (2) 由于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所以在商 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两个部 门间如何分配,便可确定要素市场的均衡和要 素价格。
2. 模型的均衡: (1)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 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 比较优势原则 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贸易 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2)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 了进口部门。(wf>w)。这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升。 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的劳动 报酬开始回升。 (4)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 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具体均衡情况如下图所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增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含义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称为经济增 长的供给效果。 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类型 1.中性增长 1.中性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出口型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超顺贸易倾向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进口型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超逆贸易倾向增长)
三、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但不是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劳动用的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K/L随之减少 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随之减少, K/L随之减少,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偏 向资本密集性产品的生产。 向资
除了基于技术差距与产品生命周期的贸易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到现在为止讨论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给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我们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技术也经常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一国的比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在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 两个部门间如何分配(进而知道劳动的边际产出),就可确定要素 市场的均衡和要素价格
二 模型均衡解
(封闭条件下)劳动的分配和劳动价格的确定
VMPLX代表X部门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VMPLY代表Y部门对 劳动的需求曲线 当两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部门的分配就达到均衡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rX MPKX PX
X部门劳动投入增加,则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
rX MPKX PX
观察: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如何变化?
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也是上升的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Y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w MPLX PX
贸易后,Y部门的劳动投入减少,则MPLY上升,则该国以Y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上升
w MPLY PY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特定要素—— 资本的边际产出(MPKX)将上升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wX
VMPLX′
VMPLY
wY
贸易后均衡点为E‘,X部门劳 动使用量为OXL’,Y部门劳动 使用量OYL‘ 总结: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 入增加,Y部门的劳动投入下 降,该国工资水平w上升
VMPLX
E′
W’ W
E
OX
L
L′
OY
L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入增加,则MPLX下降,则该国以X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下降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 本
.
8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
9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成本比外国低 — 换言之,在不存在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奶酪
第二章 世界贸易概览
.
1
本章简介
谁和谁贸易
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世界变小了吗?
人们交换什么产品?
服务外包
.
2
图 2-1: 2006年美国与主要贸易 伙伴的贸易额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corporations spread across different n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many goods between their divisions.
✓ 疆界(Borders): crossing borders involves
formalities that take time and perhaps monetary costs like tariffs.
4. Today, most trade is in manufactured goods, while historically agricultural and mineral products made up most of trade.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WHQ
6
上述三种要素增长类型,都会增加产出,这在封闭条件下就意味着国 民整体福利的提高。但在开放条件下却不一定,例如可能存在的“悲 惨增长”,即经济增长了,自己国家的福利水平反而会下降。
二、罗伯津斯基定理
罗伯津斯基定理考察了仅有单一要素供给增长时,一国均衡产出发生 的变化。 (一)前提假设
(1)假设一国经济中仅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X和Y两个生产部 门,且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2)生产技术既定,且要素相对价格给定不变,两种商品相对价格不 变,这意味着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变。 (3)市场出清,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相适应。 (4)资源充分利用,包括新增要素。
生经济增长后国内X产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仍为P0 ,那么新的生 产均衡点E1(X1,Y1)必定落在E0(X0,Y0)的左上方,即X1<X0 ,Y1>Y0。这就意味着,当产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时,资本密集型 生产部门(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扩大,而劳动密集型
生产部门(未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缩减。
WHQ
5
2、劳动增长比例小于资本增长比例时产出的非平衡增长 Y
PPC1 PPC2
×
PPC0
注意:当仅有资本供 给增加(k>0),而 劳动供给完全没有增 加(n=0)时,X产品 的产量也会增加,即 生产可能性曲线不会 出现图中PPC2的情况
O
X
当劳动增长比例小于资本增长比例(n<k)时,资本的相对价格就会 下降,两部门都会用更多的资本替代劳动进行生产,从而使X和Y的 资本密集度较前都有所提高(K/L增大)。尽管要素供给增加会导 致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加,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产量的增加幅 度将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增加幅度,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将 在Y轴方向更大程度地向外扩展。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四章)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相对价格和贸易模型

要素丰裕度

当且仅当本国可利用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率大 于外国,本国才是劳动相对丰裕的(相对于本国,外 国则是土地丰裕的):
L/T > L*/ T*
Example: 如果美国有8000万工人和2亿英亩土地, 而英国有2000万工人和2000万英亩土地,那么英国 是劳动丰裕的国家,而美国是土地丰裕的国家。 这种情形下,本国稀缺的要素是土地,外国是劳动。

而且,贸易后一国可以消费得起更多的两种产品 。
4-38
图4-13: 贸易均衡
4-39
图4-14: 贸易扩展了经济体消费 的可能性
点2:贸易前
4-40
贸易与收入分配



在贸易后,由于经济体可以消费得更多,因此国 家作为整体的福利改善了。 但一部分人并没有从贸易中获益,除非模型能够 解释收入再分配。 贸易改变产品的相对价格,进一步对工人和土地 所有者的相对收入产生影响。
两要素经济模型
模型假设
• 一个经济体生产两种产品:布和粮食 • 生产这些产品需要两种有限供给的投入:劳
动(L)和土地(T)。 • 在两国,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布的 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生产可能性

生产可能性受所需要的土地和劳动两种资源的约束:
aTFQF + aTCQC ≤ T
(DF – QF) – (PC /PF)(QC – DC) = 0
4-36
图 4-12: 参与贸易国家的预算约束
4-37
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

在预算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交点上:一国总是 可以消费得起自己所生产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
劳动力市场萎缩,社会保障负担 加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End
21
复习思考题(二)
见教材P78~79,第1题~第6题
End
22
本章结束
谢谢大家
23
End
17
短期与长期的比较(二)
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 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 相同的方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裕的国家来说, 国际贸易会同时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例,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 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化。
End
18
短期与长期的比较(三)
End
19
本章总结
特定要素模型的贡献: 特定要素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在短期内国际贸易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是基 于商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而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则是因为要素的特定性或不流动性。与前面的要 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相比,特定要素模型关于国际 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更接近于现实。
End
3
二、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假设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 由于本章的目的主要是解释短期内国际贸易对一 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所以,这里仅以一国为例, 模型不涉及其他国家。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
(1)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2)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 动;
End
9
特定要素模型的说明(三)
当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个 部门间的分配便达到均衡。图中,当两个部门 的劳动需求曲线相交时。两个部门面对相同的 劳动价格,均为w。此时,X部门的劳动投入量 为OXL,Y部门的劳动投入量为OYL。劳动的 分配一旦确定,两个部门的生产也随之确定。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详细描述
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 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获得贸易利益。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 品时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情况。
资源禀赋理论
总结词
资源禀赋理论,也称为H-O理论,认为各国 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 品,并从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 品进口。
创造就业
贸易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 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收 入来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04
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化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 势。
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加速了技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关税定义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种,其目的是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种类
关税可以根据征收方式、税率、征收对象等不同标 准进行分类,如普通关税、最惠国关税、反倾销关 税等。
关税影响
关税会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贸易量、产业结构、 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 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贸易促进了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国家能够更加专注 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 步推动经济增长。
贸易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转移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引进先进技 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所有国家
产品/时间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食品
32 74
61 100 73 99 56 92
农业原材料 14
45
4
28
0 59
4 41
能源
92
0
11 37
33 28 27 27
矿产品与金属 0
16
0
40
2
31 1 29
制成品
39
71
10 56 48 50 19 58
二 H-O定理
1。 基本假设与基本内容
前提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如果,未来若干年,只要是可移 动的商品,
将形成美国人设计、港台商人投资、大陆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销售。可移
动的服务也会转移到印度和中国。也许美国能够留住的只是那些不可移 动的
服务20,21/8比/18如餐馆、理发店、洗衣店和超市。”
10
2X2X2模型 X为劳动密集产品,Y为资本密 集产品 A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技术相同 规模报 酬不变 需求偏好一样 要素国内自由流动诡计间 不能流动 产品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贸易 无摩擦成本 贸易平衡 资源充分利用
X商品的劳动生产 Y商品的劳动生产


A国
6
4
B国
1
5
优势分析——分工情况——贸易情况——结果
假定国际交换比例1:1,A用6个X交换B上午6个Y,则获利2 个Y;6个Y在B国需1.2小时,这可生产1.2个X则获利4.8个X。
2021/8/18
3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假定与内容13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四章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
工资-地租 比率, w/r CC FF (w/r)2
(w/r)1
SS 棉布的相对 (P /P )2 (P /P )1 C F C F 价格, PC/PF Increasing (TC/LC)1 (TC/LC)2(TF/LF)1 (TF/LF)2 土地-劳动 比率, T/L Increasing

在每个部门,生产中所使用 的土地与劳动的比率取决于 劳动与土地的相对价格w/r。
aTF /aLF >aTC /aLC
w/r
模型假设:
在相同的工资地租比之下,b 点代表的劳动土地比大于a点 的劳动土地比,C产业是劳动 密集型,F产业是土地密集型 产业。
w/r FF a b
CC
L/T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棉布价格与粮食价格比 率PC/PF之间存在着一一
PC/PF
对应关系,也被称为
“斯托尔泊一萨缪尔森 效应”。
SS
这种关系可以由右图中
w/r
的上升曲线SS表示。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效应): 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 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 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 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 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 际收入就会提高,而其它 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 会减少 反之亦然
-(aTC/aTF)×QC
QC
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
H-O模型假定商品生产使用两
种生产要素,可以生产的商品
数量将受到如下两个条件式的 限制:
(1) (2) aLC/aLF >aTC /aTF
QF
仅使用劳动力时的生产可 能性边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
在预算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交点上:一国总是 可以消费得起自己所生产的产品。
然而,在贸易的情形下,一国不必只消费自己所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
出口和进口可大于零。
而且,贸易后一国可以消费得起更多的两种产品 。
4-36
图4-13: 贸易均衡
4-37
图4-14: 贸易扩展了经济体消费 的可能性
此模型的结论:丰裕要素所有者将从贸易中获益 ,而稀缺要素所有者则受损。
of cloth, PC/PF
RS*
3
2 1
RS RD
Relative quality
of cloth, QC + Q*C QF + Q*F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Heckscher-Ohlin Theorem: 每一个国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在本国 较为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进口本国稀缺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
proportions theory)
两要素经济模型
▪模型假设
• 一个经济体生产两种产品:棉布和粮食 • 生产这些产品需要两种有限供给的投入:劳
动(L)和土地(T)。
• 在两国,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布的
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生产可能性
生产可能性受所需要的土地和劳动两种资源的约束:
TF/LF > TC/ LC
Example: 如果粮食生产使用 80 单位工人和200 英亩土地,而布的生产使用20单位工人和20英亩 土地,那么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而布是劳动密 集型的。
生产与价格
经济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哪点上生产呢?这 取决于两种产品的价格
一般来说,经济会在产值最大化的点上生产, V: V = PCQC + PFQF
当本国与外国进行贸易时,它们的相对价格 会趋同。本国布的相对价格上升,而外国下 降。
在本国,布的相对价格上升导致布的产出增 加和相对消费下降,因此本国成为布的出口 国和粮食的进口国。
相反,外国布的相对价格下降导致它变成布 的进口国和粮食的出口国。
图4-8: 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
Relative price
素(T or L)增加,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
品供给增加, 而另一产品的供给下降。 相反则反是。
图 4--9: 土地供给的增加
Increasing Labor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L2F L1F
O2F O1F
Land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Land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Land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TC
1
C
TF
F
OC Labor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LC Increasing
资源与产出
当经济中的资源变化时,两种产品的产出水 平如何变化?
Rybczynski Theorem (effect): 在任一给定商品价格下,如果生产中一种要
TT1 TT2
Output of cloth, QC
要素价格、产出价格、要素水 平与产出水平
土地(劳动)供给的增加会导致生产可能 性偏向于粮食(布)的生产扩张。
资源增加或减少对生产可能性的偏向性效 应是理解资源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关 键。
要素价格、产出价格、要素水平 与产出水平
具有较高土地—劳动比的经济体,会有较高的粮食产出( 相对于棉布而言)和相对于棉布的较低的粮食价格。 这个经济体在粮食的生产上相对有效率(具有比较优 势)。 这个经济体在棉布的生产上相对无效率。
T1C T2C
1C 2
TT12FF
F2 F1
OC Labor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L2C L1C Increasing
图 4-10: 资源与生产可能性
Output of food, QF
2 Q2F
1 Q1F
Slope = -PC/PF Slope = -PC/PF
Q2C Q1C
实际租金,提高工人的购买力和降低地主的 购买力。
资源与产出
资源的配置是如何决定的? 给定布的相对价格及土地与劳动的供 给,可以决定经济中每种产品的生产 所使用每种资源的数量。
图4-8: 资源的配置
Increasing
Labor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LF
OF
Land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
对一国而言,消费的价值须等于生产出来的价 值。
PCDC + PFDF = PCQC + PFQF
DC :本国棉布的消费需求 DF :本国粮食的消费需求
(DF – QF) = (PC /PF)(QC – DC)
Quantity of imports
Price of exports relative to imports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The Heckscher-Olin(H-O)Model
本章简介
在真实的世界中,一部分贸易模式可以由劳动 生产率差异来解释,而另一些贸易模式则反映 了资源的差异
H-O理论: ➢ 该理论强调资源的差异是贸易的唯一原因 ➢ 表明比较优势是由以下因素所反映的: ✓ 相对要素丰裕度(对国家而言) ✓ 相对要素密集度(对产品而言) 该理论也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factor-
点2:贸易前
4-38
贸易与收入分配
在贸易后,由于经济体可以消费得更多,因此国 家作为整体的福利改善了。
但一部分人并没有从贸易中获益,除非模型能够 解释收入再分配。
贸易改变产品的相对价格,进一步对工人和土地 所有者的相对收入产生影响。
布的价格的上升提高了本国工人的购买力,但降低了土地所有者的 购买力。
这个假设会影响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4-5
图 4-2: 要素可替代下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
4-6
图4-3: 粮食生产的投入组合可能
单位产出的土地投入, aTF (英亩/卡路里)
生产1单位卡路里粮食的生产投入组合
//
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 aLF (小时/卡路里)
两要素经济模型
要素密集度
在一个两种产品(布和粮食)和两种 要素(土地和 劳动)的世界里,对于任一给定的工资—租金比率, 粮食生产中的土地—劳动比大于布生产中的土地— 劳动比,那么粮食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
aTFQF + aTCQC ≤ T
Land used for each unit of food production
Total units of food production
Land used for each unit of cloth production
aLFQF + aLCQC ≤ L
Labor used for each unit of food production
PC :布的价格 PF :粮食的价格
4-9
生产与价格(cont.)
定义一等价值线:即线上任何一点的产出价值
不变, V.
V = PCQC + PFQF PFQF = V – PCQC QF = V/PF – (PC /PF)QC 等价值线的斜率是:– (PC /PF)
4-10
图 4-4: 生产与价格(cont.)
一个经济体生产本国相对丰裕要素密集型的产品是比较有 效的。
4-26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Heckscher-Ohlin 模型的假设:
两国 (本国和外国)拥有:
相同偏好 相同技术 不同资源(本国土地稀缺、外国劳动稀缺)
本国拥有比外国更高的劳动—土地比率
两国拥有一个两要素经济中相同的生产结构。 因为本国劳动丰裕,而布是劳动密集型的,所
Quantity of exports
4-33
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
(DF – QF) = (PC /PF)(QC – DC)
这个方程代表一个经济体的预算约束,其斜率是-(Pc/PF)
(DF – QF) – (PC /PF)(QC – DC) = 0
4-34
图 4-12: 参与贸易国家的预算约束
4-35
下降
图4-7: 从产品价格到要素投入的选择
Wage-rental ratio, w/r
(w/r)2
(w/r)1
CC FF
SS
Relative (PC/PF)2 (PC/PF)1
price of
cloth, PC/PF
Increasing
(TC/LC)1 (TC/LC)2(TF/LF)1 (TF/LF)2 Land-
这种情形下,本国稀缺的要素是土地,外国是劳动。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既然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于外国的PPF 而言,本国的PPF将会有一个更高的棉布—粮 食比。
在每一相对价格下,本国将生产比外国更高的 棉布——粮食比 相对于外国而言,本国将会有更高的棉布的 相对供给。
4-29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当工资率相对于租金率上升时,生产者愿意使 用更少的劳动和更多的土地来生产粮食和布。 由于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而布是劳动密集 型的
4-13
图4-5: 要素价格与投入选择
Wage-rental ratio, w/r
CC FF
Land-labor ratio, T/L
要素价格、产出价格与生产要素 的水平 (cont.)
假设每单位布的生产更密集地使用劳动,而每单 位粮食的生产更密集地使用土地:
aLC /aTC > aLF/aTF 生产棉布所需要的劳动与土地的比例要大于生产 粮食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