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维也纳体系的区别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维也纳体系的区别

一、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

1618年—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三十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有抛开宗教的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交战双方从1643年就开始和谈,一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合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以后这种结束国际争端和国际战争,从而恢复和平地形式便成为惯例。2、他通过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家的地位。

实践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些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国家主权平等、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规定为近代以来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近代国际法的主要原则。3、他创立并确认了国际法中。缔约国对条约必须遵守,违约国应被视为和平的破坏者,其他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进行集体制裁的原则,使之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4、它通过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国的的主权,以及承认心焦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的方式,进一步承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使世俗的主权国家统治体制得到加强。5、它确立了国家之间常驻外交代表机关,这一制度首先在欧洲普遍实行,为主权国家之间的经常性的交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经过了三十年战争之后形成的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的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但是这个体系不具有全球性。它更多的带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和色彩,他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是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之中相对多级均势的状态。法国、瑞典、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英国、俄国、意大利等过成为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主体。

个多的实力虽有差别,但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经过多次局部战争,欧洲各国实力发生着消长变化。

英国的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崛起和想海外扩张打开了新的局面。

经过了三次英荷战争,英国从荷兰手里夺取了海上霸权,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一直到18世纪末,英国已经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霸主。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使路易十四的法国获得了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而神圣罗马帝国的阶梯有进一步加强了法国的战略地位。之后,法国通过与西班牙的战争获得了新的领土。虽然以后法国的扩张受到英国的制约,但法国依然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经过三十年战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在经济上遭到重创,在政治上又被分裂,在德意志的住帮中,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最为强大,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打击了法国的野心,并得到了大片土地,普鲁士也得以进入欧洲列强的行列,二西班牙的地位则在下降。

当1682年彼得大帝成为俄罗斯的沙皇时俄罗斯已经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彼得大帝在国内进行了西化改革,增强了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并为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和波罗的海的霸权,而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战争当中他把手都从内陆的中心莫斯科签到滨海地区的彼得堡,建在他政府的第一块波罗的海的海岸上,表明了他对外扩张的决心,战争的结果市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此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一个滨海强国,随着瑞典的衰落,俄罗斯步入欧洲强国的行列,到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伙同奥地利和普鲁士三次瓜分波兰,并打通了进入黑海

的出海口,势力进一步加强。

于是,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到十八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在世界上这些欧洲国家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那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但是欧洲内部并不平静,1789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发过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级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洲大陆的形势,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不见威胁了欧洲诸国的生存,也对英国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于是从1793年到1813年,英国与俄国、普鲁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组织了6次反法联盟,与拿破仑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角逐。最终是拿破仑帝国在1814年解体,波旁王朝得以复辟,随后列强便通过召开和会的方式恢复欧洲的和平与均势,确立拿破仑战争之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了维也纳会议,实际主宰会议的是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其他国家代表都带着自己的打算而来,在歌舞升平的背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会议上以英奥为一方,以俄普为另一方的两个营垒。法国代表塔列朗在会议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他凭借非凡的外交才干,利用上述四国之间的矛盾,不仅分化了反法同盟,而且提高了法国的地位,使法国能够以战败国的身份跻身于会议的五强之列,同时,他提出了着名的正统主义原则和补偿原则。

列强与1815年6月签订了《最后议定书》结束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维也纳体系带来的稳定所带来的和平维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尽管遭到了1830年和1848年革命的冲击,列强之间的这种和平景象直到克里米亚战争时才遭到破坏。而且直到1914年,欧洲没有发生过一次几乎所有大国都卷入其中并且给世界造成重大后果地战争,因而西方所有人将维也纳体系成为均势的“黄金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