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心排血量[cco]监测的意义贾树山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临床应用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临床应用秦学东;刘鹏飞;王泉利【期刊名称】《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年(卷),期】2018(006)001【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省三河市医院治疗的16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的80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将PiCCO指导下强化液体管理治疗的8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输出量(CO)以及胸腔内血管容量(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心脏超声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用以评价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4、7 d的脑钠肽(BNP)水平;并记录ICU住院时间以及日均液体出入量.结果两组治疗后,CI、EVLWI、CO、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Sd、LVEDd、FS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FS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O2显著升高,P(A-a)O2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常规组,P(A-a)O2低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4、7 d的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观察组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均液体出入量显著高于常规组,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指导下强化液体管理能够精确液体管理,有效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总页数】4页(P1-4)【作者】秦学东;刘鹏飞;王泉利【作者单位】三河市医院重症监护室,河北三河065200;三河市医院重症监护室,河北三河065200;三河市医院重症监护室,河北三河06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B型钠尿肽测定在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J], 吴斌;李玲文;吴高俊;计光;张海燕;卢中秋2.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夏炳杰;施善阳3.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展望 [J], 张源波;郭凯;王玉红;陈冬梅;周荣斌;和渝斌4.重症超声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J], 侯兴志;李江泉;刘琴;刘颖娟;银芳;张玖文;王欣5.重症超声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J], 侯兴志;李江泉;刘琴;刘颖娟;银芳;张玖文;王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讲义[专家学习]
CO
× 80
正常值:<250 dynes/sec/cm-5
一类特制
10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⑨
心肌收缩力
心肌的变性肌力状态 心肌纤维缩短的速度和舒张
一类特制
11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⑩
增强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兴奋交感神经→收缩↑ 心率↑ 抑制副交感神经→心率↑ 使用增强心肌收缩性的药物
SvO2 ↑ ← CO↑ SvO2 ↓ ←CO ↓
一类特制
16
CO的综合概念②
CO与DO2-VO2
管理危重病人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最大化 氧运输来预防组织缺氧的发生。
DO2=CaO2×CO VO2=(CaO2-CvO2)×CO
DO2↓←CO↓
DO2↑
20
一类特制
21
一类特制
22
一类特制
23
STAT 模式 / CCO显示法 时间平均法
一类特制
24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①
CCO 和 Bolus 比较
和标准的肺动脉导管一样安全 消除了任何和 bolus 技术有关的潜在的感染控
制问题 心内不注入冰水 比 bolus 心排量更加准确 相对于 bolus 心排量,节约了医务人员的时间 排除了和 bolus 技术相关的一些不准确性
心率增快 左心室容量增加(前负荷↑ ) 回心血量增加 外周血管扩张(后负荷 ↓) 内、外性儿茶酚胺
心率变慢(兴奋副交感)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性减退
一类特制
15
CO的综合概念①
CO与SvO2
SvO2↓是组织氧合受损害的有代表性的最早的指标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郑绍鹏;张牧城;徐芳媛;汪正光;方向群【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7(038)006【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住的神经重症患者30例,根据是否应用PICCO监测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运用PICCO监测指导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而对照组根据心率(HR)、血压、尿量、乳酸(LAC)及中心静脉压等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HR、LAC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及90 d恢复良好率,同时比较两组存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MAP、HR、LAC、疾病病种及危重程度(GCS、APACHE Ⅲ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MAP及24 h LAC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90 d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 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技术能提高神经重症早期的液体复苏效果,改善组织灌注,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702-704)【作者】郑绍鹏;张牧城;徐芳媛;汪正光;方向群【作者单位】245000 安徽黄山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45000 安徽黄山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45000 安徽黄山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45000 安徽黄山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45000 安徽黄山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J], 杜刚2.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夏炳杰;施善阳3.定位抢救护理模式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万霞4.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J], 王磊;李莫振;成维鹏5.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神经重症患者术后预见性护理中的价值 [J], 赵蕾蕾;阳建国;沈丽娟;钟兴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伊敏;么改琦;朱曦;郭向阳【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2012年1~8月,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常规监测(n=12)与PiCCO监测(n=19)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应用PiCCO监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血管收缩药和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 结果 2组脓毒症休克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既往病史、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和发生MODS器官数、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和入ICU后7天总的输液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iCCO组初始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常规组[(52.00±5.00)mm Hg vs.(59.58±3.42)mmHg,t=4.603,P=0.000],而对于PiCCO组存在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用正性肌力药治疗后达到与常规组相同的MAP达标值[(68.00±2.43)mm Hgvs.(68.58±2.88)mm Hg,t=0.607,P=0.549],2组MAP达标值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在PiCCO监测指导下,可以对于存在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而不是仅应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 PiCCO) inrnhemodynamics monitoring for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Method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omparing routine hemodynamics monitoring (n = 12) and PiCCO (n = 19) for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were carried out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12. The PiCCO monitor provided a continuous assessment of fluid resuscitation, vasopressors and inotropes infusion inseptic shock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ex, age, etiology of critical illness, medical history, incidence of MODS, number of MODS involved organ, APACHE Ⅱ and SOFA scores, usage of noradrenaline, and total volume of fluid infusion in a week. In the PiCCO group, the original MA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52.00 ±5.00) mm Hg vs. (59.58±3.42) mm Hg, t=4.603, P=0.000]. The patients who had impaired cardiac function reached to the same level of goal MAP as the routine group after taking inotropes [ (68. 00 ±2. 43) mm Hg vs. (68.58 ±2.88) mm Hg, t= 0.607, P = 0.549].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the goal M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Under monitoring by PiCCO, not only vasopressors but also inotropes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MAP for patients with cardiac dysfunction in septic shock.【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3(013)003【总页数】4页(P202-205)【关键词】脓毒症休克;血流动力学;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作者】伊敏;么改琦;朱曦;郭向阳【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4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作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诱发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患者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75万严重脓毒症患者(患病率 0.3%),其中超过 21.5万死亡(病死率28%)[1]。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左小淑;朱睿瑶;周晨亮;周青山【摘要】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对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害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将37例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C组)18例和PiCCO组(P 组)19例.C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股动脉PiCCO导管,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指导患者的液体复苏、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和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的应用.记录两组患者复苏6h后相关参数(CVP、MAP、ScvO2、尿量、血乳酸水平)、心功能指标(NT-proBNP,cTnI)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6、24、48h的液体正平衡量、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和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的用量.结果与常规对照组(C组)相比,P组治疗6h后ScvO2升高、血乳酸水平降低,心功能指标cTnI降低,液体正平衡量增加(P均<0.05);P组治疗6、24、48h多巴酚丁胺用量增加、多巴胺用量减少(P均<0.05);治疗24、48h两组液体正平衡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VP、MAP、尿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iCCO监测可以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在指导正性肌力药物应用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血管收缩药物的应用、减轻心肌损害.【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11【总页数】5页(P74-77,86)【关键词】脓毒症休克;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心肌损害【作者】左小淑;朱睿瑶;周晨亮;周青山【作者单位】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脓毒症休克是ICU常见的危重疾病,是以全身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讲义课件
操作人员需按照设备说明书和临床操作规范进行。一般流程包括启动设备、设 置参数、开始监测、记录数据等。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确保 操作安全。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数据获取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设备会实时生成心排血量、心率、血压等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设备自带的软件或导出 至其他分析工具进行进一步处理。
治疗方案。
监测方法
通过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用药 前后实时监测心排血量等指标, 评估药物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客观、量化的药物疗 效评估依据,指导医生调整治疗
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
04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的局限性和挑战
技术局限性
监测精度问题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某些情况下 可能受到如信号干扰、传感器误差等 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的精度下 降。
未来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CCOM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高,同时 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和深度也将不断拓展。例如,通过与电子病历、智能决策支持等系统 的集成,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02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与方法
监测设备与技术
设备介绍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通常使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等设备。这些设 备采用先进的生物阻抗技术,通过测量动脉脉搏波形来推算心排血量。
与其他监测方法的综合运用
联合应用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可以与其他监测方法如动 脉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监测等联合应用, 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
互补作用
各种监测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通过 综合运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提高临床诊 断和治疗水平。例如,在休克患者的救治中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可以提供心功能信息, 而中心静脉压监测可以反映血容量状况,两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害患者
脉 搏 寸 匕 日 刁 ; 、 连 续 心 排 血量 监测 ( P i C C O) 在 脓 毒 症 休 克 口 并 心 肌 损 害 患 者 治 疗 中 的 临 床 价 值
a o s h u ,Z h u R u i y a o, Zh o u C h e n l i a n g, e t a 1 .De p a r t me n t o f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 R e n mi n Ho s p i t a l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Hu b e i 4 3 0 0 6 0,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i C CO s y s t e m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e p t i c s h o c k a n d my o c a r d i a l i n j u r y .Me t h o d s Th i r t y—s e v e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e p t i c s h o c k a n d my o c a r d i a l i n j u r y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s : r o u t i n g mo n i t o r i n g g r o u p( g r o u p C)a n d P i C CO mo n i t o r i n g g r o u p( g r o u p P) ,wi t h 1 8 p a t i e n t s i n g r o u p C a n d 1 9 p a t i e n t s i n g r o u p P r e —
PICCO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PiCCO(pulse - 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即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是一种较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热稀释法可测得单次的心排出量,并通过动脉压力波型曲线分析技术测得连续的心排出量( PCCO) [ 7 ] 。
临床上使用的PiCCO 监测仪( Pulsion ,Germany) 只需置1 根特殊的动脉导管和及1 根中心静脉导管,既可进行CO、胸腔内血容量( ITBV) 及指数( ITBI) 、血管外肺水( EVLW) 及指数( ELWI) 等指标的测定,并能进行连续心排出量( PCCO) 及指数( PCCI) 、每搏量(SV) 及指数(SVI) 、IBP 等的连续测定[ 8 ] 。
与Swan - Ganz 导管相比, PiCCO 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PiCCO 无需置管到肺动脉及肺小动脉,极大的减轻了对人体的损伤,减少和避免了Swan - Ganz 导管的一系列问题和并发症,而且留置时间可延长至10d[ 8 ] ;第二,PiCCO 采用了新的监测指标。
Swan - Ganz 导管通过监测PAP、PAWP 及CVP 来评价血管容量和心脏前负荷的状况,可是易受到血管壁顺应度、心内瓣膜功能、胸腔内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9 ] ,而且不能反映血管外肺水的量,使其准确性倍受质疑。
PiCCO 引入ITBV 及EVLW 这两个指标的测定,大量研究表明连续监测ITBV 及EVLW 能够更准确、及时的反映体内液体的变化[ 10 ] ;第三, PiCCO 整合了IBP 监测,一举两得,使用方便,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顺应了技术医学发展的潮流;第四,PiCCO 能连续反映一些高变异度但临床价值大的指标,能捕捉瞬息变化的信息供医生参考,并提供直观、简便、安全的界面和操作要求[ 8 ] 。
4 PiCCO 的启示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起,西方医学几乎就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的护理体会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的护理体会肖媛媛【摘要】@@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是一种比较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热稀释法可测得单次心排出量,并通过动脉压力波形曲线分析技术测得连续的心排出量[1]及其它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其创伤性与危险性较小,仅用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心搏量、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外肺水[2]等,以指导临床用药以及容量复苏.【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13)003【总页数】2页(P389-390)【关键词】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的监测;护理;体会【作者】肖媛媛【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ICU,江苏扬州,22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是一种比较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采用热稀释法可测得单次心排出量,并通过动脉压力波形曲线分析技术测得连续的心排出量[1]及其它血流动力学参数值。
其创伤性与危险性较小,仅用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心搏量、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外肺水[2]等,以指导临床用药以及容量复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0~75岁。
其中心肌梗死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3例,肺炎伴心力衰竭4例。
1.2 操作方法局麻下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及心电监护情况,穿刺成功后将温度感受器连接中心静脉主管、热稀释导管连接压力感受器,再连接监测仪压力模块;股动脉穿刺放置带有温度传感器的 PICCO专用导管,保持管路通畅,校正 PICCO,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
2 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中心静脉置管穿刺均一次成功,其均为右锁骨下静脉。
动脉置管穿刺一次成功12例,3例2次穿刺成功。
其中右股动脉13例,左股动脉2例。
穿刺过程中未有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监测期间未发生意外拔管和动静脉血栓形成,无血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对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对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岑英文【摘要】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对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纳入我院ICU内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重症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疗程10天。
治疗组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照组行持续中心静脉压及有创血压监测管理。
观察记录入组时及治疗第1、3、5、10天的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含量、肺部感染评分;记录上述时间点液体平衡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及病死率;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胸部CT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含量、肺部感染评分、液体平衡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的ICU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及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胸部CT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
结论:PiCCO可以更精确指导重症肺炎的液体管理,对治疗有益。
【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276-278)【关键词】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重症肺炎;疗效【作者】岑英文【作者单位】528400 广东中山,中山市中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重症肺炎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病之一,因出现循环、凝血等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病死率明显增高。
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呼吸机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另外容量管理在重症肺炎治疗中至关重要。
容量不足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机体酸中毒等内环境紊乱,加重器官功能衰竭;若补液过多则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肺水肿,影响氧合,同样加重缺氧。
适当的补液既能保证有效循环,又能防治肺间质、肺泡水肿的病理状态。
以往多采用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监测液体容量,但是CVP常受胸腹腔压力、心脏瓣膜病变、呼吸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20.01~2021.01的70例人员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按照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35名人员为一组。
前组应用传统方法治疗,后组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
结果:治疗24小时,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小时观察组患者的hs-cTnI、NT-proBNP、APCHEⅡ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当前伴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大众工作压力的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逐渐向年轻化的趋势发展[1]。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之一[2]。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0)技术是对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连续性监测的工具,它是一种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量监测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量联合应用技术,其主要的特征即简单、便携和微创[3]。
基于此,本院此次研究了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下面进行报告分析。
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20.01~2021.01的70例人员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按照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35名人员为一组。
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8、17例,年龄范围45岁--70岁,均值(57.52±12.25)岁。
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0、15例,年龄范围46--71岁,均值(58.54±12.27)。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刘媛怡;王迪芬;程玉梅;刘旭;刘明;魏国健【期刊名称】《麻醉与监护论坛》【年(卷),期】2011(018)006【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在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6月-11月8例IC的患者.运用PICCO容量性指标指导液体复苏.记录PICCO容量性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指数(CI).心功能指数(CF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LWI).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液体复苏前后的变化。
同时监测复苏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乳酸及碱剩余值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
结果:心率(HR)降低.平均动脉压、心排出量指数、心功能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增高。
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无明显增加(P〉0.05)。
复苏前及复苏24h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碱剩余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较复苏前有明显差异(P 〈0.01)。
结论:采用PICCO容量监护仪对休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可有效协助液体复苏及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PICCO容量性指标能较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
对休克液体复苏具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2页(P456-457)【作者】刘媛怡;王迪芬;程玉梅;刘旭;刘明;魏国健【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及治疗中的应用 [J], 王家胜;陈勇;康小兰;胡大碧;况刚;杨秀江2.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J], 贺芙云;张成炬3.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J], 林竹4.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的精确液体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心衰伴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J], 郑蕊;刘艳艳;蔡倩珂5.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的精确液体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心衰伴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J], 郑蕊;刘艳艳;蔡倩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icco)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监测
容量反映值 SVV / PPV
灌注压 CVP / PCWP不能正确的评估心脏前负荷
影响因素: 心室顺应性 33 机械通气
导管的位置 (PAC) 腹腔内高压
压力不是容量!
容量的前负荷参数GEDV / ITBV反映前负荷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 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经肺温度稀释法理论
• 温度指示剂可透过血管壁,会受肺间质液体 量(即血管外肺水)的影响。当指示剂为温度指 示剂时,该容量即为胸内温度容量(ITTV),它 包括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 (EVLW)。ITBV包括四个腔室舒张末期容量的 总和,即全心舒张末期容量(GEDV),和肺血 容量(PBV)。 • ITTV=MTtTDa X COTDa • =ITBV+EVLW • ITBV=GEDV+PBV
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监测
Pulse indicate Contour Cardiac Output
王志栋 中心医院ICU
学习内容
• • • •
概述 监测技术原理 监测参数意义 护理
一 概
述
PiCCO ( Pulse indicate Contour Cardiac Output) PiCCO是一种技术பைடு நூலகம் 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监测 是一种简便、微创、 高效费比的,对重症病人 a. 经肺热稀释技术 b.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 进行监测的工具。
PiCCO技术参数能实时回答以下问题:
心血管状况如何? 心输出量 (CO) 前负荷如何?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扩容治疗会增加心输出量吗? 每搏量变异 (SVV) 心脏收缩功能如何? 左室最大收缩力指数(dpmax) 全心射血分数 (GEF) 是否会发生或是已经出现了肺水肿? 血管外肺水(EVLW) 心脏后负荷如何? 外周血管阻力(SVR)及指数(SVRI)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总结第一部分(监测的意义及常见问题)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总结第一部分(监测的意义及常见问题)参数正常值单位CI(心指数) 3.0-5.0 L/min/m2ITBL(胸内血容量指数)850-1000 ml/m2ELWI(血管外肺水指数) 3.0-7.0 ml/kgCFI(心功能指数) 4.5-6.5 l/minHR(心率)60-90 b/minCVP(中心静脉压)2-10 mmHgMAP(有创平均动脉压)70-90 mmHgSVRI(系统血管阻力指数)1700-2400 dyn.seccm-5.m2SVI(每博输出量指数)40-60 ml/m2SVV(每博输出量变异)≤10%PVPI(肺血管通透指数) 1.0-3.0 ml/kgGEDI(舒张末期容积指数)680-800 ml/m2——问题解答汇编——问:压力调零时,AP出现负数?答:检查显示屏上压力波形是否正常;如果正常,检查是否在调零的时候把压力传感器通机器端关闭; 如果是,调整压力传感器的开关,关闭病人端,按压调零键; 压力传感器复位,进行压力监测。
问:导管接上电缆线之后,机器上压力波形不出现/心率不出现?答:检查PiCCO导管是否正确置入动脉,抽回血是否顺畅,确认是动脉后;请检查压力电缆线与PiCCO机器之间连接是否正确;检查压力传感器与动脉导管之间有没有连接好;检查压力传感器的芯片是否有气泡;用注射器抽一点生理盐水从压力传感器调零三通模拟压力波形向芯片方向注射,看是否出现压力波形,如果没有,更换一条压力电缆线,还是不出现波形,更换压力传感器。
问:动脉导管接上电缆线之后,压力波形不正常,出现尖峰或者没有重搏切迹?答:首先检查导管置入哪个动脉;动脉端抽回血是否顺畅;导管尖端是否有贴壁的情况;病人是否有动脉血管瘤;超声检查动脉导管走形。
问:进入热稀释界面,按压开始测量,基线出现锯齿状,为什么?答:TB是否稳定;看一下患者有没有降温治疗;如果没有,监测动脉导管置入位置: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如果是桡动脉置管,一定会出现锯齿状;导管贴壁,调整患者体位及动脉导管位置。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8-03-26T15:08:24.8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吴宝珍陈志鹏[导读] 临床医师可以PICCO监测数值更合理、客观地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改善患者预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目的:探讨 PICCO用于脓毒性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9例,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19例给予传统液体复苏治疗,实验组20例通过PICCO 监测数值指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水平(Lac)、尿量、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当复苏后24h,两组患者Scvo2、Lac、尿量、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
结论:PICCO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能避免盲目补液对机体造成损害,为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提供更为客观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PICCO;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107-02 脓毒性休克是指严重脓毒症患者在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仍存在组织低灌注,即无法纠正的低血压状态或血乳酸浓度≥4mmol/l,其致病因素主要为毒素或炎症因子对机体的作用,是ICU致死率较高的因素之一。
而导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难治性低血压和心血管功能衰竭,组织脏器长时间处于低灌注及缺氧状态,导致后期并发症较多,这亦是临床治疗的难度所在。
因此,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需要准确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对体液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进行指导。
近年出现的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量监测联合应用的技术,能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及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EVLW)的变化。
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高学兰;李晶晶【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32)6【摘要】目的:探讨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监测方法的干预下进行治疗,对比其监测的正确性、灵敏性,并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包括严密的病情观察、准确的PICCO 测量以及日常的导管维护。
结果:实验组PICCO监测心脏前负荷各种指标结果更加精确可信,在其干预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监测(P<0.05)。
结论: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者早期进行PICCO监测,做好导管护理和测量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尽早进行循环系统支持治疗,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总页数】3页(P510-512)【作者】高学兰;李晶晶【作者单位】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芜湖 241000;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相关文献】1.影响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孙彩霞;魏莉莉;王婷婷;陈明法2.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J], 陈淑兰;刘刚;张秋真;陈秋恋3.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J], 郑燕梅;谢海莉4.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神经重症患者术后预见性护理中的价值 [J], 赵蕾蕾;阳建国;沈丽娟;钟兴明5.比较超声心排血量监测(USCOM)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测定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 [J], 孙杰;王园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生理学原理⒀(END)
CO增加的原因
CO减少的原因
心率增快 左心室容量增加(前负荷↑ ) 回心血量增加 外周血管扩张(后负荷 ↓) 内、外性儿茶酚胺
心率变慢(兴奋副交感)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性减退
CO与SvO2
混合静脉血中的携带氧的血红蛋白的饱和度百分 率 氧动力学的综合反映 反映的是机体氧供应与氧消耗的平衡关系 反映机体氧需求与实际氧消耗是否平衡
CO生理学原理⑤
每博量的调节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④
前负荷定义:心室在舒张末期的血液容量,受静脉 系统容量、心室顺应性,胸内压力、心包膜腔压 力、静脉张力等因素影响。
前负荷
RV 前负荷
CVP/RA正常值: 2~6 mmHg LV 前负荷
PAWP/LAP正常值: 6~12 mmHg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⑥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⑧
后负荷的临床测定
右心室后负荷
肺循环阻力(PVR) MPAP-PAWP PVR= × 80 CO 正常值:<250 dynes/sec/cm-5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⑨
心肌收缩力
心肌的变性肌力状态 心肌纤维缩短和舒张的速度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⑩
患者,男,59 岁,进行冠脉搭桥 CABG 和瓣膜置换后
病例研究:心排量改变 而 SvO2 不变
心排量的改变可能没 有临床意义
总 结
相关实验证实CO-CCO数据的一致性 有创CCO不易反复进行,缺乏对病人 远期影响的评价 微创CCO尚缺乏随机前瞻性研究 有创CCO和微创CCO在临床上的应用 将平分秋色
Thank you!
CO的综合概念③
CO与RVEDV
EDV是心室收缩前或在舒张末期时伸展心肌纤维 的血液容量,RVEDV是前负荷的最重要标志。 CEDV=SV/EF CVEDV↑→CO↑ CVEDV↓→CO↓
连续心排量测定 (CCO)
CCO 的原理
热稀释 导管的热敏阻丝加热周围的血液 产生温暖的注射来代替冷注射 产生一条冲刷曲线 曲线下的面积仍然和心排量相等
STAT 模式 / CCO显示法 时间平均法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①
CCO 和 Bolus 比较
和标准的肺动脉导管一样安全 消除了任何和 bolus 技术有关的潜在的感染控 制问题 心内不注入冰水 相对于 bolus 心排量,节约了医务人员的时间 比 bolus 心排量更加准确,排除了和 bolus 技术相 关的一些不准确性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⑿
心室壁异常活动
左心室壁运动异常:可呈现收缩性低下,收缩消 失以及收缩失常。心肌壁出现活动失常能使前后 负荷、每搏量和收缩性均降低,冠心病、二尖瓣 狭窄。
瓣膜动能异常:房室瓣狭窄(如二尖瓣狭窄), 由于前负荷减少,致使SV下降。而半月瓣(主动 脉或肺动脉瓣)狭窄,因后负荷增加,能使SV下 降。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②
连续心排量和 SvO2 的临床应用
提供对心脏功能的自动、连续的评估 排除了手动 Bolus 测定心排量的需要 提供更多的最新的信息来预防危象 发生病情变化时,马上干预 评估病人对于干预的反应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③
分析临床CCO的原则
坚持临床病人个体差异性原则 综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 对有心内异常压力、分流和心律失 常的病人要具体分析 注意自主呼吸和机械呼吸的差别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④
例 1 房颤对心排量的影响
规则的窦性节律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⑤
例 2
前负荷改变:血浆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⑥
例 3
气管插管拔除后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⑦
例4-1
时 间
温度 SV HR
CCO 合适吗?
7:00 pm
36 43 84
一个 56 岁的老年男性,“常规”冠脉搭桥手术 (CABG)。送到 ICU 时状态稳定
染料指示剂法
Stewart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此方法.后 被Hamilton修正.理论基础为:将已知浓度的 指示剂注入体内经过足够时间混匀,指示 剂稀释的程度说明了加入的液体量 ,通过测 量持续的血流样品,得到一个“指示剂- 稀释曲线”的时间-浓度曲线.可以通过 Stwart-Hamilton方程计 算出CO.试剂吲哚花青绿。
连续心排血量[CCO]监测的意义 与临床应用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贾树山
Dr. Jeremy Swan and Dr. William Ganz •1970年Swan-Ganz导管在爱德华实 验室诞生
CO生理学原理①
心排血量(CO)
心室每分钟输出到周围循环的血量 CO=SV×HR=4~8L/min CI=CO/BSA=2.5~4.0L/(min· m2)
多普勒超声
无创,病人易接受 人为因素干扰
温度稀释法
上世纪七十年代Dr Swan和 Ganz用特殊的温 度敏感肺动脉导管证明了热稀释法的可行 性.自从那时起热稀释法就成为测心输出量 的金标准.
微创(动脉波)测量法
PreSEP 导管
(中心静脉) ScVO2
Vigileo
仪器
心排量
FloTrac 传感器
增强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兴奋交感神经→收缩↑ 心率↑ 抑制副交感神经→心率↑ 使用增强心肌收缩性的药物
抑制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兴奋副交感神经→收缩 ↓ 心率↓ 抑制交感神经→阻断儿茶酚胺 心肌缺血、梗死,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使用抑制心肌收缩性药物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⑾
心肌收缩力评估
(外周动脉)
CCO . . . 直接从动脉监测线路中获得
微创
直接与已有的外周动脉导管连 接 减少监测过程并发症的发生 更加快速地设置并应用
提供更多的方法手段,对危重 病人进行监测 无需人工校正,使用方便 用户输入病人年龄,性别,身 高和体重来开始 CCO 监测 自动计算主要的血流动力学参 数 对于病人血管的生理学改变进 行连续的校准
8:00 pm
36.4 44 86
单 位
℃ ml BPM
MAP
CVP PAWP CCO Hb SaO2(%)
90
10 16 3.4 9 100
86
12 14 3.8 9 100
mmHg
mmHg mmHg L / min Grams %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⑧
例4-2
CCO 合适吗?
一个 56 岁的老年男性,“常规”冠脉搭桥手术 (CABG ) 7:00 pm 8:00 pm 时 间 单 位
其他方法
心电阻抗、 CO2吸入法 心室造影法
CO生理学原理②
心排量(CO)的调节
每搏量 心率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异常活动
CO生理学原理③
心率的调节
正常心率=118次/min-0.57×年龄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自主调节窦房结 和房室结 心室受体接受有髓鞘迷走神经传入纤维 的支配
后负荷
定义:心室收缩期射血进入体循环或肺 循环时心肌纤维的压力或阻力,它受心 室容量、室壁厚度、外周血管阻力等因 素影响。 RV:肺循环阻力 LV:体循环阻力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⑦
后负荷的临床测定
左心室后负荷
体循环阻力(SVR) MAP-RAP × 80 SVR= CO 正常值:800~1200 dynes/sec/cm-5
温度 SV 36 43 36.4 44 ℃ ml
HR
MAP CVP PAWP CCO Hb SaO2(%) SvO2(%)
84
90 10 16 3.4 9 100 75
86
86 12 14 3.8 9 100 52
BPM
mmHg mmHg mmHg L / min Grams % %
病例研究:稳定的血压和心排量并 不反映 SvO2 的改变
Fick质量守恒定律
菲克法曾是测心输出量的金标准,其原理由 阿道夫.菲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其 原理是:通过测量物质经过器官后动静脉 血中的同一物质的差值来计算心输出 量.菲克法利用氧做为被测物质,心排量(L /min)=O2吸收(CC· /min)÷动脉O2—混合 静脉O2(CC· /L)CO的综ຫໍສະໝຸດ 概念①CO与SvO2
SvO2↓是组织氧合受损害的有代表性的最早的指标
SvO2=SaO2- SvO2 ↑ ← CO↑ SvO2 ↓ ←CO ↓
VO2 CO· K· HB
CO的综合概念②
CO与DO2-VO2
管理危重病人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最大 化氧运输来预防组织缺氧的发生。 DO2=CaO2×CO VO2=(CaO2-CvO2)×CO DO2↓←CO↓ DO2↑←CO↑
收缩力 每搏量
右 心 室 每搏功指数 (RVSWI = SVI x (MPAP- RAP)x 0.0136) 正常值: 5~10 gm-m/m2/beat
每搏指数
左 心 室 每搏功指数 (LVSWI = SVI x (MAP- PAWP)x 0.0136) 正常值: 45~65 gm-m/m2/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