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设计实验报告
机床精度(学生实验报告)
三 、实验原理
机床几何精度测量
按 JB2314—78 普通机床规定,机床精度检 验包括机床导轨直线度、垂直度、平行度、 端面的平面度,机床部件之间直线度、垂直 度、平行度、同轴度,机床部件的运动精度, 主轴回转精度等18项。
四、 实验步骤与方法
►
框式水平仪的工作原理: 框式水平仪主要部分是一个弧形玻璃管,它的内壁磨成100米左右的 曲率半径。刻有刻度的玻璃管内充以少量乙醚液体,中间留一个气泡。 如图1所示。不论水平仪放在什么位置,玻璃管中的页面总是处于水 平,气泡总是向高处移动,读出气泡两端边缘,移动的格数,即可求 出相应的高度差。水平仪的刻度值为0.02/1000,它表示将该水平仪 放在1米长的平尺表面上,在平尺右端垫起0.02mm的高度,平尺便倾 斜一个a角,此时,水平仪正好移动一个刻度值。
△H △H L1 L
图1 水平仪测量升落差的原理图
►
如果我们在实验中,框式水平仪不是放在1米的平尺上, 而是放在200mm的平板上,那么△H为多少呢Tga=△H △H=200*Tga=0.004mm 水平仪读数的符号,习惯上规定:气泡移动方向和水平 移动方向相同时读数为正值,相反时为负值。
►
1. 溜板在垂直水平面的不直度
反向间隙误差可能起因
► 用于弥补原有反向间隙而对机床进行的反向间补
偿的数值过大,导致原来具有正值反向间隙问题 的机床出现负值反向间隙。 ► 机器可能受到编码器滞后现象的影响 ► 在机床的导轨中可能存在间隙,导致当机床在被 驱动换向时出现在运动中跳跃。
反向间隙对加工带来的影响
在机器上负值反向间隙的影响为圆弧插 补的刀具轨迹将出现一向内凹的跳跃。
主轴锥孔中心线的径向跳动
测量位置 a b 1 2 允差 是否合格
机械精度设计实训报告
机械精度设计实训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机械精度设计实训报告旨在探讨机械工程中的精度设计及其相关内容。
本次实训涵盖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通过对机械精度设计的学习和实践,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文章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
首先,本文将在引言中对机械精度设计实训报告进行总体概述和结构介绍。
接下来,理论基础部分将对机械精度设计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机械精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常用的精度评定方法等。
在实训内容一节中,将介绍实际操作中所涉及的具体实训项目和实践技巧,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精密加工工艺流程的掌握等。
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次实训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机械精度设计的一些思考进行探讨。
通过实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对机械精度设计的理论认识,还磨练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加深了对机械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们也对机械精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
通过本次机械精度设计实训报告的撰写和分享,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机械精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机械工程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期待本文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有所启发和帮助,也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机械精度设计的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以下是一个示例:本文主题是机械精度设计实训报告。
为了更好地组织文章,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概述机械精度设计实训的背景和意义,介绍在实训中所涉及的机械精度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们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结构和各部分内容安排,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次实训的目的,即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提高对机械精度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训内容。
在理论基础部分,我们将介绍机械精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测量方法、误差分析、精度控制等内容,为实训的进行奠定基础。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组装;3. 进行机械结构的强度分析和性能测试;4. 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
1. 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实验要求和给定条件,确定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案,包括零部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2. 绘制零部件图纸,根据设计方案,利用CAD软件绘制各个零部件的图纸,并进行合理布局和标注;3. 制造零部件,根据图纸,使用机械加工设备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和制造;4. 组装机械结构,将加工好的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确保结构的稳固和合理;5. 进行强度分析,利用相关测试设备对机械结构的强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6. 进行性能测试,对机械结构的运动性能、精度等进行测试,评估结构的设计合理性;7.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制造了一台具有较好性能的机械结构。
在强度分析和性能测试中,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运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机械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致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基础》,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机械原理与设计》,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是本次机械设计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精度设计实验报告-三坐标测量机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精度设计实验(八)实验名称:三坐标测量机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学习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内容:1、建立测量坐标系;2、测量零件的尺寸;3、测量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三、实验心得:1、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方法建立坐标系⑴测头坐标系(A,BC)Y′不同测针在此坐标系中有不同的坐标位置,引起测量数据基准不统一。
测头校验,相当于将不同位置的测针统一到一个位置固定的“虚拟”测针上。
⑵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X ,Y ,Z )⑶ 工件坐标系(X ′,Y ′,Z ′) ① 建立坐标系按工件的实际位置确定虚拟坐标系的位置,即测定工件坐标系与测量机坐标系的相对位置。
② 坐标转换每次测量后,用程序将采得的测量机坐标值转换到工件坐标系中,再进行几何参数计算。
根据工件表面各测点的坐标值,计算各种几何参数值,如 ① 两点间距离的测量A(x l ,y 1,z 1),B(x 2,y 2,z 2)两点的距离L 可由下式计算:)z ()()(122122122---++=z y y x x L② 圆的直径和圆心的测量测量圆上任意三点的坐标值 (x 1,y 1),(x 2,y 2), (x 3,y 3),则圆心C 的坐标x c 、y c ,半径R 通过公式即可计算出来,在三坐标机上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测量球面的曲率半径,这时,需在球面上测取不在同一圆周上的4点的坐标值。
③ 求直线方向根据空间两点P 1(x l ,y 1,z 1),P 2(X 2,Y 2,Z 2),可以确定它在XY 平面上的投影与X 轴夹角θ,直线与同XY 面相垂直的轴的夹角β。
X l1 m 1n 1 x ′ gY = l 2 m 2 n 2 y ′ + h Z l 3 m 3 n 3 z ′ k类似的,直线与其他坐标轴的夹角,直线在其他坐标平面的投影与坐标轴的夹角也可计算出来。
2、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原理:三坐标测量机是测量和获得尺寸数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代替多种表面测量工具及昂贵的组合量规,并把复杂的测量任务所需时间从小时减到分钟。
机械精度测量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机械精度测量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机械精度测量技术,我们开展了机械精度测量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了解机械精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4. 提高学生对机械精度测量技术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机械精度测量基本原理介绍了机械精度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的选用等。
2. 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讲解了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尺、角度尺等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机械精度测量实验(1)平面度测量:采用平板和直角尺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
(2)圆度测量:采用圆度仪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
(3)直线度测量:采用直尺和塞尺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
(4)垂直度测量:采用直角尺和塞尺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
(5)平行度测量:采用平板和直角尺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
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了解实训内容,熟悉实验设备,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3.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
4.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平面度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平板和直角尺的使用方法,分析了测量结果。
2. 圆度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圆度仪的使用方法,分析了测量结果。
3. 直线度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直尺和塞尺的使用方法,分析了测量结果。
4. 垂直度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直角尺和塞尺的使用方法,分析了测量结果。
5. 平行度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平板和直角尺的使用方法,分析了测量结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加工精度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加工精度的统计分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加工精度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此方法综合分析零件尺寸的变化规律。
2.掌握样本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正确的绘制加工误差的实验分布曲线和x-R图并能对其进行正确地分析。
3.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加工零件精度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进工艺规程,以达到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的目的,进一步掌握统计分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用材料、工具、设备1.50个被测工件;2.千分尺一只(量程25~50);3.记录用纸和计算器。
三、实验原理:生产实际中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是复杂的,因此不能以单个工件的检测得出结论,因为单个工件不能暴露出误差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单个工件的误差大小也不能代表整批工件的误差大小。
在一批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即有系统性误差因素,也有随机性误差因素。
在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系统性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或是保持不变或是按一定的规律而变化,前者称为常值系统误差,如原理误差、一次调整误差。
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的制造误差、工艺系统的静力变形系统性误差。
如机床的热变形、刀具的磨损等都属于此,他们都是随着加工顺序(即加工时间)而规律的变化着。
在加工中提高加工精度。
常用的统计分析有点图法和分布曲线法。
批零件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如果是无规律的变化,则称为随机性误差。
如毛坯误差的复映、定位误差、加紧误差、多次调整误差、内应力引起的变形误差等都属于随机性误差。
鉴于以上分析,要提高加工精度,就应以生产现场内对许多工件进行检查的结果为基础,运行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去处理这些结果,进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加工精度。
四、实验步骤:1.对工件预先编号(1~50)。
2.用千分尺对50个工件按序对其直径进行测量,3. 把测量结果填入表并将测量数据计入表1。
表内的实测值为测量值与零件标准值之差,单位取µm五、 数据处理并画出分布分析图:组 距: 44.59)35(1411min max =--=--=-=k x x k Rd µm 5.5=d µm 各组组界: ),,3,2,1(2)1(min k j dd j x =±-+ 各组中值: d j x )1(min -+16.1111-==∑=ni i x n x µm 28.12)(1112=--=∑=ni i x x n σ六、 误差分析1.加工误差性质样本数据分布与正态分布基本相符,加工过程系统误差影响很小。
机械加工精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精读机械加工相关知识,加深对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解,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对机械加工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背景机械加工是制造工业的基础,涉及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实验通过对机械加工相关知识的精读,使学生对机械加工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三、实验内容1. 机械加工概述(1)机械加工的定义:机械加工是指利用各种机床和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磨削、钻孔、镗孔、铣削等加工方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2)机械加工的分类:根据加工方式,机械加工可分为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电加工、热加工等。
2. 切削加工(1)切削加工的定义:切削加工是指利用刀具的切削运动,使工件表面产生切屑,从而改变工件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过程。
(2)切削加工的基本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3)切削加工的分类:外圆车削、内孔加工、螺纹加工、铣削、磨削等。
3. 磨削加工(1)磨削加工的定义:磨削加工是指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使其达到较高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2)磨削加工的分类:外圆磨削、内孔磨削、平面磨削、工具磨削等。
4. 电加工(1)电加工的定义:电加工是利用电能产生的热能、化学能、电磁能等对工件进行加工,实现工件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改变。
(2)电加工的分类: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电化学加工等。
5. 热加工(1)热加工的定义:热加工是利用高温或低温对工件进行加热或冷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相变,从而改变工件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2)热加工的分类:锻造、热处理、焊接等。
四、实验过程1. 精读机械加工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相关机械加工技术文献,拓宽知识面。
3. 参观企业、实习基地,实地了解机械加工的生产过程。
4. 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实际操作技能。
机械加工精度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机械加工精度统计分析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统计分析机械加工的精度,探究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精度的影响,为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提供科学依据。
一、实验原理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机床精度:机床本身的精度、刚性和稳定性对精度有重要影响;(2)刀具:刀具的质量和几何参数对精度有直接影响;(3)工件材料和形状: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工件对加工精度有一定的要求;(4)加工工艺和操作者技术水平:包括切削参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刀具使用寿命等等。
二、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1)机床:普通数控加工中心(2)刀具:含钨合金刀片、硬质合金刀片、PVD涂层刀片(3)工件材料:铝合金(4)测量仪器:三坐标测量仪、千分尺三、实验步骤(1)将铝合金工件装夹在机床上,并使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刀具进行加工,记录加工参数。
(2)将加工后的工件放在三坐标测量仪上进行精度测量和分析。
(3)记录每组数据,并根据不同刀具和加工参数进行分析、比较。
四、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所得到的加工精度数据如下表:| 刀具类型 | 刀具品牌 | 加工参数 | 加工精度(mm) ||----------|----------|---------|----------------|| 钨合金刀片 | 刀片A | 速度18m/min,进给量0.2mm/r,切深0.5mm | 0.02 || 钨合金刀片 | 刀片B | 速度15m/min,进给量0.1mm/r,切深0.3mm | 0.01 | | 硬质合金刀片 | 刀片A | 速度20m/min,进给量0.2mm/r,切深0.5mm | 0.015 | | 硬质合金刀片 | 刀片B | 速度22m/min,进给量0.2mm/r,切深0.4mm | 0.018 | | PVD涂层刀片 | 刀片A | 速度25m/min,进给量0.3mm/r,切深0.6mm | 0.015 | | PVD涂层刀片 | 刀片B | 速度20m/min,进给量0.2mm/r,切深0.5mm | 0.013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刀具、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刀具加工同一种材料的精度差异很明显。
精度报告
机械加工精度设计报告一、任务目的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通过柱塞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数据,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柱塞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设计并完成精密传动柱塞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设计。
“精密传动柱塞”部件,结构如下图所示。
通过设计,使得零部件的工作使用达到以下性能要求:柱塞与圆柱套的配合发球小支力传输的一般传动配合,例如小电动机、泵一类传动与滑动配合。
要求有经济性、有一定精度所设计“精密传动柱塞”工作,是通过圆柱套外壁定们并固定于装置,因此对圆柱套外壁有精度要求,以确保柱塞轴的位置和运动正确性。
二、任务要求1、标配合尺寸公差,重要尺寸公差,包括:(1)采用间隙配合,基孔制,配合公差为Φ10H8/h7(2)基本尺寸均为10;轴的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5;孔的上偏差为0.022,下偏差为0。
(3)粗糙度设计:柱塞头及套筒内表面粗度为0.002mm,其它粗糙度为0.030(4)详见CAD图。
2、孔轴形位公差设计标注(1)外圆柱面的同轴度设定为0.012。
(2)基本尺寸均为10;轴的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5,孔的上偏差为0.022,下偏差为0。
(3)柱塞头及套筒内表面粗糙为0.002mm,其它为0.030mm(4)轴颈的形位公差如图所示(5)其它非重要表面粗糙度如图所示三、设计与分析此次试验采用CAD作图,我通过认真查找资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认真计算,并得出相应结果,并将其绘制于CAD图中。
以下对其中几项重要设计给予简要说明:1、公差设计上设计主要为柱塞和柱套筒的配合,而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度偶件,经桎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径向间隙为0.002mm,但星加工机床为普通车床,精度最高要求达到0.02mm,并配合一定的工件精加工处理,设计采用基孔制间隙配合,配合公差为Φ10H8/h7,其中轴的基本偏差Φ10h7,基本尺寸为10,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5,标准公差为IT7,公差值为15;孔的基本偏差Φ10H8,基本尺寸为10,上偏差为0.022,下偏差为02、形位公差设计柱塞形位公差设计:圆度、]圆柱度0.005mm,同轴度为0.006mm,贺跳动为0.006mm,直线度为0.04mm。
精度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机械精度检测的常用仪器和测量方法。
3.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器材1.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台一套2. 量具:千分尺、游标卡尺、内径百分表、外径百分表等3. 计算器4. 记录本四、实验原理机械精度设计是指在设计机械产品时,根据产品的工作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公差和配合等参数,以满足产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达到预定的精度要求。
机械精度检测则是通过实验方法,对机械产品进行精度测试,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五、实验过程1. 实验一:机械精度设计(1)根据实验台提供的机械零件图纸,分析各零件的精度要求。
(2)根据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寸、形状、公差和配合等参数。
(3)设计各零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
(4)绘制各零件的加工图和装配图。
2. 实验二:机械精度检测(1)将实验台上的机械产品进行组装。
(2)使用量具对组装好的产品进行测量。
(3)记录测量数据,分析各零件的精度情况。
(4)根据测量结果,评估产品的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 实验一:机械精度设计(1)根据图纸分析,选取合适的尺寸、形状、公差和配合等参数。
(2)设计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合理,可保证产品的精度要求。
(3)绘制的加工图和装配图清晰,便于加工和装配。
2. 实验二:机械精度检测(1)组装好的产品各零件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2)测量数据准确,分析结果可靠。
(3)产品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七、认识体会、意见与建议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机械精度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掌握了机械精度检测的常用仪器和测量方法。
3. 提高了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议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效果。
5. 建议增加实验项目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精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精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机械精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精度设计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机械精度是指机械零件或机械系统在规定条件下,满足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
机械精度主要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运动精度。
本实验主要研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尺寸精度是指零件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接近程度。
形状精度是指零件的实际形状与设计形状的接近程度。
本实验通过测量轴套组合体的尺寸和形状误差,来评价其机械精度。
三、实验器材1. 轴套组合体2. 外径千分尺3. 内径千分尺4. 游标卡尺5. 钢直尺6. 水平仪7. 平行光管8. 平面平板9. 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测量轴套组合体的尺寸误差(1)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套外径,记录数据。
(2)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轴套内径,记录数据。
(3)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套长度,记录数据。
2. 测量轴套组合体的形状误差(1)使用钢直尺和水平仪测量轴套的圆度误差,记录数据。
(2)使用平行光管和平面平板测量轴套的圆柱度误差,记录数据。
3. 测量轴套组合体的位置误差(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套端面与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记录数据。
(2)使用水平仪测量轴套轴线与基准面的垂直度误差,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尺寸误差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轴套外径、内径和长度的最大误差,分析误差原因。
2. 形状误差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轴套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分析误差原因。
3. 位置误差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轴套端面与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和轴线与基准面的垂直度误差,分析误差原因。
六、结论1. 本实验验证了机械精度设计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轴套组合体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2.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机械精度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3.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误差原因,如测量工具的精度、操作不规范等,为今后实验提供了改进方向。
机械精度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机械精度设计实验报告篇一: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_卓越班_实验报告实验一基本测量工具实验二在立式光学计上测量轴径实验三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1.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的测量实验四正弦规测量锥角篇二:机械基础综合实验精度设计与检测报告零件的精度设计与检测机械产品的精度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几何精度,机械产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随着机械产品的功能要求和制造—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何精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并越来越受到工程科学与技术界的高度重视。
精度设计就是根据机器的功能要求和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确定其尺寸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值及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大小,以便保证机器运动的准确性,联接的可靠性,制造的经济性及具有规定的使用寿命等。
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经济地满足功能要求。
精度设计的基本方法有类比法、计算法和试验法。
类比法就是与经过实际使用证明合理的类似产品上的相应要素相比较,然后再确定所设计零件几何要素的精度。
计算法就是根据由某种理论建立起来的功能要求与几何要素公差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确定零件要素的精度。
试验法就是先根据一定条件初步确定零件要素的精度,并进行试制,再将试制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试用。
经反复试验和修改,最终确定满足功能要求的最佳设计。
机械基础综合实验精度设计主要是通过类比法,设计确定已通过原理设计、零件设计的轴和齿轮的精度。
并对已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测。
一、轴Ⅰ的精度设计1.各主要配合部位的尺寸公差①轴与齿轮的配合应采用基孔制配合,为保证定心精度,选用较紧的过渡配.03?0.039合,配合代号为φ60h7(+0)/n6(0?0.020)。
②轴与联轴器的配合采用基孔制配合,同样为保证定心精度,选用较紧的过.0250.033渡配合,配合代号为φ40h7(+0)/n6(?0?0.017)。
③轴与滚动轴承的内孔配合应采用基孔制配合,因内孔为标准件;轴承承受0.018正常载荷,且内圈为循环负荷,查表选用轴颈处的配合代号为φ55k6(??0.002)④轴上键槽选用一般键联接,φ60n6处槽尺寸为16-00.043,φ40n6处槽尺寸为12-00.043。
《机械精度检测实验》报告书
实验3-1.合象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1.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合像水平仪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 会灵活选择简化值处理测量读数。
. 会画误差分析图。
. 掌握用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直尺直线度的合格性。
2.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合像水平仪,分度值:0.01/1000 mm/mm,桥板节距L = 165 mm.3.实验原理:用合像水平仪分段测量平尺,在坐标图上分析直线度误差,用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直尺直线度合格性。
直线度公差25 μm。
4.实验内容及步骤:1)把合像水平仪放在贴近直尺边沿处测量。
2)调整合像水平仪使水泡形象成为相合连接,并记录水平仪示值。
3)每移动一个L位置,记录测量刻度值。
4)用坐标纸画出坐标图,X方向定出测量段数;Y方向定出测量格数段。
5)把读数累积格∑△ai确定在坐标图上,用直线连接各测量坐标点。
6)按最小包容区域法,用两条平行线包容所有的测量点。
7)计算直线度误差值△f = 0.01Ly5.测量数据记录和处理:测量示意图选择简化值A=最小区域宽度y = 格直线度误差值△f = 0.01 L y = μm.6.合格性结论:实验2-3. 平行度误差测量1.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芯轴模拟被测轴线的原理。
. 理解平板模拟测量基准的原理. 掌握用指示表在平板上测量线对面平行度误差的方法。
. 掌握线对面平行度合格性评定的方法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名称:测量平板,芯轴,箱体;指示表,分度值: mm 。
3. 实验原理:把箱体安放在测量平板上,以测量平板为测量基准,用芯轴模拟被测轴线。
记录芯轴上素线点读数值,代入公式求出平行度误差,评定平行度误差项的合格性。
4. 实验内容及步骤:1) 把箱体安放在测量平板上。
2) 以测量平板为测量基准,用芯轴模拟被测轴线。
3) 按测量示意图,记录各测量点读数。
4) 计算平行度误差 = L1 / L2 * |( A – B )|5. 测量数据记录和处理:测量示意图置L1 L2测量记录:(mm)平行度公差:(μm)平行度误差:△f = (μm)6.合格性结论实验3-4. 平面度测量1.实验目的和要求:. 用指示表测量平面度误差。
机械精度综合检测实验总结(8个公差综合检测)
机械精度综合检测实验总结(8个公差综合检测)第一篇:机械精度综合检测实验总结 (8个公差综合检测) 机械精度综合检测实验总结一、前言机械精度综合检测为期五天。
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八个对箱体的综合测量实验。
本小组由三位男生完成较为需要体力的操作和测量,两位女生进行较为精细的测量且负责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记录。
每个实验开始前,小组成员先行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大体流程和步骤,向老师请教不理解的内容。
接着开始按要求摆放箱体并选用合理的实验器材和测量工具,开始试验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加以解决。
记录正确的数据。
最后完成数据录入和试验总结。
二、实验器材1、实验设备:箱体零件、支承座、水平台2、测量仪:指示表(分小表及大表,分度值分别为0.01mm和0.001mm)、水平仪、角度尺、游标卡尺、电子卡尺、螺旋测微器、高度尺等。
三、实验记录1、N面上V轴孔Φ64J7测量实验流程:每位成员一起查出Φ64J7公差值,为0.03mm。
计算验收极限。
上下验收极限分别为64.015mm、63.991mm。
确定安全裕、计量器具不确定度允许值和两句不确定度。
核对无误,选长杆和大指示表组成内径量表。
内径量表需置于千分尺内设定基准64mm,小指针在1格处左右调零。
测量轴孔内径时一手将测量探针放入孔内(固定头先进入,探头用手指按压后放入),一手握着表头左右摇晃,记录表针顺时针转动的最大值。
小针数值大于零位,顺时针度数,数值为负,反之逆时针度数,数值为正。
每三十度度数一次并记录。
每位组员分别进行一次操作,测量出一组数据。
一位组员测量时,另一位组员帮助度数,其他组员进行记录和数据计算,填写报告书。
议题一结论:小指针不在第一格,分为三种情况。
小指针在量程外;小指针在零点和最大量程点;小指针在其他小格。
前两者不能进行测量,后者可以测量。
议题二结论;指针超出量程。
说明调零时出错,应按照正确步骤重新调零。
2、公共轴线Ⅲ与公共轴线Ⅳ的中心距测量66.25±0.037m m 实验流程:同上实验,计算公差等实验所需数据,选用分度值为0.001mm 的千分尺和0.01的电子卡尺。
机械设备精密测试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机械设备精密测试实训,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精密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操作,提高学生对精密测试技术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设备精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精密测试技术在机械制造、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精密测试的基本知识,掌握精密测试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训设备(1)万能工具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零件、表面缺陷等。
(2)光学投影仪:用于放大工件,观察其表面形状、尺寸等。
(3)万能测长仪:用于测量工件长度、直径、宽度等尺寸。
(4)三坐标测量机:用于测量工件的空间尺寸、形状和位置。
(5)硬度计:用于测量材料的硬度。
3. 实训项目(1)万能工具显微镜操作①熟悉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②观察不同工件的表面形状、尺寸等。
③分析观察结果,总结规律。
(2)光学投影仪操作①熟悉光学投影仪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②放大工件,观察其表面形状、尺寸等。
③分析观察结果,总结规律。
(3)万能测长仪操作①熟悉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②测量工件长度、直径、宽度等尺寸。
③分析测量结果,评估精度。
(4)三坐标测量机操作①熟悉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②测量工件的空间尺寸、形状和位置。
③分析测量结果,评估精度。
(5)硬度计操作①熟悉硬度计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②测量材料的硬度。
③分析硬度结果,评估材料性能。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对精密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设备进行理论学习,了解各个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操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次进行万能工具显微镜、光学投影仪、万能测长仪、三坐标测量机和硬度计的操作训练。
3. 数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测量精度,总结规律。
4. 撰写实训报告根据实训过程,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撰写实训报告。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精密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操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及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哈尔滨石油学院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和结构分析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根据实际使用的机器进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加强理论实际的联系,验算机构自由度、进一步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和有关机构结构分析的知识。
二、设备和工具 1.教具模型。
2.尺、笔、橡皮、纸 (自备)。
三、实验原理从运动学观点来看机构的运动仅与组成机构的构件和运动副的数目、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有关,而与构件的复杂外形、断面大小、运动副的构造无关,为了简单明了的表示一个机构的运动情况、可以不考虑那些与运动无关的因素(机构外形,断面尺寸、运动副的结构)。
而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和所规定的符号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表明机构的运动特性。
四、实验步骤1、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缓慢转动被测机构的原动件、找出从原动件到工作部分的机构传动路线。
2、由机构的传动路线找出构件数目、运动副的种类和数目。
3、合理选择投影平面,选择原则:对平面机构运动平面即为投影平面。
对其它机构选择大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作为投影平面。
4、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联接顺序。
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然后用数字标注各构件的序号,用英文字母标注各运动副。
5、仔细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如回转副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间的相对位置、标注在草图上。
6、在图纸上任意确定原动件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把草图画成正规的运动简图。
比例尺的选定如下:比例尺的选定如 L μ=()()m mm 构件的实际长度图纸上表示构件的长度 7、计算机构的自由度F=3n-2P L -P H 。
五、实验要求每位同学至少测量、分析二个机构,标出机构的名称;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精度设计实验报告
精度设计实验报告
《精度设计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精度设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通过对比不同精度设计方
案的实验结果,分析其优缺点,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1. 背景
精度设计是一种工程设计方法,旨在提高产品或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工程
领域,精度设计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
过对比不同精度设计方案的实验结果,探究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效果。
2. 实验设计
本实验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精度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采用了一台数控机
床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了传统的工艺设计方案和精度设计方案进行加工,
然后对比两种方案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 实验过程
首先,我们对数控机床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和调整,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
然后,分别采用传统工艺设计方案和精度设计方案进行加工,记录加工过程中的参数
和数据。
4. 实验结果
经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采用精度设计方案加工出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
定性,表现出更好的加工质量和性能。
而采用传统工艺设计方案加工出的产品
存在一定的精度偏差和稳定性问题。
5.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对比,我们得出了精度设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
工艺设计方案的结论。
精度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综上所述,精度设计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更高的质量和性能保障。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够为工程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精度设计实验(七)
实验名称:丝杠传动机构定位误差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栅测量原理。
2、了解丝杠传动机构定位误差的种类和
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
测量丝杠传动机构的定位误差。
三、实验数据和分析
1、计算丝杆螺距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
由上述数据可知:丝杆螺距误差△P={ |△Pi|max }=0.020mm 丝杆螺距累计误差为:
△P∑(L)= (∑△Pi)max -(∑Pi)min=0.024-(-0.063)=0.087mm
2、回程误差的计算
牙侧序号正向(mm)反向(mm)正向回程误差
(mm)
0 3.769-3.815-0.046 17.78-7.820-0.040 211.785-11.828-0.043 315.791-15.830-0.039 419.801-19.835-0.034 523.81-23.839-0.029 627.815-27.838-0.023 731.825-31.827-0.002 835.821-35.8190.002 939.825-39.8000.025 1043.824-43.7990.025 1147.82-47.7790.041 1251.829-51.7750.054 1355.827-55.7720.055 1459.828-59.7700.058
回程误差H=(hmax/A)*100%=(0.169/160)*100%=0.106%
四、实验报告要求
1、计算丝杠螺距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
答:由数据分析可知:丝杠螺距误差为:0.020mm
丝杆螺距累积误差为:0.087mm 2、计算丝杠的回程误差,并分析回程误差产生的原因。
答:回程误差:0.106%
产生原因:同一个尺寸进行正向和反向测量时,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例如结构间隙、运动部件的摩擦、弹性元件滞后等,致使刚刚回程时就产生了误差。
3、说明螺纹测量与丝杆定位精度测量方法的各自用途。
答:螺纹测量的用途:主要是对螺纹的静态测量,一般用于紧固用螺纹和紧密螺纹的测量。
丝杆定位精度测量方法的用途:丝杠是用于传递运动和位移的重要元件,很多精密机床(如螺纹磨床,坐标镗床等)的精度和丝杠的精度密切相关,主要用于工程上某些动态误差的测量。
一般用于传动螺纹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