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练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练习(2)
练一练
一、基础知识评价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召(shào)公弭谤(mí bàng)川壅(yōng)而溃
B.瞽(gǔ)献曲师箴(zhēn)瞍(sǒu)赋
C.矇(méng)诵原隰(xí)耆(qí)、艾修之
D.衍(yǎn)沃不悖(bèi)流王于彘(zhì)
2.选出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民不堪命矣(堪,能忍受)B.国人莫敢言(莫,不)
C.吾能弭谤矣(弭,消除、阻止)D.是障之也(是,这)
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
(1)厉王虐,国人谤王。()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3)是以事行而不悖。()
(4)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5)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告,则杀之。()
(2)道路以目。()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4)三年,乃流王于彘。()
5.填空。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史,作者是________。
(2)防民之口,________,________,伤人必多。
二、拓展阅读评价
阅读课文,完成6—10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6.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瞽献曲,史献书(史,历史)
B.庶人传语(庶人,平民、百姓)
C.亲戚补察(亲戚,古代包括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D.犹其有原隰衍沃也(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7.选出下列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
()A.①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②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B.①行善而备败②黑质而白章
C.①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D.①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8.全都说明厉王实行残暴统治的一组是
①厉王虐,国人谤王。②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③以告,则杀之。④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⑤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⑥三年,乃流王于彘。
()A.④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9.选出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
()A.全文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点是在记言。
B.本文通过记述,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反动本质。C.“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防民之口”的危害。
D.“公卿、列士、瞽、史、师、瞍、矇、百工、庶人、近臣、亲戚、耆、艾”都是召公所认为广义上的“民”,“谤”言主要出自这些人的口。
10.翻译下列语句。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运用
11.本文中说了这么几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几句话是经典名言,它准确地分析了“堵”和“疏”的辩
证关系,对今天仍然有很多借鉴意义。请围绕“堵”和“疏”的关系,联系实际,写一篇400字左
右的短论,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A(“弭”读mǐ)
2.B(“莫”,没有谁)
3.(1)虐,暴虐;
(2)目,名作动,用眼睛示意;
(3)是以,因此;
(4)宣,疏通、疏导;
(5)与,赞许、赞助;几何,几个(人)。
4.(1)以,介词,按照、依据。
(2)以,介词,用。
(3)于,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4)于,介词,到。
5.(1)国别,左丘明。
(2)甚于防川、川壅而溃
6.A(史,史官)
7.D(①乃,竟,才;②乃,于是,就。A.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而,连词,表并列。C.其,代词,他的,他们的)
8.C(④是周厉王说他能“弭谤”的话。⑤是说当时国人的“莫敢言”。⑥是说周厉王暴虐最终的结果)
9.D(“谤”言主要出自这些人的口,说法不对;“谤”言应主要出自普通老百姓的口)10.(1)堵塞民众的口,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河川阻塞而溃决,伤害的人一定很多。
(2)所以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理民众的人应开导他们,让他们讲出意见。
(3)推行老百姓认为好的,防范老百姓认为坏的,这大概才是用来增多财物衣食的途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