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激情以情育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情激情以情育人

新课程标准已经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重视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步人作品所创设的意境中,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作品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融为一体,创设感情浓厚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披情入文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因而,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披情人文,让学生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

1.巧设导语。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影响下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接触作品时,教师就要紧紧抓住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领学生进人情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激情,叩击心灵。教师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期待。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集声音、画面、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手段。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非常有利。

二、寻找作者、教师、学生的心灵契合点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是娴雅精致、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从方方面面反映着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人作者在作品中所创设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深刻领悟作品中所奔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心灵愉悦感。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1笔者充分调动学生与父亲在生活中相处的感人场景:像小时候上学时,父亲为你撑伞挡雨回家时的情景……这样一联系,学生就很容易把握和理解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动人场面,从而理解文中所传达出的浓浓的甜犊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让学生读出感情,释放感情

“三分诗,七分读”,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文章的多种风格,采用不同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和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和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就会更快地进人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如,读《观沧海》时,就宜用高亢、激昂的语调,这样才能读出曹操统一河山的豪情壮志。而读《春》时,则要用轻缓、抒情的语调,读出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景象,从朗读中重现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的画面,体验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另外,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还要注意语气、节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教师应该恰当地给予点拨。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感受文章所传达出来的一情一意,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在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而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块主阵地,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寻找作者、教师、学生的心灵一契合点,读出感情,从而产生心灵共鸣,优化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