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

福利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
福利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

福利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

——“学霸带你秒杀期末”系列第二季第1期

一、名词解释

1.福利: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也指幸福美满的生活。

2.社会福利: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或集合。

3.福利经济学:一门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的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其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

4.帕累托改进(PI):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5.帕累托最优(PO):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得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6.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7.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何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8.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就有所改善。

9.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10.李特尔补偿标准:如果某项改革同时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以及希克斯补偿标准,并且使收入分配更合理的话,那么该项社会改革就是可取的。

11.补偿变差(CV):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

12.补偿剩余(CS):当价格变动之后,如果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应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给予的货币量。

13.等同变差(EV):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14.等同剩余(ES):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15.市场失灵: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

16.垄断性失灵:由于垄断引起的市场失灵。

17.道德风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

18.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也就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19.科斯定理: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要交易费用足够小,效率结果相同,市场就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20.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能靠市场交易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21.非竞争性:物品一旦提供出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

22.非排他性: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23.平等:居民能够不受任何自身条件以外条件的限制,在符合社会约定规则的前提下,对经济资源平均或接近平均占有、使用并获得收益。

24.效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指资源配置合理和充分利用所带来的社会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高,即以最小的投入(或成本)获取最大的产出。25.基尼系数:一个社会实际收入分配比例偏离总体平均分配的总体平均分配状况的百分比,可用来准确全面地概括反映一个社会的总体收入分配状况。

26.阿罗不可能定理: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来从一定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些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

27.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率。

28.投票悖论:如果存在着至少三个可由社会成员以任何方式自由排序的备选方案,就可能出现循环的选择结果。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福利?如何理解福利和效用的不一致?

①福利是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也指幸福美满的生活。

②效用通常是与福利等价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可相互替代。这是由于:

I.一个人的偏好并不是由他自己的福利决定的,往往会受到其他人福利状况的影响,如攀比现象;

II.利他主义风范往往使得个人偏好背离个人的福利,如助人为乐者;

III. 无知或不完善的估计也会导致偏好和福利的背离,如固守不利的传统习惯和习俗;

IV.个人可能有不理智的选择,如抽烟和酗酒。

2.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各自有哪些理论观点?

①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I.旧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效用可以比较的前提下;

II.个人福利可以用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III.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大小,而且受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

IV.提出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是,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合理利用。

②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I.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

II.使用序数效用,避免福利计量和效用的人际比较;

III.普遍使用帕累托原则及有关的边际条件分析经济状态的福利性质;

IV.为突破帕累托原则的局限性,新福利经济学又分成“补偿原则派”和“社会福利函数”

3.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有何区别?

①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得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②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

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③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即帕累托最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可以作为帕累托改进努力的方向。而帕累托改进是现实的,它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4.MRS=2,MRT=1,(如果MRS=1,MRT=2)如何调整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

①因为MRS=2,MRT=1;所以MRS<>MRT,故帕累托联合最优条件得不到满足。

②由于MRT=1,所以生产者对A、B产品来说,边际成本相同;而MRS=2,表示A 与B产品的边际效用替代率为2,即增加一单位A的消费可产生相当于增加2单位B的消费所产生的效用,因此消费者会选择增加A的消费,这样就会使得MRS 下降,一直到MRS=1为止。当然,还可以通过调整生产组合,改变MRT的大小以等于边际效用替代率。

5.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际条件有哪些?

①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1=MRS2(MRS=MUA/MUB)

②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RTS1=RTS2(RTS=MPA/MPB,边际产品)

③联合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MRT(MRT=MCA/MCB)

6.卡尔多标准和帕累托改进标准有什么区别?

①卡尔多标准是指一项社会变革使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就有所改善。

②帕累托改进标准是指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那么这项社会变革是可取的。

③卡尔多标准是一种潜在帕累托改进标准,它对改革受损者作出了一种虚拟的补偿,而这种虚拟的补偿一旦成为实际的补偿,那么这一改革就成为了一种帕累托改进。

7.用图形比较补偿变差(CV)和补偿剩余(CS)。

①补偿变差(CV)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如图1,若Y代表货币,假如X的价格下降,应从消费者提取大小为YOY1的货币量。

②补偿剩余(CS)是指当价格变动之后,如果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应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给予的货币量。如图2,若Y代表货币,假如X的价格下降,应从消费者提取大小为BC的货币量。

③一般而言,当价格变动时,CV>CS。

8.用图形比较等同变差(EV)和等同剩余(ES)。

①等同变差(EV)是指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如图3,若Y代表货币,假如X的价格下降,应给予消费者Y2Y0的货币量。

②等同剩余(ES)是指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如图4,若Y代表货币,假如X的价格下降,应给予消费者DA的货币量。

③一般而言,当价格变动时,ES>EV。

9.阐述市场失灵的含义和表现。

①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

②市场失灵的表现包括:

I.公共物品失灵: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使得公共物品不能在市场上自发而有效地生产出来;

II.垄断性失灵:垄断者为了实现私人收益最大化,往往要控制产量,太高价格,

以攫取超额利润,这会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损害消费者利益,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

III.社会公平分配的失灵: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收入分配遵循的是要素分配原则,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IV.外部性失灵:当某些市场主体的活动给社会或其他主体带来经济影响(受益或遭受损失)时,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调节将难以达到有些配置资源的目的;

V.信息的不完全性失灵:信息的不完全性会破坏市场机制运行“优胜劣汰”的作用,以至于出现“优汰劣胜”的资源配置,因此市场解决不了信息不充分的问题;VI.宏观经济周期性失灵:当市场总供求发生以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时,市场解决不了社会总供求的均衡问题。

10.垄断的福利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有哪些?

①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

②垄断会带来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哈伯格三角形)、资源运用的非效率(技术停滞)、“寻租”成本(塔洛克四边形,也是超额利润)。

③政府应当区分垄断的成因和后果,对垄断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

I.对正当经营手段形成的垄断给予支持和保护,不横加干预,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II.对于不正当经营手段形成的垄断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严格制止;

III.对于经济技术原因形成的垄断采取或政府经营,或企业自营、政府监管,或允许准入,形成潜在竞争;

IV.对于因特殊原因政府干预形成的垄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1.外部性的福利影响和应对措施有哪些?

①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都会使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前者会使得私人的实际生产量远低于按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的最佳数量,后者则会使得私人的实际产量远高于按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的最佳数量。

②消除或控制外部效应的措施有:

I.规定产权: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明确,交易成本足够小,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

II.进行行政管制或行政指导;

III.对企业的外部不经济行为进行征税,对企业的外部经济行为予以补贴;

IV.拍卖污染许可证。

12.政府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举措有哪些?

①对于公共物品失灵,政府单独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并和市场一起提供准公共物品,同时参与优效品的供应;

②对于垄断性失灵,政府区分垄断的成因和后果,对不同的垄断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对于不正当经营手段形成的垄断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严格制止;

③对于外部性失灵,政府通过规定产权,行政管制或行政指导,征税或补贴、拍卖污染许可证等手段尽可能地消除外部性的影响;

④对于社会公平分配失灵,政府采取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进行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⑤对于宏观经济周期性失灵,政府利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法律手段,特别是采取“相机抉择”的宏观调节政策,减少经济波动的幅度,同时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

1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有何区别,公共物品如何导致市场失灵?

①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在于:

I.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私人物品用于满足个人需要;

II.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III.公共物品不能靠市场实现有效配置,而私人物品可以靠市场实现有效配置。

②在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时,消费者会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希望别的消费者出去购买以便自己免费消费,因此,当被问及对某种公共物品的主观评价时,他们都会少说甚至都说自己的主观评价为零。而在市场机制下,一单位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应该由这些共同消费者按其主观评价来共同负担。既然每个人都认为这一公共产品分文不值时,生产厂商当然不会生产供应。于是,市场调节不能使公共物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14.判断公共物品的步骤是怎样的?

①分析该物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果不具有非竞争性,则这种物品肯定不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如果具有非竞争性则转入第二步;

②对公共物品的进一步识别要看该种物品的消费是否具有排他性,如果不能排他,则该产品可能是公共物品或者需要限制使用的公共所有的资源;

③如果一种物品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必为纯粹的私人物品;如果一种物品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那么它一定是公共物品;如果一种物品在技术上具有排他性而实现排他的成本比较低的话,则该物品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15.请对私人部门生产公共物品所造成的福利损失作出分析。

①如图5,提供公共物品的私人部门通常具有垄断地位,因此,私人部门寻求垄断利润,将导致过桥收费由T提高到P,过桥人数减少到QP,社会福利净损失为ABF,远大于政府收费提供公共物品所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②此外,由于私人部门得到垄断利润,将会产生“寻租”行为,这种行为会进一步使得社会福利集中于某些政府官员手中,更加不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

16.列举效率优先论、平等优先论和两者兼顾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①效率优先论

I.代表人物: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哈耶克;

II.理论观点: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经济普遍繁荣的发动机,收入差距扩大能促进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实现平等的必要条件。因而强调把市场竞争放在首位。

②平等优先论

I.代表人物:庇古、罗尔斯、勒那

II.理论观点: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导致机会和权力的不公平,同时会导致人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下降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因而强调把国家干预下的收入均等化放在首位,缩小市场的调节作用。

③两者兼顾论

I.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凯恩斯、布坎南、阿瑟.奥肯

II.理论观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两者兼顾。即使公平与效率发生冲突,也应该达成妥协。如果平等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或者效率要以牺牲平等为代价,要求其中任何一种牺牲要以得到另一种的更多补偿为前提。

17.如何理解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①市场根据经济效率向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提供报酬,要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使报酬有差别,使收入有差距。这样,要做到收入均等化,就难以保持社会高效率。

②所以,效率和平等具有对立性,即要做到平等(实现收入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反之,要提高效率,就要扩大收入差距,难以实现平等。

③但效率和平等同时又具有一致性,即效率是平等的物质前提,而平等则是效率的保证。

④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平等的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8.收入再分配的政策有哪些?

①税收政策

I.采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

II.对财产的转移征收税收遗产税和赠予税;

III.对奢侈性商品和劳务征收较高的消费税。

②社会福利政策

I.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各社会成员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包括失业救济金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对有未成年子女家庭的补助以及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II.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职业培训;

III.资助教育事业,包括设立奖学金和无息贷款,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资助学校的科研等;

IV.建立健全各种劳动者立法,包括最低工资法和最高工时法,以及环境保护法、食品和医疗卫生法等。

19.反映生活福利水平的指标有哪些?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②实际人均收入分配水平

③医疗事业发展水平和医护人员数量

④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

⑤环境卫生状况

⑥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状况

⑦婴儿死亡率

⑧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⑨文化用品的需求状况

20.经济福利水平状况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①经济福利一般指人们由收入状况决定消费所得到的利益。对它的分析可以从生活福利水平和消费水平两个方面入手。

②生活福利水平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其中包括收入水平、生活环境及条件、文化教育及卫生医疗水平、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等带给人们的不同利益。

③消费水平则只是从狭义的个人消费状况分析经济福利水平,具体可以由消费支出状况、饮食结构、住房状况以及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方面进行分析。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福利经济学》(复习提纲)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提纲) 2010.10.10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实现社会福利的途径有:政府、慈善机构或社团、社区及私人提供。▲▲ 2、从全球来看,社会福利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起内涵的,进入20世纪,社会福利才逐渐走向 制度化和社会化。 3、对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我国一般将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由四个部分 组成:社会救助(最低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工薪)、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优抚与安置保障(军人及家属)。▲▲ 4、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以城镇职工福利为核心的一套相互分割、封闭运行的 福利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有职工集体福利、特殊社会福利、社区社会福利。▲▲ 5、世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从剩余型社会福利到制度型社会福利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的三个 不同的发展阶段。▲▲ 6、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提出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增进全民社会福利。▲ 7、福利国家最早出现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邓普1941年所著的<<公民与教徒>>,1948年英国“贝拂里 奇报告”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福利国家”。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大刀阔斧的推行住房补贴制度改革,西方福利国家改革的共同特点或趋势是福利私营化、福利提供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8、从相信市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到国家干预、全面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发展经历 了从市场到国家的过程,再从全面福利的危机到福利多元化、乃至进一步发展到市场化和私营化,重新倡导市场机制的作用。 9、我们进行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阶级斗争理论、逻辑学基本原理,至于 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阶段法、国别法、学派法、人物法、文献法。▲▲ 二、名词 1、社会福利▲▲p4页 2、社会福利思想▲p29页 3、福利国家p21页 三、问答 1、社会福利的特征▲▲p9 2、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p23 3、从社会福利的世界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来看,改革和完善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给我们有那几方面的思 考。P28▲▲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先秦是指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最初历经的几个朝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统 一以前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社会福利思想:管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社会福利思想。老 子的思想(理想社会,寡欲、无知、知足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礼治,正名分,贫富不均及其解决办法,理想社会形态),孟子(仁学、仁政、小康社会),墨子(民之三患、抨击小盗为盗,大盗为义、提出兼爱说)▲▲ 3、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社会阶级结构,共产制度,共妻制,男女平等▲ 二、问答 1、原始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或观点p36、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第一章概述 1.福利经济学的概念: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 科,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分支。 2.关于效用: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 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可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是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 4.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序数效用论认 为效用可以分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较。序数效用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 5.福利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一般福利与经济福利。 6.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客观上“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 的分析。实证经济分析,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 ●规范分析:是指提出政策建议、涉及“应该如何”等命题的分析,包含 价值判断。规范经济分析,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 作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 7.福利经济学的场所与发展 ●1920年,《福利经济学》问世;旧福利经济学(基数测量、效用可比) 的代表人物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帕累托、卡尔多、阿罗等人(序数效用、补偿原则、不可能定理))是新 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罗尔斯、森、黄有光等进一步发展福利经济学。 8.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收入状况如何及其对社会 福利的影响;从总体效率或总体福利出发,其目标是提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方案或改革措施。具体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社会福利度量和影响研究、社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及政策与方案研究。 第二章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 1.帕累托原理: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指资源分配达到的 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反过来说,……)。帕累托改进的目标是帕累托最优。 2.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 ●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X、Y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 相等,即:MRS XY A=MRS XY B ●生产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要素L、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的生产 者都相等,即:RTS LK C=RTS LK D ●生产和交换(综合)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这两 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即:MRT XY =MRS XY

国际经济学试题_期末试题_题库_试卷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 A 两国的a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a易发生于()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d )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d ) 4.列昂惕夫反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d ) 5.按照技术差距贸易论,技术差距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 6.穆勒认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7.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从基期到报告期,通货膨胀的差异应该等于汇率的差别。() 8.牙买加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及黄金货币作用的削弱。(d ) 9.国民收入的国际差异会引起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d )

福利经济学复习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第一章 1、了解边沁、霍布斯、帕累托、罗尔斯.森等人的基本思想 边沁:功利主义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帕累托:V.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 A.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罗尔斯:原始状态下的平等优先原理。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xical 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

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所谓"公平的正义"即意味着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的,或者说,意味着社会合作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达到的是一公平的契约,所产生的也将是一公平的结果。 阿玛蒂亚-森:能力主义公平观,以满足认得需要最为公平的基础。需要如何测定,只重视需要没考虑生产能力 2、请举出两个序数度量的例子 3、如何界定理性的偏好: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可以定义为一个 偏好关系满足二元关系中的完备性和传递性,即: 完备性:对于所有的, 有x?y或者y?x,或者同时成立, 传递性:对于所有的,如果x?y且y?z,则x?z。 4、经济学家一般假设人们是自身快乐水平的最好裁判,这一假设合理吗? 5、什么情况下个人的偏好选择与其福祉(快乐)相偏离?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偏好实际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也呈现出群体特征。 偏好与福祉相偏离:信息不完全、了解错误信息、错误的认知、非理性偏好6、人类发展关注哪几个指标?人类发展指数关注的指标: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 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人均实际GDP(PPP美元)来衡量。

福利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福利: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或快乐程度,不仅指物质生活的满足,也指精神生活的满足。 福利经济学:是20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它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是众多学科交叉和多方面学术观点汇聚的一门社会科学。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即实数来度量的效用概念。(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序数效用:是指不能用基数度量而只能排序的效用概念。(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卡尔多-希克斯补偿标准: 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特尔补偿标准:如果某项改革同时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以及希克斯补偿标准,并且使收入分配更合理的话,那么该项社会改革就是可取的。 补偿剩余(CS):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用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者给予的货币量。 补偿变差(CV):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剩余(ES):是指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变差(EV):是指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者取走的货币量。 市场失灵:由于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中的一份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科斯定理: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要交易费用足够小,效率结果相同,市场就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公共物品及其特性: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即任何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影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具有受益非排他性,即不可能将拒绝为它付费的人排除在公共物品受益围之外。 平等:是指居民能够不受任何自身条件以外条件的限制,在符合社会约定规则的前提下,对经济资源平均或者接近平均占有、使用并获得收益。

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方案。 第一章 1、了解边沁、霍布斯、帕累托、罗尔斯.森等人的基本思想 边沁:功利主义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帕累托:V.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A.马歇尔的“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罗尔斯:原始状态下的平等优先原理。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xical 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福利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物品的效用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但是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进行比较的 观点来自于() A. 新效用理论 B. 效用快乐论 C. 基数效用论 D. 序数效用论 2.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 帕累托 B. 庇古 C. 凯恩斯 D. 马歇尔 3.旧福利经济学认为收入分配均等化会使经济福利增大,其理论依据是() A. 帕累托效率 B. 社会福利函数 C. 边际效用递减说 D. 卡尔多补偿原则 4.以下哪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具备社会互助性?() A.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 国家统筹型社会保障制度 D.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5.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层次单一,只有_______一个层次。() A. 个人储蓄保险 B. 企业补充保险 C. 社会互助保险 D. 法定基本保险 6.下列哪种理论是我国建立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A. 社会保险权利平等论 B. 社会保险的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理论 C. 基本保险社会化理论 D. 劳动力个人所有论 7.在养老保险金给付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的高低与保险金开支规模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 A. 同向运动 B. 反向运动 C. 没有关系 D. 既可能是同向运动也可能是反向运动 1

8.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______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属于老 年型国家或地区。() A. 10% B. 5% C. 7% D. 1% 9.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是() A. 直通型医疗保险 B. 大统筹型医疗保险 C. 两立型医疗保险 D. 分工型医疗保险 10.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下降到() A. 40%~50% B. 50%~60% C. 60%~70% D. 80% 11.实行强制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代表性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新加坡 D. 日本 12.由国家立法规定,带有强制性的由雇主缴费、社会统筹管理的工伤保险制度是() A. 私人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B. 雇主责任制工伤保险制度 C. 社会工伤保险制度 D. 商业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13.下列关于生育保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只有女性劳动者 B.生育保险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 C.我国生育保险实行社会统筹 D.我国规定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0% 14.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不需要缴纳的有() A. 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生育保险 D. 失业保险 15.德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2

福利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福利经济学期末复习 资料

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福利: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或快乐程度,不仅指物质生活的满足,也指精神生活的满足。 福利经济学:是20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它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是众多学科交叉和多方面学术观点汇聚的一门社会科学。 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即实数来度量的效用概念。(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序数效用:是指不能用基数度量而只能排序的效用概念。(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卡尔多-希克斯补偿标准: 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

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李特尔补偿标准:如果某项改革同时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以及希克斯补偿标准,并且使收入分配更合理的话,那么该项社会改革就是可取的。 补偿剩余(CS):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用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者给予的货币量。 补偿变差(CV):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剩余(ES):是指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变差(EV):是指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者取走的货币量。 市场失灵: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中的一份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科斯定理: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要交易费用足够小,效率结果相同,市场就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 1、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选择的科学。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是稀缺性和效率。 经济学研究社会在稀缺性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使用有限的资源时,通常会有四个最主要的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如何做出决策?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究竟应该用多少来生产公共产品,多少来生产私人产品?显然,这是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题。(生产什么?)(2)这些产品应该由公共部门来生产,还是由私人部门来生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效率性。(如何生产?) (3)对于同一种公共产品来说,有些社会群体可能从中受益匪浅,有些群体则可有可无,还有些群体却可能对之深恶痛绝。那么究竟应该为谁生产?(为谁生产?) (4)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均衡的产品价格由供给与需求决定,但是在公共部门,相关的决策却并非以此方式进行。事实上,公共部门里一般都是集体决策,即社会一起做出的选择。但这绝非易事,因为随着人数增多,达成一致会越来越困难。(如何做出决策?) 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蒂格利茨对公共部门经济问题的分析,通常有描述、分析、评估、解释四个阶段。 (1)描述政府做什么;; (2)分析政府行动的结果; (3)评估可选的政策; (4)解释政治程序。 4、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问题有“描述性的实证方法”和“与研究者主观价值判

(1)前公共经济学阶段:公共经济学是从财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将国家经费分为六个项目;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及国家的财政问题。 (2)公共经济学阶段 1959年,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理论》一书,首次引入了“公共经济”这一概念;在马斯格雷夫的带动下,斯蒂格利茨等人纷纷将自己的著作称为“公共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公共经济学开始重视政府规制问题; 20世纪80年代:政府规制理论发展,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有长足进步,比如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对规制问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更加关心公共政策对公共经济带来的后果。 第二章混合经济中的公共部门 1、混合经济(名词解释):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产业规制339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机会成本:某一经济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将该活动的所有要素投入用于其他经济活动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它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商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 则该国在这一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贸易提高出口商品密集使用要素的收益率,降低进口商品密集作用要素的收益率。贸易提高出口商品密集使用要素的收益率,降低进口商品密集使用要素的收益率。 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各国出口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饶要素的产品,进口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雷布津斯基定理: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禀赋的增加将引起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产量以更大的比例增加,同时引起其他商品的产量减少。 跨时比较优势:一个生产未来消费品的国家,在没有国际借贷时,如果一国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低于其他国家,称该国在未来消费品上具有跨时比较优势。 贫困化增长:尽管偏向出口的经济增长可以带来财富,但如果贸易条件出现严重恶化,经济增长的利益会被完全抵消,使该国总体福利水平下降。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居民与其它国家居民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一年)发生交易的记录。 麦之勒悖论:由于关税一方面使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升,一方面又导致进口产品的世界价格下降,在一些情况下, 关税最终可能会使进口品的国内价格下降,产生与预期相反的价格变动。 外国直接投资(FDI):以成立子公司或收购兼并的方式对外国的工厂、资本货物(设备)、土地进行的投资。投资者保留对投入资本的控制权。 国际收支平衡表:纪录一国所有的对外经济交易,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四大项内容。经常项目余额:出口商品和服务与进口商品和服务之差。 汇率超调:汇率对于货币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长期反应的现象。 套利在一个货币中心低价购买外汇,然后在另一个货币中心高价卖出,谋取利润的手段 套汇汇率:在基础汇率的基础上套算出的本国货币与非关键货币(如日元)之间的汇率(如根据基础汇率1美元=8.27人民币, 结合1美元=110日元,可算出套汇汇率1日元=0.075人民币) 费雪效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同样,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会最终导致利率水平下降。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这种长期关系被称为费雪效应。 J曲线指如果进出口对实际汇率变动的调整是逐步进行的,那么实际本币贬值后,经常项目的变化可能是J曲线型的,即先恶化后好转 规模经济产品生产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直接标价法用本国货币来衡量外国货币的价格(如1美元=8人民币),在该标价法下, 汇率数额的增加表示外国货币升值, 本国货币贬值。 一价定律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样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如当前汇率为1美元=8人民币,那么,在美国卖50美元的一件衬衫,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应为400人民币,即相当于50美元。如果价格不等,国际贸易会导致最终两者均等。 实际利率一国以国内典型商品篮子来衡量国外典型篮子的价格,反映了两国衡量物价水平所采用商品篮子的交换比例。 外汇干预:中央银行通过购入或售出国外资产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为了抑制本币的升值,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国外资产;为了抑制本币的贬值,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出国外资产。 冲销政策中央银行有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交易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 高技术产业保持生产或生产过程迅速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成败关键的产业。对高技术产业的统计分类主要依赖研究开发占销售额的比例,或者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劳动力的份额等。 自愿出口限制进口国的政府或一个工业同出口国的政府或相竞争的工业安排的、对后者所出口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产品的数量加以限制的措施 OLI理论OLI理论为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关于国外直接投资理论,也称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东道国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共同作用决定外国直接投资。 阐述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答:(1)专业设备和服务供应商队伍在本国或本地区形成,关键设备和服务变得便宜和易于获得;(2)同行业企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容易,便利企业利用专业人才和专业人才获得新的工作机会;(3)企业间专业人才的接触机会增加,产生知识外溢效应;(4)同行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使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主要假设有哪些?答:包括如下方面:①两国、两种商品、一种生产要素(2*2*1);②各国资源禀赋水平不变;③生产要素均质,在国内不同生产部门流动,不能跨国流动;④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固定,与生产规模无关;⑤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⑥两国技术水平存在差异;⑦没有运输成本、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劳动力如何在两个产品的生产部门中进行配置?答:只要两个生产部门之间存在工资差距,劳动力就会从低工资部门流向高工资部门。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劳动力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收益。由于生产中存在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高工资部门因劳动力流入导致工资下降,而低工资部门因劳动力流出导致工资上升。在两个生产部门的工资完全相等时,

福利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

福利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 ——“学霸带你秒杀期末”系列第二季第1期 一、名词解释 1.福利: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也指幸福美满的生活。 2.社会福利: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或集合。 3.福利经济学:一门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的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其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 4.帕累托改进(PI):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5.帕累托最优(PO):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得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6.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7.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何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8.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就有所改善。 9.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10.李特尔补偿标准:如果某项改革同时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以及希克斯补偿标准,并且使收入分配更合理的话,那么该项社会改革就是可取的。 11.补偿变差(CV):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 12.补偿剩余(CS):当价格变动之后,如果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应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给予的货币量。 13.等同变差(EV):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

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福利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286 一、(本大共15 小,每小 1 分,共 15 分 ) 在每小列出的四个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目要求的,将其代填写在后的括号内。 、多或未均无分。 1.物品的效用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但是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行比的 点来自于() A. 新效用理 B. 效用快 C. 基数效用 D. 序数效用 2.新福利学的代表人物是() A. 帕累托 B. 庇古 C. 恩斯 D. 歇 3.旧福利学收入分配均等化会使福利增大,其理依据是() A. 帕累托效率 B. 社会福利函数 C. 效用减 D. 卡多原 4.以下哪种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具社会互助性?() A. 投保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 国家筹型社会保障制度 D. 制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5.我国原有的社会保制度次一,只有_______一个次。() A. 个人蓄保 B. 企充保 C. 社会互助保 D. 法定基本保 6.下列哪种理是我国建立个人的社会保制度的理依据?() A. 社会保利平等 B. 社会保的公平主兼效率的理 C. 基本保社会化理 D. 力个人所有 7.在养老保金付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享受养老保的退休年的高低与保金开支模 的大小之的关系是() A. 同向运 B. 反向运 C. 没有关系 D. 既可能是同向运也可能是反向运 1

8.根据国际惯例, 65 岁及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______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属于老 年型国家或地区。() A. 10 % B. 5% C. 7% D. 1% 9.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是() A. 直通型医疗保险 B. 大统筹型医疗保险 C. 两立型医疗保险 D. 分工型医疗保险 10.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下降到() A. 40 %~ 50% B. 50%~ 60% C. 60%~ 70% D. 80 % 11.实行强制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代表性国家是() A. 美国 B.德国 C. 新加坡 D. 日本 12.由国家立法规定,带有强制性的由雇主缴费、社会统筹管理的工伤保险制度是() A.私人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B.雇主责任制工伤保险制度 C.社会工伤保险制度 D.商业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13.下列关于生育保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只有女性劳动者 B.生育保险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 C.我国生育保险实行社会统筹 D.我国规定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0% 14.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不需要缴纳的有() A. 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生育保险 D. 失业保险 15.德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2

高级微观经济学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 14-15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试卷代码:授课课时:32 考试用时:110分钟 课程名称:高级微观经济学适用对象:博士生 试卷命题人吴涛试卷审核人 请回答下列5大题,每大题有4小问。每小问5分,每大题20分,试卷总分100分。使用中英文字、公式、图形作答皆可。 (1)经济学中的关于偏好(Preference)的公理(Axioms)有那几条? (2)你能就连续性(Continuity)给出反例吗? (3)你能就局部不饱和性(Local Non-satiation)给出反例吗? (4)(开放性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关于偏好的假设? (1)什么是帕累托有效配置(Pareto-Efficient Allocations)? (2)试用埃奇思盒装图(Edgeworth Box)说明纯交换经济中的帕累托有效配置的集合。(3)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First Welfare Theorem)是什么?阐述其经济学含义。 (4)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Second Welfare Theorem)是什么?阐述其经济学含义。 (1)阿罗(Arrow)关于社会福利函数的要求有哪些? (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是指什么? (3)(开放性问题)阿罗关于社会福利函数的尝试为什么失败了? (4)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改进社会选择理论使之运用于现实经济分析? (1)博弈论(Game Theory)可以分为哪几类? (2)均衡(Equilibrium)有哪几类? (3)(开放性问题)试举出两类动态博弈适合分析的经济问题的例子。 (4)如果伯川德竞争(Bertrand Competition)有限期重复进行,双方企业是否会勾结(Collusion)? (1)什么原因造成了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2)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可以通过信号(Signalling)来改进,阐述其作用机制。(3)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可以通过甄别(Screening)来改进,阐述其作用机制。(4)什么原因造成了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福利经济学论述答案

一、公共物品定价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阶梯水价) 答:::阶梯水价:根据使用水量的大小实行的差别定价,首先确定基础用水价,用以量基数以下的,执行最低水价,超出部分,采用较高水价,并且划分若干个等级,用水量越大,水价就会越高。对于水资源较为稀缺的地区,合理使用公共用水是十分重要的。自来水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同时也是公共品,很难使用完全的市场价格来调节管理。由于水资源的稀缺,如果不对公共用水加以合理管制,任其浪费,结果必然会形象生态平衡。 图图图背面 改图表明,如果实行较低水价,居民和企业用水会加大;如果提高水价,居民和企业的用水量会减少。但是,如果直接提高水价到某一较高水平,尽管明显可以缓解用水紧张,但使用自来水的用户的福利大大减少,超过自来水供应部门的直接收益和节约水资源的潜在收益。如果实行阶梯水价,可以使自来水用户的福利受损减少,相对于直接提高水价会增加两个小三角形面积的消费者剩余量。因此,从补偿的原则来看,阶梯水价更为有效,即能够在不使自来水用户福利受损较大的情况下,使水资源得到节约。 合理性:1,价值决定价格。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会提高供水成本,实行阶梯水价能够使水价真是反映它的价值。2,价格影响供求。实行阶梯水价可以提高过度用水者的支出代价,从而促进水资源节约。3,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市场能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它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5,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行它,有利于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它充分发挥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拓展了水价上的空间,增强了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二.发达国家支持农业发展方案的比较 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合理引导和支持农业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要点。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技术方面相对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也是相对比较低的,因此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对有效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适非常有必要的。 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有:(1)认为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农产品保护价格体系,由政府收购过剩产品;(2)提供农产品价格补贴,是农民单位产品收入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3)直接限制产量,使产品卖价高于市场原来的均衡价格。 关于这几项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图图图 D线代表农产品需求曲线,S线代表农产品供给曲线,其市场均衡点是e。均衡价格为P0,均衡产量为Q0。(1)在第一种方案下,实行高保护价格P1,结果需求量下降为Q’,供给量上升为Q”。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经济剩余净增加为S三角形aeb,再考虑到政府支出,实际社会福利净损失为多边形面积NSL1=SaQ’Q”be。(2)第二种方案下,提供价格补贴P1,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也增加,再考虑到政府支出,实际社会福利净损失为三角形面积Sbec。(3)第三种方案,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正剩余也减少,再考虑到政府支出,实际社会福利净损失为Saed-生产者所得SP1adPd的面积。 从此图来看,第一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较大,可以排除在选择的范围之外。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的社会福利净损失相比,第三种方案的损失结果要大一些。而这两对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主要是由供求曲线的倾斜度或者是弹性的大小来决定的。因此,造成第二种方案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小于第三种方案的社会福利净损失,是由于需求曲线较平缓,而供给曲线较陡。也就是说,公鸡曲线的弹性要小于需求曲线的弹性。 一般而言,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供给曲线较大,因而第三种方案呃社会福利净损失会更小。应该选择第三种方案来支持农业的发展。。 三、市场失灵的应对措施(每个领域如何解决的) 答:::1,公共物品的供给、融资和决定。公共物品包括纯粹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粹的公共物品: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并且在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纯粹的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因为它既无必要排斥别人的消费,又不可能排斥别人消费,只要是这种物品,人就自然消费。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既可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由政府部门给予补助通过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融资,税收不仅是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而且直接构成了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