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是统一的。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逐渐分离 了。 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确定币值 。 货币购买力:指价格的倒数。 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所以它不是某 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倒数,而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 数。
➢ 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作为 交易媒介与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就是 货币。
第三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
(三)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含义: (1)货币是商品。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二)金银复本位制 含义:以金银为币材、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币
的币制。 特点:①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②金银两种货
币都可以银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兑 换;③两种货币都可以自由输出入 类型:①平行本位制(按实际比价流通);② 双本位制(按法定比价流通);③跛行本位制 (按法定比价流通,但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而银币不得自由铸造)。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形态
(四)信用货币
指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信用货币实质是信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 值。
特征
➢ 1、完全脱离了与贵金属的联系,不代表任何贵金属, 也不会兑换成贵金属。
➢ 2、主要形态是纸制货币——纸币。其具体形式有: 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
讨论:哪些商品可充当货币? 讨论: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
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 2 货币制度的发展阶段 • 银本位制(略) • 金银复本位制(格雷欣法则)(略)(16世纪—18世纪) • 金本位制 • 纸币本位制(代用货币银行券、信用货币纸币)
• 2 价值形态的发展(马克思)
•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我们 称之为价值形态。
• 价值形态发展经历四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 1张牛皮=2把石斧
相对价值 形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价形态
• 第二阶段:扩大的价值形态
1张牛皮
=2把石斧 或=1袋小麦 或=5捆烟叶 或=3斤茶叶
第三阶段:一般价值形态
二 货币制度
1 货币制度概念 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是指该国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流 通的结构,包括: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 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 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1)币材的确定
铸币币材:铜、白银、金
1625年,瑞典采用铜作为货币的主要成分,该国政府是当时 欧洲最大铜矿斯图拉铜矿的拥有者之一。铜的价值仅是银 的1%,铜的分量太重,对普通支付不能令人满意。铜与银 掺和成为合金。16世纪西班牙就采用这种合金做币材。
商品 ....货币 .... 商品
2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价值的工具) 优点:简化簿记,使商品在大范围内交换成为可能。
例:有A、B、C、D、E 五种商品的社会 如果想要知道5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比率 在没有价值标准前提下,我们必须了解10个不同的交换比率。
A|B,A|C,A|D,A|E,B|C,B|D,B|E,C|D,C|E,D|E 当有N种商品,则需要知道N(N-1)/2个交换比率
货币金融学1货币与货币制度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是按流动性将货币划分为3个层次: 1. M0=流通中现金 2. M1=M0+活期存款
3. M2=M1+定期+储蓄+,外币+证券保证金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1年10月起,将以下2类存款纳入M2统计范围 : 1.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2. 住房公积金存款
34
黄金总量与全球经济扩张的矛盾
35
内外均衡的协调与冲突
36
(四)信用货币制度
1. 定义:以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币、本位币是国家强制流通 的价值符号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制度。
2. 人民币制度
①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 人民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分。 ③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人行是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④ 中国境内禁止金、银及外币流通。严禁伪造、变造人民币。 ⑤ 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6
第2节:货币的职能
货币5大职能 (一)价值尺度: 定义:表现和测量商品的价值。 思考:若无货币,对价值比较将产生什么影响?
(二)流通手段 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思考:若无货币,对交易将产生什么影响?
7
(三)支付手段 定义:充当延期支付的标准。 思考:该职能与流通手段有何区别?
23
四、货币制度的演变
( 一)银本位制 1. 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 2. 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圆”,我国正式 实行银本位,1935年又废止了银本位制。 3. 其他国家则早在19世纪未期就放弃了银本位制。
24
(二) 金银复本位制
1. 定义: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 种类: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 双本位概念:金银鋳币按国家规定的比价流通的复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二.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1.M0:流通中的现金 • 2.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
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 3.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
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
Drawn under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of Barclays Bank of Canada Toronto, Number TODC603921 dated 30 June 2004.
To: Barclays Bank PLC Manchaster ISB 51 Mosley Street Manchester
• 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 交换的
• 世界货币的发展表明,作为货币材料的贱金属铜, 铁逐步让位于贵金属金银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 足值货币的特点 • 它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 它是以其本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 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 它本身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难以适 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高一 级货币形态转化
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 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 式的总称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进 • (一)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二)一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汇兑本位
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 (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导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古往今来的货币都是某种迷人外观的事物,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们很容易受到迷人外观的迷惑而做出不正确的决策,这些决策一旦形成却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而难以弥补的不利影响。
第一节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形式经历了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
(一)商品货币包括:1.实物货币: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如: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2.金属货币:用金银铜等金属充当货币(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布币、刀币、铜贝等铸币在不同地区流通着。
到战国中期圆形方孔的圜钱在秦国广泛流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种形状的铜铸币统一了全国的铸币流通,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
金属货币也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即其数量的多少受制于金属的贮藏量和开采量,无法伴随商品数量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因此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金属货币的数量越来越难以满足大量商品交换对交易媒介的需求。
信用货币应运而生。
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特点:价值比较稳定,能够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有利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二)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纸制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的范畴。
1.纸币:用纸制作的货币。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早在1世纪末的北宋时期,交子——一种纸币,就已经广泛的在市场中流通。
2.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即现钞)作用:弥补金属铸币的不足。
经历了由分散发行到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发行的过程。
3.存款货币:在存款货币银行账户上可以使用支票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活期存款。
4.电子货币: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以用银行卡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货币。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精选文档】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练习题答案一、术语解释1.代用货币:代替金、银行使货币职能的纸币,通常由政府或银行发行,持有者可以随时向政府或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属铸币或金、银,其效力与金属货币完全相同,又被称为兑现纸币。
2.信用货币:又称为不兑现纸币,是指货币本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而且不能兑换成贵金属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这种货币形式.3。
货币制度: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即被称为货币制度,简称币制。
4.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无论是在哪种交易活动之中,无论交易的数额是多少,交易的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5.有限法偿:是指在交易支付活动中,交易数额超过一定限额时,交易的对方可以拒绝接受该种货币,但在限额之内则不得拒收。
6。
金银复本位制: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其基本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铸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金银铸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7.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在金币本位制下,黄金是法律认可的货币金属;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金币可以和货币制度中的其他货币自由兑换;金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8。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其内容是:黄金依然充当本位货币,但停止铸造和流通金币,黄金由国家集中保存;国内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规定银行券的含金量,但是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一定额度才能兑换成黄金。
9.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实施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流通银行券,不铸造和流通金币,银行券也不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但是本国货币可以在政府规定的汇率下自由兑换成另一金币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
二、填空题1.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政府部门银行部门国外部门2.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3.辅币钞票或纸币银行存款4。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货币价格标准支付手段无限法偿银行券纸币货币制度本位币辅币信用货币制度存款货币金准备制度“格雷欣定律”电子货币二、单项选择题1.实物货币是指()。
A 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B 不能分割的货币C 专指贵金属货币D 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
A 实现商品的交换B 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D 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3.劣币是指实际价值()的货币。
A 等于零B 等于名义价值C 高于名义价值D 低于名义价值4.本位货币是()。
A 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B 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C 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D 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5.双本位制是()。
A 金银比价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B 金银的比价由市场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C 金银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D 金银比价由银行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6.跛行本位制是指()。
A 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B 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7.纸币本位制是以()的货币制度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B 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C 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D 纸币为本位货币8.典型的金本位制是()A 金块本位制B 金汇兑本位制C 虚金本位制D 金币本位制9.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的特点A 有限法偿B 无限法偿C 债权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D 债务人必须支付10.货币在__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租金 C支付工资 D给商品标价时11.货币在__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支付水电费 B购买商品 C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D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12.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__。
A货币流通 B货币必要量 C生产规模 D投资规模13. 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供兑换,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是()。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 什么是货币货币是社会经济交流中用于交换价值物品的一种通用媒介。
从历史上看,人类最早的货币是物物交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使用特定物品作为通用媒介进行交换更为方便。
货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一般等价物:货币可以和其他商品、服务进行等价交换,具有普遍接受性;2.可分割性:货币可以被划分为较小的单位,方便交易;3.储藏价值:货币可以用于储蓄和贮藏,具有保值功能;4.流通性: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无需特殊手续。
2. 货币的种类世界上有很多种货币,按照国家划分可以分为不同国家的货币,按照货币形式可以分为纸币、硬币和电子货币等。
2.1 纸币和硬币纸币和硬币是最常见的货币形式。
纸币是政府发行的、印有特定面额的纸制媒介,硬币则是带有特定面额的金属圆片或方片。
纸币和硬币都具有流通性和等价性等基本特征。
2.2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货币形式,它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等特点。
电子货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另一种是由商业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例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
3. 货币的功能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三种基本功能。
3.1 价值尺度功能货币作为社会经济交流中的通用媒介,具有价值尺度功能。
货币可以衡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这使得经济交流更加便利,同时也方便了资源的分配。
3.2 流通媒介功能货币作为流通媒介,便于商品和服务之间的交换。
如果没有货币流通媒介,商品和服务之间的交换必须采用物物交换,这会增加交换的复杂性和成本。
3.3 贮藏手段功能货币可以作为一种贮藏手段,用来储存和传递价值。
货币可以作为储蓄和投资的手段,通过在时间上的转移,实现价值的转移和保存。
4.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体系。
货币制度涉及货币的发行方式、流通范围、汇率安排等方面。
货币制度的目的是维护货币稳定性、促进贸易和投资、保持经济增长等。
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一)货币的起源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历史线索–逻辑线索(二)货币形态1.货币形态的观察角度•货币材料:贝、金银铜铁(称量货币)、纸币•存在形式: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价值准备:商品货币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货币形态的演变3.与货币形态有关的概念•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不具有完全排他性,商品交换对币材四个基本要求•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经历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程•银行券: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经历了由兑现到不兑现,分散发行到集中发行的过程•纸币:流通中的纸质货币符号,通常由政府发行•存款通货:可以签发支票进行转账结算和提取现金的活期存款•电子货币:存在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和进行支付结算的存款货币4.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产生的职能基础不同:纸币——流通手段职能;银行券——支付手段–发行方式不同:纸币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发行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兑现程度不同: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 5.货币形态的发展–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出现无纸化趋势,银行卡–交易过程观念化(三)货币的职能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货币单位–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 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给出价格和媒介交易构成货币的核心3. 支付手段–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必须是现实的货币4. 积累和贮藏价值–货币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贮藏金银是典型形态–银行存款储蓄,直接储存纸币1. 职能视角的界定–货币是在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2.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其他商品统一价值表现的特殊商品:贵金属–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等价形态:纸币3. 货币与流动性–流动性是相对商品或金融资产交易的概念–流动性在交易过程中专指货币4.社会计算工具与社会选票–社会需要就是社会计算,货币是工具–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决定了社会生产,相当于用货币投票二、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构成1. 货币制度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2.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定义: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交换的能力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
一、货币的职能1.2.1 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1、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2、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3、要通过价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1.2.2 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通手段职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是足值的货币本体,也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
1.2.3 贮藏手段1.含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贮藏的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特点:必须是实在的和足值的货币。
必须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1.2.4 支付手段1.含义: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2.特点:以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为特征,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即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
1.2.5 世界货币1.含义:当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2.特点: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一般是贵金属美元、英镑、欧元、日元1.电子货币定义:所谓电子货币,是对“通过电子信息的交换完成结算的系统”的总称。
2.基本特征:现实货币(现金或存款)的电子形式。
二、货币制度(币制):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包括规定货币币材和货币单位、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偿付能力、发行准备制度等内容。
1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34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1)13
第一章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
1.一切企图取消货币的行为,都在碰得头破血 流之后而被迫放弃。 2. 20世纪,以扬弃商品、市场为目标的计划经 济,实际上也把取消货币的任务推至“遥远” 的将来!
(1)14
第一章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
有生就有死。 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 否就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
(1)37
第一章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图示
赋予价格形态
观念的货币
流通 现实的货币
货币 用于购买支付
用于积累保存
不流通
(1)38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
(1)39
第一章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
任何界说,都不可能是绝对全面的
任何概念、范畴的界说,都不可能是惟一的、绝 对全面的;从而不可能彻底地“排他”。 对于像货币这样的经济范畴,如果不从不同的视 角、不同的深度来认识其性质,那不可能对之有多少 全面的、基本的理解。
(1)47
第一章第六节 货币制度
2、货币单位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货币单位是当今货币制度中的核心构成要素。 货币单位的名称最早与货币商品的自然单位和重量单位 一致。后来脱离。 按国际惯例,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 名称,如英国的货币单位是“镑”,人们称英国的货币是 英镑。国名+货币单位名称。 例外,中国的货币名称是人民币,货币单位的名称是 “元”,而搞不清楚的外国人把中国的货币叫做“中国 元”。 比货币单位的确定更为重要的是确定币值。货币金属重 量和成色、含金量、汇率。
1货币与货币制度试题及解析
试题单选题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答案:C知识点:第一章难度:3解析:本位币是足值货币,其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
2.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答案:B知识点:第一章难度:1解析:19世纪初,英国首先过渡到金本位制。
3. 复本位制之所以被单本位制取代是因为()。
A.价值尺度只能是唯一的B.金银价格波动难以维持铸造比价C.投机造成D.政府规定的金银价格不合理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案:A知识点:第一章难度:3解析:货币本身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当不同的比价关系同时存在时,导致复本位的不稳定性,必然向单本位过渡。
4. 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银币B.金币C.金币银币同时D.都不是答案:A知识点:第一章难度:4解析:该种情况下,金银的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不同,此时可判断白银是劣币,而黄金是良币,由此,金币被逐出市场,白银充斥市场。
5.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A.金块本位制B.金本位制C.银行券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D知识点:第一章难度:1解析:参见金汇兑本位制的定义。
多选题1.金银货币具有的优点是()。
A.容易分割B.体小价大C.同质性D.不易磨损E.资源广泛答案: ABCD知识点:第一章难度:2解析:金银作为货币材料具备天然的优越性金银作为货币的优越性: 1)质地均匀, 2)易分割, 3)易携带, 4)体小价大, 5)稀缺性。
2.以下属于信用货币的有()。
A.通宝B.商业票据C.银行券D.存款货币E.布币答案: BCD知识点:第一章难度:2解析: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以及银行业的发展,信用货币(credit money)继纸币之后也出现了。
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金融学课件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的特点与作用:
(1)货币的支付手段只能一般发生在赊买赊卖的商品交易中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买卖双方关系发展成复杂的信用关系
(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买卖的先后)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潜在着使社会在生产过程发生中 断的可能性
1-26
练习:
1、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质是__________
2、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___________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
4、货币发挥()职能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 分期付款购房
B 饭馆就餐付款
C 缴纳房租、水电费 D 企业发放职工工资
1-27
1. 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15
1.关于货币的含义
• 1.2货币的本质
• A.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传统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货币 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中,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 价物,即货币可以与任何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 B.货币债务论的观点。认为货币本质上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 权,持有货币者成为债权人,发行货币者成为债务人。货币作为一 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1-21
特点 -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 价格标准——货币单位的“名”: – 货币单位的“值”:
• 以上内容第五节讲述
1-22
2.货币的职能
2.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一、货币的起源1、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四个形式发展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所谓价值形式,是指用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示另一种商品的价值,就是价值表现形式,简称价值形式。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二)扩大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 2把石斧50斤米20尺布黄金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绵羊的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但商品价值未能获得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般等价物。
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指从大量的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表现其他各种商品价值的材料。
这种一般等价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在欧洲,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绵羊。
一般价值形式表现为:2把石斧=50斤米= 1只绵羊20尺布=0.5克黄金=虽然从等式来看,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只是等式两边的移位,其实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它使物物直接交换变成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一般等价物实际上是货币的雏形,它离货币只有一步之遥了。
(四)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
例如,在欧洲,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绵羊,在我国,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贝壳。
许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难以分割、价值不统一、不便于携带、难以保存等。
人们要选择一种价值含量高、价值统一、便于分割、便于携带、便于保存的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人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属。
贵金属有四个自然属性:一是具有同一性,贵金属质地均匀,重量相等;二是具有可分性:贵金属可以根据需要加以分割二不丧失价值;三是具有便利性,贵金属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四是具有永恒性,贵金属不变质,适宜保存,作为财富储藏。
当人们选择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时,一般等价物就相对稳定了,货币也就产生了。
二、货币的形态的发展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总体趋势上看,货币形态的演进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从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的阶段。
(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又称为商品货币。
他是货币形态发展最原始的形式。
实物货币有两个共同特点:1、具有货币和商品的双重性质。
2、是足值货币,即作为商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在人类经济史上,很多种商品,都曾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
在我国古代,贝壳、蚌珠、皮革、猎器、布帛、农具、牲畜等都充当过交易媒介。
(二)、金属货币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因为其价值较低,用于交易比较笨重,而且易锈蚀,不便保存。
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虽然金属货币有很多优点,但是它的流通仍然有很多问题:1、日常磨损十分严重,造成巨大浪费。
2、不法之徒对铸币的刮削现象无法避免。
3、大量货币的携带和运送仍十分麻烦。
4、金银等贵金属全世界产量有限,且在各国之间分布不平衡,古常发生币材恐慌现象。
因此人们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时候,便开始了寻找其代用品的过程。
这种代用品的通常形式便是纸币。
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用品后,货币制度便进入了纸币和金属货币并行流通的时期。
这一时期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
即纸币可兑换阶段和纸币不可兑换阶段。
纸币可兑换阶段又是代用货币阶段,纸币不兑换阶段又是信用货币阶段。
(三)、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没有能力兑换金属货币,就成为不兑换的纸币了。
因为其发行、流通均以信用作保证,故又称为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信用货币的特征:1、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负债。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三、关于货币的定义1、一般等价物2、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3、货币金属说4、货币名目说5、其他的几种观点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货币职能的一般表述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它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马克思按照货币职能产生、形成的历史顺序,先后阐述了货币的五个职能。
(一)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他与其他所有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具有相同的质即价值,因此,它可以作为衡量、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特点:(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3、派生职能: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又产生了两个派生职能:一是价格,二是价格标准。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又称货币价值,一般指货币对于一切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力。
价格标准是指每一货币单位所内含的、用于测定一切商品价值的含金量。
如过去中国的“两”,现在的“元”、“角”、“分”。
(二)流通手段职能1、含义: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G——M——G2、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因为在这里货币仅仅是交换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其本身有无十足价值并不重要。
3、作用: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解决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的矛盾,克服了交易双方在需求上不一致、在空间上不一致以及在时间上不一致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货币流通规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把商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独立的行为,这就孕育了商品买卖可能脱节的矛盾。
当买入大于卖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积压,严重时造成过剩危机。
当买入小于卖出,又会加大物价上升的压力,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的数量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这种现象的发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应当怎样确定?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必须适应商品流通的规律。
这一规律可以用公式来反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从这一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数量必须适应商品流通的规律。
(三)储藏手段1、含义:商品生产者在出售商品取得货币后,如不随即购买,不把货币当作流通手段,而是把它当作财富来保存或当作价值来积累时,货币便执行储藏手段的职能。
2、特点:必须是足值的、实在的、或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地代表一定的价值量。
由此看来,货币能否作为价值的储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储藏期内不损失其价值;二是在需要购买时能顺利地购买到所需商品。
3、在调节货币流通中的作用:当流通规模扩大时,储藏的货币会进入流通;当货币需要量减少时,货币又会退出流通,进入储藏。
这一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只有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才能形成。
4、关于纸币的储藏手段职能: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内在的价值,也不能兑换金银,因此,它不具有典型意义上的储藏手段职能。
在纸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货币所有者无论是手持沉淀货币,还是把它存入银行变成存款,都发挥了积累和储蓄手段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职能1、含义: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2、表现:如商品赊销、预付货款、清偿债务、银行信贷、财政收支、工薪租金、消费信用、缴纳税赋等。
他们都是商品让渡与货币让渡相分离。
3、特点:(1)货币让渡与商品让渡在时间上相分离。
(2)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且可用价值符号来代替。
4、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关系:(1)联系: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与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都是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现实货币。
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二者的总体。
(2)区别:A、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等价的商品同时处于交换过程的两极上;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与等价的商品不在同时出现在交换过程的两极上,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单方面发生转移。
B、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它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它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而只是补充交换的一个独立环节。
C、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反映交换双方之间的买卖关系;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但反映了交换双方之间的买卖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D、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时,商品生产者只有在出售商品得到货币后,才能购买原材料继续进行生产,其活动余地受到极大限制;而货币的支付手段可使他利用赊购的方式先得到原材料进行生产,待自己的商品出售后再支付欠款。
显然,货币的支付手段克服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性,推动了商品流通的进一步发展。
(五)世界货币职能1、含义:当货币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时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
2、特点: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自然形状,即金块或银块形状。
3、作用:(1)在国际贸易上作为一般购买手段。
(2)在国际收支上执行一般支付手段职能。
(3)作为国际间财富的一般转移。
(会不会影响一国国内的货币量流入国和流出国)4、关于纸币: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
现在的美元是国际支付手段和结算手段,称不上世界货币。
二、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职能变化与发展三、西方货币银行学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1、交易媒介2、计算单位3、价值储藏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建立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流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铸造权分散,造成流通领域混乱。
二是铸币的材料以贱金属为主。
三是铸币的质量不断下降,重量减轻,成色下降。
这种铸造权分散、铸币不断贬值的现象使当时的货币流通变得很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货币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新兴的资产阶级便着手建立统一的、稳定的货币制度。
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对货币制度提出了三个要求:首先,要求有统一的货币制度。
其次,要求有稳定的货币流通。
第三,要求货币流通具有较大的弹性。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为了有效地发挥货币的作用,就需要对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规范。
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通过立法将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确定下来,这就产生了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一般而言,构成要素有五个:(一)规定货币材料(币材)就是指规定一种货币用什么材料制成。
他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货币制度规定以何种金属铸造本位货币,就称之为什么本位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