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
迎宾路校区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指导思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注重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课堂之美,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述,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总结。
二、具体模式:1.预习自学(导、思):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以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好奇心,导入方式多样化: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扮演“角色”、实验导入、诗词导入、生活导入等。
教师下发导学案或出示PPT,明确学习任务、思考问题,深入研究课本,自学深思,勾画圈点,标记疑难,分析归纳,做好记录。
要求老师勤于巡视并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精力高度集中。
2.合作研学(议、展):针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一是同桌两两合作,互帮互学;二是小组问题研讨,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点拨。
学生们在合作中产生灵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火花,相互启迪,加深印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问题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然后让学生各出奇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师要通过诱导和激赏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激情。
时机成熟后,教师引导大家按照既定的规则激情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3.重点突破(评):针对学生的群体性意见与想法,教师善于规整并作精讲,该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盘点“战果”,提醒学生有哪些难点要突破,哪些规律要记住,哪些方法要掌握,要求一击即中,一点即透,全面开花,从而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最体现教师功夫和水平的环节)。
4.测评检查(检):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测评巩固,教师深入题海精选典例,落实当堂课所学知识要点、概念术语、公式定理、疑难易错点等。
通过习题检测,发现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并及时解决。
教师在处理典例时,不仅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效课堂的六种课型
高效课堂的六种课型作者:黄海港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6年第15期《高中高效课堂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总结,得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实验课、自习课”六种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如下。
一、高效课堂六种课型(1)新授课:树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精讲点拨”的课堂教学理念,坚持把促进学生积极紧张的思考作为主要任务,教师精心导入、讲授、提问、指导、评价,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合作;安排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高效达成。
主要考虑六点:①如何导入。
②自学提纲。
③自测题。
④预估出现的问题。
⑤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⑥设计分层题组。
(2)复习课:“以练代讲”。
教师要合理安排练习与讲评的时间,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引学生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揭示规律;通过专题训练,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最终促使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虑四点:①复习的是哪一段的知识,这一段知识有几个知识点,几个基本方法,哪些重要哪些次要。
②哪些基础题能展示这些基本知识点和方法。
③这些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和哪些知识链接较多。
④这些知识点和方法在新课程的测试中如何考。
(3)讲评课:“找准问题疑难,题组分解补漏”。
教师要分析典型性问题、共性问题,研究学生的解题思路、策略、技巧,特别要对学生答题错因进行分析、探究,找准问题症结所在。
讲评时,对学生建立不起解题思路的题目,要把重点放在怎么想到这样做上,而不是一味地讲该怎么做。
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循循诱导引领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题思路。
在此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特点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特点一、新授课(一)新授课的特点:1、新授课的特点是“新”:(保证新收获)2、新授课联着旧知识:(温习旧知识)3、新知识不都是难知识:(把握重、难点)(二)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环节:1、复习旧知识:目的在于激活原有知识。
2、引入新课:目的在于指引注意,激发兴趣。
3、呈现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4、练习巩固: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能力。
二、复习课(一)复习课的特点(1)知识的归纳整理。
(2)知识的迁移训练。
(二)复习课实施的基本环节①忆: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②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③析: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④练:进行练习⑤评: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三、讲评课(一)讲评课的特点1.在熟知学生对习题或试题掌握的前提下,订正答案,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2.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二)讲评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目标明确原则:“为什么讲”2、重点突出原则:“讲什么”3、归类分析原则:“比较、联系”(1)按知识点归类:(2)按解题方法归类:(3)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
4、开放性原则: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
5、矫正补偿原则:订正;补偿练习(三)讲评课实施的基本环节1.确定讲评的内容2.分析、讲解(1)讲错例(2)讲思路、讲方法(3)讲规律(4)讲变化3.跟踪练习四、教学案例1、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
(1)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
(2)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
2、教学案例的特征(1)与论文的区别: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案例则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生物课堂模式
生物生物学科常用的课型有三个,即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
以下推介的是这三种课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和所授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新授课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1.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引入新知识当中,引发学生的兴趣。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情景:①通过旧知识导入。
如:在讲减数分裂时,可先提问: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保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或者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如果其配子也是有丝分裂形成的,会造成什么后果?(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照此推断,生物每繁殖一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这是不可想象的→配子不可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减数分裂。
②通过生活常识导入。
如:讲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时,可先讲:大家可能知道,果树要提高产量,需进行整枝;棉花要“摘心”。
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吗?学好后面的内容,就会得到答案。
③通过生物学研究的趣闻逸事导入。
如:讲生物变异的种类时先讲一例,有人曾突发奇想,要培养出不长尾巴的老鼠。
于是他饲养了一些老鼠,剪去尾巴,让其繁殖,所得后代再剪去尾巴。
照此办理进行了很多代,结果老鼠的尾巴依旧。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他不能成功的原因。
④通过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或事件导入。
如:讲基因分离定律时,先简单介绍一下孟德尔的生平,然后讲:我们就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起,逐渐了解生物的遗传遵循怎样的规律。
⑤通过实验导入。
如:在讲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时,可提前一段时间将两只相似的黄瓜(或其它合适材料)分别放到清水中和浓盐水中浸泡,出现明显差异后在课堂上展示,作为导入新课的素材。
老师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出形式多种多样的导入新课的情景。
2.明确课时教学目标。
在导入新课后,讲明本课时学习目标,使先学生了解他们在这一节课上应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也可以把这一环节放到最后进行课堂总结时实行。
“三三五”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教学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143· 3.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使用、因材施教,才能到达最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经常使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1)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应用推广,大多数学校都在教室内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课堂的教学手法也变得多样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件,在课件中添加有趣的图片或者动画视频,以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尤其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原理时,通过动画演示过程,生动形象、简明易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探究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教学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探究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分解细化,用思考题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由于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看书、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达成教学目标.(3)辩论互动法.生物学科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学科,对于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问题的矛盾点进行讨论,教师在当中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正反方辩论的方式,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同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广大高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中来,进行积极、有效地探索和研究,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形成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高海波.浅谈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生物在教学上的差别[J].科技资讯,2010,18:204. [2]于建新.职业高中办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 [3]董洪军.优化中职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教研版),2012,09:31.“三三五”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梁素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牧场小学 河北 承德 068451)【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43-01一 、“三三五”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
高中语文六种课型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六种课型教学模式根据语文科的特点,本着发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我们把高中语文课堂分为六种基本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阅读课、写作课、训练课。
一、新授课新授课课堂讲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意思是在备课时,每一篇课文要先确定大的框架,将整篇课文从内容或者结构或者其它别的方面划分出几个方面。
“小处着手”意思是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时,要把课文上成活动课、讨论课、问题课、思维课。
教师要想法把课文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或者说创设出一个个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个特定情景中去讨论、研究。
设计问题时要掌握好两个“度”:一个是梯度,即问题或情景的设计要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原则。
也就是说,整堂课讨论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形式的东西到本质的内容,体现高潮的问题设计在最后;另一个是适度,即过难或者过易的问题不要设计,要让学生“踮着脚摘桃子”,要有思维价值,学生不用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学生怎么思维也思维不出来的问题同样也没有价值。
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整体着眼,创设情景。
即将课文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或从内容方面,或从形式方面,设计成一个个问题。
第二步,浅处入手,切入正文。
教师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浅层次的问题入手,展开研究与讨论。
第三步,由浅入深,拓展深入。
围绕课文内容,逐渐拓展,让学生展开讨论研究。
第四步,教师总结,并针对课堂讨论问题,设计一定数量练习题,进行巩固。
二、复习课对语文课本的复习,我们主张小单元复习。
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的简单重复,不允许在复习课上只是把上新授课时的有关内容简单肤浅地笼一笼了事。
复习课要上出新意,上出深意。
具体步骤就是每一单元要找一个切入点切进去(切入点一般以新教材单元训练重点为主),然后形成一条线,把本单元有关内容贯穿起来,使整个单元、整堂课紧紧围绕在培养一种能力、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上。
在这条主线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向外扩,以便使线成面,能扩多少就扩多少,不求面面俱到。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的操作方法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的操作方法基本课型的操作方法一、新授课新授课就是教学新内容、新知识的课,是基本课型之一。
在正常的教学进度中,新授课占课时总数的70%以上。
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通过新授课。
新授课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认识三个问题1、新授课的特点是“新”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新方法、讲出新味道、保证新收获。
在教学对象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
同是语文课,面对议论文、记叙文、古诗文的不同文体,教学方法应该有别;同是数学课,面对概念、公式、例题的不同形态,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味道”指的是知识给人带来的美感。
语文课,要讲出它的语言美、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生活美等;数学课,要讲出它的简单美、对称美、整齐美、和谐美、奇异美等。
新收获就是新进步。
学生有无新进步,是可以通过观察、反馈等手段加以验证的。
2、新授课联着旧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指导学生温习旧知识,消除拦路虎。
知识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
在知识的链条中,已学的知识为旧知识,未学的知识为新。
在严密的学科体系中,知识的链条是互相扣合衔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不可或断。
所以,一切新知都以旧知为基础。
在新授课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复习旧知,但仅仅靠这个环节还不知以修补断缺的知识链条。
要真正消除拦路虎,需要做较多的工作——包括课下辅导、集中补课、同学互助等。
3、新知识不都是难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切忌照本宣科、主次不分。
新授课的内容不都是“全新”的。
因为不管哪一学科,学生都不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
因为新知识以旧知识为背景,是能够超前学习或通过迅速扫描而粗知一恶二的。
所以当讲授新内容时,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并不“新鲜”了。
“新鲜”的地方,一是他们自学时没有弄懂的知识,二是理解错误或不到位的知识。
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这些“新鲜”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认真对待,这样才有可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型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从课堂出发——三课型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课改典型,不断涌现。
很多教师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我们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需要怎么看?我们需要怎么做?国外专家不同学习方式两周后知识巩固率作了研究:发现.讲授5%;阅读20%;多种感官接触知识30%;交流、合作、讨论50%;探究获得知识70%;教给别人知识90%。
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不能走向未来。
一、山东课改的“三驾马车”1.杜郎口中学(初中)。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经验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该校已经成为“课堂驾校”。
2. 昌乐二中(以高中为主)。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
他们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主动“放低”姿态和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等因课“结拜”,产生了“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该校被誉为“山东省领跑高中”3. 兖州一中(高中)。
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
如果说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高效的难题,那么兖州一中是在借鉴杜郎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高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
”号。
循环大课堂的价值在于,真正实现了课上、课下的两个高效,因而有人说,兖州一中把杜郎口的课改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岔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镇原县三岔中学“135”课堂教学模式一、宗旨:探究互动——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自主探究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师生互动这里的“师”即“师傅”,包括老师和学习优秀的学生;“生”指学习较弱的学生;“互动”一方面指的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指的是一种友好的学习关系--- “和谐互动”。
课堂上通过老师帮学生、学生帮学生、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最终实现师生互动共赢。
二、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五个基本环节:新授课——交流预习自主探究互动提高总结归纳巩固反馈1、交流预习(5分钟)(1)学生根据预习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互相提问与这节课相关的知识。
(2)教师在此期间仔细观察学生预习情况,哪些问题可以通过预习掌握,包括对概念、例题、习题等,哪些问题存在疑问,哪些问题通过学生互相交流解决,在学生交流中遇到的困惑,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掌握整体学生预习情况。
2、自主探究(15分钟)这是核心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参与、学会探究、学会合作”的学习能力,实现从“我要学”到“我会学”、“我乐学”的转变。
根据教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让预习充分的学生到讲台上讲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给全班展示,让其他的学生适当补充,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真正展示自己理解的情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适当补充,而不是去再次重复学生讲的,真正做课堂的引领者和合作者,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规范概念、解题步骤等,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与补充。
3、互动提高(15分钟)教师根据前两项工作情况,展示出不同难度(可以是例题的变形,可以是教师补充的问题、可以是学生互动过程中的困难点)的变式题,采用口头或书面练习,可以视本节的难易程度适当拓展和拔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以提高,体现分层和因材施教。
基础题让学习较弱的学生讲,较高难度的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讲解,教师适当点拔后学生互动解决,鼓励学生思考有难度的练习,并尝试讲解,教师给予鼓励。
24字模式解读
课堂教学“24字模式”解读一、“24字模式”的内容24字课堂教学模式,及“阅读感悟、自学检查、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并以此为总纲,统领“新学科、复习课、训练课、讲评课”等课型的模式创建,分学科、分专题,构建了若干操作性强的教学流程。
二、“24字模式”分项解读“阅读感悟”——即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新内容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建构。
这里所谓的新内容是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来解决的,关键是新旧知识对接时的切入点正确与否,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不存在“新知识”,只存在知识的转承。
通过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旧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克服其受动性、依赖性,引导其主动性、独立性,真正改变其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己演绎“自学催生自信、自信繁衍成功、成功激活快乐”这样一条路子。
“自学检测”——即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自学成果。
通过组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以此为基础去拓展、链接,从而使课堂形散神聚,避免教学内容泛化。
同时,检测后的施教更能实现以学定教,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便于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合作交流”——即在编组相对固定、同组异质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差生,最大化地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
即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共同去讨论、去思维,共同进步。
提升个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与能力。
“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
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否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
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老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
“点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是释难、是纠偏、是整合与总结,是在知识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关键处重锤敲打,通过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使问题迎刃而解。
课堂教学“24字模式”解读
课堂教学“24字模式”解读●“24字课堂教学模式”内容:“阅读感悟、自学检查、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并以此为总纲,统领“新学课、复习课、训练课、讲评课”等课型的模式创建,分学科、分专题,构建了若干操作性强的教学流程。
●“24字模式”分项解读“阅读感悟”——即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新内容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建构。
这里所谓的新内容是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来解决的,关键是新旧知识对接时的切入点正确与否,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不存在“新知识”,只存在知识的转承。
通过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旧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自己演绎“自学催生自信、自信繁衍成功、成功激活快乐”这样一条路子。
“自学检测”——即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自学成果。
通过组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以此为基础去拓展、链接,从而使课堂形散神聚,避免教学内容泛化。
“合作交流”——即在编组相对固定、同组异质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差生,最大化地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
即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共同去讨论、去思维,共同进步。
提升个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与能力。
“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
在这里,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
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老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
“点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是释难、是纠偏、是整合与总结,是在知识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关键处重锤敲打,通过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使问题迎刃而解。
“分层训练、拓展延伸”——这着眼于绕开精英教育的误区,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该模式要求教师树立如下几种理念:1、学生主体的理念。
三四五教学模式解读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并完成课内学习任务,同时找出疑难问题。课内探究学案中设计的典型例题要有层次性,应与WAT接轨,应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开发;教师应准确把握学情,要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应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
B.教师:教师巡回辅导;面向全体学生;及时提醒学生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记录在导学案中,或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或在课本上用特殊的符号进行标注等),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着重了解学生的自学障碍,指引优等生自主发展,重点对差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并调整后续教学的目标和进程。
有效训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目标达成,设计训练题时要做到:
①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②训练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
③训练设计要注意疑点、难点和易错点。
④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可拓展性。
(三)课后延伸
(1)对教师的要求:
反思本节课教学的得与失,对课内探究学案加以修改、补充、完善;检查学生对课内探究学案的整理情况,批阅学生的课后练习学案,对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2)对学生的要求:
复习新课内容,整理好学案。完成课后练习学案。
复习课
一、教学流程
复习课
课前延伸
课内探究
课后延伸
二、环节解读
(一)课前延伸
1.对教师的要求: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学科知识、能力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编制学案;依据学习目标和编制的学案设计课堂学生学习活动方案。
2.对学生的要求;
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回顾;自主探究、尝试、体验相关学习活动;搜集有关信息和资料。
①明确预习目标。预习学案的设计应体现预习的内容、关于预习过程的具体要求以及预习后应该达到的目标。
潍坊高校课堂345模式
(一)“三+四+五优质高效课堂”的总体构架
“三+四+五优质高效课堂”中的三四五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1.三步:
是指“课前预习——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3)课后训练。
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2.课堂“四环节”流程要求
(1)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5)归纳总结,应用达标。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本部分知识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找出知识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分析在学习本部分知识时应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最后让学生通过课堂达标测试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3、课后练习
(1)延伸训练。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后作业。作业要具有巩固性、适量性、针对性、落实性。或布置有关研究性学习活动。
潍坊市“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
三 步: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练习
四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五课型:新授课、复习课、检测讲评课、习题课、实验探究课
以新授课为例进行环节解读:
1、课前预习
考虑到初中学生在校时间短、认知能力弱、以自主预习为主的特点,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内容。具体应体现如下环节:
六步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课堂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努力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实现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二、总体目标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构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关注每一名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品质。
三、课堂教学改革内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四、教学策略1、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是有责任的;2、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去学;学生学会了,教学任务才真正完成了;3、整个课堂形成“自学—检测—矫正—练习”的循环过程,体现让学生“自主、自律、自助、自动、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让学生获得能力、习惯、自信、乐趣和自立;4、从“做”中学。
让学生通过自学,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道理,乃至有所创新。
自学形式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做实验,做与例题相类似的习题等;5、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6、实施“培优”、“补弱”:教师讲课的起点是基础差的学生,提问的重点也是基础差的学生。
课后辅导还是基础差的学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是这些学生;7、开展“兵”教“兵”的活动。
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有重点地检查后进生的自学情况,后进生的作业优先批阅。
五、“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基本步骤①导入明标;②自学质疑;③小组交流;④展示点拨;⑤训练拓展;⑥小结反思。
六、“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1.导入明标。
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导入新课后要根据所学内容重难点,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功能,按照课标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情,立即出示目标,学习目标可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表述要明确、具体、清楚、实用,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应用”、“能默写”“能解答”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三阶段教学法
三阶段教学法所谓“三阶段”,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延伸”。
“自主学习”含三个环节,即温故知新、课堂导入、自主学习,是“三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它强调学生自学,但并不是教师放手不管,无所作为,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
“合作探究”含三个环节,即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师生探究,教师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启发诱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质疑;“巩固延伸”含三个环节,即当堂训练、三点点拨、迁移延伸,在课堂练习和总结点拨的基础上,注重与现实的结合,学以致用,一是利用已经在高考中出现过的相关题型,实现与高考的对接,二是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进行知识的发散和整合。
“三阶段”课堂教学模式适合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各种课型都可以在基本遵循“三阶段”教学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在学校“三阶段”教学模式的统领下,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创建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语文组:课前演讲——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探究——当堂检测——延伸迁移。
数学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科学应用。
英语组:1T4P(1T=TASK4P=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模式。
PRERARATION:TASK1:复习TASK2:导入新课→PRESENTATION:TASK1:自学,领悟TASK2:合作学习,感受新知TASK3:小组研究,提出问题TASK4: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问题→PRACTICE:TASK: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PRODUCTION:TASK1TASK1:呈现生成性问题,合作讨论TASK2:展示延伸结果,升华语言物理组:“自主导学”教学模式:模式主要流程:预习交流——预设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训练——反馈拓展化学组:“学教练”教学模式。
上课——复习提问——学生自学新知——兵教兵——师生共同解决难题——练习。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高效教学模式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高效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建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师生有序可循。
基于课堂教学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理念,闽试教育小编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整理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一、新授课:“自学—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一)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自学方式有两种,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不准讨论。
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
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实验的原理,总结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在此基础上,完成提纲中的问题(限时)。
(二)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三)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四)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二、复习课:“自补—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一)自补——自主复习,查漏补缺学生带着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复习,复习的过程要注重查漏补缺和对新授内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要避免搞成对照课本找学案中问题答案的倾向。
怎样上好一堂新授课
怎样上好一堂新授课金世艳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普遍、最小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场所,也不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场所,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有人把课堂教学归纳为这样五种类型:新授课、欣赏课、讲评课、复习课、综合课。
其中,新授课是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就是一部电影的重头戏,如果设计、安排、驾驭的好,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先说说一节新授课的一般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七个方面:(1)导入新课。
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也是经营整个课堂气氛的第一道关卡。
导入的功能主要在于使新旧学习任务之间能顺利的过渡衔接。
这一环节应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是上课伊始,运用新颖的刺激和引人入胜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指向新的学习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的关注,使心理活动集中于要掌握的内容;二是利用学生熟知的素材把它作为“引子”过渡,找到新知识与学生旧有经验的“契合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为新授课做好铺垫。
导入要做到简洁、精练、新颖,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出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具体而精确的体现了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
教师要明确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3)整体感知课文。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的过程。
学生通过读,对全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这一环节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感知,除了解决必要的字、词障碍外,最终达到能概括出读懂的内容,能提出疑惑的问题。
一般安排默读或小声读,可以自读、听读、也可以采取分组阅读等形式。
感知内容时一般不安排大声读,齐读。
(4)设计与探究问题。
这一环节也叫主题探究,就是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活动。
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一、学科基本课型及其教学范式(一)新授课基本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弓l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案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
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学习目标,通过学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
2.自主学习侧重于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向小组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老师)提出。
3.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
既要发现好的做法,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4.自主学习要有时间要求,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的成果。
通过板演、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
2.师生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
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四、归纳总结、提升拓展1.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要注重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并选取难度适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应用训练;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
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
3.及时对小组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1.根据学案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典型习题的巩固性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及评价标准新授课教学模式【课前准备】一、教师要深刻理解大纲要求。
认真分析教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三维教学目标。
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下,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前期台阶和课堂导入方法。
二、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构建与教学过程相匹配的教学设计,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地增删和重组,不能一成不变的复制教科书的内容。
三、精心设计“预习学案”。
预案中问题设计紧扣教材,以基础知识梳理为主线,设计一部分前后知识联系或者引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兴趣的的问题,呈现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判断、计算等,并指导学生学会有效的课前预习的方法。
【课上实施】新授课的四个环节,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十六字方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展开。
具体要求如下:环节1:自主学习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要有情境性、启发性,可采用图片、实物、课件等),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学生参照学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查阅相关知识,自主完成学案上的学习内容,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
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搞清知识的前因后果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内容。
环节2:合作交流(一)组内交流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带着各自的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解决学习中疑惑问题,或者对预习学案进行组内批阅、交流,相互检查落实的情况。
小组长调控学习的状态,并总结小组共同疑惑的问题,准备在班内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一小组的交流讨论。
(二)班内交流在教师的调控指挥下,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表达小组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小组疑惑的问题,达到引发讨论、共享成果;在班内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聆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教师注意捕捉学生对问题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
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保证展示的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环节3:精讲点拨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的研究、展示、评价过程之后,对暴露出的问题和要进行精讲点拨。
精讲中尤其注意从思路、规范、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预留给学生整理学案、反思内化的时间。
环节4:有效训练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巩固训练题。
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②习题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和紧密联系热点问题。
③训练设计要注意突出疑点、难点和易错点,试题类型多样化。
训练题的数量要适当,最好能够当堂完成,并进行及时地反馈与矫正,确保课堂的效益,落实“堂堂清”的教学要求。
环节5:课堂小结课堂小节是一堂课的总结与提升,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可以有两种小节方式:一是由学生来总结自己的收获——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方法;另一种方式就是教师来总结本节所学习知识、方法等,指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课后训练】课后训练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目:一是分层次的课后作业,把课后训练题分为必做与选做,针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布置开放式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找到学习的乐趣。
复习课教学模式复习课往往是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为了系统掌握单元知识结构,必须要一节单元知识梳理的复习课。
该课型是最能反映教师了解学情、驾驭教材的水平和能力的课型。
简单重复的复习课,缺乏对知识的深化和提升,没有对深入的归类总结,必然会成为新授课的“压缩饼干”,而成功的复习课,应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等的再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学习素养螺旋式上升的阀门。
【课前准备】一、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围绕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教师确定复习目标,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前期台阶,为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结构提供“锚位”和“脚手架”。
二、设计“预习学案”,学案中问题设计要不同于新授课的知识点的理解,而让学生首先自主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图——“知识树”,同时,设计一些有思维难度、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呈现形式以综合性试题为主,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完成。
【课上实施】通过梳理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上理清知识的前因后果联系。
该环节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对教材再加工的处理能力,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体现教师对单元重、难点的把握处理技巧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弥补新授课中的欠缺和不足。
环节1:自主整理利用学案中的填空、表格、框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再翻课本复习知识,整理复习内容,并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一定的角度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
要求教师设计好复习提纲,不能把知识和问题变成简单的填空,要适当的进行综合。
在教学中,要检查学生完成学案的质量,便发现问题,在关键处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指导和点拨。
环节2:合作交流生生之间、小组内一起实施有效的交流讨论,达到加深理解,形成认知结构的目的,并展示单元知识结构图或知识树。
这样,使复习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完成“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
同时,明晰本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环节3:精讲点拨教师对某些存有问题的知识进行点拨精讲,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和联系,突出知识的迁移应用。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典型例题,学生尝试分析独立完成,然后分组交流体验和收获,最后师生共同剖析典型例题,真正弄懂、弄通典型例题,并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式的训练。
通过对精选典型例题体验和剖析,能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的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类型要精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选择能体现“通性通法”,不要追求偏、怪、难。
此环节先由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的求解,再师生共同交流总结,交流时要注意分析过程要强化,“轻结果,重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审题”,思考题目特点,掌握解题思路,重视过程分析。
在交流时还要注意解题规律的总结,例题解答之后,要引导学生交流反思解题过程,总结解题经验。
环节4:有效训练本环节是对复习的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又一次升华。
要精心设置巩固练习题目,要注意练习题目的变式和系列化,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要少而精。
此环节要求学生迅速做好巩固练习,然后对学习和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对其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应及时矫正、补偿。
课堂总结是整节课系统的概括,是全部教学活动的落足点和归宿。
应该包括:(1)站在整个职高阶段知识体系的高度,完整地归纳概括复习内容。
(2)概括总结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3)对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强调,同时选配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练习等。
【课后训练】课后训练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分层次的课后训练。
习题要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
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要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二是必要的再复习,再提高,再巩固。
三是课后的相关问题的应用、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等。
讲评课教学模式讲评课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其目的在于查漏补缺、规范解答、开阔思路、提高能力,但现在的讲评课教学中仍有采用机械地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和教师单纯讲解的方式,往往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这严重影响了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课前准备】1.精心挑选题目组成测试试卷试卷题目的选取十分关键,切忌不管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而随意选用成题。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组题,难度适中,试题选取要以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原则。
试卷的编制要实行编审制,责任到人。
2.课堂测验测验是学生最好的独立思考活动。
精心挑选的试卷万不可当作练习作业布置下去,要严格按照正规考试的要求来操作,要定时完成。
同样的一份试卷,作为练习和作为测验效果差距很大。
3.评阅试卷教师评阅能保证阅卷的准确合理,保证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答题的具体信息。
4.做好有关的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多数教师淡化这一重要环节,或者仅仅简化为统计某一题目的出错人数。
为了保证统计工作的真实有效性和可操控性,具体操作可分为以下几项:(1)统计错题时要统计出错人数及错误类型、出错的群体,要统计吻合率。
(2)统计得分时,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定出纠错的具体措施。
(3)对学生试卷中的好的解法进行整理,以向其他学生介绍,促进全班的共同提高。
(4)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定出补救措施,设计好针对训练题。
(5)将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初步改正错题,分析错因。
必要时要进行个别谈话。
5.根据考试情况,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知识查缺补漏学案”,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再去复习知识,深入理解方法;学案的设计要紧扣考试出现问题,问题的呈现形式要多元化,如填空式、简答式等。
【课上实施】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
为了保证试卷讲评顺利进行,归纳了如下几个环节。
环节1:自我纠错首先大体介绍测试中学生表现情况(不是成绩的公布),试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对出错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还是粗心造成的,这部分题目学生刚刚考完可能就已经发现了,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纠正、反思此类错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一定要让学生自行解决,对于此类错误教师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讲解。
环节2: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题,提交到小组内学生间交流和讨论,通过生问生、生教生、师教生相互讨论达到弄懂弄透,这样获得解决的题目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
即使有一部分仍然无法解决,讨论交流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放大,突破,升华。
讲评时不能因时间紧,量大而只顾教者讲,上成教师的一言堂。
讲评课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活动。
要给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学生发言和展示可以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
环节3:精讲点拨(1)选择好要讲评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确定讲评顺序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试卷测试内容范围内的重点题目;二是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三是解决方法灵活多样的题目;四是题目有变式或变换的价值,有利于知识、方法、能力体系的形成;五是题目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可以拓展,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利的题目,或者是能引出继续学习的内容、方法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