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加减法》教学1
人教版(2024)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8和9的加、减法》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时《8和9的加、减法》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d7118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2.png)
2+6
知识讲解
左边有6个白色小方块,右边有3个蓝色小 6+3 方块,求一共有几个小方块,用加法计算。 一共有9个小方块,左边有6个白色小方块, 9-6 求右边有几个小方块,用减法计算。 一共有9个小方块,右边有3个蓝色小方块, 9-3 求左边有几个小方块,用减法计算。
3+6
知识讲解
看图数出结果。
利用8和9的组 成计算。
9 54
5+4=9 4+5=9 9-5=4 9-4=5
9 63
6+3=9 3+6=9 9-6=3 9-3=6
知识讲解
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推算得数。
5+3=8 6+2=8
3+5=8 8-3=5 8-5=3
2+6=8 8-2=6 8-6=2
5+4=9 6+3=9
4+5=9 9-5=4 9-4=5
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8和9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 第7课时
汇报人:XXX 时间:2024.XX
《目录》
1 新课导入 2 新知讲解
3 课堂练习 4 拓展延伸
《01》
新课导入
引入新课
填一填。
8 35
9 27
9 72
8 44
9 54
9 45
8 71
9 81
《02》
新知探究
知识讲解
4
你能看图列 算式吗?
《04》
拓展延伸
知识总结
8和9的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看图数结果
利用8和9的 组成计算
利用加减法算式之 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谢谢
练习巩固 2.ຫໍສະໝຸດ 每次盖住卡片的一部分,说出一个减法算式。
8-1=7 8-2=6 8-3=5 8-5=3 8-6=2 8-7=1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9b6c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b.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5——36页中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题。
【教材分析】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关于9的加、减法是在8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进一步强化一种摆法列出四个算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8、9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副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准备】挂图、小红花、圆片等。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师谈话激趣:孩子们,在前面的数学旅途中老师带着大家去数学王国学习了好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要用学到的知识去闯关,有没有信心挑战?2、闯关练习:(1)第一关: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8和9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8和9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28b7d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b.png)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8和9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属于数与代数中的“数的运算”部分。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1-7的加减法之后,进一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旨在通过直观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相关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善于发现的数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7的加减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
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展示一组与8和9相关的实物图片(如8个苹果、9支铅笔),让学生快速说出数量。
-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知道8个苹果和1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或者从9支铅笔中拿走2支,还剩下多少支,我们该怎么计算呢?2. 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学具(如小棒、计数器)进行8和9的加、减法操作,并记录下结果。
- 汇报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 教师点拨:教师总结学生的操作方法和计算结果,强调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 互动游戏:设计“找朋友”游戏,教师出示一个算式(如8-3=?),学生迅速找到答案并举手示意,答对者成为“好朋友”。
4.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编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8和9的加、减法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8和9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8和9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c599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7.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8和9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和9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8和9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第56页情景图课件、贴图、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口算题卡片等。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及学具盒。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A.激趣谈话: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恐龙话题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复习口算:通过抢答口算题的形式,复习之前学过的加减法知识,如2+4=、1+5=、6-1=等,为学习8和9的加减法打基础。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A.观察看图:出示“恐龙图”,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信息。
提问: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B.看图写算式: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汇报交流,相互评价,教师板书算式,如6+2=8、2+6=8、8-2=6、8-6=2等。
C.操作悟理:小组合作,摆圆片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汇报评定,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与加法、加法与减法算式之间的规律。
3.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A.看一看,想一想: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式,如5+3=、8-3=等,让学生尝试计算。
提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如利用加减法的关系等。
B.教师点拨:激发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如“5+3=8,3+5就一定等于8吗?”和“你怎么知道5+3=8,那么8-3就等于5?”。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共6篇)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05742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1.png)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共6篇)篇:8和9加减法设计《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2、复习8、9的组成。
3、导入。
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
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
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学生听教师导入新课,感受没有见过的动物,说出看到得动物“恐龙”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看图说话。
①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师:漂亮吗?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2、看图写算式。
同桌合作: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能帮忙列式解决吗?(同桌2人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操作感悟。
(1)摆一摆:左边摆7个,右边摆2个。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1、看一看,算一算:5+4=()4+5=()9-4=()9-5=()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可以怎样想?2、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1+7=()抢答:8-7=()师:怎么想出来的?3、指导小结,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加减法都是有关谁的计算?板书课题:8、9的加减4、阅读课本“生活中的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8和9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8和9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6b80d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4.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8和9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8和9的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中的8和9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8和9的加减法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8和9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钱等,引发学生对8和9的加减法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8和9的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如8+9、98等,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解答和讲解。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采用图示、列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8+9=?(2)98=?(3)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机会运用8和9的加减法,记录下来。
2. 答案:(1)8+9=17(2)98=1(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还布置了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解答和讲解。
我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06da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0.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9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算式与8减几和9减几的算式。
2、通过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
2、难点与关键: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8、9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8和9,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三、探索新知:1、有关8的加减法教学。
(1)、想一想,这幅图可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6 + 2 = 8 (为什么)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2 + 6 = 8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就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2)、用书遮住左边的6个苹果,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8 - 6 = 2老师遮住右边的2个苹果,又该怎样列式?8 - 2 = 6(3)、这一幅图表示6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从8个苹果里去掉6个或2个,也得到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4道算式。
(4)、你们想一想,这一幅图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6 + 3 = 9 3 + 6 = 99 - 6 = 3 9 - 3 = 6(5)、观察这四道算式都用了哪些数?都用了8的哪一个组成?2、有关9的加减法教学。
(1)、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7 + 2 = 9 9 - 7 = 22 + 7 = 9 9 - 2 = 7(2)、老师拿走左边的,谁来说一下,怎样列式?9 - 7 = 2(3)、如果拿走右边的,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列式?9 - 2 = 7(4)、让学生观察这四个算式都用了哪些数。
《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
![《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f25f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d.png)
《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1、《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
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
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第一:导课。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对学生提出《课堂常规》要求,以对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常规》、遵守《常规》;再复习8、9的组成,为熟练口算扫清障碍。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
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
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fef21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8.png)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感受“两个数相加,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使学生经历观察、探索、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法计算,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学生自由回答0~9)同学们的脑子真是聪明!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8和9的组成,你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8和9的组成都有哪些?学生回答。
师:那我们再来玩玩算式游戏好不好?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出示题目。
让学生以“开小火车”的形式依次口算。
(二)引入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计算7以内的加减法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8和9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8和9的加减法)二、探究新知(一)教学8的加减法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特别棒,吸引来了一位好朋友,看,它是谁?(机器人)机器人要带大家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数学王国。
你们想去吗?(想)师:进入数学王国,我们来到的第一站就是美丽的花园。
这里五颜六色,芬芳迷人。
(出示教科书第53页小花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算式吗?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先自主列算式,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集体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板书:5+3=83+5=88-5=38-3=5师:其他小组列的算式和他们一样吗?预设:一样。
师:好,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算式,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你又是怎么计算的?预设:有5朵红花,3朵粉花,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列式就是5+3,数一数一共有8朵花,所以5+3=8。
师:你是从左向右看的,如果从右向左看呢?谁来说说第二道加法算式?预设:有3朵粉花,5朵红花,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列式就是3+5,数一数一共有8朵花,所以3+5=8。
《8、9的加减法》教案
![《8、9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0c5a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a.png)
《8、9的认识》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个和9个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数感,以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个和9个的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知道8、9的基数及序数含义并能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数王国的几个好朋友了,你们能说说有哪些吗?0、1、2、3、4、5、6、7。
数宝宝们很喜欢大家,争先恐后的想要给大家讲讲它们的故事。
有一天数宝宝0觉得自己太胖了,就想到了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结果他变成了几呀?数宝宝6看见了直笑,对他说:“你怎么变成了8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数宝宝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同学们,你们看看6变成几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8和9,和他们也交上好朋友吧。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8和91、认识8提问:先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再分别数一数它们的数量。
我们先来说一说个数是8的物体。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起点数数,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直观的感知“只要不重复、不遗漏,数出来的结果与数事物的次序无关”,并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数数,可以1个1个的数,也可以几个几个的数。
2、认识9提问:老师也在和同学们一起浇花,现在一共有几个人?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形成9的数量,体会8添上1就是9。
提问:在这幅图中还有哪些事物的个数是9呢?结合数数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活动中,加深对8、9的认识提问:刚才同学们从图中数出了数量是8个或9个的物体。
你有什么办法表示出它们的数量吗?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图中事物的数量,体会用数来表示最简洁,只要数量是8个,都可以用8来表示,数量是9个,都可以用9来表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07c0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0.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教学图,动口、动手。
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让学生通过看、数、摆、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8和9的书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数,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1.拍手游戏。
出示卡片数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2.揭题《认识8和9》,理解基数的含义,数数师:你已经了解了关于8和9 的哪些知识了?生:我知道8象葫芦,9象哨子(说出了他们的样子)生:我知道8要小,9 要大(你怎么知道的?8 表示什么?9 呢?)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8和9(拍手,画画、摆学具。
)反馈:数9以内的数(出示学生的作品多种方法数)3.给数字卡片排队,巩固9以内数的顺序师:可以怎么排?0—9 9----0师:读一读这些数。
可以怎么读?(渗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以及奇数、偶数的意识)4.比较数的大小8〈() 9 〉()二、主题图,巩固8和9的认识,引导有序、有效的数数三、找生活中的数四、关于序数(蝴蝶图)五、书写8和9〖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 P60 3、4教学目的:1、使同学掌握8、9的组成2、通过同学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同学学习兴趣。
3、培养同学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教学准备:星星,课件一、引入课件出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假如是你会怎样分呢?同学看课件,背景乐《小星星》二、新授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同学分组动手操作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观察,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假如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同学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同学填书上的空。
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5a723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c.png)
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教学重难点:学会看图并能口述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根据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举行跳绳比赛了,你们想不想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得怎么做呢?同学们说得很对,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加强练习。
你们看,操场上的这些同学,他们练得多认真呀!2.出示跳绳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看到的.内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仔细看图,自己小声说一说。
指名汇报。
(举例)有2个同学抡绳,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2+6=8,6+2=8有4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呢?4+4=8跳绳的同学中有3个人穿裙子,5个人穿裤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3+5=8,5+3=8。
……学生说教师板书:6+2=82+6=84+4=81+7=87+1=83+5=85+3=80+8=88+0=8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读一遍。
(2)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
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例如:1)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2)操场上有8个同学,有2个同学在抡绳,有几个同学正在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二)画一画1.师:现在,老师想为你们引荐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吗?2.出示大象图。
1)这是谁?2)出示图片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3.组织全班交流。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c55a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5.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和9的加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为后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发现加减法的规律,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加减法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幼儿园可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但系统的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8和9的加减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实践等活动,培养运算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与8和9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8和9的数字卡片。
3.教学场地:教室内的座位排列以方便学生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个物品。
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数数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呈现8和9的加减法算式。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8个苹果,然后又加入了1个苹果,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答案。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练习。
小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52b40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f.png)
小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小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小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1教学内容:P56 P57页 8和9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重点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教学准备:课件一、创设情景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二、探究知识1、8的加减法A独立思考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出示课件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三、练习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小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和9的加减法 北京版 (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和9的加减法 北京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ab29c5a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5.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8和9的加减法运算2.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8和9的加减法运算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熟练运用8和9进行计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复习8和9的数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8的加减法① 出示算式:8 3 = ,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求解。
② 出示算式:10 - 2 = ,引导学生用倒数的思路求解。
③ 小组讨论:8与其他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9的加减法① 出示算式:9 4 = ,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求解。
② 出示算式:11 - 2 = ,引导学生用倒数的思路求解。
③ 小组讨论:9与其他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教师出示加减法卡片,学生抢答。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8和9的加减法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探究。
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1)教案
![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cf5f927d3240c8547ef20.png)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
2.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感受“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一图四式”数字之间的相互变化和相互关系,通过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一图四式”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能看懂图意,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2+4= 1+5= 6-1= 2+2=3+2= 4+3= 6-3= 7-2=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7以内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8,9的加减法。
(板书)二、探究新知(一)操作小棒学习8的加减法1.数出8根小棒。
教师:想一想,8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2.集体交流。
学生有序地将8根小棒分成两堆,分完后,一个学生有序地回答。
3.写加减法算式。
教师提取6根小棒和2根小棒组成8根小棒。
提问:6和2合起来是8,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6+2=8或2+6=8)根据6+2=8,你还能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8-6=2,8-2=6。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8是由6和2组成的,所以6+2=8,对应的减法算式就是8-6=2,8-2=6)4.小结。
观察由一组数的组成能得到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提问:8还可以分成()和(),写出算式。
读一读8的加减法算式。
(二)操作圆片学习9的加减法1.同桌合作学习,9个圆片分2堆可以怎样分?(1)独立思考,有序地分一分。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有序板书学生的分法)2.根据这些分法,你发现了什么?(上面排的数逐渐变大,下面的数就逐渐变小,相对应的上下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9。
)3.根据刚才的分法,你能写出哪些加减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有序地写出9的加法、减法算式。
)三、课堂活动1.完成教材第36页“课堂活动”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