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体育现象与体育概念

1、柏拉图——身心调和论。古希腊注重全民体育,柏拉图重学校体育教育。

2、亚里士多德——古代西方“最博学的人”,第一个在理论上论证了体育、德育、智育的联系。

3、在古希腊,最典型的是斯巴达教育。

4、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跳棋、吟诗。

5、文艺复习运动后,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是第一个倡导“三育”(德、智、体)的人。

6、法国启蒙运动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强调“体育乃是个人由童年至成年整个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7、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民族主义特别强烈的德国和瑞典,体操最先走出学校。

8、德国国民体操之父——杨氏,创建了哈森赫德体育场。

9、德国学校体操之父——施皮斯,将杨氏体操经过改造引进学校,创造了分段教学法、综合教学法,并把音乐和体操结合起来。

10、瑞典的体操创始者是林氏,他把体操分为教育体操、士兵体操、医疗体操和健美体操4类。

11、1973年,德国的顾茨姆茨第一个提出恢复奥运会。1859-1889年举办了6届雅典奥运会。

12、1881年第一个国际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

13、1883年,法国史学家、教育家顾拜旦提出举办类似古代奥运会的比赛,1892年访遍欧洲,宣传奥林匹克思想。1893年为恢复奥运会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体育会议。

14、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大会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IOC)。

15、养生体育、祭祀体育、舞蹈体育、娱乐体育、军事体育、武术。 16、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

17、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18、19世纪70年代,硬德侨民在上海建立“总会”,中国人的各种体育团体开始涌现。

19、1760年,在法国的报刊上首次出现“体育”一词。

20、1762年,卢梭在法国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使用“体育”一词。

21、体育概念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国际用语一致原则、考虑民族习惯原则、客观性原则。

22、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人类社会文化活动。

23、身体练习——人们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具体动作的总称。其主要特点是有大肌肉参与的运动技术动作。 24、体质——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4、学校体育——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等。

25、社会体育——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也称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

26、竞技体育——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

27、国际体育发展趋势:

(1)体育终身化。20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在他的名著《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体育”。(2)体育的社会化与产业化。

(3)体育运动科学化。应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

(4)体育与环境优化。可持续发展,北京2008年奥运会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第二章体育手段

1、体育手段——围绕如何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而采取的各种运动方式或具体方法。

2、运动负荷——人在运动中所完成的客观的工作量。

3、身体负荷——人在运动中身体所承担的工作量。

4、健康负荷——在大众健身锻炼中能有效发展健康体能又可以使运动风险降为最低的身体负荷。

5、体育手段的分类:

(1)按目的分为:身体锻炼手段、身体娱乐手段、竞技运动手段。

(2)按运动的形式分为: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

(3)按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的目的分为:发展柔韧的手段、发展耐力的手段、发展速度的手段、发展力量的手段和发展

灵敏的手段。

6、体育手段与竞技手段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二者的运动形式相似,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2)区别:二者的活动目的不同;二者的运动负荷差别很大。

7、体育手段的生物学基础。

人体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存在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体的各种需能反映和实现细胞的各种功能都是借助于ATP的能量来实现的;遗传影响人体的现在与未来;人体的生物学变化不是以必然的形式出现,其变化速度与方向取决于生命系统内、外的具体条件;人体内的许多生物学规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各种规律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下进行的。

8、体育手段的社会学基础。

无论是参与竞技运动职业还是非职业运动员,还是普通的体育锻炼参与者或在校的学生,在进行体育或选择体育手段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社会的、文化的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我们不可能也不能脱离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单位家庭去谈运动和选择体育手段。

9、身体练习7要素。

(1)身体姿势:身体及身体的各个各部分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2)动作轨迹: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所移动的路线。

(3)动作时间: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或动作持续的时间。

(4)动作速率:单位时间内动作重复的次数。

(5)动作速度: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距离。

(6)动作力量:完成运动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的能力。

(7)动作节奏:动作各个部分用力的强弱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10、技术基础——根据力学、运动学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节奏组成的技术基本结构。

11、根据生理学中条件反射学说,可将运动分成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四个相互联系的时相。

12、体育设施——专门用于体育运动的一切人工地面及其建筑物的总称。

13、运动原则。

(1)适宜负荷原则: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合理适度,既能满足运动者增强体质等需求,又符合身体的实际承受能力。(2)循序渐进原则:运动内容方法、技术难度和运动负荷等,应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合理顺序安排。

(3)持之以恒原则:锻炼者以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奏和周期,经常地从事身体锻炼。

(4)因人制宜原则:根据锻炼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客观条件及锻炼基础等个人特点,合理确定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使之符合实际需要。

13、运动方法:重复、分解、变换、间歇、巡回、游戏与竞赛。

14、身体练习效果的评价及其方式。

(1)自我评价

(2)专门研究人员的评价:案评价内容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按形式分为现场评价和实验室评价。

15、影响身体练习效果的其他因素。(1)运动准备;(2)放松与恢复;(3)运动间隔;(4)运动营养;(5)健康生活习惯;(6)身体练习的社会环境;(7)身体练习的时间;(8)体育器材;(9)科学指导与身体练习。

第三章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研究

1、科学——反应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2、技术——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物质财富的各种物质、精神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3、科学研究——人们为了探索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变化规律、创造新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4、体育科学——反映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学科群。

5、体育科学研究——人们探索体育与社会、体育与人类健康问题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

6、学科——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

7、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和其他规律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说明。

8、专业——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科学分成的门类。

9、研究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用的方法和工具的总称。 10、科学事实——人们对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描述。

11、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与规范。

12、科学的特征。

(1)科学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针,并具有可重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