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资源公报复习课程
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
![全省水资源管理培训班](https://img.taocdn.com/s3/m/0e7f0e0fc77da26924c5b06c.png)
二、陕西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 概况
2.3入河排污口的达标评价概况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标
准以及各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以COD和氨氮评 价项目,对排污口是否达标排放进行了评价,结 果显示:我省功能区内632个排污口,达标排放 149个,达标排放率为23.6%。其中,黄河流 域功能区内407个排污口,实现达标排放的130 个,达标排放率为31.9%,长江流域功能区内 225个排污口,实现达标排放的19个,达标排 放率为8.4%。由此可见,能够达标排放的排污 口所占比例太小,废污水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把限 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 落实措施。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 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监测 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二十二)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2、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我省包括黑河 金盆水库水源地,咸阳市地下水水源地、冯家山水库水源地、王瑶 水库水源地4个水源地;
3、列入《陕西省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我省共 31个水源地;
4、同一个城市中,首先确定供水量大和供水人口较多的水源地; 5、尽量选取使用权和归属权一致的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表1中水源地作为“十·二五”期间考核的水源
【发布单位】 国务院 【发布文号】 国发〔2012〕3号 【发布日期】 2012-01-12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 7000亿立方米以内;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 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 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2016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
![2016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ac1166174a7302768f993904.png)
目 录
contents
一 综述
3
二 水资源量
4
1、降水量 2、地表水资源量 3、主要河流年径流量 4、地下水资源量
5、水资源总量
三 蓄水动态
12
Hale Waihona Puke 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四 河流输沙量
18
五 水资源开发利用
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在 7524.1 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平均Ⅰ~Ⅲ类水质河长占 71.1%,比 2015 年增加 1.6%;Ⅳ~Ⅴ类水质河长占 18.7%,比 2015 年增加 3.4%;劣 Ⅴ类水质河长占 10.2%,比 2015 年减少 5.0%。
二 水资源量
1 降水量
2016 年陕西省年平均降水量为 626.2 毫米,折合降水总量 1287.49 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 (1956-2000 年 ) 降水总量 1349.16 亿立方米减少了 4.6%,比 2015 年降水量 1295.52 亿立方 米减少了 0.6%。其中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 542.3 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加了 2.5%;长江流域 年平均降水量 780.8 毫米,比多年平均减少了 12.3%。
主办单位:陕西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01
前 言
《陕西省水资源公报》是陕西省水利厅定期向各级政府、社会 各界通报上年度全省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情况的专业性 年报。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向社会公布 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状况,呼唤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珍惜水、 保护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批 准:王拴虎 审 定:张玉忠 王建杰 审 核:程子勇 吴 萍 审 查:龙正未 赵 洁 王清发 编 制:田宏伟 葛芬莉 刘小学 陈芳丽 薛亚莉 张春玲 古明兴 王 杰 张宏斌 杨建宏 靳姗姗 王灵灵 李润武 鱼晓利 赵丽云 张瑞萍 刘 莎 柴 娟 王 芳 艾 超 陈 博 云亚静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简谈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简谈](https://img.taocdn.com/s3/m/45afad8384868762caaed5e7.png)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简谈2012013231 地科一班赵芸芸一,水资源概况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南部为陕南秦巴山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
陕西省水资源十分缺乏,水资源总量为4421.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 二,降水1年际变化大陕西省年降水量在330-1250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3mm,最大降水量约是最小降水量的3.8倍,各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在8-25%之间。
2季节变化大全省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夏季为多雨季节,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的50%以上,秋季和春季为过渡季节,秋季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的25%,春季占15%左右,冬季为少雨季节,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不足5%。
,3区域差异显著年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东西差异,受地形影响山地多于河谷和平原。
三,地下水陕西省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5.09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7%.地下水资源的水质好,成为陕西水资源,尤其是城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城市化的加剧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2农耕需水量大陕西省的农业用水量占全省用水量的86%,而且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3水污染加剧了水危机陕西省的水污染比较严重,陕西省2006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05亿吨,远远高于北京的1,28亿吨,但是陕西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低于北京。
4地下水过度开采由于地下水的需求量大,但是补给量有限,严重的超采导致深层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加上有部分水质的污染,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的突出,另外,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地面下陷和地裂缝。
5防洪蓄水能力差陕西省主要河流由于水少沙多的水情变化,使河道淤积加剧,河道萎缩,主槽泄洪能力下降。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1加强气象水文检测,及时准确做好水情旱情的预报2通过引水蓄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yAAA陕西省监理复习大纲(0)
![yAAA陕西省监理复习大纲(0)](https://img.taocdn.com/s3/m/d60e9673284ac850ac02429e.png)
第三部分 建设项目目标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控制
3.21 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了解:发包人总体控制性进度计划。 熟悉:编制网络进度计划的基本程序;承包人施工进度计划的
编制要求。 掌握:承包人进度计划的审批。
3.22 建设项目施工进度控制 了解:监理人施工进度控制的内容与权限;标图检查法;列表
检查法;横道图—工程进度曲线检查法;进度协调管理。 熟悉:施工进度控制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的动态调整;施工暂
ISO9000族标准的作用和意义;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 实施;我国的其它质量管理体系。
熟悉:ISO9000族标准组成;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 适用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原则。
掌握:质量认证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 实施程序。
第三部分 建设项目目标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3.10 绪论 了解:投资与基本建设的概念。 熟悉:基本建设分类;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概念;
《建设监理实务》(一)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类
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1.15 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 1.16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17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手段; 1.18 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1.19 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和验收; 1.20 控制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和排列图的应用; 1.21 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的处理。
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2.6 变更与索赔管理 了解:变更的概念;索赔的概念;索赔的原因;索赔的
特征;索赔的分类。 熟悉:监理人变更指示;变更处理决定;索赔的处理。 掌握:变更的范围和内容;变更的处理原则;索赔的程
序和期限。 2.7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 了解:担保的概念;风险的概念;风险的分配。 熟悉:担保的设定;担保的形式;工程担保的种类;《
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2讲 水、氢气
![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2讲 水、氢气](https://img.taocdn.com/s3/m/cf27042955270722192ef764.png)
的
水
;
②
软
水
是
指
不__含__可__溶__性__钙__、__镁__化__合__物__或__可__溶__性__钙__、__镁__化__合__物__较__少_的水。
(2)硬水的危害: ①__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不易
洗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__;②__锅炉用硬水,易
使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
陕 西
化 学
省
第二讲
水、氢气
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水的储量是很大的,但可 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节__约__用__水______,另一方面要 ____防__止__水__体__污__染________。
3.水污染的来源: (1)___工__业__废__水__的__任__意__排__放___; (2)___生__活__污__水__的__任__意__排__放___; (3)__不__合__理__施__用__农__药__和__化__肥__。 4.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①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 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②农业上 __提__倡__使__用__农__家__肥__,__合__理__使__用__化__肥__和__农__药______;③生活污 水逐步实现_____集__中__处__理__和__排__放________。
(2)蒸馏:利用__液__体__的__沸__点____不同,将其分离。加热时, 烧瓶底部要垫上__石__棉__网____;冷凝管中冷水流向是_下___进 __上__出,为防止烧瓶内出现__暴__沸___,要加入少量沸石或碎
瓷片。
3.硬水及软水
(1) 定 义 : ① 硬 水 是 指 ___含__有__较__多__可__溶__性__钙__、__镁__化__合__物_____
陕西西安交大二附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课件新人教版
![陕西西安交大二附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9f06102af90242a895e5ca.png)
课堂小结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 1.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三条线路;长江流域 调至黄河流域;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时间分布不均——兴修水库 3.水污染、水浪费——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农业、工业、生活)
保护水资源 是全世界和全中国人 民都关心的共个标志 的含义吗?
(参照课本P80 “阅读材料”)
请为节水设计
一条宣传标语
节约用水,珍惜生命。 人人护水,保护环境。 人人节水,共抗缺水。 节约资源,造福后代。 生命之源,应须节约。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不足的原因
B.河流水、地下水、大陆冰川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B.内蒙古草原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B.夏秋少,冬春也少
D.夏秋多,冬春少
B.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D.发展淡水养殖业
中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措施
人均占有量少
(贫水国)
时间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布不均
(南丰北缺)
浪费和污染严重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1.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 A.地下水、湖泊水、海洋水 C.冰川水、河流水、湖泊水
2.我国用水最为紧张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沙漠地区
C.华北平原地区
3.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 A.夏秋少,冬春多 C.夏秋多,冬春也多
4.跨流域调水的目的在于 A.调节径流量的时间变化 C.节约水资源
解决措施
自然 空间分配不均 原因 时间分配不均
跨流域调水 兴修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水电站)m课件
![水利工程(水电站)m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67ee3084868762caaed5d2.png)
四、普查表填报
普查表及填表说明
五、审核汇总
表内审核、表间审核
各级成果汇总及审核
1、县级成果汇总及审核
(1)县级普查机构对水电站工程普查表审定合格后,由普 查人员通过“水利普查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普查表的录入 工作,对录入时发现的逻辑错误等问题要及时核实、更正 。对录入成果进行复核后,形成县级汇总表。 (2)规模以下的水电站,先将清查成果分别按县级行政区 和河流汇总后,再与规模以上水电站工程进行县级汇总;
五、审核汇总
各级成果汇总及审核
3、省级成果汇总及审核
省级普查机构对地级普查机构上报的水电站工程的普
查汇总成果进行审核、汇总,并汇入省级普查机构组织 填报的引调水工程普查汇总成果,复核后报流域及国家 普查机构。
省级普查机构要重点核查水电站工程的数量、规模及
特性指标,并将汇总成果与相关的统计年鉴对比,对异 常的数据进行核实并分析原因,及时返回地级普查机构 核查校正。
陕西省第一次水利普查综合培训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 —水电站工程普查
陕西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O年十二月
普查什么 怎样普查
培训思路
对哪些对象进行普查 普查哪些内容 怎样找到这些普查对象 怎样填报普查表 怎样将数据汇总上报 普查时各级普查机构和 人员的分工职责
主要内容
一、普查对象和内容 二、工作流程 三、清查登记 四、普查表填报 五、审核汇总
一、普查对象和内容
水电站工程的定义
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将水能转换为电能而修建的工程 建筑物和机械、电气设备以及金属结构的综合体。
水电站工程普查的对象
普查时点之前符合本次普查水电站工程定义的已建和在 建的未报废的水电站工程。
陕西省历次水资源规划成果对比与思考
![陕西省历次水资源规划成果对比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9029a8ebceb19e8b8f6bad8.png)
年 中国水资 源公 报 , 西万 元 G P用 水 量 13 m , 陕 D 0 为 全 国平 均水平 18 m / 7 万元 的 5 % , 全 国排 名 第 8 8 在 ; 农 田灌 溉 平 均 用 水 量 4 6 0 m / m , 全 国平 均 值 8 h 为
对 比分 析历 次规 划 成果 , 断改 进 和 提 高 水 资 源 规 划 不
( )第 3次 , 0 9年 的 《 西 省 水 资 源 综 合 规 3 20 陕
划 》 估算 陕 西省 水资 源量 4 3 3亿 m , , 2. 水文 资 料 系列
为 15 9 6~2 0 0 0年 , 状 年 为 2 0 现 0 8年 。按 照 技 术 细 则
地 区因水 土保 护 等措施 减 少 的河川 径流 量 和关 中地 区
对 人 类 活动所 消耗 的 地下水 进 行 了还原 。
收 稿 日期 :0 1 7—3 2 1 —0 0
作者简介 : 晓利 , , 鱼 女 高级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水 资 源规 划 、 护 及 管 理 工作 。E—m i y139 9 13 em 主 保 a :x18 1 @ 6 .o l
人 民 长 江
1 2 水 资 源 量 认 定 .
全 国水 资源综 合规 划成 果 已于 2 1 0 0年 l 0月获 国 务 院批复 , 省水 资 源 量 同时 获 得 了认 定 。 鉴 于陕 西 各 省 4 3 3亿 m 2. 水 资源量 已获 得 国家和 流域委 认 可 , 可 以作 为今 后 陕西省 水资 源量 的法定 数据 应用 。
m , 中关 中和 陕北 2 其 0亿 m , ’ 陕南 6 . 7 8亿 m 。
陕西省考研水利工程复习资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陕西省考研水利工程复习资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5778a82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0.png)
陕西省考研水利工程复习资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陕西省考研水利工程复习资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陕西省考研水利工程复习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一个关于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和探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水资源利用的现状目前,全球许多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陕西省作为一个干旱地区,其水资源的利用更加需要谨慎和合理。
因此,了解当前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是必要的。
1.1 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水资源利用主要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三个方面。
农业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分,而且占据了大部分的水资源;工业用水则是指各类工业生产中对水的利用;生活用水则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水的需求。
1.2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目前, 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这主要表现在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存在大量的农田径流损失;工业用水中的循环利用率低,引起了许多资源的浪费;生活用水方面,部分地区存在漏水和浪费现象。
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措施水资源的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为了达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目标,下面将重点介绍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一些保护措施。
2.1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水资源可以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维护生态平衡。
此外,水资源的保护还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源的污染,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2.2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水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利用总量是重要的一步。
此外,要加强对农田水肥一体化管理的监督,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需要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改善农业和工业的用水方式。
此外,完善法规和政策,在行政和经济手段上加大水资源保护的管理力度。
三、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案例陕西省作为一个干旱地区,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07水资源管理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07水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4cdc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6.png)
(1)美国政府加强水资源管理战略决策 美国政府重视水资源的统筹综合管理。 1965年实施了“水资源规划法”;组建了由城建、能源、农业、商业、住房、
国防、内务、运输、环境等国家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国家水资源委员会,分析研 究全国水资源及其变化趋势,拟定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为满足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发展用水需要,探索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的方法,即使水资源配置取得高效利用,又使资源分配公平、取得最大的社会 效益。
(3)水资源政策管理
Use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政策管理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水资源持续利用任务而制定和实施
最初于1988年颁布,2002年进行了大的修订。包括:
总则,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附则等八章。
水法中明确规定: 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并有义务依法保护水资源; 国家制定水资源战略规划;
水权(Water right)是指水资源的产权,是水的所有权、开发权、使用权 以及与水的开发利用有关的各种用水权利的总称。
目前正在研讨的一个问题是水权转让的问题。水权转让即水资源使用权的
转让,是利用市场机制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
(2)水资源合理配置管理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式是水资源 持续利用 的具体体现。
目的在于: 通过实施水资源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 源,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 水资源开发、社会经 济发展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的目标。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2知识讲稿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2知识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19ec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8.png)
THANKS
感谢观看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
陕西省水资源保护条例
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陕西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 管理办法
规定了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使用范围和管 理方式,用于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
水资源管理机构与职责
国家水利部
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制定水资源政策、 法规和标准,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等。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陕 西省水资源量存在较大的年际和 年内变化,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 出现。
水资源分布情况
地区分布不均
陕西省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 南部的秦岭、巴山地区,而北部和西 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 。
河流分布
全省有大小河流581条,其中流域面 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12条,主 要河流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提高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 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倡导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尚。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 保护活动,监督水资源管理行为。
05
水资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水资源短缺问题与对策
总结词
合理利用与保护
详细描述
陕西省水资源相对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为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 采取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高用水效率,同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详细描述: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不善、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等。为提高水 资源管理水平,需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法律法 规体系,同时引入市场化手段和科技手段,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
2004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03908556763231126edb11b9.png)
2004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水量水质部分)概述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
其中黄河流域13.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4.8%;长江流域7.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5.2%。
2004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596.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225.9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11.8%,属偏枯水年。
200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07.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减少31.0%,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86.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10.19亿立方米,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为89.3亿立方米。
2004年全省总供水量75.5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41.93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5.5%;地下水供水32.8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3.5%;其它水源供水量0.74亿立方米。
2004年全省总用水量75.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
其中农灌用水量44.6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9.1%;林牧渔畜用水量为6.6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8%;工业用水量12.4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6.5%;生活用水量8.9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9%;城镇公共和生态环境用水量为2.8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7%。
2004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1.009亿吨,入河废污水量9.540亿吨。
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2.668亿吨,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7.551亿吨;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0.790亿吨。
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在1694.3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平均Ⅱ类水河长占33.7%,Ⅲ类水河长占5.4%,Ⅳ类水河长占17.6%,Ⅴ类水河长占21.3%,超Ⅴ类水河长占22.0%.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2004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596.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225.95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减少了11.8%。
其中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455.6毫米,比多年平均减少16.0%,属枯水年;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855.5毫米,比多年平均减少7.3%,属偏枯水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复习课(共6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复习课(共6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89c16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1.png)
问题及对策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城市用地快速扩张, 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放牧的羊越来越多, 草场退化严重。
问题及对策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 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这些做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课堂检测
• 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主要 的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
根据以上图 文资料得出:
土地资源的
主要分布地区
类型和名称 季风区或非 干湿地区
季风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林地
季风区 季风区
湿润、 半湿润地区
湿润、 半湿润地区
平原、丘陵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等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高原山地等
干旱地区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 1、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 • 2、长期以来人们对它认识不足,利用
西线工程:把长江上游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 地区的水资源。
引黄入晋工程从黄河干流的万万家家寨水寨利水枢库纽大引坝
水,分别调入山下的太原、大同、朔州三 个能源基地。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什么原因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呢?
全国生产、生活废水约有 一半未经处理排入河湖,导致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环境恶化, 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变得更 加紧张。
为什么西北地区会缺水?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为什 么北 方地 区会 缺水 ?
北方 平原 广阔, 耕地 面积大, 人口 密集 ,人均水资源量 少 。
为什么华北地区会缺水?
华北地区工农业集中、城市人口多,需水量大。
5.从时间上看,降水夏秋多、冬春少。
21水资源01
![21水资源01](https://img.taocdn.com/s3/m/6727a41b83c4bb4cf7ecd1b7.png)
培养 自主 学习 培养 合作
措施,从 自己做 起,从身 边做起, 以帮助学 生树立节 约用水和 保护水资 源的意识 并培养学 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 能力,达 到学以致 用的目 的。
三: 巩固 练 习, 拓展 提 高。
1.巩固练习; 2.教师小结: 3.拓展探究:进行家乡资源利用状况调查。 1.总结全课:请同学们谈收获 引导学生完成本节“建构知识网” 完成“学习与过程”;
2.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一)水资源现状 学 探究活动一:将全班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前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资料,以竞赛必答题的方式,各小组轮流 生据 派代表上讲台来展示自己组搜集到的资料并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合理 导学 的组加10分,分析不合理的组不扣分。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搜集、整 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分组竞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 案 生分析完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出我国水资源的现 注意:1. 状。 在学生分 析我国水 资源的空 间分布状 况时,教 师应引导 学生通过 分析和比 较中国水 资源空间 分布和中 国年降水 量分布这 两幅图, 总结出我 国要途径 状况的原 课堂活动二:针对上一活动所讲的水资源令人担忧的现状,各小组都争当 因,从而 医生,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方案。(各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进 培养学生 行抢答竞赛,答案合理的组加10分,答案不合理的组则扣10分)抢答完后,教 读图析图 师根据学生抢答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概括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水资源不足 的能力。 的方案,并对成绩突出的小组进行肯定。 2.在布置 学生搜集 有关水资 源利用状 况的资料 时,引导 学生尽量 搜集发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02水循环和水资源-1水循环和水资源概述
![西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件02水循环和水资源-1水循环和水资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2d5b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a.png)
resources
Use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地球上的水循环
大循环和小循环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小循环往 往包含在大循环之中。循环的总趋势是海洋向陆地上空输送水汽,然后 产生降水至陆地,陆地又将部分水径流输入大海。水的自然循环具有方向性
resources2.1.4 水的存在形态和全球可利用水资源(1)水的存在形态海水、湖水、河流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其他水。
Use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2)全球水资源量地球表面积: 5.1亿km2,水体总量: 13.86亿km3;其中:海洋:面积3.61亿km2 ,水量13.38亿km3 ,占地球总水量的96.5%;陆地:面积1.49亿km2 ,水量仅0.48亿km3,占地球总水量的3.5%;便于人类利用的仅为0.1065亿km3,占淡水量的30.4%。
降雨蒸发
Use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气流
气流
对于一个区域,由于气流运动的差异+蒸发量的差异,从而影响该区域上 空大气中的水分量,造成大气中水分(水蒸气)分布不均,降水量也分 布不均。
Use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影响区域降水量的因素: 区域上空大气中的水分量
resources2.1 水循环和水资源2.1.1 水循环的概念( 1)水的自然循环过程在自然界中,水体并非静止不动,其形态也不是一承不变的,而是处在不 断地运动、不断地循环、交替与更新过程中。水循环(Water circle):各种水体受太阳能的作用,不断地进行相互转换和迁移的周期性过程。
聚焦中考化学(陕西地区)课件 自然界的水
![聚焦中考化学(陕西地区)课件 自然界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6bf39d71af1ffc4ffe47ace3.png)
第3讲 自然界的水
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水的储量是很大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
源是有限的。 节约用水 ,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 防止水体污染 。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__
3.水污染的来源:
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内出现________ 暴沸 ,要加入少量碎石或碎瓷片。
3.硬水及软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1)定义:①硬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水;②软水 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或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 的水。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 (2)硬水的危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水垢, 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时可引起爆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拇指堵住 试管口,使试管 3.验纯的方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______________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高频考点)
蒸馏 、_______ 吸附 (1)常用的净水方法,按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一○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陕西省水利厅二〇一〇年四月概述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
其中黄河流域13.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4.8%;长江流域7.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5.2%。
2010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838.6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24.2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加24.0%,属丰水年。
2010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574.6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增加29.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37.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73.14亿立方米,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为136.11亿立方米。
2010年全省总供水量74.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41.6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5.8%;地下水供水32.9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4.2%。
2010年全省总用水量74.6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7%。
其中农灌用水量45.1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0.5%;林牧渔畜用水量为6.5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7%;工业用水量13.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7.5%;生活用水量8.3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2%;其它用水量为2.1%。
2010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0.968亿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2.677亿吨,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7.515亿吨;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0.776亿吨。
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在1642.8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期Ⅰ类水河长占 1.5%,Ⅱ类水河长占29.1%,Ⅲ类水河长占5.8%,Ⅳ类水河长占15.6%,Ⅴ类水河长占23.3%,超Ⅴ类水河长占24.7%.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2010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838.6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24.24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增多24.0%。
其中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696.1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加28.3%,属丰水年;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101.4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加19.3%,属丰水年。
2010年全省各地(市)及各流域二级区年平均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增多。
各市、各流域二级区年降水深与多年平均比较,见下图1、图2。
2010年降水量区域分布情况:陕北北部400-600毫米,南部500-900毫米,局部地区大于900毫米;关中平原区700-1000毫米,秦岭北麓山区大于1000毫米,局部地区大于1100毫米;陕南在800-160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小于800毫米,米仓山、大巴山一带为1200-1600毫米,局部地区大于1600毫米。
实测年最大降水量发生在陕西省镇巴县观音堂雨量站,为1885.8毫米。
2、地表水资源量201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537.57亿立方米,相应年径流深为261.46毫米,比多年平均增多26.3%。
其中:黄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128.7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多20.8%;长江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408.8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加28.1%。
2010年全省各市地表水资源量均比多年平均偏多。
各市、各流域分区地表径流深与多年平均比较见图3、图4。
3、地下水资源量2010年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59.3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8.46亿立方米。
其中黄河流域50.90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6.71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8.4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1.75亿立方米。
2010年降水入渗补给35.5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63亿立方米,地表水体补给21.5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7亿立方米。
2010年全省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19.9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3.9%。
其中山丘区河川基流量为107.93亿立方米,机井开采净消耗量为9.61亿立方米,山前测向流出量为2.36亿立方米。
2010年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3.1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多7.5%。
黄河、长江两流域分别为91.37亿立方米和81.7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多13.9%、1.2%。
4、水资源总量2010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574.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37.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计算量为37.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4.9%,比多年平均增加29.1%。
其中黄河、长江分别为161.63亿立方米、412.9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多30.6%、28.6%。
2010年陕西省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见表1。
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情况详见表2。
2010年陕西省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表1 水量单位:亿m32010年陕西省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表表2 水量单位:亿m3二、蓄水动态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0年全省57做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33.4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26.27亿立方米增加了7.18亿立方米。
其中,7座大型水库总库容45.78亿立方米,2010年末蓄水总量30.3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07亿立方米,增加30.4%。
50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7.39亿立方米,2010年末蓄水总量为3.1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0.11亿立方米,增加了3.3%。
详见表3。
2010年陕西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表表3 水量单位:3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1 地下水位年际变化特征关中盆地:2010年降水量比上年增加63.9%,降水入渗补给量及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相比去年增加7.5亿立方米,2010年12月26日地下水水位埋深和上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平均变幅0.39m。
以正负0.5m为界划分上升区和下降区。
下降区面积为1324km2,占关中盆地现状监测面积的6.39%,较上年减少2040.5km2。
集中成片分布的区域有:凤翔、武功—兴平黄土塬区,礼泉、三原洪积扇,泾阳阶地区,周至、户县部分洪积扇区以及富平、蒲城黄土塬区。
上升区面积为7724km2,占盆地监测面积的37.28%,较上年增加7479.6km2,主要分布在华县、华阴以及潼关以东大部分地区。
其余56.33%的监测面积地下水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地下水位埋深年际变幅在正负0.5m之间。
汉中盆地:监测井控制面积1610km2。
2010年末与上年同期相比,汉中盆地平均变幅0.53m。
上升区面积为451.32km2,较上年增加100%,占盆地监测面积的28%,主要分布在城固、勉县境内,少部分出现在洋县、南郑县境内。
监测区内未出现水位下降区,区内72%的面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陕北风沙滩区:监测面积12632 km2。
与上年同期相比,该区平均变幅0.05m。
下降区面积增加,为2526km2,占本区监测面积的20%,较上年增加了2452.8km2,主要分布在靖边县城周围。
出现变幅大于0.5m的上升区面积758 km2,占本区监测面积的6%,较上年增加了404.4km2,主要分布在定边县,少量分布在靖边县、榆林市境内。
其余74%的监测面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2 地下水位埋深特征关中盆地:由于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和上年相比,地下水位埋深各特征区间面积发生了一些变化,埋深大于40m的面积占到盆地总监测面积的27.9%,比上年减少1.4%,埋深20-40m的面积占到盆地总监测面积的24.1%,比上年增加1.3%,埋深8-20m、2-4m的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2.6%、0.8%,埋深4-8m 的面积比上年增加1.5%,埋深<2m的面积变化不大。
汉中盆地:地下水水位埋深均小于20m,8-20m的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24.3%,埋深位于4-8 m、2-4 m的面积分别占总监测面积的46.9%、28.4%,<2 m的面积仅占0.4%。
陕北风沙滩区:地下水位埋深均小于40m,20-40 m的面积仅占监测区面积的0.9%,8-20m的面积为1793.74km2,占总监测面积的14.2%,比上年减少31.6%,4-8m的面积为3347.48km2,占26.5%,2-4 m的面积为3233.79km2,占25.6%,<2 m的面积为4143.29km2,占32.8%。
2.3 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情况2010年,咸阳市秦都区的沣东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比2002年同期下降1.12米,漏斗面积增加2.5平方公里;渭滨漏斗中心水位上升了1.11米,漏斗面积减少1.7平方公里;渭滨漏斗中心水位上升了1.11米,漏斗面积减少1.7平方公里。
2010年陕西省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变化情况表三、河流输沙量2010年全省河流总输沙量为2.58亿吨,比多年平均减少67.5%,属少沙年。
省内黄河流域总输沙量2.24亿吨,占全省总输沙量的86.8%,相当于多年平均的30.4%,产沙量最大的是河口-龙门区,为1.38亿吨,相当于黄河流域的61.6%。
长江流域年输沙量为0.34亿吨,占全省总输沙量的13.2%,比上年增加0.06亿吨。
全省各流域河流输沙量情况详见表5。
2010年陕西省流域分区输沙量统计表表5 沙量单位:万吨四、水资源开发利用1、供水量2010年全省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74.60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41.6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5.8%,地下水供水量32.94亿立方米,占全省总供水量的44.2%。
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引、提及其他水源供水量分别为15.34亿立方米、19.26亿立方米、5.96亿立方米、1.1亿立方米,分别占当年总供水量的20.5%、25.8%、8.0%、1.5%。
各类工程供水情况见图5。
2、用水量2010年全省各部门实际用水量74.60亿立方米(不含水利发电,下同),比上年减少3.7%。
其中农灌用水量45.1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0.5%,比去年减少3.91亿立方米。
因为渭河流域遭受洪水袭击,沿渭各市农灌用水减少,其中渭南市减少2.06亿立方米,咸阳市、宝鸡市分别减少0.94亿立方米和0.47亿立方米。
林牧渔畜用水量为6.5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7%;工业用水量13.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7.5%;生活用水量8.3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2%;其它用水量为2.1%。
各部门用水所占比例详见图6。
3、耗水量2010年全省总耗水量为43.92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59%。
在各用水部门中,农业(含林牧渔)耗水量最多,为33.92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77.2%;工业耗水量3.73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8.5%;居民生活耗水量为5.60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12.8%;其它耗水量为0.67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1.5%。
五、水质状况1、废污水排放量2010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0.968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废水7.515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68.5%;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0.776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1%;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 2.677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