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的存放、搬运、检查及使用安全规定
![气瓶的存放、搬运、检查及使用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875e8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7.png)
气瓶的存放、搬运、检查及使用安全规定本规定是为了确保公司内部气瓶的存放、搬运、检查及使用的安全,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的资产安全而订立。
一、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使用的全部气瓶,包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等。
1.2 目的和原则: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的资产安全,对气瓶的存放、搬运、检查及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遵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防备为主,综合整治,努力探求连续改进。
1.3 主管部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气瓶的管理工作,帮助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二、存放要求2.1 存放位置:气瓶存放应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特地库房或储存间内,离明火、电源和易燃物品保持肯定的安全距离。
2.2 堆放方式:气瓶堆放应保持垂直,避开倾斜、摆放不稳和相互碰撞。
堆放过程中禁止用暴力或任何工具对气瓶进行敲打。
2.3 标志标识:对于易燃、有毒、有腐蚀性或其他特殊气体的气瓶,应在存放位置进行明显标示,以便员工识别并避开操作错误。
三、搬运要求3.1 员工培训:从事气瓶搬运工作的员工应经过特地培训,熟识气瓶的特点、不安全性和搬运操作规程。
3.2 使用专用工具:在搬运气瓶时,应使用特地设计的搬运工具,不得将气瓶滚动、拖拉、扔掷或滑行。
3.3 注意力集中:气瓶在搬运过程中,员工应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开分心或与其他员工交谈,以确保安全。
3.4 禁止堆叠:禁止将气瓶进行高度堆叠,避开因摔破或挤压造成损害。
3.5 确保稳定:在运输过程中,气瓶应保持稳定,禁止与其他物品磕碰、摩擦或受其他撞击。
3.6 禁止过度搬运:搬运气瓶时,员工应依据自身本领和经验,合理调配数量,避开一次搬运过多的气瓶。
四、检查要求4.1 定期检查: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查,确保其外观无明显损伤、阀门完好、标识清楚等,如有异常及时报修或更换。
4.2 检查记录:对于每次检查的气瓶都应有相应的检查记录,记录气瓶的编号、检查人员、检查日期、检查结果等信息。
2024年气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2篇)
![2024年气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25ae6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f.png)
2024年气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氧气瓶、乙炔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溶解乙炔气体的专用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
为了保障气瓶的使用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等法规和标准,对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充装、运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都做出了科学和明确的规定。
1、使用的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
氧气瓶必须是按规定定期检验过的,超检验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新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有安全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2、气瓶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验合格,压力表定期校验合格。
各工区应当建立气瓶安全技术档案。
3、项目部、各工区物资设备部门要制定气瓶采购、运输、储存、发放、回收、退返的办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台帐。
与信誉度高的厂家或供货方签订购销合同,并明确安全责任。
4、采购气瓶时必须确认瓶身贴有质监部门的检验标识和质量合格标签,否则不准进货。
同时应查看手轮是否完好、是否漏气,瓶体外观有无缺陷,并配有瓶帽和防震胶圈。
5、加强气瓶装卸车和运输的安全管理,杜绝野蛮装卸:5.1运输时应旋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碰击和滚动,禁止用吊机或起重电磁吸盘直接吊运钢瓶。
5.2氧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
瓶间应使用木架或橡皮隔离,以防止互相撞击。
汽车装运氧气瓶一般应横向放置,头部朝向同一方向,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箱高度。
5.3夏季运输和露天作业时,氧气瓶要采取遮阳措施,防止曝晒,避免气体膨胀造成超压。
5.4车上严禁烟火,并应配有灭火器材。
5.5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和强氧化剂气瓶同车运输。
乙炔气瓶不得与氧气瓶同车运输或同仓储存。
运输途中乙炔气瓶必须直立,严禁卧放。
5.6气瓶卸车时,要配备一定劳力,轻缓卸车,严禁抛滑、推倒、顺地面滚动,较远搬运应使用手推车,平稳装运。
分发至各工地的气瓶,材料管理人员必须建立领用登记册,由工地负责人签认,负责妥善保管及回收。
气瓶搬运、装卸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气瓶搬运、装卸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f55357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9.png)
气瓶搬运、装卸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气瓶是一种储存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容器,用于工业、建筑、医疗等领域。
为确保气瓶搬运、装卸过程中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和管理机构1. 公司总经理负责气瓶搬运、装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落实;2. 管理机构设立气瓶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度的执行、培训和监督;3. 管理机构委托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气瓶搬运、装卸工作。
三、气瓶搬运、装卸前的准备工作1. 编制详细的搬运、装卸计划,包括搬运路径、搬运工具和装卸设备的选择;2. 确保工作场地有足够的通风设备,防止气体泄漏积聚而引发危险;3. 对搬运、装卸过程中涉及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四、气瓶搬运、装卸操作规范1. 在搬运、装卸过程中,严禁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任意使用搬运工具;2. 搬运、装卸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3. 现场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具备相关操作证书,并按证上规定的资质进行作业;4. 搬运、装卸作业现场应明确标注禁止吸烟和明火的标志,并配备相关消防设备;5. 在搬运、装卸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的监测和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6. 搬运、装卸作业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指示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符号;7. 搬运、装卸人员不能疲劳驾驶,必须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8. 搬运、装卸工具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经过合格检测和维护,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
五、气瓶搬运、装卸事故的处理措施1. 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紧急避险措施;2. 确认事故范围和受伤程度,及时报警和通知相关部门;3. 保护现场,避免继续扩大事故影响;4. 寻找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5.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
六、气瓶搬运、装卸安全管理的监督1. 管理机构定期组织对气瓶搬运、装卸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2. 发现问题及时跟踪整改,确保隐患及时消除;3. 对搬运、装卸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4.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标准[详]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6dd8d3acbe23482fb4da4cf3.png)
1 X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作业活动中使用的可搬运的钢质压缩气瓶(以下简称气瓶)。
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用空气呼吸气瓶、灭火器瓶、民用液化气瓶、车载燃料气瓶、医用和家庭用气瓶、以与运输工具上和机器设备上附属的瓶式压力容器。
4 管理要求4.1 气瓶检查4.1.1 企业应从具有气瓶生产或气瓶充装许可证的厂家采购或充装气瓶,接收前应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得接收。
4.1.2 气瓶使用单位应指定气瓶现场管理人员,在接收气瓶时以与在气瓶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气瓶的外表状态进行检查,并按照安全《安全目视化管理规定》[2009]552号的有关要求,挂贴相应的标签。
对有缺陷的气瓶,应与其它气瓶分开,并与时更换或报废。
4.1.3 对气瓶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标签。
气瓶颜色应满足GB7144-1999-的要求,警示标签应满足GB16804-1997的要求。
常见气瓶颜色标志见附录A,瓶装气体危险特性警示标签参见附录B;——气瓶的外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等严重缺陷;——气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是否齐全、完好;——气瓶是否超过定期检验周期;——气瓶的使用状态(满瓶、使用中、空瓶)。
气瓶检查清单参见附录C。
4.1.4 企业应委托具有气瓶检验资质的机构对气瓶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周期如下:——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每二年检验一次;——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如空气、氧气、氮气、氢气、乙炔等),每三年检验一次;——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氩、氖、氦等),每五年检验一次。
4.1.5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超过检验期限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4.2 气瓶运输与搬运运输气瓶的要求.1 装运气瓶的车辆应有“危险品”的安全标志。
.2 气瓶必须配戴好气瓶帽、防震圈,当装有减压器时应拆下,气瓶帽要拧紧,防止摔断瓶阀造成事故。
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
![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ac62b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9.png)
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瓶的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充装、运输、储存、使用气瓶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责任单位(以下简称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
第五条责任单位应当对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六条责任单位应当加强气瓶的维护、检验和报废工作,确保气瓶安全使用。
第七条责任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第八条责任单位应当及时报告气瓶事故,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
二、气瓶的储存安全管理第九条气瓶库房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气瓶存放数量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并分类放置。
第十条气瓶库房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库房内温度应根据气瓶内的介质确定。
一般应在5℃以上、35℃以下,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冬季严禁使用煤炉、电热器或其它明火取暖设施。
第十一条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必须根据气体的性质控制仓库内的最高温度、规定储存期限,并应避开放射线源。
第十二条储存可燃气体气瓶的库房,其照明、换气装置等电气设备,均需采用防爆型的;电气开关和熔断器应装在房外。
第十三条储存氢气等可燃气体气瓶的库房必须装设避雷装置。
第十四条对于有毒、可燃或窒息性气体的气瓶库房内,可装设与之相适应的自动报警装置。
第十五条库房还应有运输和消防通道,设置消防枪和消防水池,在固定地点备有专用灭火器、灭火工具和防毒用具。
第十六条气瓶库房周围10米距离内禁止存放任何易燃物品,也禁止进行任何有明火的作业。
三、气瓶的使用安全管理第十七条气瓶的使用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a19ce4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9.png)
气瓶平安管理规定气瓶属于移动式特种设备,储存介质通常有高压、低温、腐蚀、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而成为显著的危险源,需要对其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
以下是的气瓶平安规定。
第一条本规程适用于设计压力为1-30MPa(表压),容积不大于1立方米,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钢质气瓶。
不包括:盛装溶解乙炔的气瓶、灭火用的气瓶、民用液化石油气体气瓶和机器设备的附属瓶式容器。
第二条气瓶出厂应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有专人保管(自产气气瓶合格证由气体车间保存,外购气的自备气瓶由供应科保存)。
合格证的内容包括:制造厂名、气瓶编号、制造年月、设计压力、筒体设计最小壁厚、材料牌号,设计材料选用值、实际重量和实际容积。
第三条气体车间在充装前必须有专人对气瓶进行检查,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事先进行妥善处理,否那么严禁充装气体:1、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合规定,漆色或字样脱落不易识别气瓶种类;2、平安附件不齐、损坏或不符合规定;3、未判明装进何种气体或瓶内没有余压;4、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5、超过检验期;6、瓶体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平安使用;7、氧气瓶或强氧化剂气瓶的瓶体或瓶嘴沾有油脂。
第四条气瓶在充装压缩气体时,充装终了时的压力不得超过气瓶的设计压力。
第五条气瓶应尽量专用,假设需将气瓶改装其他气体时,必须取得充气单位的同意。
这种气瓶的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改装后的气体规定使用气瓶的设计压力。
同时,充气单位对这种气瓶在充气以前,必须进行专门清洗,换装相应的附件和更改漆色。
第六条各种气瓶应定期进行技术检验:盛装一般气体气瓶,每三年检查一次;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五年检查一次;盛装腐蚀性介质的气瓶,每二年检查一次。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或损伤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外购气的气瓶检验要求按充气单位规定进行。
定期检验工程包括:1、内、外表检查;2、水压试验。
容积大于12升的高压气瓶同时做容积剩余变形测定;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测定气瓶壁厚:a、高压气瓶的容积剩余变形大于6%;b、大于12升的高压气瓶,重量损失超过5%;c、气瓶有严重腐蚀或有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
气瓶管理安全规定
![气瓶管理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8a26f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f.png)
气瓶管理安全规定
气瓶管理的安全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气瓶存放要求:气瓶应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存放,通风良好的室内或者安全的露天场所。
不得将气瓶存放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也不得将气瓶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2. 气瓶搬运要求:搬运气瓶时,要使用专用的搬运工具,严禁用金属工具敲击气瓶,禁止磕碰气瓶。
搬运时要注意保持气瓶保持竖直放置,不得横放或倒放。
3. 气瓶使用要求:使用气瓶时,需要按照规定使用相关安全设施,如使用气瓶的工作场所需要保持通风良好,配备气体泄漏报警器等设备。
在使用气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气瓶压力,避免超压造成危险。
4. 气瓶检验和维修要求:使用过的气瓶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确保气瓶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对于有损坏或者泄漏的气瓶,要及时送修或淘汰,不能继续使用。
5. 气瓶储存和运输要求:对于大量储存或长途运输的气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采用防火防爆设施,避免加热和撞击。
6. 气瓶操作人员要求:需要有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进行气瓶的操作和管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以上是气瓶管理的一些基本安全规定,实际管理中还应根据具体的气瓶类型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规定和操作指导,以确保气瓶使用的安全性。
氧气瓶保管、搬运、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氧气瓶保管、搬运、使用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35566d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4.png)
氧气瓶保管、搬运、使用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氧气瓶管理1.1气瓶库的温度不得超过35℃,当超过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1.2气瓶应该立放,并且应该设有栏杆或者底座,防止跌倒。
如需水平放置时,必须放在木架或台架上,气瓶堆放高度不应超过五层,所有瓶阀都应朝向一方,安全帽必须旋紧。
1.3气瓶仓库必须保持清洁、整齐、禁止乱放杂物,特别不得将油类物质存入库内,更不得弄到气瓶上。
1.4气瓶库10米内禁止堆放任何易燃物品和动用明火,未经保管人员允许,不准他人进入氧气库。
第二条运输装卸2.1气瓶应在有弹性的运输工具上运送,交付运输的每个气瓶,必须颜色、字迹清晰,并必须有两个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
2.2在运输途中应妥善加固,必须保证不使气瓶跌落、撞击。
汽车装运气瓶一般应横向放置,头部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箱高度。
搬运装卸车时不准摔下,不准滚动或用肩扛。
2.3禁止押运和装卸人员在车上吸烟,夏季车上必须加以适当覆盖,防止日光曝晒。
2.4易燃品、油脂或者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和氧气瓶同车运输,沾上述物质的车箱亦不准装运氧气瓶。
2.5颜色、字迹不清,即外部检验不合格的气瓶不准装车。
第三条氧气瓶的使用3.1氧气瓶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专门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试合格的持特种作业证人员,否则不准独立操作,其他人员严禁乱操作。
3.2操作人员在开闭气瓶的气阀时,应该站在气阀接管侧面,使用专用的工具慢开慢闭,禁止敲击、碰撞。
3.3气瓶的气阀冻结时,应该把气瓶移到较暖和地方,或者用洁净的温水解冻,严禁用火烘烤,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夏季存放露天时必须用适当物品遮盖,防止日光曝晒。
3.4氧气瓶的瓶嘴,瓶身严禁沾染油脂,如果操作人员的手上、衣服上或者所用的工具上沾有油脂时,禁止接触氧气瓶。
3.5氧气瓶与乙炔罐或乙炔瓶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10米,确实难以达到10米时,应该保持不小于5米,距离明火距离应不小于10米,并且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隔离措施。
3.6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0.05Mpa的余压。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91432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0.png)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气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容器,用于储存和运输高压气体。
由于气瓶具有高压、易爆炸等特点,其使用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一、气瓶购买和搬运管理:1.气瓶的购买应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并查验气瓶的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文件。
2.气瓶的搬运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超载、抛掷、碰撞等操作,避免气瓶损坏。
二、气瓶储存管理:1.气瓶的储存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远离火源、易燃物等危险品。
2.不同种类的气瓶应分开储存,并标明气瓶名称、规格、负责人等信息。
3.禁止将气瓶储存在高温、日晒、潮湿等不适宜的环境中。
三、气瓶使用管理:1.气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气瓶本身无损坏、泄漏等问题。
2.使用气瓶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气瓶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3.在使用气瓶时,应使用合适的减压阀、安全阀等附件,控制气压和避免压力突变。
4.高温、易燃易爆环境下禁止使用气瓶,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四、气瓶运输管理:1.气瓶运输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法规,使用专门的气瓶运输工具。
2.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气瓶安全固定,避免碰撞、摔落等意外事件。
3.禁止将气瓶长时间或短时间暴露在高温、火源等环境中,防止气瓶发生事故。
五、气瓶维护和检测管理:1.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测,包括外部检查、封气试验等,确保气瓶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2.发现气瓶存在问题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严禁使用损坏的气瓶。
3.气瓶的检测和维护应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六、气瓶应急处理管理:1.在气瓶泄漏、损坏或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包括迅速撤离人员、隔离危险区域等。
2.担任气瓶使用安全管理人员的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理措施,并能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以上是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只有在遵守这些规定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气瓶使用安全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5篇)
![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b1fe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2.png)
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一、气瓶要严格按规定送检,严禁使用超期气瓶。
二、易燃气体瓶与助燃气瓶不能混合放置。
易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气瓶必须安放在规范的安全柜内,各种压力气瓶竖直放置时,应采取用架子和套环固定,并做好区域或标牌标识。
三、各种压力气瓶应避免曝晒和靠近热源,可燃易燃压力气瓶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____米;严禁敲打和撞击气瓶;开气时应先开钢瓶阀门后慢慢开启减压器阀门,关气时应先关闭钢瓶阀后关闭减压阀门;专瓶专用,严禁私自改装它用气使用。
四、压力气瓶使用时要防止气体外泄,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余压;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总阀门。
五、经常检查易燃易爆气体管道、接头、开关及器具是否有泄漏,随时排除安全隐患,禁止使用明火器具。
六、开启钢瓶阀门时注意安全,应先检查减压阀门是否松开(关闭减压阀)操作者必须站在气体出口的侧面,减压器的出口不准直对操作者。
七、搬运、装卸气瓶时,不得使用抛装,流放或流动的装卸,搬运方法。
八、做到满瓶进,空瓶出,严禁在室内存放气瓶。
九、保持气瓶间清洁规范放置。
十、焊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者后方可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十一、气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气瓶的瓶阀应佩戴钢帽,每个气瓶配套两个防震圈。
十二、气瓶的漆色也应保持完好,如有脱漆应及时补漆,漆色不得任意涂改或增添其它图案。
一样标识,钢印处应期刷清楚,以防锈蚀。
十三、常用钢瓶外部颜色及标志。
氧气瓶(天蓝色黑字)、氢气瓶(深绿色红字)氮气瓶(黑色黄色)、压缩空气瓶(黑色白字)乙炔瓶(白色红字)、二氧化碳气(铝白黑字)氩气瓶(灰色绿字)、氦气瓶(棕色)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2)气瓶是一种常用的储存和运输压缩气体的设备,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瓶安全使用管理制度:1. 气瓶储存与运输: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干燥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气瓶车辆,并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要求进行装卸和固定。
Q-SY-1365-2011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1)
![Q-SY-1365-2011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802f71b1e009581b6bd9ebc6.png)
Q-SY-1365-2011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1365-2011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瓶的安全使用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作业活动中使用的可搬运的钢质压缩气瓶(一下简称气瓶)。
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用空气呼吸气瓶、灭火器瓶、民用液化气瓶、车载燃料气瓶、医用和家庭用气瓶,以及运输工具上和机器设备上附属的瓶式压力容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144-1999 气瓶颜色标志GB 16804-1997 气瓶警示标志安全目视化管理规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安全[2009]552号3 职责3.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标准。
3.2 专业分公司组织推进、实施本标准。
3.3 企业根据本标准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气瓶使用安全管理程序,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程序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考核。
3.4 企业HSE部门对气瓶使用安全管理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3.5 企业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本单位气瓶使用安全管理程序,并对实施程序提出改进建议。
3.6 员工接受培训,执行气瓶使用安全管理程序,并提出改进建议。
4 管理要求4.1气瓶检查4.1.1企业应从具备气瓶生产或气瓶充装许可证的厂家采购或充装气瓶,接受前应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得接收。
4.1.2 气瓶使用单位应指定气瓶现场管理人员,在接收气瓶时以及在气瓶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气瓶的外表状态进行检查,并按照《安全目视化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挂贴相应的标签。
对有缺陷的气瓶,应与其他气瓶分开,并及时更换或报废。
4.1.3 对气瓶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标签。
气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
![气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3da66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3.png)
气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气瓶是一种常见的储存和运输高压气体的容器,用于工业生产、民用生活和医疗等领域。
由于气瓶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所以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非常重要,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气瓶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
一、气瓶的分类和标识气瓶根据其使用范围和设计参数的不同,可分为工业气瓶、民用气瓶、医疗气瓶等类型。
根据设计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常压瓶、中压瓶、高压瓶等。
此外,气瓶还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识,包括瓶体颜色、标示符号、标志和编号等。
二、气瓶的存放和搬运1.存放要求:气瓶存放应远离明火、热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应严禁将气瓶存放在阳光直射、高温或低温环境中。
存放区应通风良好,并保持整洁。
2.搬运要求:搬运气瓶时应使用专门工具,严禁滚动、拖拽或颠倒气瓶。
搬运人员应穿着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服,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三、气瓶的安全操作1.使用前检查:使用气瓶前,应仔细检查气瓶的外观是否完整、表面是否有刮擦和磕碰,阀门是否正常,气瓶是否泄漏等。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维修或更换。
2.连接操作:连接气瓶和气源设备时,应确保接头、阀门和连接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密封件的完好性,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件。
3.开启和关闭:打开气瓶阀门前,应确保所有附近的设备已关闭。
开启阀门时,要轻轻转动,防止突然冲击,避免过大的流量变化。
关闭阀门时,要逐渐减小流量,并注意关闭阀门的顺序。
4.防止气瓶倒塌:气瓶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垂直放置,防止倒塌。
将气瓶固定在稳固的支架上,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
5.防止气瓶漏气:使用气瓶时,应定期检查瓶阀是否正常,防止气体泄漏。
出现气瓶漏气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关闭阀门、迅速转移气瓶等。
四、使用气瓶的安全注意事项1.禁止打击或撞击气瓶,避免引起瓶体的变形和破裂。
2.禁止随意更改气瓶的标识和编号,以免造成混淆和误操作。
3.禁止擅自改装、修理或拆解气瓶及瓶阀,以免影响其安全性能。
气瓶使用管理制度6篇
![气瓶使用管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452ec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7.png)
气瓶使用管理制度6篇1【第1篇】气瓶使用管理规程制度1.概述1.1在使用任何气体或气体混合物之前,要知道和理解性质、用途和安全防范。
关于你将要使用的气体和设备的安全资料,请参考供应商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和安全程序。
1.2确定用来使用产品的合适的设备,同时知道怎样安全地操作设备。
1.3知道潜在的危险,制定应付可能的紧急情况的计划。
利用紧急情况训练来实践这些计划的实施。
将正在使用的气体告知当地的医院、消防部门和其它紧急情况反应机构,这样他们将在紧急情况发生前做好准备。
1.4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和它们的使用所要求的训练。
要求工作员工在每次执行任务时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把其它安全装置,如灭火器、洗眼站和淋浴安排在合适的位置。
把他们正在使用的气体的危险和如何应付紧急情况全面地告知每一个人。
1.5遵守国家所有的关于压缩气体和低温液体的储存、使用和处理的法规。
1.6如果你对与特定气体相联系的危险不熟悉,请与供应商联系,以得到补充资料。
2.操作只有那些对危险十分熟悉且受到过正确操作技术训练的人才可以操作压缩气体钢瓶。
装有压缩气体的钢瓶很重,难于移动。
不正确的操作压缩气体钢瓶会导致扭伤、损伤、摔倒、擦伤或骨折。
如果由于误操作使气体从钢瓶内逸出,会发生其它危险,如起火、爆炸、化学烧伤、中毒和冻伤。
提高如下警惕,以防止错误操作压缩气体钢瓶造成的伤害。
2.1禁止拉拽或滑动钢瓶,即使是很短的距离。
摔倒钢瓶或让它们彼此剧烈相撞。
使钢瓶受到可能损坏阀门的机械震动。
把钢瓶作为转子来移动材料或其它设备。
.堵塞减压装置。
让油、润滑脂或其它易燃物质接触钢瓶、阀门或正在使用氧化物的设备。
去掉产品标签。
重新灌装压缩气体钢瓶。
这只能由有资格的压缩气体制造商来做。
试图抓住正在倒下的钢瓶。
2.2总是.用合适的手推车移动钢瓶。
让阀门保护帽一直留在原位,直到钢瓶已经固定好,并准备使用。
储存、搬运或使用时固定钢瓶。
钢瓶返还给供应商时,正确关闭钢瓶阀门,正确安装钢瓶护套。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f923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3.png)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移动式压力容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常用于运输和储存压缩气体和液体。
由于其具有高压、高温、易燃等特点,安全管理制度对于避免事故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提供一些常用的安全管理措施。
2.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分类根据用途和特点,移动式压力容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气瓶、罐车、槽车等。
每种类型的容器都有特定的安全管理要求,下面将对常见的几种移动式压力容器进行介绍。
2.1 气瓶气瓶是最常见的移动式压力容器,用于储存和运输各种气体,如氧气、氮气、液化石油气等。
气瓶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使用合格的气瓶:根据国家标准选择合格的气瓶,确保其材质和结构符合要求。
•进行定期检验: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气瓶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气密性测试等。
•正确使用和存放:使用气瓶时要遵守使用说明,储存时要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运输时注意安全:在运输气瓶时,要确保固定牢固,防止碰撞和倾倒。
2.2 罐车罐车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液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常用于运输石油、化工液体等。
罐车的安全管理要求如下:•定期检查罐车的设备和安全阀,确保其正常运行。
•确保罐车的结构和密封性,防止泄漏和溢出。
•载货前要检查液体的性质和容量,确保装载的物质安全。
•运输途中要注意行驶速度和路况,避免意外事故。
2.3 槽车槽车是用于运输散装粉状物料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如水泥和粮食等。
槽车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槽车的结构和密封性,确保其运行正常。
•确保槽车装载物料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杂质或异物混入。
•在装卸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物料溢出或堆积。
•运输途中要遵守限速和交通规则,确保安全行驶。
3.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1 安全责任•确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943452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8.png)
二塘选煤厂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对氧气、乙炔气瓶装卸、运输、储存、保管及现场作业做如下规定,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
安监站不定期进行检查。
一、装卸、运输安全管理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防震胶圈是否齐全,瓶帽应紧牢,安全附件齐全有效,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2、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击损坏和爆炸。
3、运输气瓶的车辆且只能装运一种气瓶,不能混装,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
4、在用车辆、手推车运输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滚滑,防撞击、跌落,禁止用电磁机械装卸气瓶。
二、储存、保管安全管理1、气瓶存放场所不能和办公室或休息室设在一起,仓库距离有人建筑必须大于15m。
2、仓库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远离明火,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3、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4、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5、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措施,避免阳光曝晒,氧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乙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40℃。
6、仓库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室内不设电器装置,必须选用防爆型电灯,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存储场所应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7、仓库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要悬挂操作规程.8、仓库内必须配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9、仓库内外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气瓶区有明确区分醒目标识如“氧气危险”“乙炔危险”等。
10、在储存场所的15m范围以内,禁止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11、空瓶和满瓶必须要清晰的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的要写“满”或者“有”),并且空满瓶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12、严禁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三、气瓶堆放安全管理1、氧气瓶、乙炔瓶严禁卧放。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413e9259e31433238689333.png)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内气瓶的安全使用和存放,避免气瓶气体泄漏、倾倒等气瓶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气瓶的存放和使用等过程,也包含了对供应商送货的要求。
本规定中的气瓶是指本公司在用的乙炔气瓶、氧气瓶、二氧化碳气瓶、氩气瓶等移动式气瓶,本规定不适用于液化石油气钢瓶及车用气瓶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气瓶:是指在正常环境温度(-40 ~60℃)下可重复充气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液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4.职责4.1采购部负责气瓶和气体供应商的资质审核,购买气体,气瓶的租赁,就气瓶及气瓶内气体质量安全问题联络供应商进行解决。
4.2使用部门负责接收气瓶,负责气瓶的使用安全和存放安全,组织部门内的安全知识培训,进行气瓶的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发生气瓶的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现场处置措施并报告。
4.3安全部负责本规定的编写和修订,向气瓶使用部培训,负责气瓶安全附件调压阀、压力表的校验和购买,监督检查气瓶的安全使用情况和现场存放情况。
5.内容5.1使用安全要求a)只有公司的指定工作人员方可以进行气瓶的操作;b)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严禁入库和使用;c)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的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性线源;d)氧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0℃;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40℃。
e)夏季应防止曝晒;f)严禁敲击、碰撞气瓶;g)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h)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i)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 %~1.0 %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j)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k)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修理;l)氧气瓶阀不得粘有油脂,操作者不得用粘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去接触氧气瓶阀、减压器等;m)禁止将盛装气体的气瓶置于人员密集场所或者靠近热源的场所使用,禁止用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进行加热;n)气瓶( 特别是乙炔气瓶) 使用时应直立放置,不得卧放,并采取可靠的防倾倒措施;乙炔气瓶不论存放或使用,都应保持直立,不准卧放,以防溶剂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o)氧气乙炔瓶同时使用时,两个气瓶间需保持至少5m的安全距离,动火地点需距两个气瓶需保持不小于10m的距离;p)需根据充装气体选用对应的气体减压阀,比如氧气瓶选用氧气减压阀;气瓶在安装减压阀后,需使用肥皂水检测减压阀同气瓶接口处的密封情况,发现漏气情况需立即进行调整直至检测合格;q)不得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或直接由罐车对气瓶进行充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r)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防止产生静电而造成燃烧或爆炸;s)气瓶胶管不能使用铁丝绑扎,需使用专用喉箍卡子;日常注意胶管的保存和维护情况,避免长时间阳光照晒、雨雪浸淋,放置酸、碱、油及其他有机溶剂接触,避免过于靠近热源存放和使用;t)气瓶胶管不得混用,氧气胶管为蓝色,乙炔及其他可燃气体胶管为红色,氩气、二氧化碳胶管为黑色(参照《GB/T2550-2016 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 );u)不得使用有鼓包、裂纹或漏气的软管,严禁漏气胶管用胶布粘紧后继续使用;v)结束使用后及时关闭气瓶阀门。
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5篇)
![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3bb9d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a.png)
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了气瓶使用、运输装卸和储存气瓶管理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气瓶使用、运输和储存安全管理工作。
3管理内容与方法3.1使用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3.1.1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后,方可使用。
3.1.2禁止敲击,不得猛烈碰撞、滚抛。
3.1.3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应用洁净的温水解冻。
3.1.4气瓶不得靠近热源,氧气瓶、可燃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____米。
3.1.5使用气瓶时,乙炔瓶与氧气瓶的放置间距不得少于____米,并通风良好。
3.1.6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
3.1.7夏季要防日光曝晒。
3.1.8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规定的剩余压力。
3.1.9气瓶咀、瓶身要严加爱护,严禁沾染油脂。
沾有油脂的工具严禁接触气瓶。
3.1.10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3.1.11气瓶应严格专瓶专用,保护好漆色,并严禁擅自更改。
3.1.12为避免磨擦生热,发生爆炸,禁止快速开关气阀。
3.1.13在使用气瓶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三勤(勤检查、勤观察、勤控制)。
3.1.14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3.1.15气瓶不用时(含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戴好瓶帽、防震圈;乙炔瓶和氧气瓶放置的间距不得少于____米,且不能同放一室。
3.1.16气瓶立放时应有防倒措施;乙炔瓶不得倒放。
3.1.17气瓶定期进行检查,对气瓶质量有怀疑时应及时送去进行技术检验。
3.2储存气瓶应符合下列规定:3.2.1应置于专用仓库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2.2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3.2.3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灭火器材。
3.2.4气瓶放置应整齐,配戴好瓶帽、防震圈。
气瓶安全使用和管理规定(5篇)
![气瓶安全使用和管理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8ad8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8.png)
气瓶安全使用和管理规定检测人员在使用充有气体的气瓶时:4.1必须首选检查气瓶上的标签或其它标识,确认盛装的气体性质,避免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的措施下使用高浓度、可燃气体或有毒有害气体。
4.2检查气瓶及瓶阀外观,确认无严重损坏的痕迹;阀门不松动,螺纹未损伤。
4.3根据不同气体种类选择减压表,并将其与气瓶紧密连接并用待检气体清洗阀体内部后于分析仪器连接。
与仪器的连接管路也应视被测气体种类来确定。
严禁使用被油渍沾污的减压表或管路。
4.4检测中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标准物质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4.5检测过程中应确保气瓶的稳定,避免碰撞或倒伏。
气瓶放置应避开热源。
4.6应保证实验室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措施,检测中排出的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通过管路排出实验室(必要时应经过吸收或其它措施处理),不允许在室内直接排放。
4.7使用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必要时应佩戴防护用具。
4.8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关闭样品(或标准)的阀门,确认无泄漏后放回气瓶架或专用推车上。
4.9实验室内严禁使用明火,如有施工需要进行电焊操作,必须提前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并停止使用各类易燃易爆气体和助燃气体。
施工屋内现场停止使用所有气体,并将气瓶移放至安全区域。
4.10及时检查载气、燃气及助燃气体的使用状况,保证各种气瓶不发生泄露,并保证足够的工作压力。
5气瓶存放管理规定____日常经常使用的气体标准物质应放置在库房或实验室气瓶架或专用推车上,随用随取,用后放回原处。
5.2实验室内使用的检测样品或配制后需比对的气瓶,应使用专用推车移动。
5.3抽检或客户送检的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如当天不能完成检测的应移至楼外,放置在安全位置,不得在楼内存放过夜。
5.4用于科研的气体标准物质,在研期间应放置在专用气瓶架或专用车上,随用随取,用后放回原处。
在项目结束后除留下部分样品作为标准放置在楼内库房中外,其余气瓶全部放置楼外库房或放气处理后待用。
5.5库房内存放的标准气体气瓶应按照化学特性分区摆放,避免氧化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等相互之间可能发生反应的其中相邻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有限公司移动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一、总则1.1目的为规范公司移动气瓶的安全管理,保证气瓶安全使用,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类移动气瓶的安全管理。
1.3工作职责1.3.1 HSSE部负责组织、检查和指导气瓶的安全管理工作。
1.3.2招采部1.3.2.1负责对气瓶供应商相关资质的审查。
1.3.2.2负责签定气瓶供应相应安全合同。
1.3.3生产厂(中心)1.3.3.1负责储存、使用气瓶的安全管理。
1.3.3.2建立气瓶的安全管理台账。
1.3.4机动工程部、项目组1.3.4.1负责施工承包商储存、使用气瓶的安全管理。
1.3.4.2各项目组建立气瓶的安全管理台账。
二、工作规定2.1气瓶检查2.1.1公司应从具有气瓶生产或气瓶充装许可证的厂家采购或充装气瓶,接收前应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得接收。
2.1.2气瓶使用单位应指定气瓶现场管理人员,在接收气瓶时以及在气瓶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气瓶的外表状态进行检查,并挂贴相应的标签。
对有缺陷的气瓶,应与其它气瓶分开,并及时更换或报废。
2.1.3对气瓶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外表涂色。
气瓶颜色应满足《气瓶颜色标志》(GB/T 7144-2 016)的要求;a)氧气瓶为淡蓝色底、黑字;b)乙炔瓶为白色底、红字;c)氩气瓶为银灰色底、深绿字;d)氮气瓶为黑底、淡黄色字;e)二氧化碳气瓶为铝白色底、黑字。
2)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警示标签,警示标签应满足《气瓶警示标签》(GB 16804-2011)的要求;3)气瓶应有明显的标识:供方代码、钢印标记(周检标识)、制造厂名称、代号、瓶类、瓶号、质量证明书;4)气瓶的外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等严重缺陷;5)气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是否齐全、完好;6)气瓶是否超过定期检验周期;7)气瓶的使用状态(满瓶、使用中、空瓶)。
2.1.4公司应委托具有气瓶检验资质的机构对气瓶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周期如下:1)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每二年检验一次;2)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如空气、氧气、氮气、氢气、乙炔等),每三年检验一次;3)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氩、氖、氦等),每五年检验一次。
2.1.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超过检验期限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2.2气瓶的运输与搬运2.2.1运输气瓶的要求:1)装运气瓶的车辆应有“危险品”的安全标志;2)气瓶必须配戴好气瓶帽、防震圈,当装有减压器时应拆下,气瓶帽要拧紧,防止摔断瓶阀造成事故;3)气瓶应直立向上装在车上,妥善固定,防止倾斜、摔倒或跌落,车厢高度应在瓶高的三分之二以上;4)运输气瓶的车辆停靠时,驾驶员与押运人员不得同时离开。
运输气瓶的车不得在繁华市区、人员密集区附近停靠。
不应长途运输乙炔气瓶;5)运输可燃或有毒气体气瓶的车辆应备有灭火器材或防毒面具;6)夏季运输时应有遮阳设施,适当覆盖,避免曝晒;7)所装介质接触能引燃爆炸,产生毒气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
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或强氧化剂气瓶同车运输;8)车辆上除司机、押运人员外,严禁无关人员搭乘,司乘人员严禁吸烟或携带火种。
2.2.2搬运气瓶的要求:1)搬运气瓶时,要旋紧瓶帽,以直立向上的位置来移动,注意轻装轻卸,禁止从瓶帽处提升气瓶;2)近距离(5m内)移动气瓶,应手扶瓶肩转动瓶底,并且要使用手套。
移动距离较远时,应使用专用小车搬运气瓶,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适当的安全方式搬运;3)禁止用身体搬运高度超过1.5m的气瓶到手推车或专用吊篮等里面,可采用手扶瓶肩转动瓶底的滚动方式;4)卸车时应在气瓶落地点铺上软垫或橡胶皮垫,逐个卸车,严禁溜放。
装卸氧气瓶时,工作服、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不得粘有油脂;5)当提升气瓶时,应使用专用吊篮或装物架。
不得使用钢丝绳或链条吊索。
当用起重机吊装气瓶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2.3气瓶使用:2.3.1使用气瓶前使用者应对气瓶进行安全状况检查,除按4.1.3检查外,还应检查减压器、流量表、软管、防回火装置是否有泄漏、磨损及接头松懈等现象,并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
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能使用。
2.3.2气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
如果在通风条件差或狭窄的场地里使用气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出现氧气不足,或危险气体浓度加大的现象。
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强制通风、氧气监测和气体检测等。
2.3.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应与办公、居住区域保持10m以上,气瓶应防止曝晒、雨淋、水浸,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遮阳等措施降温。
2.3.4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使用时应分开放置,至少保持5m间距,且距明火10m以外。
盛装易发生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如乙炔气瓶,应避开放射源。
2.3.5气瓶应立放使用,严禁卧放,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
乙炔气瓶使用前,必须先直立20min后,然后连接减压阀使用。
2.3.6气瓶及附件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沾染腐蚀性介质、灰尘等。
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焊工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去接触氧气瓶阀、减压器等。
2.3.7禁止将气瓶与电气设备及电路接触,以免形成电气回路。
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防止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
在气、电焊混合作业的场地,要防止氧气瓶带电,如地面是铁板,要垫木板或胶垫加以绝缘。
乙炔气瓶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2.3.8气瓶瓶阀或减压器有冻结、结霜现象时,不得用火烤,可将气瓶移入室内或气温较高的地方,或用40℃以下的温水冲浇,再缓慢地打开瓶阀。
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2.3.9开启或关闭瓶阀时,应用手或专用扳手,不准使用其他工具,以防损坏阀件。
装有手轮的阀门不能使用扳手。
如果阀门损坏,应将气瓶隔离并及时维修。
2.3.10应缓慢地开启或关闭瓶阀,特别是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以防止产生摩擦热或静电火花。
打开气瓶阀门时,人站的位置要避开气瓶出气口。
2.3.11乙炔气瓶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气瓶瓶阀的专用搬手应始终装在阀上。
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气瓶瓶阀。
2.3.12乙炔气瓶瓶阀出口处必须配置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
使用减压器时必须带有夹紧装置与瓶阀结合。
正常使用时,乙炔气瓶的放气压降不得超过0.1MPa/h,如需较大流量时,应采用多只乙炔气瓶汇流供气。
2.3.13气瓶使用完毕后应关闭阀门,释放减压器压力,并配戴好瓶帽。
2.3.14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严禁敲击、碰撞气瓶。
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2.3.15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压缩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并关紧阀门,防止漏气,使气压保持正压。
禁止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2.3.16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回流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器等。
2.3.17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严禁将气瓶用作支架等其他用途。
2.3.18气瓶使用完毕,要妥善保管。
空瓶上应标有“空瓶”标签;已用部分气体的气瓶,应标有“使用中”标签;未使用的满瓶气瓶,应标有“满瓶”标签。
2.3.19使用过程中发现气瓶泄漏,要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严禁在泄漏的情况下使用气瓶。
2.4气瓶存储2.4.1气瓶宜存储在室外带遮阳、雨篷的场所。
存储在室内时,建筑物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气瓶存储室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也不能和办公室或休息室设在一起。
2.4.2存储场所应通风、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避免阳光直射,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2.4.3存储可燃、爆炸性气体气瓶的库房内照明设备必须防爆,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同时应设避雷装置。
禁止将气瓶放置到可能导电的地方。
2.4.4气瓶应分类存储,并设置标签。
空瓶和满瓶分开存放。
氧气或其它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应该与燃料气瓶和其它易燃材料分开存放,间隔至少6m。
氧气瓶周围不得有可燃物品、油渍及其他杂物。
严禁乙炔气瓶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毒性气体气瓶或瓶内介质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配备防毒用具和适当的灭火器材。
2.4.5对于装有易燃气体的气瓶,在储存场所的15m范围以内,禁止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2.4.6使用乙炔气瓶的现场,乙炔气的存储不得超过30m3(相当5瓶,指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瓶)。
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30m3时,应用非燃烧材料隔离出单独的储存间,其中一面应为固定墙壁。
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240m3(相当40瓶)时,应建造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存储仓库,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否则应以防火墙隔开。
2.4.7气瓶应直立存储,用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或扎牢,禁止利用气瓶的瓶阀或头部来固定气瓶。
支架或扎牢应采用阻燃的材料,同时应保护气瓶的底部免受腐蚀。
2.4.8气瓶(包括空瓶)存储时应将瓶阀关闭,卸下减压器,戴上并旋紧气瓶帽,整齐排放。
2.4.9盛装不宜长期存放或限期存放气体的气瓶,如氯乙烯、氯化氢、甲醚等气瓶,均应注明存放期限。
盛装容易发生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如乙炔气瓶,必须规定存储期限,根据气体的性质控制储存点的最高温度,并应避开放射源。
气瓶存放到期后,应及时处理。
2.4.10气瓶在室内存储期间,特别是在夏季,应定期测试存储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记录。
存储场所最高允许温度应根据盛装气体性质而确定,储存场所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
2.4.11存储毒性气体或可燃性气体气瓶的室内储存场所,必须监测储存点空气中毒性气体或可燃性气体的浓度。
如果浓度超标,应强制换气或通风,并查明危险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采取整改措施。
2.4.12如果气瓶漏气,首先应根据气体性质做好相应的人体保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关闭瓶阀,如果瓶阀失控或漏气点不在瓶阀上,应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2.4.13应定期对存储场所的用电设备、通风设备、气瓶搬运工具和栅栏、防火和防毒器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附则3.1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若以往相关制度与本规定有相冲突处,以本规定为准。
3.2本制度的解释权、修订权属HSSE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