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物质一. 教学目标1.熟悉物质的分类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2.了解酸碱盐的定义,以及知道酸碱盐之间的转化3.知道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其与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重点)4.熟悉溶液、胶体、浊液的定义,并能清楚的分出着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5.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定义,能熟练的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重难点)二.教学内容Ⅰ: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㈠: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组成,可以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纯净物具有一定的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

2、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一定的组成,不能用一种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B)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2、某物质经分析知,其中仅含一种元素,此物质(A)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㈡: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㈢:无机化合物1.氧化物的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且显现负价,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若为非金属,则为非金属氧化物。

A.氧化物按照是否与水生成盐,以及生成的盐的类型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B. 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C.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练习:1、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A.水银、硬水、水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C .氨气、空气、消石灰D .黄铜、醋酸、干冰2、关于氧化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2. 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3.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4. 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 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A 、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B 、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C 、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D 、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D )3.纯净物根据其组碱 酸 盐 酸性氧化物 A纯碱 硝酸 烧碱 二氧化硫 B烧碱 硫酸 食盐 一氧化碳 C苛性钠 醋酸 石灰石 水 D 苛性钾 碳酸 苏打 三氧化硫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1)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填序号) BA.交叉分类法B.树状分类法(2)以H、O、S、N、Na五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写于下表相应类别中: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HNO3NaOH Na2SO4SO2(3)从上表酸及碱中各选出一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并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NO3 + NaOH ===NaNO3 + H2OⅡ: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得复分解反应,通常有沉淀、气体或水等物质生成。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难点解析一、物质的量(n)1.定义: 它是一个描述宏观物质中所含有的微粒数目的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2、单位:摩尔, 简称摩, 符号是mol。

3、阿伏伽德罗常数(NA): 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均为N A个。

N A =6.02×1023 mol-14.公式: n = N :微粒数。

二、摩尔质量(M)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1mol的任何物质的质量, 以g为单位时, 它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单位: g· mol-1(g/mol)或kg· mol-1(kg/mol)。

3、公式: n =三、摩尔体积(V m)1.定义: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

2.单位: L· mol-1(L/mol)或m3· mol-1(m3/mol)3、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mol-1。

标准状况:指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的状况, 简称STP。

4、公式: n =5.书写规律:①在相同条件下, 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比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大得多。

②在相同条件下, 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 而1mol气体的体积却几乎完全相同。

③在相同条件下, 决定物质的体积的微观因素:气体体积大小 1.粒子数目固、液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2.粒子(半径)大小的主要因素3.粒子间的平均距离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p V=n RT四、物质的量浓度(c B)1.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单位: mol· L-1(mol/L)或mol· m-3(mol/m-3)。

3.公式: n B=c B×V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1)主要仪器: 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

高中化学误差分析教案

高中化学误差分析教案

高中化学误差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误差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误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中的误差,并进行合理修正;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误差的概念及分类;
2. 误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3. 实验数据中的误差分析;
4. 误差的合理修正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误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学习:讲解误差的分类、来源和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演练;
3. 拓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误差的产生和修正过程;
4. 总结:归纳误差分析的要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5. 应用:让学生应用误差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修正。

四、教学手段:
1. 教师讲解;
2. 实例演练;
3. 实验操作;
4. 小组讨论;
5. 课堂互动。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自主完成误差分析实验报告;
2. 学生现场解答误差分析相关问题;
3. 课程结束时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
1. 针对学生在误差分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加强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册-5.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教案设计

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册-5.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教案设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教学目标1、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基本方法及操作2、学会分析因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配制100mL,1.00 mol/L NaCl溶液【操作步骤】(预习教材P16的内容并完成以下填空)1.算:需NaCl固体质量为克。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用托盘天平称取克NaCl固体(应放在滤纸上称量)注意:①托盘天平(量筒)的最小刻度为0.1,读数时必须精确到;② NaOH等具腐蚀性药品应放在中称量。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到中,加适量水,用搅拌溶解。

4.移:待烧杯中的溶液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mL容量瓶中。

强调容量瓶的结构及使用(1)结构:①构造:②容量瓶上标有刻线(无刻度).温度.容积(2)常见规格:、、。

(3)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查漏:容量瓶使用前的第一步操作是查漏。

②洗涤:先用自来水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

但不能用待配液洗涤。

③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

④容量瓶的瓶身标有..。

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⑤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洗涤烧杯次,并将洗涤液,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处,改用滴加蒸馏水,至。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注意:容量瓶不能保存溶液,所以摇匀后,将容量瓶中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所需仪器】请根据【操作步骤】把所需仪器写在下面【实验过程】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二、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判断依据:c = n/V 用固体配溶液:c=m/MV (M是恒量)用液体配溶液:c=c浓V浓/V (c浓是恒量)思路:进行误差分析时,根据实验操作弄清是引起误差的原因,再具体进行分析。

(word完整版)分析化学简答题

(word完整版)分析化学简答题

简答1.基准物质的条件之一是摩尔质量要大,为什么?答:摩尔质量大,称样量大,降低了由于称量而引入的相对误差。

2.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①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该溶液的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也可以用滴定度表示。

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标定法。

③基准物质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非基准物质只能用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两者有什么区别?在滴定过程中当所加人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映完全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在滴定过程中根据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停止滴定时,称为滴定终点。

在实际分析中指示剂不一定恰好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即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常常不一致.4.标准溶液浓度过大或过小,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各有什么影响?标准溶液的浓度过大时稍差一滴就会给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而过小时终点变色不灵敏,一般分析中标准溶液常用浓度0.05~1.0 mol/L为宜.5.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有什么要求?⑴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无副反应发生,并且能进行完全(完全程度≥99。

9% ),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⑵反应速度要快。

⑶反应不受其他杂质的干扰。

⑷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6.滴定分析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滴定分析的方法有哪些?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且准确,相对误差可达0.1%~0.2%。

滴定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7.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反应物的基本单元?在确定基本单元后,可根据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滴定剂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计算。

一般酸碱反应以提供一个H+或相当结合一个H+为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则以给出或接受一个电子的特定组合为依据。

8.滴定分析误差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如何消除?滴定分析的误差可分为测量误差、滴定误差及浓度误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六)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六)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在容量瓶上无需标记的是( )A.温度B.浓度C.刻度线D.容积解析:选B 容量瓶上标识着温度、容积、刻度线。

2.实验室配制1 mol·L-1盐酸250 mL,下列不需用的仪器是( )A.250 mL容量瓶B.托盘天平C.胶头滴管D.烧杯解析:选B 配制250 mL的盐酸溶液,需要使用250 mL的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3.使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 mol·L-1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溶解在1 L水中B.称取胆矾25 g溶解在1 L水中C.将25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D.将16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解析:选C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由于本身含有结晶水,所以应取样品250 g·mol -1×0.1 mol·L-1×1 L=25 g溶于水,然后将溶液稀释至1 L。

4.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OH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OH的质量分别是( )A.950 mL,76.0 g B.500 mL,80.0 gC.1 000 mL,80.0 g D.1 000 mL,76.0 g解析:选C 配制950 mL溶液需选用1 000 mL的容量瓶,所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1 L×2 mol·L-1×40 g·mol-1=80.0 g。

5.精确配制2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仪器时,使用500 mL容量瓶B.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中解析:选D A项,容量瓶的规格应与所配制溶液的体积相一致,若要求配制的溶液体积和容量瓶容量不相等,应选择容积略大于要求配制的溶液体积的容量瓶。

精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易错考点系列: 考点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易错考点系列: 考点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含答案

考点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涉及物质的量浓度配制的基本操作要点、仪器的作用及误差分析等要点。

【精确解读】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1.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等.2.实验步骤:计算→称量药品→量取水→搅拌溶解(1)计算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溶质,倒入烧杯中;(3)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溶解;(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3.误差分析(1)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①从计算错误角度考虑:水的质量算多了,溶质的质量算少了;②从用托盘大平称量的角度考虑:天平读数有问题.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了,左盘放纸片但右盘没有放纸片,调零时,游码未拨回“0”刻度等;③从用量筒量取液体的角度考虑: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了;④从转移药品角度考虑:烧杯不干燥或烧杯内有水,量筒中的液体溶质未全部倒人烧杯中;⑤从药品的纯度角度考虑:溶质中含有杂质。

(2)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①称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②量取溶剂时,俯视读数了;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1.容量瓶的选择和注意事项:①容量瓶是为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常和移液管配合使用.以把某种物质分为若干等份.通常有25,50,100,250,500,1000mL等数种规格,实验中常用的是100和250mL 的容量瓶.2.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刻度线,使用时检验容量瓶容积与所要求的是否一致.②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3.具体操作:在瓶中放水到标线附近,塞紧瓶塞,使其倒立2min,用干滤纸片沿瓶口缝处检查,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试验这个方向有无渗漏;这样做两次检查是必要的,因为有时瓶塞与瓶口,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密合用的瓶塞必须妥为保护,最好用绳把它系在瓶颈上,以防跌碎或与其他容量瓶搞混;4.溶液配制:(1)实验仪器:容量瓶(应注明体积),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滴管(2)实验原理:c=n/V(3)实验步骤:①计算:所称取固体的质量或所量取液体的体积.②称量:称量固体时要注意天平的精确程度,同样量取液体时,也要注意量筒和滴定管的精确程度.如托盘天平就不能称出5.85 g固体NaCl,量筒就不能量出5.25 mL液体的体积.因为他们的精确程度为0.1.建议使用电子天平.③溶解:一般在烧杯中进行,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有热效应,故还要冷却,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量、规格是受温度限制的,如果未冷却,会因为热胀效应而产生误差.④移液:转移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其下端一般应靠在容量瓶内壁的刻度线以下部位.⑤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其目的是使溶质尽可能地转移到容量瓶中,以防产生误差.⑥定容: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 cm~2 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⑦摇匀:这时如果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要再加水⑧装瓶: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液体,应盛装在指定的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热点突破: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热点突破: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科学审题】①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②配制一定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用仪器及实验步骤。
解析显/隐
典型例题
【典例 2】某课外研究小组需配制含有 Na+、Cl-、K+、SO24-的植 物培养液 480 mL,且要求该培养液中 c(Cl-)=c(K+)=c(SO42-)= 0.4 mol·L-1。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NaCl、KCl、Na2SO4、K2SO4、 H2O;提供的实验仪器有:①药匙 ②天平 ③烧杯 ④玻璃棒 ⑤胶头滴管 ⑥量筒。 (1)该植物培养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0__.8__m_o_l_·_L_-_1。 (2)该研究小组配制该植物培养液时,还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____B____。 A.480 mL 容量瓶 B.500 mL 容量瓶 C.1000 mL 容量瓶 D.两只 250 mL 容量瓶 (3)若用 KCl 和 Na2SO4 两种物质进行配制,则需正确称量 m(KCl) =__1__4_.9___g,m(Na2SO4)=____2_8_._4_g。 审题
变式训练
(16)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偏__小_____。 (17)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偏__大____。 (18)称量溶质的小烧杯没有干燥_无__影__响___。 (19)配制前容量瓶中有水滴__无__影__响____。 (20)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无__影__响___。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 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热点突破: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 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 1.热点透析 ➢ 2.典例剖析 ➢ 3.方法技巧 ➢ 4.变式训练 ➢ 5.真题演练
1.配制过程
热点透析
移液
定容
摇匀
热点透析
2.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 c=Vn=MmV,以配制 NaOH 溶液为例,在进行误 差分析时,根据实验操作弄清是“m”还是“V”引起的误差。 c 与 m 成正比,与 V 成反比。

(完整word版)溶液配制(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溶液配制(word文档良心出品)

1、配500mL、10mM的Na2HPO4·12H2O溶液则:称Na2HPO4·12H2O(分子量358.14)颗粒1.7907g ,用高纯水溶解,在定容到500mL2、配500mL、10mM的KH2PO4溶液则:称KH2PO4(分子量136.09)颗粒0.680g ,用高纯水溶解,在定容到500mL用1、2的溶液配100ml pH6.0的PBS 溶液。

则:Na2HPO4·12H2O取80ml KH2PO4取20ml用1、2的溶液配600ml pH7.4的PBS 溶液则:Na2HPO4·12H2O取400ml KH2PO4取220ml3、配500mL、10mM的KH2PO4溶液、PH=6.0则:称KH2PO4(分子量136.09)颗粒0.680g ,用高纯水溶解(450-480mL),再用HCL和NaOH调PH值到6.0,在定容到500mL4、配100mL、0.1MPBS缓冲溶液、PH=7.4则:称Na2HPO4·12H2O , 2.8615g KH2PO4 ,0.2772g 无需再调PH5、配100mL、0.1M的MES溶液、PH=4.7则:称MES颗粒 2.132g 用高纯水溶解(85-90mL),再用HCL和NaOH调PH 值到4.7,在定容到100mL6、配2L含 0.15M NaCL 和 10M PBS的缓冲溶液。

则:称NaCL8.766X2 g 、Na2HPO4·12H2O , 2.8615X2g 、 KH2PO4 ,0.2772X2 g ,用高纯水溶解定容7、配2mL 、5%的NaN3溶液(NaN3浓度0.769mol/L)则:称NaN3 0.1g 用高纯水溶解、定容8、配硼酸 buffer 100ml含5mM硼酸(分子量:61.83) pH9.0则:称硼酸H3BO3颗粒0.0309g ,用高纯水溶解(85-90mL),再用HCL和NaOH 调PH值到90,在定容到100mL。

高中化学第十二章 化学实验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第十二章 化学实验 Word版含答案

第十二章化学实验考点集训(三十五)第35课时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1.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以硫酸铝制取一定量Al2O3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2.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纯铁的抗腐蚀能力比生铁强B.可用酒精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固态硫C.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可获得金属钠D.二氧化硅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4.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过程为:(a)取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立即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d)赶走气泡记录液面刻度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加入到只用蒸馏水洗涤过的锥形瓶中;(f)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g)加入酚酞试液2滴;(h)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i)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j)当滴到溶液由无色变到粉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k)记录液面刻度读数;(m)根据重复两次滴定的耗NaOH溶液体积平均值为22 mL。

上述实验过程中错误之处有A.c、d、f、j、k B.c、i、j、mC.e、f、i、m D.c、e、f、i、j、m5.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6.下列操作或记录的数据肯定正确的是A.4溶液B.用25 mL移液管量取盐酸溶液C.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D.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盐酸的体积为A.制备Fe(OH)3胶体时,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在加热的同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红褐色溶液B.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将沉淀置于滤纸上(已放置在漏斗中),边用玻璃棒搅拌边加蒸馏水冲洗C.-1的CuSO4溶液时,需称取胆矾的质量为50 gD.配液时,液面若超过刻度线,应用胶头滴管将多出液体吸出9.A.苯酚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洗B.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12.(一)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的制备、除杂、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等实验的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部分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

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1第二单元第四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Word版含答案

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1第二单元第四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Word版含答案

第四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课标要求]1.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转移、定容。

溶液的配制1.容量瓶2.配制步骤(以配制100 mL 0.100 mol·L -1 Na 2CO 3溶液为例)。

g _1.06)=3CO 2(Na m ,mol _0.01)=3CO 2(Na n 知,V ·c =n (1)计算:根据(2)称量g 。

1.1固体3CO 2用天平准确称量Na(3)溶解将碳酸钠固体转移至100mL 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并冷却到室温。

(4)转移①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100 mL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②玻璃棒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中。

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定容①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1~2 cm处。

②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③将容量瓶塞盖好,用食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提示:因为移液后的烧杯内和玻璃棒上沾有少量的溶质,必须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前为什么要恢复至室温?提示:容量瓶上标有的容积是指室温下的体积,若溶液的温度过高,会使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而造成实验误差。

3.定容时,若不慎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提示:重新配制。

1.容量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容量瓶的查漏方法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精品人教版)2020高中化学 第20天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

(精品人教版)2020高中化学  第20天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0天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现需要0.2 mol·L−1CuSO4溶液250 mL,实验室除蒸馏水外还提供蓝色胆矾晶体(CuSO4·5H2O)和4 mol·L−1 CuSO4溶液两种试剂以配制该溶液。

(1)无论采用何种试剂进行配制,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至少还必须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在使用该仪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胆矾晶体进行配制,需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的质量为_______ g;如果用4 mol/L的CuSO4溶液稀释配制,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mL 4 mol/L CuSO4溶液。

(3)用4 mol/L的硫酸铜溶液稀释配制溶液所需的实验步骤有:a.往烧杯中加入约100 mL水进行初步稀释,冷却至室温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4 mol/L的硫酸铜溶液于一烧杯中c.计算所需4 mol/L硫酸铜溶液的体积d.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后,将溶液转存于试剂瓶中e.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f.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g.将溶液转移入容量瓶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配制过程中的以下情形对所得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d步骤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

②e步骤中,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

③g步骤前,容量瓶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

【答案】(1)250 mL容量瓶检査是否漏液(2)12.5 12.5(3)cbagfed(4)①偏低②偏高③无影响【解析】(1)现需要0.2 mol/L CuSO4溶液250 mL,所以需要250 mL 容量瓶;使用该仪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液。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Word版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Word版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一章 荧光分析法 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第十五章 质谱法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第十七章 气相色谱法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 第二十章 毛细管电泳法 第二十一章 色谱联用分析法 附录一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05) 附录二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四 国际制(SI )单位与cgs 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常数附录五常用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附录六配位滴定有关常数附录七常用电极电位附录八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I=0)附录九标准缓冲溶液的pH(0—95℃)附录十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附录十一质子化学位移表附录十二质谱中常见的中性碎片与碎片离子附录十三气相色谱法用表参考文献英文索引中文索引目录第三版前言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1章绪论第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第3章重量分析法第4章滴定分析法概论第5章酸碱滴定法第6章络合滴定法第7章沉淀滴定法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9章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附录附录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附录Ⅱ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物理化学常数及物理量附录Ⅲ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Ⅳ常用相对分子质量表附录Ⅴ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附录Ⅵ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pH(0~60℃)附录Ⅶ络合滴定有关常数附录Ⅷ标准电极电位及条件电位表附录Ⅸ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 符号表第1章概论1.1 定量分析概述1.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1.2 定量分析过程1.1.3 定量分析方法1.2 滴定分析法概述1.2.1 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1.2.2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1.2.3 滴定分析中的体积测量1.2.4 滴定分析的计算思考题习题第2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2.1 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2.1.1 误差的表征——准确度与精密度2.1.2 误差的表示——误差与偏差2.1.3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2.2 随机误差的分布2.2.1 频率分布2.2.2 正态分布2.2.3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2.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2.3.1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的表示——对μ和σ2.3.2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对μ的区别间估计2.3.3 显著性检验2.3.4 异常值的检验2.4 测定方法的选择与测定准确度的提高2.5 有效数字思考题习题第3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3.1 酸碱反应3.1.2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3.1.3 活度与浓度,平衡常数的几种形式3.2 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3.2.1 一元弱酸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分布3.2.2 多元酸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分布3.2.3 浓度对数图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3.3.1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处理的方法3.3.2 一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3.3.3 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3.3.4 多元弱酸溶液pH的计算3.3.5 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HA+A)混合溶液pH的计算3.3.6 强酸(碱)溶液pH的计算3.3.7 混合酸和混合碱溶液pH的计算3.4 酸碱缓冲溶液3.4.1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3.4.2 缓冲溶液的选择3.4.3 标准缓冲溶液3.5 酸碱指示剂3.5.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3.5.2 影响指示剂变色间隔的因素3.5.3 混合指示剂3.6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3.6.1 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3.6.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3.6.3 滴定一元弱(弱碱)及其与强酸(强碱)混合物的总结3.6.4 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3.7 终点误差3.7.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3.7.2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3.8.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第4章络合滴定法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6章沉淀重量与沉淀滴定法第7章分光光度法第8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第9章其他常用仪器分析方法附录目录编写说明第1章绪论第1节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第2节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第3节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第4节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第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1节误差第2节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第3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第4节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第5节相关与回归思考与练习第3章重量分析法第1节挥发法第2节萃取法第3节沉淀法思考与练习第4章滴定分析法概论第1节滴定反应类型与滴定方式第2节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第3节滴定分析的计算思考与练习第5章酸碱滴定法第1节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第2节基本原理第3节滴定终点误差第4节应用与示例第5节非水滴定法思考与练习第6章沉淀滴定法第1节基本原理第2节应用与示例思考与练习第7章配位滴定法第1节配位平衡第2节基本原理第3节滴定条件的选择第4节应用与示例思考与练习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9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参考资料附录目录符号缩写或简称第一篇概述第1章分析化学的目的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性1.1 分析化学的目的:对社会的基本重要性1.2 分析化学的目的:作为问题解决者的分析化学家1.3 非常规实验实应用分析化学的目的参考文献第2章分析过程2.1 概述2.2 全分析过程2.3 工作特性2.4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参考文献第3章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1 分析化学的质量和目标3.2 分析方法3.3 如何保证准确度3.4 质是保证和质是控制受规章限制的方面3.5 结论参考文献第二篇化学分析第4章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第5章色谱法第6章动力学与催化第7章化学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第三篇物理分析第8章元素分析第9章化合物和分子特效分析第10章微束流和表面分析第11章结构分析第四篇基于计算机的分析化学(COBAC)第12章化学计理学第13章计算机软硬件及分析仪器接口第五篇全分析系统第14章联用技术第15章微分析系统第16章过程分析化学VI. 附录汉英索引英汉索引目录总序出版说明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符号表绪论0.1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0.2 分析方法的分类0.3 发展中的分析化学1 分析质量保证1.1 分析化学中关于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 1.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3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1.4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小结习题分析化学前沿领域简介——化学计量学2 化学分析法2.1 滴定分析概述2.2 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2.3 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2.4 滴定条件选择2.5 滴定分析的应用2.6 重理分析法小结习题化学大师Liebig3 分离分析方法3.1 分析试样的制备和分解3.2 沉淀分离法3.3 溶齐萃取分离法3.4 离子交换分离法3.5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3.6 气相色谱法3.7 高效液相色谱法3.8 色谱分离技术发展简介3.9 膜分离法3.10 激光分离法3.11 复杂试样分析实例3.12 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小结习题科学家及其思维方法简介——色谱学家马丁4 原子光谱分析法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小结习题著名化学家本生对分析化学的贡献5 分子光谱分析法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2 红外光谱法5.3 分子发光分析法小结习题光分析化学前沿简介——光化学传感器6 核磁共振谱法6.1 基本原理6.2 核磁共振谱仪6.3 化学位移6.4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6.5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6.6 13C核磁共振谱小结习题生物分子的革命性分析方法7 质谱法7.1 基本原理7.2 质谱仪7.3 离子的主要类型7.4 有机化合物质谱7.5 质谱图解析7.6 飞行时间质谱简介7.7 UV、IR、NMR和MS四谱综合解析小结习题科学展望——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8 电化学分析法8.1 电位分析法8.2 极谱法和伏安法8.3 库仑分析法8.4 电分析化学新进展小结习题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格雷和麦金农参考文献附录后记目录第1篇分析化学基础第1章分析化学导言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1.2 分析化学的特点和分类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1.4 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方法思考题第2章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2.1 试样的采集2.2 固体物料试样的制备2.3 试样的分解思考题第3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3.1 误差的基本概念3.2 误差的传递3.3 有效数字的表示与运算规则3.4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3.5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3.6 数据的评价——显著性检验、异常值的取舍3.7 回归分析3.8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思考题习题第2篇化学分析法第4章化学分析法概述4.1 化学分析法概述4.2 滴定分析法概述4.3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4.4 化学分析法的计算思考题习题第5章酸碱滴定法第6章配位滴定法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8章沉淀滴定法第9章重量分析法第3篇仪器分析法第10章仪器分析法概述第11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第12章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3章电位分析法第14章气相色谱法第4篇复杂物质分析第15章定量分析中的分离及富集方法第16章复杂物质分析示例附录参考文献目录第1章绪论第1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第2节分析化学的分类一、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三、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四、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五、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第3节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一、取样二、分析试液的制备三、分析测定四、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第4节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第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1节概述第2节定量分析误差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二、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三、准确度与精密度四、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第3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一、有效数字二、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4节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二、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三、可疑值的取舍四、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第3章重量分析法第1节概述第2节挥发法一、定义二、操作过程三、应用第3节萃取法一、定义及分类二、操作过程三、应用第4节沉淀法一、沉淀重量法二、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三、沉淀的纯度及其影响因素四、沉淀的类型与沉淀条件五、沉淀法中的计算第5节应用一、药物含量测定二、药物纯度检查第4章滴定分析法概论第1节概述第2节滴定方式一、直接滴定法二、反滴定法三、置换滴定法四、间接滴定法第3节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一、基准物质二、标准溶液三、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第4节滴定分析中的计算一、计算依据二、计算示例第5章酸碱滴定法第1节概述第2节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一、酸碱质子理论二、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三、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第3节酸碱指示剂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二、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和变色范围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四、混合指示剂第4节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第6章沉淀滴定法第7章配位滴定法第8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9章电位分析法第10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11章荧光分析法第12章红外分光光度法第13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14章经典液相色谱法第15章气相色谱法第16章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7章其他分析方法实验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分析化学》教学基本要求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三、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分析四、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五、例行分析、仲裁分析和快速分析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一、分析理论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二、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定量分析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一节定量分析误差的种类和来源一、系统误差二、随机误差第二节准确度与精密度一、准确度与误差二、精密度与偏差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第三节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一、频率分布二、正态分布三、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第四节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一、置信度与μ的置信区间二、可疑测定值的取舍三、显著性检验第五节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一、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二、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三、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四、减小随机误差第六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一、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二、数字修约规则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第一节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及滴定方式一、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三、滴定方式第二节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二、化学试剂的规格与基准物质三、标准溶液的配制第三节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一、滴定分析计算的理论依据二、滴定分析计算示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四章酸碱滴定法第一节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一、酸碱反应及其实质二、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及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第二节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一、一元弱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二、多元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第三节酸碱溶液pH的计算一、质子等衡式(质子条件式)二、酸碱溶液pH的计算第四节酸碱指示剂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二、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三、混合酸碱指示剂第五节酸碱滴定原理及指示剂选择一、强碱与强酸的滴定二、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三、多元酸(碱)的滴定四、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第六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二、酸碱滴定法应用实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五章配位滴定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 EDTA及其配合物一、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结构与性质二、EDTA在水溶液中各存在型体的分布系数三、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第三节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平衡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二、溶液中各级配合物浓度的计算第四节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一、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二、配位效应及配位效应系数三、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第五节配位滴定原理一、配位滴定曲线二、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三、准确滴定金属离子的判据四、配位滴定中适宜pH范围第六节金属指示剂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三、金属指示剂的选择四、金属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和氧化变质现象五、常用的金属指示剂第七节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一、控制溶液酸度二、利用掩蔽和解蔽作用三、采用其他配位剂四、分离干扰离子第八节配位滴定法的应用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二、各种配位滴定方式三、配位滴定法应用实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一、标准电极电势和条件电极电势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四、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原理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二、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电势的计算三、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一、自身指示剂二、特殊指示剂三、氧化还原指示剂第四节常见氧化还原滴定法及其应用一、高锰酸钾法二、重铬酸钾法三、碘量法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七章沉淀滴定法第一节沉淀滴定法基本原理第二节银量法一、莫尔法二、佛尔哈德法三、法扬司法第三节沉淀滴定法的应用一、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二、应用示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八章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第一节沉淀分离法一、无机沉淀剂分离二、有机沉淀剂分离三、共沉淀分离第二节液?液萃取分离法一、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二、萃取体系的分类和萃取条件的选择三、萃取分离技术四、溶剂萃取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三节离子交换分离法一、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二、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三、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技术四、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第四节常规色谱法一、柱色谱法二、纸色谱法三、薄层色谱法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九章电势分析法第一节电势分析法基本原理一、直接电势法二、电势滴定法三、电池电动势的测量第二节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一、参比电极二、指示电极第三节直接电势法及应用一、溶液pH值的测定二、离子活度(浓度)的测定三、直接电势法的应用第四节电势滴定法一、电势滴定法的原理二、电势滴定终点的确定三、电势滴定法的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章吸光光度分析法第一节吸光光度法的基础知识一、光的基本性质二、光的互补作用与溶液的颜色三、光的吸收曲线第二节光的吸收定律一、朗伯?比耳定律二、朗伯?比耳定律的推导三、吸光度与透光度四、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及桑德尔灵敏度第三节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一、吸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的要求二、影响显色反应的主要因素三、显色剂第四节吸光光度分析法及仪器一、吸光光度分析的类型二、吸光光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四、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第五节吸光光度法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一、吸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二、测量条件的选择第六节吸光光度法的应用一、示差吸光光度法二、多组分的分析三、配合物组成的测定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一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一节基本原理一、共振发射线与吸收线二、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关系三、原子吸收线的宽度四、原子吸收的测量五、灵敏度和检出限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光源二、原子化器三、分光系统四、检测系统五、读数装置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第三节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一、分析线的选择二、灯电流的选择三、原子化条件的选择四、燃烧器高度的选择五、进样量六、单色器狭缝宽度与光谱通带的选择第四节定量分析方法一、标准工作曲线法二、标准加入法第五节干扰及消除方法一、光谱干扰二、化学干扰、物理干扰及电离干扰第六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一、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化学元素二、有机物分析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二章气相色谱分析法第一节色谱法概述一、色谱法原理介绍二、色谱法的分类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基本原理一、气相色谱法的特点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第三节气相色谱的实验技术一、色谱系统二、实验技术要点三、程序升温和衍生物制备第四节气相色谱法的应用一、定性分析二、定量分析三、气相色谱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第五节气相色谱法的新进展一、顶空气相色谱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三、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技术参数一、速率理论二、柱外效应三、分离度四、系统适应性实验第二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系统一、高压泵二、梯度洗脱装置三、进样器四、色谱柱五、检测器六、数据处理系统和结果处理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方式一、吸附色谱法二、分配色谱法三、离子色谱法四、尺寸排阻色谱法五、亲和色谱法第四节样品预处理与色谱柱的保护一、样品预处理二、色谱柱的保护第五节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新进展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概述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概述三、高效毛细管液相色谱法概述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四章现代仪器分析简介第一节光分析法导论一、电磁波的辐射能特性二、光分析法的分类第二节原子发射光谱法一、基本原理二、原子发射光谱仪三、应用第三节原子荧光光谱法一、基本原理二、原子荧光光谱仪三、应用第四节分子荧光和磷光分析法一、荧光和磷光的产生二、荧光和磷光强度的影响因素三、荧光/磷光分析仪器四、荧光/磷光分析法应用第五节红外分光光度法一、分子的红外吸收二、红外光谱解析程序第六节核磁共振波谱法一、基本原理二、1HNMR谱的解析三、13CNMR谱的特点与解析第七节流动注射分析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五章样品分析的一般过程第一节试样采集和制备一、试样的采集二、试样的制备第二节试样的分解与处理一、无机试样的分解处理二、有机试样的分解处理三、试样分解处理方法的选择四、干扰组分的处理第三节测定方法的选择一、测定的具体要求二、被测组分的性质三、被测组分的含量四、共存组分的影响五、实验室条件第四节分析结果的计算和数据评价一、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表示方法二、分析结果的报告与评价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附录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2001年国际原子量)附录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附录三弱酸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附录四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附录五常用浓酸浓碱的密度和浓度附录六几种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附录七常用标准缓冲溶液不同温度下的pH值附录八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lgKf(25℃)附录九标准电极电势表(25℃)附录十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25℃)附录十一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参考文献目录绪论0.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0.2 分析方法的分类0.2.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0.2.2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0.2.3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2021高中化学高考难点5 溶液稀释与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Word学生考试版)

2021高中化学高考难点5 溶液稀释与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Word学生考试版)

难点5 溶液稀释与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命题规律】本专题为高考热点。

主要考查溶液稀释图像、酸碱中和滴定图像的分析。

考查的核心素养以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为主。

【备考建议】2021年高考备考时,应关注多曲线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新课标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 2A 溶液。

溶液中,pH 、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 溶液体积a N OH V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比如A 2−的分布系数:2222(A )(A )(H A)(HA )(A )c c c c 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①代表2(H A)δ,曲线②代表(HA )δ-B .H 2A 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 −1C .HA −的电离常数K a =1.0×10−2D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2(Na )2(A )(HA )c c c +--<+2.【北京一零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某温度下,将pH 和体积均相同的HCl 和CH 3CO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 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II代表HCl的稀释过程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从b点到d点,溶液中-+33c(CH COO)c(H)c(CH COOH)⨯保持不变D.该温度下,b点K w的数值比e点大3.【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25℃时,向10mL0.01mol/LNaCN溶液中逐滴滴加10mL0.01mol/L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忽略体积微小变化)A.a点溶液的pH≥12B.b点的溶液:c(CN-)>c(HCN)C.c点的溶液:c(CN-)+c(HCN)+c(Cl-)=0.01mol/LD.pH=7的溶液:c(Na+)+c(H+)=c(Cl-)+c(CN-)4.【湖南省永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已知:p[()c HXc(X)-]=-lg[()c HXc(X)-]。

【师说】2021-2022学年高一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练习:1.2.3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Word版含答案

【师说】2021-2022学年高一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练习:1.2.3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Word版含答案

7新提升·课时作业踩点训练学问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1.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NaOH溶液的正确含义是()A.在2 L水中溶有80 g的NaOHB.80 g NaOH溶于水配成的溶液C.每升溶液中含有80 g NaOHD.每2 L溶液中含有80 g NaOH【答案】C学问点2肯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2.2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取出其中50 mL,则这50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4 mol/L B.0.2 mol/LC.1 mol/L D.2 mol/L【解析】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NaOH)=2 g/40 g/mol0.25 L=0.2 mol/L。

【答案】B3.用98%的浓H2SO4(ρ=1.84 g/mL)配制1 mol/L的稀H2SO4 100 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

按使用时消灭的先后挨次排列正确的是()A.②⑥③⑦⑤B.④③⑤⑦⑥C.①③⑦⑤⑥D.②⑤⑦⑥【解析】浓溶液配稀溶液过程为:a.计算所需浓溶液体积:5.3 mL,b.选用合适量筒量取浓溶液:10 mL量筒,并用滴管滴加浓H2SO4到刻度线,c.稀释浓H2SO4:将少量水放入50 mL烧杯中,沿玻璃棒缓缓将浓H2SO4注入水中,d.将冷却至室温的稀溶液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e.定容。

【答案】A学问点3依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的计算4.下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是() A.含4 g NaOH的溶液1 LB.含0.1 g NaOH的溶液1 LC.含0.2 mol H2SO4的溶液0.5 LD.含19.6 g H2SO4的溶液1 L【答案】A学问点4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5.下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邢台县路罗中学化学组石向欢、杨双臣教材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必须使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本节课立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延伸到具体的配制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的基本操作.学生分析本节课实验简单,学生兴趣浓厚,只是简单的模仿不会进行实验评价和分析.需要在实验中进一步提升化学能力及实验的规范化.实验目标确定通过溶液的配制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理解;巩固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习实验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原理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重点配制1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难点实验误差分析实验器材烧杯(50毫升)、玻璃棒、托盘天平、称量纸、量筒、水、氯化钠、药匙、试剂瓶。

注意事项1.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注意在实验过程中避免药品的外溅。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情景——联系实际——讨论分析——学生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展示:医用生理盐水医用酒精 [引导观察标签]导语:实际生产中,许多时候我们必须使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如:农业上用16%的食盐溶液选种子。

如太浓,优种会被选出,太稀劣质种子也将被选中。

所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十分重要。

[问题引入]医院为什么要配制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如何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0。

9%的生理盐水?[学生讨论]二.进入新课问题1:该实验需要哪些仪器与药品?问题2:该实验需要注意事项?才能配制的比较准确?[归纳实验步骤][温馨提示]实验中的安全事项[学生实验]配制1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1.称量中的调零2.量筒的读数问题3.合作问题[学生讨论归纳实验中的问题][误差分析]如在本实验中,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反馈练习】实验室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等于5%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一、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根据c B=n 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 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

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 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二、误差原因实例归纳
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归纳分析如下: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
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

分析:偏小。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

分析:偏小。

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

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12.5g,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

(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
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

分析:偏大。

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4.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

分析:偏大。

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g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40.0g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使结果偏大。

5.称量过程中溶质吸收空气中成分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

分析:偏小。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使所称量的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导致其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速度要快或放在称量瓶中称量最好。

6.称量错误操作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

分析:偏小。

在纸片上称量氢氧化钠,吸湿后的氢氧化钠会沾在纸片上,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

7.天平砝码本身不标准
例:天平砝码有锈蚀。

分析:偏大。

天平砝码锈蚀是因为少量铁被氧化为铁的氧化物,使砝码的质量增大,导致实际所称溶质的质量也随之偏大。

若天平砝码有残缺,则所称溶质的质量就偏小。

8.称量时药品砝码位置互换
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溶质4.4g,称量时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分析:偏小。

溶质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质量4.0g减去游码质量0.4g,为3.6g。

即相差两倍游码所示的质量。

若称溶质的质量不需用游码时,砝码反放则不影响称量物质的质量。

9.量筒不干燥
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没有干燥的量筒量取浓硫酸。

分析:偏小。

相当于稀释了浓硫酸,使所量取的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

10.量筒洗涤
例: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

分析:偏大。

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部分的体积扣除,若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11.量筒读数错误
例: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分析:偏大。

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睛与量筒中浓硫酸的凹面处相平。

仰视读数时,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所取的硫酸偏多,结果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12.未冷却溶液直接转移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分析:偏大。

容量瓶上所标示的使用温度一般为室温。

绝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伴有热效应,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度。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缩小,低于刻度线,浓度偏大。

若是溶解过程中吸热的物质,则溶液浓度偏小。

13.转移溶质有损失
例:转移到容量瓶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分析:偏小。

在溶解、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溶液溅出,溶质有损失。

使溶液浓度偏小。

14.烧杯或玻璃棒未洗涤
例:转移后,未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或者虽洗涤但未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

分析:偏小。

溶质有损失。

使溶液浓度偏小。

(五)由定容过程引起的误差
15.定容容积不准确
例: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

分析:偏小。

当液面超过刻度线时,溶液浓度已经偏小。

遇到这种情况要重新配制溶液。

16.定容后多加蒸馏水
例: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分析:偏小。

容量瓶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是因为极少量的溶液润湿磨口或附着在器壁上未流下来,不会引起溶液浓度的改变。

此时加水会引起浓度偏小。

17.定容时视线不平视
例:定容时仰视。

分析:偏低。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内液面最低点高于刻度线,使浓度偏小;反之,俯视时,容量瓶内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使浓度偏大
(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操作
18.称量溶质的小烧杯没有干燥
分析:无影响。

因为所称溶质质量是两次称量数据之差,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正确,则物质的量浓度无影响。

19.配制前容量瓶中有水滴
分析:无影响。

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变化。

20.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分析:无影响。

定容摇匀后,溶液的配制已经完成。

从中任意取出溶液,浓度不会发生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