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学案导学—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论语》十二章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1.[审美鉴赏及创造] 了解孔子、《论语》以及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语言建构与运用] 翻译文句,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3.[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各章所表达的要旨,了解孔子仁、义、礼等学说的基本内涵。
4.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考十二章《论语》对于个人生活和学习的启示意义。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派创始人。
《》,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借助工具书,通读选文,标注字音,解释生词。
3.熟读选文。
三、课堂导学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
(二)文本探究
1.请概括各章内容的要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答案:各章内容要点:
一、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二、礼、乐以仁为基础
三、执着追求“道”
四、君子重义而轻利
五、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六、文质彬彬,方为君子
七、以“仁”为己任,要意志坚强
八、持之以恒
九、智、仁、勇是完美人格必备
十、克己复礼为仁
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二、《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
2.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谈个人的感受。我们在现代社会,应该怎样看待“仁”“礼”?
(三)拓展:查阅资料,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四、课后巩固
(一)基础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贫而无谄.谄:
如工如磋.磋:
其.斯之谓与其:
其斯.之谓与斯:
始可与言.《诗》已矣言:
告诸.往而知来者诸: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
不以其道.得之道:
不处.也处:
恶乎
..成名恶乎:
造次
..必于是造次:
颠沛
..必于是颠沛:
颠沛必于是.是:
君子喻.于义喻:
从者病.病:
莫能兴.兴:
君子固.穷固:
小人穷斯.滥矣斯:
君子求诸己诸: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行:
子亦有异闻.乎闻:
又闻君子远.其子也远:
《诗》可以兴.兴:
可以观.观:
可以群.群:
可以怨.怨:
参考答案:基础检测:1.
谄:奉承,献媚
磋:磨治
其: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斯:这
言:谈论,讨论
诸: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本文用于代替“子贡”,第三人称而:如果
信:信用
道:方法,这里指正当的方法
处:享有,所有
恶乎:哪里
造次:慌忙,仓促
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是:这,指仁德
喻:知晓,明白
病:指因饥饿而身体极度虚弱
兴:起身
固:固守
斯:就
诸:之于
行:实践
闻:听到的事情,这里指听到的教导
远:疏远,这里指不偏爱
兴:兴起,这里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观察
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
2.翻译下列语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参考答案:
2.
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之后还要打磨。做人如果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
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就会胡作非为。
君子什么事都依靠自己,小人什么事都责求别人。
《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
3、默写: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自勉。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