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合集下载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主要 成就
2、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和国际格局 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方面、 方面产生了哪些不同后果? 方面产生了哪些不同后果?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 人类进入“ 展,人类进入“电气时 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 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 帝国主义阶段) 段(帝国主义阶段)世 界市场逐渐形成 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 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差 距进一步拉大; 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国 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恩格斯说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 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 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 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 静的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 变革。 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 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 世纪中期到19世纪 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 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 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
社会关 系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 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分 化对立
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国际格 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 局 面
思考: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有什 么联系?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提 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 然产物
工业革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背景条 件
资本-海外贸易、 资本-海外贸易、奴 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市场- 市场-殖民地的范围扩大国 外市场不断扩大
劳动力- 劳动力-殖民扩张
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 资金- 资金 殖民地的掠夺; 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 市场- 市场 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形成, 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 商品的需求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初)是西方工业 (2)社会近代化: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文明的确立与 推动了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不断兴起。现代化立
发展时期
体交通体系逐步形成,人类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英
美等国的殖民扩张带来了人口结构、族群结构的变动及文化、文
明的碰撞。
【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
CONTEN TS
考什么 /////// 命题角度解读 核心素养提升

练什么 /////// 高考内容衍生 热考命题对接

课时训练 ///////来自1学什么梳理教材主干 明晰命题核点
目录
知识点一 工业革命的爆发 1.背景
政治前提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①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 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经济条件 ②通过_殖__民__扩__张___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 广阔的海外市场
2.《剑桥欧洲经济史》中说:“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 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摘自必 修教材P59)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特点? 提示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3.恩格斯如此描述工业革命后的伦敦:“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 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27)材料 体现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变化? 提示 城市化发展,大城市人口猛增。
选择性必修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 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 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 2.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 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
(1)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 各地经济的联系 (2) 表现:
①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
②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 ;工业生 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
(3)影响: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建立
①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相同点:
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 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 背景: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内容: 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影响: 生产力、社会结构、国际关系、
本质: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 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 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 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落后 B.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本性 C.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能力 D.东方国家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 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 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 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 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 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 世界霸权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使资本主义国家结束殖民扩张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领域发明国别发明人新兴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动力革新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交通运输工具汽船美国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注意: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指从手工工具到珍妮机再到蒸汽机。

2、生产手段、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1)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3)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

(4)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①新的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二次工业革命比较

二次工业革命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四、主要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三个特点: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三个特点:1、科学与 技术的结合程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技术的结合程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 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二工, 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二工,自然科 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 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 革命取得巨大成果。 革命取得巨大成果。 2、是否一枝独秀。一工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进程 、是否一枝独秀。一工首先发生在英国, 相对缓慢;二工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对缓慢;二工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技 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日,德交叉进行二次工业革命。二工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 、 德交叉进行二次工业革命。二工开始时, 家如日本,德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 家如日本,德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 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 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发展较快。 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发展较快。
商品输出,原料掠夺, 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商品输出,原料掠夺 扩张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市 场最终形成。 场最终形成。
补充知识点: 、二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笔 补充知识点:1、二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中国带来什么影响?(笔 记)。 一工影响:欧美列强发动鸦片战争, 一工影响:欧美列强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新思 想的萌生和发展。 想的萌生和发展。 二工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工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半封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半封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向西方学习从技术 转向制度;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转向制度;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2、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怎样应对“文明 、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怎样应对“ 的转型”)(笔记 笔记) 的转型”)(笔记) 要重视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又要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 要重视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又要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 把科学和技术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当今, 把科学和技术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当今,要加快科技进步与新 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和谐发展等等。 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和谐发展等等。 3、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练习册思维启迪) (练习册思维启迪)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前提与条件⑴前提: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英国经济迅速发展。

⑵条件:①市场:殖民地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求技术创新(根本)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资本:殖民贸易和掠夺。

2、进程:⑴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地点:英国部门:棉纺织业———冶金—采煤①生产: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②动力: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③运输: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⑵扩展:欧洲大陆和美国⑶完成:1840年前后,英法美相继完成。

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二、影响A、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⑴经济: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②生产组织形式: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工厂所取代,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③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④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⑤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⑵政治: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⑶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政策所取代。

⑷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加快,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原因条件⑴经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⑵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⑶政治: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亚非拉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对世界的影响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2)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3)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生产力水平
发展阶段特征
对资本主义 国家发展
社会关系 世界格局
要 求
殖民侵略及特点
对亚非拉地区
破坏领土、 主权完整, 瓦解旧的 经济制度
背 景
民族民主运 动及特点
对中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 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⑵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
第一次
开始时间 核心成就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电动机、 内燃机
蒸汽机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 科学理论
蒸汽时代
瓦特
电气时代
爱迪生
交通工具
新能源
牛顿力学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 现象 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 机 煤 电力、石油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开始
时 间
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 民掠夺;3、劳动力-圈地运动;4、技术-国外市场不断扩大;5、市 条件 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主要 成就
区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重 两次工业革命有何联系与区别? 点 联系:前一次为后一次的发展创造了条 !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工人、技工劳动经验 完全以科技为基础 总结,发明工具
源于英国,各国多引 各国都有发明创造、 进英国设备 美、德居多
二、迁移和运用:
以轻工业为主棉纺织 以重工业、电力、通 等 讯等领域为主
二、迁移和运用: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比 较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棉纺织:1哈格里夫斯-珍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 妮纺纱机(1765年);2克 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 隆普顿-骡机(1779年); 动机; 2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1785年) 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 (1785的) 飞机; 交通运输:1、富尔顿-轮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 船(美、1807年);2、史 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 蒂芬孙-蒸汽机车(1814年)报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民族主义运动新发展,民族运动和民主运动紧密结合,以中国辛亥革命和印度1905年革命为代表的亚洲的觉醒
世界格局
加快殖民扩张,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同时传播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制度、文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形成欧、美两大工业带;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工业国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亚非拉农业国生产原料;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引发一战。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石油、汽车、化学工业等
经济阶段、思想
自由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思想形成
经济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
阶级关系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议会经济政治改革,缓和了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
引发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运动,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开始城市化进程,出现火车、汽船等新交通工具;报纸等生活媒介;生活节奏加快;风俗习惯改变
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飞机、汽车等新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等新通讯工具;广播电影电视等生活媒介;电灯等照明工具;生活节奏加快;风俗习惯改变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项目
一工(1760年代-1860年代)
二工(1870年代-二战)
条件
前提
政权保障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19世纪60、70年代资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条件
市场
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掠夺(国外)
改革统一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技术
工场手工业积累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相同点:1、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都引起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关系的巨变;2、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都对中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5、客观上都传播着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6、都促使列强走上侵略扩张道路,但也都使得无产阶级受到压迫并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与贫穷;7、从条件上看,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为之提供了可能,殖民扩张为两次工业革命开拓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市场的需要成为发生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和促成因素;8、都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二)不同点:1、发明创造者成分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工人技师为主的劳动者是发明创造的成分,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多为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技术改进;第二次中绝大多数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发明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发源地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之后向其它国家扩展;第二次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几乎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3、工业发展的重心不同:第一次开始于棉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第二次则侧重于重工业和电力业、能源工业领域;4、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确立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

第二次是从重工业开始,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

5、对世界的影响不同:(1)生产的动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开辟了电气时代。

(2)社会结构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使世界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第二次使生产资本高度集中从而产生垄断经营方式,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者。

(3)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的联系,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第二次使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东西方差距扩大。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重要发明: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完成标志: 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 变化。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来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 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3.使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 对立阶级 。
两次工业革命
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后,为发展资本主义巩固自己的统治。 时间: 国家行业: 英国 过程: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棉纺织业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
珍妮机的发明——棉纺织业一系列发明——冶金、采矿业的 发明——改良蒸汽机出现——蒸汽机应用于纺织、冶金、采 矿的部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推动交通运 输工具的发明——人类发明火车和汽船 改良蒸汽机———瓦特 汽 船———富尔顿 车———史蒂芬孙
共同点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 科技和教育发明:发电机、内燃机) (美国)爱迪生发明碳丝电灯等 (德国)卡尔· 本茨发明内燃机、
主要发明 (成果)
(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汽车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比较 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产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 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 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 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 胜了封建主义。 主义生产的面貌,使资本主 3、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 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 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断阶段。电力在生活领域的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 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 局面。 生活。 1、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第一次: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阶级的出现。 第二次: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29页文档资料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29页文档资料
•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 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加强国际合作,注重可持续 发展,趋利避害。
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新的科技革命?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不 断增强综合国力。
谢谢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结论及启示
• 科技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代科技进步 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 国家: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重人才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 鼓励知识创新。
• 个人: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 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 新意识。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 对中国的影响
•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
的时候,英国正进行一场
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 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第一次工业革命
•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 的生产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变成垄 断资本主义国家。
—— 九上教材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 次 工 业 革 命 比 较
所谓“建设性使命”是指客观上资 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传播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建立西方式的 社会奠定基础.
思考: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 “建设性使命”表现在哪些方
面?
政治 经济 思想
中国人民救亡 图存运动高涨
维新变法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洋务企业 军事企业
民用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区别:
对资本主义 国家发展
对亚非拉地区
对中国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在人类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

一.两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题提供了劳动力;工场手工业为工业革命积累了技术条件;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成为推动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棉纺织: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65年);2.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79年);3.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1785年)动力: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1.富尔顿发明轮船(美、1807年);2.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1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三.两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作用,它与技术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大发明也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进程相对缓慢。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的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其规模广泛,发展也较为迅速。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发明者 动力 科技含量 发展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匠
科学家和工程师
蒸汽
电力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
结合
产技术紧密结合
首发英国,逐步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
到其他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始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手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 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
织形式
织出现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 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

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 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殖民扩张
掠夺原料,输出商品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殖民
扩张
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
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世界
市场
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城市化
进程
工业城市兴起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兴起
城市化
进程
工业城市兴起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兴起
人类生活方式
加速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文学
艺术
浪漫主义文学(18C末~19C30s)
劳动力
英国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自然
科学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大大提高
社会
环境
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工业
动力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电力和内燃机动力代替蒸汽动力
动力
机器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工业
结构
纺织、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钢铁等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程
电力、电气、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等工业兴起,钢铁工业得以改进技术;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工业
布局
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
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兴起
工业
生产
组织
形式
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占多数,规模小
大企业时代到来,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日趋国际化,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形成垄断组织
现实主义文学(19C30s以后)

(完整版)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工业革命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不同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

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问题归纳】★1、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2)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8、【两次工业革命启示与思考】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负面影响。

2、如何应对科技革命①我国应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我们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利避害,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③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艰苦奋斗,立志报国,为实现民族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两次工业革命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总结

时 间 原因
开始部门 棉纺织业
主要 成就
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2、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 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1、推动生产力发展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3、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
影响
次第 项目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影响
两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
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
两次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
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
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 子弹。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 尾气等。 c、社会问题: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交 通拥挤。 D、能源问题:煤炭、石油资源的过量 开采。
时 间 原因 主要 成就 特点
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 内燃机的发明:卡尔.本茨(19世纪80年代)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卡尔•本茨(德)飞机--莱特兄弟(美)
1、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 3、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3、帝国主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我们青少年要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 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加剧对中 国的侵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了戊 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那么你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很多人都喜欢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甚至关于这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的考题,经常会出现在中学考试的试卷上。

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其实并不难,其实主要就是从背景、时间、标志、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中发现,这两次工业革命后,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新的格局变化。

这两次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思想领域、社会领域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特别是思想领域,整个社会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于对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各个国家开始重视生产技术的革新以及进步,在教育方面更是偏重于技术方面的培养。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自然科学等学科得到西方各国的重视,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也开始偏向于科学技术等学科。

然而,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教育开始落后,这为后来西方国家那空前堕落的社会风气埋下了伏笔。

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后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类产业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垄断者。

每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综合实力差距越来越大。

不过很多落后的国家,在认识到自身生产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局限后,也加快了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无论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这两次工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深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尤其是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

而以英国为代表的、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纷纷通过这次革命壮大国力,最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中最具有代表的、也是最重要的发明成果是蒸汽机。

以往人们都是依靠人力来作为工厂的生产动力的。

随着世界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模式根本无法给资本阶级带来巨大的收益。

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
5、市场-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3、劳动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
4、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5、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两次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复习建议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复习的时候,列表比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说,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成果”一般考查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知识清单考点聚焦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全面社会改造过程。

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资本条件: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进行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5.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

如图:(二)工业革命的过程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拓展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长期居于“世界工厂”地位。

不久(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方面: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发展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人受到严格纪律的约束,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附属品。

②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革命使国家的经济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开始。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革命使各工业国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金
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一工积累(商品输出和殖民掠夺)
原料
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亚非拉沦为原料产地
特点
特点
科技关系
技术发明与科学理论结合不很紧密: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国家
革命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向法美等周边地区扩展。
在美德等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德日俄等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思想文化
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殖民地民族主义思想发展
列宁主义、凯恩斯主义产生;殖民地民族、民主主义思想发展
文艺
现实主义文学、美术;报纸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印象画派;民族主义文学;广播电影电视
社会生活
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矛盾尖锐
环境污染、国际矛盾尖锐
生活方式、生活结构(衣食住行用等)
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社会主义运动
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走向国际联合(第一国际)
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以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和印度民族大起义(1957-1859)为代表的亚洲革命和印度1905年革命为代表的亚洲的觉醒
世界格局
加快殖民扩张,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同时传播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制度、文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形成欧、美两大工业带;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工业国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亚非拉农业国生产原料;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引发一战。
行业
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部门(棉纺织业)
主要发生在重工业
显著成就
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
影响
经济
生产力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方式
手工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分散走向集中
生产高度集中
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关系)
工厂制度兴起(工场过渡到工厂
项目
一工(1760年代-1860年代)
二工(1870年代-二战)
条件
前提
政权保障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19世纪60、70年代资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条件
市场
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掠夺(国外)
改革统一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技术
工场手工业积累
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一工积累
劳动力
圈地运动
城市化进程
开始城市化进程,出现火车、汽船等新交通工具;报纸等生活媒介;生活节奏加快;风俗习惯改变
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飞机、汽车等新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等新通讯工具;广播电影电视等生活媒介;电灯等照明工具;生活节奏加快;风俗习惯改变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垄断组织产生
经济结构
开始工业化(轻工业为主),农业比重减少
工业结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为主导
世界市场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交通、通讯工具
火车、汽船等
飞机、汽车等新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等新通讯工具
能源结构
煤成为主要能源
电、石油成为主要能源
新兴工业部门
机器制造业、棉纺织、采煤、铁路运输等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石油、汽车、化学工业等
经济阶段、思想
自由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思想形成
经济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
阶级关系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议会经济政治改革,缓和了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
引发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运动,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