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任务形式: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800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考核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讨论,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1、“城市病”及其治理2、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3、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价值与方式参考答案:城市病及其治理个人提纲:1.解释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市民参政议政)的定义;2.介绍市民参政议政的价值和意义;3.介绍市民参政议政的方式,互联网、媒体演变成最简便、最快捷和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方式4.举例分析: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2年成立至2009年09月1日长达17年的时间没有一所义务教育的学校,市民或写信投诉或自办学校,甚至起诉开发区管委会,都没有解决,根本原因在于管委会没有教育管理职能。
2009 年02 月这个问题被市民反映到被市政协教文卫体委主任牛继升那里。
2009 年的政协全会上,牛继升提案建议尽快在亦庄建成一所公立义务教育学校,在两会期间牛委员把提案挂到了网上,受到市民的极大关注和踊跃跟帖支持,支持率在市政协的18 个重点提案中排名第二,被划为市政协专委会重点督办的范围。
2009 年9 月1 日,亦庄实验学校亦庄开发区管委会宣布,实验学校作为一所民办校,将承接开发区义务教育的任务,并享受开发区管委会的教育经费拨款,结束了亦庄无义务教育的历史。
5.短短的七个月,就解决了长达十几年悬而未决的义务教育难题。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是期盼义务教育已久的亦庄居民所没有想到的。
也正是广大的市民抓住了两会听民情,传民意,解民困的良好机遇。
踊跃参政议政,通过互联网积极的表达渴望义务教育的要求。
通过两会这个渠道,优质高效的解决了义务教育的难题。
从而体现了市民参政议政有利于城市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促进政府办事效率的积极意义。
案例分析:济南节前上演“疯狂”堵车高架桥变“停车场”尽管山东济南多数主干道堵车状况较前两日略有缓解,可21 日下午,北园高架路还是堵得不轻快。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 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为主。
【军事功能;政治功能】A. 军事功能B. 社会功能C. 政治功能D. 文化功能2. 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系统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综合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A. 系统分析方法B.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 综合分析方法D.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 ()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信息化】A. 农业现代化B. 科技现代化C. 工业化D. 信息化4. 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A. 更加注重对内部系统的管理B. 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C. 强调以什么方式实施管理会加强管理的便利性D. 强调提高管理的内部效率5. ()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
【市人民政府】A. 市人民政府B. 市人民法院C. 市人民检察院D. 市政协6. 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
【市人大;中共市委;市政府】A. 市人大B. 中共市委C. 市政协D. 市政府7. 在我国,市人民团体特指()。
【市妇联;市共青团;市工会】A. 市妇联B. 市共青团C. 市红十字协会D. 市工会8. 中共市委对()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大】A. 市人民政府B. 市人民法院C. 市人民检察院D. 市人大9. ()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
【需求型;供给型;资源型】A. 营销导向B. 需求型C. 供给型D. 资源型10.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组成。
【战略措施;战略反馈;重点战略;战略依据和战略愿景】A. 战略措施B. 战略反馈C. 重点战略D. 战略依据和战略愿景11. 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
国开电大城市管理学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答案
考核任务形式:课程总结
考核内容:学完了这门课程,相信你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城市管理的基本知识,对城市管理有了系统的认识,那么现在请你结合所学理论和知识,对你生活的城市谈一谈你对该城市的城市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考核要求:撰写一篇不低于1000字的论文,有理论,有案例。
答案:
城乡一体化理论学习体会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
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同时要有利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的素质,使其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从而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
2、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贯通。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事实上,农村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的辐射,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所在。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表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仍然必须强调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协同共生。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考试资料题大汇编附完整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考试资料题大汇编附完整答案一、填空题1. 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
2. 现代意义的城市管理,主要是源起于古典经济学的思想。
3. 《马丘比丘宪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表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功能综合转变的强烈倾向。
4. 城市管理思想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循着城市规划思想的阶梯进行的。
5. 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一般被看做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开端。
6.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7.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
8.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
9. 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
三级管理即市、区、街道。
10.随着信息技术和3S(GIS,GPS,RS)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使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即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11. 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上。
12. 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一种是地方化经济,一种是城市化经济。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14. 对中国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必然要求。
15. 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体现在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两个方面。
16.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18. 营销城市要走出去,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要由生产管理转向形象管理。
19.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
国开电大城市管理学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城市管理学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答案答案见后几页考核任务形式: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论文。
撰写的论文要求用WORD修改功能,保持原始修改记录。
考核内容:撰写论文,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1、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2、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3、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4、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答案: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不断强化三个理念: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强化“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理念;强化“加快发展、又好又快”的理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关系;正确处理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增强经济实力与致富职工群众的关系。
农一师今后发展根本思路是: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以上,年均增加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团场农牧职工人均纯支出超过8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超过1.5万元,实现“十一五”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务支出“三个翻番”目标。
为此,要实现两个率先:在兵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突出三项重点: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
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民生。
牢固树立四种观念:市场经济的观念,开放创新的观念,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观念和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观念。
建设五大基地:一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和加工基地;二是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三是支农产业基地;四是电力能源基地;五是化工产业基地。
实施六大战略:一是大力实施以集约化、技术集成化、管理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战略,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大力实施以优势资源转换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大力实施以阿拉尔市为龙头、以团场为基地的产业集聚、生产要素集聚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五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师、市,人才兴师、市”战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六是大力实施以项目和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战略,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2.市人大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
3.中共市委在城市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
4.需求型、供给型、资源型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
5.增长型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6.衰退型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7.伦敦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8.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9.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10.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11.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12.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13.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
14.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
15.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自然社区、功能社区、法定社区。
16.构建敏捷城市,要做到信息敏捷、人员敏捷、制度敏捷。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家建设部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
18.近代城市规划始于法国。
19.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垄断问题。
20.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政治参与、行政参与、社会参与。
21.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外部不经济问题、非价值物问题2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就其下级行政建制而言,分为辖区的市和不辖区的市,不辖区的市一般是县级市。
23.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是行政合法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
24.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美国萌生。
25.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弱调控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实行联邦制,土地实行私有化。
26.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强调控模式以法国、荷兰、希腊为代表。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1-4网考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1-4网考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主观题)1理论联系实际讨论,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1. “城市病”及其治理2.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3.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价值与方式考核形式及要求:采取课堂小组讨论形式。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500字的讨论提纲。
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 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 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答案:1、“城市病”及其治理个人讨论提纲:一、“城市病”的含义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导致现货化 的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 住房紧张,能源短缺,而造成的种种弊端,称之为“城市病”。
二、“城市病”的主要表现人口膨胀、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能源短缺。
三、“城市病”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常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对城市形成的的依赖,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不公能影响健康,严重者还会发生疾病。
1、 以车代步,2、以补求寿,3、娱乐过度,4、迷恋电视,5、睡眠不足,6、钦食过精。
四、“城市病”的治疗方法比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北京采取双号限制车辆出 行,未来在销售汽车方面更采取摇号的方法,实行宏观统一 的方式控制抑制问题。
形考任务(主观题)2一、案例分析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撰写论文,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1)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2)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3)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4)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
考核形式及要求: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论文。
撰写的论文要求用WORD修改功能,保持原始修改记录。
答案: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所谓的树立和落实 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城市管理的工作产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考核任务形式及考核内容:形考1:考核任务形式: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800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考核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讨论,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1、“城市病”及其治理2、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3、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价值与方式形考2:考核任务形式: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论文。
撰写的论文要求用WORD 修改功能,保持原始修改记录。
考核内容:撰写论文,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1.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2.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3.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4.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形考3:考核内容:结合所学城市管理学某一方面的理论,撰写一篇文章,题目如下:1、突发事件管理理论学习体会2、城市区域协同发展理论学习体会3、城市社区自治理论学习体会4、城市环境管理理论学习体会5、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理论学习体会6、循环经济理论学习体会考核形式及要求:撰写一篇字数不低于1000字的课程学习总结。
形考任务1考核任务形式: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800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考核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讨论,题目如下(自动选择其一)1、“城市病”及其治理2、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3、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价值与方式答:2、关于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个人讨论提纲:一、城市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城市政府职能来自城市社会客观存在的需要,中国城市政府当前出现的转变职能的需要,来自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过渡以及未来新体制运转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城市政府职能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路和模式中形成的,基本上是与比较落后的产品经济甚至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相适应的。
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行管本科班《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城市管理学》作业1参考答案可选做第2题题目要求: 采取课堂小组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讨论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弊端及如何改革。
参考答案:一、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二、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弊端: 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体制上过度集权。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来看,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
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
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三、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弊端的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经过了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的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地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
过去我们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现在应当重视服务职能而较少地运用管制职能。
具体的转变任务和步骤主要是: (一)实行市政职能的分解,就是对原有市政职能进行具体分解,划分出哪些职能是应取消的,哪些需要继续保留,哪些是要下放或转移的,哪些是需要充实加强的。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86;课程代码:00206;适用专业及层次:行政管理、本科;考试: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不定项选择题1.城市往往在一个地区的(ABCD)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高度。
A.文化B.政治C.社会D.经济2.( C)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A.科技现代化B.信息化C.工业化D.农业现代化3.(ABD)属于我国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
A.市人大B.市政府C.市委D.市司法机关4.中国城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其组成部分主要有(ABCD)。
A.市党代表大会B.市委员会C.市委常委会D.市纪律检查委员会5.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就其下级行政建制而言,分为辖区的市和不辖区的市,不辖区的市一般是(A)。
A.县级市B.地级市C.副省级市D.直辖市6.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关键问题是(ABCD)。
A.自主性B.责任C.消费者导向D.市场导向7.城市管理中存在的(ABC)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
A.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B.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C.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D.城乡失衡发展8.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D)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A.第一产业B.第四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9.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AC)。
A.外部不经济B.信息不对称问题C.非价值物问题D.自然垄断10.非常态事件处理的原则包括(ABCD)。
A.重要优先原则B.统筹协作原则C.充分准备原则D.监督保障原则二、名词解释11.城镇体系规划: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12.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13.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1.“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2.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弊端及如何进行改革3.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城市管理考核形式及要求:从以上3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500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评分标准:优秀的标准(100,X?90)能够准确地说明讨论题目的内涵,逻辑严密,有一定的创新性;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观点。
良好的标准(90,X?80)能够准确地说明讨论题目中的某个方面的内容,逻辑清晰,有某些独立见解;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观点。
中等的标准(80,X?70)能够比较准确说明讨论题目,逻辑较清晰,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观点。
及格的标准(70,X?60)能够比较准确说明讨论题目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逻辑不严密、不完整,自己的见解不多;联系实际的例子不十分恰当。
不及格的标准(X,60)不能够说明讨论题目的内容,逻辑混乱;联系实际的例子不对题。
零分..一、个人的讨论提纲(30分)提交的个人提纲字数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1.“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
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规划滞后于建设。
城市“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城市生态环境差。
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弊端及如何改革.一、一“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做到: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5、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国有土地市场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源头上治理规划管理失控问题.二联系实际例子在城市中,“马路拉链”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有给水、污水、雨水、弱电、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在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三小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火柴盒般的高大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城市不断变大、变新、变洋,一批批低矮破旧的房屋被拆除,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化建筑席卷全国,但一些中小城市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自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搞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重在外在建设,而功能设施却往往配套不全.形成现有“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规划滞后于建设.2、城市建设标准低,城市生态环境差.3、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4、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由此可见“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造成的,其后果是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治理城市病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A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B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弊端: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体制上过度集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来看,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C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弊端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过了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的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地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过去我们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现在应当重视服务职能而较少地运用管制职能.具体的转变任务和步骤主要是:一实行市政职能的分解,就是对原有市政职能进行具体分解,划分出哪些职能是应取消的,哪些需要继续保留,哪些是要下放或转移的,哪些是需要充实加强的.通过职能分解,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行政运行机制以及任职资格和条件,将职能具体化,理顺内部和外部的工作关系,从而为落实人员与编制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是实现市政职能转变的第一步.二加强市政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市政管理是法治管理,各种市政决策都要依据法律.为此,必须首先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对机构的设立、机构编制都要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依法的基础上,做到政务公开,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使各种违法事件都能受到法律制裁.逐渐形成以法治政、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市政职能运行状态.三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在对市政管理职能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要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1同一类业务由一个部门集中管理,减少中间交叉扯皮的情况,提高办事效率;2必须由几个部门共同管理的业务要分清主辅关系,明确业务接口;3进行综合管理,对一些长期扯皮、难以划清的业务归并到一个部门,以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性.四加强市政职能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市政职能岗位人员必须符合市政工作要求.市政管理人事部门要经常考核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不合格者及时撤换,以保证市政工作的效率性,优良地实现市政公共服务的各项基本职能.五转变市政管理手段,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在法律前提下,使用稳健和灵活的公共政策,往往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管理效果.因此,加强公共政策的设计工作和其实施的管理艺术,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业2一、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所谓的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城市管理的工作产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影响.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城市管理的全部内容,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兴办市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城市管理工作坚持的根本原则.2、加强城市管理,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人文工程,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加速器和助力剂,它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城市管理要跟进,城市经济要发展,必须走综合执法之路,这样才能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收费,才能彻底改善城市经济环境3、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经济社会是物质基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建城区格局、行政区划分、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需要来综合平衡,不能凭脱离当前实际,乱审批、乱规划、滥圈地,造成城市配套不合理,城市建设无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管理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实际的工作,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掌握城管工作的精髓和实质,才能实现城管工作质的飞跃.二、在城市管理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准确定位城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一方经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走依法管理与亲民管理相结合的新路子.1、树立科学的城市管理思想1要坚持以城市发展为中心.2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城管理念.疏导,在疏导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3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由于各地城市的功能定位、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人口情况等因素不同,这就决定城市管理绝不能照抄照搬,搞一个模式,必须要立足实际,顺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滕州市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城区人口较多,市民成分复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集聚城区,随之带来的人流物流量也集聚增大,不可避免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迫切需要适时适地的在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以及人员配置上进行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绝不能脱离地区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搞“效2、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1正确处理市容与繁荣的关系顿力度,使市容更好地为繁荣服务.2正确处理刚性管理与柔性执法的关系.3正确处理少数市民利益与绝大多数市民利益的关系.4正确处理短期行为与长远利益的关系.3、实现几个管理理念的转变1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变.情况下,予以照顾和帮扶,在加强宣传和服务中管理城市.2实现由面上管理向立体管理的能力转变.3实现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的机制转变.4实现由传统城管向现代城管的形象转变.有所疑,我有所释,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示现代城管的良好形象.作业3突发事件管理理论学习体会.体会一:城市社区自治理论学习体会现代城市管理学基础教程一书,从社会学和行政学,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一下城市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使我了解到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通过对我国社区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社区改革经验的总结,从理论上对社区管理的实践进行系统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区自治管理,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社区发展对于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国家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管理水平,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民主化进程,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也必须要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同时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迫切需要我们加强社区管理理论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社区建设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也不断加快.从而,要搞好城市管理,就必须搞好社区建设和管理,让社区在城市管理方面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再次,在我国城市管理中,传统的“街道模式”正在逐步向现代“社区模式”转变.尤其是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而要及时有效地将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也必须增强社区的功能和责任,强化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对于中国城市社区的管理,我认为要转变观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扶持方法,推动社区管理向实体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区管理体制,促进社区管理的社会化和网络化.要加强社区管理的建设,促进社区管理的合理化和专业化,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管理体系,促进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建章立制,健全法规,促进社区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总之,搞好城市社区自治管理,既需要领导重视,加强宣传引导,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扩大服务队伍,更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法制建设.体会二:循环经济理论学习体会学习现代城市管理学基础教程,我收益良多,其中的循环经济理论一章对我的启发最大.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我觉得,要搞好市政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立足于整个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大生态、大循环理念,精心构筑形成“三个循环经济圈”,探索出了一条市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企业生产“减量化”形成小循环圈.减量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环节,是企业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中,我县引导企业树立“资源有限、节能无限”的观念,要求企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资源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小循环经济圈.具体做法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模具、文具、汽车配件、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六大特色行业,在重点行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切实提升产业层次,减少企业生产对资源的需求,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益.园区产业“组合化”形成中循环圈.产业组合化是促进循环经济最终实现的有效形式,园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组合”的理想载体.在现有产业结构与园区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市要按照生态学的原理,针对产业链缺损部分,积极引进关键“补链”项目,延长生产链条,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我们以国华铜鼓电厂为龙头,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华电厂从立项起就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环保投入经费,运用了封闭式罐存储、高效除尘、烟气脱硫、脱硝等国内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成为全国生态环保项目的样板.发挥电厂的优势,在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积极引进水泥、新型墙材、石膏板等下游企业,利用电厂产生的废弃物,构建煤-电-粉煤灰-水泥、煤-电-粉煤灰-新型墙材、煤-电-脱硫石膏-石膏板三条循环产业链,实现企业间的共生耦合.同时着力建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以沼气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为纽带,形成了“种养饲加”循环产业链,区内60%以上农产品通过优质加工实现转化,出口创汇,90%以上的农作物废弃物有效转化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化”形成大循环圈.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目的,而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最终是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市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资源开发与科学利用相统一,努力在市域打造大的循环经济圈.具体做法是:加快生态工程建设,投足量资金,相继建成一批生态基础设施.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分期分批对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治理,搬迁和关闭工业企业污染源,有效控制了工业污染.积极倡导节能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开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活动,近年来全市关闭了一批粘土砖瓦企业,发展新型墙材企业,推广应用新型墙材,节约、保护土地很多亩.第2题目:城乡一体化理论学习体会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此时的城乡系统是资源配置合理,城乡共享现代文明的“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城乡一体化亦表示达到这一状态城乡关系日益优化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表征.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根据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经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基本上固定在城市里,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可能达到70%左右;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接近或达到10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工业为农业农村提供发展资金,只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了,才能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条件,才能为反哺农业、带动农村提供经济基础.因此我们仍然必须强调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协同共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是长期并存的任务.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贯通.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通过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和空间布局一体化,促进农村的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通过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管理民主、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样,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可以在城乡一体化的形式上,逐步建立起以工补农、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要点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是二元结构转换、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作业4一、填空1、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
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最新)
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最新)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最新)形考一1.“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一、城市病个人讨论提纲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人口膨胀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能源短缺,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
“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
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
”二.“城市病”治疗方法比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北京采取单双号限制车辆出行,未来在销售汽车方面更采取摇号的方法。
实行宏观调控统一策划的方式控制并抑制交通问题。
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一般情况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病”也都会缓解。
比如原来伦敦的大雾、纽约的案件频发、东京的环境事件等,都是“大城市病”的表现,但现在的这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已经得到不断的改善。
二、联系实际的例子:部分城市围绕单一中心城区往外“摊大饼”,最终导致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
例如上海,用百度搜索“上海堵车”,立刻就会出来上百万条相关网页,有抱怨有无奈更有建议,在上海市民的认知中,现如今上海堵车是必然的,不堵车才是偶然的。
上海市作为我国特大型城市的代表,面临着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有限和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交通拥堵问题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影响了城市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大虹桥项目和迪士尼项目都临近于增长边界(外环线),将会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由于区域之间在收入、就业机会以及基础教育、医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人口还会向上海中心城区继续集聚;而且,客观上城市发展需要各种阶层劳动力匹配,上海增强创新能力和建设科创中心需要宽容、多样化的氛围,这也需要外来人口流入和融合。
但同时上海中心城区的承载力日益饱和,如何应对需要未雨绸缪。
国开电大城市管理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答案
“城市病”及其治理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一目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㈠规划滞后于建设。规划服从于建设,建设指导规划,“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规划的龙头作用、调控作用发挥不出来,城市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产生的原因:一是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管制性详规覆盖率低,且与城市发展极不相适应。二是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规划意识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削弱了规划的权威。三是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规划执法查处难度大。从我市现状看,规划执法阻力大,特别是私人建房因分散隐蔽、建设量小,有些来不及查处已形成既定事实,加之查处违法建设程序复杂,周期长,即使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也难以执行到位。㈡城市“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在体有给水、污水、雨水、弱电、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在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㈢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城市生态环境差。以随州市绿化现状看,主城区绿化覆盖率仅有38.93%,人均公共绿地4.27平方米,低于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6.25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比较差,妨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拥挤,道路狭窄,无设置绿地富余空间,同时,由于对城市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规划拟建的城市绿地面积政府无钱征用土地实施绿化,另一方面规划开发的居住小区,开发商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绿化建设,小区绿地面积严重不足。主城区公园数量少、面积小也是造成绿地面积不足的原因之一。目前,主城区内还没有游园,市民游憩休闲空间有限,老城区绿化预留地,无法增绿扩绿。㈣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中小城市,特别是内陆城市大气、水资源污染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工业发展速度快,建筑工地多,机动车迅速增加,使烟尘、灰尘和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因素;合成洗涤剂广泛使用城市卫生设备的改善,使生活污水同工业废的特约,无力兴建污水处理设施。㈤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到处是似曾相识的街道,“欧美风格”的小区,千篇一律的建筑比比皆是,火柴盒般的高在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产生的原因:城市领导热衷于眼前政绩,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盲目对文脉之本、风貌特色的老城区进行成片改造,使一批批低矮破旧的房屋被拆除,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化建筑席卷全国,使许多城市特色迅猛浑水消失。一些中小城市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自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搞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千城一面,功能设施配套不全。二.城市病的治理措施㈠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一是加大投入,为加快规划编制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中小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二是政府必须带头执行规划。规划一经制定,非经法定程序和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归口一家管,建设一盘棋;强化规划执法手段,政府积极支持规划执法,对查出的各类违法违章建筑,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严肃查处,该拆的坚决拆除,该罚的坚决处罚,该公开曝光的坚决曝光,决不姑息迁就。三是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技术规范及法律要求,科学合理调整规划,使规划尽可能满足项目要求,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国有土地市场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源头上治理规划管理失控问题。㈡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首先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规划短视行为的危害,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消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分管城市建设的领导应从投资一规划一管理的各个层次把好关,确保各种管理线同步规划,同步施工,一次性预埋,杜绝“马路拉链”的产生;其次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综合管网要合理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第三,政府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㈢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从随州市实际看,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一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山林、水体、地形、地貌、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形成功能齐全、效益突出、点线面带四位一体的城市园从绿化体系,突出园从绿化地方风格;二是把城南新区的大面积山林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开发白云公园山场,使山林与公园景点合为一体;三是在市大小河流沿岸,以水体为衬托,建设宽阔的防护林和风景林带;四要改造老城区中心公园—神农公园,增加绿地面积,实现城市园林由单纯的游憩、观赏向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融游憩观赏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五要强化绿化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各中小城市也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文、地理、历史文脉科学合理制定绿地规划,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面貌。㈣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控制废气、废水、固体垃圾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料;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借助先进科技构建城市生态经济,使化学工业从源头起就不产生污染物,实现源头治理的目标。㈤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城市规划要充分体现地理、人文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依据山水园林的实际,做到文化特色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搏,根据自己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从特色、优势等方面科学准确地为城市定位,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风貌规划,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使城市脱离浮浅平淡,丰富其文化内涵。总之,为了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备考答案(已整理)
一、填空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A按政府机构的权力大小,可以将大都市政府分为超城市的和城际的两种类型。
C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
C城市边缘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中,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C城市财政管理的具有公共性和地方性的性质。
C城市成长管理是主要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C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C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
C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
C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经济责任制的运用,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C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聚性、综合性的经济。
C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它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
C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
C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C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
D对于反应而言,留有足够的“预备队”是十分关键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D对执行系统而言,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执行的敏捷化程度,而这一点又必须以信息系统的完备和信息渠道的顺畅息息相关。
F法定社区尤其是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
F非政府区域协调机构分为综合功能的协调机构与单一功能的协调机构两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管理学】作业1答案题目要求:采取课堂小组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讨论我过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弊端及如何改革。
参考答案:一、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二、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弊端: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体制上过度集权。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来看,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
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
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三、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弊端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经过了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的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地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
过去我们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现在应当重视服务职能而较少地运用管制职能。
具体的转变任务和步骤主要是:(一)实行市政职能的分解,就是对原有市政职能进行具体分解,划分出哪些职能是应取消的,哪些需要继续保留,哪些是要下放或转移的,哪些是需要充实加强的。
通过职能分解,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行政运行机制以及任职资格和条件,将职能具体化,理顺内部和外部的工作关系,从而为落实人员与编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这是实现市政职能转变的第一步。
(二)加强市政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市政管理是法治管理,各种市政决策都要依据法律。
为此,必须首先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对机构的设立、机构编制都要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在依法的基础上,做到政务公开,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使各种违法事件都能受到法律制裁。
逐渐形成以法治政、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市政职能运行状态。
(三)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在对市政管理职能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要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1)同一类业务由一个部门集中管理,减少中间交叉扯皮的情况,提高办事效率;(2)必须由几个部门共同管理的业务要分清主辅关系,明确业务接口;(3)进行综合管理,对一些长期扯皮、难以划清的业务归并到一个部门,以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性。
(四)加强市政职能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市政职能岗位人员必须符合市政工作要求。
市政管理人事部门要经常考核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不合格者及时撤换,以保证市政工作的效率性,优良地实现市政公共服务的各项基本职能。
(五)转变市政管理手段,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
在法律前提下,使用稳健和灵活的公共政策,往往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管理效果。
因此,加强公共政策的设计工作和其实施的管理艺术,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城市管理学】作业2答案题目要求:围绕“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管理”这一主题,自行选择论述角度,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论文。
参考论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作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
在城市管理中,要从洪湖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来综合管理城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入手,改革管理体制,拓宽管理模式,在硬件上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资,全面促进洪湖形象实现质的飞跃。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城市管理的工作产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影响。
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城市管理的全部内容,在城市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做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要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尊重劳动者的生活和生存权利,保障他们享有的自由。
作为执法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不能置群众的生存发展而不顾,不考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乱收费、乱罚款。
城管部门面对着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一大批失业下岗人员,当前洪湖经济落后,工矿企业破产倒闭,为了谋生计,有的占道为市,有的流动经营,严重影响洪湖的市容环境卫生,影响了洪湖招商形象,面对这柄双刃剑,城管部门一方面坚持文明执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规范法律程序,实行柔情操作。
对极少数家庭特别困难的,帮助其办理最低生活保障,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二是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兴办市场,并以最低的市价让经营户入场,这样既盘活了经济,减少了占道经营,同时减少了城管工作的矛盾,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达到了共赢的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城管工作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加强城市管理,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人文工程,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加速器和助力剂,它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条件下,坚持城市管理科学发展就是坚持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之路,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004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解决多头执法和乱罚款问题。
2002年,国务院就如何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出台了国发2002<17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它为城市管理明确了科学的发展观。
它的范围主要包括: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和设施;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随后2003年2月日,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联合下发了中编办发2003< 4 >号文件《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目前全国已有许多县、市、区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这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步伐。
城市管理要跟进,洪湖经济要发展,必须走综合执法之路,这样才能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收费,才能彻底改善洪湖经济环境三、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
经济社会是物质基础,是上层建筑,城市管理是建立在经济社会的基础上,城市管理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影响着城市管理的进程,两者如何做到有机结合,予认为必须在城市管理工作上一是不能贪大求远,要密切结合洪湖市经济的实际情况,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建城区格局、行政区划分、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需要来综合平衡,不能凭一时长官意识,脱离当前实际,乱审批、乱规划、滥圈地,造成城市配套不合理,城市建设无规模;二是要尽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功能的利用率,对破损路实行完全修复,整修断头路,完善主路、主干道的路坎、路坡、路肩建设,对示范街实行分段的彩板铺装,对园林花草树木实行整枝修剪,以共同达到整齐划一,对主干道花带进行拆除,对人行道实行重新均匀划分,解决人行道东高西低,南宽北窄的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实际的工作,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掌握城管工作的精髓和实质,才能实现城管工作质的飞跃。
电大天堂【城市管理学】作业3答案题目要求:对所在地区环境管理(或者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土地使用、经济管理、社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城中村管理等)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调查,并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
参考论文:关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特别是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市司法局组织课题调研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县召开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座谈会,并查阅大量资料,对*市社会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状况进行调研。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当前社会流动人口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关于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的概念,有着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排列和等同,更不能混淆。
流动人口的内涵可以包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会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在外延上大于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少年。
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虽然都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社会流动人口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动,亦称社会流动。
它通常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流动,有时只限于从一个职业群体向另一个职业群体的流动。
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学问题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实践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特征,折射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人口状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逐步渗透,尤其是生产力中人的活跃因素,其作用大于经济和技术引起的流动,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个体系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现了社会各种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和政治、经济、文化均开始显示独立性,而且影响力日渐加大,引发了新的社会流动。